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叶景华治疗肝癌验案(《叶景华医技精选》) (1)
患者男性,65岁,干部。
有肝炎史已20余年,肝功能一直不正常,但经常间断服中药治疗,能坚持工作。1986年12月测定甲胎蛋白(AFP)>1000μg/L,后至某医院剖腹探查,证实为肝癌,已不能切除,只做了动脉插管化疗。1个疗程后出院休养,甲胎蛋白测定已降低,但肝功能仍异常,麝香草酚浊度20 U,锌浊度20 U,谷丙转氨酶62U。蛋白电泳:白蛋白045g,α1球蛋白0055,α2球蛋白0069,β球蛋白0097,γ球蛋白0321。请中医诊治。
患者一般情况尚可,但感乏力,稍有咳嗽少痰,肝区无明显疼痛,纳可,大小便正常,舌苔薄质黯红,脉弦。辨证为虚中夹实。治以扶正为主,佐以活血化瘀消癥。
【处方】太子参15g,北沙参15g,黄芪30g,黄精15g,三棱10g,莪术10g,人参30g,生薏苡仁30g,桃仁10g,丹参30g,铁树叶30g,石见穿30g,平地木10g,广郁金10g,枳壳10g。并服葫芦素片。
长期服药至1989年,口干引饮。化验血糖偏高。加生地黄30g,天花粉30g。
至1989年12月28日,复查肝功能有所好转,甲胎蛋白测定不高,麝香草酚浊度6 U,锌浊度20 U,碱性磷酸酶14 U/L,谷丙转氨酶40 U/L以下。蛋白电泳:白蛋白0588,α1球蛋白019,α2球蛋白024,β球蛋白0082,γ球蛋白0263。肝脏触诊有肿块扪及,一般情况尚好。继续服上方治疗。
至1991年1月患者诉乏力,一般情况如前。后来患者至他处诊治3个月后出现黄疸、腹水,继而呕血、便血、昏迷,经抢救无效于1991年5月30日死亡。
【解析】本案患者肝炎病史已20余年,肝功能一直不正常,经剖腹探查确诊为肝癌晚期,无法手术切除,患者的病程较长,又年过六旬及手术创伤,正气亏虚,然虚中夹实,邪毒内蕴,气滞血瘀是主要病变,而患者已不能耐受攻伐,故叶氏治疗以太子参、北沙参、黄芪、黄精扶助正气为主,以三棱、莪术、桃仁、丹参活血化瘀消癥,以郁金、枳壳疏理肝气,虽未能使肿块缩小,然对延长生存期起了一定的效果。
(五)钱伯文治疗肝癌验案(钱心兰钱伯文运用攻补兼施治疗肿瘤的经验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6:1)
张某,男,72岁。乏力、纳呆,继则肝区疼痛,B超提示肝内占位病变,经CT证实,肝右叶后段癌8 mm×30 mm。因年老未行手术,改用中药治疗。症见肝区疼痛,乏力,脘胀,烦热,失眠,苔黄腻质偏红,脉弦细。肝失疏泄,湿热阻滞,治拟兼顾。
【处方】香附12g,郁金12g,八月札12g,绿萼梅6g,枸橘梨12g,田基黄15g,平地木24g,水线草30g,土茯苓30g,猪苓15g,白扁豆15g,杭白芍24g,天花粉24g,石斛12g,合欢皮12g。
上方辨证加减服用1个月后,胁痛缓和,乏力等症减轻,苔腻化,AFP与CEA开始下降。然后更方以益气养阴、疏肝解郁为主,佐以清热利湿之品,连续治疗一年半,病灶稳定。
【解析】以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治疗肝癌,按祖国医学的观点属于“攻法”范畴,本案患者年老,体质不能耐受强烈的攻伐,故以中医药治疗。刻诊,患者无明显的虚证,而肝癌的发生多由于肝失条达,气滞血阻,湿热郁遏,故见肝区疼痛,烦热,苔黄腻;木郁土壅,脾失健运,则乏力、脘胀。治疗上,钱氏以香附、郁金、八月札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以绿蕚梅、枸橘梨、疏肝和胃,以田基黄清热利湿;土茯苓、猪苓利水使湿从小便去;平地木、水线草解毒;白扁豆顾护脾胃;杭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天花粉、石斛养阴生津,扶助正气。药后胁痛缓和,诸症减轻,又以益气养阴、疏肝解郁之品继续稳定病情。
(六)李真喜治疗肝癌验案[李真喜,王蝶蝶中医治愈晚期肝癌1例报告甘肃中医,1995;8,(5):12]
某男,48岁,个体户。
患者于1987年6月起因肝区疼痛,食欲减,同年10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经CT检查示肝右叶巨块型肝癌,肿物直径1308cm×869 cm,同期B超示肝右叶实性光团130cm×90cm。AFP>400μg/L。同年10月6日患者坐轮椅来诊。查体:被动体位,呼吸稍促,无黄疸,锁骨上淋巴结未扪及,心肺听诊正常,腹部稍膨隆,右季肋下可触及57 cm大小肿物,质地硬,表面欠光滑,脾在肋下仅触及,腹部有移动性浊音。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中医症见肝区痛,上腹胀,纳少,乏力,眠差,腹水,大便干结,尿短黄,舌质淡,脉弦细。辨为脾虚肝郁瘀滞。
【处方】柴胡20g,莪术15g,白术15g,大黄9g,鳖甲(先煎)30g,穿山甲(先煎)30g,鸡内金15g,水蛭6g,半边莲30g,枳实12g,黄芪20g,生晒参9g,干姜6g,黄芩15g,白花蛇舌草50g。
服上药60余剂,腹胀肝痛明显减轻,腹水消退。1988年6月B超复查示肝肿物比前缩小。右肝实性光团55 cm×33 cm。AFP<25μg/L。此后宗方略有加减,一直用中药治疗2年,1990年1月B超复查肝内未见占位性病变。随访8年肝肿物无复发,已恢复正常劳动。
【解析】此例临床确诊晚期肝癌,中医辨证正确,组方合理,患者能坚持服药,故有奇迹出现。肝癌之成,正气内虚,且因肝之积聚而损肝之用,脾运失常,则腹胀、腹水诸症可见。方中以柴胡、枳实、鳖甲以疏肝除满,以穿山甲、大黄、水蛭、莪术以消癥散结,干姜合黄芩辛开苦降,宣通中焦积滞,有助癥积消散;以黄芪、白术、生晒参、鸡内金益气健脾,“执中央以运四旁”;以白花蛇舌草、半边莲以利水解毒。全方集消癥、扶正、解毒三法于一体,肝内癌灶渐磨溃消而病愈矣。
(七)刘嘉湘治疗肝癌验案[高虹刘嘉湘教授辨治肝癌经验辽宁中医杂志,1997;24(6):248]
梁某,女,47岁。患慢性肝炎病史11年,肝区隐痛时作,因肝区胀痛逐渐加剧半月,肝脏进行性增大,1972年1月20日经某院检查:肝在肋下55 cm,剑突下6 cm,质硬,有结节感;甲胎蛋白(AFP)阳性,碱性磷酸酶173U/L;超声波及核素扫描均提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X线胸片示:右侧横膈有局限性膨隆。诊为原发性肝癌。1972年2月1来我院就诊。刻下:肝区胀痛,腰痛,口干,舌质黯红,脉细弦。证属肝肾阴虚,气血瘀滞。治宜滋阴柔肝为主,佐以理气化瘀,清热解毒。
【处方】生地黄、北沙参各30g,麦冬9g,生鳖甲12g,八月札、川郁金各15g,川楝子12g,莪术15g,赤芍、白芍各12g,延胡索15g,漏芦、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g,夏枯草12g,生牡蛎30g,西洋参9g(煎汤代茶)。每日1剂,水煎汤,分3次服。
服药后肝区胀痛逐渐减轻,口干明显减轻,坚持服药。1973年4月15日检查:肝脏缩小至肋下刚触及,剑突下45 cm,AFP阴性,核素扫描及超声波检查,均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全身情况良好,药已奏效,原方续服,并已恢复工作。以后多次检查,均未发现肝癌复发和转移征象。1975年进行免疫测定,巨噬细胞吞噬率由28%(吞噬指数039)升高至43%(吞噬指数084),治疗迄今已存活20多年,获得显著疗效。
【解析】本案患者慢性肝炎病史11年,来诊时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瘀毒阻于肝胆,耗伤肝阴,或肝郁化火,自伤阴津,故见肝区胀痛,口干;肝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患者病史较长,肝之气机失疏,久郁故出现血瘀征象,刘氏在治疗时,以滋阴柔肝为主,佐以理气化瘀,清热解毒为法。《内经》云:“肝欲酸,急食酸以补之”,故方中以白芍酸以补益肝体,同时配以甘寒生津之品,生地黄、北沙参、麦冬,酸甘合法,两济其阴,从而使肝体得柔,肝急之症得以缓解。八月札、郁金、川楝子、延胡索共奏疏肝理气止痛之功效;莪术、赤芍活血化瘀,理气与活血药合用以复肝之疏畅条达的正常生理之态,诚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云:“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在补肝体之不足的同时,刘氏还注重泻肝用之有余,方中以漏芦、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夏枯草清热利湿解毒,以鳖甲、牡蛎软坚散结。因此,肝癌证治,须明辨标本,分清缓急,主次有序,治疗上泾渭分明,依据肝脏的生理、病理特点,抓住疾病的主要病机变化,施以相应的药物,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八)高三民治疗肝癌验案[高三民中药治疗肝癌20例陕西中医,2000;21,(3):104]
霍某,女,53岁,1985年8月28日初诊。患者1个月前因劳累生气感胃脱胀痛,呕吐不止,寒战高热不退,右上腹渐进性包块增大,先后在西安市中心医院、省红十会医院等医院多方检查。B超提示:肝右叶可见85 cm×4 cm回声减弱异常光团,轮廓不整、光点不均。诊断:肝右叶占位性病变;CT扫描示:肝右叶大片放射缺损,诊断为肝占位病变。劝其回家休养,家人邀余诊之。诊查:神萎靡,形体消瘦,面色晦黯水肿,痛苦面容,双脚肿胀,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呈阵发性加剧,痛彻响背,夜间尤甚,恶心纳差,小便短赤,时感发热,碾转难侧,舌绛有瘀斑,剥脱苔,脉弦细数。辨证为气滞血瘀,病机为瘀血内结,正气亏虚。治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处方】抗瘤煎:香附12g,陈皮、半夏各8g,枳壳、莪术、土鳖虫、郁金、白术、乌梢蛇各l0g,柴胡、猪苓、炙鳖甲各15g,黄芪20g。
4剂后,热退痛缓,食欲有所增加,效不更方。再进10剂后,精神好转,剧痛止,可以平卧,舌红有薄白苔,脉弦。此方加减连续用65剂,临床症状缓解,继以自制化积丹,用党参小米粥送服3个月,患者精神好转,饮食正常。B超示:包块较前缩小一半。病人知患癌症停止汤药治疗。用抗瘤煎水丸与化积丹同时服用3个月后生活能够自理。12年后,死于肺源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