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99300000021

第21章 卷九(2)

你之所以把自己的肉体当作一个同样的东西来感觉,是由于把不断变化的肉体当作同一个东西,而且当作自己的东西来把握的非物质的东西。对于这种非物质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意识。意识把肉体当作统一性的东西把握住,并且将肉体当作完全同样的东西以及自己的东西来把握。倘若你想区别自己和他人的意识不存在,那么就无法得知自己的生存,也不可能知道他人的生存。所以,你一定会感觉意识是一切事物的基础,且不能从一定的状态变化。可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意识是会变化的。比方说,你在生存之时,就必须反复地出现睡眠现象,对你自身而言,就会感觉这种现象很简单,可是,其实这种现象却是很难了解的现象。

在你每天熟睡之时,意识是完全暂时停止的,而随着清醒又有了意识。这种意识就把肉体统一性地把握住。所以,意识一时性的停止时,也许我们感觉到肉体就会分解而不会成为一个统一体,可是,在我们的自然睡眠中,这种状况却不会发生。

不但如此,意识即与肉体一样,也在逐渐地变化着。你在3岁之时和成人之后的意识是全然不同的。所以说,没有完全相同而不会变化的意识。

总之,在人类中,并无同一不变的肉体,而能区别自己的肉体和他人的肉体的东西——即人的意识,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简单地说,一个人生存中,并无同一不变的继续下去的意识。那么,把这一切一连串的意识连接起来,统一起来的东西是什么?我们的最本源性的自我是什么?自己的肉体生存以及从肉体产生的一连串的意识并非很简单地组合起来——将连续性会产生的各种意识延着一条线统一起来,则这个自我是什么?这个问题相当深奥,似乎很难解说。其实,小孩每天都会把这个解答简单地说出,它就是“我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

为何一个人会说“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为何会喜爱某些东西而不喜爱另一些东西?其理由无人知晓。可是,这种“喜爱某些东西,而不喜爱另一些东西”的人的特性乃成为每一个人的生命基础,也是将每一个人内心会产生的各种意识统一起来的东西。

外界的一切东西对人类有相同的作用,对每一个人有相同的作用,可是接受者的印象却完全不同,纵使人们处于同一条件中,所受到的印象也完全不同。这种印象是依个人的解释而可以分出优劣、强弱的。

由于“喜爱某些东西,不喜爱另一些东西”,人的内心就有一连串的意识产生。所以,将这些断断续续的意识统一而成为人的基础的自我,也是“喜爱某些东西,不喜爱另一些东西”的人的特性,这种特性乃是人在生存中会继续发展的,而且这种特性是我们看不到也不会知道的,从过去的世代至我们诞生之时已经附于我们的身上。

这种多多少少会爱某种东西又不喜爱另一种东西的人的特性,一般称之为个性。也就是在场所与时间上的某种条件中而每一个人所具有的性质,可是,这种解释却是错误的。因为,喜爱某些东西又不喜爱另一些东西的人的基本特性并非从时间性或空间性所产生的。你在诞生之时,已具有喜爱某些东西的这种特性,所以,时间性或空间性的条件对于人类,有时会作用,有时则不会作用。

统一性地把握住你的肉体的意识,以及将这些意识连接统一起来的东西,虽然和时间性、空间性的条件无关,可是却很清楚地存在着。这种存在的东西就是你超越着时间、空间带至这个世界来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不折不扣的自我。

自我对于世界而言,即具一定的特殊关系。你之所以了解自己,就是靠这个基本的特性,自己对世界所具有的关系。当你要了解他人时,就必须认清他人对世界所具有的特殊关系。你与他人要作为精神上的交友时,就不会重视此人外表上的容貌,而必须知其本质,也就是必须了解此人对世界具有何种特殊关系、必须了解“这个人喜爱什么,而不喜爱什么”。

当你要了解牛、马、狗、猫等动物,且要进一步与它们作为精神的交友时,首先必须知道的并非这些动物的外型,而必须了解每一种动物对世界所具有的特殊关系,了解这些动物究竟喜爱什么、不喜爱什么。人能够区别各种动物并非完全靠动物的外型,而是靠各种动物对世界所具有的特殊关系——例如,狮子有狮子所喜爱的东西,鱼类有鱼类所喜爱的东西,蜘蛛有蜘蛛所喜爱的东西。由于它们所喜爱的东西不同,你才能将它们分类且视之为特殊的生物。

总之,你对于自己以及全世界的认识是来自你对世界所具有的特殊关系。由于这种关系,你才能够认识他人,因而这些他人对世界也各自具有特殊关系。你对世界所具有的特殊关系,并非你诞生之后才确立的,这种特殊关系并非随着你的肉体开始的,也并非随着一连串意识开始。

受到时间束缚的你的意识及其所统一的肉体都有可能灭亡,但是形成自我的东西乃是对一切事物形成我们所认识的出发点的东西,也就是我们对世界所具有的特殊关系是不可能灭亡的。这是因为,只有这种东西才是真正地存在着的,倘若这种东西不存在,那我们就无法得知自己体内所产生的一连串意识,也不知自己的肉体,甚至自己的生存与他人的生存也无法得知。

所以,纵使肉体与意识灭亡,也不表示着我们对世界所具有的特殊关系也会灭亡;对世界所具有的关系,并非我们诞生之后才开始产生。

人生本无常,应勇敢地接受

生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生的必然和死的必然都是一样的。我们曾经体味过酸、甜、苦、辣的滋味,感受过喜、怒、哀、乐的心情,那么我们就应该从幼稚变为成熟,所以,在我们为自己的经历而喜悦时,又何必以痛苦的心态面对死亡呢?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妇人,只生了一个儿子,因此,她对这唯一的孩子百般呵护。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妇人的独生子有一天忽然染上恶疾。虽然妇人尽其所能邀请各方名医来给她的儿子看病,但是医师们在诊视以后都相继摇头叹息,束手无策。不久,妇人的独生子就离开了人世。

这突然而至的打击就像晴天霹雳,让妇人伤透了心。她天天守在儿子的坟前,夜以继日地哀伤哭泣。她形若槁木,面如死灰,悲伤地喃喃自语:“在这个世间,儿子是我唯一的亲人,现在他竟然舍下了我先走了,留下我孤苦伶仃地活着,有什么意思啊?今后我要依靠谁啊?……唉!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妇人决定不再离开坟前一步,她要和自己心爱的儿子死在一起!4天、5天过去了,妇人一粒米也没有吃,她哀伤地守在坟前哭泣,爱子就此永别的事实如锥刺心,实在是让妇人痛不欲生啊!这时,远方的佛陀观察到这个情形,就带领了500位清净比丘前往墓冢。佛陀与比丘们是这么样的安详、庄严,当这一行清净的队伍宁静地从远处走过来时,妇人远远地就感受到佛陀的慈光,她认出了佛陀!

她忽然想到世尊的大威德力,正可以解除她的烦忧。于是她迎上前去,向佛陀五体投地行接足礼。佛陀慈愍地望着她,缓缓地问道:“你为什么一个人孤单地在这墓冢之间呢?”

妇人忍住悲痛回答:“伟大的世尊啊!我唯一的儿子带着我一生的希望走了,他走了,我活下去的勇气也随着他走了!”佛陀听了妇人哀痛的叙述,便问道:“你想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吗?”“世尊!那是我的希望!”妇人仿佛是水中的溺者抓到浮木一般。“只要你点着上好的香来到这里,我便能咒愿,使你的儿子复活。”佛陀接着嘱咐:“但是,记住!这上好的香要用家中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火来点燃。”

妇人听了,二话不说,赶紧准备上好的香,拿着香立刻去寻找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火。她见人就问:“您家中是否从来没有人过世呢?”“家父前不久刚往生。”“您家中是否从来没有人过世呢?”“妹妹一个月前走了。”“您家中是否从来没有人过世呢?”“家中祖先乃至于与我同辈的兄弟姊妹都一个接着一个过世了。”……妇人始终不死心,然而,问遍了村里的人家,没有一家是没死过人的,她找不到这种火来点香,失望地走回坟前,向佛陀说:“大德世尊,我走遍了整个村落,每一家都有家人去世,没有家里不死人的啊……”

佛陀见因缘成熟,就对妇人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生灭、无常的道理在运行;春天,百花盛开,树木抽芽,到了秋天,树叶飘落,乃至草木枯萎;这就是无常相。人也是一样的,有生必有死,谁也不能避免生、老、病、死、苦,并不是只有你心爱的儿子才经历这变化无常的过程啊!所以,你又何必执迷不悟,一心寻死呢?能活着,就要珍惜可贵的生命,运用这个人身来修行,体悟无常的真理,从苦中解脱。”

妇人听了佛陀为她宣说无常的真谛,立刻扭转了自己错误的观念。

生命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消逝,然而能洞察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多,洞察到并能够超越的人更是微乎其微。通常,人们总是沉浸在种种短暂幻化泡沫式的欢乐中,不愿意正视这些。然而,无常本就是生命存在的痛苦事实,故生命从来就没有停止流逝。

生命的流逝乃至消失,是必须面对的事实,逃避是不可能的,也无法逃避。无常的真理在事物中无时无刻不在现身说法:依恋的亲人突然间死去,熟悉的环境时有变迁,周围的人物也时有更换……要记住,享受只是暂时,拥有无法永恒。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今都已不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南征北战,叱咤风云,风流占尽,转眼间失意悲伤,仰天长啸,感叹人世,瞑目长逝了,也都化成一捧寒灰,连缅怀的袅袅香烟皆无。所以说,人世间的荣耀与悲哀,到最后都会埋在土里,化作寒灰。春该常在,花应常开,而春来了又去了,了无踪迹;花开了又落了,花瓣也被夜里的风雨击得粉碎,混同泥尘,流得不知去处。的确,每当人们提起“人生无常”这个观念,大多认为意义是负面的,但你是否曾从相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若不是有无常的存在,花儿永远不会开放,始终保持含苞的姿态,那大自然岂不是太无趣了吗?

大自然中,当花草树木的种子悄悄地掉落大地,无常就开始包围着它们,让阳光、土和水来滋养和改变它们,不消多久,植物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长叶、开花和结果,让人们惊异于生命的可贵,这是无常带来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一种喜悦。

人们害怕无常,不喜欢无常带来的负面改变。但是,任何现象都是一体两面的,有白天就有黑夜,有好就有坏,有对就有错,有生就有死,有天堂也有地狱,因此不必害怕无常,反而要勇敢地接受无常,迎接它令人欢喜的一面,也接受它使人痛苦的另一面。

自杀是一种弱者的行为

生命是一个由生到死的自然过程,我们就应该尊重这一过程,对死不必畏惧,但也不要提前去结束你活着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你的生命不仅属于你一个人。

自杀是一种弱者的行为,是对生命意义无知的表现。其实,一个人之所以想要自杀,不外乎太自私、太为自己着想,没有能力应付外来的压力。

一个人,如果天天只想着“我”、“我想”、“我要”、“我爱”,就会感到生命很有限,就能够活出责任,活出心中有人,自然不会想要自杀。

一个人要爱大自然,这么美好的山河大地,为什么要离开呢?一个人要爱国家、社会、众生,这么有成就的社会,何以不爱它就想离开呢?想到家人、朋友,他们不是都爱过你、帮助过你吗?你何以忍心离开大家呢?

有的人在世时常觉得“生不如死”,但是自杀后其实是“死更不如生”。自杀而死,虽然方法不同,但自始至终,痛苦了了分明,你也并没有因此获得生命的自由。

所以,自杀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死,不是痛苦的结束,而只是开始。佛教讲善终,能够善终才能往生善道,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我们反对任何戕害生命的做法,一个人应该在有生之年,发挥生命的光与热,以奉献一己、服务大众来扩大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延续生命的希望与未来,这才是正当的信仰之道,也才是我们面对人生应有的正确态度。

现代人工作忙碌,加上许多人因为追求完美,希望获得他人肯定而不断给予自己压力,加上又过度压抑情绪,压力指数也就一直降不下来,一旦时间久了就容易出现忧郁症。因此,适时为情绪找出口,以及旁人的陪伴与倾听也非常重要。

想要真正走出生命“忧”谷,除了可求助精神科医师或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治疗外,对当事者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出自己的压力源头,学习如何处理压力、解决问题,才能避免压力如影随形,压得人喘不过气。

另外,如何舒解压力也是增加保护因子的良方,进行运动、旅游、散步、打坐、瑜伽等都是不错的方式。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中国人向来有追溯历史的传统,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流淌在民族的血液里,根植在国人的心灵中。我们追记历史,其实就是关怀当下,就是想从遗风遗俗中窥见前人的智慧,寻求当下问题的解决之道。正因如此,那些名噪一时、开宗立派的代表人物才总是凝聚着后人探索的目光。也因此,《鬼谷子》受到世人追捧,逐渐浮出水面。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大全集》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和规范版本,涉及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分类明显。为便于广大读者研读,现分为上、下卷精心编辑出版。上卷内容主要包括“《厚黑学》原典”、“李宗吾自述”、“名家谈李宗吾”、“厚黑教主传”以及“历史上的厚黑名人”等;下卷内容包括“活学活用厚黑学”和“曾国藩官场厚黑镜鉴”,重点放在“活学活用厚黑学”这一编,从为人处世、职场官场、推销经营、情场交友、人情世故、厚黑口才等诸方面,详析、评述“厚黑”原理,做到厂内容丰富全面,举例生动活泼,阐释深入浅出,故事精彩而富有哲理。
  • 毓老师说公羊

    毓老师说公羊

    本书是根据毓老师1980-1981、1988-1989、1999年在台北天德黉舍、奉元书院讲授内容整理而成。毓老师认为《易经》与《春秋》是中华文化精华之所在,不读此二经难以明白孔子思想,难以读懂中国文化,此两部元经为奉元主经。公羊不易读,其重在阐释《春秋》之“微言大义”,公羊学是中国思想之绝学,今人已少研究此学,这也是毓老师的绝学,他讲公羊着重其思想、智慧对今人的启示。
  • 中华智慧精典

    中华智慧精典

    智慧是处理世事的绝妙法宝,是游刃人生的无上妙方。智者因明察生命而快乐。智慧是经历一时一事逐渐炼成的。中间要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历程。崇尚智慧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传统。历史上的著名智慧人物姜子牙、诸葛亮、刘基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古代的有识之士有鉴于此,也编纂了一些汇集古今用智范例的所谓智书,以为当世之用,经世明鉴。这些智书保罗广泛,大到治国用兵之术,小到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构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海洋。有鉴于此,编者选择有代表性的古代智书,编成此书,以为启迪智慧心灵的有效作料。
  • 走近孔子

    走近孔子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学派的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流变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却也在有意或无意间造成了偏离,也变得僵化。当我们今人剥开它在外面固化的硬壳后,却可以发现其核心的东西——孔子的思想,其实是富有多么鲜活的务实精神与人性表达的意义。比如在孔子那里,礼仪的本质特征和终极目的,不是人性的泯灭而是弘扬;孔子也不讳言自己求富贵的愿望,以及孔子对“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勇武血性的颂扬,等等。本书就是一部力图将历史与当代接轨,立足于当下社会的现实和中西文化参照对比来解读和还原孔子思想的哲思随笔著作,作者以清新隽永而又饱含理性情感与思辨精神的文字,对承载孔子的儒学思想的《论语》等著作进行探赜发微,对其所蕴含着的人生价值、生活哲理、社会伦理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从一般道理进入智慧层面,赋予孔子思想崭新的价值观照,是一部能够直抵孔子内心的作品。翻开书的当下,你会被作者创造性的解读所吸引,在书中遇见孔子,走近孔子。
热门推荐
  • 酒栈有个王玄

    酒栈有个王玄

    是咱叫王玄也叫明溪,可咱是地地道道的美少女,凭着对江湖的向往,咱和据说是风灵岛主的卫玠一起行走江湖,来到嘉城混了个王妃当当,还捡了个妖孽般的弟弟,生活如此美好,不料咱误食桃花雾……
  • 好好放在心底

    好好放在心底

    论一个“眼瞎”的少女少女的第一次心动,她遇到了那个在黑暗里给她一抹阳光的男生她第一次见到他就喜欢他(颜)欣赏他(衣品an说话谈吐)忽然有一天她好像看不懂这个男生了,她会选择及时止损还是坚持心动?毕竟…太阳也是要下山的呀心动的小伙是“渣男”还是有苦衷的“好孩子”请跟随本台报道
  • 时光深处爱上你

    时光深处爱上你

    免费校园甜文《听说学神恋爱了》,超级甜超级甜的文文哦!!!重活一世,唐渺渺势必要让那些曾经害过她的人付出代价。渣父,就是用来虐的。白莲花妹妹,就是用来打的。老公,就是用来坑……帝都太子爷冷眼一瞪,唐渺渺立刻怂了“嘿嘿,老公是用来…用来爱的。”小剧场:“老大,小嫂子成为系花了。”某男人满意一笑“嗯,不愧是我的小丫头。”“老大,全系的男生都喜欢小嫂子。”脸一黑。“什么?敢喜欢老子的人?去,给我准备好东西。”“老大,是要轰了他们嘛?”“给我准备花和戒指,我去求婚。”兄弟们“老大太丢人了,都几年了,还没拿下小嫂子。哎……”
  • 鬼蛮女君

    鬼蛮女君

    她是各仙宗资质最高的少宗主她一眼万年深陷情中耀眼的光芒招来妒忌,惨遭陷害。被众仙丢弃至鬼蛮之地,受尽折磨。恨,在心里扎下了根。她卷土重来,携众鬼闯进异世纷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白汐笑谈人生

    白汐笑谈人生

    有没有一个特殊的时间段总会发生一些让你坠入冰窖无法被救赎的时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少女的恋爱日记biu

    少女的恋爱日记biu

    每个人の校园时代里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喜欢的人叭~
  • Hi,好久不见

    Hi,好久不见

    每个人这一生,在青春年少时,至少都会暗恋过一个人。那个人有什么好东西总是想到你,好听的音乐总是介绍给你,好吃的东西带你去吃,好笑的事情只讲给你听。……相反地,你也会用原子笔写一堆他的名字,为了和他站在同一高度,你也很努力的学习。你和他,或许每日相见却不敢表露心意,所以这样的暗恋,最后总流落在青春寂静又肆意的日光里。可能最后你都不知道,他也曾那样深切的凝望着你。这是世上最好的暗恋结局是:你爱着他时,他也刚好爱你。献宁,如果你不打算来我的世界,那我去你的世界寻你。
  • 犬系青梅:傲娇竹马,别太凶

    犬系青梅:傲娇竹马,别太凶

    因为种种原因,颜音成为了易嘉禾的专属保镖兼陪读。却没想到,这一陪,就把她的身和心都给赔进去了,从此开始了每年365天的忠犬生涯,负责他的衣,食,住,行兼......暖床。......人前,他是高冷毒舌的校草,身份尊贵的少爷,考一百分只因为考卷只有一百分的学神。人后,只有颜音知道,他其实是一个傲娇,记仇,抠门,以及......超级护短的大路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