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96000000022

第22章 地动山摇:各省独立与清廷政治剧变(2)

当晚,除了巡抚陆钟琦外,没有革命的新军协统谭振德也被当场击毙,太原宣告光复。随后,山西各界代表在谘议局开会,公推新军标统、同盟会员阎锡山为山西都督。阎锡山就此开始了对山西三十多年的统治。

山西起义的第二天,10月30日,云南新军也起义了。

云南新军的革命基础非常好,协统蔡锷等都是革命党人,新军各个学堂暗地教的都是反清革命的道理。在北方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云南革命党人焉有不起义的道理?云贵总督李经羲忧心忡忡,依靠新军也不是,防范新军也不是,只能停止给士兵发子弹。这一招一点用都没有,当兵的谁手里没有偷偷藏几颗子弹啊?30日,新军在蔡锷的指挥下,整齐划一地参加起义。讲武堂学生们打开城门,迎接起义军入昆明。骑兵团、炮团,都倒戈,加入起义队伍,向总督衙门冲去。总督卫队见到起义军后,自动缴械投降,李经羲成了俘虏,被送离云南。整个行动相对平和,只在争夺五华山和军械库时发生了战斗。拒绝革命的第十九镇统制钟麟同被击毙。11月1日,云南军政府成立,蔡锷被推举为都督。昆明以外各地的巡防军相继被肃清,云南全省不久宣告光复。

与云南紧密联接的贵州,革命力量薄弱。在云南光复的刺激下,贵州革命党人谋划起义。立宪派势力也四出活动,希望清朝巡抚沈瑜庆宣布独立,企图在贵州建立立宪派的政权。沈瑜庆拒绝独立。11月3日,一群十八九岁的新军士兵、学员自发起义,打进贵阳城来。沈瑜庆控制不了局面,干脆撒手不管,宣布下台。立宪派、革命派接手宣布贵州独立,但相互之间争吵不休,加上派系林立,很快爆发了内讧,影响社会稳定。最后,云南方面派唐继尧率滇军进入贵州,才控制了局面。唐继尧当上了贵州都督。

在10月底11月初的这段时间里,安徽的独立一波三折,最为复杂。

安徽当时的省会在安庆,新军中革命力量也很强大,收到武昌起义的消息后欢欣鼓舞,商议呼应。巡抚朱家宝惊恐万状,召集文武官员开会,磋商防范革命党起义的办法。最大的问题还是老问题:新军不可靠,旧军又依靠不了,怎么办?好在安庆离南京近,南京驻扎有清军重兵,朱家宝便急电两江总督张人骏,调来驻扎在浦口的江防营到安庆。同时,朱家宝又提前发饷,希望稳定新军军心。

安徽新军缺乏统一有力的领导者,各部在起义指挥上协调不一,迟迟发动不起来。10月31日,新军某排单独发难,袭击安庆城失败。不过,省内各州县民军风起云涌,寿州、合肥、芜湖陆续宣布独立,朱家宝的命令已经出不了安庆城门了。在此情况下,立宪派就想上台摄取政权。各社会团体于11月7日在谘议局开会,决定次日由谘议局自行宣布独立。朱家宝见势不妙,觉得与其被动让别人宣布独立,不如自己宣布独立,争取主动。于是,他在第二天(11月8日)抢先宣布安徽独立,自己任命自己为安徽都督。朱家宝是袁世凯一手提拔起来的,是袁党人物。起初,他拒绝独立,扬言:“家宝食清之禄,死清之事,城存与存,城亡与亡,诸君勿复多言。”据说袁世凯密电朱家宝“宜顺应时势,静候变化,不可胶垫书生成见,贻误大局”,朱家宝顿时领会袁世凯的意思,幡然改变,借独立来谋取将来的发展。

革命党人自然激烈反对朱家宝此举,根本不承认他这个都督。11日,革命党人召集各界代表开会,再次宣布独立,推举王天培为都督。这样,安徽就出现了两个都督。王天培和朱家宝争位。前者年轻,依靠部分同样年轻的新军官兵,实力有限,又因为强行剪辫而激起民众反对。朱家宝乘机煽动巡防营以反对剪发辫为名哄闹。王天培只当了几天都督,旋即离去。安庆很快陷入旧势力、立宪派和革命党人群雄争霸的局面。安徽其他地区自行独立的都督也各行其是,不服从安庆指挥。中间,江西九江军政分府两次派军入安庆,协助稳定政局。第一次驱逐了朱家宝,迫使后者翻墙而逃。但九江军队军纪实在败坏,一入城就劫掠百姓,遭到安徽军民的反对;第二次九江军队参谋长李烈钧亲自前来,还是控制不了安徽群雄,不久率部去武汉参加会战,得以脱身。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革命党人柏文蔚出任安徽都督,中央又派军队消灭了地方割据都督,这才稳定了安徽局面。

以上七省相继宣布独立,都距离武昌起义爆发不到一个月,其势汹汹、其情迫切,可见人心向背。

东南易帜

革命爆发,社会动荡不安。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沪宁杭三地的走向,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浙江、江苏二省的沪宁杭地区,聚集着中国最密集的人口、最发达的经济和最杰出的文人。这里有虎踞龙盘的汉族古都江宁(今南京),被清朝推翻的明朝当年就是在此开朝建国的;有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鱼米之乡苏州、杭州;还有最先开埠、极速膨胀起来的远东大都市上海,生机勃勃的十里洋场吸纳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轻狂梦想和冒险精神。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扬州二十四桥的明月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点缀着桃花、鳜鱼、白鹭的西塞山和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新安江,都是从启蒙时起就注入血液的记忆。这里是所有中国人的文化故乡,是中华文明皇冠上的明珠。

从唐宋开始,长江三角洲就是朝廷的赋税重地。南宋年间,“苏湖熟、天下足”,太湖流域成为整个中国的粮仓。而中国经济中心的地位在此生根,再未移动。苏州城内外那些一步一景、美轮美奂的园林,默默向人宣示着,所谓的文化是长年累月的沉淀和积累,是建立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基础之上的。发展到清朝,不仅朝廷的赋税仰仗东南,北京城里百万亲贵、官民、兵将的衣食都仰仗于东南地区一点一滴的漕运输送。因此,东南沪宁杭地区的归属,不仅关系到中央王朝的生死,更意味着一个政权能否在思想文化上为中国人所接受。

正因为如此,清朝在沪宁杭地区的统治力量,仅次于京畿重地,非常强大。在江苏,两江总督张人骏驻扎在南京,江苏巡抚程德全驻扎在苏州,统帅有强大的巡防营和军警。南京还有江宁将军铁良率领的八旗驻屯军、江南提督张勋率领的江防营和徐绍祯统制的新军第九镇。在浙江,浙江巡抚增韫统帅巡防营和新军一协,杭州将军德济辖有八旗驻屯军。三座重镇,清军兵力各自数以万计。上海因为行政级别较低,除旧巡防营外没有驻扎大批清军,但清朝在此机构重重,各部门都有各自的武装力量。海军会有军舰不定期停泊,江南制造局不仅生产军火而且自身防守力量也很强大,水警、商团等新兴的武装也受官府控制。

武昌起义爆发后,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各地官吏,神经高度紧张,密切防范本地革命党人的动向。江南制造局加快军火生产,装备清军,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

当富庶之地面临战火威胁,东南地区的立宪派坐不住了。和经济实力 一样,东南地区的立宪势力也在全国居首,他们横跨传统的儒商、士绅和近代资本家、社会活动家多重身份,拥有丰厚的产业。江苏的张謇、浙江的汤寿潜都是国内立宪派的领袖。他们和传统体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防止战火破坏经济,立宪派在武昌起义爆发初期是反对革命的。比如张謇就担心“秩序一破,不可回复”,劝说两江总督张人骏出兵协助镇压武昌起义。张人骏可能是觉得东南地区比武昌更加重要,按兵不动,把眼睛盯死在自己的辖区。10月底11月初,多个省份宣告独立,革命形势席卷全国,张謇等人倾向革命的因素盖过了保守的一面,趋向起义。和谭延闿等独立省份的立宪同志一样,张謇等人有能力、有声望,更有意愿参与新的政权。江苏巡抚程德全和立宪派走得很近,张謇等人就密切联系他,希望他能够反正。浙江的立宪派在参加巡抚增韫召开的官绅会议时,也公开呼吁巡抚大人带头“独立”,争取主动,免得革命党人夺取政权,对大家都不好。程德全、增韫两人都连连摇头,不愿意宣布独立。立宪派们也没有更深一步的行动,只能摇头散开,静候局势发展。这是1911年11月初的情况。

旧体制的力量有多强大,革命的力量就相应有多强大。别忘了,沪宁杭地区是开风气之先、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新兴社会力量最为强盛的地区,这里的革命力量相应也是国内最强大的。

光复会是东南地区历史最长的革命组织,成员众多。光复会的徐锡麟、秋瑾等人就曾想发动浙皖联合起义,不幸失败。1910年初,陶成章、章太炎在东京重建光复会,李燮和担任南部执行员,重新在东南地区发展光复会组织。李燮和,湖南安化人,先后加入华兴会、光复会和同盟会,一人具有华兴、光复、同盟三会会员的身份。广州起义失败后,陶成章和李燮和等人回到上海,集中精力组织光复会上海支会,组建光复军。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争取清军巡防营、水警等既有武装力量。

同盟会在沪宁杭也拥有许多会员。广州起义失败后,同盟会内部痛心于广东革命力量的削弱,同时深感在南方边陲起义对全局影响不大,很多人谋划在长江流域壮大力量,伺机起义。1910年,宋教仁来到上海,与陈其美等人成立了同盟会中部总会。陈其美,浙江吴兴人,1906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陈其美这个人,侠义豪爽,喜爱冒险,在上海这口大染缸里浸染多年,人脉广关系硬,黑白两道都熟。他本人经商多年,在新兴工商业群体中尤其吃得开。后人记住陈其美,可能是记得他是陈立夫、陈果夫的叔叔,更记得他是蒋介石的拜把兄弟,是他把蒋介石引荐给了孙中山,仿佛他是站在蒋介石和两个侄子背后的模糊影像。其实,在1911年前后的沪宁杭,陈其美是响当当的名字,是同盟会在东南的中流砥柱。如果说其他奔走呼吁革命的同志也有响亮的名气的话,那么有一样事情是他们不能和陈其美相比的:陈其美在上海地区积累多年的实力。

武昌起义的捷报传到上海,陈其美感到的除了喜悦,更多的是紧迫感。他召集亲信,说:“今日武昌为首义之区,南北两京尚在满清之手,各省自听命于武昌。而武昌起义者,又均系光复会人。长江一带,本为光复会势力所弥漫,今以首义示天下,同盟会将无立足之地。所以吾人为同盟会计,为报答孙先生多年奔走革命计,不得不继武昌而立奇功于长江下游。”武汉的共进会、文学社虽然是从同盟会分化而来的,但其独立性很强,而且和光复会关系密切,领导人之间交流频繁。如今,光复会又在策划东南起义。陈其美马上意识到同盟会已经落于人后,担心革命成功后各地为其他革命党人控制,同盟会不能掌握政权。争强好胜的陈其美急于要为同盟会正名,要为同盟会掌握一方政权。

陈其美投入了紧张的准备:他联络各报馆,及时传达起义消息,悉力鼓吹革命。他又与李燮和联络,谋划共同起义。李燮和向上海水陆各处军警摊牌,后者纷纷表示赞同革命,很快就组织了光复军。陈其美还通过富豪李平书做通了上海城内外商团的工作,商团答应参与起义。短短十几天时间里,上海地区气氛转向,人心倾向革命。清朝官员看在眼中,慑于革命威势,不敢干涉,也不做预备,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陈其美胸中的目标非常远大,又跑到杭州联络同志、会党,约定11月6日上海、杭州共同起事。他希望先占据上海、杭州,以此为基础夺取整个东南地区。

此时,身无寸金又外债内需缠身的清廷为了支付到期的赔款筹措现银,竟然在10月底下令上海官吏搜罗市面上的银两。此举引起上海市场恐慌,激起了上海金融业和富豪们的愤慨。人心更加背离朝廷,倾向革命。清廷下了一招“臭棋”。

当时,青年蒋介石正在日本军队中担任候补士官生。国内革命的热火让这些远在异国他乡的年轻革命党人按捺不住,急于归国革命。蒋介石向师团长请假遭到拒绝,又和联队长商洽。联队长在职权范围内,给了蒋介石最大时限的假期:48小时。蒋介石迫切需要一个离开军队的机会。和他一同请假的军校同学,还有张群等。暗地里,军中上下都知道蒋介石等人要逃回国参加起义,都睁只眼闭只眼而已。军中悄悄地为他们设宴惜别。主持欢送会的日本军官高举着酒杯,为蒋介石等人送行。蒋介石一行人抓紧时间,先乘火车到了东京,分别向本省同盟会的东京支部领取旅费,再前往长崎,登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为了掩蔽身份,他们脱下军装,寄回联队,同时准备了毒药,预备在遭到缉捕时自杀。所幸,蒋介石、张群等人顺利抵达上海。当时是10月末,蒋介石24周岁生日前夕。

回到上海,蒋介石等人首先去拜访陈其美。后者正忙于组织上海和杭州同时举义,就指示浙江籍的蒋介石前往杭州,参加当地起义。蒋介石不顾旅途劳顿,立刻和同志奔往杭州。他的老家奉化县溪口镇离杭州不过130公里,蒋介石非但没有回乡看望母亲和兄长,还寄去绝命家书,表示要杀身成仁为革命殉命。按照起义计划,蒋介石负责指挥敢死队。敢死队员除了血气方刚的年轻革命者外,还有秋瑾的余部、绍兴王金发带来的会党成员。

11月2日,情况发生了突变。吴淞口出现了五艘清军军舰,停泊在那准备装运江南制造局的枪炮弹药。据说这五艘军舰是从武汉方面来的,准备装足军火返回武汉镇压起义。陈其美得到紧急情报后,立即约李燮和商议提前攻打江南制造局。李燮和说:“要光复上海必须攻克制造局。但制造局守备强大,不经过死战啃不下来。一旦僵持不下,苏州的程德全就可能派所部水陆军警增援,半天时间就能到达上海。”因此,李燮和觉得提前攻打制造局太冒险,不同意。陈其美将清军军舰停泊吴淞口的情报告诉了李燮和,说:“清廷方以军舰运制造局械弹,上驶汉口济冯国璋,倘不先事定上海以伐其谋,武昌且危。”两人都觉得不能让上海的军火去屠杀武汉起义军,决定提前到明天(3日)午后4点起义。

11月3日,闸北巡警率先发难,光复闸北。商团武装紧接着在南市起事。上海道台、知县保命要紧,仓皇逃往租界。陈其美不等各路起义军汇集,就率领敢死队和部分商团进攻江南制造局,企图抢夺头功。

同类推荐
  • 最强帝王录

    最强帝王录

    “凡日月所照之地,江河所至之处,皆为帝国疆土”——神武大帝公孙续
  • 瓦硕亦有命

    瓦硕亦有命

    对,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街边小民。但是,我也想活下去啊,我还不想死啊。我要活下去,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最后的一丝底线,挣扎。我要活下去!
  • 三国之我随便来玩玩

    三国之我随便来玩玩

    说起三国,可能大家都熟悉的不得了,不管新的老的没有100也有80本,我的三国也不可能和别人的就不一样,但是还是有一点区别的,本文不会根据真实历史来写,可能有点虚假,或者很假,但是反正就是还看的过去。至于简介说的再漂亮也比不上去看一眼真实,欢迎来看我的第一部作品,保证你看了以后再也不想看了,因为不是一般的差,是差到爆了,好了,说了这么多,一起去看看吧!
  • 赵书

    赵书

    藩王林立,帝国飘摇。先皇驾崩之后,新君即位,励精图治,令大赵中兴有望,却终难逃一场靖难。靖难成功的大业帝文陵,究竟能将大赵带向何方呢?从夷十族的灾难中逃脱的孩子,又将带来怎样的故事呢?忠与奸,谋与战,江湖与朝堂,世外与人间。一部酣畅淋漓的大赵史书。
  • 完结

    完结

    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会回到那个自小就崇拜的、名垂千古的大英雄的时代,在弥久尘封的昨日历史中,掀开波澜壮阔的明日篇章。有如历史汪洋中的一颗水滴,他溯流着童年的梦想:回到一个英雄驰骋的年代,去拯救英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渺小到不值一提

    渺小到不值一提

    渺小到不值一提恨自己软弱无力每天都有无数打击开始想放弃
  • 消逝的狼群

    消逝的狼群

    美丽的台来花草原遭遇特大雪灾,头狼杰雪果断带领狼群转移到罕山老林。一番惊心动魄的对战之后,杰雪的狼群取得了胜利并在这里得到了修养。春季到来,恋家的狼群决定重返家园,但是,等待着它们的却是食物的紧缺和筑路工人的天罗地网……
  • 深山少年闯都市

    深山少年闯都市

    来自乡下的神秘少年,武功,医术,为何如此卓越?还百毒不侵?他本想低调做人,奈何被人所逼。既然低调难行,那就高调走起!从此,风流而不下流,成为他的本性,嚣张而不跋扈,成为他的座右铭……
  • 坑妻没商量

    坑妻没商量

    二十一世纪了,古小夏没想到还有包办婚姻这回事听说她这个未来的丈夫是个冷血无情的听说她这个未来的丈夫还是个性向不明的古小夏冲到相别云面前谈条件,三年一满他两就离婚结婚后,古小夏才发现她的丈夫是个芝麻汤圆几次交锋之后,古小夏悟出一个道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相别云斗,其傻无比
  • 爱丽丝与莫利卡

    爱丽丝与莫利卡

    讲的是爱丽丝爱上了莫利卡,但莫利卡不爱他,于是,爱丽丝就天天对他告白,不知道多久过去了,爱丽丝,因为生活,离开了这座城市,而在爱丽丝走的第一天,莫利卡发现他舍不得了,渐渐的,他发现他爱上她了,但,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月血祭之流云痕

    九月血祭之流云痕

    她是人间的神女,拥有最光明的气息,亦是千年前神秘的魔界公主,深藏不露,脾气古怪,时而脱线犯二,同一个身体里藏着三个灵魂;他是嗜血的血皇,容貌似妖似仙,眉间一点朱砂胜过万里河山。千年前她一袭白衣,风雪吹起她的发丝,一剑葬送了他的心,也埋藏了……她的情;千年后他一袭红衣,在她的怀里沉眠。他说“不论你是染月还是白初熙,你永远只能是我的!”她说:“花月夜,如果有一天,千染月回来了,你会不会忘记白初熙?”那年桃花溪下,你一袭白衣染了惊花,如今青衣竹畔,不见你容颜如画。从此明月两相望,谁知公子世无双?辗转千年,只为在人群中寻找你的身影!
  • 寒池迹

    寒池迹

    八百年前,魔帝之子寒池被自己未婚妻天月女王杀害,意外重生,此时八百年前的天月女王一已成为了女皇,一统中域,寒池重生到了蛮荒域,天月势力已蔓延到这里,寒池看着天月女黄的神像,在心里默默的念到,待我重修三十年,定叫女皇下黄泉!
  • 冷漠总裁之娇妻boss,别跑

    冷漠总裁之娇妻boss,别跑

    花花公子叶涩郎在某一天醉酒时,偶遇商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冷漠总裁诸葛沁,从此开始了一段心酸的追妻历程!不但开始错认佳人是美男,还有青梅闹场,情敌堵截,就连过命的兄弟也要横插一腿……他表面无害,不代表真是无公害啊!于是,花花公子奋起了……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