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5900000011

第11章 孔子的生活与追求(3)

知识链接:

“孔鲤过庭”成语的由来

典源:《论语·季氏》。孔鲤因敬畏父亲孔子,快步经过孔子所在的厅堂,受到孔子学诗、学礼的教诲。

孔子:“学礼了吗?”孔鲤:“未。”“不学礼何以立?”孔鲤退而学礼。

又一次孔鲤过厅。孔子叫住他问他问题。

孔子:“学诗了吗?”孔鲤:“未。”“不学诗何以言?”孔鲤退而学诗。

后遂以“过庭训”、“庭训”、“鲤对”、“过庭闻礼”等指尊长或老师的培育,多指父教;以“趋庭”、“过庭”、“过庭鲤”、“鲤庭趋”等指子女或学生受教,亦指对尊长敬畏之礼;以“趋庭恋”写省亲;以“过庭交分”指与人同学。

第28问:《史记》中的孔子是什么形象

《孔子世家》记载“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名由此来,就是头顶中间凹陷,孔子有异相,长得很不一般。“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自幼便知礼仪,撒豆成兵,多做演习。“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按照周代的度量衡,大约和姚明差不多高。“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纍纍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很明显,孔子认可自己的丧家之犬的形象,欣然笑的态度说明他不在乎外在形象,而在政治上当时也是失去了在鲁国的施政可能,在精神上也没有精神家园。正如伯乐相马有时甚至不辨雌雄,但求精神,孔子的形象并非是最紧要的。

孔子在精神上很自信,到周王国见老子,在齐国听韶乐三个月不知肉味。在宋国被围困于陈蔡之间、在卫国被扣等等之时,都向弟子表示,天命在我,还要恢复周礼,无所畏惧。

目眩神迷,有如幻境。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天仍止步不进。师襄子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曲子,但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演奏的技巧,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其中的志趣。”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已经熟习其中的志趣,可以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不知道乐曲的作者啊。”过了一段时间,孔子默然沉思,心旷神怡,高瞻远望而意志升华,说:“我知道乐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睛深邃远望,如同统治着四方诸侯,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坐席连行两次拜礼,说:“老师说这乐曲叫做《文王操》啊。”

《史记》之中记载孔子代理国相时,主持了齐鲁夹谷会盟。孔子时年五十有六,但是神采飞扬,步伐矫健,行礼如仪。在外交战线上是大获全胜,“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何等潇洒自如,连续两次喝止了齐国的逾越行为,第二次甚至指挥手下斩杀了齐国的侏儒艺人。

太史公司马迁如此评价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知识链接:

最早的孔子画像

山东省东平县境内近日发现大批汉代古墓壁画,其中一幅带有孔子形象的壁画,精美逼真、形象传神,为研究孔子真实形象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据山东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光介绍,这组壁画创作于1800多年前,年代久远、保存完整、艺术水平很高。其发现不仅填补了山东汉代考古的空白,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其中,描绘孔子见老子问礼的壁画非常珍贵。由于保存完好,其描绘清晰,色彩鲜明。这幅壁画共描绘了两个场景,展示了孔子向老子问礼的过程。第一个场景是孔子双手合揖,向老子躬身作虚心问礼状,老子则微微侧首看孔子,似有回避之意,两人之间距离较远。第二幅则是二人相距较近,相谈甚欢。

这幅壁画的孔子形象描绘细致传神,根根胡须清晰,满额皱纹,鼻翼长而高挺,体态丰隆,与历史记载较为相符。其气质的体现也很传神,为理解历史记载中“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孔子形象提供了参考。

第29问:孔子为什么讨厌老好人

什么是老好人呢?古代孔子认为是那些看似忠厚,但会让所有的实干家们越来越难以存活,精于游戏的人。中国文化有“以和为贵”的思想,即使被说破了,老好人依旧是善于伪装、精于游戏的伪君子。在孔子时代这种人又称为乡愿,是指那种外表忠厚老实,却不能明辨是非,明哲保身的人。现在多指没有明确立场,只求安于现况、安身保命、而不敢得罪人的人,这种人昧于事实,而损害道德良心,即伪君子。

《论语·阳货》记载了孔子这样一句话:“乡愿,德之贼也。”孔子认为,乡愿是道德之窃贼。“贼”在这里作形容词用,“德之贼”是道德败坏的意思。孔子说话一向温文尔雅,像这样强烈的否定,语气如此激愤,在《论语》中是不多见的。那么,这“乡愿”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孟子对“乡愿”作过解释:“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原来“乡愿”是指具有某种不良人品的人。这种人外表忠诚谨慎,实际上表里不一、言行不一,是欺世盗名的家伙。孔子斥责这样的人,是与他强调做人要注重“仁”和“礼”的统一是一致的。

乡愿这个词含义丰富,孔子所谓乡愿大概是指伪君子,指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孟子所言大约是说言行不一,当面背后各一套的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人就是乡愿。这种人道德败坏,随波逐流,趋炎媚俗。

孔子认为,判断一个人的德行“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应以善恶为标准”,这个当然是不错的,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是万不可妥协的。乡愿所指的伪君子定然是众人所唾弃的,所以俗语有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怕,可见人们对这种乡愿的普遍厌恶。

知识链接:

孔子是如何删订《尚书》的

《尚书》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但这些散文,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尚书》相传由孔子删订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那么,孔子是如何删订《尚书》的呢?孔子认为他那个时代已没有“有疑则阙”的史家,而多数人只是穿凿附会,妄作一些篇籍,以至于出现了“是非无正,人用其私”的不良现象。他不禁感慨地说:“夏礼、商礼,我都可以讲说,只是文献不足,却不敢征信”。文献既不足征信,修史的又只穿凿附会。于是为了删订《尚书》,他便去周王朝收集丰富的资料,得见虞、夏、商、周四代的史书。而这些史书的思想内容和史实叙述,都显得杂乱不谨严,因之“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举其宏纲,撮其机要。”删订成一部从尧、舜以至秦穆的通史——完整的《尚书》,并在《益稷篇》里赞美虞舜说:“予欲观古人之象,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这就可见孔子删《书》是如何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了。

第30问:“孔颜乐处”是一种什么境界

先简要地回答,“孔颜乐处”是修身的功夫,是完美的精神境界。展开来说,是指一种始终保持修身的恒常性,“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人生境界。需要指出的是,孔颜乐处不是功利性的造作,不是虚无的安贫,而是儒家的最高道德和艺术境界。

据《论语·述而》载:“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载孔子对自己的描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雍也》载: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孔子对学生颜回的赞扬,说颜回用非常简陋的竹器吃饭,用瓢饮水,住在陋巷,别人受不了这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乐观态度。也就是说,对于孔子、颜回这样品德高尚的人来说,快乐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精神情操的追求。

颜回的安贫乐道受到庄子的极大关注。郭沫若先生认为庄子心目中的颜回“富有明显避世的倾向。”尤其是论“心斋”和“坐忘”两部分内容值得重视。他还论证曾子、子思、孟子都有严格禁欲的倾向。其实,颜回安贫乐道,并非表明他有避世的倾向,而是道德追求到达一定境界的表现。徐复观先生指出,由孔子所传承、发展的“为人生而艺术”的音乐,决不曾否定作为艺术本性的美,而是要求美与善的统一,并且在其最高境界中,得到自然的统一;而在自然的统一中,仁与乐是相得益彰的。性德是静,故乐也是静。人在这种艺术中,只是把生命在陶熔中向性德上升,即是向纯净而无丝毫人欲烦扰夹杂的人生境界上升。所以,孔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三无”,即“无声之乐,无休之礼,无服之丧。”

据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的学者考证,在先秦时代,无论是避世的庄子,还是儒家正宗子思、孟子,都对孔颜所乐的境界极为推崇,可是他们对“孔颜乐处”的理解同源而异流。儒家为“人生而艺术”,孔子、颜回把乐作为人格完善的境界,道家则为了自然无为而人生。颜回安贫乐道的境界正符合庄子的性情,所以他对颜回推崇备至。有学者据此认为,庄子受到颜回思想影响,甚至可能有“颜氏之儒”转入庄周学派者。由于颜回是对孔子思想和境界体认最好的弟子,所以,作为孔门正宗的曾子和子思、孟子在修养境界上和颜回有很多共通之处。

先秦以后,后世儒家崇尚“孔颜乐处”的精神境界,即是看到了儒家追求的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就在“孔颜乐处”。宋代理学家找寻“孔颜乐处”,正把握了孔学的正脉。唐宋以前,颜回被遵为“亚圣”,孔颜并称。宋明理学兴起后,看似孟子取代颜回而成为新的“亚圣”,但这并没有削弱颜回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思孟是对孔子、颜回的继承和发展,颜回还是位于“四配”之首。

“孔颜乐处”除了对儒家学派、道家学派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对整个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乐以忘忧”,“不改其乐”的积极人生态度,使他们对生命感到充实、自信,从而在对真与善的追求中实现审美的愉悦感,并升华进诗的境界。莫砺锋先生指出诗性特征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而这一文化特征正是奠基于“孔颜乐处”。

知识链接:

孔子高足颜回

颜回(前521年~前481年),字渊,一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都城(今曲阜)人。他是颜路(孔子早期弟子)之子,出身贫寒,自幼生活清苦,却能安贫乐道,不慕富贵;性格恬静,聪明过人,长于深思。听孔子所讲的许多高深道理,他能完全理解,且能“闻一知十”,因此成为孔子的得意门生。

颜回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过匡地遇乱及在陈、蔡间遇险时,子路等人对孔子的学说都产生了怀疑,而颜回始终坚信不渝,并解释道:“老师的理想很高,学问很深,所以才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采用,这正是他们的耻辱。”孔子听了很高兴。

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他终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

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葬于鲁城东防山前。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收集在《论语》等书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后世尊其为“复圣”。

第31问:孔子的精神偶像是谁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以实行尧舜、周文王、周武王的礼乐制度为政治目标,他对周朝极盛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非常向往,对为周朝的政治制度作出极大贡献的周公,也极为敬仰。可以说,周公就是孔子一生所追求的精神偶像。

周公,名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因以周地(今陕西岐山北)为其封地,所以被称作周公,他是西周初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殷周交替之际,周公辅助周武王伐纣灭商。建周次年,武王逝世,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在摄政期间,周公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比较重要的如:广封诸侯,先后封了宋、卫、鲁、齐、燕等七十一个诸侯国,“封建诸侯”有效地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制礼作乐,依据周朝的特点对殷礼进行损益,完善了各种典章制度,这些典章制度后来被称作“周礼”或“周公之典”,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同类推荐
  • 于丹《论语》感悟

    于丹《论语》感悟

    本书是《于丹〈论语〉心得》的续篇,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全书语言表述上具有哲理诗的特点,流畅亲切,感性自然,又多格言警句,深入透彻。本书以央视2008年“百家讲坛”同名讲座之完整录音稿为基础修订润色而成,比该讲座的电视播出版内容更全面、更丰富,文字量多出将近一倍。
  •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中国社会转型的一大任务,是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激活我们自己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将其由历史的包袱变成现代化的动力,并使中华民族普遍地确立起主体性。作者从事的民航工作属于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在运用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同时,特别注意从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吸取营养,特别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梦常常是不加伪装地表示一种愿望的满足。神经症是自我在试图压制性欲失败之后,性欲部分压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习惯给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这些限制既对男人有影响,又对女人影响很大。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伊德出场,宣讲他“欲望决定命运”的人生哲理,本书是走向人性深处、揭开性欲面纱的必读书。
  • 康德的世界

    康德的世界

    本书是以康德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写的康德的传记,描绘了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生及其思想变化,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应读的著作。
  • 从能动者到社会行动者: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看当代心灵哲学的出路

    从能动者到社会行动者: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看当代心灵哲学的出路

    本书认为,当今我们就心灵哲学而言所需要做的工作,根本不是“把心灵哲学的研究模式、研究方法、乃至研究结论推广运用到社会哲学研究领域”,而是完全相反——只有通过逐步实现对惟理智主义的基本立场、思维方式、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的根本性变革,把人当作在现实生活之中不断生存繁衍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把心灵当作这样的人实际上所具有的、不断生成发展的主观精神世界来看待,心灵哲学的研究者才有可能真正从其各种各样的“科学的迷梦”之中醒来,通过尽可能恰当地理解作为其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个体所实际拥有的主观精神世界,逐步开辟并走上能够使心灵哲学研究得以健康发展的坦途。此一思路无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变成蜥蜴的我逃跑在万界

    变成蜥蜴的我逃跑在万界

    系统:宿主你怎么了?苍夜:我决定了!系统:决定什么?苍夜:有朝一日刀在手,砍尽天下。。。系统:断章狗?苍夜:不,是砍死所有叫我壁虎的人
  • 快穿之你好,男主

    快穿之你好,男主

    墨子轩在不同的地方,遇见不同性格的他,攻略不同的他。结果如何呢?这是一个二货和另一个二货的蠢萌故事。看蠢萌的他如何被他所攻略。。。。。
  • 格兰特将军回忆录

    格兰特将军回忆录

    本书以自述的视角,对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的一生——他的童年、上学、婚姻、战场生涯以及所感所思——做了深入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浓墨重彩讲述南北战争的前后全过程,并引用了大量私人信件、手稿等第一手资料,从而真实、客观、细致的揭示了美国内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研究美国内战的崭新视角。在总统任职期间,他力主大赦“叛乱”者,发起重建南方计划。他执行“中立”的外交政策,集中精力处理国内事务,为美国的工业革命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南方建立了黑白同校的公立学校,为美国的迅速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SUMMER混沌空间

    SUMMER混沌空间

    在那个混沌的空间中,你还能否找回自我?生和死,只在一念之间
  • 乾坤至尊仙

    乾坤至尊仙

    平凡的学生一天得到混元珠,从此穿越到修真界。一步步登临九天,天下风云随我动。斗世家,踩天骄,美女在怀,天下我有。飞凌九天观天下,脚踩乾坤揽日月。身拥美女至尊情,步步惊心枭雄路。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世独宠:王的逆天狂妃

    倾世独宠:王的逆天狂妃

    她是现代令人闻风丧胆的特工,一朝穿越沦为苍月大陆不能修炼的废柴,当她不在是她,锋芒毕露。他是千年之前的传奇人物,一场大战,他将自己封于地底不料却遭人暗算。她没心没肺却唯独对他一人情有独钟。他拥有人神共愤的容颜,却唯独宠她一人。
  • 宠魂纪

    宠魂纪

    世界游戏化,没有丧尸没有、没有虫子、没有进化的人类,有的只是带领着自己的魂宠在这个被改变的世界活下去……
  • 宫爷今天又在追妻

    宫爷今天又在追妻

    世人都说他冷酷无情,在商场上无往不利可就是这样的人,却爱惨了一个女孩你是我的你只能是我的,谁也抢不走你
  • 点燃生命的火炬(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点燃生命的火炬(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你也许对"心理健康"这个词感到生疏。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谈论和使用"身体健康"这个词语,而很少说"心理健康";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生理上存在着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心理上同样也存在着健康问题。其实,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为人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身与心的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着的。随着人类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怎样保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势必会成为越来越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我相信,人们若是掌握了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就会有助于排除内心的干扰,避免心理冲突,从而有效地去解决困难,顺利地度过挫折和战胜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