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6700000004

第4章 从“诗”与谣、谚、歌、颂的关系看先秦诗歌的形态及其演变(1)

以文学成熟时代的眼光看“谣”、“谚”、“歌”,它们与诗无大的不同。因为成熟的诗歌,只凸现文本。但无论从语源学的角度,还是从传世文献的记载出发去考察,都会发现,先秦时期“诗”的概念与“谣”、“谚”、“歌”有很大的差别,而与“颂”十分接近。按产生顺序来说,先有谣、谚、歌,然后才有“诗”。因为“诗”有“志”、“持”二义,所以又有主“志”之诗与主“颂”之诗两种形态,这两种形态的“诗”之后,有“辞”的出现。从这些概念的分合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秦诗歌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谣、谚、歌——诗(志、颂)——辞”三个阶段。一后世“谣”与“歌”常常连称,但在先秦时二者的含义仍有差别。“谣”即所谓徒歌清唱。“歌”则与“谣”相对,指合乐曲的谣,有时则仅指“曲”。《诗经·魏风·园有桃》云:“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毛传》释“歌”与“谣”说:“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这个解释常为论者所称引,用以说明“歌”与“谣”的区别。《尔雅·释乐》云:“徒歌谓之谣。”“谣”,《说文》作“”,即古“谣”字。今通作“谣”,意为徒歌。谣的含义看起来是比较确定的,而在歌的理解上则有偏于“辞义”和偏于“声曲”的分歧。实际上谣和歌从辞义上讲都是最初形态的诗,正如杜文澜《古谣谚》凡例中所指出的那样,它们的区别仅在于“谣”是“自歌合乐”,而“歌”则是“工歌合乐”。即有无乐器伴奏的区别。从诗歌形态的演变上说,“谣”是最早萌芽的诗,而“歌”则是进化了的诗。前者产生的文化心理背景,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序》说得很对:若夫哀乐之起,冥于自然,喜怒之端,非由人事。故燕雀表啁噍之感,鸾凤有歌舞之容。然则诗理之先,同夫开辟;诗迹所用,随运而移;上皇道质,故讽谕之情寡。中古政繁,亦讴歌之理切。……可见哀乐之心起,便有谣,这是所谓“诗理之先”;谣只是人的情绪的自然宣泄,最初也是重声不重辞,后世谣之“徒歌”不足以达情叙事,“诗迹所用”才有人为的“工歌合乐”的“歌”出现。这是诗史上的一大革命。要说明的是在先秦也有歌谣互称的情形,但并不影响我们对于谣歌形态的拟测。郭绍虞《谚语的研究》一文认为:“谚是人的实际经验之结果,而用美的言辞以表现者,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而规定人的行为标准之言语。”(1)谚的产生应当是比较早的。它是韵文形态的生活哲理。和“谣”一样,谚也先文字而生,具有口头流传的特点。但歌谣与谚有个主要的区别,即歌谣可以歌唱而谚语不可以歌唱。清人杜文澜说:“谣、谚二字之本义各有专属主名。盖谣训徒歌,歌者咏言之谓,咏言即永言,永言即长言也;谚训传言,言者直言之谓,直言即经言,经言即捷言;长言主于咏叹,故曲折而纡徐;捷言颂其显明,故平易而疾速。此谣谚所由判也。”所言十分正确。先秦的谚带有哲理性的特点,影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文,如《老子》就是显著的例子。据《诗三百》之《毛传》、《郑笺》及阮元、王国维之说,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神圣场合的乐歌,颂在形态上带有剧诗的特点,是辞、乐、舞三位一体的。先秦时期,歌、颂连言,说明二者关系密切。具体考察,歌的“工歌合乐”的特点促成了颂的产生,是颂的重要构成要素。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歌的产生要先于颂。

《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这里虽然仅就乐而言,实际上也涉及辞和舞容,可称为葛天氏之颂。葛天氏,高诱曰“古帝名”。毕沅引张揖说云:“三后时君号也。”(《文选·上林赋》注)可见颂的产生也是很早的。由上述可知,颂与歌二者的相同在于辞兼乐舞,区别在于具体内容和用场的不同。颂多依附于宗教祭祀礼仪,歌则可以说是通俗的“颂”。以上从形态构成入手,分析了“谣”与“歌”,“谣”与“谚”,“颂”与“歌”,以及它们与“诗”的联系和区别,由此也可以看出上述各体产生的先后次序是:先有谣、谚,次有歌、诗(志、颂)。刘师培《论文杂记》说:上古之时,先有语言,后有文字。有声音,然后有点画;有谣谚,然后有诗歌。谣谚二体,皆为韵语。“谣”训“徒歌”,歌者永言之谓也。“谚”训“传言”,言者直言之谓也。盖古人作诗,循天籁之自然,有音无字,故起源亦甚古。观《列子》所载,有尧时谣,孟子之告齐王,首引夏谚,而《韩非子·六反篇》或引古谚,或引先圣谚,足征谣谚之作先于诗歌。(2)刘氏精通典籍,又长于论文,所持观点与我们的意见相同。二一般认为,“诗”字的出现,较谣、谚、歌等体都要晚。甲骨文中没有发现“诗”字,传世文献中关于“诗”的记载较早的见于《诗经》,即《大雅》中的《卷阿》、《崧高》,和《小雅》中的《巷伯》。这三首诗的年代,大约可以推定是在西周厉宣幽三朝,即公元前九世纪中期到八世纪中期的一百年当中。这三篇中的“诗”字,显然与“歌”对立。对于“诗”的意义的阐释,则见于传为晚出的《尚书·尧典》,但其中保留了“诗”字的较早的含义。《尧典》帝命夔典乐以教胄子所说的“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由此产生的“诗言志”的传统,认为“志,志意也,即情志”。这个对“志”的解释,将先秦时期“诗”的概念的本相误解了很长的时间。实际上,我们从上述这条材料中可以看出,“诗”的“言志”,是为了和乐相互配合,创造出和谐的气氛,以愉悦神灵,与其沟通,从而达到“神人以和”的目的。这里的“诗”,是通神的工具,所谓“神人以和”,指的是神和人的沟通,由此来看,“诗言志”的活动,是与宗教祭祀仪式有关系的。“志”绝对不单纯是“志意”、“情志”。如果说在“诗”的“演唱”(这里姑且借用这一术语)过程中有所谓“情志”的话,那么这种“情志”也只不过是宗教感情,或者说只是一种宗教上的满足、失望、愉快、恐惧等心理体验。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对此已有辩驳,惜未受到说诗者的注意。他说:各本皆作:诗,志意也。案:诗志声相近,故诸书皆训诗为志,无训为意者。《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贾子《道德说篇》云:“诗者,此之志者也。”《诗谱正义》引《春秋说题辞》云:“在事为诗,未发为谋,恬淡为心,思虑为志。诗之为言志也。”《书大传》注云:“诗,言之志也。”(3)王氏从训诂的角度指出诗并非“志意”。接下来指出“诗”为“言”(名词)之“志”,也即“事”的记载。由此可见,“诗”就是对记载中的某种过去发生的事的歌咏。《周礼·大史》载:“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祭祀,读礼法,史以书叙昭穆之俎簋。”据郑注及贾疏,小史在宗庙祭祀仪式上必须要辨昭穆,定帝系,读礼法。所谓“志”即是上述内容。闻一多先生《歌与诗》一文云:“一切记载皆谓之志,而韵文的产生又必早于散文,那么最初的志(记载)就没有不是诗(韵语)的了。”“诗即史,当然史官也就是‘诗人’。”(4)可见诗所言之“志”,是与历史及典章制度有关系的。这一点亦可从其它先秦典籍中多次出现的“志曰”、“诗曰”的内容方面得到印证。《墨子·兼爱下》:“周诗曰:‘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底。

同类推荐
  •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车延高诗选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车延高诗选

    《车延高诗选》是《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的其中一册,以清新亮丽的表达方式,为读者营造了温暖人心、如世外桃源般美丽的诗意境界。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两者高度契合,很好地印证了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同时,作者在诗中融入了自己的入世情怀,表现出宁静之美、古典之美,有着巨大的精神力量。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屠格涅夫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屠格涅夫

    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它将帮助青年朋友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学的素养。
  • 藏羚羊跪拜

    藏羚羊跪拜

    这是一本一位上百次穿越世界屋脊的军旅作家,用饱蘸心泪之笔写下的真情文字。记叙了那一方土地上的藏族同胞、解放军官兵等众多人物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崇高理想和无私奉献的情怀。那篇《藏羚羊跪拜》把全国多少人关注的目光引向了自古人迹至的高原一角,让人们关注这些弱小而神奇的小生灵!王宗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1965年调至总后勤部宣传部,任新闻干事、宣传组长、创作室主任。先手政府特殊津贴。出版作品41部,多次获全国全军文学奖。有四篇散文选如中小学语文课本。著作《藏地兵书》荣获“第五届陆逊文学奖。
  • 我的富士康日记

    我的富士康日记

    又是一年的年末,我闲下来,整理一下尘封书柜的日记,发现当年的一段富士康工作经历,回忆进厂的前因后果,里面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在我的日记上,演了一遍电影。年轻轻的生命,活生生地装进罐头瓶,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工作,找不到存在的价值;没有物质的基础,找不到感情的寄托。每个人的努力,每一声的呼救,都在时时提醒着我,不要忘记他们。我想把那段日记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也希望今天还奋斗在各个工厂里的朋友们,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只是文中人物,不可对号入座。
  • 曹雪芹访谈录

    曹雪芹访谈录

    电视连续剧《手机》里,费墨有过论断:曹雪芹要是活过来,肯定拿大耳光抽所谓的红学家。台词很有趣,的确是,从某种角度看,一切红学都是反《红楼梦》的。但作者构思得更妙,曹雪芹还魂了,不但抽不了红学家,还得被红学家们集体驱逐。书中有段很经典,“红学大师”对想出全本《红楼梦》的曹雪芹喊道:“在我们百多年的耕耘中,《红楼梦》已经成了文学历史上最有传奇色彩的作品,还有哪部作品能形成一个所谓的学派?一部完整的《红楼梦》重要吗?一部完整的《红楼梦》会比现在的《红楼梦》伟大吗?残缺状态下是不是更加理想,对你还是对我们?
热门推荐
  • 忆樱学院:我还在这里

    忆樱学院:我还在这里

    “我一直都在,你随时都可以回来找我”欧阳澈抓着胡青青的手深情地望着胡青青认真地说道“对不起,你还是找个跟你相配的女孩吧,我不值得”胡青青用力地甩开欧阳澈地手,把自己想要哭的心情给缓了缓,抱歉地说道
  • 不可不知的女性知识(女性生活百宝箱)

    不可不知的女性知识(女性生活百宝箱)

    女人生活要幸福,必须要全面地了解自己,了解女性这个群体。本书介绍了女性的生理特点,女性在生理上要注意的问题,怎样从生理上呵护自身的健康,还讲到了如何面对女性的心理问题,如何维护夫妻关系,如何实现优生优育等等。是女性朋友获得幸福生活的得力助手。
  • 侯门女帝

    侯门女帝

    我说过你要是想要救他,便让你的身体来交换。”他眼底含着冰霜,神情暴戾而阴狠。“好。”前世,她是宅斗的胜利者,以戾悍之名伴随一身,最终被毁容,戳眼,成为了丑颜瞎妇。前世,他是侯门世子,错信骨肉亲情,最终深陷牢狱。他和她不相干,却相随。再次重生,他们携手,却不知,阴谋接踵而来,曾经的爱情早已被误会掩埋。内心的仇恨慢慢的发芽,在这场爱恨情仇中,究竟谁才是谁的劫?当他们的误会变成小山,仇恨悄悄发芽,这一切又将是如何的收场?她那迷雾般的身世又会带来怎样的冲击?她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千刀万剐了他。”他说:“这一世,弱水三千,独取一瓢。”
  • 医品魔妃太逆天

    医品魔妃太逆天

    世人只知四大废材与四大傻,子。却不知道四大废材身后的势力。她是大陆地一废材,一次意外她成了她。她来至于二十一世纪,一次意外使她们成了大陆第一废材。废材?不要紧且看她手撕白莲与绿茶婊!但是等等前面那群人你们搞什么?现在穿越还带群穿的吗?一个两个就算了居然还是一群!群穿就算居然还自备装备?装备叶也先算了你TM还带系统!这样好好的虐人变成了升级打怪兽?不,不可能的看她们撒一包毒弄死你们。只是这小豆丁从那来的?天天缠着她喊娘!喂喂她们还没满15岁啊!还有那个之前老是跟她作对的魔尊大人你还能要点脸吗?“你吃我的用我的住我的,你打算怎么换”某尊正经脸:“我穷,肉偿。”
  • 那年初夏与你相遇

    那年初夏与你相遇

    代念初....一个把我伤的遍体鳞伤的人,李流年....一个默默在我身边从未走过的人,我最终,还是选择了伤害自己,也伤害了他,流年,你知道吗,我喜欢他,就算我被伤害,我也愿意默默地待在他身边,可是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承受不住了,你也别来喜欢我,我配不上你
  • 万古羽神

    万古羽神

    一人一剑,与天争造化,独断万古,与地夺气运,强者拳可崩山裂地,反手间天雷地火齐齐而至……
  • 人间理想抵星辰

    人间理想抵星辰

    异样的青春.她们的小美好.校园里曾追过的人.都是值得.
  • 一世容欢

    一世容欢

    一场阴谋,家破人亡,流放边界。再次回京,裴欢变成了姜昭,姜国公府的二姑娘。在一场场算计中步步为营,机关算尽世人皆说,姜家二姑娘是个边界长大的乡野姑娘,心冷如铁,不择手段,实在有辱大家闺秀的名声。没人知道,曾经的姜昭也是个琴棋书画,女红武艺样样精通的天真少女,只是,那时,她还叫裴欢。萧云汀这辈子只见过两个那般清冷的女子,一个是他的小姨母顾容华,另一个就是姜昭。萧云汀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为靖远王府找一个女主人,直到姜昭在他心里扎了根。“昭昭,我会许你一世容欢”
  • 网王景染

    网王景染

    “景染,跟着爸爸和哥哥好好生活,妈妈可能再也没办法陪你了。”“不,妈妈,你不要走。”————“宫本小姐我们又见面了,难道这就是缘分。”“麻烦让让,我赶时间。”————“呐~原来这本书被你买走了。”“啊~抱歉,是我大意了。”————‘失而复得’的亲情?一场不美丽的邂逅?两个没有相交线的人?如果这一切都是上天的恩赐,我会欣然接受。脱离了上辈子的腥风血雨,原来我也可以是个普通的女生。
  • 造化尊武

    造化尊武

    方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穿越了!成了大家族继承人还有了一个金手指智能芯片!但这种无用金手指对我方明有屁用啊!我可是要征服诸天万界的男人,与这芯片何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