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5900000029

第29章 孔子的思想魅力(7)

第72问:什么是孔子所说的和谐为美

孔子的美育思想,相对于他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而言,并没有很集中,很系统的论述,而只是散见于《论语》等典籍中。虽然其有关美育的论述极为零散,有些甚至仅是只言片语,然而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孔子的美育思想是一个以培养和建立“知”、“仁”、“勇”、“艺”理想和谐人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它是孔子儒学思想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基于以“仁”为最终依据的实用理性主义。

具体说来,孔子和谐美育思想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一是以“仁”为核心的美育内容。孔子认为:“里仁为美。”意即以“仁”为邻,才是美。这既可以看成是孔子给美下的定义,更可以看成是孔子对美的本质的深刻认识。“仁学”是孔子美学的基础和灵魂。

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有言:“仁者,爱人。”孟子也说:“仁也者,人也。”实际上,孔子的仁学就是“人学”。只不过孔子的仁学包括的内容较为宽泛,包括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人格,追求人的价值(才能、智慧、贡献),也包括无私,忘我,“杀身以成仁”。总而言之,孔子的和谐美学是以他的仁学为基础的。仁的思想渗透、贯穿他美学的各个方面。究其实质,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以伦理道德,使人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其理论基础的。也就是说,孔子的美育注重的是人的内在修养,注重的是培养人的高尚思想品德。它强调美育与德育的密切关系。

二是从“仁”的定义出发的“尽善尽美”的美育理想。《论语·八佾》云:“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的“尽善尽美”在此是评价《韶》与《武》两首古曲之区别,意思是《韶》比起《武》来,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了完美的和谐。而《武》虽然艺术形式完美,但表现的思想内容却有所欠缺,所以不能算是最好的艺术。由此可见,孔子既看到了艺术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又把艺术内容放在首位。在他看来,只有像《韶》乐那样内容与形式相和谐统一的作品才符合“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

三是以“仁”为核心的美育实践。孔子的美育实践在他以“仁”为核心的理论指导下,依据“尽善尽美”的标准,通过道德教育、文化教育、艺术教育(尤其是诗教与乐教)来完成他的美育任务,实现“心灵和谐”和“社会和谐”的理想目标。在孔子看来,实现这种美育实践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自身修养促进身心和谐;二是推己及人,构筑社会和谐;三是由人及至自然,促进天人合一。

知识链接:

孔子在韩非心中有分量吗

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倡导的是专制理论,所以处处与儒家对立。儒家主性善,韩非主性恶(主姓本恶,与荀子性恶义不同);儒家尚贤,韩非坚决反对;儒家重德,韩非重力;儒家主张德治,韩非主张法治(法乃帝王统治人民的工具);儒家尊古,韩非薄古;儒家重理想,韩非重功利。

根据徐复观先生《韩非心目中的孔子》一文,《韩非子》直接提到孔子的约二十九次,提到孔子而正面加以批评的有两次:(1)《八说篇》:“博习辩智如孔、墨,孔、墨不耕褥,则国何得焉”。(2)《忠孝篇》:“臣日:孔子本未知孝梯忠顺之道也”。《显学篇》在反对的同时又说“孝戾侈俭,俱在儒墨,而上(人君)兼礼之”,反映韩非也承认孔子在战国时代,被人君所尊崇的地位。《内储说下》引了孔子治鲁、齐人献女乐的故事,而承认“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五蠢篇》在推崇“仲尼,天下圣人也”之后,又说孔子的仁义,不如鲁哀公之“势”所生效力之大,所以政治应重“势”不重仁义。韩非虽不像道家之徒借孔子来宣扬自己的思想,但是孔子在他心目中有一定的份量,是不成问题的。

第73问:孔子的思想与孟子有何不同

简单地说,孔子发扬的是自己的思想,孟子传承的是他人的思想。

在思想“仁和礼”、“仁政”、“仁义”、“王道”这些他们是一样的;在“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他们是相异的。下面是具体分析。

孔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仁义”。孔子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

知识链接:

孟子的四心说是指什么

孟子所说的四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出自《孟子·公孙丑》。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第74问:孔子如何看待“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关系

孔子怎么看待“精英与大众”的关系,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说到这个话题,恐怕有人会想到“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不错,这是他对“耕读”二者谁最有益于“传家”的看法,但这毕竟是枝节问题。孔子对“精英与大众”之间关系的看法,最重要的“主渠道”,是他对《诗三百》的态度,从《论语》中多次提到《诗三百》的情况看,孔子的“精英大众观”,就看得很清楚了。

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诗经》的排序,把民歌“风”放在最前头。两千五百年,这个位置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咱们可以将心比心,想想从孔子往后,有多少在“师”或者是“大师”位置上的人,首先向自己的儿子、学生和社会教育部门反复提倡的是“要学诗”,而且,把学习《诗经》作为学习所有经典的头一本,把《诗经》放在这样重要的位置上?自孔子以后,一直到今天,几乎没有第二个人。

从姜太公、周公、管仲到孔子,这些齐鲁先人,有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向民间学习的风气。他们都是真正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先做人民的学生,后做人民的先生”。这种精神气质,一直影响了几百年的齐鲁文化和齐鲁风气。

姜太公作为齐国的开国元勋,作为一个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人,他对老百姓的风俗、礼仪、思想感情,有深刻的理解和实际的体验。所以,从他说的六个字,“因其俗,简其礼”,就能看到他的“基本文明观”,能看到当年的先人对人民大众的“原生态创造力”是一种什么态度。

同类推荐
  • 关于人的思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关于人的思考(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18至19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哲学家、作家古德温晚期重要的关于人生、政治、哲学见解的散文集,是作者对人的本质、人生哲理经过一生成熟思考后的思想结晶。本书从人的社会本源探讨了人的各种社会属性及人生不同阶段的特点,阐释了这样一种观念,即所有的人,除了极端情况,都有天生的才能,如果能够得到恰当的引导,都能够在他们最擅长的活动中表现出敏捷、灵巧、聪慧和敏锐。作者书中表达的遵循自然规律,实施因材施教的观点,对今天的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我说参同契(下册)

    我说参同契(下册)

    《参同契》是早期道教重要典籍,全名《周易参同契》。书中借用乾、坤、坎、离、水、火等法象,以明炼丹修仙之术。为道教系统论述炼丹的最早著作,道教奉为“丹经王”,是千古丹经之鼻祖。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一九八三年在台湾讲解《参同契》的记录,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认为:《参同契》参合了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且熔于一炉——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参同契》不止是丹经道书,它既是哲学又是科学,也是古典文学之作,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高深之承天接地的文化。《参同契》素有“天书”之称。这部因深奥而埋藏已久的天书,因南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而重新散发光芒。
  • 庄子讲故事

    庄子讲故事

    本丛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丛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插图亦是一流,实是同类书的样板!庄子本是讲故事的高手,本书作者又通过庄子讲故事,这故事中的故事,不知是蝴蝶化庄周?还是庄周化蝴蝶?本书是《老子说人生》姊妹篇,通过采撷《庄子》原书故事进行哲理发挥,寓含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写自我修炼的法门。本书就是用亦真亦幻的庄子笔法写成的,不足为大人先生赏,倒不失为一部佐君清谈的闲书。熟书本书,可以在人前夸耀:我懂庄子了!
  •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三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三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三卷)》集结了国内政治哲学界的顶尖学者,摆脱传统的意识形态束缚,克服哲学史教材化的通病,用大论文的方式深入剖析以赛亚·伯林、列奥·施特劳斯、卡尔·施米特、约翰·罗尔斯、尤尔根·哈贝马斯等20世纪著名政治哲学家或者思想流派的观念,在精神源头和哲学根基处重新审视和考察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和动机资源,辨析西方现代性的动力与不足、优势及缺憾。
  • 老子说人生

    老子说人生

    本丛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丛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插图亦是一流,实是同类书的样板!本书采撷老子思想精华,畅说人生哲理。每章先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人生哲理。再链接《老子》相关原文进行解读,将老子的思想通俗化、具体化,把玄之又玄变为实实在在。本书说理就说透,绝不绕来绕去,故作高深。有网友评本书:一天就可以读完,但一年后还可以再读。
热门推荐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少女卷轴

    少女卷轴

    卷轴预言,兄弟交战。黑翼铺展,天下大乱。奥度因,诸王灾祸,吞噬大地沉没。。。似乎是本很严谨的小说。才怪!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上古卷轴的世界,还带了个奇葩系统,由于前世只玩MOD和捏妹子,可怜的主角只依稀记得主线的一些东西。。。这些都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为毛他变成她了啊。。。(PS:一时兴起写的。。。写的不好,随便看看吧,更新速度不敢保证,总之别骂我就行。。。)
  • 星辰大海毋须归

    星辰大海毋须归

    为拯救人类文明,在平行世界中修改历史轨迹。
  • 钓到古代花美男

    钓到古代花美男

    她为救一只小狗出了车祸,不料穿越到一个未知的王朝,成为了丞相家三千金。身子原本的主人被赐婚给四王爷不说,还打算与心爱之人私奔,这都叫什么事儿啊?大家闺秀不都应该秀外慧中,三从四德的吗?还有,太子王爷们都对她表示出了钦慕之意,她却只想对天大叫:“放过我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万古术皇

    万古术皇

    万古之前,吾逆天伐术以纵横,万古之后,朕秉应天道而称皇,任世间玄妙,凭大道苍茫,天地宇内,唯我术道无双!
  • 狂躁岁月

    狂躁岁月

    都说年轻人别太狂,不狂能叫年轻人吗?年少轻狂,可是我们善良。无法无天,可是我们重情。披荆斩棘,让我们一起回忆那无悔的狂躁岁月。破浪乘风,让我们一起见证四兄弟在风口浪尖上打出一片天!
  • 妖妃倾城:魅惑六宫

    妖妃倾城:魅惑六宫

    那一次,她决绝入宫,甘为棋子;那一日,她素手轻挥,江山动荡;那一夜,她伏身城楼之上,俯看横尸千里,血流成河。素手翻覆云雨,搅动天下风云。然而当一切平定,藏匿于黑暗中的阴谋以残忍的方式在她面前展现。昔日信仰被打破,往日的太阳落下,面对万人唾骂,她又该何去何从?慕容烨:“若是觉得这世间太暗,那便与我并肩而立,披荆斩棘,用手中的剑,亲自劈开一片光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只是想记录一下自己

    只是想记录一下自己

    不知道自己是中二亦或者其他什么的东西,可能会从中看到什么其他人的影子,只是想发一下自己想说的东西,说不定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能让自己一般的人不那么孤独。希望觉得我幼稚也好什么的人能够当个乐子看吧。可能会比较负面,可能会让你们美好的一天有一个坏结尾,我本意只是想让如我一般的人看到也有一样孤独的人从而不那么孤独,如果对读者带来了不好的东西,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