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30400000031

第31章 伟大杰出的政治领导(1)

性格与政治信仰决定人的政治行为方式。刘邦生性无赖,可当领导后“无赖”竟也成了管理艺术。他富有人情味,豁达大度,不拘小节,无时不刻让人愉悦。他与刻板的秦统治者或传统贵族的气质完全相反。

中国的政治智慧:先让对手腐败,再分而治之

戎王使由余于秦。由余,其先晋人也,亡入戎,能晋言……秦缪(穆)公[秦穆公:一个半蛮夷半华夏国度的伟大君主/国务家,雄才大略,任用贤能。]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缪(穆)公怪之,问曰:“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由余笑曰:“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及其后世,日以骄淫。阻法度之威,以责督于下,下罢(疲)极则以仁义怨望于上,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于灭宗,皆以此类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简朴甚或原始的治理可以是最好的治理。]于是缪(穆)公退而问内史廖曰:“孤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贤,寡人之害,将奈之何?”内史廖曰:“戎王处辟匿,未闻中国之声。君试遗其女乐,以夺其志;为由余请,以疏其间;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君臣有间,乃可虏也。且戎王好乐,必怠于政。”[“中国马基雅维里主义”,一种中国战略:使对手腐败和“分而治之”。]缪(穆)公曰:“善。”因与由余曲席而坐,传器而食,问其地形与其兵势尽,而后令内史廖以女乐二八遗戎王。戎王受而说(悦)之,终年不还。于是秦乃归由余。由余数谏不听,缪(穆)公又数使人间要由余,由余遂去降秦。缪公以客礼礼之,问伐戎之形。[腐败,继之以征服;征服一个被腐败了的对手。]……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

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余。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狄)遇之。[一则简洁、准确和宏大的战略性概览。

伟大史家的杰出的战略评价才能。]孝公于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下令国中曰:“昔我缪(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狄),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穆)公之故地,修缪(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乃出兵东围陕城,西斩戎之王。

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其事在商君语中。

七年,与魏惠王会杜平。八年,与魏战元里,有功。十年,卫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东地渡洛。十四年,初为赋。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诸侯毕贺。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

一个“孤立主义”和被边缘化的秦国作为一个大强国重新进入“国际社会”,基于二十年的国内急剧改革、地缘战略攻伐和一种强有力的对外政策。

二十四年……孝公卒,子惠文君立。是岁,诛卫鞅。鞅之初为秦施法,法不行,太子犯禁。鞅曰:“法之不行,自于贵戚。君必欲行法,先于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其傅师。”于是法大用,秦人治。及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怨鞅,鞅亡,因以为反,而卒车裂以徇秦国。[一位英雄般政治领导的惨死,由他自己的“不感恩的人民”残酷地加诸。然而,他和孝公的事业已经辉煌地成功,并且基本上确立难移。]

刘邦:无赖的领导艺术

高祖为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他富有人情味,令人愉悦,豁达大度,并且生性“无赖”,不拘小节。他的秉性与我们可以从一位模式化了的秦统治者或传统贵族那里预料的完全相反,并且也与陈胜那样心胸狭窄的革命者截然有别。]

高祖常繇(徭)咸阳,[此类去帝国首都的经常性旅行开阔了这个“外缘地区”乡巴佬的眼界和想象力。]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萧何(时为沛“主吏”,主“赋敛礼钱”)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这位未来的头号伟大臣僚和天才的行政管理者系小官吏出身,想象力和创造性直觉必定有限,像除了刘邦以外的差不多所有同代人那样。]

[现在,他开始认真了,在一个可参与造反或革命的机会形势中。他被形势和自己勃然发动起来了。]……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原(愿)更相推择可者。”萧(何)、曹(参)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来自草根阶层的造反,如机会主义者那般乘机而行,同时又持必定有限的“崇高抱负”。]……

[约法三章:他的首次精彩的“政治大亮相”。]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他通过将低代价军事手段与高效能政治诱引/说服结合起来的途径去赢得此类胜利,伴有那总是对他大有帮助的他的“温和”形象和性格。他是机会主义的,灵活可变,善于抓住战略幸运,即有别人(主要是项羽)“替他”从事对敌主要战役。他是个天生的大战略家。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非常杰出的政治战略,既符合又违背他的“初始秉性”。]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伟大的创新性政治宣言(而且是极为简洁的政治宣言),宣告废止暴秦式统治,势将大有助于他取得最后胜利,同时预示了他的未来王朝的治理方式。在集聚民众支持和规定他的方向上将有大效应。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因为农民出身的背景和经历,他轻而易举地懂得首要的政治真理:可持续的权力来自民众支持。与秦皇和传统贵族相比,这是政治思想和治国方略的一个革命。]……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由此,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政治较量的胜负已被大致决定。军事较量——在其中政治要素往往如后所述显著昭彰——将成就其余。]

二年,汉王东略地……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虏雍王弟章平。大赦罪人。

他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特色开始显示首尾一贯性。

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

三月,汉王……南渡平阴津,至雒(洛)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原(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疲)转。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间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

非常有说服力的优秀的宣传,针对各类听众,服务于战争目的。

“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秦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高祖置酒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

同类推荐
  • 超级学霸闯大宋

    超级学霸闯大宋

    新作准备中,谢谢各位捧场。。。。南宋还有希望吗?刘玉飞说:“我觉得还可以抢救一下。”前世学霸两相悦,今生雌虎八面横;羽扇纶巾小郎君,漫天花火满山焚;草木皆起汝州懵,风声鹤唳追声崩;姐衣轻胄俏似梦,郎配重铠帅如神;以步克骑吼破胆,黑夜撵杀吓丧魂;烈焰腾空黑庇山,雷神天尊救众生。……这是强敌不断的时代,这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猛将如云的时代,这也是华夏怂成狗的时代。让人扼腕的岳飞,让人痛恨的秦桧,让人憋屈的赵构,让天下屈服的拐子马,无坚不摧的铁浮屠,让欧亚颤栗的蒙古铁骑,让人郁闷的南宋啊。且看小英雄羽扇纶巾,指点江山,纵横四海,倒转乾坤,重启南宋崛起之路
  • 子时之火

    子时之火

    这个时代有枭雄,有奸雄,更有英雄,桓温、冉闵、苻坚、苻法、王猛、谢安、慕容垂等在青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又是个分裂的时代,各类暴君层出不穷,各种短命王国不断兴起又覆灭。这是东晋十六国。如果隋唐是黎明,那这个时代就是子夜。但是在深夜里总有英雄在举起灯火,指引方向。苻坚的标签是风声鹤唳,是草木皆兵。但是少有人知道苻坚的仁德,以及前秦是隋唐之前最为成功的一次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尝试,虽然失败了。但也正是这次尝试给了200年后隋唐以经验和教训。本书基于资治通鉴及晋书,勾画了那个在黑暗时代放出光和热的人与事。
  • 穿越之极品闲人
  • 三国之神级选择系统

    三国之神级选择系统

    刘昊来到东汉末年,正值黄巾之乱的混乱时期,绑定神级选择系统!“叮!恭喜宿主成功激活系统!现在请宿主进行来到三国时期的第一次选择!”1、涿县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将相互结识,促进三人完成结义!奖励:随机武器召唤卡!2、捣乱刘关张三人桃源结义,揭露刘备真实身份,收服关羽、张飞!奖励:刘氏族谱×1,神将召唤卡x1,顶尖兵种召唤卡x1,关张二人忠诚度上升到满值!3、对刘关张三人结义的事情无动于衷,奖励:无!”望着系统面板上的选项,刘昊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个!捣乱刘关张三人桃源结义,揭露刘备真实身份,收服关羽、张飞!随着刘昊的选择,一场争霸之路,就此开始!
  • 六王毕,四海一

    六王毕,四海一

    21世纪的公务员叶然,生活不如意,看了穿越小说以后一直就梦想着自己穿越到古代去幸运的是,他真的穿越到了古代;遗憾的是,剧本不对......
热门推荐
  • 迷失的NH168航班

    迷失的NH168航班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飞越太平洋的NH168航班,坠入了一个神秘的蓝色光环,航班上的乘客被带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这里山河依旧,人间繁华犹在,岁月却以更改.且看陈泽和他的战友们如何同舟共济扬帆起,缚苍龙,开伟业!
  • 我的高冷前妻

    我的高冷前妻

    在外奋斗多年后打工回家,我发现分居多年的老婆竟然……
  • 流浪花语

    流浪花语

    这是一部向往大都市生活的人们,在一个大都市流浪漂泊的故事
  • 佛说大般泥洹经

    佛说大般泥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界最强归来

    仙界最强归来

    他在修仙界受万人敬仰!时隔五十年,重回地球,不知以前的故友是否还在。看林轩如何在都市玩转人生!
  • 神说之异界

    神说之异界

    一位来自地球的青年,穿越到异界得到创始神传授的四大神术,打造一个异界大陆超然的存在.
  • 痴恋玄女

    痴恋玄女

    【注】此文只是第一部暂定完结,因为某只想修文。后面的内容,全修完了有空再发。亲们现在就不用看了。◇◇◇◇◇◇◇◇◇——杀戮的开始生命的逝去,留下的人是在仇恨中痛苦,还是在痛苦中仇恨;逝去的生命带出的故事是关于爱,还是关于恨……李颀:威远侯、威武大将军、七王爷之子,掌管鑫龙王朝整个的北方大地。他为了心中所爱,可以守候可以等待,可以不择手段,为了那个她,他一朝白发,誓言残杀。他杀敌千万,攻城无数,血染羽塍国之大地,只因他失去了心中的爱。张瑾月:璇玑谷中玄阁阁主,皇上册封之义女,霓裳郡主,她是李颀心中所爱。身负深仇的她,是逃避,是面对,是释然,还是……她终将会是李颀的爱,还是恨……她淡然,沉静,她笑看日升月落,却躲不过重重危机的侵袭,面对一次次的阴谋和伤害,她又将如何……雨梦:一个抛爱弃恨的女人。她是张瑾月的贴身侍卫,也是曾经的贺家庄大小姐。她为何而忘情弃爱,在她身上又是有着怎样让人心酸的往事,她又终将情归何处。风弄浄:风家少主人,武林盟主之子。他淡漠如风,他温文尔雅,他的情如丝如水,他愿以那如日般的温暖融化那坚冰的寒冷……面对这危机四伏的事态,他能否得偿所愿……残罗刹:他残虐,他冷情。那日,身残,心亡,当失去一切时他将所有的情深埋,他成为罗刹……他誓言复仇,他复仇的火焰将烧向所有的人,他的仇恨究竟是什么……可否还有可以让他放下仇恨之人,又是谁能让他从仇恨中获得重生……——这一切,是仇是恨,是情是怨,再次的杀戮,重新交集的生命将带出怎样的故事……
  • 秋暮霞传奇悬山村

    秋暮霞传奇悬山村

    深秋,日暮,晚霞。秋暮霞,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他的身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又背负着怎样的命运呢?一人一剑,仗剑天涯。踏遍千山寻幽处,遨游四海探迷踪。正统武林,纯正江湖。是一种回归,也是一种尝试。
  • 国民影帝的真实身份

    国民影帝的真实身份

    电竞大神一朝退役,一代传奇成为历史,不料,却在两年后进入娱乐圈。当前电竞大神遇见高冷总裁,她痴心沦陷,他得偿所愿。
  • 红袖啼痕

    红袖啼痕

    “他日我若去了,还烦请道长告知我家里人,切莫摆什么大排场才好。”她是这么说的,与其让旁人瞧着葬礼热热闹闹,反叫真正伤心的人落了个冷清境遇,实在叫人唏嘘。情与理为何不能两全?那痴情之人去了哪里?人又何以为人?若失了各中根本,那人终会变成何等模样?我不知道答案,只能带着这个疑问从故事中慢慢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