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8700000024

第24章 儒家之流传

(西汉)司马迁

【导读】

本文选自《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

从孔子游学者,相传有三千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收录孔子弟子六十七人,皆才华横溢之士。《论语·先进》将孔门弟子分为四类, 其中子贡长于言语,而子夏优于文学,两者似乎暗示着儒家后学将来的影踪。

子贡是卫国人,以敏于事理、善于言辞著称。孔子往来诸国,交接之事多倚靠子贡。子贡还擅长经营,在孔子弟子中家资最为殷实。他周游诸国,可与诸侯分庭抗礼。齐国大夫田常曾有意攻伐鲁国,为救鲁国于危亡,孔子派遣子贡出使诸国。子贡相继前往齐、吴、越、晋诸国, 拜会游说各国的执政者,最后终于挽救了鲁国的危难。子贡后来曾为鲁相,终老于齐国。战国时期往来于各国的客卿、纵横家之行事、地位, 多与子贡相近。

子夏是鲁国人,是孔子弟子之中的博学者,致力于研究古代礼制。子夏后来任魏文侯之师,魏国贵族纷纷从其学,其中著名的弟子有李悝和吴起。但是子夏的后学更多是教授古典学艺的教习,秦汉之间博士多近乎此一流派,如汉初定礼仪的叔孙通之辈。

与子贡、子夏相比,曾子在很长时间里影响微弱,其后学亦鲜为人知。与孔子、子贡、子夏等师长在政治上的积极活动不同,拘谨矜持的曾子更注意内心的自省。曾子的自省意味着古典政治理想向内心自觉的过渡,最后演变成孟子的道德先验论,不断寻求人类心灵的共鸣。

子贡派的变法家、纵横家在战国时期昙花一现。子夏派的博士、经师随着汉代的衰亡而没落。宋代儒学兴起之际,复兴者们最为钟情的却是早年颇受冷落的曾子一派,在古典时代终结后,他们依然以内心的自省为反观现实的参照。

太史公曰:余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功令:此指国家颁布的发展教育、实施考核、选拔人才的法令。广厉学官:指扩大国学规模,提高教师素质。学官,太学里的教官。],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关雎》:《诗经》篇名。司马迁认为此诗是用来讽刺周代政治的。],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闵:通“悯”,可怜,痛惜。王路:即王道。], 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适齐闻《韶》[《韶》:古乐曲名。相传孔子在齐国学韶乐专心,食肉无味。],三月不知肉味。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世以混浊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余君无所遇,曰“苟有用我者, 期月而已矣”。西狩获麟,曰“吾道穷矣”。故因史记作《春秋》,以当王法,其辞微而指博[辞微而指博:语言简单但含义深刻。],后世学者多录焉。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子路、子张、澹台子羽、子夏、子贡:皆孔子弟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田子方、段干木:都是魏国名士,分别受学于子贡、子夏。吴起:曾受学于曾子。禽滑厘:墨子弟子,司马迁言其受学于儒门,未知据从何出。],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后陵迟以至于始皇,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陈涉之王也,而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于是孔甲为陈涉博士[孔甲:孔子八世孙。],卒与涉俱死。陈涉起匹夫,驱瓦合适戍,旬月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

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故孔子在陈,曰“归与归与! 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归与归与”至此:语见《论语·公冶长》]”。夫齐鲁之闲于文学[闲:通“娴”,熟悉。],自古以来,其天性也。故汉兴,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叔孙通作汉礼仪,因为太常,诸生弟子共定者,咸为选首[选首:首先被任命为官。],于是喟然叹兴于学。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庠序:学校。见下文。]。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乡:通“向”,趋向,赞同。],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自是之后,言《诗》于鲁则申培公, 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公孙弘:因熟悉《公羊春秋》而获得汉武帝宠信,以布衣身份平步青云。],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公孙弘为学官,悼道之郁滞,乃请曰:“丞相御史言[丞相御史言:汉代群臣上书,开头的固定格式。下文“制曰” 是引用汉武帝诏书中的话。]: 制曰‘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婚姻者,居室之大伦也。今礼废乐崩,朕甚愍焉。故详延天下方正博闻之士,咸登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议,与博士弟子[与博士弟子:给博士配备弟子。与,给予。],崇乡里之化,以广贤材焉’。谨与太常臧、博士平等议曰[太常臧:指孔臧,太常是官名。博士平:博士名平的,姓不详。]: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其劝善也,显之朝廷;其惩恶也,加之刑罚。故教化之行也, 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今陛下昭至德,开大明,配天地,本人伦,劝学修礼,崇化厉贤,以风四方,太平之原也。古者政教未洽,不备其礼,请因旧官而兴焉。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令相长丞:指县一级的行政长官。二千石:指高于县的郡一级。],二千石谨察可者, 当与计偕,诣太常[与计偕,诣太常:跟随各郡国上计的官吏进京,到太常那里报到。计,代表郡国到朝廷汇报郡国情况的官吏。],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通一艺:精通五艺中的一种。文学掌故:太常下属的小官。];其高弟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高弟:成绩优异。郎中:皇帝身边的低级侍卫官。籍奏:造册上报。]。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秀才异等:成绩特别突出的。辄以名闻:将其姓名上报朝廷。]。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不称者罚[请诸不称者罚:意谓有不称职的,荐举的要受罚。]。臣谨案诏书律令下者, 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小吏浅闻,不能究宣,无以明布谕下。治礼次治掌故,以文学礼义为官,迁留滞[此句晦涩。颜师古曰:“言治礼、掌故之官,本以有文学、习礼仪而用之,又所以迁擢留滞之人。”刘敞曰:“言治礼、掌故,其迁常留滞,故请特选用以劝之。” ]。请选择其秩比二百石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艺以上,补左右内史、大行卒史[补左右内史、大行卒史:让他们给左右内史与大行令充当卒史,担任卒史者必须具备一定职阶。左右内史,指当时首都长安及其郊区的行政长官。];比百石已下,补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边郡一人。先用诵多者[诵多者:指诵习儒书多的人。],若不足, 乃择掌故补中二千石属,文学掌故补郡属,备员[备员:指按照沿边各郡一人,内地郡国两人的规定把人数配齐。]。请著功令。佗如律令[“请著功令”至此:意谓请求把这一项作为法律确定下来,其他按旧有的规章办。]。”制曰:“可。”自此以来,则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矣。

【延伸阅读】

今古文之争议

春秋、战国时代流传的书籍大致有三种:诸侯国的史记,鲁国收藏的周代官书以及诸子百家的著述。其中前两种著述多是周代王官之书, 以古代文字写成,而诸子之书多以晚近文字流传。

秦代施行书同文的政策,以严密的正字法统一帝国境内的文字。此后又发布挟书令,禁止私人收藏古代政治书籍。历经秦末汉初的战乱, 至汉代重兴学艺时,古典著述大多流散,可以辨识古代文字的学者也为数寥寥。汉朝廷唯有向民间搜求书籍、学者,以弥补此一缺憾。

汉初复原古代典籍的工作主要依靠世代传习经文的学者的口述,这些抄本是以汉代流行的隶书记下学者的口传回忆。在这种情形下,抄本之中自然也录下了学者自己的理解,发挥甚至谬误在所难免。另外少量的经典是根据尚存于世的古代典籍残本,将其重新写成隶书而得的。

这种在汉初以隶书写就的典籍复原本被称为今文经。通习今文经的各家学者被立为博士,负责传授典籍,赞襄政务。博士并非高官显宦, 但是常常参与政治要务的讨论,或者被委以独当一面的重大使命,故而是汉代极受推崇的官位。在学术上,今文经学者极其重视恪守世代相传的经义解释,往往视自由的研究为离经叛道之举,这种保守的倾向与朝廷的认可不无关联。

与今文经学不同,古文经学源自出土的古代典籍原本。这些原本收藏于皇家图书馆,但是汉初今文经学者大多不识古代文字,难以考证其真伪。况且恪守本门经义的今文经学者,对古代典籍有意冷落。但是后来的学者研究之后,逐渐对这些早期的抄本发生兴趣。他们要求将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并立为官学,两种经学之间的争议由此展开。

今文经学者与朝廷联系密切,他们受到朝廷的鼓励,以经文为朝廷粉饰政治。各家学者严格坚持本门的解释,以维持自己的学官地位,并搜罗弟子以自固。在各家内部,学者与其弟子的关系形同官员与下属, 于学术难以交相启发。而后起的弟子为了追求学官地位,也往往发扬新说,以附会、粉饰当时的朝政。故而今文经学派渐渐沦落为不惜巧言令辞,穿凿附会以追求荣禄,在学术上空洞、虚妄,而又四分五裂的官方学派,越来越难以吸引追求知识的学者。

相比较而言,古文经学长期在民间流传,与朝廷疏远,保存着较为朴实的学风。而且治古文经以辨识古代文字为先,故而古文经学者往往是训练有素的文字、音韵、考据学者,有着严格的学术传统。古文经学本着民间的立场,更着意于知识的追求,因此可以兼采诸家之所长,甚至对于其向来轻视的今文经派学者,也不因人废言。今文经学盛行几百年后,越来越借朝廷的支持以自固。因此在朝廷厌弃这个一无所长的学派后,立刻烟消云散,唯有部分被古文经学派吸纳的见解,依然受到后人的追忆。

同类推荐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
  •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我初识李天柱先生,是在1993年春天宁夏政协全委会的分组会上。他是组长。在主持会议时,他正襟危坐,其言温和,其色蔼如,堂堂正正地维护着每个人的畅所欲言。我作了一次关于如何识别人才的发言,有“坚持包子馅第一,包子皮第二”的怪论,他把我记住了。我会后打听,才知他是宁夏名校名师、名校长,大名鼎鼎的李天柱先生。而今李先生年近八十,有文集《教育随笔》准备出版,嘱我作序,我恭谨从命。
  • 鲁迅与20世纪中国国民信仰建构

    鲁迅与20世纪中国国民信仰建构

    国民信仰的重建,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走向纵深、现代化转型成功与否的一个基本的保障,也是当前中华民族能否真正复兴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杆。《鲁迅与20世纪中国国民信仰建构》通过对鲁迅信仰力形成过程的分析、鲁迅关于信仰的思想的阐释,以及在新时期初期的思想启蒙运动和世纪末人文精神重构等重大精神事件中鲁迅资源利用情况的考察与分析,树立起一个信仰力的精神品牌,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力,展示国民精神主体信仰力培养的珍贵资源。
  • 红色文丛-体验红色旅游(三)

    红色文丛-体验红色旅游(三)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位于皖南泾县城郊的水西山。1990年初,安徽省委、省政府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50周年修建此陵园,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
  • 思想课堂-民俗笔记

    思想课堂-民俗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热门推荐
  • 虚妄之渊

    虚妄之渊

    新世界中,为了生存,各个种族之间冲突不断,但始终僵持不下。正当人类幸存者还在勾心斗角的时候,兽族却是暗中盘算着·····
  • 狂情首席太毒辣

    狂情首席太毒辣

    一个阴差阳错晃了两个人的眼眸和心,一个不屑相信爱情,一个不愿相信爱情,可偏偏两个人在一起无比和谐。
  • 当土包子遇见白富美

    当土包子遇见白富美

    确实你也很多人追我是最最普通的一个方我选化为三刀为你而战指因配得上你!!
  • 拐个正太来发家

    拐个正太来发家

    作为一个奋斗半生的大龄剩女,一朝穿越到一个小萝卜头身上,看我大展雌威,赚大钱,拐正太。怎么舒服怎么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丧尽天荒

    丧尽天荒

    远离家乡的雨辰,纵横在危机四伏的险境,所有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 天玄纪元

    天玄纪元

    上古年间,天玄大陆妖魔肆虐,上古大修士通过千年征战,终将大妖魔尽数封印。然而经此一役,人间修士死伤殆尽,门派凋零散落,一切都进入了休生养息阶段。看少年连华如何在这个群魔乱舞邪修当道的世界中一步步成长。圈养半兽人做苦力,驱使僵尸挖矿,组织流氓团伙走私贩卖…
  • 黑夜祈祷

    黑夜祈祷

    没有任何人可以不成为大人,每个人都将踏入这个社会,我们无法去改变这个残酷的社会,唯一能做到只有在生存的同时保持初心
  • 拜勒岗年表之3级宇宙文明联盟

    拜勒岗年表之3级宇宙文明联盟

    我在起点中文网的短片小说《X行星尼比鲁》《朗斯努斯莉莉丝》《尤里乌斯凯撒与拜勒岗年表》之后的故事《红色诺亚》的第一版故事有点问题这是第二版
  • 如果你驾驭不了命运

    如果你驾驭不了命运

    四块破碎的水晶,引发四位性格不一的少女无意间穿越时空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四个故事、四段奇缘。不一样的结局、却是一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