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5000000010

第10章 秦时明月汉时关(4)

汉高祖至汉文景时期,国家经济实力直线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帝国,是当时与西罗马并称的两大帝国。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使我国在此后一千多年都是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此外,汉代还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华民族的核心—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原战国时各国的文化便相互渗透融合,到西汉时中华地区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多方面都逐渐趋于统一,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从此中华地区的各族就出现了统一的汉族。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汉”从此成为华夏民族永远的名字。

绿林、赤眉农民起义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大批农民丧失土地,多数沦为流民或奴婢。王莽改制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公元18年,山东琅琊人樊崇,在莒县(今山东莒县东北)集合饥民百余人起义。他们占据泰山,附近农民纷纷响应,不久起义队伍猛增至数万人。他们以泰山为中心,转战山东,到处捕杀官军,没收地主财物,严惩恶霸地主。这支起义军屡败王莽的军队。为了和王莽军队区别开来,他们把眉毛涂上红色,因此被称为“赤眉军”。赤眉军纪律良好,受到农民的拥戴,声势越来越大。在赤眉军起义的同时,全国农民起义军还有二十多支。其中力量最强的一支,是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与王莽太师同名)、王凤领导的队伍。他们以绿林山为基地,因此被称做“绿林军”。公元23年5月,绿林军已发展到十万人。经过昆阳之战后,他们攻入长安,推翻了王莽政权。后来绿林军逐渐腐化,赤眉军被刘秀所灭,刘秀建立东汉政权。

光武中兴

新朝王莽末年,汉景帝后裔刘秀起兵反对王莽,艰难奠定中兴之基。公元25年,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刘秀身为西汉皇族,因此仍定国号为汉,但建都洛阳,年号建武,是为汉光武帝,史称东汉。

刘秀在位期间,以文治国,重视教育,兴办学校,他还亲自到太学讲论经学,对东汉一朝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刘秀在政治上改革的重要一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提高皇权。他加强了对地方行政机构和官员监察,使中央更好地控制和监督地方行政系统。他精简官僚机构,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支出,间接地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

经过光武帝、明帝、章帝三代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为“光武中兴”。在章帝后期,外戚窦氏日益跋扈,为东汉的衰落埋下伏笔。

宦官和外戚的争斗

公元88年,三十一岁的汉章帝突然驾崩。年仅十岁的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但是实际上都是窦太后操纵朝政,国家政治日益腐败。窦氏的跋扈引发和帝的不满,不久,十四岁的和帝成功抓捕外戚窦宪,外戚势力开始衰弱。但是之后和帝信用宦官,形成东汉王朝后期宦官与外戚专权的格局。桓帝继位以后,梁氏外戚专权,跋扈将军梁冀胡作非为,政治更加黑暗,很多官僚、士人投身到反对外戚、宦官的斗争中来。

在反对梁冀专权的斗争中,出现了很多敢于直言、不畏强暴的官僚、士人。如质帝死后,在围绕立帝的问题上,太尉李固和杜乔面对梁冀意气汹汹而言辞激切的蛮横态度,坚持主张立年长有德、明德著闻的清河王刘蒜为帝。桓帝刘志即位后,李固、杜乔被梁冀罗织罪名,下狱处死。梁氏外戚被诛灭后,宦官集团独霸朝政。白马令李云公开露布上书,揭露宦官统治官位错乱,被逮捕下狱。弘农郡五官掾杜众对李云的忠谏行动十分赞赏,上书表示愿意与李云同日死。李固、杜乔和李云、杜众的斗争,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同情,名满天下。

继前后李、杜之后,司隶校尉李膺成为反对宦官集团斗争中的领袖人物。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为野王令,因贪残无道畏罪躲到张让的家中。李膺亲自率领吏卒到张让家中将其捕获法办。此后,宦官稍有收敛,李膺声誉更高,人们以受到他的接待为荣,称为登龙门。尽管李膺等官僚、士大夫在反对宦官集团的斗争中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握有实权的宦官集团决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终于在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开始反扑了。

当时,河内郡人张成以占卜吉凶结交宦官。据说他推算到将要大赦,便故意令其子杀人。任河南尹的李膺将其捕获后不久,朝廷果然大赦。李膺非常愤怒,不顾诏令,将其处死。宦官集团以此为借口,唆使张成的门徒上书,控告李膺等人收买太学生,串联郡国学生,结成死党,诽谤朝廷,扰乱社会风俗。早已被宦官集团控制的桓帝大怒,下诏逮捕党人,有两百多人受到牵连。李膺在狱中供词故意牵连宦官子弟,宦官害怕受到牵连,加之太尉陈蕃极力劝谏,外戚窦武也上书请求,桓帝才宣布赦免党人不再治罪,但仍将其全部罢官归家,并终身禁锢,永不录用。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

桓帝死后,灵帝继位,太后父窦武以大将军身份辅政。窦武不满于宦官专权,解除党锢,起用被禁锢的党人,并与陈蕃密谋诛除宦官势力。但因事泄,窦武、陈蕃等反为宦官所害。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宦官侯览使人诬告张俭结党谋反,曹节乘机上奏搜捕党人,党锢之祸再起,李膺、杜密、范滂等百余人俱被处死,其他因陷害、牵连者六七百人,分别被流放、禁锢和处死。熹平元年(公元172年)窦太后死,有人在洛阳朱雀门书写反对宦官的文字,称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宦官集团再一次大捕党人及太学生至千余人,凡与宦官有矛盾和过节的人,也都被牵连在内。熹平五年(公元176年),永昌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申冤,触犯宦官忌讳,复操纵灵帝再次下诏,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兄子弟甚至五服以内的亲属,都一律免官禁锢。这就是第二次党锢之祸。第二次党锢之祸持续了十几年,直到黄巾大起义,东汉朝廷才于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宣布解除党锢、赦免党人,起用他们镇压起义军。

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宦官专政,横征暴敛,豪族大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农民大量破产逃亡。冀州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以传道和治病为名,在农民中宣扬教义,进行秘密活动。十余年间,徒众达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由他统一指挥。张角广泛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又在各处府署门上用白土涂写“甲子”字样,作为发动起义的信号。公元184年(甲子年),张角相约信众在3月5日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举行起义。

在起义前一个月,张角的一名叫做唐周的门徒告密,官兵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的信徒,株连上千人,并且下令追捕张角。由于事出突然,张角被迫提前一个月在2月发难,史称黄巾起义或黄巾之乱。因为起义者头绑黄巾,所以被称为“黄巾”或“蛾贼”,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朝廷震惊。

起义初期,黄巾军的主力分散在巨鹿、颍川、南阳等地,他们各自为战,攻城夺邑,焚烧官府,取得了很大胜利。与此同时,各地还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农民武装。但黄巾军各自为战,缺乏战斗经验,加上当友方有难时,各军都不会相救,以致东汉王朝能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颍川、陈国、汝南、东郡和南阳的黄巾军相继失败。冀州黄巾军在张角病死后,由张梁统率固守广宗。同年10月,皇甫嵩率官军偷袭黄巾军营,张梁阵亡。三万多黄巾军惨遭杀害,五万多人投河而死,张角被剖棺戮尸。之后不久,张宝也在曲阳阵亡,十余万黄巾军被杀害。之后,黄巾余部和各地的农民武装,仍然坚持斗争。青州黄巾一度发展到拥众百万。后来因作战失利,被迫接受曹操的收编。曹操平定冀州时,张燕领导的黑山军也投降。

黄巾军共经历了七个月的英勇斗争,沉重打击了豪族大地主阶级,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东汉灭亡

由于政治经济的稳定,东汉的手工业、商业、人文艺术以及自然科学都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以冶金、纺织为主的西汉手工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手工业的发展促使商业繁荣起来,以长安为中心形成了许多商业城市,并通过丝绸之路开启了与西亚诸国的外交、商贸等方面的交流。东汉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至今。东汉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它使人们彻底脱离了青铜时代的材料束缚,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同时,东汉在医学、自然科学等方面也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

公元189年,灵帝驾崩,何太后临朝。当时皇宫内宦官专权,凉州董卓率兵侵入洛阳,废皇子刘辩,杀何太后,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董卓独揽大权,残暴专横,使得各地官吏纷纷举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诸强割据的局面,统一的王朝名存实亡。后来,献帝又为曹操控制。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献帝让位,东汉王朝宣布灭亡,继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时期。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春秋左传)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春秋左传)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华夏武魂之名将绝代

    华夏武魂之名将绝代

    想要领略那些古之名将,金戈铁马,纵横天下吗?想要领略绝世名将的谋略才干,过人风采吗?想要领略兵法谋略,快意恩仇吗?那请读此书,有我带领你去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去探讨,去领略那些绝世之才的英雄事迹!千载之下,仍有后人缅怀崇敬!
  • 泪浸孤坟

    泪浸孤坟

    “我并不是什么通透的人。”“既然他皇家不仁,那便不要怪我无义!”“凝儿,等着我。”“我的双手早已满是鲜血,多一两人又如何?”“你在可怜他么?多余的感情皆是累赘!”“我要助你称王称帝!”“理由?呵,重要么?你只要知道,我永远站在你这边就够了。”本以为那满腔恨意会随着时间淡去,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将永埋于时间的淤泥中,世人永远都看不到它的花,它的果。怎曾想,一场战争,让他得知了真相,亦让他心中唯一的良知被仇恨填满。主讲宫廷恩怨。
  • 公子公子

    公子公子

    "少爷少爷!“”嗯?“”公,公子……“穿越成为富家少爷,家中有个对自己恨铁不成钢的老爹,还有极度溺爱自己的慈母。外加一个从不正眼看自己的小妹……PS:新书需要大家支持,一个点击,一个收藏,一个推荐,评价,打赏,宣传……都是对本书最大的支持!
  • 最强称霸系统之我的天下

    最强称霸系统之我的天下

    上个厕所居然穿越成东吴大帝的第三子孙和了?!我是皇太子啊,称霸怎能少了我?称霸之路不过是一场游戏罢了!只要完成任务,我就能不断升级,从此踏上人生的巅峰!什么宫斗、官斗、大乱斗?诺,这是你的忠诚药剂,以后跟我混!什么刀兵、枪兵、弓箭手?瞧,这是我的海陆空三栖作战特种部队!美人儿,要不要丝袜啊?嘿嘿!美人随我去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如何?这天下太落后了,系统,你说怎么建设呢?……哇靠。那是啥,外星飞碟吗?来人把我的宇宙战舰开出来......
热门推荐
  • 豪宅里的小新娘

    豪宅里的小新娘

    [花雨授权]从小她就很喜欢天岗哥哥,可是天岗哥哥总是喜欢和她比赛,比输的人就要吃卤猪脚,害她吃得身材圆滚滚,根本当不成美少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发誓要成为大美人,这样天岗哥哥就永远都是她的了--哈哈!
  • 腹黑傻王:废材王妃太妖孽

    腹黑傻王:废材王妃太妖孽

    一朝穿越,从金牌杀手——冷,变成了夜家人人欺负的大小姐夜洛音,还被第一眼见到的傻王给倒腾的吐血!嘿!能不能不要这么玩我!她招谁惹谁了呀故事小梗概:“娘子亲亲,卿儿饿,卿儿要吃奶奶”某王天真无邪的要吃奶奶,动手扒拉了起来“喂,卿儿,你别扯我腰带啊!哎,别扒!别扒!阿西吧~~丫是不是搞笑来的!”啊,某女真是要疯了,动手打了某王脑袋一下,真是的,在人家这几个帅哥面前,能不能不要这么不要脸,知不知道人的心脏承受能力有限,这么下去,还能不能让娘子带着你愉快的玩耍了!然而…某一天,夜洛音心累的对着床幔哀嚎……这个在自己身上一边驰骋,一边笑的春心荡漾、魅惑的让人喷鼻血的是哪个犊子!说好的傻王呢!!
  • 花千骨之重生于现代

    花千骨之重生于现代

    花千骨和仙界众人来到现代,他们会发生什么竞情期待(有神界)
  • 一个人醉在街头

    一个人醉在街头

    这本书不要了,不要了不要了不要了。重要的事说三遍
  • 两仪丹

    两仪丹

    秦朝时期,方士徐福在给秦始皇炼制长生不老药时意外炼出了一阴一阳两仪丹,其子徐天地发现了丹药功效并命人将丹药埋藏。朝代更迭,时过境迁,一支军旅无意发现了一个山洞,天下即将大乱……本是有情人,何做无情客?江湖的尽头,是否只剩孤独?
  • 无法说再见:校园记事

    无法说再见:校园记事

    他是校园恶少,冷酷绝情却又迷倒万千少女。但他似乎对女人没有多大兴趣,惟独看着自己身边粉妆玉雕的“小弟”格外顺眼,竟然还会有想亲一口的欲望,天呐,他崩溃了!而她这个小弟却在暗中窃喜,谁让这个恶霸曾经欺负她,报应来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货不是修真

    这货不是修真

    误入仙侠世界。一个正经系统,一个不正经的宿主
  • 飞云啸

    飞云啸

    这是一片浩瀚雄奇的瑰丽世界,魔法斗气交辉相映,鼓荡出这天地最雄浑的绝响;这是一片肝胆相照的情感沃土,爱恨情仇纠缠不休,交织出这片天地最动人的故事。一个乡村少年,无意中卷入充满罪恶阴谋的纷争,天赋异禀的他竭尽全力,力挽狂澜,拯救苍生。与龙交友,如日月般耀眼,措天下以扶席之上,拯万民于水火之中。在这片世界里演绎着属于他的磅礴史诗。用畅快淋漓的文字写下他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看他如何成长为一代英雄!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