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09900000031

第31章 “迁都”伦敦,帝国还乡(2)

在其后的3年里,汇丰和米特兰开始了密切的合作。1990年12月,双方协议的3年期届满,当外界正预测其可能合并之际,汇丰宣布合并计划暂时搁置。

浦伟士坦言,合并遇到了困难。当时,汇丰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业务均出现严重亏损,而米特兰银行面对的困难更加严重,英国经济正步入衰退期,米特兰银行在国内贷款业务上遭受巨额亏损。此外,汇丰的结构也被英国当局作为问题提出。因此,汇丰在声明合并计划暂时搁置的同时,宣布结构重组,为日后的收购创造条件。

一年多以后,汇丰全面收购米特兰银行的时机成熟。因为汇丰迁册完成,本身的结构问题已经解决。与此同时,汇丰1991年盈利获得佳绩,米特兰银行在1991年虽然税后亏损3300万英镑,但较1990年已大幅减少了81%,1992年更可望恢复盈利。因此,对汇丰而言,在1992年年初提出收购可谓最佳时机,因为一旦米特兰银行恢复盈利之后,收购价格势必会大幅提升。

1992年4月14日,汇丰宣布两行合并建议,即以1股汇丰股份及1英镑汇丰10年期债券换取1股米特兰股份。按当时的股价计算,实际上,汇丰以每股米特兰股份作价387便士向米特兰提出全面收购。

对于汇丰收购米特兰,浦伟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其一,九七政治转变的考虑。浦伟士说:“这项建议对汇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未来几年会存在一些不明朗的因素,我们作为国际性银行,在各大重要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当我们进入带有不明朗因素的过渡时期,尤其是1995年,届时立法局会进行直接选举,若香港最大的银行被人冠以问号,对香港将会造成严重损害。我就是希望借此消除这个可能的大问题。”

其二,商业利益驱动。合并米特兰之后的汇丰,将一改原来在欧洲只是外来银行的角色,取代米特兰银行在全欧洲的经营地位,成为通行无阻的欧洲银行。对此,浦伟士说:“我们过去10年一直尝试打入欧洲市场,而且更是英国米特兰银行的最大股东,透过既有的投资打入欧洲市场,对我们是难得的机会。”

其三,保证汇丰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汇丰董事局手中。对此,浦伟士直言不讳:“在1980年代,银行之间互相收购成风,我可以绝对肯定,那时若我们不向外发展,汇丰必然被一家美国或日本的银行收购。那时汇丰的经营权可能落入一些对香港没有兴趣的人手里。这次我们提出与米特兰银行合并,用意就是要控制自己的命运。”

然而,就在这时,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英国另一家结算银行--莱斯银行宣布介入收购战。其实,在过去的一年里,包括莱斯银行在内的十几家国际性银行都曾有意收购米特兰。

1992年4月28日,莱斯银行宣布,建议以1股莱斯股票加30便士现金换取1股米特兰股份,每股米特兰作价457便士,比汇丰的收购价高出20.9%。同时,附带两项条件:必须获取汇丰从米特兰得到的商业秘密和无须提交英国垄断及合并委员会审议,否则汇丰的方案也必须一并交由该委员会审议。

与早年米特兰银行一样根植于英国传统工业重镇伯明翰的莱斯银行,早已有意收购米特兰。1991年年初,莱斯银行便已着手研究收购米特兰的可行性,只不过一直在“暗恋”之中,未向外界透露而已。

当时的一些分析家认为,在莱斯银行宣布以37亿英镑的价格参与收购战后,汇丰可能会被迫退出争夺米特兰银行的竞争。

面对“强敌”,汇丰没有退缩。浦伟士亲赴伦敦推介其收购方案,并直斥莱斯银行的反收购行动是恶意收购。同时,米特兰董事局也拒绝向莱斯提供资料,米特兰主席彼得·沃尔特斯并在股东大会上呼吁股东支持汇丰的收购方案。

5月8日,汇丰正式向米特兰股东发出收购文件。由于汇丰股价上升,汇丰的收购价实际上已提高到每股米特兰420便士,与莱斯的出价差距缩小。然而,一周之后,英国有关方面裁定米特兰银行需向莱斯银行提供商业资料,汇丰的收购计划似乎又要掀起波澜。

但是,从5月下旬起,汇丰的收购转而变得异常顺利,英格兰银行和欧洲共同体相继批准其收购建议,英国工贸部也表示不反对汇丰的收购计划,无须交由英国垄断及合并委员会审议,并裁定莱斯银行的收购计划须转呈英国垄断及合并委员会裁定。这意味着汇丰实际上已经获得欧洲及英国所有监管当局的批准,情况与1981年收购苏格兰皇家银行时已经截然不同。

6月2日,汇丰为保证最后击退莱斯,避免其十年进军欧洲的大计功败垂成而提出最后收购建议,以每120股汇丰加面值65英镑新汇丰债券或65英镑现金换取100股米特兰,即将收购价提高到每股米特兰471便士,收购总值也从原来的31亿英镑提高到39亿英镑,增幅达25.8%。

6月5日,面对汇丰的反击,迟迟未获英国垄断及合并委员会批准的莱斯银行宣布放弃收购计划,汇丰取得最后胜利。

汇丰收购米特兰银行一役是汇丰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被媒体认为是汇丰的“帝国还乡战”。

米特兰银行除了在英国零售业务上实力雄厚外,在欧洲大陆的贸易和批发贷款业务上也根深叶茂,业务网络发达。在亚太和北美地区业务力量较强的汇丰,在欧洲地区相对薄弱。因此,双方的合并还具有地理上的互补优势。

在成功收购米特兰银行的同时,汇丰控股与香港联合交易所及伦敦证券交易所达成协议,获准汇丰控股在香港和伦敦两地同时作第一上市,接受两家交易所监管。汇丰控股取代米特兰的上市地位,成为英国金融时报指数成份股。稍后,汇丰控股董事局重组,并与汇丰银行董事局分离,迁往伦敦。

从诞生到成长、壮大,香港一直是汇丰的家,一直是汇丰高层发号施令的总部所在地。从此以后,汇丰集团重心西移,在香港的汇丰银行只是专门负责汇丰集团亚太地区的业务发展。这种局面一直要到十几年后的一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才有所改变。

冯成章,徐丽施:浦伟士详析汇丰米特兰合并行动,载香港《明报》,1992年3月20日。

冯聘:汇丰帝国还乡战,载香港《经济日报》,1992年3月19日。

4 收购与整合:“三脚凳”战略初步实现

1991年,总部位于伦敦的汇丰控股股份在伦敦和香港上市,已显示汇丰集团视欧洲尤其是伦敦市场为其未来发展的重心。收购米特兰全数股权后,汇丰在伦敦站稳了脚跟。

米特兰的纳入麾下,使汇丰成功晋身世界十大银行之列。其资产总值由1991年的860亿英镑增至1992年的1700亿英镑,共有3300家分行及办事处分布在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收购,使汇丰从一家亚洲领先银行摇身一变而为知名的国际银行。自此,汇丰蜕变为一家以英国为基地的跨国银行集团,注册地、控股公司及其董事局均在伦敦,第一上市地实际上也主要在伦敦。

汇丰收购米特兰后,开始致力整合与巩固旗下的各项业务,尤其是整合各主要附属公司。浦伟士首先将伦敦、纽约与东京的财资业务合而为一,并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1992~1994年间,进一步合并旗下的商人银行、证券及资产管理业务,并加强私人银行和证券托管业务,使各项业务的发展和配合更为紧密,业绩也更为明显。1991年,汇丰集团的股东应占利润仅为5.86亿英镑,1994年已增至20多亿英镑??

值得一提的是,被收购的米特兰银行在浦伟士时代,其开创的电话理财新概念银行--First Direct开始显露光芒。成立于1989年的First Direct,是英国本土第一家专业化的为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电话银行。随着1992年汇丰对米特兰银行的全面收购,First Direct也归入汇丰旗下。此后,借助汇丰的品牌效应与优势互补,First Direct不断发展壮大,从单纯的电话银行逐渐发展为电话网络银行,所有的金融服务均通过电话与网络进行,提供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全天候个人理财服务。银行员工不与客户见面,所需文件、资料通过信件或网络传递。在浦伟士时代,由于没有或只有弱小的竞争者,First Direct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客户与业务量每年以40%以上的增长率快速成长,占领着电话银行巨大的市场份额。

在美国,海丰银行1987年成为汇丰全资附属公司后,在浦伟士时代后期进行了一连串的收购活动:1996年,海丰银行收购了East River Savings Bank的业务;1997年,完成对Federal Savings and Loans Association of Rochester的收购。通过以上收购行动,海丰银行的个人及商业银行业务市场占有率得以扩大,实力得到增强。

在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收购后,浦伟士开始将汇丰集团内同一区域不同机构间的业务加以整合:1995—1996年,恒生银行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在纽约市的所有分行、米特兰银行的工商银行部以及康和租赁全部划归海丰银行;与此同时,海丰银行积极在信用卡服务、按揭融资、学生贷款及商业融资等方面加强竞争力;借助于汇丰集团较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产品和技术,海丰银行对企业客户的服务能力得到加强。

同类推荐
  • 合作力

    合作力

    合作力是企业和员工的最贵软实力,它能把独行侠融入团队,把能力转变成执行力,再把执行力转变成最终的胜果。合作力是企业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是个人进阶的最强竞争力。如果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的仅仅是几个业务能力超强的精英,那这很容易就能办到,因为这个时代从不缺少高智商、高学历、高能力的人才。然而,当一个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时,更需要一个具备超强合作力的团队,因为它需要执行者,需要生产力,需要高效率,这可不是一两个精英能够解决的问题。所以说,合作力是员工和企业的最贵软实力。
  • 任正非谈商录

    任正非谈商录

    华为作为中国商界的传奇,成功的内部运营模式长期不为世人所知。它就像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宝藏,而其最大的财富就是企业运营和管理的经验,让很多怀揣创业梦想的人趋之若鹜。本书从多方面入手,叙述了任正非经营管理华为的策略、方法、手段,即他带领华为从创业走向业界巨头的方方面面的经验。总之,它可以让人了解到一个全面的华为,又可以让人掌握到一个世界级企业的成长经验。
  • 魔鬼成本

    魔鬼成本

    成本是硬实力,削减成本是软实力,创新成本是削减成本的最高形态。以提高劳动效率、节省各种支出等传统的“加减法”来削减成本,只是对粗放管理的一个约束,虽有潜力,但空间有限,“挤”出的收益也越来越少。成本是支撑价值的根本,而最根本的削减成本的方法是注入创意,在工艺改进、技术升级、价值创新上着力。尽管这是个难点,但只要有所突破,就会取得长期、显著的效果,赢得至少三到五年的发展机会。
  • 非常营销

    非常营销

    娃哈哈一年销售近60亿元,广告投放超过5亿元,产品覆盖几乎中国的每一个乡镇。从1994年起,它就是中国最大的饮料食品企业,2000年一年的销售总量是排在它后面的第二到第五大饮料食品企业之和。娃哈哈的营销模式,迄今是中国营销界一个十分诱人的谜。
  •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一本极具创新性及实用性的经济管理类图书,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凯洛格商学院”最富于想象力、趣味性和实用性的领导力教程,它对市面上固有的传统管理理念做一次彻底地清盘和颠覆,掀起一场“无为而治”管理学的革命!作者约翰·基思?默宁翰教授是凯洛格久负盛名的领导力及管理学教授,他认为领导者们应抛弃传统的公务累累、事无巨细的管理方法,可以尝试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无为而治。本书将以全新的视角为领导者呈现关于领导学的新概念,并提供新的建议,以达到无为而治的至高领导力。
热门推荐
  • 天高几许

    天高几许

    三界六道众生,凡有九窍者,皆可成仙!仙自采上天灵气而生,妖亦聚大地精气而起,更有人间修道士或练龙虎,配雌雄,或除异兽取其内丹化为己用,身正则法正,心邪则影斜...这乱世之内,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波涛暗涌,妖界暗自蛰伏,而仙界又岂会甘于平淡?
  • 看谁能活到最后

    看谁能活到最后

    少年缓缓拔出刀,死死的盯着肖宇,随时准备一刀刺进肖宇的心脏。肖宇突然转身,枪口对准少年的脑袋:“你跟他才是一伙的。”肖宇穿越了,来到了一个比吃鸡还刺激的世界。【击杀目标+1,积分+500。】【本轮游戏死亡人数:6人。】【恭喜玩家组团成功,获得5平方公里领地,现在可以招收队员。】从此,肖宇开始了一边吃鸡一边种田,即刺激又悠闲的生活。
  • 长命宙

    长命宙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宙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不知道自己还要活多久,时间于她流逝太快,世界不为她停留。长夜漫漫,历尽千帆,她的情绪不再起波澜,唯一驱使她走下去的,只是她肩上的使命。
  •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
  • 杜工部诗年谱

    杜工部诗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生不够

    三生不够

    常言三生情长,可是九月,你我三生怎够?!…………[微信号:晚安麻麻]
  • 末日死亡日记

    末日死亡日记

    末日来袭,人间秩序完全瓦解,当欲望失去了文明的枷锁,当道德失去了法律的束缚,这个世界会怎么样?我又将怎么样活下去?突如其来的末日,我能做的,就是使出全身解数,活下去。
  • 学生青春期性知识的教育艺术(下)

    学生青春期性知识的教育艺术(下)

    我们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和发展规律,特别编辑了《学生青春期教育与培养艺术》,主要包括性知识教育、性心理教育、健康情感教育、健康心理教育、摆脱青春期烦恼教育、健康成长教育、正确处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坚强意志教育、人生观教育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知识性和指导性,能够全面指导广大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 冰冷的战姬

    冰冷的战姬

    下雨的某天,我和她相遇了。和她在一起的短短几天,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喜欢上了红发的少女。但是,在下雨的另一天,我失去了她。为了追回她,我只有渴求力量。另一方面,在追回少女的同时,被遮盖九年的悲伤过往,那神秘组织的庞大计划都逐渐展露眼前。我失去的记忆也在一点一滴地慢慢寻回……逆转了因果的少年与少女,在庞大未知的漩涡中究竟该如何挣脱束缚?“所谓的正义,就是这么一回事”“游飞,再见了。给你添了很多麻烦,我离开以后,你也要一直笑着……”“住手啊,苏菲亚!”“说到底不过是我的模仿品罢了。”“只因为这样,就要抹杀她存在的意义吗?这种事我绝不认同!”“那么换你又该怎么做?”
  • 时光老了也不散

    时光老了也不散

    青涩的年纪可以承受很多,也可以变得很脆弱,可是只要遇见一个可以撑住自己且不被其放弃的人那便是幸运的。两年的时间也可以幸运的换来:时光老了也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