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85500000008

第8章 谈"上园派"古远清 (2)

正如蒋登科所说:"吕进的新诗文体理论吸纳古今中外的诗歌文体理论成果,摒弃过去流行的单一的外部研究,而注重对新诗文体的内部规律的探索,注重理论上的正面建构。他不像西方的理论那样,主要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诗歌文体,而是以构成诗歌文体的诸要素为中心,将诗歌置于一个庞大的系统中来考察,涉及诗与散文、诗与时代、诗与表现、诗与诗人等重大课题,探讨它们之间的独特关系。对新诗文体的研究,吕进首先确定的是诗的文体本质与文体位置,他从诗与绘画、音乐等相关艺术门类的比较之中探讨诗的本质,更从诗与非诗文学体裁的比较中探讨诗歌文体的本质。对后者,他主要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是视点特征,二是语言方式。正是对这两个方面的深入考察,使他获得了对诗歌文体的全新认识,确立了他的新诗文体学体系的理论基点。",从诗本体的角度,以中外诗歌,特别是现代汉语诗歌为对象,将诗的内部研究与外围研究结合、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结合,在某些方面比他的老师有所超越。

在吕进主编的书中,最具理论价值的是《文化转型与中国新诗》。此课题从基本具备客观性后的新诗的发展历史、新诗里的中外关系、新诗的诗体重建和新诗的传播四个角度,阐明文化转型与中国新诗的众多理论问题。比如在文化转型过程中,新诗积累了哪些艺术经验,对这些经验如何给予理论的总结与升华;当下的新诗又该怎样转型,新诗的进一步转型又会给文化转型带来什么?这些问题,都进入了该课题的学术视野。

吕进不仅是诗论家,而且是一位诗歌教育家。他和当地前辈诗人于1986年6月一起创建了中国第一家中国新诗研究所,成为我国诗歌研究的重镇,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出版和主编了不少著作,并主办有《中外诗歌研究》季刊和《中国新诗年鉴(1993-1997)》,还培养了江弱水、王珂、王毅、蒋登科、毛翰等不少新诗研究人才,在从事华文诗学交流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强调实事求是的朱先树

朱先树(1940-),四川富顺县人。196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为《诗刊》编辑室主任和编委。著有《追寻诗人的脚印》(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诗的基础理论与技巧》(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诗的流派、创作和发展》(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80年代中国新诗创作年度概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另主编《假如你想做个诗人》(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诗歌美学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自"朦胧诗"论争的帷幕徐徐拉下的时候,朱先树便以自己既不同于"传统派",也有别于"崛起派"的观点找到了一条新路。《实事求是地评价青年诗人的创作》、《一种特殊的文学观》以及为吕进编的《上园谈诗》写的代卷前语《关于诗的传统与现代追求问题》,就是他的代表作。他既不趋时,以否定传统为新奇;也不抱残守缺,主张新诗一定要在变革中求生存,超越传统中求发展。在他看来,"诗是现代的,它面向中国当代社会现实生活,表现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情绪,在艺术上创造出适合中国读者审美趣味和接受能力多种多样的表现方法;宽容一切艺术的追求,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各种艺术存在,促进诗歌的创作繁荣发展"。这些区别于论坛上左邻右舍的观点,使他确立了自己的理论位置。

"上园派"的理论家们追求的是一种既不趋时,也不以"深刻的片面"为荣的哗众取宠的文风。朱先树的文章体现了这一特点。像阐述"关于诗的传统与传统的诗"、"关于诗的现代追求"、"关于传统与现代的'交叉'"等这些重大理论问题,他不靠新名词、新术语唬人,而完全靠细致的说理和剖析去说服读者,使论文无论是在观点主张还是艺术分析上,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

由于西方各种批评方法的引进和介绍,在我国文坛上长期流行的社会-历史的批评方法受到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有人乘机完全否定这种批评方法,并将其和庸俗社会学等同起来,或将其视作"锈迹斑斑的武器"。对此,朱先树不为他人的蔑视而放弃能正确揭示诗歌本质的社会-历史的批评方法。朱先树仍像过去那样强调诗与现实的关系,但没有把诗与现实关系简单化,认为诗只能对现实作直观反映,而不能作能动反映、变形反映。他认为,"诗人的心灵世界也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它还有自己独特的东西,特别是那些几乎是完全属于诗人的内心独白,那些可以看作是个人心曲的唱给自己的歌",也应该在诗歌创作中占一席地位。因为诗毕竟不是简单的生活反映,而是"生活在诗人心壁的回音"。

另一方面,朱先树反对逃避现实世界,"回到参禅诗的顿悟",追求完全没有功利目的的"纯诗"。他为传统诗辩护,但没有由此认为白描和直抒是唯一的艺术方法。他使用社会-历史这一批评方法,不认为这种方法可以穷尽新诗的奥妙,可以取代其他批评角度,可以囊括心理学方法、符号学方法、生态学方法、接受美学方法。为了弥补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不足,他在努力将社会学批评改造成审美的社会学批评。他评价部分青年诗人的创作,就不仅重视创作思想倾向--"我不相信"的主题辨析,而且分析了青年诗人创作的艺术追求,诸如"意境"和"意象群"问题、"抒情"与"思辨"问题、诗的形象运用和"变形"问题等等。由他主编的《中国当代抒情短诗赏析》及《中国当代哲理诗赏析》,进一步说明他是十分重视艺术阐释和形式美分析的。

朱先树虽有理论追求,但比起叶橹来,他的诗美感受力还不够敏锐;比起阿红、杨光治来,略输文采。但他是"上园派"的组织者,其长处在于作宏观透视,他的年度诗评从1980年坚持到1990年,后再没有出现接棒者。他做的这项工作,相当于断代诗史的撰写,有开拓意义。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朦胧诗问题论争以来,负责《诗刊》评论工作的朱先树,一直处在各种浪潮和漩涡的中心。他参加了许多重要会议,亲历了一些事件,写过不少创作现象的研究和述评文章,在诗论界代表了一种声音。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他生了一场大病,再加上诗坛也不像过去那么喧嚣,故他对诗坛热点问题的关注有所减弱。即使这样,他在这一时期写的《论新时期主潮诗歌》,仍有相当的理论自觉和深度,对他过去的诗评是一种超越。

杨光治:"热潮诗"的鼓吹者

杨光治(1938-),生于广东花县。1965年毕业于广州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1982年调入花城出版社,先后任诗歌编辑室主任、副社长和编审。著有《野诗谈趣》(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诗艺·诗美·诗魂》(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引你入诗坛》(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从席慕蓉、汪国真到洛湃--论热潮诗及其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另有《情趣诗话》、《唐宋词今译》、《绝妙好词》、《温馨的爱--席慕蓉抒情诗赏析》等。

杨光治的第一本诗评集《诗艺·诗美·诗魂》,有不少篇章是为热爱诗歌、希望提高诗歌创作水平的青年作者而写,但也有不少文章是他面对诗坛论争旗帜鲜明、尖锐泼辣的发言。

杨光治除了评论诗歌现象、诗人风格外,还对诗的本质、基本创作规律、发展动向及诗的欣赏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古典诗词的普及也作了许多努力,其系列文章《新诗的十年回顾与展望》,获得诗界广泛注意,并在《文学报》引起争鸣。

对于诗歌创作,杨光治向来坚持吸收传统而不泥古,学习"舶来"而不照搬的方针,主张以"我心"、"此时"、"此地"为立足点,"诗为当代中国人而作"。在《平静之后的思考》中,认为躺在传统上睡大觉固然没有出息,而把传统放一把火烧光则是败家子。他反对"任何诗歌都属于一定的阶级"的无"我"之论,同时反对"不屑于作时代精神号筒,也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的唯"我"之论;他反对朦胧到"都是西天玄妙语,凡夫俗子岂能通"的贵族化倾向,但不等于他赞成用大白话写作。

他认为鄙弃"再现"(反映生活)而崇尚"表现"(内心世界)是片面的,因为"表现"与"再现"难以区分,古代西方有过提倡"表现"的理论,我国古代也有提倡"再现"的观点。他这些论述并非没有是非感,而是有着鲜明的倾向性。对"帮"腔"帮"诗,还在1978年,他就写过《诗园絮语》等一系列大小篇什进行针砭。后来又写了一篇长文,对1979年还在片面强调诗歌创作要从属于一定的阶级和一定政治路线的观点提出尖锐的批评。当一些人在花样翻新地鼓吹"纯书面文化"、"非大众文化"即"食洋不化"的倾向时,他更是没吝惜过他的讥弹。无论是从总的倾向看,还是从具体文章看,他总是从诗坛实际情况出发,不曾含含糊糊、朦朦胧胧,而是态度率真、贬褒分明。

杨光治虽然也写过《〈人间词话〉"境界"说寻绎》。那样有深度的论文,但他毕竟不以从事纯理论研究著称。他的诗论面向现实,面向诗歌创作实际。他始终认为:"不管美学原则如何发展,研究方向如何更新,诗论的对象始终是诗。"杨光治:《现实·人生·诗的命运》,《星星》,1986年第12期。他这种观点有其针对性。因为在诗歌论坛上,出现了一种脱离诗人创作实际的"宏论"。这种"宏论",正在把新诗评论变为与诗人诗作、诗歌现象无关的东西。为了和这种"宏论"--尤其是那种根据外国文艺理论著作中的论点而勉强生发出来的观点划清界限,他不爱作纯理论的思辨,而喜欢让理论探讨和创作主体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同类推荐
  • 黄庭坚诗论

    黄庭坚诗论

    黄庭坚及江西诗派堪称宋代艺术特色的代表者,本书对其进行研究,观点鲜明,论述充分,有较高出版价值。
  • 糖纸烟盒拨浪鼓

    糖纸烟盒拨浪鼓

    有关旧时风物、民俗、人物、游戏、美食的民间记忆,以童年的视角回顾七、八十年代的中国,以个人生活史的方式,体现一代人的文化记忆。过去的生活不代表没有存在过,七、八十年代的生活和现在是有很大差别的,本书对于父辈人来说是一个美好回忆,对于现代人来说一一种参考。对于那个科技并不算发达的时代,孩子们是怎样度过童年的......
  •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上)

    唐诗宋词元曲-元曲(上)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死于黎明:洛尔迦诗选

    死于黎明:洛尔迦诗选

    洛尔迦是西班牙知名诗人,他把安达卢西亚民间抒情谣曲的韵律、现代诗歌的技艺和超现实主义的想象力完美地结合起来,被视为西班牙“二七年一代”诗人的杰出代表。2016是诗人蒙难八十年周年纪念,著名诗人、翻译家王家新从洛尔迦一生创作的诗歌中译出了这部《死于黎明——洛尔迦诗选》,它不仅在戴望舒等前辈译者之后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参照,也将激活、拓展和刷新人们对洛尔迦的认识。
  • 解放成都

    解放成都

    大西南著名的都市省会——成都,自两千多年前古蜀国开明帝时期建城以来,一直都用这个名称,是中国各大城市自建城到如今仍沿用原名的惟一城市。
热门推荐
  • 三千金转角遇到爱

    三千金转角遇到爱

    某日,冷家大小姐冷冰心和自己的小姐妹回国刚到学校就碰上一个小麻烦,不过冷冰心觉得有些有趣,就暂且留下他。可竟然没想到,竟然把心给了他,从此冷家大小姐冷冰心宠夫无度。
  • 逆战星球

    逆战星球

    即便是行尸走肉,内心也存在善良。只需一丝光,便可照耀整个世界。
  • 星灵天命

    星灵天命

    易:作为一名普通人活到十七岁的他却突然发现自己本是作为战金灵而降生的绝世强者,挫折的感情之路的尽头,等待他的居然是……繇:她出生在罕见的豪门家庭,她有着倾世的美貌,近乎无所不能的天赋。然而,作为沧曜灵的她又该如何面对她体内超越一切的力量……
  • 君宸传

    君宸传

    她本淡漠如水,天真烂漫,除了亲人他人只是陌路,虽然从小出了婆婆和小希爷爷未见过他人,但是这个世界上也只有她木君雪折腾别人的份,哪成想自己有一天也有会被别人当猴耍的份,真是叔叔能忍,婶子不能忍“老虎在山中猴子竟敢称大王,吃饱了找死呢吧!”他本来只是想逗逗这个可爱的小丫头,到头来却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哎……爱!
  • 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与理论武装(2019年修订)

    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与理论武装(2019年修订)

    重视理论创新,推动理论武装,加强思想建设,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经验。本书共八章,主要围绕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武装呈现新面貌、充分发挥思想建设的基础性作用、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推动全党来一个大学习等方面展开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武装的推进历程和实践走向,内容丰富、主题鲜明、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针对性,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刻启发、巨大激励,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语君曾相识

    语君曾相识

    “何君逸,如果当初我没稀里糊涂应了你的表白,你这辈子会怎么过?”“大概努力科研,为人类留下些有用的东西,然后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孤独老去吧。”“傻瓜,你就不会找别人吗?”“不会,因为我相信命运给了我最好的安排。除了你,我从没想过其他人,从小到大,一直如此。”“可我甩过你诶...”“谢谢你让我知道,就算自由恋爱,最后的那个人还是你。”温润如玉的帅气海归医生何君译和温婉可人的才女钢琴家林语从青梅竹马到自由恋爱的甜甜爱情故事......
  • 卿本绝色:腹黑尊神萌萌哒

    卿本绝色:腹黑尊神萌萌哒

    意外睡死,莫名穿越的她附身在废材青薇薇的身上。经历生死,妖异紫金瞳破开轮回,寒芒乍放,一代尊神仙琳曦强势崛起。明面上,她是来路不明的超级炼丹师,是喜怒无常的千面鬼医。一支针,三锻魄;一枚药,活死人。暗地里,她是魅惑人间的绝世舞姬,是暗夜组织的蔷薇殿下。一曲歌,忧人脾;一支舞,哀断魂。明明日子就可以这样爽歪歪的过下去,但这位腹黑货是怎么回事?万丈红尘中,他一眼看破她的伪装,从此陪她上天入海,为她战遍天下,因她温柔,因她痴迷,为她疯狂,为她入魔。上辈子的恩怨,今世结算;上一世的情仇,今朝了结;拥坐于万丈星辰,共览世间美好。淡淡一语,相爱如故;微微一笑,温馨如初。
  • 不务正业的魔法师来自异世界

    不务正业的魔法师来自异世界

    故事从某颗遥远行星上的一座废墟都市开始,这里拥有魔法,灵能与科技,是一个神奇而又混乱的地方。从地球穿越过来的马文成了一个叫马文·克劳斯的魔法师,同时,他发现自己竟然能直接在脑海中与这里的神明沟通。马文从神明口中了解到,这里是一个即将毁灭的宇宙,而幸存者们正在倾尽全力做最后的抵抗……
  • 兄弟战争:风信子的私语

    兄弟战争:风信子的私语

    “祈织,祈织哥哥,你等等我。”“风信,你要学会自己走。祈织哥哥有喜欢的人了。”那年,父亲因欠债而坐牢,原告律师朝日奈右京。那年,从小玩到大的哥哥有了自己的初恋。那年,母亲车祸,她孤身去往别的城市,易去容貌,化作他人。考上明慈大学,应聘地第一份兼职工作。就是朝日奈弥的家教。再次相逢。是报复,还是又一次沉沦。(虐文,HE,BE不定。不黑绘麻。只看黑原女主的请绕道)
  • 玄魔对决

    玄魔对决

    在玄新大陆,有几个不同的势力,玄族,魔族,血族和暗族,生活在玄族的主角怎样变的自己强大呢!怎样对抗他们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