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7000000017

第17章 哺乳动物时代(6)

和其他有袋类动物一样,袋狸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而豚足袋狸无疑是澳洲的“土著”,又是袋狸家族中的珍稀品种。它长得就像一只兔子那么大,它的面部特征非常像老鼠,具有一对比一般老鼠要大些的大耳朵,吻部又尖又长。豚足袋狸外观比野兔要瘦小些,四肢长而纤细,又像一只小小的鹿。通体的毛色呈金黄色,腹部以下颜色略浅,非常漂亮。它的育儿袋和树袋熊、袋熊的一样,是向后张开的。与其他种类的袋狸相比,它的后肢显得特别,很像猪蹄“豚足袋狸”的名称由此而来。

豚足袋狸的洞穴一般建在离水源不远的地方,并且不很深,但很温暖。它常常白天就在洞中睡觉,晚上外出觅食。它喜欢吃虫子、蜥蜴、小的哺乳动物以及野菜等。

豚足袋狸领土意识非常强豚足袋狸的领土意识非常强,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雄性袋狸往往与入侵者作殊死的战斗,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尽管如此,由于豚足袋狸形体弱小,势单力薄,常常成为其他动物的牺牲品,惨遭杀害的事经常发生。

几乎所有的食肉动物都是豚足袋狸的天敌,其中以狐狸和澳洲野犬为甚。但豚足袋狸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人类。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岛”,最小的内陆。远在四五百年前,土著的祖先就来到了这里。但在大约300年前,澳洲大陆变得不平静起来。

1768年,英国皇家海军的船队在詹姆士·库克的带领下前往太平洋。途中,库克船长发现了澳洲,宣布此地为英国所有,并在澳大利亚流放罪犯。接着,澳大利亚发现黄金,又吸引成千上万的淘金者蜂拥而来。

人类在澳大利亚的活动增加后,外来动物也不断地引入。如狐、狗等动物越来越多,以豚足袋狸为代表的当地“土著”动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人类的过度垦伐更使豚足袋狸逐渐丧失了栖息地,种群数量锐减。

在英国人到澳洲后,这里的许多动物都相继灭绝了。面对澳洲珍稀动物接踵而至的灭绝,一位澳大利亚作家无奈地说,是库克船长把澳大利亚展现在世界面前,也是他使澳洲的土著动物无家可归,库克船长是在犯一个他永远也不会明白的“错误”。

1970年12月,澳大利亚政府宣布豚足袋狸为濒危动物,但事实上自1926年以来,就没有任何有关它们的记录了。

无齿海牛

1741年,一位名叫斯太勒的欧洲博物学家在远东探险时,遭遇海难,无法前行。在他滞留于白令岛期间,看到了当地人捕杀无齿海牛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他在日记中写道:

“他们用像巨锚一样的铁钩深深扎入海牛皮肉中,然后用30个身强力壮的人拉紧绳子,将奋力抵抗的海兽拖上岸,接着用刀、棍等锐利的器具猛击海牛的身体,受到重创的海牛即使前肢被砍掉,表皮绽裂,伤无齿海牛是植食性动物口血流如泉,可仍在挣扎,扭动着庞大的身躯,它的叹息和呼喊是沉闷的,很快被海边的浪涛声淹没,但它仍不时发出沉重的挣扎的声音。当一只雌性海牛被钩住时,另外一只雄性不顾人们的痛击,拼命把绳子往水里按或用尾部拍打铁钩,试图解救它的配偶……第二天,我看到那只雄性海牛悲哀地呆立在已被人们肢解的雌海牛的身边……白令岛到处弥漫着血腥味,人们每捕杀4只,往往有1只被拖上岸却又被无所谓地遗弃掉。”

海牛目是仅有的适应海洋生活的植食性动物,也是仅次于鲸目最适应水栖生活的动物,和鲸类一样,前肢变成鳍状,没有后肢,有尾鳍,不能上岸,但有短颈,尚保留退化的骨盆,鼻孔虽然上移,但尚未像鲸类一样移到头顶。海牛目体型肥胖,有很厚的脂肪层,脑不发达,行动比较迟缓。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世界各地把“美人鱼”与海牛联系起来。这令人匪夷所思。因为就海牛的长相实在算不上标致,甚至还有些丑陋。哥伦布在1493年的航海日记中写到:

“美人鱼”不像寓言中描写的那么惹人喜爱。它有两只深陷的小眼,没有耳轮,偌大的鼻子连着上唇,轰然鼓起,两只可以闭合的鼻孔位于顶端;下唇内敛,嘴边生着稀疏的短髭。前身两侧各有手臂似的前肢一条,顶端外侧尚有指甲,与大象相似,但也无任何用处。后肢退化,肥大的身躯向后渐渐收小,末端有一似鱼尾鳍的扁平尾巴。

哥伦布的诠释显然不能消除人们对“美人鱼”的向往。因为有人亲眼看到海面上海牛的行踪,美妙绝伦。许多目击者和有关记载对美人鱼的描述大致相同:美发披肩,目光安详,裸露上身,下身是披满鱼鳞的鱼尾,将上半身浮在水面上,用手臂怀抱婴儿哺乳。1974年,苏格兰的一位教师威廉·马龙在海滩散步时突然海中出现了一个“美女跃出水面”,她在水中游了5分钟,还向他深情一瞥,然后消失在大海中。

海边这道美丽的风景,尽管难得一见,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一饱眼福。在非洲和北美一些地区的水手忌讳出海时撞见“美人鱼”,认为是不祥之兆。因为“美人鱼”能吸引了水手的注意力,致使船触礁而沉。

后来,在白令海域,随着无齿海牛的灭绝,“美人鱼”早已成了一个神话。

无齿海牛的灭绝是人与大自然合唱中动物的一次无奈谢幕,也是人类的一次自我亵渎。

斑驴已成永久标本

美丽的斑马对现代人来说人尽皆知,而人们对亮丽的斑驴则知之甚少,因为早在1883年,斑驴已经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

斑驴身上的条纹不像斑马那样遍布全身,只是头到身体的前半部有条纹,并且脖颈上的条纹延伸到它短而立直的棕毛上。它的身体后半部为黑色,而腹部和四肢却为白色。斑驴脖子长,头也长,而耳朵却非常短小。斑驴的眼在脑颅的后方,这使它视野开阔,白天的视觉非常敏锐,夜晚也可和狗、猫头鹰的视觉相媲美。

斑驴以特立独行的姿态驰骋在南非从好望角到奥兰治的广阔的草原上。在南非的草原上,它常常与牛羚、鸵鸟等动物混群吃草,相安无事。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狮子。

在对付被称为“动物之王”的狮子的过程中,牛羚、鸵鸟和斑驴的默契配合成为动物世界的一个传奇。牛羚有灵敏的嗅觉,鸵鸟有良好的视力,而斑驴的听力异乎寻常,三者取长补短,发挥了神奇的效用。一旦出现狮子的踪影,它们相互传递信息,很快逃之夭夭。斑驴的四蹄健硕,奔走速度很快,有“草原骑士”之称,再加上它的聪明伶俐,因而斑驴很少能被狮子捕获。

斑驴机警、健硕,在南非的大自然中特立独行,但在装备精良的布尔人面前,斑驴却显得力不从心。

布尔人发现斑驴是一种很容易得到的食物来源,肉质香嫩可口,其皮毛则可供收藏或出口之用,于是在短短几十年里,他们利用马匹、火器和套索,使数以千计的斑驴遭到杀戮。

作为一种野生动物,斑驴的个性十分倔强,早年人们不得不用“桀骜不驯”和“宁死不屈”来形容它的性格。1860年,一头饲养在伦敦动物园的斑驴,因不能忍受长期的禁锢,奋然撞墙而死,举世震惊。

1840年,南非野外还有种群兴旺的斑驴,但30年后,随着自然资源的大面积开发,斑驴几乎全军覆没。最后一头野生斑驴是1878年被杀死的。斑驴消失后的许多年里,人们还能在自己的日用品中不时见到斑驴皮的制品。

世界上最后一头斑驴是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动物园的一头雌驴,它孤苦伶仃地活到1883年,便无可挽回地走向灭绝。

斑驴以其尖利的、带有警示意味的哭诉嘶鸣:“夸嘎”……“夸嘎”……似乎在提醒人类,切勿忘记南非草原那一个个血泪斑斑的记忆……

美洲海豹

1503年航海家哥伦布航行到美国时,看到了活跃于大西洋海岸的美洲海豹。他发现这些海豹的叫声与狼非常相似,便把它叫做“大海中的狼”。

“大海中的狼”引起哥伦布在内的世界旅行家和探险家们的极大关注,尤其是把美国作为征服目标的欧洲人,他们一登上美洲大陆最先看到的就是“大海中的狼”。在当时能够一睹美洲海豹的芳容,便意味着成功进入美洲。众多人把目睹美洲海豹看做是新世界即将走向繁荣的象征。

大约在4000万年前,一类叫做犬形类的肉食性动物分化成4个很不相同的科。它们都具有相同的中耳形态、露在外面的爪子和不如猫那样特化的牙齿。但是,除此之外,每个类群变得很不相同。一类包括狗、狼,另一类包括黄鼠狼、水獭和獾,第三类包括熊和大熊猫,最后一类则是浣熊和其他几种哺乳动物。

此后,2500万年前,最奇怪的变化发生了。一些犬形类动物身体变得柔滑,拥有带蹼的四肢,牙齿也变得适合捕捉鱼类和蛤蜊。它们是鳍脚类、海豹和海象。异海狮是其中最早的之一。它是海狮的近亲,与现在最大的无外耳的海豹、海象相似。

世界上所有海豹身均呈纺锤形,适于游泳,头部圆圆的,貌似家犬。在自然条件下,海豹有时在海里游泳。有时又成群结队地来到岸上休息。海豹的游泳本领很强,同时又善潜水,一般可潜入100米以下的水域。

美洲海豹性情温和,动作缓慢,即使见了人,也不会掉头就逃。寿命大约30年,4岁或5岁成熟。雄海豹追求“一夫多妻”制。往往数只雄海豹同时追求一只雌海豹,但雌海豹只能从中挑选一只。因此,雄海豹之间不免发生争夺战。雌海豹产仔哺乳和育儿一般是在陆上或冰上,等小海豹长大了才潜入水中。但有时母海豹发现周围有危险时,也会将还在哺育期的小海豹迅速推到水中,自己随之也潜水而逃。

有的海豹则十分聪明,常在其栖息的浮冰上打一个洞,以便于随时逃命。有时遇上较紧急的情况,来不及将小海豹推下水,母海豹就急中生智,突然将身体向空中一跃,用自身的重量将冰砸破,趁机一起逃去。但更多的情况是母海豹先逃走,然后在远处探出头来仔细观望。如果发现一切平安无事,便迅速来到小海豹身边;如果见小海豹被擒,常常依依不舍地注视着小海豹的去向。

别看它们在海中反应迅速,动作敏捷,但到了岸上却呆若木鸡。这种弱点使得它们轻而易举就成为人类的俘虏,最后导致悲惨的结局。

1675年,英国探险家威廉·丹皮尔在他的《航海日志》中曾详细地记述了西班牙人捕猎海豹的情形:“他们乘着船,单手持着棍棒,一步步接近海豹,而那些可怜的海豹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将要发生可怕的事,只是呆呆地躺在原处……”

在19世纪以前,美洲人都是以海豹肉为食物的。海豹的肉质鲜美,并且极具营养价值,是当地人最喜爱的食物。正因为如此,美洲海豹遭到了严重的捕杀。特别是美、英、挪、加等国每年派众多的装备精良的捕海豹船在海上大肆掠捕。

1952年,最后一只美洲海豹倒在人类的枪下。人们把美洲海豹的灭绝称为“20世纪的海难”。

同类推荐
  • 当代中国科技1000问

    当代中国科技1000问

    本书集当代中国高科技发展及各学科高技术知识于大成,涉及信息、空间、生物、海洋、新材料、能源、交通等各领域。资料权威、翔实,体系相对完整,语言通俗易懂,叙述生动流畅,知识性与适用性兼备,加之以问句为题的新颖形式,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
  • 宇宙探秘之最

    宇宙探秘之最

    本套书主打科技牌。少年儿童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热点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兴趣和爱好。
  • 洪水防范与自救

    洪水防范与自救

    从洪涝灾害的基本知识、洪涝灾害的预防、洪涝灾害时的自救互教三个方面进行介绍,记录了读者最需要、也最应该知道的技巧,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将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到最低。
  • 海上明珠:魅力天成的奇趣海岛

    海上明珠:魅力天成的奇趣海岛

    蔚蓝色的海洋,烟波浩渺,奔腾不息,掩藏着多少新奇和奥秘。自古以来,人们迷恋于她那碧波粼粼、鸥鸟盘旋的清丽;钟情于她那风柔水凉、海阔天高的豪爽;陶醉于她那棹声帆影、渔歌互答的神韵;感慨于她那惊涛裂岸、大浪淘沙的气势。面对着这浩瀚莫测、变幻万千的大海,作家妙笔生花,写出千古绝唱;诗人神游八极,为海洋插上幻想的翅膀。万顷波涛尽入画,千里帆影逐畅想。
  • 狼性

    狼性

    狼性通常是指一种团队精神,主要强调创新精神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是一种主动奉行自然界优胜劣汰规则,优化集体的危机意识,从而在有限(或劣势)环境和资源条件下求生存和求发展的手段。狼其性也:野、残、贪、暴。狼智生活中的狼性生存法则可人是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一切动物都有的特性都有它的共性——原始野性。即使当今的已经理性化的人,在特定环境也会产生原始的野性,这是诸多科学家和成功人士的共识。人类在特定环境暴发产生的野性,在本质上和狼性中的“野味”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是指的那种巨大的“潜能“。
热门推荐
  • 春耕秋收忍饥挨饿

    春耕秋收忍饥挨饿

    人在饿的时候会选择不爱的食物,会在寂寞的时候选择不爱的人。因为强扭的瓜不甜,但是解渴。
  • 涅槃之地

    涅槃之地

    神罚,毁灭大地。但凡有灾难必有幸存者的存在,神罚过后,各大陆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大陆,幸存者们被神罚中的神力改造,从此拥有异能,他们将这片重生的大陆称为,涅槃之地。一个婴儿,他出生的时候一股黑气拍入他的体内,村子被火雨袭击,近乎毁灭,是巧合还是意味着什么,婴儿的命运将是如何?
  • 从吞噬开始登录

    从吞噬开始登录

    来了。他来了。他带着外挂来了!妖魔遍地,世人苦难,许浩却只愿安心发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 来自天堂的玫瑰:最浪漫的诗歌(时文选粹)

    来自天堂的玫瑰:最浪漫的诗歌(时文选粹)

    浪漫,好美妙的一个词语。在我们还是懵懂无知的少年时,想当然地将浪漫理解为男女间相互吸引、相互愉悦的纯洁情感。而只有当我们逐渐长大后,才明白浪漫不止于男女之情,其实它更是一种宽广、博大的人生情怀。
  • 极度惊魂

    极度惊魂

    私家侦探武振雄暗中护送漂亮的女人潘玉倩去“情缘岛”度假;风流倜傥的富商西门宇对女人垂涎三尺;手段高明的窃贼蒋二又被富商手中的钻戒吸引来到船上。一场惊魂过后,游船被迫驶向一个不知名的小岛。然而,就在这天晚上,一部骇人的恐怖书籍凭空出现在每个人的床头,接着岛上就噩梦接踵而至。一个狰狞可怖的恶魔时常出没于每一个房间,活生生的人第二天就变成了僵硬的尸体。求生的本能让所有的人精神裂变,人性的残忍让他们把同类的死亡当成自己生存的赌注。私家侦探、富商、恶棍、窃贼、美女,在魔鬼的手掌下上演着锥心泣血的绝唱。曲终人散时,另一种惊变让仅有的幸存者又陷入极度惊魂之中……
  • 吸血鬼族

    吸血鬼族

    一个沉睡已久的王者,重获力量,奇异的吸血鬼王国,即将再现。。
  • 男人四十取舍之道

    男人四十取舍之道

    无论是礼赞理想,还是观照现实,四十岁都是一个无奈的年龄阶段。应该承认的是,四十岁的确为人生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从这个点开始,该选择的不要错过,该放弃的不要紧握,这样你就会因成熟而稳重,因稳重而深刻,因深刻而收藏到一片灿烂。
  • 他是我的月亮

    他是我的月亮

    少女十五岁时在大火中所幸逃生,但也因此失去记忆、昏迷不醒,后被苏家所救,但二哥苏烟却一直不肯接受他……他们之后的故事又会如何。
  • 冥主

    冥主

    春衫年少,细雨微茫,他是四季山庄的贵公子。江湖之远,庙堂之高,他是言定天下的谋主。雷峰塔倒,西湖水干,他总也等不到要等的人。…………他是王侯,亦是乞丐,既是高士,又是俗人。畏他的人如畏妖魔,敬他的人如敬神明。这是天河上边上一株仙草生生世世轮回不休的故事,也可能是正在你我身边发生的事。无尽岁月,悄然回首,群星寥落,唯季寥一人独仙。
  • 南风微微欤少年

    南风微微欤少年

    长椅上暮光下,你第一次来到我的身边。两年后,天台上暮光下,你最后一次来到我身边。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看到你,往后余生,我和自己并肩作战,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