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71700000003

第3章 大黄的本草学知识 (3)

第1章 大黄的本草学知识 (3)

《本草备要》:大泻血分湿热,下有形积滞。大苦大寒。入足太阴(脾),手足阳明、厥阴(大肠、胃、心包、肝)血分。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若酒浸,亦能引至高之分(仲景太阳门调胃承气汤,大黄注曰酒浸;阳明门大承气汤,大黄注曰酒洗;少阳、阳明小承气汤,大黄不用酒制,皆有分别。东垣曰:邪气在上,非酒不至。若用生者,则遗至高之邪热,病愈后,或目赤喉痹头痛,膈上热疾生也)。用以荡涤肠胃,下燥结而除瘀热。

治伤寒时疾,发热谵语(大肠有燥粪,故谵语,宜下之。谵,音占),温热瘴疟,下痢赤白,腹痛里急,黄疸水肿,癥瘕积聚(积久成形谓之积,属阴;聚散无常谓之聚,属阳。积多是血,或食或痰,聚多是气),留饮宿食,心腹痞满,二便不通(皆土郁夺之),吐血衄血,血闭血枯,损伤积血,一切实热,血中伏火。行水除痰,蚀脓消肿,能推陈致新。然伤元气而耗阴血(下多亡阴)。若病在气分,胃虚、血弱人禁用(病在气分而用之,是为诛伐无过。东垣曰:能推陈致新,如定祸乱以致太平,所以有将军之号。时珍曰:仲景泻心汤,治心气不足,吐衄血者,用大黄、黄连、黄芩,乃泻心包、肝、脾、胃四经血中之伏火也。又治心下痞满,按之软者,用大黄黄连泻心肠,亦泻脾胃之湿热,非泻心也。

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则痞满。乃寒伤营血,邪结上焦。胃之上脘当心,故曰泻心。经曰:太阴所至,为痞满。又曰:浊气在上,则生胀是已。病发于阳而反下之,则结胸,乃热邪陷入血分,亦在上脘,故大陷胸汤、丸皆用大黄,亦泻脾胃血分之邪,而降其浊气也。若结胸在气分,只用小陷胸汤;痞满在气分,只用半夏泻心肠。或问心气不足而吐衄,何以不补心而反泻心?丹溪曰:少阴不足,亢阳无辅,致阴血妄行,故用大黄泻其亢甚之火。又心本不足,肝肺各受火邪而病作,故用黄芩救肺,黄连救肝。肺者阴之主,肝者心之母,血之合也。肺肝火退,则血经归经而自安矣。寇宗奭曰:以苦泄其热,就以苦补其心,盖一举而两得之。李干材曰:古人用大黄,治虚劳吐衄,意甚深微。盖浊阴不降,则清阳不生;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也)。

川产锦纹者良。有酒浸、酒蒸、生、熟之不同,生用更峻。黄芩为使(欲取通利者,不得骤进谷食,大黄得谷食,便不能通利耳。《夷坚志》:汤,火伤者,捣生大黄醋调敷,止痛无瘢)。

《本经逢原》:大黄气味具厚,沉降纯阴,乃脾、胃、大肠、肝与三焦血分之药。凡病在五经血分者宜之,若在气分者用之,是诛伐无过矣。其功专于行瘀血,导血闭,通积滞,破癥瘕,消实热,泻痞满,润燥结,敷肿毒,总赖推陈致新之功。《本经》与元素,皆谓去留饮宿食者,以宿食留滞中宫,久而发热,故用苦寒化热,宿食亦乘势而下。后世不察,以为大黄概能消食,谬矣。盖胃性喜温恶湿,温之则宿食融化,寒之则坚滞不消,以其能荡涤肠胃,食积得以推荡,然后谷气通利,中气调畅,饮食输化,五脏安和矣。若食在上脘,虽经发热,只须枳实、黄连以消痞热,宿食自通。若误用大黄,推荡不下,反致结滞不消,为害不浅。如泻心汤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者,乃包络肝脾之邪火有余也。虽曰泻心,实泻四经血中伏火也。

仲景治心下痞满,按之濡者,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此亦泻脾胃之湿热,非泻心也。若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其人阳气本虚,加附子以温散之。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乃痰实与邪气乘虚结于心下,故曰泻心,实泻脾也。病发于阳而反下之,则成结胸,乃热邪陷入阴分而结于膈上。仲景大陷胸汤、丸,皆用大黄,亦泻脾胃血分之邪,而降其浊气也。若结胸在气分,则用小陷胸汤;痞满在气分,则用半夏泻心汤矣。若病本阳邪,或兼停食,而攻发太过,正气消乏,实结不解,拟欲攻之,而正气不能行其药力,则加人参于桃核承气中,以助硝、黄之势。如陶氏黄龙汤之制,乃先辈之成则也。盖大黄、芒硝泻肠胃之燥热,牵牛、甘遂泻肠胃之湿热,巴豆、硫黄泻肠胃之寒结,各有定例。至于老人血枯便秘,气虚便难,脾虚腹胀少食,妇人血枯经闭,阴虚寒热,脾气痞积,肾虚动气,及阴疽色白不起等症,不可妄用,以取虚虚之祸。

《本草经解》:大黄气寒,秉天冬寒之水气,入手太阳寒水小肠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手少阳相火三焦经。气味俱降,阴也。浊阴归六腑,味厚则泄,兼入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为荡涤之品也。

味厚为阴,则入阴分,血者阴也,心主者也,血凝则瘀,大黄入心,味苦下泄,故下瘀血。血结则闭,阴不和阳,故寒热生焉,大黄味苦下泄,则闭者通,阴和于阳,而寒热止矣。癥瘕积聚,皆有形之实邪,大黄所至荡平,故能破之。小肠为受盛之官,无物不受,传化失职,则饮食留积矣,大黄入小肠而下泄,所以主留饮宿食也。味厚则泄,浊阴归六腑,大黄味厚为阴,故入胃与大肠,而有荡涤之功也。消积下血,则陈者去而新者进,所以又有推陈致新之功焉。以滑润而能通利水谷,不使阻滞肠胃中也,肠胃无碍,则阳明胃与太阴脾,调和而食消化矣;饮食消化,则阴之所以本自五味,五脏主藏阴,阴生而脏安和矣。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除血中热结之滞。寒热,血中积滞之寒热。破癥瘕积聚,凡腹中邪气之积,无不除之。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凡腹中饮食之积,无不除之。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助肠胃运化之力。安和五脏。邪积既去,则正气自如。

大黄色正黄而气香,得土之正气正色,故专主脾胃之疾。凡香者,无不燥而上升。大黄极滋润达下,故能入肠胃之中,攻涤其凝结之邪,而使之下降,乃驱逐停滞之良药也。

《得配本草》:黄芩为之使。恶干漆,忌冷水。苦,大寒。入足太阴、手足阳明、厥阴经血分。性沉而不浮,用走而不守。荡涤肠胃之邪结,祛除经络之瘀血,滚顽痰,散热毒,痘初起血中热毒盛者宜之。得杏仁,疗损伤瘀血;得生地汁,治吐血刺痛;得牡蛎、僵蚕,治时疫疙瘩恶症。配桃仁,疗女子血闭。合芒硝,治伤寒发黄;同川连,治伤寒痞满。欲速行、下行,生用;欲缓行,煎熟用;欲上行,酒浸炒用。破瘀血,韭汁炒;加僵蚕、姜糊丸,蜜汤下,治大头瘟。血枯经闭,血虚便闭,病在气分、不在血分者,禁用。怪症:疮肉飞出成片,形如粉蝶而去,痛不可忍。此血肉热极也。用硝、黄各五钱,水送,得微利即愈。仲景百劳丸用大黄以理劳伤。盖内热既久,瘀血停于经络,必得将军开豁其路,则肝脾通畅,推陈而致新,清升浊降,骨蒸自除,痨症自愈也。然须蒸熟,入滋补之剂以治之,庶几通者通、补者补,两收其效。

《本草崇原》:大黄味苦气寒,色黄臭香,乃肃清中土之剂也。其性走而不守,主下瘀血血闭。气血不和,则为寒为热,瘀血行而寒热亦除矣。不但下瘀血血闭,且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夫留饮宿食,在于肠胃,癥瘕积聚,陈垢不清,故又曰: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夫肠胃和,则水谷通利,陈垢去,则化食调中,故又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也。《玉机真藏论》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胃气安则五脏亦安,故又曰安和五脏。

愚按:大黄抑阳养阴有安和五脏之功,故无毒,而《本经》名曰黄良。但行泄大迅,下瘀破积,故别名将军,而列于下品。

西北之人,土气敦厚,阳气伏藏,重用大黄,能养阴而不破泄。东南之人,土气虚浮,阳气外泄,稍用大黄,即伤脾胃,此五方五土之有不同也。又,总察四方之人,凡禀气厚实,积热留中,大黄能养阴而推陈致新,用之可也。若素禀虚寒,虽据证当用大黄,亦宜量其人而酌减,此因禀质之有不同也。至《伤寒·阳明篇》中,三承气汤皆用大黄。大承气、调胃承气与芒硝同用,所以承在上之火热而调其肠胃,使之下泄也。小承气但用大黄,不用芒硝,所以行肠胃之燥结也。燥结行而阴阳上下内外皆和。今人不知《伤寒》精义,初起但发散而消食,次则平胃面挨磨,终则用大黄以攻下,不察肌表经脉之浅深,不明升降出入之妙义。胸膈不舒,便谓有食,按之稍痛,更云有食。外热不除,必绝其谷;肠虚不便,必下其粪,处方用药,必至大黄而后已。夫禀质敦厚,或感冒不深,虽遭毒害,不即殒躯,当一二日而愈者,必至旬日,当旬日而愈者,必至月余。身愈之后,医得居功。若正气稍虚,或病邪猖獗,亦以此医治之,此医但知此法,鲜不至死。噫,医所以寄死生,可以盲瞽不明者,而察秋毫之未乎。不思结纲,但知羡鱼,耻也。旁门管窥,居之不疑,耻更甚焉。

《本草求真》:入胃,下热攻滞。大黄专入脾胃。大苦大寒,性沉下降,用走不守,专入阳明胃府大肠,大泻阳邪内结,宿食不消。三承气汤皆有大黄内入。仲景治伤寒邪由太阳而入阳明之府者,则用调胃承气,取其内有甘草之缓,不令有伤胃府之意也。治邪由阳明之经直入阳明之府者,则用大承气,取其中有枳实之急,得以破气之壅也。治邪由少阳之经而入阳明之府者,则用小承气,取其中无芒硝之咸,致令泄下以伤其胃也。故凡伤寒邪入胃府,而见日晡潮热,阳明旺于申酉。谵语斑狂,便秘硬痛手不可近,喜按属虚,拒按属实。及瘟热瘴疟,下痢赤白,腹痛里急,黄疸水肿,积聚留饮宿食,心腹痞满,二便不通,与热结血分,一切癥瘕血燥,血秘实热等症,用此皆能推陈致新,定乱致治,故昔人云有将军之号。成无己曰:热淫所胜,以苦泄之。大黄之苦,以荡涤瘀热,下燥结而泄胃强。然苦则伤气,寒则伤胃,下则亡阴,故必邪热实结,宿食不下,用之得宜。宗奭曰:有是症者,用之无不效。惟在量其虚实而已。

颂曰:梁武帝因发热,欲服大黄。姚僧垣曰:大黄乃是快药,至尊年高,不可轻用。帝勿从,几至委顿。梁元帝常有心腹疾,诸医咸谓宜用平药,可渐宣通。僧垣曰:脉洪而实,此有宿妙,非用大黄同无瘥理,帝从之遂愈。今医用一毒药而攻众病,偶中便谓方神,不中不语用药之失,可不戒哉。若使病在上脘,虽或宿食不消,及见发热,只须枳实、黄连以消痞热,宿食自通。若误用大黄推荡不下,反致热结不消,为害不浅。时珍曰:大黄病在五经血分者宜用之,若在气分用之,是谓诛伐无过。泻心汤有大黄,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者,乃真心之气不足,而心包、肝、脾胃之邪火有余也。虽曰泻心,实泻四经血中之伏火也。又仲景治心下痞满按之软者,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此亦泻脾胃之湿热,非泻心也。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则作痞满,乃寒伤营血,邪气乘虚结于上焦,胃之上脘在于心,故曰泻心,实泻脾也。《素问》云:太阴所致为痞满。又曰:浊气在上,则生胀是也。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则成结胸,乃热邪陷入血分,亦在上脘分野。

同类推荐
  •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最早出自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上百幅、方剂万余首,其中约有八千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主治、发明和附方等项。书中不仅修订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
  • 皮肤病实效经典

    皮肤病实效经典

    皮肤病实效经典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湿疹、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痤疮、皮肤瘙痒、疣、黄褐斑、斑秃、白癜风、癣、银屑病、荨麻疹、带状疱疹的中医学有效治疗方法,内容包括辨证治疗、临床效方、常用简方、食物疗法等。皮肤病实效经典内容翔实、易学易懂。
  • 文化与健康:医学人类学实践

    文化与健康:医学人类学实践

    医学人类学是研究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中,人们如何解释“疾患—健康”的原因,他们所信赖的治疗类型,也研究这些信念与实践,如何与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变化想联系。
  • 本草纲目天然养生食物速查

    本草纲目天然养生食物速查

    在日常生活中,吃具有不同的性味、功效的食物,就可以达到养生食疗的目的。本书结合《本草纲目》精选了数百种日常中最常见的、天然食材,详细阐述了其性味归经、养生功效、食用禁忌以及简便易行的食疗方,方便读者查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食物,起到真正的养生的效果。
  • 现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现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本书主要介绍了耳、鼻、咽、喉、头颈部的解剖及生理功能,详细阐述了各部分疾病的一般情况,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和治疗。
热门推荐
  • 中式烹调工

    中式烹调工

    本书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本书可供机关事业单位中式烹调初、中、高级岗位技术工人和技师晋升(确定)技术等级培训、考试使用,也可作为相关工种人员参考用书。
  • 秦时明月君心剑意

    秦时明月君心剑意

    这个由剑开始的故事,必定也会由剑结束。于我而言,秦时明月,应该就是一个剑的故事,我想了很久,还是由这句话开始作为介绍也许更为合适吧。剑有心而形不露,以心为剑,君子剑心剑意。
  • 寓意编

    寓意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道斗者

    天道斗者

    “我不会被仇恨所左右,但是所受的屈辱,必须要洗刷!”不落大陆,这是一个只有斗气的世界。这个世界,强者为尊。秦天因为无法修习斗气,饱受秦家众人的歧视和嘲讽。阴差阳错地得到了一柄可以吸收别人十道斗气,转化为一道斗气为己所用的斗皇剑。但是,这把剑却会压制他一半的实力。自此,秦天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斗气之路。身为一名斗士,并不是体内的斗气雄厚就强,哪怕体内只有二十道斗气,也可以傲视群雄。************************************斗者的等级从低到高分为:见习斗士,斗士,斗师,大斗师,斗宗,斗王,斗圣
  • 异世装比皇

    异世装比皇

    封魁,一个杀手,穿越异世之后本想继续老本行,奈何获得装逼系统,一路装逼打脸登临皇位。
  • 酷尊的小淘气

    酷尊的小淘气

    [花雨授权]她有三个如花似玉的姊姊,但她却有个不为人知的隐疾……月圆之夜,她的脸就会出现一个讨人厌的印记,今夜又是一个月圆夜,而她很倒霉的遇上一个可恶的男人,真是冤家路窄!她新的合作对象竟然就是那个讨厌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

    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世天神

    异世天神

    一次意外造就了主角的穿越,一个地图,改变了他的一生,且看主角如何在这异世大陆成为绝世杀神!
  • 重生之我的梦想是做一个包租婆

    重生之我的梦想是做一个包租婆

    姚元江的梦想就是,当个包租婆。虽然小县城房租不高,但是可以积少成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