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80700000042

第42章 一、崇黑虎的彝族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十余个属于古羌人的后裔,其中有羌族、彝族、白族、藏族、怒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拉祜族、普米族、阿昌族、土家族,另有属古代氐族的白马藏人。现在不同程度保留崇虎的信仰和习俗的有彝族、土家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珞巴族。除此之外,还有蒙古族的巴尔虎分支,青海同仁县五屯年都乎村,也有崇虎的祭祀活动。

彝族原为乌蒙山,金沙江地区的土著,现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约有545万人,成立了4个民族自治州,10个民族自治县。

远古的时候,彝族曾迁往西北的甘肃、青海,称为“羌戎”,商代时为“羌方”,商王曾多次举兵征伐,俘虏羌人为奴隶。因为他们从事畜牧,便写成从羊的羌字,即牧羊人,羌字下加女,便是姜字,即牧羊女。古时羌、姜两字通用。远古炎帝神农氏因生于羌水(渭水)便姓姜。周部族的始祖弃的母亲便是姜姓戎羌人,名姜?。协助周武王灭亡殷商的姜尚,便是姜姓戎羌人的首领。

彝族是羌戎部族的分支,彝族现今又有30多个分支。其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当属“罗罗”分支,约250万人口。他们的族称与虎称相同,都是“罗罗”,他们自命为虎的后代,虎的民族。

《山海经?海外北经》有记载:“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指的就是崇黑虎的彝族分支“罗罗”,即古代所称的“羌戎”后裔。彝族称虎的汉译音有“腊、勒、老、罗,李、列、黎、卢、捞、膜”。如“西膜”,便是彝族的母虎图腾,“涅罗摩”是虎祖先的画像。彝族敬神先敬“楚兹拉美”,“拉美”意为虎,“楚兹”意为吃人的;就是吃人的虎。彝族所说的“捞末”和“勒摩”,汉译都是母虎。

在哀牢山地区各县,彝族的男人们自称“罗罗颇”或“罗颇”,就是古代勇猛不可征服的虎。女人们自称“罗摩”,意为母虎;称小虎儿为“阿罗诺”;称祖母为“罗麻得”,称巫师为“毕摩”,称女巫师为“西摩罗”。这些词语的汉译意都是虎。

云南彝族自治州的首府楚雄,古称“峨碌”,彝族祭司则称“厄罗”,两者音同,意为大虎。武定县彝族称乌蒙山脉“敖罗奔”,意为始祖老虎所在的山。

凉山和哀牢山彝族从过去到现代都崇尚火葬,祭司认为老死后不火葬,灵魂便不能还原为虎。明代陈继儒在《虎荟》中记载:“罗罗――云南蛮人,呼虎为罗罗,老则化为虎”。《荀子?大略》载: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过去彝族进行火葬前,用虎皮裹尸,祭司也披虎皮为法衣,首领以披虎皮为礼服。虎皮称为“皋比”。

彝历以八九年或十一二年举行一次祭祖大典,届时由巫师用一个葫芦瓢,在凸面绘一黑虎头悬于门楣,表示这户人家祭祀虎祖。

彝族有自己的文字,即尔苏文――四川凉山甘洛县的巫师文字,比纳西族的东巴文还原始,也是图画文字。现发现过去用尔苏文编写的识字课本,还编了一本名叫《老虎历书》,解释天文、宇宙,认为太阳围绕着地球转,并绘出地球上蹲着一只虎,春夏秋冬依老虎的方位而定。

1958年云南大学学生到姚安3000多公尺的昙华山彝族村寨收集整理彝族古老的史诗《梅葛》,在《创世》第一部中,叙述彝族的天神葛兹请虎来分天地,于是将虎的尸体分解:“虎头莫要分,虎头作天头,虎鼻莫要分,虎鼻作天鼻。虎耳莫要分,虎耳作天耳。虎眼莫要分,左眼作太阳,右眼作月亮。虎须莫要分,虎须作阳光。”下面叙述虎牙作星星,虎油作云彩,虎气成雾气。

人死后,巫师毕摩披虎皮送丧,唱《梅葛》第四部《丧葬》。死人尸体火化时,要用虎皮或羊皮遮盖,死者的子女还要请毕摩上山选一松木,认为是父母的灵魂,将树砍回来刻成小人,放在堂屋或死者生前卧室供奉。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各地农村,习惯在屋脊上立陶制的“瓦猫”,实为虎。有的瓦猫双爪握太极图。当地认为住室对面有高山,必须立瓦猫相镇;若对面的建筑较高,也要立瓦猫镇之。过去的旧说法,烧瓦猫时要焚香,立到屋脊时下面要放皇历,镇邪作用才会灵验。

彝族有火把节,跳笙节,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双柏县,在火把节上,由二人扮公母虎祖师,又叫“师公”、“师母”,头戴人面型黑色木雕面具,全身衣服脱去,四肢涂上牛屎和污泥。扮母虎的人腰缠草裙,扮公虎的穿草编无袖的草衣,腰系一条大草绳,拖在后面为虎尾。表演时,公母虎祖要走在舞蹈队伍的前边领队跳舞,手握大棒开路。节日过后,草衣草裙与鬼神一起送往高山烧毁,下次节日再编。面具则要留下来,供后代人使用。

双柏县小麦冲至今还保留“老虎节”的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日落时候开始,到正月十五日出前结束。初八日落时,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主庙遗址,杀鸡献“咪司”,即土主神。由本村的毕摩祭土主诸虎神,并为每一个人卜卦,先卜得阴阳卦(上卦)的前八名,当场装扮成虎。他们以黑毡扎于身上作虎皮,头上将黑毡扎成两个大虎耳,脸和四肢用黄红黑三色画成虎的斑条纹,额上绘一个“王”字,身后用黑毡卷扎一根粗大的虎尾,颈部挂一个大铜铃。装扮成虎后不再言语,意为人已变成了虎。领舞者穿黑色的衣褂,戴草帽,手持竹竿,竿上缀一个葫芦,称为“罗麻呐呐哦德”,意为黑老虎头子。

毕摩念罢祭词请动虎神后,牵上黑色公山羊一只,祭司“朵西”醮冷水洒到羊头上,念道:“这只羊是四只脚凶羊,请快来领受!”经卜卦是顺卦,便将山羊宰杀,以毛醮血,贴于神座三岔形松枝上,将煮熟的山羊头、蹄、尾敬神,而后,众“虎”共食羊肉,进入舞虎场舞蹈三圈回家,等待盛大的虎节来临。

虎节的当晚,月已东升,舞虎场上鼓师的羊皮鼓已敲响,先是彝族长老持着缀葫芦的长竹竿上场,喊罢卖药后,大吼一声“罗嘛!”(即“老虎!”)铁炮轰响,从四角跳出四只“猛虎”进场,随着鼓的节奏,跳起粗犷而强节奏的虎舞,全村不分男女老幼立即围在“猛虎”的周围,即兴跳起原始的“合脚舞”,一直狂欢到深夜。从此日起,每隔一日加一只虎,到正月十五日夜,便增至八只虎。

到满八虎时,开始跳老虎犁田、耙地、撒秧、薅草、收割、打谷等表现农业生产的舞蹈,接着跳老虎亲嘴、老虎交尾、老虎护蛋生殖舞蹈。还要跳虎搭桥、虎开路、虎盖房等生活建设方面的舞蹈。

正月十五日为“斩扫祸祟,送虎东归日”,也叫“八虎拜年日”。彝文经书称这一日是“天父节”。从酉时开始,虎代表山神老人到各户拜年,念吉祥语。各家备一块猪肉,由两名扮猫的人用嘴将肉叼入羊皮口袋内;口袋由扮虎的人扛。扫祸祟后,八虎背毕摩到送虎地,跳三圈舞,毕摩念送虎魂经后,八虎便卸装。全村人齐聚送虎地聚餐,共食猪肉,称为“吃虎肉”,虎节到此结束。

送虎地在小麦冲村南的一个小山头,又名“送虎梁子”,第三台为送虎地,彝民视为神地,村民生病,小儿“掉魂”,便到这里“叫魂”。这儿原有一座似虎的天然巨石,“文革”期间被毁,现已修复。这儿不许种庄稼,不许牛羊践踏草地。

为什么要过老虎节?他们有一句古谚:“正月不属虎,谷子不会熟”。他们说,过“老虎节”人口才会发达,六畜才会兴旺,种庄稼才会有好收成。不过老虎节,人畜就会遭劫难,庄稼也会遭旱灾、水灾和虫灾……罗罗人就会像山后的那些“罗婺人”(彝族另一支系)一样绝种。

小麦冲的罗罗人中有的姓“苗”,他们说是祖上自创的姓。他们把猫视为自己的“老祖公”。但凡罗罗人,不论在哪里的,只要是姓苗的,都是一家人,但禁止通婚。在火葬后,死者的亲属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认真察看焚尸灰上有无猫的脚印,如发现有猫类动物的脚印,便认为死者已化为猫或虎了,如果一家三代人中,死后都没有化为猫化为虎,就认为这家人的命运太苦了。

养猫的苗姓罗罗人,每年腊月末尾的两天,和农历正月初一为“猫节”,而后才是“虎节”。正月十五在供奉天地神位的桌子上摆猪肉,恭候扮猫的人任意叼去。没有养猫的苗姓人家,要用面捏塑一个猫,供于家堂的正中,作为祖先来祭祀。猫是苗姓罗罗人家中隐讳的图腾。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第七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七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炎黄源流歌述

    炎黄源流歌述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数千年来朝代更迭,战争频繁,政治改革,农民起义,民族和战,经济兴衰,科技发展,文化繁荣,历史事件浩如烟海,出色人物比肩接踵。作为一个中国人岂能不知中国历史?我常想:诗歌的一大特点是易诵易背,有些学科的知识,因用诗歌的形式写出,所以容易掌握,如《濒湖脉学》、《药性赋》;农谚凭着口头传诵,使耕作要领得以流传。如果把中国历史以诗歌的形式写出,对于初学历史的人岂不很有帮助。
  •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

    课堂实录,初版后竟然立即畅销海峡两岸,成为马英九先生巡视台北书市时的首购之书,而参加课程的各位学生,全都成为社会各界竞相招聘的对象——这就是本书创造的奇迹。本书前半部分,是北京大学学生、台湾大学学生与余秋雨先生之间迅如雷电的“闪问”、“闪答”,涉及当代社会大量艰涩的话题。但一来一往之间,却显得那么干脆、痛快、幽默,充满了阅读愉悦,被评论家誉为“高速运动状态下撞击出来的文化哲学”。
  • 最精彩的谜语故事

    最精彩的谜语故事

    谜语是我国古代语言文化艺术的伟大创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的文字游戏,也是中华民间语言花园里一枝色彩诱人、异香扑鼻的山野奇葩。它曲折别致,变化多端,寓意奥妙,耐人寻味,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与社会文化功能,而且源远流长,凝聚着民族的丰富智慧和美好情趣。
  • 茶油时代

    茶油时代

    中国人吃什么油?吃多少?怎么吃?作品以诙谐幽默的语言,稳健而超拔的理性和感性,通过对中国食用油结构的改变和油茶产业的发展及其茶油的历史文化的报告,突出反映了食用油问题与民生的重要关系,呈现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并对这种变化和进步中出现的困惑、茫然和悖谬现象进行了深刻反思。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尊之此爱无双

    女尊之此爱无双

    女主霸气护短,男主温柔善良。温馨类。文章会有一点小虐穿插在其中。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斯巴达克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斯巴达克

    公元前78年11月10日的早晨罗马城的上空乌云密布从拉丁和杜斯古尔那边的山里吹来的寒冷晓风不断刺着人的脸庞。看样子今天又不会是个好天气了。
  • 我上面的人很硬

    我上面的人很硬

    天下风云集聚,人才辈出的年代,原本欣欣向荣的修行界,迎来了一位异数。一位修行界的泥石流。袁小白!励志要当一位大魔王的男人!
  • 千年:蛇仙恋

    千年:蛇仙恋

    梦醒发现,时代大变,原本只是一个大一女学生的林飘然回到了古代。咦?我的师兄竟然是陆少陆千寻!哇!我的师妹竟然是我的好闺蜜凌熏!我的师傅怎么···怎么会是(二)班的超级男神···岳子枫!恩,已经到了拜师学艺的地步了,接下来该是收徒弟了,然后会出现一个人叫卢晴,她会···咦,我怎么会知道接下来该发生什么!这,这是我的小说啊!早知道就把自己写的好一点喽!于是乎我现在是灵蛇啦!法术棒棒滴!那么,我岂不是可以为所欲为喽!Yes!所有书迷们听着,现在我不叫林飘然,我的新名字————诺颜!
  • 随性随笔随时

    随性随笔随时

    记录生活中的一些收获与不如意,思维与感悟
  • 一地情花,一片青瓦

    一地情花,一片青瓦

    她原本以为他就是生命里的过客,却因为一次看病与他再次相遇;她遇难时、她尴尬时、她伤心难过时,处处都有他。她原本以为,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像季准那样理解她;可是,现实往往给人当头棒喝,爱情来了,容不得你选择。他懂她,怜她,惜她;他说:“不是除了你我没人要了,而是除了你,我谁也不想要。”世界上最令人心动的事情是,你原本以为没有机会靠近的人,竟然爱上了你。
  • 雄霸天罗

    雄霸天罗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当林轩出生时,就出现在了这片大陆上。这个大陆没有艳丽魔法,有的,仅仅是繁衍到巅峰的武力!等级制度:炼体境,精绝境,神圣境,轩辕境,乾坤境,梵魂境,噬魂境,,世尊境,闇雷境,阴境,阳境。等级森严!
  • 客行远

    客行远

    遥远,可有一天总要到来。迷茫的远方,你可愿意接受我的脚步
  • 黑莲花养成手札

    黑莲花养成手札

    苏月是朵小白莲。纯真善良的傻白甜。长得美家世好未婚夫是个高富帅。可惜----她不是女主。不仅不是女主,还是个炮灰。于是,她男人被抢,家族破产,自己被轮【哔---】复仇?纯纯的白莲花会么??女主大大表示她不信。于是-苏月被养成了一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