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1100000035

第35章 商人迁徙:最伟大的时刻 (2)

1843年,上海开埠之年,一批英国商人跟随着他们的首任领事巴富尔来到上海。当时的外滩不过是上海县郊外一片不起眼的荒滩。经过与上海道台宫慕久的反复交涉,英资的8家洋行最先得以在外滩落户,由北向南依次是:怡和洋行、和记洋行、仁记洋行、义记洋行、森和洋行、裕记洋行、李百里洋行和宝顺洋行。

当怡和洋行在上海设立分行时,十三行总商伍秉鉴随即前往开辟。由于广东人与洋商在十三行时代结下的历史渊源,最初的上海洋行买办,“半皆粤人为之”。粤商也跟随洋行一同转移,成为第一代买办和上海的开拓者。

也是在1843年,巴富尔“刚到上海,就立刻注意到广州的一些人已经纷纷来到这个口岸”,他抱怨说,这些人把广州流行的许多最坏的习惯和观念——非常普遍地倾向于结成行帮来和外国人进行贸易——也带了进来。

1845年11月,在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产生了第一块外国人居留地,上海英租界开始设立。1848年和1849年,美租界和法租界先后设立。与此同时,1846年,美国开设旗昌洋行;1848年,法国开设利名洋行;1855年和1856年,德国开设鲁麟洋行和禅臣洋行;英商的三家银行丽如银行(东方银行)、麦加利银行和汇丰银行也先后在1848年、1857年和1865年进入上海。

1867年1月1日,太古洋行在上海营业。至此,对上海影响最大的四大洋行怡和、宝顺、旗昌、太古悉数进入上海。

就连刚刚经历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商人,也在1870年到上海开设了吉隆洋行和东如洋行。葡萄牙、比利时、瑞典、挪威、英属帕栖(即印度)等国也先后要求与中国通商贸易。由于华人不准入住租界,到1853年,租界的外国常驻人口也不过300人左右,中国人却仅500人左右。

到19世纪50年代,广州就已经被新生的上海所超越。上海的出口贸易额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成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1844年时,上海出口茶叶比重仅占全国2%,广州占98%。

6年后,上海跃升到44%,广州陡降至23%。到19世纪50年代末,上海的进口商船已是广州的3.5倍,上海的外贸关税银收入也从开埠初期的17万两猛升至180万两,跃居五口之首。

一些浙江丝商也尾随洋行到了上海,湖州发迹最早的丝商顾福昌,就是在这时率先到达上海的。宁波郑氏家族的郑熙(1813~1858)在1844年来到上海,开设了钱庄,并于1848年在上海小东门方浜路创办了凤祥银楼。继外商、广州商民、湖州丝商等率先进驻上海后,更多的江浙商人接踵而至。不过,他们多是在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仓皇背井离乡而进入上海的。

1853年,也是太平军定都南京转而北上、西征和东进的第一年。在绵延十余年的内战烽火洗礼下,作为江南地区唯一的安全区域,上海租界非常自然地成了首选的避难所。最初的难民主要是上海周边的男女老少,有的还牵着水牛和黄牛,之后,江、浙、粤、徽等各省绅商士庶及难民涌向租界。

1853年,苏州人席天甫的哥哥席嘏卿来到上海,在一家钱庄做起了学徒。湖州丝商陈熙元、邱仙槎、张颂贤也在这时到达上海。

从1853年9月到1854年7月,在短短10个月里,租界内的广东路、福州路一带就建起了800多幢木板房屋,这些房屋一时成为外商租赁土地上最抢眼的建筑群。

当江浙人都竞相往上海避难时,徽州茶商江有科父子的北上南下贩茶之路,也因战火肆意而受阻。1854年,江有科带着两房姨太太,走上了从广州到歙县的返乡之路,同年11月他一病不起,不久便与世长辞。他的儿子江文缵继续从事茶叶贸易,但把目标改在了上海。

中国近代史上的四大买办也是在这个时期到达上海的。最早到达的是徐润,1853年他15岁,他随叔父徐荣村一块儿来到这块散发着开发味道的土地。徐荣村参加过首届世博会,也是第一位参加世博会的中国商人。之后是席正甫,1857年随长兄而来,次年唐廷枢和郑观应到达。

1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军挥师东进,杀向江南,江浙官绅士庶丛集沪上。在太平军进军湖州时,更有大批丝商避难上海租界,经营丝业。后被称为南浔“四象”之首的刘镛,在1860年6月南浔被太平军占领前,携家并“尽运资装于上海”。“四象”之一的庞家,“八牛”之一的周家,也是如此。

来自无锡的14岁的荣熙泰,经人介绍比刘家早两个月来到了上海。他就是荣氏兄弟的父亲,起初他在一家铁器作坊里当学徒。他的家人大多在战争中死去,他因到上海做工才躲过一劫。

当其他人都在逃避战争时,38岁的徽商胡雪岩却抓住机会,直接介入战争。1861年年底,太平军进攻杭州时,他成为给清军购运军火、粮米的官商。

在太平军三次进攻上海时,有外国武装保护的租界一时人满为患,外商乘机大肆兴建房屋,高价出租给中国人居住,转瞬间一排排崭新的被称为石库门的民居建筑,如森林般崛起。2010年,石库门作为上海世博会的形象被推向世界,这里承载着近代上海最早的历史。房地产成为这个新兴城市,继鸦片贸易之后,率先突出的产业。

第二次鸦片战争节骨眼上的1860年,上海租界人口数量增至30万,1862年又激增至50万,一度还曾达到70余万。也就是在这一年,租界的地价由1852年平均每亩不过50磅左右,炒到了每亩1万磅白银,涨幅高达200倍。据最保守的估计,在1860~1862年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至少有650万银元的华人资本流入租界。

当时的作家姚公鹤感慨地写道:“上海兵事凡经三次,第一次道光时英人之役,为上海开埠之造因。第二次咸丰初刘丽川之役(小刀会——编者注),为华界人民聚居租界之造因。第三次咸丰末太平军之役,为江浙及长江一带人民聚居上海租界之造因。经一次兵事,则租界繁荣一次……租界一隅,平时为大商埠,乱时为极乐园。”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上海迅速走向繁荣,并取代苏州和杭州,成为江南新的中心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这种取代,是现代城市对传统城市的取代。广州、苏州、杭州的衰落和上海的崛起,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上海的《北华捷报》在19世纪60年代后期甚至声称:“(中国)对外贸易的心脏是上海,其他口岸只是血管而已。”从1865年起,上海已牢固地确立了国内外贸易的首席地位。这一年,上海承担了对外贸易总额的63%,广州仅占13%。

于是,上海滩上演了一个世纪的传奇。这里既有茶馆、戏园、园林式家园,也有鸦片馆、妓院、跑马场、赌场及西洋建筑。中国历史上的城市,还没有哪座城市像这时的上海那样,充满欲望,又不失性感。这里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发酵出的诱惑,让这座城市具有了一种朦胧美。

这里交织着各国口音、情报战和商战,这里也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船工、纱厂工人等。最为重要的是,这里充满着各种机会,让每一人都有可能重新定位和塑造自己,以找回自我的憧憬。这里成为各色人等的竞技场,也成为梦想家和野心家的舞台。有胆有识者,在这里用诚信和智慧收获名利;有家有业者,在这里继承演绎着家业传承的财富故事;无亲无故者,如宁波人叶澄衷、无锡人祝大椿等穷小子,也在这里通过打拼收获了尊敬。

同类推荐
  •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前,你的经济条件由你的父母决定。而等到18岁以后,贫穷还是富有,就由你自己负责了。《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不只是为年轻人编写的,它同样适用于所有的不分年龄段的经济学“门外汉”,以及作为大学里经济系相关专业的预科教材书,它起着开启经济学“大门”的作用。《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的重点不在于要求你能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在于逐步引导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换句话说,就是“用合理的方式去思考”。
  • 货币

    货币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但是对于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货币,我们究竟真正知道些什么?翻开钱包,为什么卡越来越多,而钱越来越少?本想在股市里大赚一把,岂料开着“宝马”进去,却骑着“毛驴”出来?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当下,为什么穷人忙存钱,而富人忙贷款?有了钱,我们真的就会幸福吗?马骁、李秀婷、陈文魁编著的《货币》将用金融学知识为您讲述货币的“细节”和“道理”,解答您日常生活中热切关注或非常困扰的关于“货币”的疑惑。
  • 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本书按照从知识运营学到哲学到经济学到管理学,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策划方案的结构,提出了知识运营学为主导、创业经济学为核心、创业管理学为基础的科学范式。
  • WTO知识简明读本

    WTO知识简明读本

    本书描述了20世界即将结束时终于克服了最主要的障碍。中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 粤商经营之道

    粤商经营之道

    全书主要由六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探讨了多元化与专业化的战略选择在粤商发展中的作用,第二部分是一些基本的多元化理论知识介绍,第三部分探讨粤商进行多元化或者专业化战略选择的动因,第四部分分析多元化或专业化战略是否有助于粤商更好地利用信息优势,第五部分探讨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第六部分是全文总结,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热门推荐
  • 楼王之谜

    楼王之谜

    《楼王之谜》是一部另类的现实题材图书,从另外一个角度,对房地产开发题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现代社会的道德伦理,社会安全和谐进行了关照,这种关照是准确的,明晰的。它采取的表现手法是智慧的、悬疑的。它的情感表现是有浓度的、真实的。这是一部用全新的视角演绎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 孤剑凌云志

    孤剑凌云志

    身世孤凄的贫苦樵童王捡,一次偶然机会竟与掌理武林第一神奇妙境、武功天下无敌的青鸾宫主朝了面,幼小心灵从此烙下极深印记,暗自起了拜师学艺、出人头地之心。他初上峨眉学艺,虽受婉拒,却因舍己救人,缘祸得福,另有一番非凡际遇。
  • 血埋

    血埋

    浪浪荡荡乞索儿,来来去去江湖人,莫负年少终不改,马革裹尸死便埋。
  • 花开路上布荆棘

    花开路上布荆棘

    一次意外让她知道了真相,一次机会让她重获新生,一滴滴汗水让她一点点蜕变。
  • 时巫

    时巫

    天启十三年,圣婴降世,十三年后,极北之地所有巫师部落被屠戮殆尽,圣婴的躯体也被击杀带走,五年后,圣婴的灵魂从地狱归来,暗中修炼禁忌巫咒,只为复仇
  • 通灵桥

    通灵桥

    通灵之桥涉鬼神为忌讳为天谴为人祸且容我细细道来
  • 精灵收集册

    精灵收集册

    男主陈泽在一次数学课上偶然获得一本书,就这样,陈泽不一样的人生开始了
  • 征服岁月

    征服岁月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这部小说,是帝国时代二-征服者这款游戏,在中国大陆近十年历史的一个投影。对抗,团队,爱情,当然,还有YY。战术剖析应该算此书的一大特色,若有不当之处,请广大玩家们指正。喜欢本书的读者,可加qq群:30421071(满)49879621———————————————-————此书目前已经完本,相关的后续情节,尽在本人新书《神之手》,新书书号189664,谢谢大家的支持。
  • 被抛弃的女总裁

    被抛弃的女总裁

    一位拥有超凡身体素质的平民家的小女孩,无意中遇到了一位伯乐,从此翻身并成为强者的故事,并且率领她的家族逐渐成为她们当地的神话的故事。
  • 别再拖错拍

    别再拖错拍

    我清楚的记得那天雨好大,打在身上很疼,我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离你而去,你好像在挽留却又好像在放手…之前的我很懦弱一旦感情有了分裂我就会像个逃兵,而你口口声声说爱我,却像在爱一个陌生人,可是由爱生恨,有多爱或许就有多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