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04200000008

第8章 秋收

酉时时分,刘诞回到了阳城县府邸。

“公子,这是?”一个长期跟着他的仆人见到刘诞背上竟然还有个睡着的女童,不由惊讶道。

“她现在是我的小书童。”刘诞没有解释,只是笑着小声的说了一下女童的地位。

女童自然就是丫丫。

他之所以将丫丫带回来,是因为途中正好经过丫丫的家——一个破旧的土房,他进去之后,看到丫丫的母亲一点都没有说谎,家中总共有三个孩子,丫丫是最大的,还有两个弟弟,分别是四岁和两岁,还有一个年老的妇人,是丫丫的婆婆。

这些人全都靠丫丫的母亲一人支撑,可见其何等艰难,于是他当时就将手中铜钱约三四百钱,还有一些碎银子,大约价值有万钱(约一千人民币),全都给了对方,同时还把丫丫弄回来养,也让告诉了对方自己的身份,让其想见丫丫就来县城即可。

不过这期间,刘诞也听到了一件让他愤怒的事情。

“周氏……”刘诞想到这,眼中就冒着一丝寒光。

他本来打算灭了田氏之后,那些乡豪至少会老实一段时间,打算就好好治理一下阳城民生环境,可没想到竟然还有人敢做这等***幼童之事。

找了一间房,将丫丫安置好,刘诞就打算去县衙典籍库看看这周氏有何底气。

典籍库看门的是一个老卒,刘诞靠近的时候,见到对方正坐在门口摇着蒲扇纳凉。

“啊!见过县君。”老卒一看是刘诞,赶紧站起来行礼。

“不必多礼。”刘诞摆摆手,他来过几次典籍库,见过这老卒几面。

“县君又来查看典籍?”老卒边说边将手中蒲扇殷勤的对着刘诞摇着。

“嗯,汝可知道离乡周氏的户籍排放在何处?”

典籍库很大,里面书简不下万余,刘诞自己找估计要废不少时辰。

“离乡周氏?”老卒一听,愣了片刻后,连连点头。“知道知道!”

“且帮我取来。”刘诞一听,连上露出喜色,他还以为要好找一番呢。

“县君稍等。”老卒少时家境不错,上过几年学堂,读过一些启蒙典籍,所以认识字。

说完,他就前往书库内部走去。

果然很快就取来三卷书简。

“县君请过目。”老卒将书简放在典籍库门右侧的一个台案上,还拿出火折子给刘诞点上了油灯。

刘诞结果之后,对老卒点点头,就正坐(跪坐)在台案后,开始翻阅。

很快他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周犁,年五十有二,妻一人,妾五人;子男(儿子)一人,女同产(姐妹)二人……周氏嫁于颍川张氏……’

“颍川张氏?”刘诞看到这一段面色一沉,在颍川郡,张氏不少,可以能在姓氏前面加上一个郡名的,那都是真正的州郡豪门,而颍川郡只有一个张氏豪门,那就是十常侍之首张让的宗族。

“收起来吧!”刘诞平息了一下心情,便对着老卒知会了一声,就离开了。

戌时(晚七点),刘诞宅院。

“子渊,帮我去打听一下,离乡的周氏和颍川张氏具体是什么关系,如果发现……”

一颗桑树下,刘诞对着心腹王潭低声吩咐着。

“嗯!明白!”王潭连连点头。

话毕,王潭就告辞离去了。

“张氏,张让,十常侍!”刘诞看着朦胧月色,眼中透着杀意。

他在颍川多年,对颍川张氏各种恶性了解不少,各种沾亲带故的亲戚可谓是遍布颍川甚至豫州,遍地开花。最可恨的就是这些人一个个都仗着张让的势鱼肉乡里,祸害百姓,无人敢管。

其他九常侍也是如出一辙。

刘诞很清楚,黄巾起义的起因有一半可以归根到十常侍身上。

中平元年(184),郎中张钧就上过奏折直言:‘张角之所以能够兴兵作乱,顷刻聚众数十万其原因就是因为十常侍多放父子兄弟,宗婚宾客典据州郡横征暴敛,欺压百姓,才导致百姓冤无处可申,才被迫聚众为盗。’

可惜的是,张钧的奏折丝毫没有作用,汉灵帝还大怒,认为张钧狂妄无礼,说‘难道十常侍就没有一个好人吗?’

此后张钧复奏,最后反而被诬告是黄巾同伙,收于狱中,屈打而死。

呼!

刘诞长吁了一口气后,将眼光从窗外明月上收回,平复了心情。

他现在还没有能力和张让作对,毕竟堂堂侍中都被轻易弄死,他现在一个小县令去和对方作对,跟自寻死路无异。

“只能等子渊结果出来,才能决定是否动手……”

话落,刘诞就回到屋子内洗漱一番后,便睡了。

光和六年九月初,距离王潭前往调查周氏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

县衙内。

“杜县丞,收成如何?”刘诞问着他身边不远,正在整理各乡亭秋收文书的杜县丞。

“亩收二斛半,为粟谷十九万三千石,黍米八万二千石,收成偏低,但是就今年旱情,收成相对理想。”杜县丞脸上还带着喜色。

因为他清楚今年各地是个什么情况,就拿临县来讲,已经高出三成,这可是政纪啊!

而且是他任阳城县丞以来第一次在收成上,有如此出色的政纪。

“太少了!”刘诞摇头,“本县一万又八百户,人口三万二千,以人均一月用粮三石计,复除去地主抽成,堪堪够用三月,如何能行。”

“此尚未算税收矣!!”

刘诞十天前收到郡中文书,今年税收果然如他所料涨了,高达十二之税收,也就是说,这二十七万五千石粮食,要上缴五万余。

“咳咳!县君,您的算法其实错了!”杜县丞咳嗽了一下开口道。

“嗯?何处错了?”刘诞皱眉。

“今算灾年,亩收二斛半已不同一般。”说到这,他顿了一下,道:“且按照灾年算,一人一月一石半足以,然……”

“一石半??”刘诞大怒,古时冬日天寒地冻,要是不吃饱,冻死那是非常常见的,杜县丞的话他岂能不怒。

“县君莫怒!”一个白胡子老者微微出声道。

“李老?”刘诞看着开口的老者,心中火气稍减。

这人是县三老之一,掌管一县民俗教化,德高望重,刘诞颇为敬重,每次要议一些要是,他都会请来。

“唉!此非杜县丞错算!前些时日老朽去召陵访友,曾和好友论过此年秋收事宜,大多郡县估连月均一石都难以拿出,我县能拿一石半,已是县君大能矣。”李老说话时,眼中又是感叹又是赞美。

“李老说的甚是。”杜县丞听到李老帮他,连连点头,接着还补充道:“县君仁义我等皆知,然一石半已足以保百姓熬过寒冬,非是下官胡言。”

“可不单阳城百姓,今我县流民已过万余,此众多流民安置不妥恐生大乱……”

刘诞现在虽然大力整顿流民,甚至从自己荷包掏钱向一些乡豪买粮,但是已经力有不逮,要是闹起来,再加上明年三月黄巾之乱,流民太多很可能出大麻烦。

“哈哈,县君此处放心即可。”李老拂须笑道:“前些时日县君督促流民自建房舍以避寒,且地点巧妙,此间豪强何敢不出力乎?”话毕,李老话锋一转,看向杜县丞道:“此一点,杜县丞想必最清楚不过矣!”

“咳咳!”杜县丞听到李老的话,不由干咳两声。

李老说这句话的原因,他当然一清二楚,因为刘诞将流入阳城的流民打散,分了很多地方安置,而且都是离一些乡豪不远的地方,要是真的暴乱,第一时间受到攻击的就是那些乡豪。

而他杜氏,正是如今阳城县最大的乡豪之一。

“不知阳城如今谁家拥有田产最丰?“刘诞问了杜县丞一句。

“周氏,离乡周氏!”杜县丞被刘诞的话吓了不轻,连忙回道。

他可是知道刘诞最近动作非常大,手下的人收了不少周边几个县的轻侠,甚至前阵子还主动出击,剿灭了盘恒在轩辕关崇高山附近的一伙山贼,在阳城没有那个乡豪不畏惧的。

“周氏?”刘诞眼睛一眯。

这半个多月来,他暗中收集了不少关于周氏的祸害乡民的证据,已经足够上报郡里,剿灭周氏。

现在就等王潭的消息。

“看来此次难关必然要请周氏接济一二!”刘诞笑道。

现在他当然不会露出要灭周氏的算计。

“此事且怕有些难度!”李老摇摇头。

“总归要试上一试!”刘诞笑了笑。

“咳咳,县君,下官回去与族长商量一二,看可否凑上三千石粮秣以资助流民。”杜县丞所在的杜氏是农民发家和之前剿灭的田氏不同,足有三千亩田地,收成近万石,按照豪强的剥削方式,至少要吞没半数,现在秋收完毕,加上以前的存粮,拿出三千石,估计连两CD不到。

“哈哈,杜县丞高义,我手中正好尚有上次剿灭田氏的二百亩良田,便分出百亩送与杜氏。”刘诞笑道。

上次他剿灭田氏余下千亩,但是有八百亩不能动,那都是一些穷苦人家在耕种,要是再卖出去,免不了给被剥削,所以只有两百亩可以买卖。

“啊!县君不用如此,下官本阳城一员,自当尽上一份绵薄之力。”杜县丞连连摆手。

他虽然知道刘诞手中两百亩田全是真正的上等良田,按照市价,百亩上等良田若一年无大灾,两次收成就可收获近千石,四年下来就会回本,几乎等价于三千石粮食了。

但是他哪里敢要!

“无妨!就这样定了!”刘诞不管杜县丞怎么想,直接拍板。

刘诞可是知道明年三月就是黄巾之乱,不出一年,死伤超过百姓不知凡几,之后更是大小匪乱不断,田地根本没多大用,他也用不上,还不如现在换取粮食的使用权,来获得名声。

毕竟,他要是不出点东西,就是杜氏赈济流民,三千石的名声落不到他头上。

随后,他们又商量了一些事情,便各自散了,刘诞也没有处理的公文,打算去黄忠的营地看看。

然而,刘诞正带着两个仆人刚到城门口,就看到了行色匆匆的王潭,于是他又打道回府。

府房中。

“情况如何?何以用如此之久?”刘诞掩上门窗后,便出声问道。

“周氏与张氏门路我十余天前便摸清,只因途中发现了一件大事,才耽搁了时日。”王潭喝了一口刘诞给他倒的茶水,才开口。

刘诞没有打断王潭,意示他继续说。

“其实周氏族长二妹乃是张氏族长的妾氏,不足为惧,但其育有一子,很是棘手。”王潭耳濡目染之下也知道刘诞非常忌惮张让。

“嗯!我知道!大事是何事?”刘诞点点头,他知道这事看来不能明着来了。

“此事是我偶然得知!”说完,王潭便将一封信交给了刘诞。

刘诞展开一看,静读片刻,微微思索片刻,便将其收起。

“嗯!此事我已知晓,此番辛苦了,且下去休息一下。”刘诞拍了拍王潭肩膀。

王潭点点头,便离开了刘诞的房间。

房间内便只剩刘诞一人。

“周氏!”刘诞嘴角流出一丝冷冽。

他当然不可能放过周氏,只是不能如田氏一样明着干了。

同类推荐
  • 真不是软饭皇帝啊

    真不是软饭皇帝啊

    老姐是个自带金手指的穿越者,小姨是个大能修士的转世化身,媳妇是个有二十年记忆的重生者!朱墨仰天咆哮,朕,真不吃软饭的啊!正经的软饭流,不是什么装13打脸那种赘婿文。这是作者最想表达的东西,软饭的真正境界!主角是皇帝,吃软饭的皇帝哦(^_^)全新的世界体系,全新的软饭情节而且主角是标准的驯兽师哦,喜欢宠兽的书友也可以进来一看!最后,新人新书拜托大家支持!推荐打赏评论都需要,拜谢!!书友群458020023
  • 在唐朝开网吧

    在唐朝开网吧

    黎川穿越唐朝,捡了一个系统,开了一个网吧,一不小心还火了,于是就经常出现以下的情况:李二:程咬金,你他娘的又抢朕的亚索!整个唐朝都开始打起了游戏,只是打着打着,突然把突厥打没了,又顺便把吐蕃打趴了……ps:本书是欢快娱乐文,不研究历史,不接受反驳,谢谢支持!
  • 拜占庭文明探寻

    拜占庭文明探寻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 宋醒之路

    宋醒之路

    醒:一曰结束,二曰觉悟。萧无羡于临安遗迹古井中坠入南宋末年,鸠占鹊巢了皇子身子,宋的腐朽与软弱,亲人的命运与安危,种族的危机与延续,激发了他内心的血性、家族的责任。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要一步步把南宋推向他心中的盛世之路。此曰,宋醒之路。
  • 大明方舟

    大明方舟

    一梦醒来,已无法回头,如果这是命运,那么命运就要自己掌握,在元末颤栗的天空中,铁方舟缓缓张开眼睛……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主她只想搞钱

    女主她只想搞钱

    重生前,白九筱就是个穷人虽然爹疼娘爱但没钱。想读大学没钱,弟弟读书没钱,爹妈病了没钱。自己好不容易学了门手艺挣了点钱,没料到爹娘还是走了,弟弟被追债的人逼死了。自己被表妹撞死。重生后,想到自己前世的衰样。白九筱发誓这一世自己一定不能在落得个前世的下场。没想到前世那个陌生男人却像赖皮狗一样黏过来。————————“喂,你别过来。我说过我不搞对象只搞钱”白九筱把自己裹的跟蚕蛹一样,深怕这个像狼一般的男人把自己吃了。“筱筱,你搞我好不好。你只要把我搞到,我的钱就都是你的了。你看你是不是赚翻了”“好像,是这样没错……”
  • 你会永远爱我吗

    你会永远爱我吗

    原本满带欢喜的来找她的青梅竹马男友过生日,怎么知道他居然跟她的闺蜜kiss。他告诉我他不爱我,她居然想去跳海。遇上了她的真命天子!剩下的读我们的书吧!!!
  • 九亭戒

    九亭戒

    求长生,与天争命。成至尊,勘破天道。且看废柴少年如何勘破天道,成就仙途。执神戒,练轮回,九转阴阳。一神界至尊为何九次转世。仙府双显,万年预言。此预言到底是什么?两位神界至尊的师傅到底是谁?
  • 太星

    太星

    虽说我不能练决,但是我可一个呼吸间可出数十尊雕像,什么,你说没用?那我若是驱动他们,在仿写一些决法,你还敢小瞧?在下飏岩,你若不服,来战!
  • 灾变之新时代

    灾变之新时代

    莫名奇妙的灵气复苏,诡异的绵延,神秘少年横空出世,古老的神灵再度降世,深渊中的黑暗在窥视着一切
  • 我这不尽人意的人生

    我这不尽人意的人生

    人生中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事情,比如我。“出生时天降异象,紫气升腾,金光万丈随身携带的玉佩竟然是远古大帝的传承。腌菜的石头竟然藏有蚩尤的魔兵在大街上走着就捡到了系统我的妹妹竟然不是亲生的!”但我觉得我不该这么做,我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苏阡陌合租记

    苏阡陌合租记

    女扮男装?和男生合租?苏阡陌的合租记等你来揭晓
  • 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这四个小说是作者两年间写的若干短篇的一部分,作者每隔一个月或者一个半月写一个短篇,以此来缓解思考所带来的冲击和焦虑。希望过段时间(或许会是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些挣扎期的作品会有一个清晰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