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31000000013

第13章 持之以恒(1)

居贫贱而壮志凌云

◎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固是见识超卓。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荆园进语》

王充(27—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东汉哲学家,著有《讥俗节义》、《政务》、《论衡》、《养性》等书,但只有《论衡》保存下来。

王充,东汉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他小的时候,不像别的孩子一样喜欢捉鸟、捕蝉、爬树。似乎在童年生活中,这些娱乐活动他根本就没有兴趣。他的父亲王诵对此感到很惊奇。

王充很懂礼貌,对人谦和,处事冷静,些似乎与他的年龄有些不太相符,很有些成年人的气派。因为他很听话,父亲连一个手指头都没有动过他,母亲也没有责备过他。

六岁的时候,王充就开始学习识字,八岁就已经进书馆读书了。

王充进了一所很大的学馆,其中有一百多个孩子因为违犯馆规而受到了书馆先生的责罚,当然也有因为没有好好写字而受罚挨打的,但无论怎样的责罚,都不会轮到王充的头上,因为他做的每件事都令人满意。

在学习《论语》和《尚书》的过程中,王充甚至每天可以背诵上千字。当然,有一个好的记忆力很关键,但他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他可以做到这些。

就这样,读懂了经书的王充开始研究学问,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王充喜欢写文章,他觉得写文章和做人一样,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这样,认识问题才会客观。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他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王充不太愿意表现,也从不张扬,很少能看见他与人争辩,除非遇到聊得十分投机的人,否则一天连一句话也懒得说。

后来,王充到了京师洛阳,在太学学习,拜班彪为师。喜欢读书的他,因家境贫寒,买不起书,他就跑到洛阳卖书的地方,一待就是一天。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书看一遍就能记住,并且能背出。就这样,王充广泛地通晓了各家各派的学说。

王充穷得没有一亩地可以养身,但心情却比王公大人还要舒畅;他卑贱得没有一斗一石的俸禄,而内心却和享有俸禄的人相似;他做了官不欣喜若狂,丢了官也不怅恨不已。在安逸快乐的时候,他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在贫穷困苦的时候,他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他贪婪地阅读古文,爱听异端之言。当时流行的书籍和俗说有很多不妥之处,他便决心著书。他开始深居简出,闭门谢客,考证书中的虚实真伪,忙得连亲戚邻里的喜庆丧事都不去参加。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王充终于写出了多达20多万字的《论衡》85篇。

◎故事感悟

王充的一生是立志学习的一生。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学术、探讨人生,把满腔的热忱献给了他深爱的“事业”。他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荣辱,他这种奋发进取的精神,值得现在人学习。

◎史海撷英

汉章帝封侯外戚

东汉光武、明帝两朝,吸取了西汉王莽篡位的教训,不再给外戚封侯,以避免他们干政。

马太后的兄弟马廖、马防、马光虽然在明帝朝中做官,但马廖也只不过做到了虎贲中郎,而马防、马光都不过是黄门侍郎,始终得不到晋升。但章帝即位后,马上就提拔马廖为卫尉、马防当中郎将、马光做越骑校尉。

如此一来,马氏兄弟开始得意忘形,趾高气扬起来。而一些善于见风使舵的官僚和清客也争相趋附,一时间害得朝内是乌瘴气。虽然有司空第五伦等人在极力劝谏,但章帝仍然置若罔闻。

不久,章帝又想为舅舅马氏等人封侯拜爵,马太后担心有损成法招来不满,所以坚决不允许。马太后的一席话把章帝说得只有俯首受教,唯唯而退。

建初三年(78年),马太后去世。这年,章帝又册立窦融的曾孙女为皇后,于是,外戚窦氏的势力迅速发展了起来。

◎文苑拾萃

《论衡》

《论衡》被世人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论衡》为东汉王充所著,大约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写成,现存有85篇文章。

东汉时期,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占据了统治地位。与春秋战国时期有所不同,这时的儒学被打上了神秘主义色彩,掺进了谶纬学说,以致使儒学变成了“儒术”。其集大成者是皇帝钦定的《白虎通义》,《白虎通义》还曾为“国宪”和经典。王充的《论衡》一书就是针对这种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

《论衡》一书通过细说微论,解释了世俗之疑,揭示了是非之理,也就是以实为根据,不作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的意思就是评定当时言论价值的天平。其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论衡·对作》篇),所以,它是古代一部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著作。

浪子回头写三言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宋·文天祥《南海》

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是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三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三言二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

冯梦龙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年轻时就曾编著过《春秋衡库》、《四书指归》等解释四书五经的书籍,可奇怪的是,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都名落孙山。

考场失意使冯梦龙对当时应考的八股文深恶痛绝。这种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一句话为题,要求读书人按照死板的格式,作毫无生气的概念文章。

同时,冯梦龙对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也完全失去了信心。从此,他破罐子破摔,经常到酒楼歌肆消愁解闷,打发时光。

后来,他痴迷于一名歌妓,可是那个歌妓却嫁给了一个有钱有势的人。他一怒之下,便绝迹青楼。

冯梦龙认真反省了自己的过去,觉得再也不能这样虚度年华,大丈夫应当有所作为。于是,他结束了浪荡生活,发奋读书。渐渐地对反映市民生活的通俗文学作品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以多种笔名发表了大量的通俗小说作品。他把宋元以来说唱文学的口头创作阶段推进到作家的书写文学阶段,这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冯梦龙一面自行创作,一面将前人流传下来的作品加以删改修饰。“三言”中有很多作品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基本上反应了明代封建地主阶级逐渐衰落、市民阶层逐渐兴起的时代风貌。其中,有些篇目如《玉常春落难寻夫》、《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等都改编成了戏剧,至今常演不衰。

有意思的是,冯梦龙57岁那年,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又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竟然考取了贡生,做了官。65岁时,他弃官回乡,重操写作旧业。71岁时,他还编写了《甲申纪事》一书。

◎故事感悟

浪子回头金不换。冯梦龙曾经沉迷于歌肆酒楼,但梦想的再次拾起却注定了他一生的不平凡。冯梦龙痴迷于写作,终成大器,这与他的雄心壮志是息息相关的,留给后人很多思考。不论何时,立志做事总比沉沦堕落强。

◎史海撷英

露梁海战

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国内政局发生重大变革。丰臣秀吉为了缓解国内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就把国内的注意力转向国外,制订了占领朝鲜,征服中国,进而向南洋扩张的军事侵略计划。

丰田秀吉首先向朝鲜提出了“假道入明”的狂妄要求,结果遭到了朝鲜政府毫不客气地拒绝。于是,万历二十年(1592年)四月十三日,气急败坏的丰臣秀吉发动了侵朝战争,日本称之为“文禄庆长之役”,也即是中国所谓的“壬辰倭乱”。

◎文苑拾萃

《情史》

《情史》是由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撰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书里都是历代笔记小说和其他著作中关于男女之情的故事。

《情史》是冯梦龙的重要作品之一。他深知“情”的感染力比枯燥乏味的说教要大得多,所以,他在《序》中写道:“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他对那些纯洁、忠贞的高尚情操表示同情和赞扬,也对那些肮脏、丑恶的庸俗情调表示愤慨和鞭鞑。

王夫之归隐论“春秋”

◎夫有其志必成其事,盖烈士之所徇也。——曹操

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涢斋,别号一壶道人,湖南衡阳人,汉族,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王夫之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四大学者。王夫之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其主要著作有《周易外传》、《周易内传》、《尚书引义》、《张子正蒙注》等。

王夫之年少时聪颖过人,才华出众。他4岁时就跟从长兄王介之读书,7岁时读完了十三经,14岁时考中了秀才,16岁时开始学习诗文,他读过古今诗文不下10万首。

少年时的王夫之就开始留心政务,喜欢向人们询问各个地方的事情,像那些山川险要、物质生产、典章制度的沿革等方面的问题,他都认真地钻研。

王夫之年轻时曾考过举人。张献忠的农民军经过湖南时邀他参加,被他拒绝。清军攻入湖南,他举兵反清,失败后在南明桂王政权中任过小吏,南明政权的腐败使他触目惊心。

1653年,王夫之逃到湖南西部的耶姜山,开始了他屏迹幽居的生活。在这动荡的历史时期,这种屏迹幽居的生活也很难长久。

1654年,清廷恢复在湖南的统治,下令“薤发”,让汉人保持和清人一样的发式。王夫之拒绝“蕹发”。他改换姓名,变易衣着,浪迹于荒山野岭之间。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王夫之仍然坚持著述,并且先后完成了《老子衍》、《黄书》等著作。

1658年,王夫之返回家乡的“续梦庵”。次年秋天,完成了《家世节录》,这时王夫之已经40岁了。

1662年,南明政权覆灭了。悲痛之余,王夫之感到大势所趋,匡复明朝的愿望已成泡影,便痛下决心,隐居著述,不再以为抗清而南北奔波为要。他要对汉民族自取败辱的教训做出理论总结。

在此后几年中,王夫之先后完成《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春秋家说》、《春秋世论》等反映其哲学、政治思想的重要著作。

1675年,王夫之迁居到石船山下,建造了一个茅草房,居住下来。他称之为“湘西草堂”。在这里,王夫之度过了余生的17个年头。

在这17年中,王夫之发奋著述。故国灭亡的灾难和痛苦在时时地折磨着他,总结亡国灭家历史教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催促着他。他每天天未明就起来读书写作,一直到深夜。白天热了,他就打开窗子;夜晚昏暗,他就伴着孤灯。他对十三经、二十一史以及张载、朱熹的遗书进行仔细再三地阅读和研究。有时饥寒交迫,死亡随时都可能降临到他的头上,但他毫不在意,仍然在克服生活困难的同时继续钻研。

到了暮年,王夫之体弱多病,磨墨、拿笔都很困难,他还常常把笔墨放在床榻旁边,竭力地去编纂、去注释、说明,笔耕不辍表现出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坚毅的治学意志。他的史学名著《读通鉴论》、《宋论》以及《楚辞通译》、《周易内传》、《诗广传》、《噩梦》、《张子正蒙注》、《庄子通》、《俟解》、《夕堂永日绪论》等重要著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1691年,王夫之已73岁了,他患病很长时间,哮喘、咳嗽,但仍不停地阅读着。1692年正月,他病故于石船山下的湘西草堂。

王夫之的丰富著述展示了他卓越而智慧的思索,散射出许多进步思想的光芒。

王夫之的治学思想和治学方法也是比较进步的。他主张学与思兼用。他说“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故事感悟

故国遭难,山河破碎,令王夫之寒心不已,最终归隐田园,发奋著书。虽贫寒,却改变不了王夫之的初衷;虽年老体衰疾病缠身,却移不去哲人的故国情怀。

◎史海撷英

明末农民起义

明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至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张献忠等部率领农民军,经过从小到大的发展、从分散到集中和从游击流动到运动流动的战斗,终于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该农民起义军运用的战略策略非常好,渑池突围完成了战略转移,后来从流动作战转为阵地战,从而避免了不利条件,变被动为主动,战斗力非常强,大大胜过了明军。但是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也同样十分深刻。

◎文苑拾萃

玉楼春·白莲

(清)王夫之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

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

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立志探求新知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华蘅芳(1833—1902年),又作华衡芳,字若汀,江苏金匮县(今属江苏无锡)人,清末数学家。少年时期的华蘅芳便喜欢数学,14岁时便读通程大位的《算法统宗》。咸丰十一年十一月(1861年12月),江苏巡抚薛焕介绍徐寿、华蘅芳做曾国藩幕僚,至安庆大营,官直隶州知府。他精研算理。同治元年(1862年),他与徐寿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窃喜洋人之智巧我国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1873年,华蘅芳与傅兰雅(J·Fryer)合译《代数学》、《微积溯源》。光绪十五年(1889年)华蘅芳在天津武备学堂试制氢气球。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华蘅芳去世。

同类推荐
  • 有梦想,你就是奇迹

    有梦想,你就是奇迹

    《有梦想你就是奇迹》作者吴宏庆是多年来活跃于国内故事界的一线故事家,在吸收传统故事精华的同时,又结合自己的理念与经验,创作的故事想象力丰富,情节严谨,令人称绝。《有梦想你就是奇迹》是从其公开发表的作品中精选而出,相信会给读者带来与众不同的阅读享受。
  • 驭兽斋·部落传奇

    驭兽斋·部落传奇

    依天与石龙回到石氏部落,因为立了大功,两人都获得充足的部落贡献点数。石龙如愿以偿地换来了一只吞食兽,而依天则换来了看起来无甚用处的奇特小宠兽……为了节省去寻找前星际联盟政府留在第五行星的遗迹的时间,依天准备在部落里传授少年们一些基础的战技,但是在部落中开课也是需要资格的。依天为了证明自己而接受族老们的挑战,一场龙争虎斗即将上演……秋天快到了,石氏部落要派驼兽队远行去金矿部落交换兵器。为了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石顶天邀请依天一同前往,并且告诉依天,金矿部落有一艘巨大的飞船。他们的族长就住在飞船上。依天觉得,也许这是他的一次机会……
  • 兽王·九玄龟珠

    兽王·九玄龟珠

    黑龙帮帮主丁屠天的寿宴上,兰虎联合其他的势力对黑龙帮发起了攻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独孤奇也在宴会上突然出现。独孤奇告诉兰虎,四大神兽之一的玄龟在外星陨落,全身生命精华分为九颗珠子散落四方,独孤奇邀请兰虎结盟,一同前往外星寻找九颗九玄龟珠,平分天下。兰虎断然拒绝,双方一场大战,独孤奇乘坐早已研制妥当的单人宇宙飞船破空而去……在桃花源的帮助下,兰虎最终飞向后羿星,开始九死一生的寻找九玄龟珠之旅……
  • 倒霉蛋阿歪——男生就是挨整命

    倒霉蛋阿歪——男生就是挨整命

    《倒霉蛋阿歪》系列丛书围绕主人公阿歪展开情节,分别讲述了阿歪在学校、家庭中遭遇到的种种事情,突出反映了小学校园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趣情境,以及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艺术,反映了现代小学生群体活泼灵动的生活面貌及可爱无矫饰的个性特征。故事幽默搞笑,其中不乏关于善良、友谊、家庭教育、学习、成长等启示。
  • 55位名作家的成长历程(四)

    55位名作家的成长历程(四)

    本书介绍了司马迁、蒲松龄、曹雪芹、沈从文、姚雪垠、歌德、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等55位古今中外作家的成长历程。
热门推荐
  • 死灵编码

    死灵编码

    推荐!收藏!点击!票子!打赏!评论!新书《死灵编码》!本故事如有类同纯属巧合:中学生杨辰课外调查一起灵异事件后发生意外,醒来后右眼却能看见鬼!为了隐瞒自己的秘密他不再使用右眼,然而一日一个女孩闯入他本该平淡的世界里!——她,帝华集团董事长的千金苏灵,与杨辰本该是两个世界不相往来的人,然而她却在一场交通事故中险些丧命,情急之下为了救人,他无意间触碰到未知的领域,编码逆写,生命延续,且看他如何凭借着特殊的能力走向巅峰,成为一代枭雄!
  • 绍兴名人传略

    绍兴名人传略

    选入本书的传主,包括大禹、勾践、文种、谢安、王叔文、李光、沈炼、姚启圣、邵力子、周恩来十位名人,侧重于政治家系列。从洪荒时代的大禹到20世纪的周恩来,均为历史上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青史留名的人物。本书是绍兴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
  • 这很唯心

    这很唯心

    街上的小贩用手搓出一只鸡腿递给旁边嘴馋的隔壁小孩;路上行人的沐浴在阳光下,头顶的向日葵闪闪发光;一位中年大叔握着十几根充电线,身上电光闪烁。黎南看着玻璃面前平平无奇的自己,感觉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 酒娘

    酒娘

    “若有来世,你可愿意再见我?”酒酣耳热时,他趁着醉意问了这句话“再见你作何?再毁我容颜?再杀我至亲?再伤我情意?”她冷笑相问“你……!”他几欲拂袖而去。她只是伸出手再给他斟上一盏花酿,“但若只我一人,势必伴君而去,天涯海角,此生不悔。”……终其一生,他们是一个难解难断的死结
  • 携万千星辰入你心

    携万千星辰入你心

    重生前,他是她的所有,是她触不可及的梦,谁知,一场大火,毁了她的所有,毁了她的梦。当她得知是他有意纵火的时候,她不敢相信,她崩溃,她难过,可更多的,是绝望。重生后,顾许许一改之前的风格,不再任性,不再懦弱,她决定,前世的一切,她不再计较,她只想重新生活。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前世的夜景沉渣得要死,而这一世的夜景沉,却对她那么好?神马情况?!!为什么一切不在她的掌控之中?怎么不按剧本发展呢?一般的重生小说里,重生的主角不应该预知未来的事吗?她这是神马情况?————“夜总,顾小姐又去相亲了!”夜景沉挑眉,“哦?给我搅和黄了。”“夜总,顾小姐拒绝来你的生日会!”夜景沉蹙眉,“绑也得给我绑来!”“夜总,顾小姐跟别人去民政局了!”某男终于坐不住了,蹭的一下站起,“去我家带上户口本,去民政局。”居然跟别的男人领证结婚,真是胆儿肥了她!顾许许很庆幸,庆幸她重生了,让她知道,夜景沉也那么爱她,她的喜欢并不是一厢情愿。她没有想过原谅他,她原谅了自己,原谅了自己又一次陷入夜景沉的陷阱之中。他为她放弃,她为他原谅,两个人牵绊在了一起,没有谁能解开,也没有谁能拆散。不喜误入坑!
  • 怒荡天下

    怒荡天下

    地球青年周易重生玄黄大世界,体内被人打入神秘封印,修为不得寸进,受人白眼。一朝觉醒,惊现妖圣破损元神,得奇遇,炼神水,怒荡天下。人若不公,灭之!地若不公,平之!天若不公,荡之!
  • 再逢梧桐叶落时

    再逢梧桐叶落时

    她是被族人抛弃的普通小仙,他是受人尊敬的是药宫上仙墨司歧。前世他一时心软救她水火,收她为徒悉心教导却不料竟让她情根深种。责任与私情,伦理与爱恨纠葛,他眼睁睁看着她魂飞魄散。今世,再次相遇,他心怀愧疚对她百般照料,一心想渡她成仙……妖魔仙三界中的爱恨情仇,她能否寻实现前世未完成的夙愿?然而朝夕相处中他渐渐明白自己的真心……安雅Anya首部作品《再逢梧桐叶落时》
  • 大明小地主

    大明小地主

    信春哥者,穿越不死,彪悍依旧!王森威武,纯爷们精神光芒万丈!魏忠贤是我小弟,天启是我学生,洪承畴,他最喜欢向我早请示晚汇报;“王森把持军权,专横跋扈,淮北百姓知王森而不知天子。祸国蠹虫,求陛下杀之以谢天下!”东林党们如此说。“王森据良田数十万顷,铁厂盐场丝厂钱庄无数,国家财货,半入其罄,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阉党们说。“不杀王森,大事难成!”通古斯酋长骂道。“王小哥是大好人,带领我们走向富裕新生活。”全国的灾民们说道。“辽东数十万军士,唯王阁部马首是瞻!”毛文龙、洪承畴、祖大寿、赵率教等跪于马前,齐声喝道。“该怎么写这个人呢?”史官咬着笔杆,挠头不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光明之时空之间

    光明之时空之间

    用时间与空间的两种笔调去进行现实历史的摸索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