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09900000046

第46章 金融海啸与汇丰(2)

“管理层一直努力解决收购该项美国业务所带来的问题,并已考虑一切可行的办法……我们作出艰难的决定,除信用卡业务外,不再以HFC及Beneficial品牌经营消费融资业务,并且结束其大多数分行。”

2009年3月2日,葛霖在汇丰集团2008年业绩发布会上,除了公布其全年纯利锐减七成外,同时宣布了上述决定。2008年,汇丰在北美洲亏损达到155亿美元,包括个人理财业务的商誉减损准备106亿美元。葛霖坦承:“作为事后检讨,我们的结论是:但愿不曾进行这项收购。”

葛霖所称“但愿不曾进行”的这项收购,指汇丰于2003年3月完成、涉及148亿美元【约合1100亿港元】收购的美国家庭消费信贷公司HI【现名美国汇丰融资有限公司】。

当时以汇丰集团主席庞约翰为首的董事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通过“全面考虑未来25年内对金融服务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各种发展趋势,认为全球经济力量将会重新分配,而在新秩序下世界经济增长最高的地区,将会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国家,以及亚洲和南美洲的新兴市场”。

汇丰认为,美国经济占全球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而消费开支则占美国本地生产总值近七成。因此,当时的汇丰除大力拓展新兴市场之外,便是大步进军美国市场,汇丰购入HI正是执行这项战略的重要步骤。当时的庞约翰曾形容两者合并是“天作之合”,虽然HI债务缠身,但美国经济前景依然乐观,特别是住房按揭业务方面。

2003年年底,汇丰推出“增长管理”战略计划,作为汇丰未来五年发展的蓝图和指针。汇丰的新策略以客户群为主导,并为每个客户群实施专门设计的方案。其中,消费融资业务与个人理财业务,工商业务,企业银行、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一样,成为“增长管理”战略的策略目标之一。

实行新的以客户群为主导的汇丰认为,这突显了个人理财业务内一个独特客户群【消费融资】对加强汇丰现有业务的重要性。汇丰预期随着收购HI的各项潜在裨益浮现,以及美国经济灵活适应各种变化和美元币值下降的影响之后,美国业务会为汇丰带来更多贡献。

2004年8月,庞约翰宣称,HI和汇丰的整合大体完成。

2005年下半年及2006年上半年,汇丰集团继续在市场上大举购入次贷产品。

时间是成败得失的检验大师。作为汇丰集团十多年来最大转变的这项收购行动,汇丰收购HI虽然没有成为一项灭顶之灾的并购,但足以令作为金融服务业“百年老店”的汇丰蒙羞。

面对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虽然新的领导层对汇丰发展战略重新检讨,并确定将资金加强投向高速增长的新兴市场,以期调整不同地区所占盈利比重,同时在已发展市场集中开拓汇丰具有优势的环球业务专长。但是,汇丰决策层在形势发生逆转后表现出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依然稍显不足。

2007年2月初,美国汇丰融资公司因次贷业务撇账大增,汇丰集团发出百年来首次盈利预警。不过,在当年5月25日汇丰集团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当葛霖和集团行政总裁纪勤等新管理团队首次向股东作报告时,他们依然认为北美业务【包括消费融资业务】的表现符合预期。纪勤在谈到北美洲的按揭业务时说道:“有部分评论人士会问:‘汇丰应不应该加入这个市场呢?’让我提供一些数字给大家参考一下:汇丰在2003年出资148亿美元买入了这个业务,而它已经为集团提供了超过90亿美元的利润,我认为它是一门好的生意。”

纪勤承认,在北美洲,汇丰的按揭业务的确遇到了一些困难。展望未来,汇丰打算将美国消费融资业务与拉丁美洲业务整合。纪勤不无自信地说:“总括来说,今年我们在美国虽然遇到一些挑战,但美国市场亦为我们带来机遇,当全面掌握机遇后,便可证明这项收购是明智之举。”

在完成这项收购6年后,2009年3月汇丰公布最新的年度业绩时,其在北美洲的业务已经遍体鳞伤。葛霖在委婉地承认这是一项失败交易的同时,声称:“我们早在2006年已意识到次贷市场恐会面临崩解,在2007年,当其他同业仍不断扩展业务之时,我们已经大幅缩减次优质贷款业务,亦投放大量资源协助客户解决资金困难。事实上,当时无人预计到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后来恶化的程度。”

纪勤接过葛霖的话题表示“将停止以HFC及Beneficial品牌在美国承办新的消费融资业务,并会集中全力缩减有抵押及无抵押房地产组合,所涉及的未偿还结欠额为620亿美元”。

纪勤宣布,汇丰将会关闭美国HFC及Beneficial品牌分行网络内的大部分营业点,并须因此而削减6100个职位。由于美国失业率攀升及住宅物业市场继续下滑的风险明显存在,预期汇丰2009年及2010年的信贷准备仍会增加,营业亏损将会继续。

鉴于美国次按融资市场前景暗淡,汇丰不再视次按融资业务为其核心业务。但葛霖强调: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系,汇丰仍会致力在当地发展业务,并仍视美国为核心市场。同时,美国汇丰银行不受此项重整影响,短期内汇丰会凭借环球网络优势,着重拓展以此为基础的业务和客户,包括企业及工商业务,以及私人银行和卓越理财。

另一个原因则如《汇丰集团简史【2008年】》所称:“自1992年起,汇丰虽已通过向外收购与内部扩展,使其国际金融业务的地域分布状况较为均衡,但北美洲的业务尚未能达到欧洲和亚洲的规模”,汇丰购入HI也是为实现这一“三地均衡发展”模式而采取的业务扩张。由汇丰集团撰写并刊登在汇丰网站上的简史认为:“收购活动对汇丰在该地区【指北美洲--引者】的发展作用颇大,继2003年收购了Household International,Inc. 之后,汇丰在美国的业务规模与形象均大为提升。Household为汇丰带来超过1300间分行,以及5300万名消费融资客户。”

2007年2月初,美国汇丰融资公司的抵押贷款业务出现问题,导致汇丰集团发出收益预警。对此,出任汇丰集团主席已经8个多月的葛霖在接受采访时承认,美国汇丰融资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其他管控措施没有达到标准。汇丰在收购HI后,未能对其进行适当整合。

葛霖在2009年3月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称:“事后诸葛亮是一件神奇的事。若我们在两年前已下此决定【结束汇融】,情况一定会比现在好!”

4 世纪大供股与香港

汇丰在公布2008年纯利润较上一年减低七成、北美业务亏损155亿美元的同时,宣布了20多年来的首次供股【按相同比例向现有股东出售新股。如现有股东不愿供股,可转让供股权,获取市价与供股价之间的差价】,以每12股获配发5股的基准进行供股,共发行50.60亿股新股,占扩大后股本的29.4%,供股价约为28港元,相当于市价的一半,筹集资金约125亿英镑【约合1378亿港元】,是英国和香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供股行动。

在雷曼兄弟倒闭近半年后,股价缩水接近一半的汇丰,同样踏上了其他西方大型银行早就展开的融资之路。

汇丰集团虽然已经是一家总部设在伦敦的英国金融企业,但其诞生和成长于香港这片土地,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不仅是香港最大的商业银行和发钞银行,汇丰股份也是香港恒生指数的第一权重股。多数港人不仅拥有汇丰的存折、银行卡和寿险产品,持有其发行的钞票,更持有其发行的股票,部分股民甚至将汇丰股票代代相传。即使未持有汇丰股票的香港市民,其公积金、强积金等投资组合中也多有汇丰。因此,汇丰盛衰与香港息息相关,与港人密切相连。《明报》社评【2009年3月4日】甚至指出:“汇丰是本港最重要的银行,它有什么风吹草动,对本港都会有重大影响。”

2008年10月,苏格兰皇家银行和莱斯银行等接受英国政府注资,实现部分国有化,逃过金融风暴所引发的破产危机。当时的汇丰表示自身实力健全,无运用英国政府注资方案的计划。两个多月后的2009年1月,汇丰再次发表声明:“汇丰并无向英国政府寻求注资,亦无预见任何情况需作此举,本集团亦无发现任何理由需作上述行动。汇丰一直是世界资本最雄厚的银行之一,亦决心维持此地位。”

汇丰不接受英国政府注资拯救的举措,客观上给人以其财务健全的印象,港人对汇丰的信心增加,对汇丰的寄托加深。在汇丰股价跌至逢5、逢10等关键价位时,小投资者便相继购入,组成“血肉长城”。

然而,形势比人强。欧美愈来愈多大型银行接受政府注资,汇丰坚决拒绝政府注资而遭到市场愈来愈多的恶意沽售,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即使香港小股民一再筑起“血肉长城”,仍挡不住汇丰股价接连崩溃,不断寻底。

既不愿因政府注资而影响自身经营的独立性,又要力挽不公平竞争之劣势,汇丰只能奋力自救,于是它走上了供股集资、提高资本比率之路。

汇丰在供股文件中称:供股将强化汇丰的能力,以处理不明朗经济环境影响及应付不可预见的事件,有助汇丰以超卓的财务优势,掌握未来各种机遇。供股将使汇丰的核心资本充足率由2008年年底的8.5%提升至9.8%。

就在汇丰公布最新业绩的第二天【3月3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汇丰控股何时触底尚不明朗》一文;3月4日,英国《金融时报》刊登评论《汇丰前路依然坎坷》。

在香港,有关汇丰的各种新闻更是充斥报纸版面。还在汇丰发布业绩的当天【3月2日】,香港《经济日报》即发布《汇丰汲取教训,莫再落后形势》的社评,指出“市场认为此是迟来的集资,被市场迫至不得不为,亦因此已失先机,在较低股价集资,令小股东利益蒙受损失”。

汇丰公布的配股价格,较其前一交易日在伦敦每股收盘价4.91英镑大幅折让近五成。深度折价配股引发的负面联想和投机,让市场为之震动。在汇丰宣布配股方案后的3月3日和4日,两天累计跌去两成二;自汇丰宣布配股后的五个交易日内,累计下跌达四成二。

汇丰股价大跌,全城议论纷纷。一时间,虽然汇丰声称“门外的狮子仍有能力大声吼叫”,但汇丰这个伴随港人多年的神话是否能够持续,汇丰收购美国家庭消费信贷公司的责与过,汇丰的配股建议是否可取,汇丰是否还有机会东山再起,等等,成为城中议论的话题。

3月9日,汇丰股价狂泻24%,更在尾市竞价时段出现了最后三秒钟急挫4港元的惊人异动,最终收报每股33港元,不仅刷新汇丰13年来股价新低,更创下历史最大单日跌幅纪录。面对如此跌势,正在节目录制中的电视财经评论员胡孟青甚至因一时感触而泪洒直播间。

几十年来,谨慎的投资者逢低买入汇丰股票,在香港几乎是个常识。但现在汇丰股价如此暴跌,撼动了汇丰大厦的根基。一个支撑香港人自信的稳固基石开始出现裂痕,一个香港人视为不曾动摇的价值开始在眼前模糊。

香港《信报》著名专栏作家林行止以《股民有情,汇丰无义》为题评论道:汇丰不发盈警、任分销商尽得先机,将大失人心,加上银行业今后发展前路多艰,相信会令不少“死忠”死心!林行止略带伤感而愤懑地写道:“明知势头不妙的汇丰管理层较早前未能当机立断,失去有利时机集资之余,复未能及时发出盈警,哪有保护爱惜股东之心。”

以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汇丰控股每股120港元左右的股价计算,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汇丰股票已跌去七成二,这家传统上在当地具有特殊地位的银行的财富缩水,令港人深感痛苦而不堪面对。汇丰这个发迹于此、被称为“香港人的银行”【已经以伦敦为总部,并且已成为一家业务遍及全球的国际金融机构】的股价急剧滑落,更使几十年来长情所寄的大众小户,无不伤感落寞。港人对汇丰之钟情,可谓“爱之深、责之切”。

香港《苹果日报》刊登一个香港中生代的来信表达对汇丰爱恨交缠的感情时说:“最初认识你,源于大家都说‘圣诞钟,买汇丰’,我问原因,人家就说‘不要问,只要信’。动摇的时候,大家又说‘有买贵,没买错’,因此一直对你不离不弃。工作纵然疲累,但勤勤恳恳,三数月储一手,像盼一个美好的将来,仍叫人苦中有乐。然而,你公布成绩:盈利大倒退、减派息、供股。三大泻因,从此成为个人资产的‘三聚氰胺’,一旦吸纳,将直接导致荷包‘干硬化’,后悔已晚。”

汇丰股价暴泻,股民心碎,汇丰“稳如泰山”的神话开始退色。

面对此情此景,汇丰第二天【3月10日】紧急召开记者会。汇丰集团亚太区行政总裁霍嘉治强调,周一【3月9日】股价在竞价时段内大跌是出于技术原因,更可能有市场庄家及对冲基金“从中作梗”,并非恐慌性抛售。因此,即使正股跌穿供股价28港元,供股计划仍将继续。同时他透露,已获足额包销。

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嘉诚等多位香港华商力挺汇丰,明确表示将以私人名义担任分包销商。

“门外的两只狮子仍在那里、仍很健康,只是突然间不懂得跳莲步舞,并带点举步维艰。”霍嘉治重申,汇丰仍是一家赚钱及派息的银行,比起全球很多大型银行近月接二连三要政府救亡,汇丰并无此需要,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汇丰将成为全球资本实力最雄厚的银行。汇丰有信心安然走过这场金融风暴,并可能以最有实力的跨国银行在这场危机中脱颖而出。

“不止三十年来,就算是出世以来都未听过汇丰【股东】咁闹法、【股份】咁卖法。身为局内人当然认为是过了火位,但我又是投资者,股份好似其他投资一齐跌,大家都不想,这个风暴什么都给卷起。”面对记者,身为汇丰集团总经理的梁高美懿深有感触地说。

为打消投资者疑虑,汇丰集团财务总监范智廉及美国汇丰的财务总监抵达香港,会见机构投资者。汇丰集团主席葛霖也在纽约与主要投资者见面,希望投资者支持供股计划。

对汇丰而言,值得庆幸的是,受超跌反弹等因素影响,汇丰股价从3月10日开始逐渐回升,至18日已实现“七连升”,七个交易日累计升幅达29.39%。

同类推荐
  • 扛住就是本事

    扛住就是本事

    如何把事做成,有哪些原则和方法?我们能做的事,究竟有没有边界?如何拥抱变化,找准机会?做管理,如何带团队,做决策?做经营,如何用小成本完成大任务?年轻人又该有怎样的心态?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在《扛住就是本事》中,作者冯仑回顾了自己60年的人生经历、30年的商海沉浮,梳理了一套关于人生和商业发展的方法论。全书分为5大主题,围绕成事方法、商业逻辑、经营思维、成败启示、成长心态,共45个实战锦囊,帮助读者掌握谈判、挣钱、决策、经营、终身成长的底层逻辑和方法,习得商业智慧,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算别人算不清的账,做成别人没做成的事。以终身学习的心态,勇敢应对焦虑和压力。
  • 透视股市投机

    透视股市投机

    市场的波动产生于人类的不完全理性和认知偏差,投机实质上是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一种心理博弈和思维较量,战胜市场就是通过自己的思维来战胜公众的心理和思维。《透视股市投机:从心理博弈的角度解析市场运行规律》首先建立了一个心理模型以作为整个理论框架的基础,该模型解释了人类是如何进行思维和投机思维,以及人类在认知上为什么会犯错误。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类心理和思维的规律来解释市场中价格的形成与波动的机制、市场运行的影响因素,以及市场运行的规律。最后探讨了投机思维的方法问题,其核心是如何通过理性的投机思维来战胜市场。
  •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

    本书分析了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并力求从中为你挖掘出最多的经济学信息,探测到最多的经济学秘密!它将在最贴近你的生活小事中为你进行经济思维的超级解密;它将带你透过生活中的千姿百态,看经济学的力量有多么不可思议;它将传授给你与众不同的智慧,教你懂得如何抉择才更能让自己游刃有余!
  • 决定成败的66条管理警示

    决定成败的66条管理警示

    本书从管理者经常遇到的66个问题入手,深入浅出的分析了目前管理者可能遇到的一些实际经营问题,并配有大量的案例。
  • 现代会务服务

    现代会务服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会议和会展功能的不断拓展,会务服务成为一种产业,已越来越被大家所认识和重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会议、展览转向经济处于新兴发展期的国家和地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申奥”、“申博”的成功,更使会议、会展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大幅提高,并开始逐步走向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会议和会展有经济和社会发展“加速器”之称,它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热门推荐
  • 邪王霸宠小蛊妃

    邪王霸宠小蛊妃

    天下至蛊,皆在她手,却还是过不了他:“这世间,让我解不开,破不了的,唯有你给我种下的那盅情蛊!”天下至权,盖世武功,却留不住她在身边:“这至高的权力,无敌的功法,竟换不来你与厮守,本王要他们何用?”不虐,真的一点都不虐,就是一个开宠物医院的女主,碰上了一个找药方的男主,然后两个人擦出了点火花,嚼碎了点故事在里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软妹凶残之绝对掌控

    软妹凶残之绝对掌控

    这是一个有童年阴影软萌妹子生生将自己养歪并在以后的日子里越来越歪的故事
  •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鬼谷子(约前390年~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蝉,春秋时期卫国朝歌人。世人皆认为他常进入云梦山(今河南淇县境内)采药修道,又隐居于清溪之鬼谷所以自称鬼谷先生。有《集解》徐广曰:“颖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鬼谷子是先秦诸子之一,他精通数门学问,创立了纵横一派学说,并由弟子发扬光大,与当时文化衍生的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农家,杂家等合起来称为九流十家。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曾隐居云蒙水帘洞箸《鬼俗子》书三卷,流传于世。
  • 总裁先生与学霸小姐

    总裁先生与学霸小姐

    六岁时被父亲以调理心伤的名义送往美国的苏琦,在外公外婆两位教授的影响下,对感情淡泊,一心只专研学习,在十三岁时便以优异成绩考入哈佛,攻读神经学和心理学,二十四岁时便拿到双博士学位,本想自此在美国发展,却被父亲一通电话打乱了生活。三十二岁的顾文拓,在商场上有着独到的投资眼光,把自家公司经营的风生水起,却对感情三心二意毫不专一。两个从没想过结婚的人,却因为商业联姻而被迫结婚,虽然二人心里抵触,但都知道这本就是他们的宿命,也因此妥协,却不曾想,两个人在同一屋檐下慢慢生活与接触,逐渐发现了彼此的另一面,两个不曾相信爱情的人,却逐渐向彼此靠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攻天

    攻天

    我等生来自由,何须仙佛管束。一盘棋局,赌的是仙佛的存亡。慕英名不慎误入赌局,来到八荒世界。拨云见日,消散漫天诸佛,还我自由之身。荡妖降群魔,千山尽拱扶。捣乱阴阳界,扑灭三生光。纵马九十洲,玄素伴我旁。百万雄师甲,蹄踏五帝纲。
  • 超元时代

    超元时代

    有热血、有梦想、有不屈、有搞笑,有欢乐,只需要你慢慢走进我的世界。记住了,我叫吴来,小名痞子,人送绰号无赖。
  • 唯吾论

    唯吾论

    三界崩坏。姜子牙转世姜轶文与之有一魂两魄的猫仙阿狸躲避茅山之人,寻找残魂,并慢慢揭开茅山的真面目。
  • 飘萍岁月

    飘萍岁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周九良同人)原名:《【周九良】声声慢》你我缘起于戏,缘终于戏......乱世之中,人如飘萍,数不清多少身不由己......一出戏很慢,一场回忆很慢,一生很慢,所以生生慢,声声慢。刀光剑影,尸骨满地,这是千万白骨堆成的,声声慢......
  • 吾乃恨天道

    吾乃恨天道

    莫伤乃是地球天道继承人之一,仇恨的代表,为求力量,曾经心碎一次,之后莫伤为不辜负冰璃而穿越时空寻找力量……莫伤从此走上了水晶宫的不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