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5000000019

第19章 射雕回首山河暮(2)

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1583年)来到中国居住。他的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他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被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是当之无愧的“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欧洲汉学之父”。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

利玛窦在“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他立足于“交流”而非“传播”。他将“四书”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翻译成拉丁文传回意大利出版,使西方国家开始知道中国有位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的《中国札记》和他早年翻译的儒学经典,成为欧洲人正面观察中国历史文化的窗口。《四库全书》编纂者将他编著的《乾坤体义》作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始”。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声声入耳,事事关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镌刻在东林书院的大门口。这两句话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是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思想的一个反对。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被革职还乡的顾宪成在常州知府欧阳东凤、无锡知县林宰的资助下,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及其弟顾允成等人,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他们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时政等意见,得到广泛支持。他们怀着忧国忧民的意识,意在有所作为,就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势力,与他们唱反调的那一派称他们为“东林党”。

明神宗后期,宦官擅权,倒行逆施,政治日益腐化,社会矛盾激化。针对这一现象,东林党人往往不畏强权,为民请命,大胆弹劾朝中权贵,反对“矿使”“税监”,甚至不惜以身犯险,敢于冒犯“龙颜”。

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政,形成明代势力最大的阉党集团,齐、楚、浙诸党争相依附,对东林党人实行血腥镇压。1624年,东林党人杨涟因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捕,与左光斗、黄尊素、周顺昌等人同被杀害。魏忠贤又借红丸案、梃击案、移宫案三案为题,毁东林书院,打击东林党人。东林著名人士魏大中、顾大章、高攀龙、周起元、缪昌斯等先后被迫害致死。1627年明思宗朱由检即位,魏忠贤自缢而死,对东林党人的迫害才告停止。但东林与阉党的斗争,一直延续到南明时期。

努尔哈赤建后金

明朝初期,女真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明朝在东北设立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作为管理机构,女真各部皆臣服于明朝。建州女真部与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当明王朝的统治越来越腐败的时候,建州女真部的势力渐渐强大起来。

努尔哈赤出身为建州女真贵族,从小学习骑马射箭。1583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袭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以祖父、父亲留下的十三副兵甲,相继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东海女真部,经过三十年的东征西讨,努尔哈赤终于统一了女真各部落。努尔哈赤将所辖的军民编成八旗,起初只设置了四旗,分别以黄、红、蓝、白四个颜色的旗帜作为标志,后来又增设四旗,黄、白、蓝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即以镶黄、镶红、镶蓝、镶白的旗帜为标志,合称八旗。八旗子弟平时耕猎,战时出征。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努尔哈赤花了三十年时间统一了东北女真各部落。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但是他不满足偏于一隅之地,逐鹿中原成为他的理想。1618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誓师伐明,举国震惊。1619年,明朝在萨尔浒之战中惨败,几年间丧失辽东七十多座城。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沈阳,迁都于辽阳。1625年春,努尔哈赤不顾贝勒诸臣异议,决定迁都沈阳。当年农历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后,他便率亲族百官自东京(即辽阳)起程,夜宿虎皮驿,翌日抵达沈阳。从此沈阳成为后金政权的统治中心。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中被明军的大炮打成重伤,不久逝世。即位的八皇子皇太极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扩大。1635年,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洲,次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李闯王进京

明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魏忠贤专揽朝政、排除异己、镇压人民,加上连年的灾荒,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627年,陕北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领数百农民杀死知县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陕北巡抚得报后,因怕受到朝廷怪罪,并没有对上级报告。起义队伍乘机迅速扩大。1630年,张献忠在陕西米脂十八寨起义,自称“八大王”。

1639年,张献忠在谷城(今湖北襄樊)起义,李自成从商洛山中率数千人马杀出与张献忠会合。1640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收留饥民,队伍发展到数万,并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受到百姓的拥护。当时还传出“迎闯王,不纳粮”的民歌。1641年1月,李自成领军攻克洛阳。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5月张献忠攻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权。10月,李自成攻破潼关,占领陕西全省。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

1644年3月初,李自成逼近北京。明朝辽东总兵吴三桂奉旨援助,还未到达京师,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吴三桂撤兵退守山海关。这时,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迫害吴三桂的家属,逼迫吴三桂领兵对抗。吴三桂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引领清朝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李自成军队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5月17日,李自成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玄帝庙拜神后因劳累熟睡,遭到当地乡勇误杀牺牲。李自成余部降清后,又反叛清朝,继续抗清斗争,坚持了二十多年。

清军入关

1640年,明清松锦之战爆发,1642年洪承畴在松山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松锦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为了对抗李自成而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八旗劲旅,日夜兼程入关,以吴三桂为前导,击败大顺农民军,进占北京。

同年9月,清顺治帝迁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已是全中国的君主。接着,清军南下剿杀农民军,北方的地主、官僚纷纷迎降,勾结清军,镇压农民军。与此同时,在南方,一些明朝遗臣拥立皇族建立了几个小朝廷,史称南明(弘光、隆武、绍武、永历)。此外还有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清朝于1645年灭大顺、南明弘光;1646年灭大西、南明隆武、南明绍武;1662年灭南明永历;1664年消灭大顺残余势力。清朝入关后历经二十多年的战争,基本统一全国。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在台湾本土内正式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管辖。

清军在进军江南的过程中,手段残酷,特别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激起江南人民的强烈反抗,各地燃起抗清的熊熊烈火。清廷残酷镇压,在扬州、嘉定、江阴等地进行了大肆屠城,史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剃发是清朝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所采取的手段,但超出了当时汉人的心理承受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是千年以来的伦理观,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剃发不仅有违传统,也是一种侮辱。因此这项政策遭到了传统知识分子和下层民众的激烈反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一向被并列为清军入关后的两大暴行。

清代国母孝庄

在清军入关、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女性—孝庄皇太后。她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姓博尔济特氏,名布木布泰,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是贝勒寨桑的女儿。十三岁时,嫁给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皇太极为妻。1636年皇太极改号大清称帝,被封为永福宫庄妃。1643年,他的儿子福临(当时只六岁)即位,是为顺治帝,孝庄被尊为皇太后。顺治帝亲政后,很想有番作为,也颇为中原文化所吸引,但终因他周围尚未形成一支以他为主导的强有力的政治势力,致使他在与朝中反对汉化的守旧大臣的较量中败下阵来,英年早逝。孝庄皇太后用她超人的智慧和威望,使得政权平稳过渡。1654年,她八岁的孙子玄烨又嗣帝位,为康熙帝,她被尊为太皇太后,史称“孝庄文皇后”。在她的教导下。玄烨健康成长,一个未来杰出帝王的特质,在少年时代打下了根基。鳌拜集团铲除后,孝庄放手让玄烨理政,让他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又一再提醒他要谨慎用人、安勿忘危、勤修武备等。对于祖母的教诲玄烨非常尊重,重大事情无不先征求意见,然后施行。孝庄生活俭朴,不事奢华,她总是把宫中积蓄拿出来赈济,全力配合、支持孙子的事业。

在他们的携手努力下,清王朝从动乱走向稳定,经济从萧条走向繁荣,为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和边疆用兵等大规模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清王朝在康熙朝形成第一个黄金时代,其中包含了孝庄的一份功劳和心血。

孝庄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出嫁。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的旋涡,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她一生经历清初三朝,正是由乱到治的关键历史时期。她全力辅佐皇帝,调和清宫内部矛盾和斗争,对稳定清初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世尊称她为“清代国母”。

康熙智擒鳌拜

康熙即位的时候只有八岁。顺治去世,遗诏命鳌拜与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共同辅佐康熙皇帝,为辅政大臣。鳌拜早年就曾随皇太极征讨各地,战功赫赫。他仗着自己掌握兵权,又欺负康熙帝年幼,独断专横、飞扬跋扈。

康熙帝满十四岁的时候,亲自执政。这时候,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和鳌拜发生争执。鳌拜怀恨在心,勾结同党诬告苏克萨哈犯了大罪,奏请康熙帝把苏克萨哈处死。康熙帝不肯批准,鳌拜在朝堂上跟康熙帝起了争执。康熙内心非常生气,但是一想鳌拜势力不小,只好暂时忍耐,寻找机会。

从那以后,康熙帝决心除掉鳌拜。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几岁的贵族子弟担任侍卫,这些少年个个长得健壮有力。康熙帝把他们留在身边,天天练习摔跤。鳌拜进宫去,常常看到这些少年吵吵嚷嚷在御花园里摔跤,只当是孩子们闹着玩,并不在意。有一天,鳌拜接到康熙帝命令,要他单独进宫商量国事。鳌拜像平常一样大模大样地进宫去。刚跨进内宫的门槛,忽然一群少年拥了上来将鳌拜团团围住。鳌拜虽然是武将出身,力气也大,可是双拳难敌四手,被这些少年打翻在地。

鳌拜被抓进大牢,康熙帝宣布鳌拜三十条罪状。大臣们认为,鳌拜专横跋扈,擅杀无辜,罪行累累,应该处死。康熙帝念及鳌拜的功劳从宽发落,改为将其终身监禁。

三藩之乱

清军入关后需要对付李自成起义的力量和南明政府的反抗,自身兵力有限,所以不得不依靠明朝的降官。于是,在明朝降将中,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三人取得的功劳最多,所以均受封为王。他们所率领的军队成为八旗以外的重要力量。清军统一全国之后,把八旗基本力量放置在北方,以保卫京师及驻防各重要地区,而南方就暂让给他们去镇守。吴三桂驻守云南,尚可喜驻守广东,耿精忠(耿仲明之孙)驻守福建,这样便形成了三藩。三藩拥兵自重,把持地方财政,欺压百姓,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单独的王国。

康熙亲政后,敏锐地察觉到三藩已经成为国家的心腹大患,把它列为自己必须要解决的三件大事(三藩、漕运、河务)之一。虽然,康熙帝认识到三藩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当时财力和兵力有限,并不敢贸然行动。康熙十二年(1673年)3月,尚可喜主动请撤藩归老辽东。康熙立即抓住机会,答应了尚可喜的请求,并对他的行为表示赞赏。康熙的行为引起了其他两位藩王的警戒,于是他们也相继请撤藩归辽东以为试探。康熙以“撤亦反,不撤亦反”,果断下令撤藩。11月,吴三桂发动叛乱,耿精忠、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及广西将军孙延龄先后响应,清政府军事上并无准备,一时,三藩占据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湖南、四川等省,以及湖北、浙江、陕西、甘肃等部分地区。

1675年,吴三桂与清军的对抗到了顶峰。吴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敢再向北发展,康熙帝抓住机会调整战略、安排兵力。他首先坚决打击吴三桂,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却实行招抚,通过分化反叛力量而孤立吴三桂。1678年,尚之信、耿精忠及陕甘的王辅臣相继投降。同一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周,年号昭武,开科取士。不久吴三桂病死,吴三桂的儿子吴世璠在贵阳即位,改年号洪化。1680年,吴世璠逃到云南。次年,清军攻入云贵省城,吴世藩自杀,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不久之后,朝廷在福州、广州、荆州设八旗驻防,以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平定三藩,对于清廷来说,是真正完成统一、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

康、雍、乾盛世

1661年,爱新觉罗·玄烨即位,是为清圣祖,年号改为康熙。他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八岁登基,十岁丧母,在其祖母孝庄太后的教导下长大成人。他虽年幼,却年少老成,十六岁便铲除了鳌拜,继而平定三藩叛乱,稳定了西南边陲;重农治河,兴修水利,发展了农业;收复台湾,扩大了大清的版图;北拒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西征蒙古,进一步稳定了大清的西北疆土。

康熙大帝好学上进,勤于政事,雄才大略,崇尚节约。他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由于他的文治武功,我国多民族统一的局面得到巩固发展,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

同类推荐
  • 梦碎三国

    梦碎三国

    历史常年不见其上篇,亦难窥其中篇,徒留其结尾使后人独自怅然。虽有知我,罪我,惟春秋耳!但终不过是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我者谓我何忧。恰如满纸荒唐言,请问谁知其中味?
  • 回到明朝办报纸

    回到明朝办报纸

    【起点第三编辑组签约作品】调教红粉,吟诗、弄文,秦淮河畔风月无边兴办媒体,印书、办报,扬子江边中华再起.每日报摘:谁该对尚可喜降金负责———————————————《时事热评》北方大旱已造成数十万人无家可归——————————《时闻旬刊》复社F4与知名编剧阮大铖的是是非非..————————《大明娱乐》桐城方以智认为:人之智愚,与心无关,系脑之清浊——《格物月刊》徐霞客发现会燃烧的石头,或可改变人类生活—————《旅游新报》.——————PS:新建书友群,43241817,还有书友加入交流
  • 这个三国怎么了

    这个三国怎么了

    穿越到三国时期,却发现这个世界和原来的世界大不相同。这里的人头上会发光。
  •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一个大叔一下穿越了500年,变成了命短的二皇子,那就这么着吧,皇帝不做,还是做个逍遥的王爷吧。可惜现状不许,那就打破现状,且行且珍惜。(注:本文不完全按照历史,会有一些变动,不然亮晶晶的宫殿不好开了呢)
  • 中华国学经典(三国志)

    中华国学经典(三国志)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怪战

    怪战

    所谓天地法则不容,无奈,兽天婴孩儿时就被强行遗弃至巴岱大陆恶地离蛮境,生死由命。未料却被洪荒蛮兽妖物搭救抚育成长。机缘巧合步入人间境地,从此开启了狂傲的修真之路。为了寻根,生死残杀。为了情长,独灭仙宗。仙或是妖?又如何!怪战一切,唯吾独尊!!!
  • 祭弑

    祭弑

    两世为人,厌倦了前世那充满孤独和危险的不归路,总以为这世有亲人的陪伴可以过着平凡而又温暖的小日子,可殊不知一场更大羁绊如泥潭深渊一般,朝他吞噬而来。璀璨夺目的奇异功法,古老神秘的没落血脉,数万道统的争鸣时代,和凶残暴虐的奇异凶兽。这里有无数的机缘和可能,却也同样充斥着太多的杀戮与死亡。不想像蝼蚁一般被踩在脚下苦苦挣扎,就得有一颗适应在这里生存的残酷内心。男子坐落在山崖之巅其身形后面隐隐约约有一令人压抑惊恐的残影忽闪忽现,只见男子眼神深邃仿若苍穹繁星,嘴角淡淡的扬起一条弧线,对着半空发出了一阵轻叹:“我只想活着,所以要有人死。”
  • 三个我和他

    三个我和他

    当失踪后回归的“精分”女主遇见男主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一号灵魂(柒星):爷冷酷爷无情爷真拽二号灵魂(白玖):啊!这山!啊!这水!好景好景,不由让我吟诗作画~三号灵魂(锦糖糖):今天吃什么样的糖糖嘞!要穿哪个小裙裙嘞!拍那部电影嘞!啊嘞啊嘞啊嘞!男主:我到底在和几个人谈恋爱??
  • 袁大头寻梦记

    袁大头寻梦记

    小学老师问,同学们有什么爱好!袁大头同学回答:“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醉卧美人漆,拳掌天下权!”“滚出去!”
  • 天价弃妻,总裁别太渣

    天价弃妻,总裁别太渣

    推荐新文:《一念成瘾,莫少的大牌娇妻》【全本文】:为救父母的心血,她惹上了不该惹的人……贺以琛,贺氏集团唯一的继承人,H市女人都想攀上的男人。传言他性格冷漠,俊美无俦却不近女色,可偏偏对她特殊。直到他把她逼至墙角:“我贺以琛的女人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妻子。”她情海深陷,他却牵着另个女人走进结婚礼堂……我的新浪微博:紫恋凡尘xs8推荐老文:→_→戳下面的链接《总裁的妻子》:http://www.*****.com/?book/134550/index.html《致命婚姻:女人,你只是棋子》:http://www.*****.com/?book/94672/index.html《粉粉老婆:女人,你要负责!》:http://www.*****.com/?book/25945/index.html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斗罗之雪清山

    斗罗之雪清山

    携带着家乡的馈赠的方想穿越了,还成为了一个皇子,但他的父亲叫雪夜,他的哥哥叫雪清河,他懵了,这炼狱开局要怎么过?当然是抱大腿了。
  • 负剑衔刀万里余

    负剑衔刀万里余

    江湖偌大,江湖路远。春,初春。西蜀古道,挎刀负剑一少年,才入江湖。非天骄,非权贵,不求江湖一剑挑,只愿世路坎坷一并斩。
  • 狙天

    狙天

    设定有大问题,现整改。巨坑慎入。
  • 福运双达

    福运双达

    凤临于宋,遇难呈祥!盈盈一笑乾坤动,我命由我不由天!逃嫁剩女,穿越成相府大少奶奶,她没有什么异能,但却乐观豁达,机智勇敢,福慧双修,用性格改变了命格。豪门宅斗,权势之争,险象环生明争暗斗中,化险为夷,绝境求存,安身立命!有凤来仪,福运会双达。千伶百俐,自有凤求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