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3400000003

第3章 千古圣君李世民

★杀兄屠弟夺得皇位

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无奈和嘲讽:杀害自己的同胞兄弟,作为平常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奸大恶之人,但李世民留给后人的却是一个大明大贤的光辉形象。也许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两个死难者的个人悲剧与天下大治的伟业相比,有点微不足道吧。

李世民为秦王时,为夺取帝位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展开了殊死的斗争。

在武德五年以前,因李世民的军功卓著,秦王府的威望远远高于东宫和齐王府,但在以后的三年多时间里,李世民既无新的战功,又屡遭兄弟的倾轧、妃嫔谗言,使秦王府的地位不如以前。从政治影响方面来看,因李建成身为太子,宫中妃嫔、朝中大臣和地方势力依附东宫的相对多些,秦王府处于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种形势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时局会对李世民越来越不利。以弱势而制强敌,就必须先发制人,而且出手要狠。

玄武门即长安宫城北门,地位重要,是唐朝中央禁卫部队屯守之所。负责门卫的将领是常何,此人是李建成的旧属,后被李世民所收买,这就为李世民的举事提供了极大便利。此外,守卫玄武门的其他一些将领如敬君弘、吕世衡等,也被李世民收买。应当说,在京师处于劣势的李世民,在玄武门将领处打主意,是很有远见的一招。

为师出有名,李世民便寻机找借口。武德9年(公元626年)6月3日,太白复经天,太史令傅奕密奏高祖:“太白见秦兮,秦王当有天下。”李渊将星状单独交给李世民,李世民便乘机密奏李建成、李元吉与尹德妃、张婕妤淫乱之事,并说:“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之,今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报仇。臣今枉死,永违君亲,魂归地下,实耻见诸贼!”

李世民的这番话,是在申明自己只是因平叛功显才被猜忌、不容的,这便把兄弟间“骨肉相残”的责任全部推到李建成与李元吉的身上了。高祖听后虽感愕然,但也不敢轻信,便说:“明当鞠问,汝宜早参。”即令通知太子、齐王明天早朝,由诸大臣公断曲直。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带着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玄武门是皇宫大门,是入宫必经之路,守卫玄武门的禁卫军统领常何,原来是李建成的心腹,此时已为李世民所收买,正欲帮助李世民展开行动。然而就在此时,后宫张婕妤探得了李世民的动机,立刻向李建成报告。李建成找李元吉商量,李元吉认为应暂避一下风头,托病不去上朝,观察一下形势再作打算。李建成认为只要布置好兵力,玄武门的守将又是自己人,还有嫔妃做内应,怕他何来?不妨进宫看看动静再说。

两人骑马进入玄武门,叫亲信侍卫在宫外等候。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临湖殿,发现情况异常,李元吉对李建成说:“殿下,今天气氛怎么这样肃杀,连一个侍卫都不见,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两人拔马便往回走。

其实,李世民带领亲信将领早已进宫,这时见二人要溜走,便从隐蔽处走了出来,喊道:“殿下,别走!”李建成、李元吉料想不到李世民会在此时现身,而且全副武装,知道事情不妙,走得更快了。不一会儿便来到玄武门前,大喊:“常何,快开门!”然而任凭他俩叫破嗓子,也无人搭理。李元吉大骂:“我们上当了,常何投靠了李世民。”说着,他弯弓搭箭射过城门,落在城外的草地上,在那里等候的亲随接到警报,立即驰马去东宫报信。

李建成也动起手来,他不问情由,一连向李世民连发三箭,因为心慌意乱,失去准头,皆末射中。李世民却早有准备,只一箭就把李建成射中落马,顿时气绝身亡。

李元吉急忙从横里逃去,迎面碰上尉迟敬德,他回转马头逃跑,忽然一阵乱箭射来,他趁势滚下马鞍,想钻进附近的树林里躲藏,谁知李世民此时已绕过来堵住了他的退路。两人相见,立即扭在一起。李元吉拼着全身力气,压在世民身上,要用双手去扼他的脖子。恰在这时尉迟敬德赶到,李元吉放开了李世民,撒腿就跑,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

此时玄武门外已聚集了不少兵马。东宫接到警报后,大将冯诩、冯立和齐王府的薛万彻带领2000多名卫士在攻打大门,常何急命人抵住大门,玄武门守将敬君弘、吕世衡出城作战,不幸战死。东宫、齐王府的人马又分兵去攻打秦王府,一场更大的战乱就要酿成。正在此时,尉迟敬德走上城楼,扔下两颗带血的人头,大声喊道:“太子和齐王联合谋反,奉皇上之命讨伐二贼,你们看,这就是他们的下场,你们要为谁卖命!”东宫和齐王府的人看见两颗人头果然是他们的主子,既然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已经被杀,除了作鸟兽散,他们还为谁卖命,于是局势旋即平定下来。事后李世民对他们不予追究,并把他们争取过来为秦王府效力。所以这次兄弟相残之事并没引起更大的战事。

当三兄弟打得你死我活时,李渊正带着大臣、妃嫔在太极宫中乘船游玩,此时尉迟敬德却一身豪气地前来“逼宫”:“陛下,太子、齐王叛乱,已被秦王杀死,特派微臣前来为陛下保驾!”

李渊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难过,一时无话,只赶紧吩咐船只靠岸,便问在侧的大臣裴寂:“此事该如何收场?”

裴寂是个佞臣,忙推托说:“这是陛下的家事。”萧璃、陈叔达却趁机进言说:“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妒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上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周事,无复事矣!”

李渊见大势已定,便顺势说:“善,此吾之夙心也。”此时,宿卫及秦王府兵与东宫、齐王府兵的战斗尚未全部结束,李渊便写了“手敕”,命令所有的军队一律听秦王的处置。

玄武门之变就这样以李世民的成功而告结束。

李渊及时改立秦王为太子,并敕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要其处决。8月,高祖李渊退位为太上皇,传位于李世民,是为唐太宗。

凡做大事,不能总是犹豫不决,坐失举事良机;更不可草率行事,不计后果。一旦决定就要当机立断、付诸行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重大决策取得更多的获胜把握。

★任贤纳谏的旷世明君

有作为的封建帝王无不懂得人才是事业之根本,选拔和使用人才事关兴国安邦。李世民特别重视人才,他对原属东宫的杰出人才大胆地加以重用与提拔,将各类人才收拢到自己身边,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群。

在帝王专制时代,君臣之间无民主可言,不懂得广开言路的君王无异于自塞两耳蒙蔽双眼。李世民是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君,正是他的兼听纳言,开创了贞观时期君臣之间互相依赖,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清明政治之风,在短短一二十年间将大唐推向昌盛繁荣。

即位以后,李世民逐步建立起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最高决策集团,汇集了当时最杰出的人才,以充满朝气和进取精神的政治面貌,开始励精图治,为开创贞观之治的昌盛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世民深知: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于是李世民首先采取了求贤纳才、知人善任的用人政策,不拘一格地广泛吸纳人才。他把举贤荐能、广招人才视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对那些推荐人才不积极的大臣,则加以严厉批评。

有很长一段时间,宰相封德彝没有推荐一个人。李世民于是就责问他,封德彝却回答说是天下没有贤才可以推荐。

李世民不禁气愤地批评封德彝说:“用人就如同使用器物一样,只要各取所长,自然就不乏贤才奇士。你不善知人,怎能说是世上没有贤能之才呢?”

李世民不仅让大臣们推荐选拔人才,他自己也处处留心和访求有才之士,一旦发现即破格提拔重用。只要是有才之士,李世民不计较资历地位和亲疏恩怨,都能够兼收并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贞观3年(公元629年),在一次上朝的时候,中郎将常何所提出的20多件事,全都符合朝政的情况。然而,常何是武将出身,不通经文,应该是不可能有这么高明的见解的,这不禁让李世民既高兴又感到奇怪。

经过询问,李世民这才知道,常何所提交的议论其实都是他家中的食客马周代写的。于是李世民立即将马周召进宫,和他一番详谈之后,发现马周的确是个人才,不仅机智敏捷,深识事端,而且处事公允,敢于直言,当即就任命他为门下省官员,对他大加重赏,后来又任其为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直至中书侍郎、中书令等要职。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计较恩怨,大胆重用东宫集团的重要谋臣魏徵、王硅、韦挺等人,对于自己的旧属和亲信,李世民并不滥加任用,而是量才授予官职。

李世民用人既注重才能,也十分重视德行。特别是地方官的选拔,尤其重视德才兼备,认为这些人是亲民之官,掌握着百姓的苦乐。李世民下诏规定,县令由五品以上的京官推荐,刺史则由自己亲自选任。为做好选任刺史的工作,李世民把全国各州刺史的姓名写在卧室内的屏风上,随时记下他们的善恶事迹,以备升迁和赏罚。

李世民还特别注意广开言路,虚怀纳谏。他谨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告诫,不仅重赏那些敢于进谏的官吏,还要求大臣们从各个方面直言进谏,不要放过小事。

由于李世民虚心纳谏的开明作风,使朝廷中出现了一大批敢于直谏的大臣,贞观前期著名的有魏徵、王硅、杜如晦、房玄龄等,后期著名的有马周、刘泊、褚遂良等。他们对当时的政治形势起了良好的作用和影响,其中最杰出的当数魏徵。

魏徵原来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谋士,“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推崇他的才能,委之以宰相重任。他前后共向李世民进谏了200多次,大多数都被采纳了,这对贞观前期的政治起了重要的影响。

魏徵为人正直,敢于直言,凡是正确的意见,不但要说,而且要坚持到底,即使李世民大发雷霆,魏徵也坦然处之、神色不移,毫不退缩。

魏徵死后,太宗十分痛心,无限感慨地说:“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衰的道理;用人作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的过错。现在魏徵去世了,使我失去了一面很好的镜子。”

为了创造一个良好安定的社会环境,为实现大治天下的治国方针提供法律上的保障,李世民又进行了法制的改革和建设,采取了慎刑宽法的措施。

为了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李世民亲自选拔了一批正直无私、断狱公平的人担任法官,并亲自检查法官对案件的处理情况。他一再告诫大臣们说:“死者不可复生,用法务在宽简。”并将死刑的终审权收归中央,以免出现冤案。同时,李世民还规定对死刑要三次上报中央,被批准后方可执行。

李世民以独特的政治家风度,积极推行科举制度,大力奖拔人才。因此,在唐初人才萃集,群英满堂,为开创贞观时期的大好局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威服四夷的丰功伟业

强盛的唐帝国处于当时世界的顶端,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太宗李世民威服四方,传播唐文明,开创了中华的盛世。

李世民执政初期,东突厥是对唐朝威胁最大的一个北方少数民族势力。早在唐初李渊当政的时候,他们就支持北方的一些割据势力,阻挠唐朝的统一,并经常南下骚扰,抢掠人口,破坏生产,甚至威胁到了都城长安。李世民刚即位时,东突厥首领吉利可汗认为李世民统治还不稳固,便亲率20万骑兵进逼长安进行威胁,还派大将执失思力进入长安,企图进行讹诈,形势十分严峻。

李世民正确地分析了突厥入侵的目的,果断地扣押了执失思力,只带了6人率先轻骑来到渭水岸边,与驻扎在对岸的吉利隔水而立,严辞指斥他的侵略行为。吉利自知理亏,但还是不肯认输。

于是,李世民命令身后的唐军迅速布阵。将士们个个士气旺盛,军容严整,看得吉利暗暗吃惊。他认为唐军早有准备,再加上大将执失思力被扣押,实在是摸不透李世民此举是否有诈,自然也就不敢贸然率兵过河。相持了一阵后,吉利只得与李世民在渭水桥上杀白马祭天结盟,然后带着李世民馈赠的金银绢帛引兵退去。李世民仅凭借一番义正词严的话语,没费一兵一卒,便退去了20万突厥大军,充分显示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所具备的机智、勇敢的胆识。

此后,李世民一方面抓紧备战,积蓄力量准备反攻;另一方面又在外交上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积极扶持吉利可汗的反对势力,尽量牵制吉利。

贞观3年(公元629年)11月,李世民任命大将李靖为统帅,统兵10余万人进攻东突厥,神勇地连续击溃东突厥骑兵,在唐军的沉重打击下,东突厥骑兵被消灭一万多人,俘获10余万人,吉利可汗也战败被俘,唐朝收回了阴山至大漠的广大地区,解除了长期以来东突厥对中原地区的侵扰和威胁,也使西北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此后,周围各部落、部族的首领纷纷前来降服,尊称李世民为天可汗。

北部边境统一之后,李世民又相继派兵收复了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等地区,并在龟兹设立了安西都护府,重新恢复了对西域地区的统治。

此外,李世民还通过和亲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同唐朝的联系和团结。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推唐朝与吐蕃的和亲。吐蕃是现代藏族人的祖先,居住在西藏高原。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仰慕李世民的英名和大唐先进的经济、文化,表示愿意臣服,并多次遣使前来求婚,意欲与唐朝结为永世之好。但由于当时唐朝的内部还没有完全平定,加上李世民对其诚意还有所怀疑,于是全都婉转推辞了。

后来,等到唐朝完全统一后,松赞干布又派人给唐朝送来许多金银珍宝,重提通婚之事,并将自己的儿子留在长安,以示诚意。李世民又经过种种考验,这才终于同意了与吐蕃和亲。贞观14年(公元640年),李世民将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史称为“唐蕃和盟”。

第二年,文成公主带着汉族人民的友好情意进入了吐蕃,同时,她也将汉族人民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带到了吐蕃,农耕、纺织、建筑、造纸、制笔、酿酒、冶金以及农具制造等技术先后在吐蕃广泛传播开来,对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吐蕃与唐朝的联系。

与此同时,由于李世民对中外交往采取了积极友好的态度,唐朝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也越来越频繁。亚、非地区的许多国家纷纷派来使者到唐朝进行访问、学习。

同类推荐
  • 宋朝那些事儿

    宋朝那些事儿

    一场兵变,揭开了序幕,是身不由己,还是蓄谋已久?集体跳海,落下了帷幕,是自该认命,还是另类抗争?
  • 逆矩

    逆矩

    历史就是拿来改造的,未来就是用来设计的,这是宁煦的信条。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与宁采臣扯上关系后,竟然真的改写了历史,重塑了未来。十年前的那场诡异遭遇留下的阴影,虽使他对重回故地,讳莫如深,避之唯恐不及。因缘自有,冥冥难脱!
  • 盛世大汉

    盛世大汉

    有人说从曹丕称帝开始,就意味这魏国的灭亡。因为世家已经开始逐渐掌握政权。一个在前世极度崇拜诸葛亮的宅男,穿越到人命不如狗的三国。不会发明创造,会发生什么事?看小人物如何在一次次战斗中成长,且看三国中曹操,孙权,刘备,已及主角如何针对世家。
  • 竹韵桂花劫

    竹韵桂花劫

    一场邂逅,让夜云希结束了流浪的生活。也让漠秋逸展现出了难得的温柔。欢迎来到作者不当人系列。没吃过甜点?买!被欺负过?来,你说,为师帮你打回来。不想修行?行,那我们就周游四海。“师尊会有师娘吗?”“要什么师娘?要云希一个人就够了。”想要稀释珍宝?拿去!掌门仙家怪罪?不怕,师尊替你扛着。要什么师尊都给你。有人欺负你就告诉师尊,师尊替你教训他。
  • 重生印度要独立

    重生印度要独立

    某位伟人大大说:“印度是中国最为友好的国家,是中国的好兄弟。”华尔街说:“印度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因为他们拥有一个伟大的领袖。”李军一个来自中国的愤青,穿越到了亚洲的二战时期。他激动的发誓道:“我要参加红军!我要打日本!”什么?我是印度人?这个身体的前身所在的城镇将要选一百名良家妇女去给英国人陪酒?自己还是唯一一个抱怨了一句而被其他人打晕了的可怜虫?李军再也忍不住了:“看我掀翻这个坑爹的世界。”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香火纪

    香火纪

    九州之初,有第三圣皇轩辕出,凝练漫天星辰,成中土十二州,独分一州,画地为牢,囚满天神佛。数千宇纪之后,神佛脱困,诸子削王,年幼的汤九来到蜀都,踏上了成为第五圣皇的荆棘之路。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梨树庄里的爱情故事(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梨树庄里的爱情故事(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一九九零年仲春,大学毕业不久就被安排到市政府研究室工作的秦广,接受了一项关于山区农村改革开放的调研任务。几经选择,确定到高关乡梨树庄……冀南太行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在梨花盛开的季节,一对年轻的男女意外相遇,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但受到封建思想和社会偏见的影响,原本甜蜜的爱情故事演变成了一桩没有结局的悲情憾事。
  • 领导谋略通鉴

    领导谋略通鉴

    本书阐述了领导与权力相伴相生,权力与谋略相辅相成。离开权力。领导将成为摆设;离开谋略,权力将变得十分危险。方,是做领导的正气,是领导者必备的优秀品质;圆,是处世的手段,是通达技巧。
  • 果然爱:大叔快到怀里来

    果然爱:大叔快到怀里来

    小姑娘刚受到爱情挫伤,漂亮脸蛋花痴心偏偏再不爱与人主动接触相恋……当爱情遇见与自己貌似最不相配的那个人,她溺水在自己的爱情观中摇摆不敢前。不结婚却想靠在一起?傻丫头这是美梦没有醒呢。小时候的胖哥哥今天的帅叔叔,小时候的对妹妹好一点今天的极限宠溺,还不快幸福起来~
  • 乾坤剑天

    乾坤剑天

    热情于考古研究的大学生叶云,正在夜间整理文物,被天上突发的流星雨砸中,之后便开始了一段异界玄幻之旅……
  • 沪上风月

    沪上风月

    她是纵横银幕的一代天后,他是睥睨商界的孤绝巨亨。他与她,穿越战火,生死相恋,到最后竟发现他们是……沪上乔致远,孤冷决绝,亦正亦邪。湘南朱炳轮,玉树临风,气宇轩昂。皖系霍少峰,戎马倥偬,多情多义。面对三个无与伦比的男子,她将如何抉择?战火结束,婚姻破碎之后,她又何去何从?
  • 历史上最有个性的女人

    历史上最有个性的女人

    本书语言清新,资料翔实,记叙生动。虽然是人物传记,但语言极富感染力,从而将人物描写得极具立体感。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她们,进而感悟人生,品味文化。
  • 鬼愿师

    鬼愿师

    人死后若有心愿未了鬼魂就会滞留在人间,一场意外却让叶峰成为了帮鬼魂完成心愿,让他们重入轮回的鬼愿师,各种光怪陆离的事情接踵而至。且看叶峰如何完成各种奇葩的遗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