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8200000073

第73章 第十题“五四”语言试验及其流变史略 (5)

梅光迪和梁实秋这种文学精英主义和贵族倾向的理论,不仅否定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启蒙主义的道义基础,更是否定了20世纪3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道义基础。因此,引起左翼文学家们的极端反感,结果,他被鲁迅称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其理论也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更没有构成一种大的文学走向。但在今天,当我们反省本世纪的文学的俗化思潮时,倒觉得他们的主张有合理之处。问题在思维方式上,梁实秋与左翼作家有一共同之点,这就是两极对立的方式,只是一者主张文学应是大多数之文学的平民主义,一者则是主张文学乃是少数天才、精英的贵族主义。一者认为愈俗愈好,一者则认为愈雅愈好,两者绝对对立,不能雅俗同享也不可雅俗分享。而且,梁实秋对五四新文学的批判已经太迟,而后来选择了左翼作家阵营为对手,也因寡不敌众,很快地被打败了。因此,他的思想没有构成对俗化思潮有力的逆流。

由于文学俗化思潮一浪高过一浪,因此,到了1949年之后,所有的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都陷入困境。有的沉默(如沈从文);有的改行(如茅盾改写评论);有的继续写,但没有写出好的作品,而且艺术水平明显退化(如巴金、曹禺);有的偶尔写了一些好作品,但马上遭到巨大的压力,如老舍所作的《茶馆》,虽演过两次,但因被指责剧中缺少一条革命红线而停演,最后,他以写作《陈各庄上养猪多》这种大俗话而结束自己的写作生涯,实在可怜、可悲之极。取代这些成熟的作家构成大陆文学的,则是贺敬之等的政治化诗歌、刘白羽的政治化散文和浩然的政治化小说。他们所选择的文学类型虽有差别,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极端“文以载道”,极端“代圣贤立言”。关于这点,我在《80年代文学批评的文体革命》一文中曾经指出过。后来,又和刘心武、刘湛秋做了对话。刘心武说:“五四的白话文运动本是与个性解放联系在一起的,当时即使不成功的文学作品,总也还是表述一己情怀的。

但后来我们的文体似乎又回到了‘代圣贤立言’的路数上,只不过用的是白话文罢了。最明显的是1957年‘反右’以后的大量文学创作,作者之所以行文写作,并不是张扬他们的个性,或透过他的个性来体现他自觉选择的政治立场,而是代无产阶级、代贫下中农、代全世界劳动群众来写他的小说,他的散文,他的诗,到60年代中期以后就干脆是代‘真理’立言,因此文风很霸道。……后来发展到‘三突出’。作为一种文体现象,‘三突出’就是赤裸裸地主张代‘圣贤’立言、代阶级立言、代革命立言的一种典范性文体。”刘心武、刘再复、刘湛秋:《面对新的文体革命——刘心武、刘再复、刘湛秋三人对话录》。《上海文论》,1989年第1期。总之,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即新时期文学发生之前,中国文学的语言形式已形成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是严重俗化,一是严重的政治化。在这种俗化与政治化的强大潮流下,五四新文学中建立起来的小说形式、诗歌形式、散文形式趋于瓦解。各种文学类型都对政治意识形态无条件地顺从,转述政治意识形态的语言,一代文学都在移植政治,文学语言与政治语言几乎没有距离。

面对这种现象,新时期的作家不能不重新建立形式,重新进行语言实验与文体实验。再一次做“五四”式的努力,再一次从极端性的“文以载道”的框架中解脱出来,再一次从“代圣贤立言”的思路上解脱出来。

这种解脱“代圣贤立言”的思路和重新建立形式的努力,有几次重要的表现:

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朦胧诗思潮。1977年刘心武《班主任》的发表,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始,这是因为它第一个告别了“代圣贤立言”的思路,从文学上对圣贤提出一种质疑,但《班主任》在文体上还是僵硬的,基本上还使用官方意识形态的语言符号(后来刘心武也意识到这一点,又做了自我超越)。而以“今天派”为代表的朦胧诗,则不仅打破了代圣贤立言的思路,而且以个性经验语言代替集体经验语言。不管这群诗人的自觉程度如何,他们实际上是以“朦胧”为文本策略,以“朦胧”打破确定,颠覆了前30年诗歌中那种僵死的政治的确定性和语言的确定性。在海外的《今天》杂志复刊时,我曾用一句话来描述“今天派”诗歌的意义,这就是它打破了前二三十年诗坛上所形成的“新台阁体”。“台阁体”是明代永乐至成化年间的文学流派,其代表人是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都是台阁重臣,而且处于明朝的太平盛世,因此,发为诗文,便表现出两个根本性特点:一是一切诗文皆歌帝王之功,颂帝王之德,为帝王立言,没有个人的生命体验;二是语言形式上千篇一律,确定于媚上与媚俗的一般化和集体性语言之中,而没有个性化的语言。

关于这点,李陀又加以批评:“再复把朦胧诗之前二三十年的诗歌称做‘新台阁体’,很准确,很有意思。他是从这些诗没有个人经验这一角度来讲的。换一个角度看,‘台阁体’及一切非诗、坏诗、糟诗,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诗中看不到写诗的那个人自己独有的语言经验。相反,这些诗里充斥着如顾城所说的‘被人用脏了的语言’,什么‘朝霞似火’、‘红旗如海’之类。当然,一个人的写作能不能在语言上表现出某种创造性,还要看他是不是有语言才能,是不是对语言有某种敏感。可是,问题恰恰在于,过去几十年里,个人语言经验在写作中是被压制、被禁止的。‘毛文体’作为一种词语系统,一种话语,在汉语语言活动的各个领域、各种形式中建立了一种霸权——人们不能离开‘毛文体’进行思维、写作。这就使得有无个人语言经验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超过了文学写作的范围。正因为如此,当年《今天》这个刊物的出现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一批年轻的诗人、作家在‘毛文体’的重压之下第一次做出了在写作中强调个人语言经验的努力,并且,这种努力带来了五四白话文运动之后的又一次语言大解放。”李陀:《〈今天〉的意义》。《今天》杂志,1990年第1期。

第二次努力,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围绕着王蒙的“意识流”小说和高行健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所引起的思考和论争。王蒙是一位小说叙述语言的实验家和文体变革家,他在1978年重返文坛后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开创了中国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其特点是主题朦胧,结构奇突,语言的活泼和充分个性化。这些特点在他的短篇小说《夜的眼》、《海的梦》、《春之声》、《来劲》以及中篇小说《蝴蝶》、《杂色》中表现得尤其明显。王蒙的思路和文路在当代作家中是最广阔的,而且变幻莫测,因此要概括他的小说特色并非易事。

(三)走出俗化的语言新试验 (2)

20世纪80年代初,他对中国小说的语言形式和叙述形式的重新确立和丰富做出了两项贡献:一是打破前30年那种“反映现实”的故事叙述模式,吸收了“意识流”的某些技巧,溶入多种艺术因素,创造一种现代汉语的意识流小说;第二是在小说叙述中吸收了现实语言之后,既保持了现实语言的“鲜活”,又淘汰了现实语言的粗鄙,把民间语言的活泼和欧式语言的句式自然地融为一体,形成一种自由潇洒的叙述文体。王蒙是新时期作家中具有语言自觉意识和文体自觉意识的作家,他在小说语言形式上的努力是相当刻意的。他在《探索断想》中说明了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意识地做了努力:“第一条是句号的增加,我写《蝴蝶》句号占压倒优势;第二条是引号减少,对话变为心理活动,可以不用引号;第三是比喻的概念也有很大的变化,一般是用群众熟知的东西比喻群众不太熟知的东西,或不容易想到的东西,但比喻不都是这样,可以反喻;第四,《春之声》有一大段,只有名词,只有主语没有谓语;第五,一般排比句应用相近的词,但我常用相反的词义排比。”王蒙:《探索随想》。《北京文艺》,1980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南方冰雪报告

    南方冰雪报告

    这是一部真实地记录2008年中国南方暴风雪的全景式长篇报告文学,一部关于存在、命运、灾难的纵深拓展之作。作者作为这场灾难的亲历者、见证者,历经数月的艰辛而深入的采访,通过那些最底层的、第一现场的受灾和救灾的老百姓的亲身经历或口述,获得了大量的原生态素材和许多独特而不可重复的细节,让我们对这场灾难有了重新发现的可能。作品以重灾区湖南为叙事重点,并向周边省区辐射,扩展到整个中国南方在一场旷日持久的暴风雪中所承受沉重灾难的严峻现实,而这场灾难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无疑凝聚了一个时代的诸多信息与症候,这一切都应该得到正视,这是作品所要体现的核心价值之一。作者试图通过一场灾难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更多启示。本书入选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评选的“21世纪报告文学排行榜”。
  • 梁晓声文集·散文9

    梁晓声文集·散文9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 忆故人

    忆故人

    本书分为金针、江南好、自画像、忆故人。主要内容包括:西塘纪事;秋兴八首;春天通信;幸福·落叶等。
  • 穿越生死线日记

    穿越生死线日记

    本书记录了癌症患者自己患病18个月的经历。突出了与癌抗争的精神及有效实用的医疗手段和方法,可为广大患者借鉴与应用,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 天涯絮语

    天涯絮语

    本书为诗词集,阅读该诗集,我们感到它真实地记录作者的人生体悟,所思所想的心路历程。诗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思想深沉,激情迸发,颇富人生哲理、生活情趣和创新气派。作品形式多样,表现手法各异,既有格律体旧诗,又有新古体诗,还有自由体新诗,甚至还有“词”,均把注重其魂、言志抒怀、表达情意置于首位。
热门推荐
  • 远方故里

    远方故里

    民国时期,上海银行行长的独子因儿时承诺等了一生,爱了一生的海外留学女生,一次又一次愿为她妥协,“你再喜欢我一下吧,不然我就放弃呀”........“你有丝毫为难,我都不愿勉强...,”.........“我把我命给你,你可要快乐啊.”
  • 重生大玩家

    重生大玩家

    少年侠义,英雄史诗。让世界沉迷于中国风的电子游戏。王不负的穿越,带来的是所有玩家的重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本玩家的狂想之作。如果你曾玩着《上古卷轴》,却感叹要是用《九州缥缈录》做背景该有多好……如果你曾玩着《刺客信条》,却憧憬想体验荆轲和专诸的事迹……如果你曾玩着《使命召唤》,却在脑中浮现《全频道阻塞干扰》的剧情……如果你曾玩着《全面战争》,却期望感受盛唐和大汉的荣光……那么,你应该能看得进这本书的吧。
  • 斩噩

    斩噩

    修道者逆天而修,逆天而行,所求者为何?终究也只不过是长生这两个字而已。但修道修到最后却发现等待自己的却不是长生而是一场噩梦!故事从一个名叫林灰的少年开始,修行,除魔,救师,寻父母,救世。在修行途中,少年遇到上古神兽麒麟,九尾冥狐,黑水玄蛇,黄鸟,上古蜃妖......,历经麒麟秘境,黑水玄潭,蜃妖湖......。一系列精彩故事随着少年林灰的步入,就此展开。嗯就是这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竹青遇月白

    竹青遇月白

    忆梦者,可知众生往事;预梦者,通晓未来之世。我千方百计避开了你,终究还是再度遇见了你。——曾竹青因为我知道你过往的一切,所以我会更加珍惜你,此后,我会一直陪伴你——冯月白这是一部奇幻校园青春的故事,此书献给每个可爱的女孩,祝愿安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流帝王

    风流帝王

    《风流帝王》则是历史传记小说,说它是传记,因为全书塑造了南唐后主李煜的真实形象,描写了他传奇而坎坷、幸福而悲惨、由天堂到地狱的一生,表现了他的性格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且全书主要的人物形象、人物经历、线索、故事情节,都是真实的;说它是小说,是因为在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布置、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性格描写方面,都是运用的小说笔法,运用了想象和虚构,倾注了我的激情和理想,表达了我的爱憎和褒贬。这部小说在人物刻画、情节安排方面有不少虚构之处,对个别人物的事迹有所增减,基本上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因此称之为“传记小说”。
  • 都市邪医

    都市邪医

    最强医仙回归都市,身怀绝世医术,强大法术,霸道非常,肆意纵横都市。喝最烈的酒,过最潇洒的人生!......
  • 改命之王

    改命之王

    人的命运如何改变?“现实”的定义又是什么?——看过这本书之后,你一定会有新的认识!一个自认为是董事长的人,醒来后却是个屌丝高中生,这是怎样的落差呢?然而,这却不是穿越!——而是现实被扭曲后的结果。成为命行者,用命术走遍天下!成为篡改者,任意转移时空,改变历史!成为命王,现实和虚幻任由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