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68600000029

第29章 服饰(1)

一、先秦服饰

1.原始时代的服饰

①兽皮与贝壳——从蒙昧到开化

原始社会初期,中国先民在深山丛林中穴居。由于脱离了动物界,体毛逐渐弱化,人类为了防御寒冷,遮阻风雨、日照,蔽挡虫兽袭击,开始用树皮、丛生的草葛、猎获的兽皮等遮裹身躯。这种用自然物质遮裹身躯的形式,成为服装的雏形。

原始装饰是随着劳动实践的扩大、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而出现的。当时的装饰品主要取材于砾石、兽骨、海蚶等物,经研磨、钻孔,有些还用矿物粉染饰,然后穿接制成。先民通过在身体上佩戴和悬挂这些饰品,实现对美感的要求。另外,原始图腾崇拜的绘身、纹面和梳整发式,也是当时重要的装饰形式。

②丝绸的出现——服饰的新时代

原始社会后期,中国先民逐步从狩猎进入渔猎、畜牧和农业阶段。他们在长期利用野生植物纤维和兽毛编结织物的基础上,发明了纺织的原始工具——陶和石制纺轮,并利用麻葛及畜毛纤维织布,取植物颜料染色,制作简单的服装。原始纺织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先民的衣着状况,为服装形式逐渐完善奠定了基础。

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先民对服装发展做出的世界性贡献。中国先民利用蚕丝纺织衣料,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养蚕取丝的历史则更早。丝织服装柔软轻盈,富有光泽,它的出现改善了服装的使用性能。

③上衣下裳——中国服装形制之始

中国古代何时出现具有基本形制的服装,目前尚无实物可考,但从古代文献及出土的陶器人形图样推断,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是服装形制的发端。随着服装形制的初具,其质料也逐渐完成了以纺织品代替兽皮的过渡。当时的服装,由上下分式的衣和裳组成,初步形制为:上身着缝制袖筒、前开式的衣装,下体围遮障、防护性器官的裙裳。上衣下裳形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服装款式。

原始社会里,中国先民对玄秘的自然无法解释,出现了自然崇拜。受这一因素的影响,当时的服饰色彩及纹饰多取象自然。衣用玄色,裳用黄色,并施以取象自然界日月山川及鸟兽虫草之纹的服饰,在当时已经流行。

2.三代礼服

①夏商衣饰

公元前2l世纪,夏王朝建立,中国历史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公元前16世纪,夏代被商代所取代,奴隶制社会进一步发展,夏商时期,中国古代服饰在原始社会基础上有了初步发展。当时的农业生产因金属工具的应用而更加兴盛,同时,畜牧业、手工业及染织业也达到了新的水平。在甲骨文中,已出现有“桑”、“丝”、“蚕”、“帛”、“衣”、“裘”、“巾”等文字,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表面上带有丝绸残迹,而且除平纹外,还有菱形纹、方格纹及暗花回纹,这表明商朝已经掌握了提花斜纹织制的纺织技术。在出土的石玉雕制成的人形实物中,可以看到具体的形象,其装束为:头戴巾帽,上穿交领右衽衣,下着裳,腰围带,下系韦。这一人形雕像,服装轮廓清晰,为了解商代服饰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并和有关文献记载相印证。

商代的衣形,主要由衣领、衣衽、衣袖、衣带组成。奴隶主贵族穿着的上衣、领袖、下裙等部位,均施以镶边工艺,以获得增固及美观的效果。交领右衽是中国最早的上衣领式,其形制为两衽交掩于前胸,前衽向右斜垂于袖下。右衽形式经历代传袭,成为汉民族衣式的主要特征之一。商代衣袖多为窄袖制,而衣袖的出现,说明服装形制摆脱了原始的围裹状,开始适应生活。依体定形原则在商代已经确立。下裳是中国古代遮蔽下体的最早服装形式。“裳”也可写作“常”,“常”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为“下蒂也”,“帚”为裙的古体字,裳、裙相同。围系于身体下部的原始裙装,发展到黄帝时代,演变为下裳,至周代趋于完备。

首饰作为服装整体的一部分,随着服装形式的具备,在原始首饰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这一时期,主要首饰种类有发饰、颈饰、耳饰、手饰等。殷商妇好墓出土的499件骨笄和28件玉笄展示了当时主要发饰笄的精美。笄为针状,初为束发固髻之用,以后发展为实用与装饰兼得而以装饰为主,秦汉后称为簪,两股分叉状的称为钗。颈饰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具审美意义。耳饰又称瑱、珥珰、耳环等,《古今事物考》曰:“珥,女子耳珠也,自妲己始之,以效岛夷之饰。”是说商王纣的宠妃妲己仿效边域少数民族开始戴珥。耳饰分穿耳饰和不穿耳饰两种,质料从石发展到玉、金等。手饰分为戴于手指的指环(也称戒指、代指、驱环等)和戴于手腕的镯钏(即手镯、腕环等)。

②周代的服饰制度

由西周至汉代,是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定型阶段。周代的社会经济在殷商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作为生活物质生产领域的纺织业中,育蚕、纺绩、练漂、染色以及服装制作等分工愈加繁细,并设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由于纺织技术的提高,服装材料除麻葛织物及罗、帛、纱、绫、绢、绮、纨等丝织物外,又出现了锦这一品种。锦字从“金”部,与帛组合,可知其制技繁难,其价如金。

周代分封制的建立,使阶级间的差别极为明显。周代为了维护其统治,除沿袭商代宗法思想外,还利用宗法关系以及等级制,建立了一套完整严格的礼仪制度。服饰作为标识等级、服务于礼仪规范的外在形式,也有系统、严谨的制度,当时上至天子、卿士,下至庶民百姓,服饰各有等别,不得僭越。周代的这一别尊卑、昭等威的服饰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被视为服制之源,效仿传承。

据《周礼》等书记载,周代帝王后妃及百官在吉、凶、军、宾、嘉等五大礼仪中,根据不同身份等级,衣冠有别、各有其制,并设有“司服”官,专门掌管其服制的实施。冕服源于夏商,是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等在祭祀、登基、朝贺等重大礼仪场合穿着的礼服。其在周代形成定制,成为周代服装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冕冠是各种礼仪中所戴的最为显贵的礼冠。玄衣纁是冕服的主体服装,为上衣下裳形制。玄衣即为黑色的上衣,纁为绛色的围裳,并采用十二章纹作为图案,装饰于衣裳之上,所饰纹样还有绘衣、绣裳之别。十二章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种。每一章纹图像皆有特定的含义,象征帝王贵族的操行品德及威仪。周代对王后、贵妇也设礼仪服制,如定祎衣、揄狄、阙翟、鞠衣、展衣、褖衣六种衣式为王后礼服,亦称王后六服。六服中惟祎衣为王后专用,另外五服为其他贵族妇女所用,在礼仪场合按等级穿用。

周代除冕服外,另有弁服、裘、袍、深衣等衣制。弁服为古代次于冕服的一种服饰。裘为一种寒衣,以白色狐裘为贵,天子才能穿。袍为长衣式服装,上下连体,无衣、裳之别,袍设夹里,内絮丝绵。因当时丝绵有限,除天子百官外,庶民则只絮粗麻等物。袍初为内衣,战国时期开始作为外服穿用,汉代以后逐渐普及。深衣形制早于袍,是中国古代继上衣下裳之后出现的又一服装类型,其特点为上衣下裳缝合连属,通体一式。深衣与上衣下裳并称为中国古代两大服装形制,对后世的服装影响很大。以后出现的袍服、长衫、禅衣等通体服装,均沿于深衣形制。

周代除礼仪场合足下着舄外,便居时则穿着屦。屦也为先秦鞋的通称,汉代则通称履。屦一般用麻葛材料制作,单底以适宜便居穿用。战国时期,西北游牧民族的靴渐渐传入中原。靴为皮制,多为高筒,适宜骑乘。冠帽发式作为服饰整体的一部分,至周代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具有了礼俗色彩。这一时期,上层男子20岁成年,需进行加冠之礼,谓之“冠礼”。女子插笄不但用于束发固髻,也作为成年、婚否的标识。按定制,女子许嫁者15岁举行笄礼,以插笄区分女性身份。

③赵武灵王施行服装改制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大变异时期,各诸侯国出现了服制有别、异彩纷呈的局面。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西北胡人部落南下侵扰,使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前299年)毅然施行服式改革,即废宽博衣式,改穿紧身窄袖短衣及长裤革靴的胡装,赵国的服装改制,对于固疆域、强军旅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胡装也第一次较大规模地进入中原地区。

二、秦汉六朝服饰

1.秦汉服饰仪制

①从今弃古,统一服制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在全国颁行“书同文,车同轨,兼收六国车旗服御”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包括衣冠服制在内的各项统一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秦代的服饰制度,遵循从今弃古的原则,废除周代繁缛的冕服制度,仅保留在典仪上最轻的小祀礼服玄冕,作为礼仪之服。袍服至秦代已较为普及,秦代规定三品以上职官可穿深袍、深衣,庶民为白袍。对于其他服饰,秦代一般在沿用春秋战国某些形制的基础上,加以简化,力求实用。

②峨冠博带

汉代是中国古代传统服装的定型时期。西汉时期,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尊卑等级秩序,对一般官吏及商贾的冠戴及服装质料,朝廷均颁有明文律令,这成为颁行服禁的开端。东汉时期,礼仪服饰恢复了周代的冕服制度,并不断增加新内容。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服饰日趋完备,成为历代服饰发展的基础。汉代天子的袍服随五时行色,即春服青色,夏服朱色,季夏服黄色,秋服白色,冬服黑色。汉代仕宦的便居常服多为禅衣。禅衣与袍服形制类同,用单层布帛制作,汉代文人庶民也多穿用。汉代除深衣、袍、禅衣等上下连体的服装外,另有衫、襦两式短衣,男子穿着也较为普遍。

在中国古代,裤装的产生比衣裙晚,至商代末期才在一定范围内穿用。可知早期裤装为无裆的套裤形状。

秦汉时期男子的首服在前代的基础上变化较大。战国以前,男子大多只用帽冠罩戴于发髻之上,一作首服,二又约发。战国以后至秦汉时期,则开始用巾裹头。巾用一种方形的布帛裁制而成。

汉代的冠帽,作为区别尊卑等差的标识,形制在承袭周代古制、兼收战国式样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渐形成品式繁多、较为完备的冠戴制度。先秦时期的冠帽,主要从属于礼仪规范,而汉代的冠帽则更多地从属于尊卑有序的封建制度。

汉代的等级秩序,不仅体现在冠巾上,也体现在腰间系束的佩绶上。其绶带的颜色、织制方法等都因佩带人官阶、身份的不同而各异。

秦汉时期,深衣制的连体长衣已成为妇女的主要装束。由于上体襦衫短衣和下体长裙等衣式逐渐完善,中国古代女装中典型的裙衣配用形制,也基本确立。

汉代裙服,在古制下裳的基础上,已形成上窄下阔,下长曳地的基本定式,褶裥已被应用,纹饰也愈加丰富。下裳成为妇女不分贵贱皆可穿用的装束。

同类推荐
  • 说说开元之治那些事儿

    说说开元之治那些事儿

    本书借助于历史典籍等,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几个方面,将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再现出来,并在文中将其细化讲解,让广大读者对开元时期的盛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游牧风云

    游牧风云

    北望初始,教会不存,欧洲尚处在一片文明未开的野蛮时期,始皇未现,战国不统,但中原大地的纷争也即将落下帷幕。北方游牧强盛却即将出现,这一次,不是蒙古,不是女真,谁能一统中原大地?谁能首现游牧帝国之风光?敬请阅读——《游牧风云》,游牧民族的故事!
  • 改变中世纪

    改变中世纪

    假如你来到古代,你会怎么办?我觉得,站在众人之上,一定挺有趣的!
  • 剑客之风云再起

    剑客之风云再起

    天下英雄没沙场,寒铁战甲破风烟。霸业未图别千乘,西无故人忘江山。大漠半阳伫孤影,一壶风沙依醉剑。挥剑刻雨忆年少,人间正道已枉然。
  • 大漠孤城

    大漠孤城

    黑绒羽冠,血罗裳袍,滔天巨怨,怒目虎伥。斜雨滂沱,万屠魔客,刀如狂风,杀人如麻。本书为武侠小说,分类搞错了,勿怪。
热门推荐
  • 碧海青龙传系列一

    碧海青龙传系列一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
  • 宫门深:庶女为后

    宫门深:庶女为后

    前世,她为他倾尽所有,不惜与母亲反目,只想与他长相厮守。十年夫妻,多年相守,她给他生一双儿女,可他为迎娶高贵的公主,废正妻为妾!更摔死了一双儿女!为保贞洁,她一头碰死,含恨发着毒誓,若可以重来,一定叫他们死无葬身之地。再度醒来,她却发现自己回到十三年前。渣男要娶公主?那她成全他,顺便送他一道催命符!嫡母陷害,长姐挑衅,前有公主,后有小三,斗恶毒妯娌,杀卖主女婢,她不卑不亢,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一世她宁可负天下也不愿叫天下人负了她!看七皇子步步欺心,庶女为后!
  • 综影视之奇迹暖暖

    综影视之奇迹暖暖

    第一丶二卷:纽约/哥谭是个好地方第N卷:??是个好地方
  • 巧凤戏皇

    巧凤戏皇

    暧昧、矛盾、纠结、徘徊、痴恋、宫斗、沙场、异域…………命运扭转,并非我愿!名允,桀骜霸道却柔情万千,有着鹰隼般漆黑眸子的男子,身为帝王,得到了天下,却得不到你的心,那么,就把人留在我的身边……让我感受你真实的存在,不要离开……禁锢之爱,是否可以永恒?
  • 攻妻不备:狼夫轻轻来

    攻妻不备:狼夫轻轻来

    他是高不可攀的太子爷,她却是个肉球的妈。他对她穷追不舍,她却钟爱玩推拉。他十八般武艺招招用尽,她四两拨千斤套套不吃。好不容易把她娶回家,他说:“老婆,我们再生个孩子呗!”她拍拍屁股走人,“我才不要给你生个小情人。”
  • 夜游野朝

    夜游野朝

    作为一名高中生,在面对强大学习压力的情况下。每晚都会进入另一个世界。
  • 待到凌寒独自开

    待到凌寒独自开

    一身傲骨如寒梅,待到凌寒独自开。恶魔降临,龙族归来,天使之翼,精灵葬歌。
  • 异常事物管理局

    异常事物管理局

    真的有处理超自然事件的特殊部门吗?想知道那些令人震惊被封锁的神秘事件吗?这个世间到底有没有修真者?上古乃至太古时代究竟有何惊天秘密?且听我娓娓道来。
  • 逆天神姬

    逆天神姬

    晋级失败!?丹田破碎!?修为尽废!?没有未来!?为诞下优秀的后代结婚,开什么玩笑!带上自家万能的保镖,逃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