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8100000003

第3章 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1)

孔子为什么文学地位那么高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孔子在整理古籍方面功劳甚巨。据说,《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都是因为孔子的整理、传授,才得以流传后世的。除《乐》后来失传以外,其他5部重要典籍我们现在仍可获得。因为当时还没有私人著述的风气,孔子并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世。幸赖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将他的言论记录下来,汇成《论语》一书,才使后人能够领略这位哲人的风采。《论语》成书的年代,大约在战国初期,即公元前400年左右。全书20篇,各取篇首二三字为题,篇题与内容、同篇的各章之间,没有逻辑联系。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古时候,孔子被尊奉为“至圣先师”,皇帝每年要到孔庙祭拜他。在学堂里也挂着孔子的画像或设孔子的牌位,孩子们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孔子磕头行礼。

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一书,其核心思想是“仁义”,主张“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孟子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就是散文创作,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唐宋时的散文大师,几乎都以孟子的文章为典范。

墨子的主要思想“兼爱”是什么含义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

墨子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十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在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为“显学”。

庄子的无为思想具体指什么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学风文风。他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璞归真。他把提倡仁义和是非看做加在人身上的刑罚,对当时统治者的“仁义”和“法治”进行抨击,他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

庄子这些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荀子主张“人性恶”的观点吗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屈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吗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诗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悲剧诗人。出身于楚国王族,有高度的修养和爱国情怀。楚怀王时,官至左徒,参与楚国内政外交大事。主张举贤授能,变法图强,遭到保守派的谗害排挤。怀王时曾被放逐于汉北一带;顷襄王时,被第二次放逐,从此漂泊于江南鄂渚对岸一带。在长期的流放生涯中,他不改初衷,关怀人民,注视着故国政局的变化。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破郢都,楚王客死于秦,人民陷入国破家亡、流离失所之困境,屈原悲愤绝望,自投于汨罗江。

屈原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屈原对后世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他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积极顽强的斗争精神给一切追求光明、坚持正义的士人以精神上的感召力;二是他富有个性的作品与《诗经》一起成为我国诗史的两大源头,衣被了历代诗人。从此,中国诗歌从集体歌唱走向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司马迁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

司马迁(约前145—前87),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刘向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目录学之祖

刘向(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年仅12岁时便任专为皇帝引御车的辇郎,20岁时官任谏议大夫。为人聪明好学,精通儒家和道家方术之学,又写得一手好文章,常被汉宣帝重用。后因所献炼金术不灵验,被宣判死罪。不久被赦免复出,任郎中,给事黄门,升散骑、谏大夫、给事中。汉元帝时又被提升为散骑、宗正、给事中,成为当时辅政4位大臣之一。曾用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得失,并弹劾外戚,抨击宦官专权误国。前后两次入狱,免官数年。汉成帝即位,他更名刘向,复出任中郎,使领护三辅都水,升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

刘向为人随和,廉靖乐道,不争世俗,专心研思儒家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终于成为一代宗师。刘向的著作有《洪苑行传论》、《新序》、《说苑》、《别录》及辞赋等数十篇,其中《别录》为我国目录学的奠基之作。刘向也因此被公认为中国目录学之祖。

班固撰写的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是什么

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辞赋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年少时,就能属文,16岁入洛阳太学。又性情宽和谦让,因此深为当时儒者所钦重。其父班彪是当时著名学者,曾作《史记后传》65篇,补写《史记》以后西汉的历史。班彪死后,他想要补完全书,后有人告发他私改国史,捕入京兆狱。其弟班超上书辩解,获释,汉明帝很赞赏班固的才能召为兰台令史,转迁为郎典校秘书。自明帝永平中奉诏修史,经过多年努力,于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完成《汉书》的写作。。《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了自汉高祖至王莽时期229年的事迹,叙述人物事实忠于史实,保持了“良史”的某些传统。章帝时班固任玄武司马。和帝永元元年(89),随大将军窦宪征匈奴为中护军。宪骄横获罪,班固被牵连入狱,死于狱中。班固是东汉前期最著名的辞赋家,著有《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等。

为什么说曹操既是政治家、军事家,又是文学家、诗人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诸葛亮被千古传诵的名篇是什么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号卧龙。建安十二年(207),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吴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章武三年(223),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227),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将后事托付姜维。诗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陶渊明为什么被称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九江)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赫,官至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他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与散文家。陶诗今存125首。陶文今存12篇。《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因此,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谢灵运作为“山水诗鼻祖”影响了谁

谢灵运(385—433),东晋时代的诗人,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称为“山水诗鼻祖”。是南北朝时期与陆机齐名的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晋末曾出任为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豫州刺史刘毅的记室参军,北府兵将领刘裕的太尉参军等。入宋后,因刘裕采取压抑士族政策,降爵为康乐侯,出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等职。元嘉十年(433)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

贺知章最脍炙人口的两首诗是什么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时即以诗文知名。证圣元年(695)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转太常少卿、集贤院学士。开元十三年(725)擢礼部侍郎,官至秘书监。故人称“贺秘监”,又简称“贺监”。天宝三年(744)辞官还乡为道士,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享年86岁。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现存诗19首。

王之涣哪首绝句堪称唐诗中的精品

王之涣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诗作很多,传说因其表兄在协助整理时不慎失火焚毁。《全唐诗》第253卷中仅载有6首,《登鹳雀楼》、《送别》、《宴词》、《九日送别》各一首,《凉州词》二首。绝句《登鹳雀楼》流传千古,脍炙人口,堪称唐诗中的精品。特别是后两句,已成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至理名言。

孟浩然以写哪类诗为主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孟诗不事雕琢,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王昌龄为什么被誉为“七绝圣手”

同类推荐
  • 狼王洛玻

    狼王洛玻

    洛玻是狼群中的佼佼者,不仅长得高大,还非常聪明诡诈,是个卓越的首领,称霸喀伦坡山谷数年。可威风凛凛的它只有几名随从,但都很有名望。它们在喀伦坡地区横行霸道,肆无忌惮。农场主们对狼群的随意破坏愤恨不已,捉拿狼王的悬赏奖金一度高到可怕的程度,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抓捕洛玻,但均以失败告终。狼群中的布兰卡不听洛玻叮嘱,肆意妄为,陷入敌人特别设置的陷阱中被猎人捕捉,洛玻为了拯救它也陷入了陷阱中……
  • 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眼慧心的故事

    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眼慧心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 世界名吃(学无涯丛书)

    世界名吃(学无涯丛书)

    《世界名吃(学无涯丛书)》本书主要介绍了世界上许多名吃的故事和做法。
  • 我的第一本考古探索发现全纪录

    我的第一本考古探索发现全纪录

    考古学是根据古人遗留下的实物资料,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考古学”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研究古代之学“。历宓越古老,文字记载越少,考古学的重要性就越显著。考古的前身是中国古代的金石学。
  • 米苏岛上的精灵屋

    米苏岛上的精灵屋

    《奇幻炫彩珠:米苏岛上的精灵屋》内容简介:男生夏禾重回家乡米苏岛,得知父亲当年含冤而死后,为了查明真相,他义无反顾地闯进充满晦气的神秘小屋,跟炫蓝珠家族开展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最终夏禾能帮父亲翻案昭雪吗?
热门推荐
  • 记得我曾爱过你

    记得我曾爱过你

    安清柠一直觉得最难过的瞬间是她爱而不得的时候。和苏淮远结婚后,她才知道不是。而是她和他再也没有以后。苏淮远给过她的没有给过她的。都要给另外一个人。而她连眼红的资格都没有。
  • 与心灵对话:改变你一生的60个心理实验

    与心灵对话:改变你一生的60个心理实验

    自然界的规律、社会的规律往往和人生的规律惊人的相似。人生的真谛不在于悟了多久,而在于有没有悟到点子上。人的一生不停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实验,并随时检验着实验的效果,有时还要反复实验。如果将人生比作以一生的时间跨度为实验周期、以人日常生活为实场景的大实验也不为过。这是人一生下来就开始进行的、富有哲理与人文内涵的实验。你在不同时期对某一种实验的感悟是不同的,就像读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少年时阅读,觉得好笑;中年时阅读,使人深思;老年时再读一遍,潸然泪下。可惜的是,许多人对这个实验的结论并没有认清,虚度了一生;而庆幸的是,有人从实验中得到了自己所希望的完美。
  • 最强献祭升级系统

    最强献祭升级系统

    ”叮!恭喜宿主献祭成功,获得太子洗衣液一瓶;“”叮!恭喜宿主献祭成功,获得叼牌超能皂一块;“”叮!恭喜宿主献祭成功,获得愤怒勋章1枚;”“叮!恭喜宿主献祭成功,获得暴击骰子一枚;”“叮!……”“叮!……”游戏宅叶天正在玩一款企鹅仙侠手游,一时心痒,冲个三千软妹币,发了个游戏红包;结果被某位未知存在搞到了仙武大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塌天地

    塌天地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纵使为爱之而满身罪孽,屠城万千,人神共愤,佛怒滔天!那又如何?我心存光明,脚下尸骨万千,一个人独行,背后血漫大地,哪怕有一天不被理解,我也一往无前!天劫?你问苍天,天雷敢来吗?你问日月,星辰敢动吗?你问大地,天能奈我何?茫茫世间为吾所爱不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黑曼巴之鬼祭

    黑曼巴之鬼祭

    鬼祭樱花,无物不杀;鬼祭樱花,平凡却奢华,职业学校的依然耸立,惊天骇事的秘密浮出水面,迷雾重重。诅咒还是报复,夜晚钟声的敲响,不知不觉的飘荡,云雾缭绕中的凌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素雪清尘

    素雪清尘

    世间繁华,不过是过眼云烟,她所愿所求,不过是亲人相伴,一世心安,但事事又岂能尽如她所愿?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本应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相府小姐,但父亲的冷酷无情,娘亲的意外失踪,如今就连哥哥也要抛下她,或许,她注定是所有人的负累。“丫头,灰头土脸的,干啥呢!”她翻墙爬出后院,生出了离家的念头,但脚后跟还没站稳,就被那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她抬头望去,只见在墙边的梨花树下,静立着一位少年,指尖梨花胜雪,但他嘴角的那丝笑容,却温柔了她今后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