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98400000006

第6章 可方可圆,善于变通

)第一节 原谅你的仇敌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有变才能通,不变则不通。一个人坚持自己的理想是必要的,但是实现理想的途径不能“一根筋”,不能一条胡同走到底,一定要善于变通。

古时有一位国王在领兵跟敌国作战时,遇到顽强抵抗。战争异常残酷,持续了几个月之久。

一次,敌方将领想出一个“擒贼擒王”的计策——派一位武士行刺国王。这位武士骁勇机警、行动敏捷,他躲开岗哨,想从马棚进入国王的卧室。不料,国王的马非常通灵,见有生人入侵,便嘶叫起来。这个情况是武士事先没想到的,他拿不准应该杀马灭口、继续冒进,还是脚底抹油、赶紧开溜。

国王听见马鸣声有异,估计出了情况,手持宝剑出来察看,发现了刺客。他一声招呼,卫兵们便蜂拥而来,向刺客扑去。武士知道此番性命难保,想举刀自刎,却已经来不及了,被卫兵们捆得结结实实,扔在地上。

这时,卫士长跑过来,向国王自责疏于防范之过,并请示如何处置这名刺客。

国王走到武士身边,厉声问:“你是来偷马的吗?”

武士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含含糊糊答应一声,心里却想:我是来取你性命的,怎么说我偷马呢?

国王回头对侍卫长说:“这家伙一定是来偷马的。现在是战争时期,老百姓都很穷,想偷马卖钱,情有可原。把他放了吧!”

侍卫长急忙说:“不能放!他明明是来行刺的,不是来偷马的,应该将他就地正法。”

国王说:“他明明是个偷马贼,为什么说他是刺客呢?我看他也是一条好汉,一定是迫不得已才干这种小偷小摸的事。把他放了吧!”

侍卫长无奈,只好把刺客给放了。

这件事传出去后,人们都称颂国王心胸宽广、爱惜人才。各地的勇士如潮水般涌来投奔他,他的军队实力大增,很快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位国王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量。《圣经》说:“原谅你的仇敌。”这并非道德说教,而是经验之谈,因为原谅仇敌可以带来很大好处。

经验谈

人在世界上,有一个敌人不算少,有100个朋友不算多。所以,要带着尊重的心理原谅别人,收缴他心中的锐器。让别人对自己有所依赖,或者让自己对别人有所帮助,这样,你就会有很多朋友而少有敌人。

)第二节 功劳要礼让

汉代有一位能干的官吏,安民有方,平息了大灾害后的暴动。他鼓励人民垦田种桑、重建家园。经过几年治理,当地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这位官吏得到了人民极大的拥戴,名声响彻朝野。

皇帝突然在此时召他还朝,临行前,他座下的一位谋士突然前来求见,问他:“皇上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地方,大人打算怎么回答?”这位官吏坦然地回答:“我会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谋士连连摇头道:“非也非也。此话将陷大人于不利,在皇上心中,大人声名已经过于显赫了,再自夸其功,后果不堪设想。”官员心中一惊,“功高震主”的人往往没有好下场,这样的教训已经够多了。

于是在皇帝召见时,官吏一再推辞奖赏,只说“都是皇上的神灵威武感化所致”,皇帝果然龙颜大悦,将他留在身边,委以显要的官职。

淮阴侯韩信的下场却恰恰相反,究其原因,乃功高震主,不懂韬光养晦的结果。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的大将韩信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居功自傲,有点飘飘然起来。平定齐地后,他写信给刘邦,要求把自己封为“假(代理)齐王”。刘邦得知后非常恼怒,骂韩信是白日做梦!他的属下张良看完信,劝道:“目前,我方不利,楚军尚强,韩信又掌握着很大一部分兵权,大王不如顺水推舟,答应他的要求。”刘邦心领神会,派张良为特使,带了王印,去封韩信为齐王。韩信非常高兴,答应迅速发兵攻打楚霸王。

有一次刘邦和韩信讨论军事,刘邦问他:“我能带领多少军队?”韩信说:“陛下你只能带领十万人的军队。”刘邦问:“那么你呢?”韩信说:“我带领的人越多越好。”这让刘邦恼羞成怒。韩信还看不起樊哙等一帮人,说:“我居然与樊哙这类人为伍!”最后这些言行终于激怒了刘邦,在他的默许下,吕后与萧何合谋,杀死了韩信。

不居功自傲,不仅可以在上司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更能使你的人格变得伟大。将自己用辛勤和汗水换来的功劳拱手相让,这本身就需要具备很深的修养。而且,也只有这种气量大、不斤斤计较得失的人才能真正打动上司,他总有一天会设法偿还这笔人情债,当然,在他的帮助下,你也不会缺少再次立功的机会。

经验谈

有一点需要注意,礼让功劳的事绝对不能作为个人资本到处宣传,否则,让功的收益率便会下降为零,甚至适得其反,使你在上司眼中成为彻头彻尾的小人。

)第三节 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管仲、鲍叔牙以及召忽三人很要好,决心在事业上互相帮助。他们曾经一起做过生意,但他们更想合作治理齐国。

当时齐王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纠,一个叫小白。召忽认为公子纠是长子,一定能继承王位,因此对管仲和鲍叔牙说:“对齐国来说,我们三人就像大鼎的三条腿,缺一不可。既然公子小白不能继承王位,那干脆我们三人一同辅佐公子纠吧。”

管仲说:“这样等于吊死在一棵树上。万一公子纠没继位,我们三人不就都完了吗。国中的百姓都不喜欢公子纠和他母亲。公子小白自幼丧母,人们必定可怜他。究竟谁继承王位很难说。不如由一个人侍奉公子小白,将来统治齐国的肯定是这两个人中的一个。这样,不管哪一个当了齐王,我们当中都有功臣,可以相互照顾,进退有路。”于是他们决定由鲍叔牙去辅佐公子小白,由管仲和召忽辅佐公子纠。

后来,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王位,两个人都日夜兼程地朝京城赶,结果狭路相逢。管仲拈弓搭箭,一箭正中小白的腰带,鲍叔牙急中生智,立刻叫小白装死,小白采纳了这个计谋。

管仲以为小白已死,从容地陪公子纠回京城继位。不料公子小白已先回京城当了国王,成了齐桓公,鲍叔牙成了功臣,管仲和召忽成了罪人。但鲍叔牙并没有忘记旧情,他立刻在齐桓公面前说情。再加上管仲素有贤名,齐桓公不但没杀他,反而让他当了宰相,协助自己干出一番霸主的事业。

管仲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和考虑问题。如果当时管仲三人全辅佐公子纠,那么一旦公子小白掌权,他们三人就都没命了。

在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绝不能够将所有“赌注”押到一处。

管仲“脚踏两只船”的做法启迪我们:凡事不可做绝,“留有余地”实际上是给自己留条后路,让自己有备无患;看问题也不能只看到眼前顺利的局面,而看不到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若一厢情愿地去处理问题,很可能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而无法自拔。

经验谈

在一棵树上吊死的人都是不明智的。不要把自己交付给任何一方,也不要太过明显地表明你的立场。脚踏两只船,用到情感中似乎不太明智,但用到生存上,不失为一大方略。

)第四节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公元995年,吕端被宋太宗提升为宰相。对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吕端并不觉得有多了不起,他想的是如何调动全体臣僚的积极性,为此自己不惜放权和让位。当时和他有同样声望的还有一位名臣寇准,办事干练,很有才能,但是性子有些刚烈。吕端担心自己当了宰相后寇准心中会不平衡,如果耍起脾气来,朝政会受到影响,于是就请太宗另下了一道命令,让担任参知政事(副宰相)的寇准和他轮流掌印,领班奏事,并一同到政事堂中议事,这得到了太宗的批准,也平和了寇准的情绪。后来,太宗又下诏说:朝中大事要先交给吕端处理,然后再上报给我。但吕端遇事总是与寇准一起商量,从不专断。过了一段时间,吕端又主动把相位让给了寇准,自己去当参知政事。这种主动让权,在世人的眼中自然是“糊涂”的举动。

有一年,朝中大臣李惟清被太宗从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使位子上换下来,去当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中丞。虽然是平调,但实际权力发生了变化,他认为是吕端在中间使坏。于是,李惟清趁吕端有病在家休息、没有上朝的机会告吕端的恶状。事情传到吕端耳中后,吕端不以为然,既没有去对皇帝表白,也没有去找李惟清算账,而是淡淡地说:“我一辈子行得正,坐得直,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人的事,又怕什么风言风语呢?”这种不与人计较的坦然心态也被人认为是“糊涂”。

在吕端刚刚担任参知政事(副宰相)的时候,他从文武百官前面经过,一个小官由于平时听多了吕端“糊涂”的传闻,对他很不服气,以很不屑的口吻来了一句:“这个人竟也当了副宰相了?”吕端的随行人员觉得很不公平,要问那个人的姓名,看看是干什么的。吕端制止说:“不要问,你问了他就得说,他说了我也就知道了,而我一知道,对这种公然侮辱我的人便会终生不能忘。着意地去报复对我来说是肯定不会的,但以后如果有什么事涉及他,撞到我手里,想做到公正对待也一定很难。所以,还是不知道的好。”这种君子不念恶、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举动对吕端来说,是一种自我修养的高尚境界,但在世人眼中,自然又被看成了“糊涂”。

吕端的“糊涂”,还在于他的不置产业。他不仅为官非常清廉,贪污受贿之事从来没有,就是应得的那份俸禄也常常分出一些周济照顾别人。以至于后来吕端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竟因生活困难,没钱结婚,只好把房产抵押给别人。真宗皇帝知道这个事情后,很受感动,从皇宫的开支中支出了五百万钱把房产赎了回来,另外又赏了不少金银和丝绸,替吕家还清了旧账。以宰相之尊,而后人贫困至此,在常人的眼里又是多么“糊涂”!

吕端一生经历了三代帝王,在40年的宦海生涯中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冲击,这种经历在封建王朝中实在是不多见的。这与他在大局、大节问题上毫不糊涂,但在事关个人利益的问题上却能“糊涂”了事的办事风格是有很大关系的。

经验谈

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不管是当官还是为人处世,都应该学学这种“糊涂”的精神。人的一生精力有限,若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那就太累了,不如“抓大放小”,小事糊涂而大事清醒,既显得宽容大度,又能保全自己。

)第五节 人在屋檐下,必须要低头

韩世忠和岳飞、张俊都是宋高宗时的抗金名将。秦桧因岳飞多次阻挠他与大金议和,又屡次出言攻击他,心生怨恨,便罗织罪名把岳飞逮捕入狱,害死于风波亭。

岳飞死后,韩世忠知道自己也难容于秦桧,便上奏章请求解除枢密使的职务,秦桧便顺水推舟授他一个闲散的官职。

韩世忠赋闲之后,口不言兵,每天跨驴携酒,泛游西湖,许多人都不知道他就是名震天下的韩元帅。

韩世忠的部将旧属路过杭州时,都来拜访老帅,韩世宗却拒而不见,平时更不和军中大将通报消息,以免被秦桧罗织罪名。

秦桧害死岳飞后,对韩世忠也是恨之入骨,恨不能把他也如法炮制。然而他没想到害死岳飞的民愤会如此之大,自己也感到很害怕,又见韩世忠口不言兵,又和军队断绝往来,也不再出言阻挠自己与大金议和,既无威胁也无妨碍,便放过了他。

以韩世忠的忠义和抗金之功,秦桧万不会放过他,若和秦桧争斗,只会白白赔上自己的性命。这个时候只能低下头来,避开深为昏君信赖的奸臣秦桧,才能得以自保。

历史上,这样在屋檐下低头的能屈能伸者有很多。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

唐国公李渊多方树立恩德,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

有一天,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觐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有点猜疑之心。

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个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知道隋炀帝对自己起疑心了。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

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主动低头,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除掉了,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经验谈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人在一生中总会有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处境。顺风好行船,逆境难为生;位高好成事,位卑难做人。但历数古今中外得大成之人,无不是善处逆境的智者。他们能屈能伸、能俯能仰,从不把自己看得比别人更高贵,这恰恰显出了一种做人的风范。

)第六节 不要让个性害了性命

汉献帝建安初年,曹操考虑派一个使者到荆州劝说荆州牧刘表投降。孔融推荐很有才能的祢衡出任使者。曹操叫人去把祢衡喊了来。祢衡来后,按例行了礼,曹操给祢衡安排座位。祢衡仰头向天,说:“天地虽然这样宽阔,为什么眼前连一个像样的人都没有呢?”

曹操说:“我手下有几十位能人,都是当代英雄,凭什么说没有人呢?”

祢衡又笑了一声:“那就说说让我听听吧!”

曹操说:“荀攸、郭嘉、程昱见识高远,前朝的萧何、陈平都不如他们。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猛无敌,过去的岑彭、马武也不是他们的对手。吕虔和满宠替我主管文书,于禁和徐晃担任我的先锋官。夏侯是天下的奇才,曹子奇是世上的福将。这怎能说没有人呢?”

祢衡大笑道:“阁下全讲错了,这些人我都认识。荀攸只能看坟墓;程昱仅能开开门;郭嘉倒还可以读几篇辞赋;张辽在战场上只配打打鼓,敲敲锣;许褚也许能放放牛,牧牧马;乐进和李典当个传令兵勉强凑合;吕虔不过能给人家磨磨刀,铸几把剑;满宠是喝酒的能手;于禁是垒砖的泥水匠;徐晃只有杀猪、提狗的本事;夏侯是一个仅能保全性命的将军;曹子奇被人称为只知道要钱的太守。其余的人都是饭袋、酒桶而已!”

这时,张辽在旁边,听到祢衡这样狂妄地公开侮辱大家,气得抽出宝剑要砍,被曹操制止住。

张辽恨恨地问曹操:“这个家伙讲话这般放肆,为什么不让我杀他?”

曹操笑笑说:“这个人在外面有点虚名,我今天杀了他,人家就会议论我容不得人。”

曹操虽然没有杀祢衡,但是派祢衡出使荆州,命他说服刘表归降。

祢衡知道刘表是不会归附曹操的,派去的人也会凶多吉少,这分明是曹操在使借刀杀人的伎俩,于是不肯答应。

曹操立即传令侍从,要他们备下三匹马,由两人挟持祢衡去荆州,一面还通知自己手下的文武官员,都到东门外摆酒为他送行。

祢衡在多疑善妒的曹操面前仍然不知收敛,毫无顾忌地张扬个性,终于埋下了祸端。

个性也许能投其所好,也许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但是在互相不了解的情况下,无论你的个性多么“可爱”,随意张扬也会招人厌恶。所以做人还是平和点好。

经验谈

时下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但是个性的张扬也要选择适当的场合。如果不顾忌任何因素,只是为了一味宣扬自己与众不同的“酷”,那么张扬的个性就会如同皮肤上的肉刺,使别人看了欲除之而后快。

)第七节 维护他人的面子,留出自己的退路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做了皇帝后自然少不了昔日的穷亲友到京城找他帮忙。这些人以为朱元璋会念在老朋友的情分上给他们封个一官半职,谁知朱元璋最忌讳别人揭他的老底,因此,对来访者大都拒而不见。

朱元璋有位少时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凤阳赶到南京,几经周折才算进了皇宫。

一见面,他便当着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来:“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还认得我吗?当年咱们俩光着屁股一块玩耍,你干了坏事总是让我替你挨打。”

朱元璋听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我的短处,让我这个当皇帝的脸往哪儿搁。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他杀了。

历史上不少皇帝的出身并不好,这就需要臣下为他们编造光荣家史。

刘邦在做皇帝以前本是沛县的农家子弟,横行乡里,劣迹斑斑。而在夺取帝位后,张良、萧何等下属苦心编造出了许多神话,以抬高刘邦的身价,维护他的权威。

刘邦生于沛县,排行老三,所以字季(老三),其名字与长兄伯(老大)、二兄仲(老二)一样,均是普通浅显的名字,说明刘家并无多少文化。

刘邦少小无赖,不务正业,无恶不作,很令老父老母头疼。后来,刘邦仗着胆大不服管教,被委任为泗上亭长一职。

公元前210年,刘邦接沛县县令指示,要他带几个人押送十几名囚徒前往骊山,帮助修筑始皇陵墓。走至丰乡大泽附近,十几个囚犯一哄而散,刘邦目瞪口呆,怅然失落。

刘邦思量再三,决定还是偷偷回家,与父母、妻子商量商量。因此,负责押解的几个人不敢走官家大道,只得在人迹罕至的小道中昼宿夜行。

一日深夜,众人打着火把急急赶路。走着走着,前边领头的一人忽然惊慌失措掉头就往回跑,说前边有一条巨蟒挡道,长约数丈。

刘邦听后,不以为然:“壮士行路,岂畏蛇虫?”说完,一个人昂首阔步,仗剑前行,到达一水沟,果然听见哗哗直响,只见一条巨蟒横架沟中,全然不避众人。

刘邦走到蛇旁,手起剑落将大蛇劈作两段,继续昂然前行。众人开始时大惊失色,继而对他十分佩服,都称刘邦乃是神人。

这个故事后来便经萧何等人的改造,变成了“赤帝子斩杀白帝子”的神话,在百姓中广为流传。刘邦的身份也随之被神话。

经验谈

人人都有隐私,谁也不想让人看到自己的隐私,但有一些人若不明就里去揭穿别人的伤疤,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一个人的面子问题至关重要,有时候为了考虑别人的面子问题,说一些漂亮的话也无可厚非。

我们不提倡去拍马屁,但了解其中的微妙关系,维护别人的面子,避免触犯别人的禁忌,为自己留一条退路也是必需的。

)第八节 难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去世,7岁的幼子柴宗训继位,已经无力控制当时的朝廷局势。大将赵匡胤利用这一时机,与亲信赵普、石守信等人,策划了“陈桥兵变”,顺利地夺取了皇位。

宋太祖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造反。宋太祖亲自带兵出征,才把他们平定。有一次,宋太祖问谋臣赵普:“自从唐朝末年以来,一直战乱不断,这到底是因为什么?”赵普说:“我认为关键是藩镇握有兵权。如果把兵权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无事了。”宋太祖连连点头。

一次晚朝后,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撤掉侍从,故意叹了一口气:“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但做皇帝后我整夜都不敢安枕而卧啊!”

石守信等人惊骇地询问原因,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明白,我这个皇位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听出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宋太祖说:“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的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一席话,软中带硬,使这些将领知道自己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他们一时都惊恐不已,流着眼泪恳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说道:“你们不如放下兵权,到地方上做大官,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多置办一些产业,以终天年,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了,只得俯首听命。第二天,石守信等将领纷纷上表假称自己有病,要求解甲归田,宋太祖欣然同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由此,新建立的北宋王朝开始稳定下来。

有时候朋友和敌人的距离,微乎其微。朋友可以一怒之下成为敌人,敌人也可以在自己的感化下成为朋友。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真正靠得住。如果一味地依赖朋友,很可能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局面。一味地仇视敌人也只能是眼光短浅者所为。

经验谈

为人处世,得掌握一定的分寸,信任朋友,但不依赖朋友,正视对手,但不仇恨对手。很多时候,伤害自己的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做事情太过于走极端。

同类推荐
  • 说话细节全书

    说话细节全书

    《说话细节全书》从说话的基本功、说话的原则、说话的分寸、说话的准则、说话的艺术等方面,系统介绍了社交、公关、应酬、婚恋、面试、职场、推销、谈判、管理、辩论、演讲、会议等人生中各个重大场合的说话细节,旨在引导读者走出说话的误区,掌握说话的策略,快速提高说话的能力,提升魅力、轻松交往、顺利办事、和谐生活,赢得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的事业和人生。
  • 向大师学习:戴尔·卡耐基如是说

    向大师学习:戴尔·卡耐基如是说

    本书把戴尔·卡耐基在演讲会和其著作中的最经典的近百句言论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配以精美的插图,让经典言论再现智慧光华,让你品读学习之后,活出自己,活出精彩。
  • 心灵鸡汤系列书(标杆集)

    心灵鸡汤系列书(标杆集)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 求职直通车

    求职直通车

    本书结合生动的案例说明,探讨了求职者面试中的通病,结合目前市场现状和择业者的一般情况阐述择业心理障碍与调适、求职中的误区和陷阱等。
  • 解放军精神

    解放军精神

    “一切为打赢,一切看战果”——现代企业的竞争法则!“解放军精神”是“保证完成任务”的一声承诺,是对纪律的无条件服从,是跨越困境的拼搏精神,是时刻处于待命状态的危机意识,是抱团打天下的团队精神。解放军精神——最完美的现代职业精神典范,助推企业发,缔造卓越团队,练就职场“斗士”。
热门推荐
  • 校草的冰冷校花

    校草的冰冷校花

    她是白氏的千金,他是凌氏千金。他们。。。。
  • 邪神之修罗道

    邪神之修罗道

    异世重生,执幽冥之刃,化身邪神修罗,斩尽拦路诸天神佛。
  • 传说的降临

    传说的降临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三个蝼蚁站在修真界顶端的奋斗史。
  • 史上被封杀的卧底事件

    史上被封杀的卧底事件

    战争不仅是勇气与实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智慧与智慧的争斗。“上智为间”,“用间”是对人的智慧和勇气的综合考量。据记载,在古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二世的碑铭中,已使用了“间谍”一词;古代印度的谍报理论比较发达,在《吠陀经》和《政事论》中都有论述;希腊人对间谍的使用历史悠久,很早就发明了一种称之为“天书”的密码通信;被尊为历代兵家之祖的孙子在战争中非常重视间谍的作用,他在《孙子兵法·用间》篇中写道:“故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问,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 猎奇师

    猎奇师

    一半鬼命的我自幼便与鬼怪打交道,机缘巧合之下得到道家经典学会了正宗茅山道术除魔卫道但各种阴谋陷害也随之而来,在这世间最是可怕的不是妖魔鬼怪而是人心难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水城旧事

    水城旧事

    欧阳悟是一名大学教师,同时也从事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他的朋友韩落霞的班级中有一个问题学生,于是就邀请欧阳悟帮忙,欧阳悟答应了韩落霞,便一个人去了水城。一段水城的经历就这样开始了。
  • 清澈世界

    清澈世界

    锁骨的印记,神圣的使命。势不两立的敌人,也是至亲至爱之人。命运的指引,不过是自相残杀。用我最重要的人的生命,去改变这个世界?这样的使命,不要也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羽神修仙记

    羽神修仙记

    纪元更改,旧纪元到了末期唯一存活的天神——羽神,在机缘巧合之下渡过了纪元之劫,来到新的修行纪元,在新一个以仙为尊的仙灵纪元里,作为一个纪元巅峰的羽神会经历怎么样的际遇最终在新的纪元重获荣光……我叫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在之前世人都尊称我为羽神,不过现在,若在以神为名,怕是难容天道,所以,我决定,我要再一次低调走上悲催成神……修仙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