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1100000025

第25章 第7日:上根利器也 须当头棒喝 人才也需要鞭策(2)

即使是当我们通过分析发现,乌鸦的叫声并不正确,也无妨。

因为管理者自身也有相应的原则,但是倾听的态度必须要保持到底,不能因为乌鸦说的不正确我们就嗤之以鼻。恰恰相反,我们还应该赞扬这种敢于提意见的乌鸦,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保持通畅的言路。特别是来自基层的意见,往往是管理者决策的重要参照物,失去可参照物,我们的决策一定就失去了方向。

五、理论方法不可执著

禅宗公案:

楚圆禅师仰慕汾阳善昭禅师,于是前往参见。

汾阳禅师见到楚圆禅师后,知道他是个法器,但没有明说,暗中却很器重他。经过二年,也没允许楚圆禅师登堂入室。

平时,每当汾阳禅师看到楚圆不是一顿臭骂,就是在各方面加以诋毁,对一些不相干的琐事也倍加训斥。

一个傍晚,楚圆实在忍不住了,就向善昭禅师诉苦道:

“自从我来到你老师这里已经过了第二个夏天,不但没有得到老师教诲,反而说些杂事,想到时光飞逝,我的大事未能明了,当出家人还有什么好处?”

话音还没落地,禅师便骂道:“你这恶和尚,竟敢违背我!”说完大怒举杖打他。

楚圆准备大叫求救,禅师却立刻用手遮住他的嘴巴不让他出声。

楚圆顿时大梦方醒,悟道:“由此方知禅法就在日常生活里。”

从此侍奉善昭禅师七年,方才辞别。

禅如是说:吃饭,穿衣,‘端茶,洗手处处都有做人做事的道理,悟与不悟,就看我们是不是有心人。

管理禅悟:

世界中有许多令人头痛的烦恼的事,所以佛家把世界比喻成在燃烧烈火的房子。而许多管理者却置身于其中,忍受漫长的煎熬,而从来没有找到摆脱的道路。事实上,要想摆脱烦恼,没有比找佛祖更好的办法。

佛在哪里?佛就是自心,有人认为肉体是虚有的,因此有生有死,身体倒下后散开去可又重新成为火,随风飘逝。但心的力量却总是神圣的,佛即吾心,要怎么在远处寻找自己的心呢?只有一个办法在实践中觉悟,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才能得到管理的真谛。

让人悲伤的是,许多管理者非常愚蠢,不知道自己的心就是佛,不知道自己的心就是真法,在生活中修行就是证悟的途径,反而求法于远处的管理大师们身上;

如同学佛的人只想寻找佛祖,却不知探视自己的内心。如果固执地认为佛在身外,法在自己的品行之外的话,即便是把《大藏经》

倒背如流,其结果也毫无意义。

一个管理者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锻炼和学习,但是许多人都盲目的崇拜大师,容易为国外一些超一流的大企业的管理方法所倾倒。作为有实践精神的管理者,如果不把外来的经验和本地的情况结合起来,总是模仿别人的管理模式,就摆脱不了跟着别人后面爬行的命运。

甚至有些管理者把竞争对手的行动计划直接转变成自己的经营战略,认为别人已经运行成功的战略生搬硬套在自己的企业,也一样能够获得成功。特别是对于一些取得辉煌成就的公司更是奉若神明,事实上,那些公司的管理方式很可能对自己的企业非但没有好处,甚至还有害处。研究和学习别人的经验,最终的目的是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

释迦牟尼佛为了拯救世界的众生,曾说法49年。但是,他仍然告诫佛弟子们说:如筏喻者,意思就是说,佛法如同用来渡过苦海的筏子,如果能够使众生解脱了,如同渡过了苦海,筏子也就不需要了,必须抛弃。如果一个人渡过了苦海,还把这只筏子背在身上不肯放下,那无疑又踏人了另一个苦海,终于没有得到彻底的解脱,也没有得到佛法的真谛。

六、诸行无常随机应变

禅宗公案:

一日,神秀禅师的弟子志诚来看望六祖,向六祖行礼并问候。

志诚想看看六祖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教授弟子,便说:

“在我们那里学习参禅悟道的弟子非常多,不知您这里怎么样?”

六祖问志诚:“你们的老师是怎样教导弟子们参禅的?”

志诚回答:“我们老师经常教导大众,参禅的人,要稳定住心神,整天静坐,观察清静,就是晚上睡觉的时间也要打坐,不要倒下来睡觉。”

六祖说:“企图让身心静止,这是病而不是禅。长时间坐着拘束身体,对领悟真理有什么好处?”

志诚问:“不知大师您用什么法教导人?”

六祖答:“我如果说有法给人。那就是欺骗你。我教人参禅,只不过是按照不同情况,让他们解除束缚,而不是增加束缚,这才叫参禅的三昧。”

三昧:三摩地,通过修行而达到的正受、正定的境界。

禅如是说:真正的高明禅法,是叫人自然清净解脱,而不是有意去拘束住身心。

管理禅悟:

从时间上看,世上的所有存在体无不在变化。用禅的话来讲就是诸行无常。假设把一块冰放在桌子上观察一会儿,过了一会儿,冰不见了,却只有一摊水。世上所有的物体不是在消失和产生,而是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存在。这是世界真实面目的一面。

管理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的方法也应该不断发展变化,事实上,有许多企业就是由于管理模式跟不上企业发展,结果造成整个企业的大衰退。

在许多人眼里,IBM几乎是企业学习的楷模,但是,殊不知IBM的发展也走过曲折的道路。在1990年,IBM陷入了严重的管理危机,1992年IBM不得不裁员4万多人,1993年,又计划裁员2万多人。人们痛定思痛终于发现,由于长期的发展,导致IBM的管理体制官僚化,逐渐失去了进取心和创新能力。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IBM的管理者还是用原来的管理模式,甚至陶醉在自己的功劳簿上。结果,丧失了研发新产品的时机,使自己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佛祖说我们的烦恼不是因为物体本身的变化,而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物体发生了变化。事实上,许多管理者就是这样,根据诸行无常的原理,世上不存在永远的东西,不要因为现状令人满意就过于对此执著不放。也不必因对现状不满就失去希望,因为这些终归是会变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本性,管理者不但不应该害怕变化,更要珍惜变化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发展契机。

面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管理者还沿用过去的老办法、老经验这是非常危险的。许多企业还没有据此而制定出自己的新战略,他们只是停留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忙于应付的困境中,根本原因就在于管理者成为过去经验的俘虏,特别是在一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事实上,往往是过去越成功,管理者对成功的经验的执著心就越强烈,对新鲜事物的抵触情绪就越强烈,这几乎成为那些刚愎自用的管理者失败的铁的定律。

七、明确战略才有执行

禅宗公案:

邓州丹东霞山天然禅师,不知是哪里人。

大师起初学习儒学,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途中寄宿在旅社里,忽然梦见满房白光一片。连忙去问卦,占卦者说:

“这是悟解万物皆是空相的祥兆。”

正巧碰上一个禅客,禅客问道:“您到哪里去?”

天然回答:“去赶考应试选官。”

禅客说:“做官怎么比得上做佛?”

天然问:“如果选佛我应当上哪儿去?”

禅客说:“如今江西有个马祖大师出世,他那儿就是选佛的道场,您可去他那儿试试。”于是天然直赴江西终于见到马祖大师。

见到马祖,天然就用手推了推帽檐。大师打量了他一会儿说:“南岳石头希迁是你的老师。”

天然即刻来到南岳,还是用手推了推帽檐。

石头希迁禅师说:“安置到僧合去吧。”天然行礼道谢,从此开始了三年的炊事活计。

管理禅悟: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的任何行为都有动机,动机实际上就是某种人为设定的目标。目标越明确,动机就越强烈,实现目标的能量就会越大。

在禅宗的修行离不开目标,禅修者把实现这个目标的动机称作愿力,就是对真理的强烈动机的体现,也是禅修者的意志的体现。首先,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而立下一个愿,然后为了实现那个目标竭尽全力。

苹果电脑公司的创始人斯蒂文·乔布斯为了实现让世人都有一台电脑的梦想,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由于技术和观念的局限,他的行为顿时成了大家的笑柄。很多企业界的知名人士甚至下了断言:没有理由每个人家里拥有电脑。1979年时任IBM董事长的弗兰克·凯里在哈佛商学院的演讲时声称:“我们不是生产洗衣机的公司。”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亲眼目睹了斯蒂文·乔布的梦想是如何实现的。

尽管我们拥有了愿力,还应该把愿力应用在实行的过程中。只有愿而没有行,就是幻想,而不是目标;相反,只有行而无愿,那么我们就是盲人瞎马。只有当愿和行一致时,才如同车的一对轮子一样正常地运行。通过立愿,不确切的人生变得分明而充满生机,同时也能体验人生的乐趣。

管理也是这样,一个企业的所有资源,只有在方向目标明确时,才会达到与目标相匹配的投入力度。即是管理者和整个企业的热情,以及所有的财力和物力的投入。这样,企业才能比较有能力达成自己的目标。

从企业的角度讲,愿力实际上就是当战略形成时,所获得的执行力。一个管理者首要的责任就是解决企业的战略问题,没有正确的战略,就无所谓战术的对与错。正确的战略除了来自于管理者的实践,以对未来市场趋势的分析和企业自身能力的判断为基础。正确的战略只来自于对现实状况的正确的掌握和理解,否则,管理者在制定企业战略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切实际的目标,不能执行的战略。事实上,犯这样的毛病的企业不是少数,他们往往把企业战略当作一个虚无缥缈的口号,事实上使企业成了一个没有方向的航船。

八、栋梁之材成于培养

禅宗公案:

一日,弘忍带领弟子在幽静的山林之中打坐参禅。

有弟子问:“学习佛法为什么不在城村人们聚居的地方,偏要在山里居住?”

弘忍答道:“建造大厦的栋梁之才,出在幽深的山谷,不会在人们聚居的地方生长。因为远离人群,就不会被刀斧砍损斫伤,所以能够一棵棵长成大材,日后能够用作栋梁。”

弟子若有所悟,说道:“人在幽谷远远地避开喧嚣的尘世,栖息在深山里修身养性,长期远离世俗杂事,不受俗亨干扰,心里自然安宁,是这样吗?”

同类推荐
  • 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

    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

    心灵的健康对一个人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忙碌的生活中给心灵放假并放下“包袱”至关重要。本书带领读者共同悟证人生真谛。
  • 往事百语(三)

    往事百语(三)

    回想我的一生,曲折多变,苦难连连,往往因为长辈的一句话,或是师友的一句话,若有所悟,牢记在心,继而活用,成为我一生待人处世的格言,从其中得到了无尽的般若宝藏。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困境,仍能坚忍不拔,无怨无悔。令我深深体会一句话所散发的力量。
  • 量子佛学

    量子佛学

    量子佛学将对以下内容作出论述:一、命运真的存在吗?如何改变命运?二、人生真如梦境一样是虚幻的吗?一个人活着的生命意义究竟是什么?三、到底是心在脑中,还是脑也无非是心中一物?终极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四、灵魂真的存在吗?为什么是“无我”的?这与灵魂是否存在有什么关系?五、如何悟道?涅槃境界究竟在哪里?又如何证入涅槃?六、真正修入禅定到底入的是什么?真实入定境界到底是什么感觉?如何入定?入定的基本步骤和细节是什么?七、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六祖慧能因“见性“而悟道,那么如何见性?见性是见什么?如何通过量子佛学方式快速见性?本书将以前所未有的科学方式,让你直趋明心见性和顿悟佛学实相。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星云日记7:找出内心平衡点

    星云日记7:找出内心平衡点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七册。收录星云大师1990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不忘初心”、“如何自处”、“找出内心平衡点”、“皆大欢喜”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热门推荐
  • 差一步登天

    差一步登天

    师傅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长生,而我却活了下来
  • 千年悖论

    千年悖论

    《千年悖论》张宏杰出版的第一本书。本书为《千年悖论》全新修订版,其中收录了作者写作初期大部分优秀的“历史文化散文”作品,及其早年关于历史写作的两篇采访,并配以精美插图。书中,作者以不同的视角,观察和叙写了曾被历史和他人书写、评介过多次的诸如吴三桂、曾国藩、慈禧、朱元璋等耳熟能详的著名历史人物以及中国的科举制度、残忍的酷刑、满族的汉化、隐士的真相等历史事件,探究了特定时期的人性,给人以新鲜的阅读体验和发人深省的思索。对于历史人物的叙写,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张宏杰自有一套独特的感觉结构。他以冷静细致的笔法,入木三分的刻画,像写自己身边极熟悉的朋友一样,书写了同处时代裂变下的各色人物的起伏人生,探索了历史剧场里的人性浮沉,引人深思的同时,也让人对标签化的历史人物多了一份理解和悲悯。
  • 簇锦

    簇锦

    附魂寄体回到过去,萧芫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将认定的金大腿从鬼门关拉回来,然后……一切都变了。萧二:我与小丫头甚是投缘,放心,我护你一辈子。萧四:凶丫头像是看上我了,我好慌。萧七:等我能打过你了,咱们一起去笑傲江湖呗!谢端白:那小姑娘年纪不大,然双目灼灼似贼,实是叫人心惊。萧容楚:死丫头见一个撩一个,当我是死人么,说吧,你想怎么死!萧芫:冤枉啊,那都是我曾经的亲人啊,连你都是!
  • 最强妖锋

    最强妖锋

    踢踢球,赢得别人赞赏,就能强化自身能力。如果你有这样的金手指,你会如何?……高中生楚歌为自己定下一个小小的目标,他想成为最伟大的球星,结果,他不小心超过了。书友群:831483258
  • 霍少视我为初恋

    霍少视我为初恋

    五年非人的折磨,若不是女儿被绑架,她不会再回到这座城市。一场车祸让昔日的夫妻相聚,却发现这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阴谋。当知道女儿被带回了霍家。她应该怎么做?放下对孩子的感情离开?还是忍辱负重,留在霍家做保姆?当她这些年的过往被他调查出来的时候,他又要如何面对无限委屈的她?
  • 育儿知识宝典(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育儿知识宝典(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保健、喂养、教育、临床护理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将营养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儿科学融会于家庭教育的实践当中,深入浅出,易于操作,使“优生、优育、优教”真正走入家庭,真正成为现代家庭育儿的知识宝典,真诚地将此书推荐给年轻的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的青年朋友们,愿它成为你们育儿成长,教子成材的良师益友。
  • 人参只如初见

    人参只如初见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啊?你爹娘呢?”这时候,一个儒雅的书生走来。小雪参眨了眨眼睛,说:“我叫雪参啊!爹娘是什么东西啊?可以吃吗?”书生默默扶额,辩解道:“不可以吃!爹娘不是东西。”“啊?不是东西啊?”小雪参的眼里闪过一丝狡黠。“不不不,是东西是东西。”书生又慌忙的解释道,“不不,又不是东西!”小雪参嘟了嘟小嘴,不满的说道:“唉呀,大哥哥呀,爹娘到底是不是东西呀!真是的。”“我…我也不知道啊……”书生微微皱眉,无奈的说。(第一次写,写的不好请见谅)
  • 时幕安好

    时幕安好

    初中时,她遇到了让她心痛的人。懵懵懂懂的她第一次尝到了爱情的痛苦。从此以后,她发誓绝对不会动心了。可是遇到了一位大叔,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男主较晚出场)请勿上升真人,纯属娱乐
  • 鬼刹魂

    鬼刹魂

    在一个偏远的山村上有一座山叫做茅山,山上有三位大仙,一位天生是阴阳眼的孩子在哪里出生,三大仙把他收为徒弟,从此走上了抓鬼之路,学道术,练剑法,斗鬼王,封尸王,这位少年继承着三位大仙的意志一直走下去,一切的一切,尽在《鬼刹魂》!
  • 无始至尊

    无始至尊

    家族里的武修天才,少年得志义气风发,欲闯荡天下却不知是坎坷还是坦途……潇潇少年郎,兮兮志气淌,欲闯天涯路,前途两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