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5000000043

第43章 两次世界大战(3)

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据统计,“二战”期间总共有约600万犹太人、数千万其他人种因为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而被屠杀。希特勒对世界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也给德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战争中近800万德国人死亡。世界各国的珍贵文化遗产的损失更是无法计算。

“大萧条”

“大萧条”指的是1929年~1933年之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

“一战”过后,美国经济日益繁荣起来。1923年~1929年秋天,美国每年的生产率增幅达4%,此时,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享乐之风盛行,精神生活愈发浮躁和粗鄙,政治极端腐败,人们把这时的美国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20年代”。

尽管这一繁荣造就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但这一繁荣本身却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农业一直都没有从战后萧条中完全恢复过来,农民在这个时期始终贫困,农村购买力不足,农场主纷纷破产。此外,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极端不均衡,工业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兴工业部门,而采矿、造船等老工业部门都开工不足,纺织、皮革等行业还出现了减产危机,大批工人因此而失业。

在1920~1929年,工业总产值几乎增加了50%,而工人却并没有增多,交通运输业职工实际上还有所减少。这一时期兼并之风盛行,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全美三分之一的国民收入被5%的最富有者占有;60%的家庭年收入为仅够温饱的2000美元水平;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

由于大部分财富都集中到了极少数人手中,社会购买力明显不足,导致美国经济运行中商品增加和资本输出困难,这进一步引发了生产过剩和资本过剩;虽然金融巨头在投机行为中都获得了高额利润,但大量资金并没有被投入到再生产过程,而是被投向了能获得更高回报的证券投资领域。

1929年10月29日,美国迎来了它的黑色星期二。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峰跌入深渊。从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但美国股票市场崩溃不过是一场灾难深重的经济危机爆发的火山口。

随着股票市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内战边缘。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上盖着的报纸也被叫做“胡佛毯”。而街头上的苹果小贩则成了大萧条时期最为人熟知的象征之一。在那些被迫以经营流动水果摊讨生活的人中,有许多从前是成功的商人和银行家。

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这次经济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其他工业国家。对千百万人而言,生活成为吃、穿、住的挣扎。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加强了贸易保护的措施和手段,进一步加剧恶化世界经济形势,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重要根源。

罗斯福新政

1933年3月4日,新任美国总统罗斯福从胡佛手中接过了领导美国的权力。此时持续近四年的大萧条已经让美国——这个新崛起的世界头号工业国变得千疮百孔、风雨飘摇。

上任的第二天,罗斯福就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称之为“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新政”,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其主要措施有: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银行修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复兴工业(中心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行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调整农业,给减耕减产的农民发放经济补贴(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政府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这一系列“新政”的实施,美国经济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也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绥靖政策

各国人民革命的兴起及社会主义苏联的出现,引起帝国主义的恐惧和仇视。它们在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既想削弱和击败竞争对手,又要反对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绥靖政策正是适应这一需要出现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内容,形式和手法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和争夺世界霸权,反对社会主义和人民革命。

绥靖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30年代后,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严重挑战,以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代表的英、法、美等国的绥靖主义者,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求得一时苟安,不惜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谋求同侵略者妥协,妄图将祸水引向苏联,坐收渔利。

1931年九一八事变,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5年3月容忍希特勒重整军备;1935年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1937年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1938年3月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这些都是绥靖政策的例证。最典型的体现则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英、法及幕后它们支持的美国,妄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在欧洲实现“普遍绥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实质上是推动德国进攻苏联。

历史证明,绥靖政策是一种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它无法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却鼓励了侵略者冒险,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绥靖政策一度破产。

二二六事件

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并形成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的时候,亚洲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也开始抬头了。二二六事件是1936年(昭和11年)2月26日,在日本发生的陆军青年官兵反叛的事件,是一次由皇道派军人发动的未遂军事政变。政变失败使得东条英机为首的统制派借机清理敌对的皇道派军人的政治势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日本军队内部的斗争相当严重,对于政治的看法也不同。事件发生的前夕,军队内部主要分为皇道派与统制派。皇道派为激进的中级少壮军官,统制派则为军队的高阶将领。皇道派认为,日本天皇已经被“周边的坏人”所包围,无法知道民间疾苦,所以必须起来“清君侧”,废除内阁,让天皇直接成为类似希特勒这种军事独裁者。两派的政治看法完全不同,目的却都是想要将日本进一步转型为法西斯战争机器国家。

两派核心的斗争是在宫闱之内进行,受到影响的却是没有实际权力的年轻军官。以安藤辉三大尉为首的年轻军官团,遂结合约1400名军官,在2月26日当天凌晨,占领包括东京警视厅、首相府等重要机关建筑,并且杀害了包括财务大臣、内大臣、侍从长等重要官员,希望能够达到“昭和维新、尊皇讨奸”的目的。但是,昭和天皇对此举却甚为震怒,认为这些军官有意作乱。统制派的将领便以平乱为由,向皇道派进攻。由于多数士兵并未接到皇道派接管东京的命令,并未采取行动;再加上皇道派部分军人的倒戈,二二六事件只持续了四天。最后,获得实际利益的统制派高阶将领,以叛国等理由,处死了发动事变的军官。

二二六兵变是日本“皇道派”军官发动的一次打击“统制派”势力的政变,对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有重大影响。在二二六兵变之后,日本统制派以此事件为借口,对皇道派实行镇压,加速了法西斯主义在日本的确立和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慕尼黑协定

慕尼黑协定,全称《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是1937年9月29~30日英国、法国、纳粹德国、意大利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的条约。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

早在1937年6月,纳粹德国就拟订了代号为“绿色方案”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1938年3月,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后,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企图以支持“民族自决”为名,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西部日耳曼人集中的苏台德区。同年4月,以康拉德·汉莱因为首领的苏台德日耳曼人党举行代表大会,提出把苏台德区从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出去的“自治”纲领。阿道夫·希特勒以此为由,在德捷边境集结兵力,以战争相威胁。5月20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被迫宣布局部动员,德捷边境局势紧张,史称“五月危机”。

经过英、法的不断调停,9月29日,张伯伦同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一起,在慕尼黑举行英、法、德、意四国首脑会议。会议从29日12时45分开始,至次日凌晨1时半,四国正式签署了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直到此时,一直在隔壁房间里等候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两名代表被带进会议厅,告之协定的内容。迫于英、法两国的压力,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德国限定的6小时内接受了《慕尼黑协定》。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协定使捷克斯洛伐克丧失了1.1万平方英里的领土、360万居民和一半以上的经济资源,丧失了捷作为边境地区安全屏障的防御要塞,破坏了英、法在东欧的同盟体系,加强了纳粹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助长了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该协定的签订不但没有换来张伯伦所宣扬的“一代人的和平”,反而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年9月,纳粹德国大举进攻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十月革命及苏联建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以英国、法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苏联的矛盾日益激化。到20世纪30年代末,英、法的主要战略对手是苏联,而在东欧地区的问题上又与纳粹德国发生冲突。而纳粹德国向来仇视共产主义,要向苏联采取军事行动,也必须经过东欧。对苏联而言,英、法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冲突是显而易见的,而纳粹德国的崛起更是直接威胁到苏联的国防安全。故此,西方、德国与苏联三方之间的博弈与斗争便开始了。

希特勒一面声称要消灭社会主义苏联,一面又加紧准备向西方侵略扩张。面对德国咄咄逼人之势,英、法一味退让,推行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流”。1938年9月29日《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

而斯大林为了保护苏联的安全及利益,决定放弃与英、法共同对抗纳粹德国,反而与之保持表面上的友好关系,以争取时间及空间应对纳粹德国在日后可能进行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希特勒为了执行1939年4月3日制定的闪击波兰的“白色方案”,避免过早地与苏联发生冲突,陷入两线作战的困难境地,所以也愿意与苏联签订非战条约。

8月21日,斯大林接受希特勒提出的立即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要求。8月23日,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彼此互不使用武力,任何一方将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他方的国家集团;当一方受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就彼此有关问题,密切接触,交换情报;和平解决相互间的一切争端。

该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得以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但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在西线得手后,于1941年6月22日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德国突袭波兰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法西斯德国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接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波兰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上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德国如果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因此,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和捷克后,下一步侵略的目标就定在波兰。

从1938年10月起,德国向波兰接二连三地提出领土要求,要波兰交出“波兰走廊”和但泽,并将在“波兰走廊”修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这些要求遭到波兰政府的严词拒绝,于是德国决定用武力迫使波兰就范。德军侵波战争的计划代号为“白色方案”,其战略企图是:利用快速兵团和优势航空兵,实施突然袭击,一举灭亡波兰。波兰战役,是法西斯德国“闪电战”在战争中的首次应用。

同类推荐
  • 世子殿下

    世子殿下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唐僧,还有可能是法海。会烧香的不一定是和尚,也有可能是道士。世子殿下不一定很纨绔,也有可能很天才。脚下的江湖很玄幻,远方的朝堂很腐朽。大辽,蒙古,女真,被三者围绕的乾阳也没那么蒸蒸日上。读书人很酸,总有一股贱气。青楼女子不好,很是小心眼。江湖人士嘛,天天挨刀。当然想杀主角的人也能从天南排到地北。所谓的盛世也不过如此,世子殿下对其很看不过眼,总想有一天,能不能干翻了这片天地,给这个王朝换个名字?PS:求推荐,求收藏,求包养。
  • 三国第一邢道荣

    三国第一邢道荣

    “足下何人?”吾乃零陵上将邢道荣,什么?这就是与吕布潘凤齐名的神将,听说智能斗得诸葛亮退走,武能战得赵云张飞联手最后只是因为体力不足而被擒拿,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故事。
  • 大唐神朝

    大唐神朝

    隋唐十八好汉,个个不得了,秦叔宝一锏断江,李元霸一锤碎岳,尉迟恭横行万军中。作为主角的刘礼也不差,一柱擎天!
  • 炙星莫良

    炙星莫良

    那颗流星,是否还在;那段历史,解开吧!一代王子,为何一定要争权谋势,仅仅是属于诗歌罢了!
  • 大梁风华

    大梁风华

    我知道我不属于这里,但我仍是在努力的维持好这里的生活。我叫祁安来自渭水祁候府我在向你们阐述那些年我在大梁皇城尚安的奋斗史祁安实在太难了,求支持,…
热门推荐
  • 这个事务所明明暴力却过分沙雕

    这个事务所明明暴力却过分沙雕

    “神”带着新世界将近,人类与其他高等生物“和睦相处”,却又彼此警戒。他,阿洛斯,无眼事务所地老板兼年度最佳员工,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只要报酬到位,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二十年前他是二十二岁的愣头青,二十年后他是二十二岁的金牌“调解员”。他强大,他无敌,他神经,他话痨。没人知道他的真正身世,也没人知道这么久以来他在寻找着什么。似乎新世界上的每一件大事都与他有关,似乎他和传说中的“神”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论如何,你真的不想来看看新世界中人形自走吐槽机的金牌事务所吗?真的不想揭开重重谜团,一点点接近那常人无法企及的真相吗?就算不想,也来看看嘛!
  • 青春婺源之此心安处是吾乡

    青春婺源之此心安处是吾乡

    “她兴冲冲地拆开十年前寄给自己的信:照片已经退色得不成样子,两个美女的形象也已经变淡变黄,只留下朦胧淡淡的轮廓。只有那一行字还在:“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我们不怕你!”因为当年她写的很用力,深深地刻在发黄的岁月里。”......本短篇描述都市女白领的青春迷茫。以清新笔调讲述了她厌倦职场压力,在婺源遇上闺蜜并爱上闺蜜的老爸,想逃离都市的喧嚣归隐田园生活,但又无法放弃追求卓越的白领素质,最终回归都市的心路历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间情华

    人间情华

    故事或喜或悲,离人或醒或醉,我们都活在泥沼却依旧向往着星空。每天一个故事,不知能否感动你心?
  • 这个元荒走歪了

    这个元荒走歪了

    腹黑道士学生误入天道的造世过程,鼓动风雨掀起波澜,成为成功带偏事件发展的那一只蝴蝶。“什么?偌大的修真世界哪来的科技点?”“轩辕、蚩尤请停止你们的火影行为!”我们的主角将加入长城守卫军在恢复力量的同时见证他们的成长。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在这里你可以发挥你所有的脑洞,美丽的世界由我们一同创造,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作者做不到!有你们的加入让世界变得拥有无限精彩!
  • 美人归心

    美人归心

    因为嫉妒程菲菲竟然有帅气的男友,于是王丽丽暗中将程菲菲有男友的事情添油加醋的传了出去,一时间,程菲菲工作的律师事务所都对程菲菲很是鄙视,除了程菲菲的好友陈媚。对程菲菲早有不满的人故意讥讽程菲菲,陈媚看不下去据理力争,程菲菲爆发众人无言。
  • 这里便是废土

    这里便是废土

    这里是灾变后的地球。野兽变异、虫族繁衍、人类也被从万物主宰的位置驱赶。富贵者龟缩于安界之中,苟且偷生;贫贱者挣扎于废土之中,延口残喘。当人们对于现状麻木,习以为常之时,在废土之中,走出了一位敢于反抗命运,名为苏灵的少年……
  • 良辰佳期来

    良辰佳期来

    不知道有多少人相信一场恋爱可以隔了那么远,那么久。当初倪佳期也不信,可当她来到这所城市,她觉得她或许是该相信了。倪佳期,我爱你。沈辰,我想你。想念的爱情,我赴,你拥。这么多年,原来还是你,原来,只有你。沈辰想有个家,有个他可以幼稚的家,他可以撑起来的家。感谢阅文官方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林平之的幸福生活

    林平之的幸福生活

    重生到林平之放弃尊严之前,该怎样抉择,是继续入宫还是当一个真男人,是一个问题。
  • 妖狐千年劫

    妖狐千年劫

    爱情的保质期是一年?十年?还是三生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