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72700000140

第140章 经略 利之所趋 辽使告哀

建中靖国元年三月,远道而来的辽使终于抵达了汴京,带来的正是耶律洪基驾崩的消息。于是民间无不议论纷纷,须知一年之内,大宋先后崩了一位皇帝和一位皇太后,辽国也崩了一位皇帝,这怎么看都是凶年的预示。

然而,朝堂上的重臣却无暇顾及坊间的议论,对于他们而言,耶律洪基之死早已不是秘密,重要的是,如何借此一窥辽国虚实。这个时节,由于先前西北战事的连连告捷,昔日强盛一时的西夏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最后还是靠了辽国的百般调停才终于让大宋止息了兵戈,重新遣使入贡,这也是韩忠彦屡屡上书请求罢边兵的一大原因。但是,赵佶深恨西夏的反复无常,并不肯放松在西北边境的防备。

朝上辩论不休,散朝之后,赵佶便召高俅于福宁殿便殿议事,但这一次,殿中除了他之外,还多了一个陌生的年轻人。高俅装作不经意地打量了那个青年几眼,只见其人和自己差不多的年纪,面目俊朗英气勃勃,别有一番说不出的神韵,不由心中称奇。

“伯章,你前些时日不是说要打探辽国虚实么?他就是枢密院北面房副承旨严均,对于辽国的动向最是了然。你别看他年轻,当年在河间府为防御推官的时候,曾经亲自率兵力抗过辽国打草谷的游骑,绝不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赵佶见高俅似有疑惑,便笑着解释道,“朕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么一个俊才,召对了一次后颇为满意。若是枢密院中能多这么几个年轻有为的能员,朕也不必始终忧心忡忡了。”

若是旁人,听了天子如此一番夸奖,肯定会伏地谢恩连连谦逊,但是这严均却只是微微躬身以示恭谨,连高俅都觉得其人桀骜,赵佶却丝毫不以为忤。

赵佶回身缓缓落座,这才侃侃而谈道:“前几年我朝对西夏用兵屡屡告捷,就连党项人的根本之地银、夏、宥、静、灵五州也唾手可得,然而,辽国却屡屡发文从中调解,所以才会给了党项人喘息的机会。党项人历来反复无常,见我朝势大便上书称臣归附,领受大笔岁赐;见我朝乏弱便纵兵劫掠,祸害西北边疆,实在是令人忍无可忍。不过,如今党项人已经日薄西山,之所以能够仍旧苟延残喘,不过是因为辽国的干涉而已。”

“圣上所言极是。”严均一个箭步趋前躬身一礼,竟抢在高俅之前开口道,“不过,如今辽国也已经不复当年的威势了。尽管辽国燕云铁骑号称天下无双,但据臣所知,在辽国已故道宗在位期间,由于大修庙宇崇尚佛教,辽国田地荒芜无数,国库中的钱粮也挥霍一空。那些权臣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辽国百姓早已怨声载道。而现如今辽主新近登基,不但不知道励精图治,反而把自己的老师萧乌纳调出了京城,其败因已经初步呈现。如此看来,若是辽主重蹈乃祖覆辙,辽国数百年基业很可能毁于一旦。”

高俅见严均说得头头是道井井有条,不由微微一笑。“圣上,确实,如严大人所说,我朝目前正面对着最好的契机,无论是辽国还是西夏,都已经走到了一个相当困窘的境地。如今辽使提出的那些建议,虽然不知道是出自辽国群臣的商议还是辽主一个人的意思,但其中关于通商的一条颇值得玩味。要知道,边境榷场早已建立多时,诸物几乎无缺,他们还要公然提出进行通商,这又是何意?”他见严均用一种炯炯的目光打量自己,也就不再大卖关子。

“辽国雄踞北方,时时刻刻都窥伺着我大宋腹地,否则也不会屡屡扰边,甚至频频派出细作。如今,我北方交通地域尽皆为辽人掌握,而我朝对于辽国的了解却只有区区一张地图,除了知道辽国铁骑的威力之外,几乎对于其他战备情况一无所知。我朝先前曾经捕得的辽国细作中,甚至有不少是宋人,那么我朝是不是也可以寻找辽人作为内应?耶律乙辛乃是辽主的大仇,虽然先前道宗已经诛杀了大部分逆党,但耶律乙辛一族却并未被赶尽杀绝,如今辽主即位,势必会拿他们开刀,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拿这一点打主意?”

“不错!”赵佶眼睛大亮,连连点头道,“那些辽人收买的宋人细作无不是反对朝廷政令之人,我们确实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严均,据你所知,辽人叛逃来我大宋的,每年大概有多少人?”

严均不露痕迹地瞟了高俅一眼,心中大为惊讶。他原本只认为此人因为有从龙之功才得以飞黄腾达,如今看来,自己的看法却是太偏颇了。“圣上,辽人边防极严,再加上我朝曾经推行保甲法,纵有三两个混入大宋边境的也会被遣送回去。反倒是那些来往两国的商贾中多有细作,但这些人都有官引,若是不能抓到真真切切的把柄,往往对这些人无可奈何。如今辽国提出通商,正可以把更多的细作派入我大宋之地,不可不防。”

“我大宋也可以趁机派细作入辽,这种事情不过是你来我往,大家彼此都是心知肚明的。”高俅却根本不担心这种问题,如今的谍战虽然惨烈,但能够涉及高层次的并不多,因此无须太过忧心。“听说耶律延禧和耶律洪基一样笃信佛教,自幼便在内廷蓄养僧人,并且还拜在了几位高僧座下为俗家弟子。而既然辽国民间也同样信奉佛教,我朝不妨派几位高僧入辽,想必有更大的功效。”

“唔,也罢,伯章,这些事情你就和严均两个人商议吧。他虽然在枢密院资历仍浅,但朕已经和蒋之奇打过招呼,只要能够调阅的档案都能够拿出来。”赵佶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突然又苦笑道,“辽国和西夏固然是日薄西山,其实我大宋何尝不是积弊已深?百废待兴,百废待兴又何尝是易事……”

退出了大殿,高俅见严均准备告辞,忍不住开口叫住了他。

“严大人……”

“高学士无须如此客气,称呼下官之字敦明即可。”对于适才殿上赵佶的一番感慨,严均仍旧耿耿于怀。“身为臣子者却不能为圣上分忧,实在是令人扼腕。”

“若是天下都是像你这样的官员,圣上就不会如此忧心了。”话虽如此,高俅却仍有一丝隐忧未曾出口。赵佶如今确实勤政,朝堂上也显现出一丝蒸蒸日上的势头,正合了史书上记载的建中之政,然而,谁能担保这样的情况能够长久?自古以来,天子因为倦政而败坏了朝政的例子多了去了,赵佶至今只有二十岁,若是过几年失去了最初的大志,那后果就极为可怕了。

“对了,敦明,辽使既然前来报哀,朝廷便一定会派人前往吊祭。既然你对辽国山河都比较熟悉,是否愿意作为副使到辽国走一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管怎么样,去过一趟之后,回来之后的诸般定计也就能够更加牢靠一些,说不定还会有些别样的收获。”

严均闻言先是一震,随后便低头沉吟了起来。去辽国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差事,由于两国之间并不属于和平共处的那一类,因此每次使节出使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为难,其中尤以历法之争为最。但是,若是能够在这种场合下维持国体尊容,一旦归来便会得到擢升,可以说机遇和风险并存。但是,对于他来说,能够借此一窥辽国山河大貌才是最重要的。

“倘若高学士能够周全,下官感激不尽!”一瞬间,严均深深地弯下腰去,他很清楚,只要高俅一句话,此事马上就能变成现实。

高俅含笑点了点头,自汴京来往辽国只在数月之间,看来,自己很快就能得到准确的消息了。和严均分手之后,他又一路经过了好几处朝官云集的地方,一一打了招呼之后,谁知正好遇见陈瓘和陈次升迎面走来。他知道这两人都是有名的直臣,一旦弹劾起朝官来半点不讲情面,因此尽管官阶高出他们许多,却仍旧是点头为礼。

“高学士,听说新任监察御史宗汝霖是你推荐的?”陈瓘答礼之后突然开口问道。

不等高俅答话,陈次升便笑道:“宗汝霖当初应试进士时的那份卷子,我辈台谏无人不知。虽然他因为说了直言而只得同进士,但确实显现了一个诤臣的风范,这样的人正是御史台中需要的。高学士能够推荐这样的人,足可见一片公心。”

听到这样的称许,高俅不由愕然。他由于擢升太快,从来就没指望言官会对自己有什么好评价,因此刻意和这群正人君子保持距离,谁知会因为宗泽的任用而得到这些人的认同。不过自己先前的诸般作为,他也就释然了,先是上书废编类局,然后是进言举贤,以及后来的改元建中靖国都有他的影子。

“台谏多诤臣乃是国之幸事,否则朝堂上都是一个声音,苦的岂不是天下百姓?”

听到这句话,陈瓘和陈次升相视一笑,同时点点头道:“若是朝中都是高学士这样的官员,则天下百姓幸甚!”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www.cmFu.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同类推荐
  • 抗日之尖刀

    抗日之尖刀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让我们为那些有着坚定信仰、不屈不挠、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先驱们讴歌一曲。他意外回到风云变化、波澜壮阔的激烈变革时代。为了坚定的信仰,他投身到改变祖国命运的滚滚洪流之中······。
  • 三国之皇叔四弟

    三国之皇叔四弟

    主角设定:罗昭,字伯明。男,16岁,身高186cm,体重72kg,穿越前为某校学生。自幼在山里拜大师学习武艺,练习骑马、射箭。学习太极枪、罗家枪、杨家枪、剑法。擅长搏斗、太极拳,于黄巾之乱时登场。武艺基本与赵云、马超、典韦同级,高于太史慈、庞德、张郃。与刘关张结为兄弟打天下。文采:身为穿越者,语文不太差,会剽窃古人几首诗讨得美女芳心。打仗?打得过就死命的打,打不过就玩阴。曹操:“刘备只不过比我多了个罗伯明而已,此乃天亡我也。”张飞:“四弟好酒量!某家比不过你。”刘备:“如不是四弟,大汉复兴无望……”孙策:“有你在我何敢自称小霸王?”
  • 太子的自我修养

    太子的自我修养

    甫一穿越就是监国太子,但李弘却丝毫不觉得庆幸,只因他成了李治与武则天的嫡长子。大唐高宗显庆四年,帝后东巡洛阳,太子弘于长安监国,年方八岁。
  • 回到明朝当皇上

    回到明朝当皇上

    朱毅军转世成为明朝万历皇帝,作为明朝的总设计师朱毅军同志说:“我们要建设具有明朝特色的帝国主义”!
  • 三国之我为汉王

    三国之我为汉王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刘姓诸侯王羸弱多年,无力争霸,只能眼看着诸贼将汉室江山撕的四分五裂。后世刘氏子弟偶然得一机会带着超强手表穿越回东汉末年成为诸侯王,为了中兴汉室他开始了属于他的争霸之路。
热门推荐
  • 帝君他来了

    帝君他来了

    在红叶的印象里道清是个稳重淡然的人但是,现在这个拽着袖子委屈巴巴的看着她不给买糖人儿就不走的男子到底是谁??不就伤了神识吗怎么感觉整个人都换了!!……………………他是大荒荒主之子,天赋加身,却神魂不稳,轮回凡间一场历练,乱世之中,仙凡妖魔四界却又生变故,风云再起……她本是一株红梗草,误食女娲石得以修炼成仙,一入凡间,便入红尘,爱恨嗔痴,似梦一场,会否有前缘……
  • 大道浮屠

    大道浮屠

    仙道渺渺,人道茫茫。问道始终,大道独吾……
  • 混沌传奇

    混沌传奇

    天生万物人为王者少年洪拓打破洪荒界战九天寻找日晷之门追溯时间的尽头生命的终极之地“原来一切都是一场骗局。”无极仙子所见,又是怎样一方世界
  • 洪古帝者

    洪古帝者

    洪古帝者这是一个神奇的大陆,人们以修炼异能为主要。拥有洪古血体的莫流颜,遭受种种计谋,种种暗算。如何成为洪古大陆的霸主!“以此为界,凡是侵我大陆者。虽远必诛!”“吾在世一日,便要我洪古大陆一日称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拐个贝勒爷回现代

    拐个贝勒爷回现代

    不小心穿越了。我不要嫁给太子。也不要被当成两国交好的礼物。让我和别的女人分享一个丈夫。我才不要。我要逃婚。我干吗要顺从。顺从那不是我雪儿的个性。逃婚成功。咦。怎么多了一个人。哈哈!带了个贝勒爷回来。甩也甩不掉。喂。要死啊。告诉你不许在跟着我……
  • 随意搞搞

    随意搞搞

    随笔而已随笔而已流水账也是也是反正就是乱写的
  • 我在九叔的世界里修武道

    我在九叔的世界里修武道

    林轩逸意外穿越到了林正英九叔的世界里,本来想着自己可以拜九叔为师,从此修仙问道降妖除魔成为一代天师,但是没想到觉醒了武道修炼系统,从此走上了一条以武证道的莽夫之路。(除了林正英大叔的鬼片外,作者还融入了其他影片的内容和情节,争取创建一个完整的世界。)
  • 腹黑娘的天价萌物

    腹黑娘的天价萌物

    腹黑女遇上腹黑男,再加一个御姐女儿,当两大腹黑对决,御姐女儿在一旁摇旗呐喊,输赢已不再那么重要,一家人和和美美才是真。
  • 彼岸遗梦

    彼岸遗梦

    这是一本有关我和我兄弟量子的书。我不是量子肚子里的蛔虫,何以对他的心思了如指掌呢?只因我对他的了解甚于对自己的了解。他才会找我代写传记,才会给我一个借他来自我发挥的机会。因此,我之所写无非是自述历史。如果我有一百个心态,那就有一百个历史,如果我的心态不稳定,那历史将是一片混沌,这是很恐怖的。为着唯一而明晰的历史,我只留一个心态,其它心态的涌起都被我打下去,仅留的那个是没有意图的心态,没有意图也就不会歪曲历史事实。我以单一的心态回顾历史,走进过去,不是要重塑外在的自己,而是要强化内在心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