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5400000026

第26章 辩名析理而返于冥极——魏晋玄理(1)

魏晋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周易“三玄”的创造性的诠释,试图补救两汉经学的偏弊,走儒道融合的道路。它不仅在学理上,而且在生活作风和态度上,对后世都有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王弼、何晏发挥老、易的形而上学思想,首倡“贵无”,在万有之上设置“无”作为道体,同时以“无名之域”作为一种超越的精神境界,通过“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玄悟法门,就可以达到这一“体无”的混沌状态。裴頠力辟虚无之谈,提出崇有论,否定了“无”的本体地位,也否定了“无名之域”的精神境界。郭象《庄子注》综合贵无、崇有之论,提出“造物无物,而物各自造”的“独化论”。

玄学通论

魏晋的名士们,见面总是要辩论,而辩论的方法总是“辩名析理”。他们所用的理是抽象概念,不是事,不是实际的问题。所以他们的辩论为“清谈”或“玄谈”。清谈的主题是关于“有”与“无”的问题。

中国哲学史上的玄学时代,始于魏正始(公元240年)前后。到东晋(公元318年)前后,玄学的高潮便已结束,而让位于勃兴的佛学,其间总共经历了大约一个世纪。玄学家们多依附于老、庄、易(号为“三玄”),即使像王弼、郭象那样的天才,也谈不上有多少极富原创性的思想,他们企图将儒、道统一起来,但做得并不很成功。至于促使老庄哲学的生活化、世俗化方面,成就固然很大,流弊也不算小。但魏晋玄学(冯友兰称其为新道家)的历史意义非常巨大,它为佛学进入中土、吸纳和改造提供了思想的空气和土壤,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也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从汉代的独尊儒术,到魏晋的崇尚玄虚,中国传统思想儒道互补的基本形态就形成了。

先秦道家虽然是一时显学,但终究是曲高和寡,不能蔚然成风,他们还停留在通达之士的个人选择的层面上。新道家却成了上层阶级的时尚,像美酒清歌一样不可缺。善于玄谈的清谈之士处处受人尊敬,也常常是贵族清谈沙龙里的座上宾。如果笨口拙舌地不会谈玄,那可要命得很,弄不好连名士都做不成了,贵族们对你侧目而视,仿佛大观园里的小姐们看待刘姥姥一般。《世说新语·文学》载:殷浩曾到刘尹家里清谈,隔了良久,殷浩的立论有点儿站不住脚了,于是,他就避实即虚,游辞不已。刘尹不再答复他。殷浩走后,刘尹说:“田舍儿!强学人作宁馨语。”殷浩也是当时的大名士,一时持论不严,就被贬斥为山野村夫,说他鹦鹉学舌,附庸风雅。可见清谈并不轻松,不同于今人所谓“侃大山”,把张家娶媳妇、美国打阿富汗、彗星撞地球扯到一块儿地“漫谈”。南齐王僧虔作《诫子书》说:东方朔曾云:“谈何容易!”要谈玄不能贪多务得,须有所专攻,选定一门经典,还得通晓百家注解。自幼至老,手不释卷,犹不敢妄言,不然开口即误,白白贻人笑柄。社会压力这么大,玄风之盛就可想而知了。

现代人一般认为玄学是非常高深微妙的学问,只有为了写论文拿学位才会去问津。但魏晋名士们却以这种玄谈为乐,视如游戏,而且除了少数人外,他们都不著述。嵇康和吕安得知向秀要注庄子,就说:这书哪里还需作注?给人谈论谈论就是无边乐事了。名士们一见面就要清谈,经常是论辩,其激烈程度或许不亚于美国国会辩论,而雅致优美过之。说出一种名理,那是最低要求。如果用这种标准看待当代“学术论文”的干瘪语言,简直比“田舍儿”还等而下之。两晋、南朝宋人清谈,不惟善叙名理,而且说话轻重疾徐有度,自成一种风韵。邓粲《晋记》记裴遐以辩论为业,“辞气清畅,泠然若琴瑟。闻其言者,知与不知,无不叹服。”《世说新语》记支道林和许掾辩论,说支道林立下一论,四座莫不悦服;而许掾的反驳,令众人莫不快意。往返辩驳,让人眼花缭乱,“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辨其理之所在”。不惟求真,亦且求美,这是魏晋人超越前人之处,在真与美的结合中,“爱智慧”的倾向表现得很充分。我们几乎可以说,魏晋玄学家较之先秦诸子,在精神气质上更像古希腊的哲学家。

冯友兰很有见地地指出,玄学家们对超乎形象的形而上世界的了解和认识,超过了老、庄、易三玄的作者。玄学家们对三玄给予了创造性的诠释,挖掘出其中哲学味更浓的意蕴并加以拓深,表面上是在注释经典,实际上自成一家之言,“都说郭象注庄子,却是庄子注郭象”。老、庄、易原本是集体创作的,内里思想不尽一致,玄学家们抓住一个中心,一以贯之,主题更鲜明,运思更精妙,以至于王弼比老子还老子,郭象比庄子还庄子。

在冯友兰所称的“经学时代”(自两汉迄于晚清)里,这种情况所在多见:思想家们依傍经典,名为传述经意,实即自著己见,借他人之瓶,装我家之酒而已。虽然不能够像先秦诸子那样独辟蹊径,也还不乏不同视角的洞见。

玄学的讨论是要为天地万物的存在找一套形而上学的根据,进而以天道推及人事,在政治人伦的矛盾中,求得灵魂的安宁及和平,因此玄学有其特殊的主题。照冯友兰看来,就是“有无”问题,也即共相和殊相、一般和特殊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个大主题之下,还包括本末、体用、一多、名教和自然诸对范畴,它们其实是从不同角度表述有无的问题。先秦、两汉哲学都偏重于宇宙构成论,魏晋玄学家们则主要讨论本体论问题,也就是说,他们不太注意天地万物的起源和构成,而致力于探讨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或终极本原的问题。

玄学家们运用的方法,冯友兰始终坚持说是“辩名析理”的方法。名就是名词,代表一个概念;理就是名词的内涵,代表一类事物的规定性。“辩名析理”这个名称,是郭象提出来的,但是这种方法,先秦名家早已谙熟,郭象之前的玄学家也精于此道,与名家是一脉相承的。冯友兰的这一提法引起了哲学史家的非议,比如韦政通先生在《中国思想史》里,明确提出两点批评:

第一,辩名析理的做法并不普及,只有极少数人能达到这样的思想层次。

第二,辩名析理与名家的渊源不深,更多的是汉末清议和人物品鉴锻炼出来的技巧。其实冯友兰也注意到,魏晋士族中真正懂名家的人不多,但不懂名家的具体命题,并不妨碍人们继承名家的方法。以玄学家们好辩的作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脾气,他们如果没从名家吸取资养,那才是思想史上的咄咄怪事。玄学的思辨性那么强,抽象的概念、范畴那么多,正好应了“哲学是概念的游戏”那句话,不辨析名理,阐幽发微,只怕“清谈业”就清淡了。

道家复兴,固然是对两汉儒学一尊的反动,但它从来不曾像后代排佛灭佛那样,排儒灭儒。陈寅恪先生认为,魏末晋初的清谈人士,是尊孔教还是亲老庄,是崇名教还是尚自然,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党系:曹魏一党倾向后者,司马氏党倾向前者。这话自有它的历史根据,不过儒学、玄学的意识形态功能,也只能说到这里为止。儒、玄能够太平相处,恰在于它们的意识形态或政治色彩不很浓厚,所以还会以开放的心态相互容纳。它们可能在某一时期为某一派系所特别青睐,但这并不表示它们就是某一派系私有的“党纲”,无论儒道(玄)或后起的佛教,它们的精神已经深深浸透在中华民族的骨髓里,何时表现何种精神,那要因人、因社会环境而异了。嵇康为司马昭所杀,实在不是因为他“非汤武而薄周孔”,假若他不是曹家的女婿,不和司马氏对抗,那么放言侮蔑几个死人,不过一狂生耳,司马昭未必会费事杀他“以清洁王道”。

一般玄学家都认为老庄思想和孔子基本一致,但老庄在精神境界上不如孔子,孔子依然是独尊的圣人。《晋书》说,阮瞻“见司徒王戎。戎问曰:‘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瞻曰:‘将无同?’”“将无”是表示探询的语气词,“将无同”就是“或许同吧”,语调和缓而悠扬,这也是晋人谈吐有韵致的一个例子。阮瞻认为孔圣人的“贵名教”和老庄的“明自然”旨趣不殊,他因“将无同”这三个字受了王戎的赏识,被提拔为司徒的属官,世称“三语掾”(掾即属官)。

《世说新语》记录了王弼和裴徽的一段对话:“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裴徽问到,既然“无”是万物的本源,但孔子言不及此,老子却又申说不休,这是什么道理呢?王弼回答得很妙,他的意思是说,无是无名,无名即超言绝象,因此不能讲,一讲便失“无”而归于“有”了。要了解无,只有与无同体,即所谓的“体无”。孔子已经“体无”了,他凭无而讲有。老子、庄子对“无”有所认识,但还不到“体无”的层次,于是因有而训无。这几乎是用老子的话批评老子。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照王弼说来,老子也不是真正知无的人,真正知无的孔子反而不说无了。孔子、老庄的高下深浅判然分明,不过老庄的道理是很对的,孔子之所以成圣,并非因为他“言必及有”,而是因为他亲自“见证”了老庄所讲的“道”(或“无”),是“儒面道心”的圣人。郭象《庄子注》表达了相似的意见,他说庄子是“知无心”的人,孔子是“无心”的人,“无心”就能顺应自然,“与化为体”。庄子道理讲得很明白,可惜不能实行,因此在圣殿里没有位子。《庄子》一书也算不得经典,只能称为诸子之首而已。

“有无”关系问题是玄学的主题,根据这一主题,冯友兰划分出玄学的三个派别(也是三个阶段),即贵无论、崇有论和无无论。

王弼、何晏的贵无论

贵无论的“无”,既有万物本根的意思,又有混沌的精神境界这层含义。

夏侯玄、何晏、王弼三人号称“正始名士”,是正始玄风的代表人物,后二人更是一代玄学的主要开创者,尤以王弼影响最大。何晏是个贵公子哥儿,胸中全无韬略,与刚愎自用的大将军曹爽一道,跟司马懿争权,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事败被杀。何晏生前放纵声色,体虚气弱,还自命不凡,以为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王弼依附于何晏,幸而不是当途要人,得免一死,不过也惊出一身病,同年就病死了,年仅二十四岁。何晏和王弼所研究的经典,都是诸如《论语》、《周易》、《老子》一类的书。他们用改造过的老子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借以发挥他们本人的哲学思想,建立玄学新体系,也明显地带有齐一儒道、调和“自然”与“名教”的意图。

《晋书》说:“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这个‘为’字是衍文)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成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这里很扼要地阐明了王、何二人“贵无”的宗旨。所谓“开物”,就是何晏说的“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万物都是“有”,依恃“无”而存在。所谓“成务”,即“事而为事,由无以成”,各种变化事端,缺少“无”也不足以完成。“无”什么都不是,惟其如此,它才能什么都是。

王弼对此表述得更清楚,他说:“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有万物,就须有一个“万物之宗”,不然万物是由何而生?存在的秩序又从何而来?既是万物之宗,它就必然不同于万物中的任何一物。万物都有实在的形体,有确定的名称,“万物之宗”却必定是“无形无名”。因为“凡名生于形,未有形生于名者也。故有此名必有此形,有此形必有其分”。“形”意味着一种特定的范围,有形就把自己限制在这种范围之内了,不能包容范围之外的存有物,这当然不成其为“万物之宗”了。无形也就无名,因为名是因形而起的。这个“无”自身是无限的,圆满的,包含了无穷的属性。王弼认为,“万物之宗”必须表现在万物之中。“大象”无形,却得通过有形有象的东西才能显现出来,只是“大象”并不把自己局限于某种象之内,所以它是“大象”。大音希声,也得通过具体的声音才能表现出来,它不自限于具体声音之中,所以是“大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是具体的形象或声音,但是假如我们心中存有那个“无”的观念,不凝滞于实有之物,我们的眼睛,就能看见形外之象,我们的耳朵,就能听见弦外之音,我们的心灵,就能超越沉重的实有,直探轻灵的冥极。所谓的“体无”,是“即有而超有”,不是要把天下看得空无一物,方才罢休。

同类推荐
  • 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刘放桐教授在他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现代哲学的变更与后现代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结项报告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系统介绍了后现代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两种思潮极其影响,并从对现当代哲学可能的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中进一步揭示只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体现当代哲学发展的正确走向。
  • 论自由

    论自由

    本文的目标,就在于彰显一条极其简单的原则;无论个人还是集体,人类只有出于自卫这一目的,才能去干涉他人的行动自由。违背文明社会中任何一个人的意志,并且正当地对此人行使权力的唯一目的,也只能是为了阻止他危害他人。任何一个人唯一应对社会负责的,就是涉及他人的那一部分行为。对于只涉及自身的那一部分,个人依法具有绝对的自主权。对于自己,对于自己的身心这两个方面,个人都具有独立的支配权。
  • 经典思维50法

    经典思维50法

    本书选择了五十种经典思维方式,阐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强调了正确思维的重要。
  • 老子的提醒

    老子的提醒

    本书收录了道德经的原文,给出译文,并结合实例总结了老子对人的生存本原、根据、价值、意义、修养、方式等提出的见解。
  • 冰鉴(中华国学经典)

    冰鉴(中华国学经典)

    袁堂欣,谢志强主编的《冰鉴》是中华国学经典藏书系列之一,《冰鉴》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热门推荐
  • 江月录

    江月录

    【男女主角身心干净】无豪门抢劫剧情,只是最简单的青春文,不仅只有一对甜蜜,还有超多番外。五年后,他以为会很恨她,可在看到她一切安好时,只想狠狠将她纳入怀里。他是维持三年的禁欲男神,到后来变成G大校园传奇,以为他不近女色,而在他紧紧扣住她的手时,谣言破碎。她问他为什么喜欢她。他只是用最深的眸子扣住他:是前世的缘吧。我一看到你眼底的脆弱、倔强,就想和你在一起。
  • 我不要当女二

    我不要当女二

    景星原本是家里的乖乖女,知道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宽裕,父母还仍然支持自己的梦想,自然的听话懂事。但是艺校毕业后,她听从了父母的意愿,去了舅舅的娱乐公司,却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她不甘心,却又无力反抗。无奈之下,选择了自杀.....意外的是自己竟然重生了.....她回到了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这一次,她选择了自己的意愿,与舅舅的公司失之交臂,这也许是对的。她忘不掉上一世被舅舅以及他女儿的折磨,这一世,她决定,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也要让这对父女尝尝当初他们欠下的恶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乱世情缘之少年江湖

    乱世情缘之少年江湖

    乱世中江湖上动荡不定,各路人马都派出人手去寻找传说中可拯救国家也可毁灭一个国家的暗含于《绝圣经》的藏宝图。云楚出生于动乱之中,自幼在鬼王谷中长大与爷爷相依为命,生性活泼开朗率真单纯的云楚在一次偶然的救人中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爷爷的策划下与元穆明踏上了寻找宝藏的旅途。一路上认识了逃婚的慕容雪、萧安,冷淡不言语的张扬,在危险重重磨难中他们一行人到底会经历怎样的危险……他们又会如何解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豪门霸爱:冷酷总裁绝宠妻

    豪门霸爱:冷酷总裁绝宠妻

    曾经他宠她如命,一场误会让她与他心里破碎,一场错过让他与她永久别离。曾经他是她家里从孤儿院带回来的,他对她唯命侍从,一场阴谋让她不得不将他送去意大利。五年后,他失去了记忆忘记了她,他成了巨星,而她却为了继母的医疗费不得不进入演艺圈..........
  • 柯南世界穿越记

    柯南世界穿越记

    为了报杀父之仇儿走上杀手道路的李玉华在报完杀父之仇后被国际警察击毙了原本应该轮回转世但是时空错乱了不小心转世到了柯南的世界
  • 进击仙皇

    进击仙皇

    一名热爱动漫的地球少年人人穿越异界,依靠地球文化、漫画,自创绝学。问鼎异界,遨游大陆,修炼成神,进入仙界。傲视诸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