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43000000003

第3章 幸福的生活来自于心的平和(3)

“不瞒大师,我现在烦恼极了。我家母牛刚刚生了一头小牛,本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前几天母牛带着小牛出去吃草,小牛走失了,母牛担心小牛,已经连续好几天不吃不喝了。我找遍了整个山坡,也没看见小牛的踪影,真是活活急煞人啊!”老伯唉声叹气地诉说道。

佛陀听后宽慰老伯道:“你大可不必为此事烦恼。”老伯却认为佛陀不够理解他,十分不高兴地说:“你是出家人,六根清净,不会理解我们普通人的烦恼。”

“看来你心里惦念的东西很多了?”佛陀问道。“那当然了,我们凡夫俗子谁没点牵挂呢?除了牛以外,我担心的事情还多着呢!我家老老少少十几口人,庄稼的收成却一年不如一年,今年说不定连肚子都吃不饱了。”老伯回答。

“似乎你的烦恼很多,其实不过是一头牛,一片地,一个家而已。而我却要担心普天之下的所有家庭,耕作普天之下众生的心灵。我每天都要烦恼怎样才能让天下苍生平安幸福地度过一生。你说是你的烦恼多,还是我的烦恼多呢?”老伯听完佛陀这一番话后,幡然醒悟,顿时觉得自己那点烦恼不算什么。

这时,佛陀又说:“虽然我的烦恼很多,但是我却从来不觉得这是烦恼,因为我的胸怀能够容纳天下,天下也能将我容纳,‘有’和‘无’对我而言没有什么区别。而你却过分在意‘无’,忽略了‘有’,所以你才感到苦恼不堪。”

佛陀的提点使老伯的内心明朗起来,烦闷也随之消失,于是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星云大师认为,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有的对苦乐太计较,被苦乐所牵制;有的对荣辱太计较,被荣辱所牵制;有的对得失太计较,被得失所牵制。

人生的不如意随处可见,也正是这些不如意的存在,才能映衬出所拥有的幸福和美好是多么重要。因此,最好的办法不是追求圆满,而是用平和的心态面对不圆满。

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一味地接受别人的好恶,是无知的表现。

——星云大师

经常听到人们抱怨:“活着真累!”既然活着这么累,为什么还要选择活着呢?这就在于累的真正原因不是生活本身,而是没有摆正思想,将自己置身在了一个“累”的环境中,也就是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而言是一种负累,每当你决定做一件事情时,都会考虑别人会怎么看你,这样一来,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就会变得复杂。举个例子来说,你认为自己穿这件衣服很漂亮,但是身边有人说另一件更适合你,于是你违心地选择了另一件。这时,穿衣服不再是为了自己开心,而是为了给别人看。星云大师曾说:“一味地接受别人的好恶,是无知的表现。”

一对父子牵着一匹老马去赶集,走在途中,儿子有些累了,父亲便让儿子骑在马上,而自己牵着马走在前面。经过稻田时,几个农夫正在田间劳作,看到此景后,说:“这儿子太不孝了,自己坐在马上,让父亲给他牵马。”

儿子听到后,认为农夫说得很对,感到十分羞愧,连忙跳下马,让父亲骑在了马上。没走多久便到了一个村口,村口有几个妇女在坐着聊天,见到儿子牵着马过来,低声议论起来:“这个当父亲的,竟然自己骑马,让那么小的儿子帮自己牵马。”父亲听后,顿时觉得很没面子,于是连忙跳下马,与儿子一起牵着马走。

这时,坐在街边乞讨的叫花子看到了,笑着说:“这爷儿俩真傻,有马不骑,偏要走路。”父子俩一听,便一起坐到马上。快要进城时,看到一位老人,老人看着他们唏嘘道:“这父子俩太不人道了,那匹马已经那么老,还要让它驮着两个人。”

听到此话的父子俩相继从马上跳下,却发现这一路走来,无论他们谁骑在马上,或者骑不骑马,都会引来他人的议论,似乎怎样都不对。父子二人坐在旁边的石头上生起闷气来,怎样才能既不遭人议论,又能进城赶集呢?

其实别人的议论和这对父子能否进城并没有直接关系,甚至是完全没有关系,可是这父子俩偏偏将二者联系到一起。这看似是一个笑话,却反映了现实中太多人的心态,那就是太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一生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怎么看自己?当我们认真地这样问过自己后,就能够知道自己是否因为太过在乎别人的看法,而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迷失了自我。

一日,一名叫作释然的小沙弥正在园子中为花除草,他的师父清水禅师走了过来,问他:“释然,你爱色吗?”

释然听到师父这样问,吓得手中的水壶险些掉在地上,他不知道怎样回答师父的问题,因为世间万物,包含色的事物太多了,脸色、美色、菜色、景色,任何一件实物都有属于自己的颜色。如果直接回答不爱,师父会不会认为自己回答的就是美色,继而认为自己六根未净呢?

思来想去之后,释然颤抖着声音回答:“不爱!”清水禅师虽然站在一旁,但是释然内心的想法他已经猜到了十有八九,他继续问道:“你确定你在回答之前已经想好了吗?当你真正面对考验的时候,你是否还能如此肯定地回答呢?”

这一次,释然底气十足地回答:“当然能!”清水禅师听后,没有说什么,只是微笑着看着释然。释然感到有些奇怪,于是反问道:“师父,那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得到师父的许可后,释然问道:“那您爱美色吗?当您面对美色的诱惑时,您能坦然面对吗?”

清水禅师听后,哈哈大笑,说:“我猜你一定会这样问我。在我看来,再美的美色也不过是经过美丽修饰后的皮囊而已,我爱与不爱没有什么区别,只要自己在面对时能够不为所动,又何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呢?”

只要内心的信念足够坚定,又何必在意他人的看法呢?不管释然怎样回答,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评价,有褒有贬。与其被别人的议论所困扰,还不如像禅师一样,明确自己内心的想法,不去在意他人的眼光。

星云大师认为,自己就是自己,即使在这世界上有几十亿人口,你还是你自己。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你就不再是你,而是他人眼光和议论的傀儡,这会让你活得更累、更痛苦。因此,走自己的路,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做一个忠于自己的人。

逆境让人更冷静,更容易看清自己的路

人要知道自己,才能改掉缺点,发挥自己的长处。

——星云大师

当一个人在蹒跚学步的状态时,跌倒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而这不过是漫长人生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人的一生都处在蹒跚学步中,总会遇到挫折致使自己跌倒。

有人说:“如果跌倒了,不要急着爬起来,看一看周围有什么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捡起来后再站起来。”处在顺境的时间久了,人往往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星云大师认为偶尔经历一下逆境,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路。

首先,在逆境中可以摸索出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为自己积累经验。就像是初学轮滑时,我们无法掌握其中的要领,经常会掌握不好平衡而摔倒在地。第一次摔倒,我们摸索到在摔倒前降低身体的重心,可以减轻疼痛感;第二次我们知道要尽量向前摔,这样不会碰撞到头部……渐渐地我们会从摔倒中得出经验,总结出双脚成八字形,双膝弯曲,更容易保持平衡。就这样在不停地摔倒中,掌握轮滑的技巧,直到如履平地。

同时,当人身处逆境时,更容易锻炼自己的意志力。那些事业有成的人,大多都有遭遇困境的时候,但是他们在困境中越挫越勇,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来,直到成功。

1854年年初,曾国藩率湘军水陆师1.7万人在湘潭会师,准备声讨太平天国。大部队从西边进攻太平军,没想到遭遇了太平军的猛将石达开,连连战败。这令曾国藩十分气愤,竟要投江自杀,结果被属下救了上来。自尽不成,曾国藩只好想办法取胜。经过一番精心的布局,在后来的几场战争中曾国藩取得了胜利,收复了许多失地。

接着,湘军兵分三路向东进攻,突破了田家镇防线,却未料到被太平军阻截,长江湘军水师接连败退,曾国藩率领残余部队退至九江以西的官牌夹,被太平军围困。走投无路的曾国藩第二次跳江自杀,再次被属下救起,最后退守南昌。

这时,朝廷派人来催报战况,曾国藩无奈之下如实禀报,希望朝廷能够派人支援,他在信里这样写道:“臣屡战屡败,有愧圣恩……”他的同僚周中华看后觉得不妥,于是在“屡战屡败”四个字后面又加了四个字——“屡败屡战”!同样四个字,颠倒了一下顺序,意思却从败将变为了英雄,可谓是天壤之别。

曾国藩反复看了几遍这四个字,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笑着对周中华说:“中华果然是个奇才,同样的字,你却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果真是一字千金啊!”周中华听后淡淡一笑,说:“中华只是游戏文字,不值一提。恩师学究天人,只是关心战事,心不在此。其实百战艰难,胜败乃兵家常事,恩师应将‘屡败屡战’作为座右铭,这样就能够逢凶化吉,转败为胜。”

曾国藩听后,认为周中华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按照周中华的意思将奏折拟好,由此一来,靖港之战就成了“屡败”中的一场小败,而湘潭大捷则变成了他苦心经营的成果。当时,在朝廷和太平军的作战中,屡吃败仗,像这样的胜仗很少,皇上看到奏折十分高兴,立即将湖南境内巡抚以下的所有官员调去支援曾国藩。

最后,曾国藩在与太平军的战争中大获全胜,为清政府立下了汗马功劳。从那以后,曾国藩在战争中再也不会轻言放弃,一定坚持到最后一刻。

其次,在逆境中,更容易体会到人情冷暖。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有的朋友只在我们顺利时和我们关系密切,一旦我们遭遇了逆境,他们便扬长而去;而有的朋友,平时很少往来,但是在我们身处逆境时,给予我们安慰和帮助。是否是真心的朋友,在逆境中才能够看出来。

最后,逆境是获得成功的台阶。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苏秦未得到功名时回家,家人都不予理睬,使苏秦心中很是不快,只好把一腔怨气化为力气,拼命读书,在得到《太公阴符》后,更是用心钻研,最终获佩六国相印。

所以,即便是身处逆境,也不要因此而气馁,星云大师鼓励所有身处逆境的人,要在跌倒后勇敢地站起来,这样才能看到成功向我们招手。

同类推荐
  •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本书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佛教的产:尘及在中尉的弘扬。著者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种角度来探索佛救,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人精深。
  • 星云日记12:处处无家处处家

    星云日记12:处处无家处处家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二册。收录星云大师1991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处处无家处处家”、“六根作道场”、“无为而治”、“相由心生”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佛教·世俗

    佛教·世俗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佛教与世俗的关系。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听圣严法师说佛

    听圣严法师说佛

    佛教倡导的慈悲心、放下、舍得、包容、上进等观念,永远是我们应该深思并奉行的人生准则。在浮躁、琐碎、焦虑的现代生活中,能让人从中寻得自己的一间静温禅房,让心灵得到宁静。鉴于此,笔者将法师对佛理的解析编撰成册,让更多人聆听法师的教诲。本书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对禅理的精辟见解入手,深层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并用一些经典故事加以阐释,让人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品味到禅带来的心灵洗涤与智慧指引,解除疑惑,透悟人生。
热门推荐
  • 驾驭苍生

    驾驭苍生

    百年之间,大陆武道经历几波周折,武道式微,是何种原因导致?只是因为百年前的一场“论道”,亦或是······
  • 小熊不回家了

    小熊不回家了

    动物小镇出了一遭大事,动物们都快急疯了。河马大婶开着自家杂货店的门
  • 假面骑士之致命游戏

    假面骑士之致命游戏

    “身体上运作着的,是破败的器官!血管里流淌着的,是肮脏的血液!大脑中思考着的,是残缺的正义!灵魂内潜藏着的,是永恒的精神!”“欢迎来到,致命游戏!”(简介无力,各位请看正文)(求收藏求评论求票票Orz)
  • 杀手恋人之恶魔军团

    杀手恋人之恶魔军团

    身世不明的尹飞在执行一次暗杀任务之中被杀手录的高手埋伏,却也发现了有关自己身世的线索。在云宫少主的帮助下尹飞逃过一劫却也应该陷进更大的漩涡之中。尹飞为了查清自己的身世无奈从一个杀手化身为富豪千金的私人保镖,届时也陷入了云宫和魔族的战争之中。随着和千金徐芷语相处的过程中,尹飞一步步发现了自己的身世,却也在一步步打开末世之门。
  • 孤舟

    孤舟

    仙之一字,众生向往。然,成仙之路,白骨铺就。
  • 阴影国度

    阴影国度

    阴影的国度,傲慢的诸神,新的风暴从幽暗地域开始。简单来说,这只是穿越者成为卓尔的故事。这是我的梦想书友群:161887612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友实即时录

    友实即时录

    ·神奇的友实2班在2020年的那个夏天创造了历史记录,全班54中5O入提前被哈佛录取。经过时光的磨练,他们完成哈佛的所有学业。接下来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碰撞与趣事呢?!让我们步入10年后的神奇世界.
  • 悍妻嚣张:霸道相公来种田

    悍妻嚣张:霸道相公来种田

    一朝穿越,特种女兵王竟成了一个守活寡的农妇?原主还是个逆来顺受的包子?不仅家里的农活全做甚至要被逼做客妻?婉莲顿时头大。刻薄贪财的婆婆,唯利是图的大嫂,事不关己的大哥,觊觎姐夫的妹妹,偏心没边的老娘,身份成迷的丈夫……这都是什么事儿啊!自此,婉莲手牵旺财,脚踩农具,一身彪悍之气吓坏旁人。老娘不发威,你们当我是病猫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见鬼皇后

    我的见鬼皇后

    【逆·战征文】她是一缕幽魂,因为与太上老君的契约而被发配到一个驾空的朝代,却意外发现自己的命格与冷宫中的皇后相同。为了顺利的履行契约,许梦瑶附在胆小怕事的皇后身上,除了讨好皇上这个大BOSS、应付宫斗外,还要帮助鬼闺蜜查找死因……许梦瑶本以为撮合帝后在一起,便可以高高兴兴的去投胎,可是当皇上不顾生命危险来救她时,她心里却滋生出一种叫‘忌妒’的情愫,她开始反感附在皇后身上,甚至连与太上老君的契约都不放在心上……【逆•战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