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69600000030

第30章 附二:对林金桐的采访记(3)

从1978年起,林金桐开始从事光通信的研究,1983年,他在日本发表了光通信领域中我国首篇为国际会议接受的论文,1985年,他协助叶先生编着出版了《光纤理论》一书,叶老从学术上对那个时期的他是这样评价的:“他的数学物理的功底很强,理论基础很强,而且非常用功。他很能推导公式、很能解题。我《光纤理论》那本书,其中很多公式都是他推导的,我没推导。同时他不光是推导,还有发展、有新的创新。另外给我印象更深的一件事情是这样:我那个时候穷得很,什么也没有,他居然搭起了实验架,能做实验了,而且得到很好的实验结果,可真是了不起,有点像人家所说的白手起家。”

留英期间,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之一,跟随国际知名的光通信权威甘柏林教授,在其领导的一个六人小组里,参加光纤激光器/放大器的开拓性的发明和研究,这项工作被后来公认为“通信技术的一场革命”,今天,全世界的海底和陆地新一代的光纤系统全部应用光纤放大器。在这项研究中,他发现并成功的研究了光纤激光器的偏振效应,开辟了一个在工程和物理学领域均有重要意义的新的研究方向,并因此而荣获了英国电气工程师协会最佳论文奖。他的一些论文,特别是《光纤激光器偏振效应:现象、理论和应用》多年来一直被科学家们作为参考文献而引用。

1989年,《ELECTRONICSLETTERS》期刊庆祝创刊25周年时编辑的特刊收入了他的论文,他的导师、曾任国际电联第四委员会主席、同时也是皇家学会理事的甘柏林教授和另一位皇家学会理事联名写信给他,对他表示祝贺,信中说:“非常感谢你对光纤研究组所做的重要贡献,你的研究工作编入特刊,足见其具有技术和历史的双重意义,能与你共事,我们感到十分荣幸,祝你前程远大。”

取得博士学位并在南安普敦大学从事一段时间的研究工作后,林金桐来到了伦敦,受聘于伦敦大学英皇学院。一晃三年过去了,当他与伦敦大学的合作结束时,英国科学工程研究委员会对他科研的评价是双优:成果优,投资效益优。这三年,不仅使他在科研上取得了“双优”,也使他对整个英国社会和大学的运作有了更全面、更清晰的认识。

林金桐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奠定了他在光电子学界的地位,从1991年起,他应聘为美国光学学会《OPTICSLETTERS》期刊审稿,他先后在中国之外的7个国家的13个城市作学术报告,其中有8次作大会特邀报告。他担任过OPCC(光电子和通信国际会议)和APCC(亚太地区通信国际会议)等大型国际会议的会议主席,这些会议的组织工作,倍受国内外同行称颂。

当林金桐从南安普敦大学来到伦敦的时候已经比较从容。这种从容主要来自于他在学术和科研方面的自信。而伦敦这个政治、经济、学术和文化的中心则又给他提供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和舞台。

一方面他仍在从事着科学技术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另一方面,尽管他刚到伦敦,但凭着他的年龄、学识、影响和经历;或者按他的说法,大家觉得他这个人比较好,总之,最后的结果是——当年他即被推选为全英中国学者学生联谊会第四届主席。

学联会主席的工作,使林金桐得以初试自己在组织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全英学联的工作在他的领导下搞得有声有色、有口皆碑:他发起和组织全英第一个科技协会组织——全英光电子协会,学会为中国《光学学报》出版了专刊,并组织讲师团回国讲学;学联围棋队在欧洲锦标赛上摘金夺银;学联的迎新晚会被英国广播公司采访录播。多年以后,当人们说起当年的学联时,大家都清楚地记得林金桐。

“随着年龄和见识的不断增长,我对于人生坦然而从容。不再想着要去争什么东西,该做什么就做什么。”阅历确实是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

他作系主任,对系里的教职工说,三分之一的教师不支持,系主任就下台。后来作校长,他对学生说,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喜欢,校长就辞职。这般从容,或许正是他对“为而不争”的理解和实践。

“社会赋我责任”

在外人看来,林金桐已经在英国取得了非常优越的学术和社会地位,他有丰厚的收入、有自己的汽车,留学生们调侃说,如果英国只给一个中国人签发永久居住证,那就是林金桐。但是,1993年的秋天,他义无返顾的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他回国,这种责任感犹如已经注入了他生命中的DNA一般,永远都不会再改变。

在给北邮9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的演讲中,他把“生育自己的妈妈”、“教育自己的学校”和“培育自己的祖国”比作“三个母亲”,他说:“你会一辈子依恋你的第一个母亲,哪怕她拥有的只是贫寒的家庭;你会一辈子怀念你的第二个母亲,哪怕校园里发生的故事并不尽如人意;你也会一辈子依靠你的第三个母亲,哪怕她现在还很不富裕。”、“我们没有选择母亲的自由,我们只有为母亲奉献的义务。”

从江南古老的城镇到上海、北京,从华北贫穷的乡村到欧洲发达的城市;他从窝头咸菜、牛奶面包中同样汲取着营养;他从老子、孔子、尼采、罗素身上找寻着中西方文化的精髓;他从马克思、邓小平、牛顿、贝尔的伟大创造和实践中探询着科学和理性。丰富的经历以及严肃的思考,使他形成了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责任感: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父老乡亲善良忠厚,中国应该繁荣富强,中国人应该过上世界上最好的生活。

尽管他回国的初衷只是做一个称职的教授,但后来的林金桐要承担的却是更多、更重的责任。1993年10月,林金桐任无线系(现在的电信工程学院)副主任,后任系主任;1996年10月,任副校长;1998年3月,任校长。在就职演说中,他说:“我对校长的理解是两个字:责任。”

“我做行政工作,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吸收发达国家大学管理的一些好的方法,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在操作系统的层面上去进行改革,实现我们发展的构想。”如果说在他任系主任时,还仅仅是在进行一些成功的探索和总结的话,那么,到1998年,关于现代大学的教育改革,他已经形成了自己完整而独特的一套思路和想法,并不断的使之丰满和完善着。

担任校长后发布的第一道“令”是:党务、行政、后勤职工队伍,三年只出不进;教师队伍只许进博士;小学科师资进硕士需特别批准。

1998年5月,在他任校长的第三个月,学校组建了校产集团,采取企业运行机制,按市场规律求生存。资产、人事、财务与事业行政分离,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同年秋天,他重组校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由杰出教授组成,与行政相对独立,承担学科建设、学术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咨询、评议、审定工作。

1999年3月,学校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按企业化经营模式组建了北京市第一个后勤服务产业集团。

1999年5月,学校机关推进了以人事分配制度为核心的机构改革,机构精简了一大半,人员精简了40%。

2000年北邮的改革有五个目标:一是“两级管理,院为基础”。院长拥有比过去大得多得财权、人权、资产管理权。二是“四项功能,教授负责”。三是“五类工种,界面清楚”,教师、科研、教辅、行政、企业五类工作人员,必须明确岗位。四是“货币年薪,一次分配”,按岗位确定年薪工资。五是“依照法律,合约管理”,完成学校法人——校长对教职工的全员聘任。

其实,我们能看到,在林金桐所倡导和推行的改革过程中,他一直都是在强调责任,把责任明确到岗位,明确到人,而依照法律和合约建立的秩序又为每一个负责任的教职员工搭建了一个好的发展平台。他整个的改革则又是基于社会总是要变好,人们总是希望给社会做更大贡献的这样一种信念。

1997年全校科研经费4500万元,2000年达1亿元。1998年校办产业注册资金5000万元,2000年为11亿元。1997年北邮SCI和EI科技论文检索分别列全国排名108和42,1999年进为第87和33。研究生、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全国最高的水平,入学新生质量继续保持全国优秀的水平。《亚洲周刊》评选35所亚太地区优秀科技类大学,北邮的新生质量被评为亚太第8名。

1995年,林金桐任系主任时说过一句当时很少有人理解的话:“其它先进可以不当,我希望我们系当个上缴个人所得税的先进”,他还加上一句理性的依据:“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按劳分配,收入多说明劳动多,说明我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路线贡献多。”他这句话真的应验了,1997年北邮职工个人所得税额共计434万元,1998年达117万元,1999年189万元,2000年311万元。这些统计数据是可比的,因为总人数没有增加,而个人所得税是三年前的7倍。北邮真的被北京市评为个人所得税纳税先进单位,一个纳税大户。

在林金桐脑海里,完成“四项功能”是责任,提高教职工收入也是责任。他对教授讲“既然历史把我们送上了大学讲台,我们就有责任站在这个讲台上去推动历史。”他对学生说:“我希望北邮的毕业生干大事、挣大钱、当大官,或者说得文雅一点,就是能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关于校长演讲

在北邮的网站上,有一个栏目是“校长演讲”,曾经有一位名牌大学教育系的研究生在网上看到里面的内容后,一定要求和校长见一见面。她说这个校长不讲套话、官话、空话,她要把北邮的校长连同校长讲演当做毕业论文的一个案例。校内的干部,几个月不见有新的内容,他们就会打电话来问,“校长最近没有新的讲演吗?”毕业的校友,美国的、日本的、外省市的、北京的都时常点击北邮网站,阅读《校长演讲》。

事实上,只要林金桐往演讲台上一站,“精彩一刻”就开始了。常常是台上激情投入讲,台下寂静无声听,话落掌声起。他知识渊博,讲演中涉及到的文学、历史、法律等知识常常令大学文科出身的年轻人自叹弗如,他浑身上下迸发出的激情和活力感染了每一位听众。他说大学的每一次庆典和集会都是为校长设置的考场,校长往麦克风前一站,就要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不认真准备就是不尊重广大师生员工,就是浪费别人的时间。所以每一次演讲他都会尽可能的把他演绎得精彩,每一次演讲也就成了林金桐真情流露和激情挥洒的最好表现。那一场场精彩的演讲凝聚着他对事业、对人生、对社会、对人类的理解和追求,他给北邮师生点点滴滴承传着、张扬着、灌输着的则是北邮人所应肩负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

他深深地爱护和关心着北邮的学生,潜移默化地导引他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对刚走进大学的新生,他会让他们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对高年级的在校生,他传递给他们的是一种紧迫感;而对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他赋予他们的则又是一种使命感。在北邮,你常常会听到学生们由衷地说“我们为有这样的校长感到骄傲和自豪”。

林金桐——一个兼具激情和理性、不断开拓创新、却又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的大学校长。他,仍在前行。

编后:

就在发稿之时,获悉林金桐又获得了最近召开的国家“863”计划15周年先进个人荣誉。他和叶培大教授负责主持的课题“40Gb/s时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关键技术”,被选拔参加了“863”计划十五周年成就展。

他的一部新着,最近已由美国Nova科学出版社出版;

他还被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学院名誉院士。

同类推荐
  • 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关键篇)

    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关键篇)

    如果你说:“老王,我想和老李认识一下,我的公司正需要他的软件公司那样的合作者,我公司在这方面有强大的优势……”老王就成为一个能人,一个能够“促成好事”的、让双方都感谢的人。本书教你在一些关键点上,面对关键的人,做对关键的事。
  • 当众拥抱你的敌人

    当众拥抱你的敌人

    《当众拥抱你的敌人:改变命运的9堂人生课》从第一堂课“用爱回报生活中的磨难”说起,以许多睿智的小故事论述了宽容、自信、珍惜、积极、信念的重要性。每一个观点都充满了启发性,每一课都值得细细品味。它将会使你爱得更加博大深沉,活得更加充满激情,让你更有信心去追求梦想和憧憬生活。在面临挑战、遭遇强敌,受到挫折和感到无望之时给你力量,在惶惑、痛苦和失落之际给你慰籍。这些历经世事菁华沉淀的人生哲理,不仅让你受益无穷,更足以改变你的一生。
  • 精进成功学

    精进成功学

    人生的路总是不停地在变换着自己的驿站,今天住这个驿站,明天宿那个驿站,可我们总要有一个真实的、可以安身立命、躲避风雨的家。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哪怕那个家再好、再美,那家里的东西、人儿再美,也是虚无的,因为毕竟不是自己的
  • 中国历史上的厚与黑

    中国历史上的厚与黑

    本书主要内容:没有定位,可能就会出位;给自己多留几条路;察言观色机巧灵变;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妙法;委婉周全,八面玲珑等。
  • 温暖一生的关爱

    温暖一生的关爱

    本书通过一个个教育实践案例,写出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故事中蕴含着慈爱、和谐、人性的教育方式,对教师会有所启发,同时也适合学生阅读。
热门推荐
  • 奥特之我是杰顿

    奥特之我是杰顿

    一只能进化的杰顿。身为第一只打败奥特曼的怪兽,宇宙恐龙杰顿,怎么能被宇宙人控制呢?多奥特曼宇宙穿越,成为最强杰顿
  • 浮尘幻世

    浮尘幻世

    我只是世间的一粒浮尘,眼前的一切是否只是幻影,是否值得去寻找,是否有值得存在意义,本小说有着科幻,冒险,青春,穿越,魔法,热血,热血等各种牛X为一体的小说,请大家观摩观摩。谢谢
  • 民女无心

    民女无心

    她,带着两世的记忆重生为人,发誓此生不再动情。
  • 穿越之逆天绝色炼药师

    穿越之逆天绝色炼药师

    世代为医药世家的她遭到系花的黑手!?居然和自己唯一的好朋友一起坠楼穿越了!?好友下落不明!?之后还遇到一个炫酷狂拽死皮赖脸的魔王和一只卖的了萌装的了逼的萌宠?主角光环不可挡……
  • 修真英灵殿

    修真英灵殿

    开局就成了杀手?等等,为啥我没收到任何记忆?这真是要了命了,还好,脑袋里有一座英灵殿,抽卡抽卡,抽抽抽……等等,为啥抽到的不是英灵,还有,写轮眼是什么鬼?火影忍者乱入吗?雾草……
  • 黑色大山

    黑色大山

    这是本从言情过渡到悬疑的架空小说。三年后,李桑雨在登山俱乐部的巴士上与自己暗恋的画家相遇。登山途中,画家的好友不幸自杀,照顾好友妹妹的任务似乎落到了画家身上。不久画家被绑。隐藏在平静表面生活中的黑暗开始涌动……
  • 龙鸣千秋

    龙鸣千秋

    宇宙本是虚无,三大能量的相互融合与碰撞,才是宇宙的开始,从此也诞生了三大神明,后人称之为正能量之神,暗能量之神和念能量之神。他们创造宇宙,制定宇宙运行规则,但最后却也发现,自己也陷入了宇宙的轮回。在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气,也没有武魂,修炼的就是能量,能量便是宇宙的根本。
  • 校草你很好啊!

    校草你很好啊!

    “我们分手吧?”高以晨“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一起”张恬雪
  • 卿临天下之白发女相

    卿临天下之白发女相

    男尊女卑,还是女尊男卑?江山天下,还是笑颜如花?
  • 杀手界

    杀手界

    入围直木奖,《杀手界》《疾风号》《恐妻家》,构筑一个从未有过的杀手江湖!全系列作品豆瓣评分TOP3,销量超220万册。生田斗真、山田凉介、浅野忠信主演电影《蚱蜢》原作小说!教师铃木为了给亡妻复仇,潜入寺原家的黑帮组织“千金”,结果意外被牵扯到了一场杀手界内部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