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54700000013

第13章 人人都有美国梦(1)

(美国)

你知道的,人人都有美国梦。

美国梦

自1776年以来,世世代代的美国人都深信不疑,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200多年来,“美国梦”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来到这片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美国也因此成为全球成功人士的摇篮。

——摘自百度百科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个高瘦苍白而富有行动力的摇滚女生,她的外文名叫作Kim,她仔细看了我所查到的百度词条。

-就是这样的,但也可以不用说得那么复杂,我具体所指的是国人的美国梦。

-国人的美国梦?

-去美国,过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实现自己一直以来想要实现的目标,在那里获得成功。

Kim就像许多90后少女一样,爱听歌,爱把早饭钱攒下来买杂志,上课时偷偷地藏在课本底下看,也许还曾经爱看琼瑶剧和花痴偶像剧。

但是这一切的生活轨迹都在某一个寻常午后,她听到Green Day的歌曲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后戛然而止,如同脱轨的火车般疯狂地驶向了另一个无法回头的方向。

-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摇滚乐队,后来他们就变成了我一生的挚爱。当时的我可是连英文都说得磕磕绊绊的呢,为了看懂歌词,就对着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查,到后来英文更好了些,我就开始听Blink-182、Metallica、Marilyn Manson之类的摇滚乐了。

-英文好了之后就开始听更为摇滚的歌曲?

-这个之间倒是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在英文变好的过程中鉴赏摇滚乐的能力也在提升,自然而然会发掘出更好听的摇滚乐来。

-但通常Green Day都会被认为是流行乐队,不是吗?

-没关系,我一度也这样想,但现在我觉得只要我认为Green Day是摇滚乐队,那他们就是摇滚乐队,我不太在乎别人对他们的看法,有时候音乐也会是很私人化的东西。

然而Kim的爸妈也如同中国大部分60后的爸妈一样,是两个保守而且有些排斥外国文化的中年人。在高中这种看四大名著都会被斥责为不务正业看闲书的高压岁月里,一边做作业一边戴着耳机听摇滚乐简直可以堪称是丧心病狂、不可饶恕的罪过,何况Kim除了英语在努力自学下算得上数一数二外,数理化科目则完全不行。

-我知道自己这样的行为是在挑战爸妈的权威和底线。

-那你为什么还是选择这样做了?

-因为在青春期里我的心中住着一头猛兽,我克制不了那头猛兽,它昼夜不停地在我胸腔里横冲直撞,拼命嘶吼,随时要撕裂表面的平静。

-你觉得压抑?

-我对现实不满。

-你和父母之间发生了非常激烈的冲突?

-最严重的时候,他们在外面用力地砸门,而我则将自己锁在房间里,用MP3把摇滚乐开到最大声,然后声嘶力竭地吼叫,那时候觉得仿佛一切都在燃烧。除此之外,学校里的老师也非常讨厌我,不好好念书,不守纪律,逃课去听什么摇滚乐演唱会,你知道这些行为都被认为是不可容忍与离经叛道的。虽然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我只是想有点自己的爱好,想获得自由和尊重,但是却遭到了各种粗暴的镇压,在那些漫长而压抑的岁月里,摇滚乐是支撑我走出阴霾的最大力量。

-为什么?

-它让我觉得现实再怎样不堪忍受,还有一个可以钻进去的壳,最起码在那里我是安全的、自由的、拥有共鸣的。

-高度概括一下的话,那就是你在高中时期是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叛逆少女。

-大概如此。

高中时期的Kim被普遍认为是个怪物,行为举止奇怪,迷恋奇怪的音乐,谈论奇怪的东西,在别的科目上看SAT与托福,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她难以相处、难以沟通。

就这样Kim的父母和Kim之间产生了完全无法调和的矛盾,这就好比邓丽君与Marilyn Manson,她的父母只想要小城故事多,而Kim想要来自地狱的嘶吼,他们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彼此之间的电波无法被对方接收,所有的沟通也都以失败告终。

的确让人沮丧,但这就是冰冷的现实。

-那时候我觉得我必须得去美国。

-为了Green Day,为了Marilyn Manson?

-为了自由,为了我的美国梦。

为了追寻自己喜爱的乐队,为了寻找自己心目中的摇滚乐圣殿,更为了追寻自由,Kim一心要逃走,逃去美国,追寻属于自己的美国梦。

她的第一次尝试在高一,高一暑假就考了托福,但是SAT因为要远赴香港考试,让认为这是劳民伤财举动的母亲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即使Kim在整个假期中争取过多次,她的母亲也始终没有同意。

第二次尝试是在高二那年的末尾,几所美国大学来Kim所在的高中作宣传。Kim原本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只因为看见是美国的大学,便下意识地投了简历,没想到在面试的时候和主考官聊得非常投机,他们都是Green Day的乐迷,主考官许诺愿意给Kim全奖,因为她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对美国的了解让人惊讶。

于是在美国大学全奖与班主任的说服下,Kim的母亲终于开始相信像Kim这样性格怪异的孩子去美国会更适合,她会在那里生活得更好,最终Kim的母亲同意了。

-天哪,我当时都以为这辈子绝对没有希望了!我越是喜欢的,他们就越反对,有时候我都觉得他们纯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那时候家庭的气氛也很不好,我们总是为了我是否能去美国而争吵。

-但你幸运地成功了。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到最后,哪怕看起来已经失败了。

-你觉得自己最努力的地方在哪里?

-我努力听歌。

-这总结一点也不对,这样不就变成“努力听歌就能去美国”了吗?

-好吧,我承认是我运气好。

重返青春

Kim去了美国西南方的某个小镇念大学,去得很匆忙,所以选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贸易专业,但她和我强调,其实大学还是不错的,就是小镇太过宁静,感觉自己像在养老。

-你不是喜欢听摇滚乐吗?

-爱听摇滚乐不代表生活不像养老,再说老年人也可以听摇滚乐。

-没有到处跑去听现场吗?

-第一年确实是这样做的,三个月听了七个现场,看见自己喜欢的歌手就大声尖叫直到嗓子哑掉,还偶遇过大牌制作人,一起喝了杯酒。

-那不是很酷。你有什么感觉?

-既紧张又新奇。

-那后来为什么没有继续这样新奇的生活?

-让你连吃三个月的红烧肉,你还吃吗?

-不要这样理直气壮地反问我啊……

不管Kim吃红烧肉是不是吃到想吐,毫无疑问的是,她已经闻到了自由空气的味道。当一个无比憋闷的人终于可以大口呼吸时,她一定会拼命喘息的。

简单来说,就是及时行乐,尽情放纵。

-你已经说过行乐了,那就来说说放纵那方面吧。

-我在社交网络上把以前的同学都删掉了。

-这也算放纵?

-当然了,这足够他们在背后非议我了。

Kim的同学曾经十分瞧不起她,认为她是一个只会听摇滚乐的怪物,念书不行,家境不好,还整天做着不切实际的美国梦,简直没有比她更讨人厌的人了。他们嘲笑她、非议她、排挤她、冷落她,说她痴心妄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突然机遇天降,Kim在极短的时间内踏上了美国的土地。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便会遇见各种各样奇怪的人,然后发生各种各样奇怪的事情。原本看不起你的人,在你出国后便会高看你一眼,明明人还是原来那个人,镀上了一层光环后便值得交往了。

-我高中时候班里念书非常好的一个男生突然联系我,问我在美国哪里,在什么大学念书,随后还要我帮他找资料、找大学,请人写推荐信。天啊,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们之前从来没有说过话,我都快忘记他长什么样了!

-你拒绝了?

-那当然,谁稀罕他现在的高看,又或者说,归根结底,他仍然不一定看得起我,只是想利用我帮他做事罢了。只是我实在很难想象他的脸皮竟然能这样厚,我之前告诉过你,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至少我从来不做这样没礼貌和不体面的事情。

-确实。

-就这样我想了想,便把他们都删了,反正我们互相不喜欢,我永远也不会融入他们的圈子,他们也永远不会试图来理解我。那时候的我觉得自己可行了,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比他们都强,觉得他们算什么,我不需要去结交他们。

-因为你在美国,因为你听摇滚乐?

-虽然羞于承认,但当时的我确实是这样想的,现在看来,这算是中二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吧。

到达美国半年后,Kim决定要将自己压抑的青春弥补回来,她要做任何一切她想做的事情,哪怕某个念头只是在她的心里一闪而过,她也一定要立刻去做。那时候的她决定要让自己重过16岁,重过17岁,再也不能等自己年纪变得更大了。时光飞逝,Kim想要抓住青春的尾巴,弥补所有的缺憾。

好不容易来到了美国,Kim觉得一定要努力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要自由放纵。

在国内的时候,Kim想要染头发,一直不被学校和家人同意,于是到达美国后,她将头发染成了最招摇的苹果绿,不久后她便觉得还不够,下个月就将头发染成了粉红色,在演唱会现场还跟着一群疯狂的美国歌迷,用便利的染发喷雾将头发喷成乱七八糟的彩色。接着她去打耳洞,沿着耳骨一口气打了七个,戴上七个银色的小骷髅。她还化哥特式的浓烟熏妆,穿奇装异服,去酒吧喝酒,彻夜狂欢,抽大麻,短暂地交过几个男朋友,但随即对他们失去了兴趣。

那时候的Kim像一块吸力十足的海绵,能吸收生活中的一切,好的坏的,照单全收。

-我只是不甘心我的青春在国内这样压抑地度过。

-所以反弹得这样厉害?

-我怕青春就这样没了,所以拼命地想要留住青春,想让自己活得像个十五六岁的少女。

-可你也知道,所有人的青春终究会结束的,总有要成熟起来的那一天。

-当时我根本看不见未来。

在Kim到达美国后的第一年还未结束的时候,她和父母越洋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导火索是信用卡上的余额。

每个月Kim的父母都会查一次账单,扣除了奖学金后,他们会提供给Kim约200美金的零花钱。一般来说,在一个地广人稀没什么娱乐购物活动的小镇,这点钱已经绰绰有余,但是很不巧Kim要重找青春,而她大多数时间在繁华的大城市和演唱会中,所以这笔钱就显得有点不够了。

Kim几乎每个月都会超支,更加不妙的是这种超支还呈上升趋势。在数月交流未果的情况下,她的父母一个电话打过来,劈头盖脸就骂:“想去美国就用自己的钱啊!”“你了不起就别花我们的钱呀!”“你以为自己家里是多有钱啊?我们辛苦工作就供你在外面挥霍吗?”“你也是成年人了,就没有一点羞耻心吗?”“从今天开始一分钱也不会给你!你不是喜欢美国吗,那你就死在美国吧!”

说到这里的时候,我们都沉默了一会儿。

随后我按捺不住好奇,小心翼翼地问她:“那你最后死在美国了吗?”

“谢谢,没有。”她冷冷地回答我。

-没有零花钱你要怎样生活?

-我有奖学金,可以免费在学校食堂吃饭,住在学校宿舍,也不用额外掏钱,这些生活必需的花销都可以用奖学金支付。

-你到底拿到了多少奖学金?

-折合成人民币的话大概是60万吧。

-但是这样你就几乎不能有课外娱乐活动了。

-已经没有关系了。

-为什么,你不是要重返青春吗?

-那通电话就像一盆冷水当头浇下,告诉我,我的青春已经结束了,再也不可以这样随心所欲地生活了,我要学着去做一个成年人,自己去负担自己想要的,自己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此后Kim开始去华人餐厅打黑工,拿着2美金的时薪,忍受着势利老板的刻薄与嘲笑,收入只能仰赖时好时坏的服务生小费,她要自己赚钱去美国最大的音乐节——Coachella。她说:“我来美国不是为了提高英语,不是为了更好的前途,不是为了给自己镀金,而是为了追寻我的音乐梦想。也许你根本不信我所说的,但这就是真的,所以不管怎样我必须得去Coachella。”

-你最后去成了吗?

-去成了。当我从学校信箱里拿到票时,几乎都无法走路,不但手抖,连脚都发软,差点儿从楼梯上滚下去。因为这些曾经都只出现在我最为疯狂的梦境里,在此之前我从未想到这一切会梦想成真,那时候我真怕这只是一场梦。

-现场气氛好吗?

-简直棒极了。我约了几个美国人同行,在那里没有人觉得我奇怪,也没有人觉得我疯狂。在音乐节现场,我觉得我被救赎了,我可以这样活下去。你明白这种感觉吗?我总是不断被人否定,人人都告诉我,你这样不行,你是个怪物,但是那一刻我觉得我没有问题啊!我很好啊!我发自内心地觉得我非常正常,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接受了!

-你获得了想要的一切?

-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美国梦。

学习才是正经事

而从音乐节回来后,Kim又陷入了同样的怪圈,因为行为举止怪异而被周围的同学所疏远,因为不好好念书连续挂科而被中国留学生圈子所瞧不起,认为她是个只会听摇滚乐的怪物,他们非议她、冷落她、排挤她。

同类推荐
  • 林徽因全集之译作诗歌戏剧(1)

    林徽因全集之译作诗歌戏剧(1)

    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生命的层级

    生命的层级

    “我们相遇时,我三十二岁;她去世时,我六十二岁。这三十年,她是我的生之所在,心之所向。”每一个爱的故事都是一曲潜在的悲歌。巴恩斯把所有作品都题献给了爱侣,而这次却再也无法得到她的回应。在这部极其私人的作品里,他以罕见的坦率讲述了自己人生中唯一的故事,关于爱与失去的悲伤故事。作品字里行间流淌着巴恩斯对爱侣的深情哀思,也承载着他对记忆和存在深刻的省视。
  • 一日美好一日新

    一日美好一日新

    本书收录了尤今老师对于生活的诸多感悟,她将自己对人生、世界、爱情、友情的诸多想法凝聚于文字,写成一篇篇优美文章,鼓励大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领略生活中的诸多美好。
  • 幽谷里的芬芳:最受喜爱的精美散文

    幽谷里的芬芳:最受喜爱的精美散文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精美散文,或细致入微,或深刻感人,如微微泛波的河面上漂流的一叶小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散文将多彩感情、生活小事等方面的描写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闪亮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精美散文之后都有回味和咀嚼,为其中的“精”所吸引,为其中的“美”所折服。"
  • 立场

    立场

    《立场》是“非非主义”“第三代诗歌”代表诗人吉木狼格的最新诗集,收诗近两百首。这些诗包括生活感悟、自我反思、时事评点等,幽默而富有哲理。诗歌延续了吉木狼格不含杂质的语言风格,体现出诗人一种天生的语言洁癖,以及自觉的极简美学追求。
热门推荐
  • 复制一个地球

    复制一个地球

    曹毅能消耗自己的能量从脑海中的地球带出任何东西。我的背后有一个世界在支持我变强。不过这个系统精灵有点古怪呀,野生的精灵不好管。ps:开局觉醒天赋,修炼到练气境觉醒系统,本书虽然有高科技但不会有专业术语
  • 约法365:亲亲总裁你好拽

    约法365:亲亲总裁你好拽

    为了尽享和她在一起的时光,某男无耻的约法N章:两天吃一次饭,三天来一次互动,四天过一次二人世界,五天。。。某女抓狂:这频率,你承包我算了!某男桃花眉一挑:恩,好,承包你做个饭,暖个床,生个崽,永远不下堂。。他追她逃,终于被他欺身压|上|床:恩,忘了约法第一章,一天上|一|次|床!他是王子路,她易容闺蜜的前男友,同胞妹的前未婚夫,认识她前数不清的风流债,她是欧阳瑶,被他一步步吃干抹净带俩球无奈落跑的灰姑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城镜主

    倾城镜主

    天流万道界域星辰绝迹之处一只远古凶邪静静的沉睡在它背上一位沧桑暮年闭目垂钓……永夜深渊灵魂再生之地一名绝美男子手握一卷端坐在一副精妙绝伦的碧玉棺椁之上……浩瀚虚空星辰汇聚一座神殿殿内有一女孩样貌不过十八独自一人躺在王座之上……
  • 异世穿越之宠男多多

    异世穿越之宠男多多

    她原本是二十一世纪鼎鼎大名的博士,穿越之后她是凤栖国女帝最喜爱的长太女,同时也是白离最喜爱的小徒弟。上辈子,她以后会做一辈子的“黄花”没想到穿越成个小奶娃,却换来了朵朵桃花,师兄,皇上,盟主,皇子,阁主…只要是帅哥,俺通通拿下
  • 如果你是巴菲特

    如果你是巴菲特

    如果你是巴菲特,你会怎么做?你会如何奋斗?你能像他一样成功D吗?本书并未把重点放在巴菲特的投资方法上,因为这些方法终会有失误和过时的一天。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分析“股神”巴菲特的生平,结合巴菲特的言行,从中总结出有益于年轻人的忠告。因为年轻人最需要学习的应该是巴菲特思想里那种基于理性的人生哲学元素。从这种理性出发,可以找到更伟大的思想,可以利用这种思想冲击自身事业的巅峰,利用这种思想创造自己理想的人生。黄志坚和苏翠专著的本书献给正在奋斗或准备奋斗的年轻人。
  • 末曙

    末曙

    旧时代荒兽泛滥导致文明灭亡,仅存的幸存者栖息于地下苟且偷生,为了活着,基地领袖组建一支寻找探索稀有能源的拾荒小队以补给基地运转所需要的能源。一座座超远古遗址被发现,挖掘文明断层前的秘密,揭开这个宇宙一角。
  • 应是少年依旧

    应是少年依旧

    在花树十四岁的时候,碰到了许应如,从一群不学无术的人手中救下了这个温婉的女孩。后来,许应如却成了花树世界的一道光。十六岁那年,眉眼弯弯的许应如服药自杀了,从此,花树就活成了许应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情谱

    异情谱

    我写不了长篇小说,然后又妄想写几个自己喜欢的故事。只能写几个小故事啦,望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