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85500000050

第50章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中时间意识的意象 (2)

在李金发的笔下,往昔总是美好快乐的,而今日则充满着难以排遣的烦忧与痛苦。如《偶然的Home-sick》,往昔的故乡是"心房所爱之一角,/河流汩汩,/如少女临歧洒泪之呜咽"。而对于现在远途的漂泊者而言,"'自然'既不是慈母了,/雪花僵冷入肌,/狂风欲掠毛发西去,/天际游行的日光,/很少露点微笑"。唐晓渡说:"总是为了某种需要(首先是为了实现某种权力),人们发明了一些似乎具有魔力的思想和话语方式。今昔对比即是其中之一。它可以是一碗'忆苦饭',其中半是沉痛半是甜蜜,半是对从前的指控半是对未来的赞美,而综合效应是对当下心安理得......"对于李金发而言,往昔就是一份醇酒,一束鲜花,可以慰藉现在的忧愁,弱化现在的苦痛。

戴望舒诗歌中的"今-昔"对比原型更加普遍,如《不要这样》、《闻曼陀铃》、《秋天的梦》、《寂寞》、《过旧居》、《示长女》等。往昔,"我"披着"青春的彩衣",快乐、幸福、拥有希望;今日,"我"孤寂、颓唐、忧郁,看着园中离离的野草咀嚼"如我一般高"的寂寞。与李金发具体描写童年的快乐无忌不同,戴望舒对于"往昔"往往没有较为细致的描写,只是用一些具有抽象色彩的形容词修饰。幼年的疾病造成的生理缺陷使戴望舒在内心深处有着极大的自卑,"往昔"充斥着太多的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斗争。而自卑与自尊冲突带来的爱情往往充满着苦涩。因此,也只有在关于妻女的回忆中,诗人笔下的"往昔"才有了清晰具体的场景。《过旧居》、《示长女》与李金发的《故乡》、《归来》有同工异曲之妙,不过不同的是,前者是对家庭的诉求、对妻女的思念,后者是对故乡的怀念、对母亲的依恋。

和李金发、戴望舒沉湎于往昔不同,何其芳更多的是迷醉于现在的景色与情绪里自慰与自赏。知其原因,要追溯于何其芳的"往昔"比前两者有更昏暗的色调。《昔年》一诗详细地呈现了何其芳的"昔年"。不是童年伙伴的欢笑,不是母亲怀里的撒娇,而是"龙钟的木梯"、"作回声的高墙"、"落寞的屋子","我"静静地过着"寂寥的日子"。

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何其芳在《街》里曾回忆到:"那时候我的祖父和父亲对于学校教育仍抱有怀疑和轻视的态度,他们总相信这种没有皇帝的时代不久便要过去,而还深深地留在他们记忆里的科举制度不久便要恢复起来,所以他们固执地关闭他们的子弟在家里读着经史,期待着幻想中的太平。",何其芳的童年"没有温暖","没有欢笑",往昔对他来说只是"老旧的颓朽的童年记忆"。因此,往昔在何其芳的笔下出现的频率大大降低。偶然出现,也只是意味着没有确定所指的抽象名词。记忆"具有可遗传和可复制的特质,据此记忆能轻易地穿越时间和观念之墙",并且"它还作为我们思想、行为、评价的某种内在依据和尺度,有效地参与着当下的生活"。如果说快乐幸福的往昔记忆参与李金发、戴望舒当下生活的效果是给当下以慰藉并使之心安理得,那么何其芳阴郁荒凉的往昔记忆给他更多的是寂寞与忧伤,从而使之凝聚一份温柔湿润的"当下"情感。

卞之琳的《望》通过"小时候"与"如今"的对比勾勒出沧海桑田的巨变。"小时候","我"望着"清明的晴空","把它当做是一幅自然的地图:/蓝的一片是大洋,白云一朵朵";而"如今","我""像一只迷羊","带着一身灰沙"伫立在"一片荒烟"。色彩由明快亮丽转换为灰暗深沉,昔日的港湾沦为今日的荒原。卞之琳诗歌中"今-昔"对比结构的主体人物很少是第一人称的"我"。诗人往往抽离指称的人物视角,使之呈现出一种更为普遍性的状态。如《水成岩》:"大孩子见小孩子可爱,/问母亲'我从前也是这样吗'",这样的疑问暗示出今日已失去了昔日的"可爱"。接着,"发黄"、"尘封"、"旧"等修饰词语暗示了昔日的美好已经如流水一样逝去。"今-昔"对比"积下了层叠的悲哀"。这种"非个人化"的情景处理与诗人的性格以及诗学主张有关。

我们可以发现,卞之琳的今昔对比情感与李、戴、何等人一样,昔日的快乐温馨对比今日的哀伤沉重。戴的心理自卑、何的童年环境、卞的矜持孤僻给他们带来的往往是孤独寂寞的岁月。然而,在他们的笔下,往昔大都呈现美好、幸福的一面。这种现象的产生与记忆的内在特性以及诗人的创作心理有关。诗的叙述"要创造过去事情的幻象,创造经历过感受过的那些事件的表象,就像一个被抽象被完成的记忆"。因此,诗人心中的记忆与真实的过去并不存在一种等同的关系,它往往有着增值、重组甚至扭曲、变形的效果。此外,诗歌文本中的记忆还有着美化倾向,它总是通过想象力和虚构使记忆转化为诗歌。因此,诗人在转化的过程中往往淘洗了昔日的灰暗与不幸,使昔日沉淀为美好幸福的象征。而这种美好幸福的昔日也为诗人哀伤今日提供了适当的参考系。

从广义上说,对比是一种科学方法。比较的结果无非两种:异或者同。艺术审美效果为反衬或相得益彰。综上可以看出,李、戴、何、卞等人诗歌中的"今-昔"对比结果大多为"异"。往昔和今日在感情色彩方面有着不同的面貌。在审美的意义上,今昔的不同更能反衬出时间流逝的悲哀。而穆旦等40年代诗人作品中的"今-昔"对比往往更多地注重"同"。

就个体而言,穆旦的《退伍》:"过去"是"牺牲","现在"在"和平里粉碎",没有什么不同,生命的意义同样是虚空。《忆》:"我""充满了罪过似的空虚","现在"即使"我黑色的生命和主结合",仍然是"骚扰"、"痛苦",甚至程度"更剧烈"、"更深"。杭约赫的《寄给北方的弟弟》:昔日"你"和"我"由"眼泪和汗水"抚养,家乡是"铁蹄践踏",今天"你那里炮火连天","我这里也是不平静的战场",今昔是一样的艰苦和灾难。就群体而言,在穆旦的《时感四首》中,"零"的多次重复无非是强调今日的寒冷比之昔日更甚。甚至在历史层面,今日都呈现着与往日相似的面貌。穆旦的《隐现》:"那曾经有过的将会再有,那曾经失去的将再被失去"。郑敏的《清道夫》:"那有过的污秽,重新又有,/没有过的智慧,仍然没有。"历史在踏着相同的车轮趋进,隐在的"今-昔"对比暗示失望乃至绝望的感情。

40年代现代主义诗人的整体时间意识使"今-昔"对比结构成为他们潜意识中的原型结构。李、戴、何等人往往沉湎于自我的个人情感,通过今昔之异抒发时间流逝的感伤情怀。九叶诗人的现实关怀和生命沉思的双重精神使他们在今昔的时间链条中看到的更多的是个体和历史演进中的同。"同"又分为两面。他们毕竟与西方现代主义诗人的悲观处境和绝望心态不同,在看到历史"恶"的延续的同时,他们也看到了时间链条中"善"的一面。

穆旦的《古墙》:"古代的豪杰"骑着战马凯旋地驰过了"原野","今日""古墙"遭受着风雨的吹打、暴风的怒号,然而它依然"顽固的反抗"。今昔对比透视出一个民族经久不衰的坚韧生命力。杜运燮的《月》:"年龄没有减少/你女性的魔力,/忠实的纯洁爱情,/(看遍地梦的眼睛)/今夜的一如古昔。"月、爱情乃至美好的事物在时间的整体长河中经过毁灭和创造的循环终究会如古昔一样存在。冯至的《十四行诗》存在着篇与篇之间的今昔对比。鲁迅、蔡元培与杜甫、歌德等古人一样拥有着个体在历史中的担当精神。

九叶诗人发掘今昔之同的同时,也时常看到今昔之异。穆旦的《饥饿的中国》:"昨天已经过去了,昨天是田园的牧歌,/是和春水一样流淌的日子,就要流入/意义重大的明天:然而今天是饥饿。"今天的"饥饿"与昨天的"牧歌"这一哀与乐的对比似乎更像二三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诗人。然而,穆旦毕竟与前人不同。《童年》就展示出了他深厚的历史意识。"黄莽的年代",人类"朦胧"、"可爱",蕴藏着"野力","而今那野兽绝迹",历史"空留下暗黄的一页"。人类今昔对比色彩依旧是悲与乐。不过,《给战士--欧战胜利日》则与前二者发生了悖论。

"可是今天,所有的无力/都在新生,巨狮已经咆哮,/过去是奴隶,冷淡,和叹息",今昔对比的色彩是乐与哀,更像是革命现实主义诗人的手笔。穆旦一面缅怀过去,对今日充满着希望,一面又否定过去,对今日充满着失望。如此矛盾的时间观念充斥着穆旦苦痛的灵魂。辛笛的《布谷》更有着普遍的意义:"二十年前我当你/是在歌唱永恒的爱情/于今二十年后/我知道个人的爱情太渺小/你声音的内涵变了/你一声声在诉说/人民的苦难无边",这是诗人从昔日个我情感走向今日群体情感的鲜明写照。王独请、穆木天、何其芳乃至戴望舒、卞之琳以及部分九叶诗人都有着如此的心灵演变轨迹。

(指导教师:向天渊教授)

同类推荐
  • 雷平阳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雷平阳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雷平阳曾说过:“我希望能看见一种以乡愁为核心的诗歌,它具有秋风与月连的品质。为了能自由地靠近这种指向尽可能简单的‘艺术’,我很乐意成为一个茧人,缩身于乡愁”的确,雷平阳诗的风格很特别,自成一家。在于坚与海子两个极端诗歌话语权的争论中,他开辟了第三条道路,并且走的很远。从早期的《亲人》、《父亲的老虎》到《澜沧江在云南兰坪县境内的三十三条支流》再到《秋风辞》,作为一个阶段的诗歌特征,都再现了高原品质的内在张力,在精炼的语言与叙事技巧背后都凸显了对云南故土的赤子之心,而且爱的那么真实,那么狭隘与偏执。本书为该“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中的一本,系统收录了雷平阳先生迄今为止的主要作品,以飨读者。
  • 龚自珍诗选

    龚自珍诗选

    《龚自珍诗选》是明清十大家诗选丛书系列中的一本,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唐代的辉煌和宋代的延拓后,于元代转入衰势。嗣后在明、清近六百年间,突然别开生面,异彩纷呈。从明人在理论和创作上的种种"复古",到清人的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出现了众多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和风格鲜明的诗人作家,使明清诗歌在古典的末期华章叠呈,独为局面。然而由于历史的种种误会,明清诗歌的真面目并不为当代的读者所了解,一些一流诗人尚不如唐代的三流诗人所为人熟知。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推出了本丛书。
  •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散文集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散文集

    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散文带有强烈的自叙传色彩,素以细腻忧婉的诗性散文著称,但她虽一生飘零,却始终心存憧憬,柔弱如水的文字中透露出坚韧自持。本精选集以1940年重庆大时代书局出版的《萧红散文》为底本,并参阅其他萧红权威作品集,遴选作者各时期散文代表作78篇,不仅有《欧罗巴旅馆》《饿》《黑“列巴”和白盐》《他的上唇挂霜了》《拍卖家具》《同命运的小鱼》等细腻哀婉的文章,更有《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祖父死了的时候》《海外的悲悼》《镀金的学说》《天空的点缀》《放火者》等坚韧自持的作品。阅读本书,你可以完全了解作者的散文风格、生平思想,乃至时代风貌。
  • 从大地走向大地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
  • 潇洒的人生

    潇洒的人生

    本书辑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新诗人和散文家徐志摩论及时代、人生、社会、理想等话题和谈个人经历、心路历程、感情世界的散文31篇,日记及书信百余则,内容销有别于目前已出版的几种以体现作家思想脉胳和艺术特色为编辑宗旨的徐志摩散文选,就编选角度而言,这是一次新尝试。当然,既然未脱离散文作品的编选范围,则同样也希望入选文章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且能体现徐志摩轻灵汉走,活泼如同“一汪跳着溅着的生命水”和色彩“浓得化不开”匠散文艺术风格。
热门推荐
  • 野荒穿

    野荒穿

    一个不那么出彩的孩子,身上流淌着凡人的血,是在不引人注目。但身为考古学家的父亲却在一次考古中,发现了这孩子的独特之处,这孩子究竟是谁,他的生命里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 异界逞强师

    异界逞强师

    逼婚逃跑走进一所神秘的学院,走迷路闯进牢笼,意外放出‘妖孽’。没想到一夜谈心后,被这个‘妖孽’缠上了!升级寻宝打怪,被他带着一路躺赢!怎么办,有点离不开他了?群号51260661,欢迎进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借天改明

    借天改明

    直接穿越到崇祯面前,凭借逆天穿越身份,助其革新朝政,顶住天灾,灭掉建虏,扬威海外!一洗明末历史的遗憾?
  • 无法无天

    无法无天

    一个十分普通的山村,到底孕育出了一个怎样的未知存在。波澜壮阔的大世界,宏伟的篇幅,小米国的万东阳从小就是个特别的孩子,从一次蜕变开始,使得故事开始展开来!
  • 冷总裁甜宠娇妻

    冷总裁甜宠娇妻

    一个被舆论压着的满是污点的女主,是如何一步步讲自己洗白,又如何跟男主一步步走到最后的呢?
  • 元素魔法师

    元素魔法师

    魔法师的世界,用元素来渲染天下。光明,黑暗,六个不同系别的元素。这里,有热血。
  • 仙轮道

    仙轮道

    十年,百年,千年,即使用永恒的时间来轮回,我也想继续守护着你……
  • 都市重铸修仙路

    都市重铸修仙路

    千古岁月之前,修仙之路就已断绝,世人苦求仙而不得。然今有青城弟子赵灵羽奉师命下山、寻求天地至宝“圣灵印”重铸修仙路。而一切的传奇,便从此刻开始。修道境界:后天炼体境:锻体,壮腑,淬骨,通窍,辟脉。先天罡气境:内罡境,外罡境,化罡境。元神通灵境:凝神境,阴阳境,元神境。超凡入圣境:造化境,窥天境,碎虚境。注:此书纯属虚构。
  • 弃妇穿越记

    弃妇穿越记

    老公又偷人,气得她一张离婚证书一出,恢复了单身生活。这不打紧,原本要接借庆祝的,谁知却莫名穿越异世界!纯情男;花心男;霸道男;面对着美男们的围攻,她好难抉择啊!爱情36计,跑给他们追是上策!哇咔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