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55200000017

第17章 求学今昔谈(2)

本来事情是非常顺利的,但最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格外要费些周折的。大约是从南山回来的第一个学期,我因事出了一趟远门,回来正准备再次去看望老师,就听到了一个噩耗:老师因为脑中风突发去世了!这是伙伴告诉我的,绝对没有错。望着伙伴的两道长泪,我紧张得一时说不出话,一会儿也哭了。

在没有老师的日子里,我们努力实践着他的教导,一方面在家里对长辈顺从,尽可能忍住不顶撞他们;再就是在文章里使用了很多方言土语。后者让学校的语文老师很不耐烦,但我们仍然坚持下来。

不久我们又听到了邻近一个村子里有一位代课老师,这人也是一位作家,就急急赶了过去。原来这人只有二十多岁,父亲是本村的村头,留了分头,鼻子很尖。尽管看上去有点别扭,我们对他还是诚惶诚恐的。他十分傲慢,根本就不正眼看人,只把我们领到一间屋里。一进屋就吃了一惊:整整一面墙都用红笔描画出光芒四射的图案,而放射光芒的最中间是比巴掌还小的一个红方框,里面粘贴了一小块剪报。那当然是他发表的作品。

因为他极其严肃,我们都不敢开口。可是沉默了一会儿,他开始询问:家庭出身?年龄?所在学校?我们结结巴巴的,他就训斥起来……我和伙伴不知怎么就踉跄着出来了,头也不敢回一下。

这样一直到了半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们知道城里来了一位真正的作家。这人要为本地一个先进人物写文章,所以就要呆上一段时间。我和朋友最终还是设法敲开了他住处的门,恳切地表达了拜师的愿望。这人长得比住在大山里的第一位师傅差多了:矮个子,圆脸,花白的头发很长,多少有点像老太太的模样。他戴了一块表壳发黄的手表,我们以为是传说中的金表,极好奇又不敢多看。他非常慈祥。交谈中,他主要谈了文章中要多多描写景物,并且一定要与人物的心情配合起来,并举例说:文章中的人如果烦恼,就可以描写天上乌云翻滚;反之则是万里无云。

我们回来试了一下,觉得并不难做,而且收效显著。

正在我们为即将拥有一位新的文学师傅而庆幸的时候,巨大的打击来临了。那是第三次去找他的时候——老师已经结束本地写作回到了他的城市,我们就坐长途汽车奔去了。按照地址登上一座楼,惊喜地见到了师母。她说老师正在里屋休息,让我们过两个小时再来。我们按规定时间去时,却发现门上有一把大锁。我们先是在门口等,然后到街上转,回来看还是那把大锁。最后一次大锁没有了,敲门,门却再也没有打开。

为了能弄清原因,我们回到了本地小城,找到当时接待老师的一位干部。想不到他见了我们面孔一直板着,特别是看我的时候,目光里有十分厌恶的样子。这样呆了一会儿他总算说话了:“你们再不要去缠他了,那样身份的人能收你们做学生?家庭严重历史问题……”

我觉得头皮有一种悚悚的感觉,什么话也没有说,扯扯伙伴的手就出来了。

这之后就只能从书本上学习了。这当然是最有效最可靠、且不会遭到拒绝和喝斥的。但还是有一种投师无门的痛苦,隐隐地鲠在了心底。随着时间的延续,日子长了,我觉得没有老师还是不行,甚至觉得这是很糟糕以至于很不祥的。

那时我多少把文学写作当成了一门手艺,后来才知道,这种认识虽然有些偏颇,但其中纯粹工艺的部分也还是有的。让师傅“传帮带”,这是任何行当手艺传承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就这样,直到我初中毕业,不得不一个人到南部山区游走的时候,还是没有找到师傅。我在山地走走停停,做过不少活计,生活自由而辛苦,是最难忘的一段日子。这段时间里还是爱着文学,除了不断地找一些同好的朋友互相学习和取暖,还要忍住一个念头时不时地就要从心底萌发:找一个文学师傅。

只要听到了哪个地方有个年纪稍大的、有过一些文学经历的,我就要跑去看一看,以便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拜师的请求。曾经有过一两次差不多眼看就要成了,只因为两次拜师所遭受的打击,最终还是没有开口提出。除了这个原因,另有一个深层的原因,就是我对他们能否长期当成师傅还多少有点怀疑。首先是长相:我印象中师傅的概念是由第一次求师的经历形成的,即这个人要体体面面像个老师的样子才行。第三次拜师不成的那一位虽然并不高大,像个老太太似的,但样子总算和蔼可亲。而后遇到的都不尽如人意,有的油胖胖的有的举止粗鲁,反正都不太合乎老师的概念。

有一个很大的机会说来就来了,这一次真是上天对我的恩赐:有一天我正在一个村里的朋友家玩,突然听说这里来了一位百年不遇的人物,他是一户人家的亲戚,以前是在某大出版社工作的,如今因为思想问题而离职了。那户人家正在招待他,这会儿正在炕上喝酒——照理说我应该在人家酒席结束的时候再去拜访,可因为实在等不得,就让人领着进了门。

那人真的是与常人大不一样:穿了灰色中式衣服,戴了黑色宽边眼镜,面庞白细,文雅无比。他吸烟,使用透明的长杆烟嘴。我把一叠稿子捧上去。他放下筷子,耐着性子当场读了几篇,很快对旁边的人、也是对我,说出了一句永远令人难忘的话:“有才。不过真要成熟,还要十年。”

他怎么就不说九年?或者再短一点,八年不行吗?十年,这是多么漫长的一段日子啊!

那天我兴奋不安地呆在他身边许久,直到他的离去。自然没敢提出“拜师”二字。他走了,后来就再也没有见到他。

一直到上大学之前,我始终没能拜上一位文学师傅。但是上了中文系,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老师。这真是我的幸运。

大地上的文友

我上大学之前没能成功地拜师,却得益于形形色色的文友。这是一想起来就要激动的经历。那时我在山区和平原四处乱跑,吃饭大致上是马马乎乎,有时居无定所,但最专心的是找到文学同行。我在初中的文学伙伴离我很远了,并且他渐渐知难而退,常常是有心无力了。一说到写作这回事,无论是山区还是平原的人,他们都叫成“写书”,或者叫成“写家”,说:“你是找写书的人哪,有的,这样的人有的。”接着就会伸手指一下,说哪里有这样的人。

我在县城和乡村都先后遇到过一些“写家”,这些人有的只是当地的通讯报导员,有的是写家谱的人,还有的是一个村子里为数极少的能拿起笔杆的人。真正的文学创作者也有,但大多停留在起步阶段,就是说一般的爱好者。他们年龄最小的十几岁,最大的八十多岁。

不论这样的人住在多么遥远的地方,我只要听说了,就一定会去找他。有一次我知道了一个真正厉害的“写家”,他住在一座大山的另一面,就起早背上吃的喝的翻山去找了。原来这是一个快八十岁的老人,白发白须,不太愿意说话。他年轻的时候在城里呆过,所以算是经多见广的人。村里人都说他“文化太大,不爱说话”。他仔细问了我的前前后后,又翻翻我的“作品”,这才多少接纳了我。

原来他正在写的书已经进行了好几年,是“三部曲”。他将其中的“一曲”给我看了,我发现是半文半白的语言写成的,主要记载了一生的经历,夹叙夹议。他说这叫“自传体”。其中我记得最有趣的是写当学徒的一段:东家女儿看上了他,他至死不从,以至于半夜逃离……“这闺女原是很美的。”他在一边解释说。

我照例坐下来读了自己的作品。他闭着眼睛听下来,像吃东西一样咀嚼着,又吞咽下去。这样半晌他才睁开眼,说:“你好歹毒啊!”

我吓了一跳。后来我才知道,他这是在表达一种极度的赞扬。他伸手抚摸自己摊在炕上的作品,说:“你看,我写得多歹毒啊!”

那些年我发现散布在山区和平原的各种“写家”可真多,他们有的富庶有的贫穷,有的年纪大有的年纪小,但一律酷爱自己的文学:写诗、散文和小说;有的还写戏剧,写好之后就在自己的车间或村子里演――看他们自编的戏剧简直有趣极了,那些特别的情节和场景永远都忘不了。有一次我被一位山村里的黑瘦青年邀请,说今夜村里就上演他编的一部大戏。

那出戏的演出离现在几十年了,记忆中内容大致是与村里坏人斗争、群众取得了胜利之类。记得最清的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手拿一个大红苹果从台子一侧上来,而另一边是一对青年男女亲热地上场。“二流子”斜眼看着那边的两个人唱道:“我手拿大苹果,她爱他不爱我……”那婉转悲切的唱腔让我一直不忘。我无比同情那个失恋的“二流子”。

还有一次我住在一个小村里,房东的女儿恰巧就是一个“写家”。她刚十七八岁,公社广播站就已经播发了好几篇稿子了。她胖胖的,穿了大花衣服,平时爱说爱笑,只是一写起来就伏在桌上,谁也不理,一边写一边流泪。我们交换作品,她喜不自禁,一边看我抄得整整齐齐的稿子一边红脸掩面,说:“哎呀哎呀,你可真敢写啊!”我知道她看到了什么:那是写青年男女刚刚萌发的、若有若无的情感,是这样一些段落。

我所经历的最大的一个“写家”是在半岛平原地区。记得我知道了有这样一个人就不顾一切地赶了去,最后在一个空荡荡的青砖瓦房中找到了他。他几乎没怎么询问就把我拖到了炕上,幸福无比的样子,让人有一种“天下写家是一家”的感觉。他从炕上的柜子里找出了一捧捧地瓜糖,我们一块儿嚼着,然后进入“文学”。他急着先读,让我听。可惜他的作品实在太多了,一摞摞积起来有一人高,字数可能达到了一千万字以上。这个人多么能写作啊,这个人的创作热情天下第一。为了节省纸张,那些字都写得很小。

天黑了,他还在念。一盏小油灯下,他读到了凌晨,又读到窗户大亮。奇怪的是我们都毫无困意。

那一天我们成为了好朋友。我觉得他是真正的“大写家”,是一位必成大事的文学兄长。他大我十多岁,结过婚,只因为对方不支持他的写作,他与之分手了。他曾给我看过她的照片:圆脸,刘海齐眉,大眼睛,豁牙,笑得很甜。

分手的时候我在想,为了文学而损失了那么好看的一位女子,这值不值呢?想了一路,最后肯定地认为:非常值。

书痴今何在

几十年过去了。这个世界变了。与更年轻的人谈那些文学往事,他们会觉得一切都像梦境。那些写书的痴子今天哪里去了?有的存在,有的没了,不知哪里去了。活着的,不一定像过去一样写个不停。死去的,活到今天就不知会怎样了。

这些年来我见过几个以前的文友,无论时下的境况如何,谈到过去的情景,无不神情一振。有的无论如何也打听不到下落了,他们不是像当年一样在大山的那一边,而是隔开了一个世纪那么遥远。比如说一个在七八十年代渐渐有些作品发表的人,几年后投身商场,如今音信全无。我问他最密切的一个朋友,对方说:“不知道,也许去了海参崴了!”

对半岛人来说,“海参崴”既是确指俄国远东的一个城市,又是闯到关外更远更远的一个缥缈的指代。

那个边写边哭的姑娘嫁了一个远洋船长,船长脾气不好,喝了酒就打她。她在痛苦中写了一些诗,都是爱情诗。原以为她爱上了别人,最后才知道这些诗都是写给自己男人的——他越是打他,她就越是爱他。她认为男人打老婆,是半岛地区不好的习俗,不能全怪男人;另外,她认为男人生活极不顺利,自己又无法帮她,实在亏欠了他。

那个写“三部曲”的老人早就去世了,他的后代不愿提那些往事,当我把话题转到这上边来,对方就把话岔开了。

我一度最思念的就是那个写了一千多万字的人,但几次都没有找到。后来终于见面了,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整个人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剃了板寸头,两眼炯炯有神。原来他已经做了一家公司的老板,虽然公司不大。问起他的书怎样了?他说:“书?好办。等我挣足了钱,就把它们印出来,印成全集,精装烫金!”

他伸直两臂比画,那就是全集的规模。

最不愿提及的是初中时候的文学伙伴。他就是与我第一次进山里求师的人。许多年来他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可是热爱文学之心毫无改变,只是写得不多。我们见面时,他已经因为两次中风卧在了炕上,用最大力气握住我的手,摇动,说话断断续续:“咱老师……咱老师,和我一样的病,他走得更早……”

原来他还在怀念大山里的那个人。是的,尽管我们只见过他一次,但他毕竟是我们的第一个老师啊。

文学让我们更为珍视友情,朋友之间,师生之间,所有的情谊都不能忘记。仅凭这一点,文学也是伟大的。

选自《作品》2011年第8期

同类推荐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牛玉儒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牛玉儒的故事

    牛玉儒,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的优秀民族干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8月14日4时30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51岁。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 鸢尾几度花

    鸢尾几度花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集,书中内容从作者的高中黄金时代开始,一年一年追溯下去,到轻狂时代,到竹马时代。有柔情有硬气,有怜悯有叛逆,有含蓄有锋利。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过程,看文字由青涩稚嫩的学生腔蜕变成成熟历练,又看着复杂纠缠的文字回归到最初的天真与纯粹。在这里,疯狂与无邪并存。厚厚一叠,没有形式只有真实。在这里,有无数等待证实的梦想。厚厚一叠,没有形式,只有真实。在这里,可以听到笔锋划破纸张的声音,是情感的颠簸。厚厚一叠,没有形式只有真实。时光会在记忆回溯中开出鲜艳的花朵吗?鸢尾花开在春天,梦想启程在春天,这一切都同青春一般美好。
  • 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

    时代的低语:当代文学对话录

    作者在书中以访谈的形式汇聚了当代国内外最有代表性的文学大家、学者、思想家,例如作品在国内外屡获大奖的文学大家贾平凹,著名翻译家郑克鲁,被誉为“70后作家的光荣”的徐则臣,被北岛誉为“最优秀的汉语小说家之一”的阿乙……他们以小说家、文学评论家、诗人、思想家的身份解读他们自己的作品,又从其作品切入这个时代与社会,谈理想谈人生,谈艺术,谈文学创作。作者以其深刻的阅读体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向他们提出了问题,访谈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拘一格,坦诚且随意、充满激情,让读者得以一窥这些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引发更多的现实思考。
  • 活到死

    活到死

    生命、苦难、绝望、尊严……魔幻和现实交叉,诙谐和泪水并存,生与死轮回对话;金钱的逼迫,人性的复杂,欲望与良知撕扯交战。所幸在欲望驱使下的惊心磨砺与抗争中,有温暖与尊严始终相伴,直视底层艰辛,柏祥伟最新长篇力作《活到死》,为你揭露你不曾关注的世界。
  • 听雨夜读

    听雨夜读

    相信我,说这话的不是书商就是书痴。至于有人说读书和吃饭、繁衍一样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那就更不可信。原因很简单,仅以我们中国为例,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鬼神泣”,就难得有什么书好读,从甲骨文的出现到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这期间的几千年,读书也很难成为普通人的事。读书真正得以普及,还就是这100多年来的事。所以我们今天还真不必妄自菲薄,据说2008年,我国国民人均读书仅458本,但是如果算上报纸、网络,肯定不止这个数。你不能说读报、读网文就不算阅读,虽然的确不算读“书”。但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就一定要读书?
热门推荐
  • 太尉大人轻点扔

    太尉大人轻点扔

    【女主专注赚钱当总裁、虐渣、追太尉】格斗爱好者步染,身穿南燕,成为礼部尚书家的病秧子二小姐。自此爱好:太尉和赚钱。后任会试总裁虚职。伯俨承爵太尉,执掌天下军政事务,因权势过重,功绩卓著,惹皇帝忌惮。传闻尚书家二小姐柔弱不能自理,这个却心狠手辣、吊打柔弱小花。场景一:步染跟别人说:“什么高冷矜贵,都是闷骚男。”却不知伯俨正站在她背后气定神闲的看着她。场景一:步染打断了闹事者的肋骨,却娇滴滴的抱着太尉大人的胳膊求他主持公道。场景二:皇帝要将公主许配给伯俨,所有人都在嘲笑步染,却听见伯俨:“臣早已心有所属,尽在步染。”【爽文,宠文,1v1】
  • 请再让我爱你一次

    请再让我爱你一次

    时乞一个落破的富家少爷,因在二岁时父亲的公司与江湖上的人有牵连惨遭毁灭随时中书外出逃走一直过着乞讨的生活为生。父亲的对手阴魂不散,在十几年后又杀害时中书。终于得知真相的时乞回到了父亲生前经营的时氏集团。经过调查得知了凶手是谁。可就在这时一场车祸却夺走了他的记忆。在真相终于大白之时他也将面临着亲情与爱情的双重选择……
  • 许你今世以沫

    许你今世以沫

    喜怒无常,手段狠辣,弑人如血……楚以沫不自在的看着反派。脑子不自觉闪出作者介绍这本书反派的性格,吞了吞口水。乔之烨:“沫沫,乖,过来。”一还往日的冷弑,眼里柔情似水。楚以沫:……。妈妈,我想回家!!!于是乎,为了保命的她乖乖的走到反派跟前"有些事便是命中注定,不管在何时。沫沫,遇见你,从来都不是巧合,而你就是我的命中注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爸爸妈妈讲给男孩听的励志故事

    爸爸妈妈讲给男孩听的励志故事

    每个男孩都想成为英雄,每个男孩的成长过程中都免不了挨板子。作为父母要知道,棍棒教育起不了作用,不如选择通过故事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树立孩子伟大的理想,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孩子需要励志。当他遇到失败,遭受挫折时,父母应该给他适当的鼓励,激发他们生活的勇气;当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生活迷茫无助时,父母应该给予指点,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引导他去积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质,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缺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要自己做决定

    我要自己做决定

    2020年的开始真的很难,不过我一点也不畏惧,我会不断去思考活着的意义
  • 梦回黄金一代

    梦回黄金一代

    2014年11月4日,菲律宾马尼拉。已退役13个月的阿伦·艾弗森以教练身份出席了一场慈善赛,一位记者好不容易挤到艾弗森面前,举起话筒,带着颤音:“阿伦,你可能是NBA历史上最好一届选秀的状元......”艾弗森突然皱起眉头,短暂几秒之后,还是忍不住笑了,说道:“为什么你要说‘可能’?”记者又问:“那在你们这一代有哪些人让你印象深刻!”“印象深刻的有科比,马布里,雷阿伦,纳什......”艾弗森最后严肃地说道,“当然,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那个黄皮肤的小鬼,我的对手,也我的兄弟,杨天!”
  • 冷艳天下小才女

    冷艳天下小才女

    重生为仙,下凡寻找前世的妹妹,三魔重现,一个爱她,一个疼她,一个恨她,爱情与阴谋纠缠着她,亲情与仇怨束缚着她;面对爱情,她隐忍不发,面对阴谋,她哭笑不得,面对威胁,她默默接受……
  • 紫发王妃

    紫发王妃

    一头紫发,世人唾骂,家人冷落。她无才?她琴棋书画一窍不通?她毫无战气?错了,她这招叫,扮猪吃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