登陆注册
8756200000025

第25章 “不存在”的效用 (1)

译文:

30根轮辐结合在轮毅的周围;从它们的无(个体的丧失)产生轮子的功用。把黏土塑成一个容器;从它的空(容器的中空)产生容器的功用。在房子(墙壁)里挖出门窗,从它们的无(空间)产生房子的功用。

因此,借着事物的有,我们得到利益。借着事物的无,我们被服务。

《道德经》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涎殖,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存在最深的核心是无。存在的基础是无。当我说无的时候,我的意思不是“无物”(nothingness),我的意思只是“无物性”(nothingness)。

形式存在于无形的基础上。形式来自于无形,就像波浪来自于大海一样,然后形式减弱,再次化入无形。名字出自于无名,然后退回、归于本源,再次变成无名。生命产生于死亡,然后再次移向死亡。必须记住的最基本的事情是;这些对立面并不是对立面,它们是互补的。死亡并不反对生命,不存在并不反对存在,无并不反对有。它们是超越所有理解的同一个现象的两极。

达为无,然而两者所表达的是一样的。这一点必须尽可能深刻地理解,因为你的整个sadhana,整个朝向终极了悟的努力都要依靠它。除非你准备变成一个无,否则你永远不会变成一个真正的真实的有。这看起来像一个矛盾。

耶稣对他的门徒说:除非你失去自己,否则你不会得到自己。如果你执着于自己,你将被毁灭,如果你不执着,你将被解救。他是在说:只有当你进入无的时候,才能保全你的存在。

在作印度的《奥义书》里有一个非常古老、非常美丽的寓言。

一个伟大的圣人,尤多罗可(Uddalaka),他的儿子斯维特凯图(Sverketu)问他:“爸爸,我是谁?那个在我里面的是什么?我试了又试,我静心又静心,但我还是找不到它。”

斯维特凯图是一个小孩,但是他提了一个非常非常困难的问题。如果是别人问这个问题,尤多罗可很容易就能回答,但是怎么才能帮助一个孩子理解呢?他在问一个最大的难题。

尤多罗可不得不设计一个方法。他说:“你到那边去,从那棵树上摘一个果子来。”

孩子跑过去,他从那棵树上摘下一个小果子。

父亲说:“现存你把它切开。你看它里面是什么?”

孩子说:“很多很多小种子。”

父亲说:“现在你选一粒种子,把它切开。现在你看它里面是什么?”

孩子说:“什么也没有。”

父亲说:“这棵大树就是从那个没有里面长出来的。在种子的中心有——没有。你切开它——里面什么也没有,而从那个没有里面长出这棵大树。你也一样,斯维特凯图说了人类所说出的最伟大的格言之一诞生了:“Tattwamasi,Svetketu,”——“那个就是你,你就是那个。斯维特凯图。

你们也是种子心里的那个无。除非你在你的里面找到这个无,否则你不会达到真正的真实。你可以进入理论,你可以思考哲理,但是你不会明白。

那个男孩开始冥想他的无,他变得非常宁静。他沉思,他享受这个无,他深深地感觉它,但是后来又出现一个问题。几天以后,他又来找父亲,他说:“我能感觉到了,但是事情仍然不很清楚,它们很模糊,好像每样东西都包着一层雾似的。我可以看到每样东西都是从无里面诞生的,但是无怎么和有混在一起呢?有怎么和无混在一起呢?存在怎么和不存在混在一起呢?它们是矛盾的。”

父亲再次陷入困境——每当孩子提问题的时候,总是很难回答他们。成人给孩子的答案几乎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假的完全是挽回面子的诡计。你在骗他们,但是尤多罗可不想骗这个孩子。而且他的好奇并不只是一种好奇,它是深深的询问,他确实关心。他的身体或许是孩子的,但他的灵魂是古老的。他在前世肯定奋斗过,肯定努力想穿透那个奥秘。他并不只是好奇——他真的关心。它并不只是头脑里一个飘忽不定的问题,它有很深的根源。

父亲说:“你去拿一杯水来。”

男孩拿来一杯水。

然后父亲说:“现在你去拿一点糖来。”

他拿来糖,然后父亲说:“把它们倒在一起。”

糖往水里溶化了,父亲说:“现在,你能把糖和水分开吗?”

男孩说:“不可能。我甚至看不出糖跑到哪儿去了。”

父亲说:“你试试看。”

男孩往水里看,但是他看不到任何糖;它已经溶化了,它已经变成水了。

然后父亲说:“你尝一尝。”男孩尝了一口,它是甜的。父亲说:“看,就像这样。你也许不能决定什么是有、什么是无;它们彼此交融,就像水和糖一样。你可以尝一尝,然后你就能知道水里面有糖。你也许不能马上区分它们——事实上,从来没有人能够区分它们,因为它们不是分离的。”

水和糖可以分开——那只是帮助小孩理解的手段——但是有和无是分不开的,生命和死亡是分不开的。不可能。它们不是分离的,你怎么可能分开它们呢?它们永远在一起。事实上,说它们在一起也不对,因为“一起”这个词就包含二的概念。它们不是两个,它们是一个。它们只是看上去是两个。

你从哪里来?你曾经思考过这个非常基本的问题吗?你从哪里来?无。你到哪里去?无。从无到无……就在两个无之间出现有。存在之流淌在无的两岸之间。有是美丽的,而无也是美丽的。生命是好的,而死亡也是好的——因为没有死亡,生命就无法存在。一般情况下,你认为死亡是反对生命的,因为它毁灭生命。不,你错了。没有死亡,生命连一刻也不能存在。它支持它。它是它的基础。因为你可以死,所以你可以生。

生命和死亡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两个翅膀——同一现象的两个翅膀。科学总是认为宗教说话自相矛盾,是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但是就在过去几年里,在科学上,尤其在物理学上,产生一个现象,它很能帮助理解这个有和无的相会。这个现象被叫做黑洞。科学不知怎么地已经感觉到,在外层空间里面有一些洞、黑洞——无。刚开始的时候很难想象它,但是现在,渐渐地,它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清晰了——因为科学也感觉到每样东西都和它的对立面一起存在。没有不存在,存在怎么可能存在呢?生命和死亡一起存在,爱和恨一起存在,慈悲和愤怒一起存在——没有不存在在那里,没有不存在介入它,存在怎么可能单单存在呢?

它必须在那里。他们经过探索,现在有一个人因为发现黑洞而获得诺贝尔奖。黑洞是宇宙中的“不存在之洞”,那里面什么也没有,连空间也没有。它们是非常危险的现象,因为如果有什么东西进入黑洞,它就消失了,因为黑洞把每一样东西都转成无。

黑洞的发现解决了很多奥秘。

前几年在美国,有一架军用飞机在天上飞。地面和这架飞机有联络,然后联络突然中断了。他们派另一架飞机去找第一架飞机:发生什么事情了?刚好隔了同样的时间以后,半个小时以后,第二架飞机也失去联络了。

现在很危险。所以他们一下派出3架飞机往同一个方向去找前面2架。刚好在半个小时以后,那3架飞机也失踪了,联络中断了。以后再也没有关于那5架飞机的消息,它们到底怎么了。它们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如果它们坠毁了,那么你也可以找到它们。它们不可能一直永远永远飞下去……发生什么了?现在有人怀疑,它们是突然碰到了一个黑洞;它们只是进入黑洞消失了。

黑洞意味着无的力量、不存在的力量。如果你陷进去,每样东西都会消失,不留一点痕迹,因为物质变成了非物质(unmatter)——你非物化(unmaterialize)了。——你听过“物化”(materialization)这个词;你听过一些奇迹,说有人可以从无里面变出东西来,但是你没有听过“非物化”这个词,东西可以变成非物质,就这么消失了。

这种事情发生过很多次。有一次,一条载了700个人的船消失了——那么大的一条船!当它经过最后一个港口的时候,一切都很好;它再也没有到达下一个港口。而且两个港口之间的距离并不很远,距离很近。如果船沉了,船上700个人肯定有人活下来。如果没有人活下来,那么船的残骸也会找到,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任何东西,它就这么消失了,它肯定碰到了一个漂流的黑洞。

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但是当事情每天发生的时候,你就不注意它们了。突然有一个人死了。发生什么了?他进入黑洞了。1分钟以前他还活着——呼吸,说话,活跃,清醒——1秒钟以后就什么也不剩,只有一具正在腐烂的尸体。发生什么了?有一些东西进入不存在了。死亡就是那个黑洞。

科学家说星星也有生和死。它们可以活上几万年,但是问题并不在那里。它们有生——它们从哪里来?现在就有很多里面在诞生。就像有很多孩子从产房里诞生一样,有很多星星在诞生。它们来自于无之没有物质;它是一个广阔的空间,然后突然出现一朵星云——烟雾从无里面产生。烟雾开始聚集、浓缩,开始变得越来越坚固。这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就像孩子诞生需要9个月一样,无从开始浓缩到变成一颗星星需要好几百万年的时间。然后星星活上个百万年,然后它再死掉。然后它又渐渐消散,变得越来越不坚固,变成蒸汽、烟雾。它在它的灵床上停留几百万年,然后有一天,这颗星星就消失了。这颗星星原来待的地方现在将变成一个黑洞;它已经变成不存在的了。现在,如果你碰上这个黑洞,你就会被它吸收。当这个黑洞吸收整个星星的时候……那是一个多么宏伟的奇观!

我们的太阳是一颗中等大小的星星。它比地球大6万倍。如果我们的太阳——比地球大6万倍——死了……它总归要死。科学家说它大概还能活4000多年。因为它已经老了,生病了,必须进医院——但是没有星星的医院。它就要死了。再过4000年的时间,然后有一天它就不在了。首先光会消失,然后物质会消失,然后它将变成一个黑洞。那个太阳一度待过而现在不在的空间将变成一个巨大的无的漩涡。如果地球陷进去——它就完了。它会一下子把你压碎——压成无再压成无。

同类推荐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就是涩泽荣一的《左手论语,右手算盘》,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系涩泽荣一讲演与言论集,汇集了其一生学习《论语》的体会与经营企业的经验,集中表达了儒家的经营理念与儒商的处世之道。书中作者倡导的“《论语》加算盘”,伦理道德与工商经济的统一的经营模式,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身边的哲学(下)

    身边的哲学(下)

    一本值得放在枕边细细品读的心灵之书。人生哲学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太过于熟悉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能从中提炼出生活的真谛。给予我们激励的也许并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人或事,毕竟生活中的大事件与伟人并不多见,在平凡中获得激励,学会用灵魂去思想,我们就能惊奇地发现,给我们勇气与智慧的往往是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小事。
  • 《哲学的贫困》导读

    《哲学的贫困》导读

    《<哲学的贫困>导读》共四章,分别为“《哲学的贫困》的写作背景”、“批判蒲鲁东的政治经济学:《哲学的贫困》第一章导读”、“批判蒲鲁东的哲学:《哲学的贫困》第二章导读”、“《哲学的贫困》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哲学的贫困>导读》以《哲学的贫困》写作背景和内容结构为切入点,引领读者对《哲学的贫困》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也有助于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缺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热门推荐
  • 修源成仙

    修源成仙

    一个连神都惧怕的魂族之人,欲改变历史摆脱灭世危机。看另一个平凡的少年如何在既定的命运中,逆天改命,成为这个世界新的传说。
  • 问题少年

    问题少年

    讲述一个寄人篱下的少年,他不学无术,叛逆。却意外的忧伤。他表现得很坚强很乐观。但仍内心脆弱。他们是发小,也只有她才懂得这个叛逆的少年。无论世界多么不认同他。她也会支持他。老师说,他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孩子。妈妈说,他是一个有很多麻烦问题的少年。死党说,他是一个有故事的少年。她说,他是一个脆弱的少年。
  • 倾城令

    倾城令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却独爱你这一种。短篇集,虐恋
  • 废柴不废复仇夺夫

    废柴不废复仇夺夫

    这是哪里?怎么我会感觉到浑身疼痛?难道我南宫凌薇到了冷宫不成?竟有人这么狠狠打我?......穿越异世,竟然无奇穿越到一个废柴大小姐的身上,废柴?睁大你们的狗眼看清楚了,此南宫凌薇非彼南宫凌薇!
  • 这是我们的肆月

    这是我们的肆月

    忱温女孩子o第一次写作文笔可能不好但是会越来越努力
  • 叵测手段

    叵测手段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谁能识透呢?城市突现各种离奇案情,一环又扣一环,资深刑警队长秦林和他的徒弟陈风,带着看不见的线索,一层又一层的追查着,而作案人却为了极端的善,去撕裂着这虚伪的恶,最后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 双色羽翼的神冥公主

    双色羽翼的神冥公主

    神冥公主蓝铃因为一些原因跳入转生池神王让她的哥哥朋友老公门下来找她可是蓝铃已经失忆了外貌也变了他们嫩找到她吗?他们又在人界发生什么事
  • 天元神体

    天元神体

    颓废不堪的宅男机缘巧合之下,从地球来到一个未知的世界。神奇!这里的人与天争寿。危险!这里打斗毁天灭地。他是要被这世界踩在脚下,还是逆天改命,站在这世界的巅峰?
  • 剑破天宇

    剑破天宇

    携剑破天宇逆袭而来,只为一个多年的梦想。一个约定,一个少年,一把剑,默默前行,一如作者本人的多年隐忍。一朝爆发,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没有人知道这把剑的模样,因为,见过它出鞘的人,都死了。
  • 生活没有旁观者

    生活没有旁观者

    《生活中没有旁观者》是一部写给有梦想的当代大学生的青春励志之作。通过鲜活的案例,精辟的解析,对时下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困惑进行梳理和解答,让怀揣梦想却迷茫困惑的莘莘学子再扬风帆。这是一部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的大学生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