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1600000027

第27章 玉簪记(4)

潘必正见她泪流满面,也觉心酸,喉头硬咽,用衣袖替她拭去泪痕,道:“我也有首曲儿吟给你听:‘黄昏月下,意惹情牵。才明得双鸾镜,又早买别离船。哭得我两岸枫林都做了相思泪斑,打叠凄凉今夜眠。喜见我的多情面,花谢重开月再圆。又怕你难留恋,好一似梦里相逢,教我愁怎言。’”

吟罢曲儿,二人相视,目光里都透着万千怜爱,心里的痛苦都强自埋在心底。妙常偎着潘必正道:“潘郎,这一去,只望你不要别抱琵琶追新欢,不要忘了灯前月下曾双双发下的誓言。”

潘必正抚着她的肩头,道:“妙常,你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吗?那时心甜意也甜。枕边的恩爱,月下的誓言,又怎会忘记呢!”

陈妙常从怀里掏出碧玉鸾簪,道:“这原是我的发簪,你看到了它,就如同看见了我一样,希望你能随时带在身边。”

潘必正把碧玉簪藏在怀里,从腰里解下一枚白玉鸳鸯扇坠,道:“这枚扇坠是父亲赐给的,今天送给你,希望是成双鸳鸯的好兆头。”

陈妙常揣好了扇坠,偎依着潘郎,享受着这短暂的幸福。

潘必正真舍不得离开她,道:“妙常,随我一同去临安好不好?”

妙常道:“我也很想和你一起去,但这样会有人搬弄是非,葬送了你的前程。我们还是在此分手吧!只盼你早寄平安信来,免得我心肠牵挂。”说罢,毅然走下小船,吩咐道:“船家,往回开吧!”

船开了,二人遥隔着江水,忍着离别的痛苦,在船头上互相拜了三拜。船影消失在天际,两人在船头还呆呆地眺望着,默默地祝福。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自秋江渡口送走潘必正后,已是数月,陈妙常思念潘郎,茶饭不思,睡觉不香。这倒也罢了,偏偏这几个月不见来红,时不时想发呕,又见裙带渐渐地短了,不禁又羞又怕,不敢出门。

送妙常进观的结拜姊妹张二嫂看在眼里,悄悄地问她。

陈妙常知道瞒不过她,何况又是结拜姊妹,只得实话实说道:“实不瞒你,我与潘郎才好上几个晚上,不料观主逼他赴试,一去杳无音讯,肚里又有了他的骨肉,这教我如何是好?”

张二嫂道:“潘郎走时,给你留下什么话没有?”

“他发誓说绝不会忘夫妻之情。”

张二嫂安慰道:“妹子,你不必伤心,他是个志诚的书生,绝不会薄幸。你只要把身子养好,等他来迎娶就是了。”

“唉,好姐姐,京城是繁华的地方,我怕他富贵后嫌奴家贫,又怕他被花柳人勾引,三更四更,怕听孤雁的哀鸣。我这样子,既怕人责怪,又怕人询问。这事你知道就行了,千万不要对别人说。”

张二嫂道:“妹子,你就放心吧,我以后三天两头来陪你。”

这天,观主在堂前叫住了妙常,道:“徒弟,我那侄儿一走,已是几个月了,如今春试之期已过,不知为什么一点信息都没有?莫非又在京中生病了?叫人好担心啊!”

陈妙常道:“观主,潘相公吉人自有天相,您就放心吧,早晚会有他的讯息。”背过身来,妙常却暗自落泪:潘郎,潘郎!你一去杳无音讯,让我好为你担心,伤神断魂。不求你高中,但求你平安无事归来,我俩也好重温旧情。

两人思念潘必正,正长吁短叹,忽见进安风尘仆仆地奔了进来,磕头道:“太奶奶,小奶奶,进安向你们叩头了。”

见到进安,就好像见到了亲人。观主忙把进安扶起,道:“怎么这样称呼了,是不是相公考中了?”

妙常也顾不得害羞,急急问道:“潘相公他好吗?”

进安道:“中了!中了!好!好!有信送上。”

观主接过信,高兴地自语道:“总算没有辜负送他去京城。”

陈妙常见没有问候自己的话,眼泪都要滚出来了。进安忙道:“小奶奶,你别急,相公让我把这个蜡丸给你,他的心意都在里面封着呢,等桃花开尽时,他就要来娶你呢!”

陈妙常又高兴,又害羞,道:“不许胡说!”

“不用再隐瞒遮掩了,你们两下承认了,就定了。相公给太奶奶的信,就是专为这件亲事的。你们先看信,我还得赶回老家去。”

观主拆开侄儿的信,里面说他在京中举,不久就要到成都路赴任。观主知道侄儿做了官,几乎要笑出声来,只见下面又写道:“今有一事,很不好意思说出口,我与陈妙常已有枕席之欢,两下姻缘已有玉簪、扇坠聘定,我会尽早来完婚配,请姑母多多照看妙常,多加成全,我们夫妇百年感恩不浅。”

观主望着羞红了脸的陈妙常,有些生气地说道:“好,好。你这出家人,原来是这样!也罢,今日之事,恐怕也是你们五百年前的宿缘,才让你们千里来相会。不知你们用什么东西作信物?”

“潘相公送我一只鸳鸯坠,小徒送他一支碧玉簪。”

“鸳鸯玉坠,碧玉簪,好!这是天意教你们合欢,月老作媒,并非偶然。只是有一件不便,若是在我这里成亲,岂不坏了佛门清静?”观主沉吟一会,道:“这样吧,你先到张二嫂家住下,就托她为媒,待我侄儿回来,完婚就是了。”

陈妙常见观主肯如此成全,心中十分感激,害羞地道:“小徒不守清规,师父不加责备,又为小徒考虑周全,请受小徒一拜。”盈盈拜倒。观主爱怜地扶起道:“你不必如此,快收拾行装到张二嫂家去吧,了却尘世间的一段姻缘。”

再说潘必正遣进安回乡报信后不久,就奉敕任成都路提点刑狱公事。天子特别恩准他先探亲,后上任。

潘必正在京城已久,无时无刻不惦记着陈妙常,因此星夜兼程,不几日已到了女贞观。

观主听说侄儿来了,急急迎出来。

“姑妈在上,受侄儿一拜。”潘必正身在拜姑母,心里却想着陈妙常,目光扫处,却不见陈妙常,连她的声音都听不到。

观主见侄儿一身官袍,随从众多,喜得眉开眼笑,又见他目光四扫,早知他的心思,扶起来道:“我儿,你信中的意思我都明白了。你夫妇虽是前世定的姻缘,若是在观中成亲,恐怕佛爷心中不安。陈姑原与张二嫂结拜为姊妹,我已让她先到张家住下,你去迎娶就是了。”

潘必正听姑妈说的有理,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下来了。随从们知道官爷要在此完婚,个个急想趋奉,在观主的分派下,把新房布置得十分喜庆。

烛光下,张二嫂服侍着陈妙常细心地打扮。陈妙常望着久违的朱铅玉粉,想着这几个月流的相思泪,又是高兴,又是害羞。今日里就要告别尼姑生涯,和潘郎重享鱼水之乐、人间繁华了。

只听外面鼓乐震天,有人唱道:“灯辉月朗,鹊度星桥会七襄,鸾笙凤管吹悠扬,金榜人归乐洞房。天上人间,占断无双。”唱得陈妙常心儿跳,脸发烧。

张二嫂道:“妹子,他们来接你了,只望你们今后长相恩爱,举案齐眉。”

陈妙常握着张二嫂的手,不禁坠下泪来。

张二嫂道:“妹子,今天是你天大的喜事,为什么伤心?”一边说着,一边替她拭去泪水,只觉自己的眼角也湿了。

陈妙常道:“姐姐,当初是你指引我入观,几年来,又多承你的看顾,此恩此情,终身难忘。今日一别,不知要何年才能相见,所以想起不免感到难过。”

张二嫂说话也有些哽咽:“妹妹,见不见也没有什么,只要日后你心中能想着我,姐姐就很高兴了,咱们出去吧。”

轿子早已等在门外,见妙常出门,鼓乐更是欢快,颤颤悠悠的轿子,使她心里的离愁别绪一扫而光,代之而起的是对潘郎的刻骨思念。

潘必正也十分渴望见到陈妙常。当顶着红盖头的新娘出现时,真恨不得立即就替她揭去盖头。可掌礼官并不理会这些,仍然按部就班地指挥着婚礼的进行。好不容易才听到掌礼官叫道:“送入洞房。”

这一夜,两人道不尽的欢爱,说不完的情话,直到天明。第二天,潘必正吩咐左右先骑快马,速到河南老家报信,又对妙常道:“今天我们就告别姑妈,回河南老家拜见父母。”

妙常柔柔地:“正该这样!”忽地想起自己失散的母亲,又流下泪来。

潘必正心疼地道:“妙常,又想起你娘了吗?你放心,我已吩咐人去打听了,不久就会有消息的。”

再说妙常母亲住在潘家,日子倒也过得快,只是每每想起失散的女儿,就禁不住落下泪来。潘母劝慰她时,不禁又想到赴京考试的儿子,若不是有进安来报说已经中举,不久就要还乡,自己还不知会有多伤心呢!

看看又是秋天到了,陈母与潘老爷和潘夫人在闲谈中道:“亲家大人,我在这里已打搅了很多时候,没有听到女儿的一点消息,心中很是惶愧不安,打算拜辞,还是回家乡去吧。”

潘老爷与潘夫人知她心意,道:“亲家母,说这话就见外了,俗话说:瓜葛之亲,宵旦相依。只要你不嫌弃我们清贫怠慢,不妨就在这里养老。”

陈母原本是怕住久了惹人讨厌,何况自己女儿又不知在什么地方,这门亲事肯定是不成了。如今见亲家一点都没有嫌弃自己,还十分诚恳地挽留自己,心里十分感激,道:“多谢亲家了!”

正说着,忽然门子来报,说有公人求见。

潘老爷道:“快请。”

公人进得堂来,拜道:“禀老太爷,潘老爷奉敕除授成都路提点刑狱公事,如今在女贞观姑母处完婚,随后就到。”

潘夙捋须笑道:“好!好!好!我儿到底有出息了,公爷先请客堂用茶吧!”

潘母听说孩儿已是朝廷命官,还娶了亲,马上就回来看望自己,高兴得掉下泪来。只有陈母暗叹自己的女儿不知音讯,多半已不在人世,错失了这段好姻缘。

潘必正带着陈妙常,一路上观景游玩,因此晚了两天才到。潘母见媳妇娇容俊雅,举止从容,有大家闺秀风范,十分高兴。

潘夙因儿子久滞外不归,又私自娶亲,本有责怪之意。今见媳妇得夫人喜欢,儿子也衣锦还乡,也就罢了,道:“这是你以前的岳母,还不快去拜见。”

陈母扶起跪拜的潘必正,百感交集,道:“贤婿,我自从遭遇战乱,与女儿离散,寄住在贵府,得到令尊令堂的款待照顾,心头一直惶恐不安。今天见到你们夫妇,想起我的女儿,让人好伤心哟!”

潘必正劝慰道:“岳母在上,也不必过于愁烦。令爱虽然不知生死存亡,小婿一样孝敬你,让你老人家安度晚年。”

陈妙常看着潘必正的岳母,心中十分纳闷:“这位老夫人怎么和我失散的母亲那么相像?唉,如果她在这里,也该两鬓如霜了。”

陈母看着陈妙常,心里也纳闷着呢:“怎么这位潘夫人就和我女儿一样?”

潘必正见她们相互盯着看,不禁疑问道:“你们怎么啦?”

陈妙常傍着潘必正道:“你的岳母好像我的母亲呢!”

陈母也道:“你的夫人看来就像是我女儿哩!”

潘母道:“我的儿,你把你们两个成就姻缘的事讲给我听听!”

“我们是在姑妈的观中认识的,以玉簪、鸳坠作订情的信物。”

陈母道:“这是天作之合!贤婿,你将玉簪给我看看。”接过碧玉簪,仔细地看着,道:“这玉簪本是当年亲家给的聘物。小夫人,你是从哪儿得来的?”到了此时,陈母已意识妙常就是自己的女儿陈娇莲,只是还不敢相认。陈妙常也意识到她可能就是失散的母亲,只是也不敢贸然相认,只是说话已带着哭音:“玉簪是我母亲从小就叫我佩戴的,可是遇到乱兵,就与母亲离散了。”

“小夫人贵姓?什么地方人?”

“姓陈名娇莲,和母亲是在潭州失散的。”

“哎呀,你真是我女儿呀!我是你娘!”

陈妙常再也忍不住伤痛,和母亲抱在一起,痛哭起来。潘母也觉眼角湿湿的,道:“亲家母,这真是天大的喜事,儿女婚姻两周全,就不要再伤心了。”

潘夙见自己老朋友的女儿不仅找到了,而且天遂人愿,还成了自己的儿媳妇,也是高兴得捋须直笑,吩咐道:“张灯结彩,喜宴三日。”

后人有诗赞道:

京兆府当年指腹,女贞观重会玉簪。

慢写出风情月思,画堂前肴酒承欢。

同类推荐
  • 震撼:甘肃省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集

    震撼:甘肃省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集

    本书收集了甘肃省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的演讲和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评论30多篇。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王安石集

    王安石集

    本书选择了王安石的诗歌88首,词12首,文(包括赋)20篇,共计120首(篇)。内容着重于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思想、言论及主张等。
  • 从《金瓶梅》说开去

    从《金瓶梅》说开去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作家刘心武的文学作品集,收录了59篇作品,包括散文随笔、文学评论、杂文等,从对古典文学名著的分析评点,到作者日常所思所想的随笔感悟。作品时间跨度较大,从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到近期的新作。内容包罗万象,给读者带来全面而丰富的阅读体验。
  • 乡下人的悲歌(2020版)

    乡下人的悲歌(2020版)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经常用“乡下人”(Hillbilly)等词汇来形容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白人蓝领阶层。“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失去希望”,正是这个群体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在《乡下人的悲歌》中,J.D.万斯真实讲述了社会、地区和阶层衰落会给一生下来就深陷其中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万斯的外祖父母从肯塔基州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向北迁居到俄亥俄州,希望逃离那可怕的贫穷。他们通过努力跻身中产阶层,最终他们的外孙从耶鲁法学院毕业,这是传统意义上成功实现一代人向上流动的标志。随着家族故事慢慢发展,我们发现万斯的外祖父母、阿姨,叔叔、姐姐、以及最重要的他的母亲,都在极力适应中产阶级生活的要求,却从没完全逃离过药物滥用、酗酒、贫穷和精神创伤。万斯便是在这样混乱又令人心碎的环境中成长,但也是这群“乡下人”的爱与忠诚,使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综合来看,像作者一样成功脱离贫困的案例,屈指可数。大多数的美国白人蓝领仍旧摆脱不了世袭的贫穷与困顿,仿佛是一副与生俱来的枷锁,牢牢套在他们的脖子上。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无法在美国这个以自由为豪的国度中,找到合适的出路?《乡下人的悲歌》是一部极其动人的回忆录,包含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诸多幽默元素,记述了一代人向上流动到底是怎样的感觉,也对一大批人丧失美国梦的现象作了思考。这本书同时也是一部深刻的社会评论,通过作者的成长故事与经历,从“局内人”的角度,带领我们以更宏观的视野,深入探视美国蓝领阶层所面临的困境与危机。
热门推荐
  • 天仙道法

    天仙道法

    这是一个充满法力的世界,能够修炼法力的人被称为修士,只要成为修士,就能拥有强大力量,但世上能成为修士的只有五成。修士之间也分等级,其分级为法初境、法下境、法中境、法上境、法天境、虚上境、太上境、截天境以及最后的仙人。成为仙人之后,可以改变世界的真理!
  • 美漫之侠装

    美漫之侠装

    侠装之下血肉之躯,凡人之身比肩神明。救人力竭而亡的赵麟穿越异世并且获得侠之传承。内力即动力,侠衣即战衣。以无尽内力为动力源御使诸天武学!
  • 我们永无相会之期2

    我们永无相会之期2

    重走青春,很多人几乎忘记了重走的目的,也许是不要再经历相同的际遇,然后重走往往都成了宿命一样的轮回,这样的重走意义又何在?不论青春、人生命运,最终都会有一个归宿,这归宿是生是死,我们根本无从断定,也无法揣测。有人说任何一本现代小说主人公通常都是作者自身影子的反映,此言对已。故事以主人公李絮的口述为第一视角,通过其口,讲述发生在职场内,和他命运息息相关的种种变故和事件。故事以李絮为主线进行发展,围绕高中年代的帽子、陈思琪及大学时代林婉儿与梁大生、吕定、张谅,以及职场内各种事件展开,最后通过曲折过程各自回归各自命运。当然故事的结局,却是我们都未曾料到的。
  • 豪门溺爱:冰山少爷的呆萌妻

    豪门溺爱:冰山少爷的呆萌妻

    ……第一次见面,她为他挡了一刀,阴差阳错地失忆了;第二次见面,他为她挡了一刀,可她却不记得以前的事了……他,是风华绝代的豪门少爷;她,是具有多重身份的平凡女孩。十年前的交集她遗忘了,可他却在十年后找到了她,并依旧守护着她……
  • 袖长

    袖长

    盘古开地,四海八荒,九州千里,神,日,仙,道,人,廆,兽,妖,鬼魅,皆以此见在地,四方扰乱,后出一神,尽力,平之战乱,万物复苏,苍皆归安,然而其神,而消矣,无知之,或为之,去矣何,不可见,渐渐成矣神话事,流传千古。有一玄阁,其名寻觅,世人求梦求愿,求何梦是何梦,求何愿是何愿,皆能实现,神奇。
  • 道亦玄

    道亦玄

    道可道,玄亦玄。平行世界,妖魔横行,鬼怪肆虐。林暮云修道练法,诛杀妖魔鬼怪,掀起血雨腥风。
  • 紧紧牵着我的手

    紧紧牵着我的手

    【1V1双强文,京城受万千宠爱的季家三小姐,不仅生得一副倾城倾国的外貌,更是拉的一手绝世好琴却,励志继承家族企业。】京城人都知道,五年留学归国的季家,苏家最得宠的季家三小姐身边绯闻不断,众多追求者哪个不是一副翩翩公子非凡贵气的爱慕者?他出生在高贵不凡的家族人前一副玩世不恭,游离于万千花丛中,却愿意为了她放弃一片森林,只求在她身边守护她的资格。他生在医药世家,温文尔雅的少年,唇角总是挂着暖和人心的微笑,却为了承诺把想一生宠爱的女人从身边推开。人生路很长,只有成为更完美的人,不断地成长,不断地相遇,终会遇到那个紧紧牵着她的手,一同走向生命另一端的他。
  • 穿越三国之吕氏天朝

    穿越三国之吕氏天朝

    穿越了,成为吕布!奸雄曹操,枭雄刘备,江东虎门孙家父子,我吕布来和你们争一争这天下……超级武将?我招一个两个就够了,不然我去哪里找对手!顶级谋士?我招一个两个也就够了,不然以后我去哪里找乐子!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意思!这事还是让老曹做吧。皇亲国戚?不稀罕。一个快要亡国的朝廷,还是让刘大耳朵去攀亲吧。传国玉玺?呃!那我就笑纳了。孙坚,我这可是为了你小命着想,你可得感谢我啊。举世皆敌,又天下无敌。我吕奉先要创那不世之天朝!破那仙武之传说……
  • 相见故里不见

    相见故里不见

    你看过花海吗?哪里葬着曾经的她。她认为这个世界没有可留恋的了,于是重身一跳。以前的她傻白甜一个,她现在要通通的逆袭。你想算计我,不可能的,看到最后谁算计谁!绿茶婊,白莲花通通走开。
  • 古道不古

    古道不古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东方世界,已经没落的道法。如何走出一个不一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