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11100000008

第8章 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艺术(6)

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是那只小羊,面对凶恶的老狼,你怎么办?”问题提出后,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有的在商量,有的在争论,还有一些同学挤到一块,一边扮老狼、小羊,一边在对话。他们的思维十分活跃,纷纷设想如何对付这只老狼。一个学生抢先回答:“我不答理这只老狼。”“不行,不行!”“你太傻了!你不答理它,它也会吃你!”同学们着急地嚷开了。“你怎么不好好想想?。小羊在溪边喝水,根本不理狼,是狼想吃羊而找茬儿的。”一个同学补充说。又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瞪着大眼睛,挥了一下拳头说:“我和老狼讲道理辩论。”“哈——哈——”同学们笑个不停。“老狼根本不讲理!老狼是大坏蛋!”“你和老狼辩论,还没辩论呢,它就把你吃了。”同学们边笑边说。又有两个同学站起来,先后说:“我跑!”“我躲起来!”同学们摆着手一再说:“跑不掉,老狼比羊跑得快。”“躲不起来,老狼狡猾,眼睛尖!”“你那不是白日做梦!”那怎么办呢?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眉头上都凝结着疙瘩。突然,一个同学站起来坚定地说:“我想办法跟老狼斗争,反正不能让它白白地把我吃掉。”“对!对!”“好!我就是这么想的!”大家的声音震得教室轰轰响。老师肯定了这个回答,并进一步指出:“对于恶狼和像恶狼一样的人无理可讲,不能存有幻想,只有勇敢地和他斗争。”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话,都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对!斗争!”

这位教师的教学是有深度的。他不停留在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解上,而是透过寓言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其中蕴含的道理。他没有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发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是那只羊,面对凶恶的老狼,你该怎么办?教师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又导学生讨论、揣摩,最终达到了一个深刻的认识,使教学的内容以升华。

3对比法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结尾时,将同类知识或不同类知识进行比较,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知识,认识事物,分辨相似事物的异同,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把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对事物进行更深人的认识。一位思品课教师在教《祖国在腾飞》时,就在教学结尾处安排了一个对比的环节。

表1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比较(1979—1997)(%)1979~1988年1989~1997年1979-1997年

国家和地区平均增长率平均增长率平均增长率

美国2.72.32.5

日本3.82.43.1

德国1.82.62.2

中国10.19.59.8

中国台湾8.16.57.3

中国香港8.24.86.6

韩国8.17.37.7

新加坡7.383.57.9

教师打出表1的投影,满怀深情地问学生:“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进行对比吗?这个对比说明了什么呢?看谁动脑筋,回答最准确。”

同学们全神贯注地看着对比表,皱皱眉头,随后又舒展开了。他们轻轻地议论,甚至争论起来。在热烈的争论声中,很多同学举手要求发言。

生1:老师列这个表,是要让我们对比一下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哪个发展快。(“对!”同学们随声附和)生2:(马上起来,像有了新发现)老师列的表中有美国、日本、德国的数字,是要让我们将中国和那些世界上很发达的国家作对比,看谁发展快。(“是啊!”“说得好!”学们肯定地说。)生3:(急不可待地站起来)韩国、新加坡在亚洲是发展特别快的,老师是让我们看到中国发展快,还是他们发展快。(同学们有的点头,有的摇头)生4、生5:(倏地站起来,几乎同声说)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是四小龙,他们在亚洲是发展非常快的。老师是让我们看一看,中国在腾飞,还是“四小龙”在腾飞?(“好!”同学们一边叫好,一边鼓掌)。

“你们想得真对!那么,你们从表中对比一下,能看出什么呢?看看谁反应快。”老师对同学的发言做了肯定后,又进一步启发说。

同学们的读书声,议论声骤然而起。即刻,同学们举的手像小树林一样。他们都要争先发言。

生l:从表上看,中国的三个阶段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

生2:(赶快补充)中国的三个阶段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日本、德国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生3:中国的增长率比亚洲的四小龙发展还要快。

生4:(一些同学抢着说)不但快,还稳呢!中国的20年的发展速度谁也比不上!中国确实在腾飞!……同学们越说话越多,越说越兴奋,课堂气氛显得非常热烈。同学们达成了一致的认识,中国发展最快,中国在腾飞。在这个时候,老师又打出了第二个投影(表2)。

表2建国50周年以来某省部分建设成就

名称1949年1998年倍

原煤开采/万吨4955863.2

铁矿石开采/万吨8.43441.3

炼钢/万吨0.3684910.6

水泥/万吨31.981047.7

高校学生席位/万人0.1819.4

教师指着投影的内容,满面春风地问学生:“每一种产品或席位,50年来增长了多少倍?它又说明了什么呢?比一比,看谁算得准,回答得正确。”

同学们飞快地拿起笔速算起来。“老师,让我说答案。”“让我说!”同学们争着说出了同样的结果。原煤开采增长12倍,铁矿石开采增长409倍。炼钢增长2470倍,水泥增长32倍,高校学生席位增长107倍。一个学生激动地说:“祖国在腾飞,我们省也在腾飞!”同学们自豪地、争先恐后地说:“祖国和我们省都在腾飞!”“祖国在腾飞,我们省也不落后!”“各个地方都腾飞,祖国才能飞起来!”……此时,老师列出两道思考题:(1)我眼中的家乡变化?(2)我眼中的家庭的变化。

学生们一边回忆,一边愉快地议论着,好像有许多抑制不住的话要一一倾诉出来。同学们写完了自己的答案,互相地看着、交流着,一个个都神采飞扬。他们一个个地踊跃到前面,满怀豪情地讲着家乡和家庭的巨大变化。最后,同学们通过对比,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我们的祖国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都在腾飞,都在飞速地发展。

这位教师在教学的结尾,分国家、省、市、家庭四个层次,引导学生将同类的事物与所处的不同的时间进行了鲜明的对比,找出了一条真理:祖国在腾飞,祖国的每一部分都在飞速发展。在这个教学结尾中,学生的认识在发展,情感在发展,课堂的气氛也掀起了高潮。

4.想像法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结尾时,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个发挥学生想象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更深入地探究课文所涉及的问题,从而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如,一位语文教师教《所见》一课,下课前,他打开了录音机,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要求入情入境,并展开丰富的想像。不一会儿,悠扬的牧笛声、小河的流水声、小鸟的欢叫声,还有一阵阵的蝉鸣声在教室里回荡起来。学生静静地倾听、遥想,仿佛置身其中。“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柳,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诗的优美意境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记忆中。牧童“意欲捕鸣蝉”,为什么“忽然闭口立”呢?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教室里先是悄然无声,随后便热闹起来。同学们在想像着、争执着、互相交流着,每一个同学都主动地参与其中。教室的各个角落都充满了热烈的气氛。随后的发言是积极踊跃的。

生1:牧童“忽然闭口立”是因为蝉跑了,不叫了。

(同学们“轰”地一声笑了,都说不对)

生2:(立刻站起来纠正)不对,如果蝉跑了,牧童也没必要闭住嘴站在那里啊。他可以去追蝉,去看个究竟。(同学们纷纷点头)生3:牧童要捕捉蝉,但听到它的叫声那么美,不忍心打搅它,所以就“忽然闭口立”了。(对!没错!同学们支持这个说法)生4:(不服气地站起来)牧童“急欲捕鸣蝉”,他就是要捕蝉。他“忽然闭口立”就是要不惊动蝉,想悄悄地捕到蝉。(很多同学不同意这个说法,举手又放下。他们看看书,琢磨琢磨,认为有道理,便不再发言)生5:(抢着说)牧童放牧的树林里有流水声、鸟叫声、歌唱声(听录音得到的启发),这绿树和非常好听的声音,让人看了听了会非常高兴,牧童有心思去捕蝉,但他感到不对劲,不该去惊动蝉,所以就“忽然闭口立了”。

(同学们热烈鼓掌)同学们一下子站起了许多,老师让他们一个个地讲。

生6:牧童就要捕蝉的那一刻,他想到:这树林中有蝉的叫声多好啊。这里有黄牛,有绿树,有蝉在唱歌,这才美呢。如果我捕蝉,蝉害怕了,不唱歌了,这里就不美了。所以,他就“忽然闭口立”了。(同学们一边喊对,一边热烈鼓掌)这位教师为学生设置了一个想像的情境,放录音机听优美的笛声、水声、蝉声、鸟声……为学生的想像提供了线索和广阔的空间。教师又提出了“为什么闭口立”这个问题,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切入点,这就使得学生的想像有依据,有方向。通过想像,学生就会对诗的意境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发展他们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教学的高潮也随学生想像力的提高而发展起来。

总之,结尾无定法,好在巧用中。精彩的教学结尾会给一节课带来一个完美的结局。它不仅可以归结全篇,深化主题,而且可以把教学的内容提炼升华,将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入到更深入、更广阔的领域,将教学推向一个高潮。

鼓励发散思维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发散思维是指朝着不同的方向,去探索多种可能性的思维过程。

鼓励发散思维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是指教师鼓励学生从一个问题出发,朝着不同的方向,去探索可能性答案,从而形成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活动。

一、鼓励发散思维的特点和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在同中求“活”,同中求异,同中求新,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和创造精神。

1.同中求“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的学习活动具有积极态度的重要条件。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有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的参与意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强大的学习动力。

发散思维,是从一个信息源上起始,向多方面寻求思维结果的活动。这种思维的流程不是单向性的、单纯性的,而是多向、多线性的,它往往不受一定方向和范围的限制,不受传统和陈规的束缚,强调思维主体的灵活和知识的迁移,求得与众不同的思维结果。它的形式与内容都具有“活”的性质,强调同中求“活”。

学习兴趣和发散思维有着紧密的联系。发散思维,要求同中求“活”。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它的内在和形式都不是僵死的,固定不变的,而是灵活的、多样的。它的思维方向和范围也都带有多向性和广阔性。它以一点为扩散中心,灵活地变换角度、条件、内容和形式,引发出多种多样的答案。它可以以条件为扩散中心,多角度变换问题;以问题为扩散中心,多方面变换条件;以结构为扩散中心,多层次变换内容;以材料为扩散中心,多样化变换形式……它不拘一格,只要解决问题的答案是科学的,符合要求的,就是成功的。这正好能满足学生好奇和喜欢形式多样化的心理需要。学生心理的满足就会转化成学习的浓厚兴趣。浓厚的兴趣会促使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从而使学习具有很强的内驱力。

2.同中求异,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发散思维最重要的特点是同中求异。它要求对同一个问题探求不同的、特异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多方面的、多思路的思维活动。同中求异,需要思维主体全面地看问题,能把握问题的广阔范围,做到思路开阔,既能看到一般的、关键的问题,又不忽略个别的、重要的细节,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同中求异,需要思维主体深入思考问题,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中求异,需要思维主体的思维活动要处于灵活或活跃的状态,要能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以不同的方式加工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同中求异,会有力地促使学生广泛地思考,深入地思考,灵活地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同中求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要同中求新,必须冲破束缚,打破常规,富有创造精神。首先,它需要勇敢,这是创新的最重要的特点。马克思有句名言:“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勇敢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离开了勇敢,求新就没有信心,没有魄力,求新就是一句空话。有了勇敢,求新就有了巨大的精神力量。第二,它需要冒风险。求新需要学生敢于提出猜测,敢冒错误和失败的风险,敢于逾越常规,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第三,它需要有独立性。求新,就要独立地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绝不人云亦云,要用自己的判断和设想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方案。第四,它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求新,就要积累大量知识,因为有大量的知识做底蕴,才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汲取知识,丰富自己,是求新的基础。有了知识,还要用认真的态度审视问题,分析问题,不放过一个疑点,不放过一个线索,仔细地选择、组合多种信息,形成新的观念,探讨新的结论、新的结果。

发散思维,要求同中求“活”,同中求异,同中求新,这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智力发展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二、鼓励发散思维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可以用一题多解,一题多议,一题多变的方法进行训练。

1一题多解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同一道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努力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答案,从而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方法。

运用这一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培养他们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

一次,一位数学教师,向学生出了一道缺少条件的问题:

2×()=()÷()

同类推荐
  • 走出教学的误区

    走出教学的误区

    高素质的教师不仅应该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还必须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超越自我的人;不仅是专业学科领域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科学的专家。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行为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依据,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前提,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愿望,唤起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为核心,
  • “闽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下)

    “闽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下)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2010年全球出版业共同面临了金融危机,数字出版等新命题,各国出版业在技术研发、发展模式、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调整,其中不乏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转型之举。作为“海外新闻出版实录丛书”之一,本书包括出版、动漫游戏、印刷与纸张、发行、版权、阅读、政策管理、海外看中国等几方面的内容,全面反映了2010年世界各国出版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中国出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管理制度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校园管理制度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非常注重实用,包括:教改典型案例、校园暴力防范、校园管理制度、校园心理诊断、学校管理表格大全、学校管理制度大全等图书。
热门推荐
  • 妃你不可:王妃高高在上

    妃你不可:王妃高高在上

    “王妃,不好了,王爷又去青楼了!”梨花树下女子修长的指尖夹着的白色棋子悠然落下。淡淡道:“将王府外的忘忧楼改成青楼,招收天下美人。告诉王爷,日后想去青楼,自家的最干净。”众仆人汗颜……次日……“王妃,王爷放火烧了侯世子的府宅!还将侯世子打了个半死!“黄花梨踏上女子揉了揉太阳穴,“派人看看侯世子可死了,若是死了,派人扎一所最豪华的纸豪宅,给世子爷烧了。”众人再度狂汗……“王妃,这是王爷的和离书。”女子清澈如水的眸子阵阵水光,看着那一纸休书,转身背对众人,不言不语。身后众仆却泪如雨下……
  • 深度放逐

    深度放逐

    一段茫茫星空中探寻真实的旅途。
  • 青椒肉丝的王妃

    青椒肉丝的王妃

    “王爷,王妃要翻墙逃跑说要回家吃青椒肉丝”“让她去吧,吃完抓她回来”“我希望来生我也不认识你”林晚晚说完倒着血泊中,他对天大吼“林晚晚,你给我醒过来”
  • 碎纸横张

    碎纸横张

    古往今来,多少催人泪下的故事。我截一个一个故事来回答情感。
  • 沧澜瞳

    沧澜瞳

    三界之子,天生异瞳。他狡诈凶狠,却又大义为先。血液中流淌的刑天之血何时觉醒。手中凌厉的天罚,又为谁而生。拳震四野,脚踏八方,剑斩红尘,桀骜苍穹。
  • 待还秋风散

    待还秋风散

    构思了很久一直想写一部唯美的爱情故事于是我把目光锁定在古言上希望受到读者喜欢
  • 总裁家的高冷妻接招吧

    总裁家的高冷妻接招吧

    她是莫家大小姐莫倾雪。他是JK集团总裁顾辰。莫倾雪霸气侧漏的说:谁要是敢过来我就用脾酒尖头立马扎死你们的猥琐胖老大。大不了鱼死网破。而顾总裁则是翘着二郎腿看戏:明明比任何人都要怕死,却能装的如此淡定。这女人有意思。我要了。做我顾家太太。他霸气说道。她微笑说道:顾总裁,我又可以得到什么。顾家的权利。“好”她简单得回了一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