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74400000016

第16章 纵横奇策《长短经》(1)

长短经》,因为它不仅是从反面来阐述谋略,而且还包含了不少与传统思想相反的内容,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反经》,作者是唐代的赵蕤。赵蕤(约公元659—742年),字大宾,又字云卿,梓川盐亭(四川省盐亭县两河镇赵家坝)人。他的先祖是汉宣帝时(公元前73—前49年)蜀中著名的易学大师赵宾。赵蕤虽然生活在“开元盛世”,可能深受先祖影响,“夫妇俱有节操,不受交辟”,到梓州县(今三台县)城北数里的长平山中惠义寺(今名琴泉寺)安昌岩隐居。但他喜读百家书,“博学韬钤,长于经世,”“撰《长短经》十卷。”(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长短经》十卷,第十卷“阴谋”已经遗失,今天实存九卷六十四篇:第一卷“文上”八篇,第二卷“文中”四篇,第三卷“文下”四篇;第四卷“霸纪上”一篇,第五卷“霸纪中”一篇,第六卷“霸纪下”一篇;第七卷“权议”二篇;第八卷“杂说”十九篇;第九卷“兵权”二十四篇。

上述五组内容标题没有“长短”二字,那书为什么取名《长短经》呢?纪晓岚认为:“刘向序《战国策》,称或题曰‘长短’。

此书辨析事势,其言盖出于纵横家,故以‘长短’为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杂家》卷一百一十七)这是符合赵蕤本意的,他在《序》表白“恐儒者溺于所闻,不知王霸殊略,故叙以长短术,以经论通变者。”同刘邵《人物志》一样,《长短经》也是“黑白杂合”之书,包容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和阴阳家等思想,但是最主要的是“王霸略”、“长短术”。或许因为如此,当年苏知政事后向玄宗推荐人才时说:“赵蕤术数,李白文章”,并称他们师生为“蜀中双璧”。当然,《长短经》虽是以谋略为主,也以历史为题材,反映兴亡的事理,因而可以称为“小《通鉴》”。

霸王策

赵蕤的霸王策略充满了权术的诡秘,能教给那些欲称王称霸的人一套颇为完整而又能够实施的方案。对于打天下,他从如何蓄席卷天下之势下手到夺取天下;在已经夺取天下之后,他便强调如何以权术、信赖加奖赏来驭使属官和士人,以拨乱反正之术来应付政变和意外事件,他还告诫霸王们,为了家国能够传一世以至于万万世,必须制定一个“长治久安”的万全之策。

蓄席卷天下之势

【原文】

臣闻周有天下,其理三百余年。

成康之隆也,刑措四十余年而不用;及其衰也,亦三百余年。太公说文王曰:“虽屈于一人之下,则申于万人之上,唯贤人而后能为之。”于是文王所就而见者六人,求而见者十人,所呼而友者千人,友之友谓之朋,朋之朋谓之党,党之党谓之群,以此友天下贤人者二,人而归之,故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此之谓也。

故五伯更起。伯者常佐天子,兴利除害,诛暴禁邪,匡正海内,以尊天子。

【译文】

我听说周朝拥有天下,清明太平的时间有三百多年,成康兴盛之际,刑罚搁置四十多年没有使用。及至它衰落,世间也是三百多年。齐太公对周文王说:“虽然屈居于一人之下,然而却能够高居于万人之上,这只有贤能之士才能做到。”于是,周文王礼贤下士亲近并见到的有六人,经过寻找后见到的有十人,一经呼唤即成友人的有上千人。友人的友人称做“朋”,朋人的朋人称做“党”,党人的党人称做“群”。因为这样由友及朋,由朋及党,由党及群的办法来结交,天下三分之二贤能的人以及普通群众都归附了他,所以说:“周文王得了天下三分之二的人民以后,仍然以臣子的身份服侍商纣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五霸相继兴起。这些霸主常常辅佐天子,兴利除害,诛除暴虐,禁止邪恶之事,匡扶端正天下,使天下人都尊重天子。

以权信赏驭士

【原文】

霸主制士以权,结士以信,使士以赏。信衰士疏,赏毁士不为用。

故曰:理国之本,刑与德也。二者相须而行,相待而成也。天以阴阳成岁,人以刑德成治。

故虽圣人为政,不能偏用也。故任德多,用刑少者,五帝也;刑德相半者,三王也;仗刑免任德少者,五霸也;纯用刑,强而亡者,秦也。

议曰:古之理者,其政有三: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国之政胁之。故化之不变而后威之,威之不变而后胁之,胁之不变而后刑之。故至于刑,则非王者之所贵矣。故虞南云:“彼秦皇者,弃仁义而用威力,此可以吞并,而不可以守成。此任刑之弊也。”

【译文】

霸主的治国之术是以权势来驾驭士民,以信誉来团结士民,以赏罚来使用士民。不讲信用,士民就会疏远;赏罚制度毁坏,士民就会离去。

所以说,治国的根本问题是怎样用刑罚与仁德,正确的方针是二者都不偏废,相辅相成。天以阴、阳二气构成一年四季,人以刑、德二法构成治国之道。所以即便是圣人执政,也不可偏用其中一法。以这样的观点来看,运用仁德较多,刑罚较少的是五帝;刑、德并重的是三王;刑罚较多、仁德较少的是五霸,纯粹使用刑罚暴力而亡国的就是秦王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古代治理国家,其政制可分为三类:一是王者之政,靠的是仁德教化;一是霸者之政,靠的是刑罚的威慑;一是强权政治,靠的是暴力的压迫。所以,这些政制的规律是:

教化不起作用就用刑罚威慑,刑罚不起作用就用暴力压迫,暴力也不起作用最后就是屠杀。因此,到了使用刑戮的强权政治,就不为王者所看重了。所以,虞世南说:“从前秦始皇弃仁义而用暴力,以此虽然可以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然而坐天下就不行了。这就是运用刑罚治国的弊端。”

拨乱反正之术

【原文】

夫明察“六主”,以观君德。审惟“九风”,以定国常。探其“四乱”,核其“四危”,则理乱可知矣。

是故势理者,虽委之不乱;势乱者,虽勤之不治。尧舜拱己无为而有余,势理也;胡亥、王莽驰骛而不足,势乱也。

《商子》曰:“法令者,人之命也,为治之本也。一兔走而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盗不敢取,由名分之定也。

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故势治者,不可乱也;势乱者,不可治也。夫势乱而欲治之,愈乱矣;势治而治之,则治矣。故圣人治治不治乱也。圣人为人作法,必使之明白易知,愚智偏能之。故圣人立天下而天下无刑死者,非可刑杀而不刑杀也,万人皆知所以辟祸就福而皆自治也。明主因治而治之,故天下大治也。”

故曰:善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是故明主审法度而布教令,则天下治矣。

《左传》曰:“国将亡必多制。”杜预云:

“数变法也。”

论曰:夫能匡世辅政之臣,必先明于盛衰之道,通于成败之数,审于治乱之势,达于用舍之宜,然后临机而不惑,见疑而能断,为王者之佐,未有不由斯者矣。

【译文】

如果能够分辨清楚六种类型的君主,就可以用来考核每一位皇帝的功过得失;如果能够总结出九种类型的国家风气,就能鉴定一个国家兴盛还是衰败;如果能够探讨四种乱国的表现,核定四种危国的征兆,那么治国安邦、拨乱反正的大计也就清楚了。

因此可以说,如果体制、风尚已经达到了治理的水准,即使偶然有疏忽,国家也不会发生动乱。相反,如果体制、风尚没有达到治理的水准,即使你治理再勤奋,国家也不会治理好。尧、舜垂拱无为而治,都显得雍容有余,因为他的体制达到了治理的水准;胡亥、王莽奔驰忙碌,都制止不住天下大乱,因为其体制就是致乱的水准。

《商子》说:“政策法令,是人民的生命,国家的根本。这好比上百的人去追捕一只逃跑的野兔,不是因为一只兔子可以变成一百个,而是由于兔子的所有权还没有确定。市场上到处都有待卖的兔子,但是盗贼不敢随便拿,因为归谁所有已经明确。

由此可以知道,确定名分(解决所有权),是治理国家体制得当的基本原则。名分不确定,所有权不明确,势必要发生混乱。如果体制达到治理标准,想乱也乱不了;体制是混乱的体制,想治也治不了。因而如果是混乱的体制,越治越乱;如果是达到治理标准的体制,治理就很容易了。所以,圣人只治理具备完备体制的国家,不治理体制混乱的国家。圣人为人们制定法律,一定要让人们对法律明白易知,通俗易懂,人人都能做到。所以,在圣人建立的国家里,没有因犯法而被杀的。倒不是该杀不杀,而是因为人人守法,人人避祸就福,人人自我教育。英明的君主就是凭借完备的体制来治国,所以才会出现天下大治的盛世。”

因此,我们说,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是在改造国家体制上下功夫,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所以,英明的君主反复研究审视法律制度,而后颁布、教育而执行,天下也就会实现了大治。

《左传》说:“一个国家快要灭亡的时候,必然会有许多政策制度出台。”

杜预解释说:“这里的意思是频繁地改变法令制度。”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能够匡扶世道人心、辅佐国家大政的宰相,务必要首先明白盛衰的道理,精通成败的命数,研究造成大治或大乱的体制根源,通晓各级领导的任用和罢免的机宜,再加上面临纷繁复杂的时局而不迷惑,遇到疑难、棘手的问题能决断:作为君王的辅相,古往今来,没有谁不是首先从这里做起的!

长治久安之政

【原文】

使士於不诤之官,使人各为其所长也。

明必死之路,严刑罚也。

开必得之门,信庆赏也。

不为不可成,量人力也。

不求不可得,不强人以其所恶也。

不处不可久,不偷取一世宜也。

知时者,可立以为长。

审于时,察于用,而能备官者,可奉以为君。

明版籍,审什伍,限夫田,定刑名,立君长,急农桑,去末作,敦学,校才艺,简精悍,修武备,严禁令,信赏罚,纠游戏,察苛克:此十五者,虽圣人复起,必此言也。

夫欲论长短之变,故立政道以为经焉。

【译文】

使用官吏,必须选择那些不争权夺利的人,同时要使人们能够做他们各自所擅长的事。

明确告诉人们什么是一定不能走死路,这就必须严明法律刑罚。

要想向人民敞开有功必赏的大门,就必须信守奖赏。

不做不可能成功的事,因为凡事都要量力而行。

不追求得不到的东西,不勉强人做他们所厌恶的事。

不要固守在不能久留的环境,不要苟且贪取一时的便利。

懂得把握时机的人,可以任命他为行政首长。

能审时度势,对人才、资源的状况以及使用都了然于胸,而且能恰当地选用官吏的人,就可以推拥他为君王。

明确户籍管理,审定村社组织,限定每个劳动力应有的田亩,制定刑罚制度,设立行政职位,重视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注重教育事业,考核士人的才艺,精简政府机构,搞好国防建设,严明法制,核实赏罚的信誉,禁止无益的游戏,检举苛刻的官吏:这十五条,即使是圣人再世,也一定要这么说!

如果要想探讨一个国家的统治时间长短或兴衰,就应当把以上所阐述的为政之道作为根本的总则。

权变策

赵蕤的权变策略没有霸王策略那么具体,更多形而上的思辨,主要阐述正反、是非、适变的转化原理以及反思的理路,因为其中包含了不少离经叛道的思想,担心“羡无所归”,所以最后作《正论》来“正”一下,确立正反之变之中的正理。

权正反之理

【原文】

理国之要,以仁义赏罚,此其大略也。然而用失其宜,反以为害。

由是言之,夫仁义礼乐、名法刑赏、忠孝贤智之道,文武明察之端,无隐于人,而常存于代,非自昭于尧汤之时,非故逃于桀纣之朝。用得其道则天下理,用失其道而天下乱。

孙卿曰: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出;禹之法犹存也,而夏不代王。故法不能独立,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矣。

《庄子》曰: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代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客得之以说吴王。越人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其所用之异。

故知制度者,代非无也,在用之而已。

【译文】

在讨论治国的要领时,人们历来都认为仁义、赏罚是治国的最大策略。然而,如果仁义、赏罚使用不当,反而于国于民有害。

如此说来,那些标榜仁义礼乐、提倡名法刑赏、注重忠孝贤智等治国的思想,那些文韬武略、审时度势等行政的方略,并没有向任何人隐瞒,而且这些思想方略是代代都存在的。如仁义礼乐,不是因为尧、汤就自动彰显而发挥作用了,也并不是夏桀、商纣就故意逃离开当时的社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运用这些治国思想方略得当与否:运用得当就天下大治;运用不得当的,就天下大乱。

同类推荐
  • 思维迷宫

    思维迷宫

    有一句格言说在社会中做事情,“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而在哲学中想事情,情况恰好相反,似乎应该说“正确地做事比做正确的事更重要”.这是一本关于哲学思想方法的书,内容包括基本的哲学思维方法,如诡辩、怀疑、剃刀、还原、分析、辩证、解释、消解、诗化、正名以及作者本人所主张的无立场方法等。
  • 菜根谭全鉴(第2版)

    菜根谭全鉴(第2版)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该书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读物。本书在原典的基础上,增加了精准的译文、生动的解读,联系当下诠释经典,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塑造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忍、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探寻现实生活的智慧。
  • 《论语》与近代日本

    《论语》与近代日本

    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东亚特别是日本文化发展而言,《论语》也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文献。近代日本的《论语》研究,折射出日本民族自身近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做出的抉择。本书从梳理截至近代以前《论语》在日本的流布概况入手,进而选取近代日本中国学界在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若干研究成果以及近代日本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作品,就其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学养以及情感体认而完成的《论语》阐释,尝试做出相对客观的清理与解读。书后并附“近代日本《论语》研究著作目录”,以期为读者的深入阅读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 尼采的幸福哲学

    尼采的幸福哲学

    这是一本能够引导读者开心、幸福生活的读物。作者在研习尼采思想的基础上,从改变自己、丢掉坏情绪、寻找爱、享受当下、正确交友、懂得舍弃等八个方面总结出了尼采在“经营幸福人生”上的精髓和感悟,给生活中常感到浮躁、压力巨大、不快乐的人们以指导。本书可以引导我们改变自己的心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卸下压力和负担……从而让喜悦永驻心间,活出自己的精彩,拥有幸福的人生。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热门推荐
  • 武临斗破

    武临斗破

    新书《带着异界征服地球》求支持!!!!!
  • 妄起而何为

    妄起而何为

    一时兴起闲暇之作瑕疵众多还望见谅没打草稿所以就不做介绍了反正这应该会是个悲剧的故事主角……其实我也不知道是谁你们慢慢猜吧
  • 魔羽飘飘

    魔羽飘飘

    第一,我姓雪,可以叫我雪少。第二,我很帅,他们叫我疯子羽。第三,我是主角。第四,想了解我的,就去书里看看,我是如何,在这天地间疯狂。第五,我是魔族。
  • 武神之傲世天下

    武神之傲世天下

    火皇王朝,一个被称为废物的少年,叶煌,到底能不能翻身,请看此书
  • 毒妃难寻

    毒妃难寻

    前世的伤今世的爱,到底哪个才是真的哪个才是梦?洁白的婚纱血红的嫁衣,到底哪个才是自己的归宿?
  • TimelessTFBOYS

    TimelessTFBOYS

    一段苦情恋,三小只和女主角还有反派的三位女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尽情期待。
  • 杞兰梳妆

    杞兰梳妆

    南朝——民间……他是脸上带雀斑的麻雀,她是一个平常不过的丫头红儿。两个人相识又分开。时过境迁,他成为了南朝皇帝杞正,她的真实身份是太师府大小姐苏兰,苏兰又阴差阳错进宫当了他的妃子过起了宫斗的日子……其中的故事很长……
  • 世界十大文豪——歌德

    世界十大文豪——歌德

    歌德,1749年8月28日诞生在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市,1765年遵父命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因对法律毫无兴趣,于是转向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学习与研究,1768到1770年,他因病在家。之后转学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深造,1771年8月获得该校博士学位,1774年完成《少年维特之烦恼》,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1832年3月22日病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我的的独家秘方

    你是我的的独家秘方

    【你是我独家秘方】一篇唯美治愈系暖文;“谈恋爱吗?”“不谈别想引诱我”“三分暖,七分甜,还配送全世界独一份的独家秘方”“我愿意”陶梦和南柯,从‘校服到婚纱’一场唯美的邂逅让她们相遇。一个高雅圣洁,一个高冷腹黑,一是个白,一个是黑本来不该有交集的他们却成了彼此的一生。在开满白色小花的梧桐小镇上,他们各怀心事,走近又疏远。一场意外充满恐怖的阴谋家和‘人尽可欺’的假白莲迫使她离开,他亦是在原地等,他要放她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但他绝不会放弃她。是一场飞蛾扑火,还是携手白头茫茫人海中的一眼便是他的一生,你是我的万里淘一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