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7200000019

第19章 心理健康篇(3)

贪婪是一种过分欲望。贪婪者往往超越社会发展水平,践踏社会规范,疯狂地向社会及他人攫取财物。其表现有以下几种:

(1)不择手段的财欲。

主要表现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利用一切手段索取钱财。有人搞赌博捞钱,沉溺其中,难以自拔,赢的要百赢,小输的想保本,大输的想翻本,周而复始,恶性循环,结果是赌了输,输了贪,越赌越输。越输越贪,越贪心越黑,越赌胆越大,一发不可收拾。有人偷盗自行车等,皆是为了一个“钱”字,不惜一切手段。

(2)难以满足的贪欲。

这里指的不是贪食症,而是利用公款或他人之款去吃喝。现在用公款白吃似乎已成为联络感情、展示“公关”、进行业务的一种“热门”手段。请客吃饭规格不能太低,眼下一桌“公务”酒席至少要两千元。有少数公务人员借检查工作之名,到一些企业白吃白喝,索要礼品;社会上有些闲散人员乘别人举办婚宴,混入宾客之中白吃一顿。这些都是吃喝方面的贪婪现象。

(3)难以填补的权力欲。

社会上有些人为了出人头地,拼命地往上爬,或凭借裙带关系伸手要官,或诬陷他人以表现自己。这难以填补的权力欲,实质是贪婪心理在作祟。

(4)欺世盗名的名欲。

有些人升不了官,便想在世上出名,于是就自封为世界著名的“气功”大师、独立医治百病的“名老中医”、有著作面世的“教授”、“赴京献宝”的名人后代等。他们中许多人实际上没有多少文化,仅凭一张巧嘴,一叠耀眼的名片,欺骗了无数善良的人们。他们的骗术并不高明,但能迎合一些人的虚荣心与某种迫切的需求心理(如治病、练功、求宝),这部分上当者的深信不疑,渲染与扩大了行骗者的社会影响,虚名的泡沫越鼓越大,直至破裂那天为止。

以上仅仅列举了4个方面的贪婪行为,这一小撮贪婪之人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4.贪婪的心理调适

贪婪并非遗传所致,是个人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受病态文化的影响,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而出现的不正常的行为表现。若欲改正,是可以自我调适的,具体方法如下:

(1)格言自警法。

古往今来,仁人贤士对贪婪之人是非常鄙视的。他们撰文作诗,鞭挞或讽刺那些向国家和人民索取财物的不义行为。奉劝想消除贪婪心理的人,将一些自警格言裱成堂幅,悬挂室内,朝夕自警。

(2)二十问法。

这是一种自我反思法,即自己在纸上连续20次用笔回答“我喜欢……”这个问题。回答时应不假思索,限时20秒钟,待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自己作较深层的分析。

(3)知足常乐法。

一个人对生活的期望不能过高。虽然谁都会有些需求与欲望,但这要与本人的能力及社会条件相符合。每个人的生活有欢乐,也有失缺,不能搞攀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便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三、吝啬心理

1.吝啬的涵义及其特点

吝啬,称小气,“一毛不拔”。吝啬与吝惜不同,吝惜指对所有财物(包括个人与公家的)十分珍惜,不浪费,不大手大脚。它是一种勤俭节约的好行为。珍惜财物,不铺张浪费,是一种好品德。教育家徐特立早期在长沙办学,非常勤俭,常常将别人丢弃的半截粉笔拿来写字。而吝啬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和行为。吝啬是一种有能力资助或帮助他人却不肯付诸行动的行为。

吝啬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自私性。

吝啬之人都非常计较个人的得失,遇事总怕自己吃亏。他可以大慷公家之慨,对个人利益却丝毫不能让步,总是高估人家低估自己,永不知足,因而也具有贪婪之心。例如果戈理笔下的守财奴泼留希金,就是个既贪婪又吝啬、形似乞丐实为富豪的怪物,他拼命地搜刮财富,宁可放在仓库里让它霉烂,也不愿救济农夫,甚至他的亲人。请看这段描写:“奶油面包和睡衣,他感激地收下了,对于女儿,却没有一点回送的物事,亚历山特拉·斯台班诺夫娜就只好这么空空地回家。”

(2)冷漠性。

吝啬之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财富与利益,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亲不认,对别人的苦楚显得冷漠无情,毫无怜悯之心,甚至落井下石。例如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老头就是一个金钱执着狂,为了钱他可以把妻子折磨死,欺骗亲生女儿,剥夺她的财产继承权。

(3)封闭性。

吝啬之人很少参与社会活动,也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他们不愿帮助别人,因此很少有知心朋友,有了困难也就很难得到他人的帮助。

2.吝啬心理的成因分析

吝啬心理的形成,与环境影响、人格成长不良有关系。

从外界因素来看:

(1)社会资源的分配与占有是不均衡的。

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收入与财富具有一定的悬殊性,贫富关系因社会竞争与变化常常发生变化,今天你可能很富有,明天你也许就不那么有钱了。社会财富占有的不确定使得一些人产生对现实的焦虑心理。于是,建立起一个强度很大的心理防御机制,非常关注既得利益而对周围的人漠不关心。

(2)社会存在欺诈行为。

这些欺诈行为促使吝啬之人对他人抱有强烈的戒备心,他们对少数人的不法行为极为不满,并推及到全社会,认为人人都是欺诈之徒,不必对他人抱同情心,不要自找麻烦。

(3)社会价值观念的导向。

社会价值观念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风气。如果社会风气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雷锋精神处处可见,利他观念深入人心,为社会慈善事业、希望工程、灾民捐资捐款,人人都善待老人、儿童,具有同情之心,那么,社会的吝啬心理就会少得多。如果社会分配不公、尔虞我诈,人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那么出现病态的吝啬心理是必然的。

(4)社会隔绝的影响。

现代民居的设计以独立的二居室、三居室为主,邻里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有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滋生了人的吝啬、冷漠之心。

从主观方面看:

(1)吝啬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防御体制。

精神分析学家们认为焦虑是人的行为的基本能力。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3类:①由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引起的现实焦虑;②由害怕控制不住本能冲动而引起的神经质焦虑;③由害怕自己违背社会规范而引起的道德焦虑。焦虑令人不快和紧张,要设法降低或克服它,个人所做的一切行为就是为了避免或降低各种焦虑。有些人将现实生活风险估计过高,对自己的能力与实力估价过低,为了应付焦虑,就建立起自我防御机制。冷漠、吝啬、无责任感就是这种机制的表现。

(2)吝啬是个体早期人际关系的产物。

心理学家霍妮认为,人格的发展取决于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有两种典型情况:

①儿童从父母那里得到真正的慈爱与温暖,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

②父母对儿童漠不关心、厌恶甚至憎恨,儿童的安全需要受到挫折。

在前一种情况下儿童正常发展,而后一种情况则会引起神经症。霍妮把父母破坏儿童安全感的行为称为“基本邪恶”。

如:对儿童冷淡,拒绝儿童,敌视儿童。对子女的偏心,不公正的惩罚,嘲笑,羞辱,行为怪异,不守信用,不许孩子和其他人接近等。如果父母以上述一种或多种行为对待儿童,那么儿童将对父母产生基本敌意,这种敌对态度最终又将折射到周围的一切事物和任何人上。

可以这样认为,吝啬之人从小很少,甚至从未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与关怀,他们也就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他们很少与父母有情感上的交流,因此对他人的艰难处境不会引起心理共鸣,他们看到需要资助或帮助的人,往往这样想:这不关我的事,心安理得地把责任推给别人。

(3)个人缺乏社会责任感。

吝啬之人自私、冷漠,对社会、他人乃至亲属不负责任,或者只站在狭隘立场来看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3.吝啬行为的表现与危害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收入普遍增加,像葛朗台,泼留希金那样典型的吝啬鬼、守财奴在当今已很少见,吝啬行为也不再限于财物,而是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当今吝啬行为有如下表现:

(1)不愿借钱借物给人。

如今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越是大城市,越是收入高的地区,人们就越吝啬、越计较个人的得失;而在边远的山区村寨,人们的收入水平很低,却乐意帮助乡邻。有人认为大城市的居民来自东西南北,已没有乡下人固有的那种乡里乡情。城市居民收入的有限性和生活高消费值,使一些人对周围的人与事变得非常小心谨慎,他们从不轻易向人许诺与施舍。在美国已出现AA制,也许是经济平等,保持独立的一种做法,但是也滋生了吝啬、冷淡、自私的心理。

(2)不赡养老人。

“老有所养,老有善终”,“孝顺父母”,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可是现在有些做儿女的,相互推诿、不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这多见于农村多子女家庭。例如四川一位八旬老人,养育5个儿女,可是儿女在父亲丧失劳动能力后,一个也不愿赡养,致使老人沿街乞讨,露宿街头。老汉的子女个个怕吃亏,完全忘记了自己应负的责任,其中长子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长子吝啬小气必然影响其余兄弟姐妹。另外,在一些养父子关系中,也存在不赡养老人的情况。有些父母自己没有生育能力,从别处抱养一个孩子,待其长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就不顾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将老人遗弃。

(3)遗弃女婴。

中国社会历来有重男轻女的观念,“生儿弄璋,育女弄瓦”。于是乎有些人就只想生一个儿子,有的产前做B超,不是儿子就做“人流”;有的生下女婴后,就将她遗弃在路旁,好再生育儿子;有的把儿子视作宝贝,把女儿当做累赘。这实质上是一种感情上的吝啬心理。

(4)重衣食不重教化。

现在有些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关照得无微不至,高级食品、衣服玩具,不管价钱有多高,都舍得去买,唯独不愿给孩子以精神上的教化。这反映了一些人素质的低下,也属一种社会病态行为。

(5)不关心周围的事物。

有些人遇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捐款、让座的助人之事他不做;遇到别人有难,他不帮;遇到歹徒他不上。这种吝啬之人已近乎麻木不仁的冷血动物。

吝啬作为一种自私、冷漠的病态行为有极大的危害性。

首先,它破坏了人类所固有的仁爱之心、同情之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具有社会性,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互助关系,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是人类美好的属性。吝啬之人极度自私,不给别人任何帮助,将人的本性降格为动物般的本性。吝啬破坏了人类美好的社会关系、伦理关系与道德关系。吝啬之人也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与遗弃。

其次,物质与精神上的吝啬心理将会对一些社会成员造成精神及肉体上的伤害。试想,被子女抛弃的老人,被父母遗弃的女娃,他们将会面对什么生活?一个被父母重养轻教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灵魂又是多么的空虚?一个面临困境向他人伸出求援之手的人,得到的只是白眼,他的心里有多痛苦?作为人,实在不该有吝啬之心。

4.吝啬心理的自我调整

既然吝啬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应当尽快消除吝啬心理。不妨作以下自我尝试:

(1)领悟法。

即从精神之中思考,领悟吝啬的错误。人活在世上需要钱,但更需要亲情与友谊。小气冷漠,只会割断亲情,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赡养老人、养育独生子女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否则,天理难容。过去曾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不必萦怀心头,而要理智地看待。关心与帮助历来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今天帮人一把,日后自己有难处,也定会得到他人的关心。

(2)皈依宗教法。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提倡扬善除恶。例如佛教就告诫人们多积阴德,来世有报;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多做好事,多资助困难之人,菩萨是可以看到的;善良之人必定心想事成,不育者将有子嗣,经营者将带来永昌,百姓人家将无病无灾等。我国港澳台地区、东亚及世界各地有不少虔诚的教徒都大力资助社会慈善事业,做了不少好事。宗教是一种信仰,具有助人的暗示作用,能消除人的吝啬心理。

四、自我封闭心理

1.自我封闭心理的涵义及其特点

“封闭”本义指严密盖住。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什么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因而具有一种环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

自我封闭心理具有如下特点:

(1)普遍性。

即各个年龄层次都可能产生。儿童有电视幽闭症,青少年有性羞涩引起的恐人症、社交恐惧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厌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指子女成家居外)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闭心态。同时,在不同的历史年代都可能存在这一现象。过去有所谓“清士”、“遗民”,当今有孤独无友之人。

(2)非沟通性。

同类推荐
  • 心理的象征与成功

    心理的象征与成功

    本书围绕心理的象征与成功的内涵展开,阐述了人格分成三个层次,即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在人性中的意义,从而揭示了人类心灵的奥秘。该书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重要代表作之一。
  •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牧之所著《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全面系统地解析了自我疗愈心理学的原理,多角度探讨了现代人常见的各种不良心理,剖析了自卑、愤怒、焦虑、忧郁、抱怨、悔恨、烦恼等各种心理问题的内在根源,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有效的心理自愈方法,同时也阐明了职场、交际、爱情、婚姻、生活中心理问题的应对之道,为每一个深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人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参考指南。
  • 生活中的催眠术

    生活中的催眠术

    催眠不是巫术,而是一种神奇的心理疗法。让催眠走进我们的生活,给心灵带来温暖和抚慰,帮助我们解除心中的烦恼,化解生活的压力,激发内心的潜能,提高生活的品质,让生活更加轻松和美好。你想戒烟、戒酒吗?你还在为失眠而苦恼吗?你对手术的疼痛心怀恐惧吗?你为自己的焦虑和自卑感到懊恼吗?你还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苦苦挣扎吗?催眠术将帮你从心理的困惑和痛苦中解脱出来。"
  • 心理健康六年级(上)

    心理健康六年级(上)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热门推荐
  • 无上剑诀

    无上剑诀

    小说名字被占用只能起这个了。无上剑王,携无影剑斩天灭地。携挚爱之人,浪迹天穹大陆。携神兵无影,屠尽天下恶人。携心中意志,报血海深仇。
  • 邪少的契约前妻

    邪少的契约前妻

    一个谎言,让原本相爱的两个人各奔东西。当你喜欢我时,我不认识你,当你爱上我时,我仇视着你,当你憎恨我时,我喜欢上你,当你离开我时,我已深深的爱上了你,亲爱的,请你告诉我,我就竟要怎么做才能让你再回头看我一眼,哪怕代价是付出我的生命……
  • 女帝九的坑人日常

    女帝九的坑人日常

    一朝穿越,她成了皇宫里的皇帝,还是女扮男装的那种。上有祖母外戚干政,下有群臣专唱反调。前有摄政王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取而代之。后有青梅竹马夜夜诉情深,表面柔情似水,背后阴谋不断。谁真的情深,谁又真的假意。直至某日,摄政王曰,“国不可无后,皇上日日与男性厮混终有碍视听,臣妹天资聪慧,贤良淑德,必能拨乱反正。”让她一个女人娶了另一个女人?某人坚决不从,N次逃婚失败后,被迫成亲。可是谁能告诉她,这皇后居然是个男的。摄政王掉马途中,各位要不要围观围观?
  • 霄外

    霄外

    夕山照景尘音清,绿水沧桑波澜净。九尺星空纷无色,斑斓宇外无限天。
  • 荒村公寓(蔡骏作品)

    荒村公寓(蔡骏作品)

    某天,四个大学生突然来访。他们说看了“我”在《萌芽》杂志上发表的中篇小说《荒村》以后,被激起一睹究竟的欲望,执意去荒村探险。四人从荒村返回后,短短几天内纷纷遭遇意外。而“我”也收到了一个自称“聂小倩”的神秘女子的E-mail。从此,种种离奇古怪的现象便如鬼魅般死死缠上了我,根本无法摆脱。在极度恐惧的三十个白天黑夜里,我和小倩竟然深深相爱了。可是,来自荒村的笛声唤醒了她的记忆。小倩并不属于这个人间。我却期望还能见到她。当圣物玉指环回归地宫时,灵光闪现,千古之谜终于揭晓谜底。
  • 你有底气的样子真好看

    你有底气的样子真好看

    很多姑娘想要活得有底气,但却不知道底气到底是什么。底气是钱、是知识、是阅历、是会说话、是会做人、是精神富足、是精致的外形、是独立的性格……姑娘们都希望自己活得从容和优雅,其实你只要有了底气,这些东西就会从内而外地散发出来,无须刻意经营和学习。所以,现在开始,提升你的底气,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优雅从容的人。
  • 穆总撒糖甜到底

    穆总撒糖甜到底

    她,是妖界的猫妖,双生灵魂,本该一世无忧无虑,却因犯错,被送去人界……而穆氏集团这位大人物,居然只看了她一眼,就要养她?男人说:“人给你、别墅给你、钱给你、零食给你、你归我。”一年后……为什么他的女朋友,有两个性格?助理:“总裁,夫人又被人欺负了,现在哭的很伤心,您要过去安慰吗?”后一秒……助理:“总裁,我收回刚刚的话,夫人把那些人全部撂倒了。”男人:“……”又是这样,她老婆究竟怎么了?终于,某一天,男人觉得世界观崩塌了,他女朋友居然是只猫!!这个世界居然有妖!!!女孩问:“你是不是准备扔下我了?”男人微调整了情绪,给她一个阳光灿烂的笑容:“不,就算你是只猪,我也会宠着你。”女孩:“……”(1V1高甜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男主一路甜到底!)推荐我的另一本短篇,女主女汉子不弱:《过往朝暮梦不回》
  • 樱蝶之恋

    樱蝶之恋

    为了你我可以放弃我的全世界。今生回眸只为你一笑。不算倾城,不算芙蓉,你一直是最闪亮的,那颗星辰。
  • 木叶之最强核遁

    木叶之最强核遁

    注:本书不太正经,主要是快乐就行了!大家好,我是第四次忍战的核平英雄,大家呢,就不要瞎折腾了,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世界核平嘛,谁要是瞎折腾,我一拳下去。你们可能会爆炸(?▽`??)。五影:“Σ(?д?|||)对对对,老大说的对。”
  • 尘凡

    尘凡

    浩瀚江川,如诗如画,尘凡之上,仙侠横空,满天神魔,浩劫自上古流传而永生不息,烽火连天弥漫天下,毁天灭地倾世之战,天下强者前赴后继,重塑轮回……若凡在幽静安宁的小城出生之后,看见整个世界怪力乱神,天下修者风云汇聚如过江之鲤,是善是恶,对错难分,而自己竟然身染金光,永世不堕魔道,在无意中穿梭万里外,开启了一段征战天下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