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8200000010

第10章 扬神威铸铜造像(1)

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造像群和众多精美的青铜器物,显示出这个时期古蜀国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是古蜀王国统治秩序的体现和象征。

作为三星堆文化的内核和精髓所在,该遗址出土青铜器有900余件,其中以造型各异的大批青铜人像、人头像、人面像、兽面像和青铜树最为典型,另外还有跪坐人像、人首鸟身像、人形牌饰、尊、罍、戈、鸟、鸡、虎,以及铃等挂饰。部分器物形体硕大,形制复杂,具有强烈的视觉震撼力。铜人面具等带有浓郁的神巫和神权色彩器物的出现,同时伴随着大量的铜礼器、乐器、挂饰等,足见其礼仪文化的发达程度。

金沙遗址出土铜器2000余件,器形种类主要有立人像、人头像、菱形眼形器、眼泡、鸟形器、兽面、虎、龙首形器、鱼形铜箔、龟贝形挂饰、扇贝形挂饰、璧形器、曲刃戈、尊、罍等残件。金沙遗址的铜器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器型都较小,器类也不丰富;二是绝大部分铜器都不能独立成器,可能是其他大型器物的附件。三星堆与金沙出土的青铜器,无论是器形还是铸造工艺,都呈现出一脉相承的迹象。

古蜀王国在祭祀活动中行使的是一套以青铜造像群为主的礼乐,这与中原殷商王朝用青铜器作为等级象征及祭祀供奉的宗庙彝器有很大区别,显示出古蜀王国独特的礼仪制度。

铜立人像

商代

通高262厘米,人像高172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人像与底座两部分。人像脸形方阔,宽眉大目,高鼻阔嘴,双耳外张,耳廓有卷云纹装饰,耳垂各有一穿孔。头戴饰有兽面纹和回形纹的花状高冠,身着三层窄袖半臂式右衽上衣,内衣后裾下垂如燕尾。衣服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肩佩方格纹带饰。人像双臂抱握于胸前,双手环握中空,左右手腕各戴有三个手镯。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铜立人像基本采用写实手法,其高矮、比例及动作均与真人相仿,但人像的眼、耳、手部较为夸张,可能是借此来强化其超凡的能力。

人像庄严肃穆,威风凛凛,气度非凡,推测其身份应是国王兼大巫师一类人物,是神权与王权最高权力的象征。人像手中所持法器,研究者有的认为是琮,有的认为是权杖,有的认为是大象牙,也有的认为他什么也没拿,是在做一种特定的祭祀姿势。

青铜立像出土的场面

青铜兽面

商代

高20.8厘米,宽26.9厘米,厚0.25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薄片状,兽面呈一对卷角卷尾的夔龙向两面展开。方颐,长眉上卷,直达龙尾端,双眼圆睁,长直鼻,鼻翼较小,阔口,露齿,夔龙形双耳。头顶卷角下及嘴角两侧各有一小圆孔,颌下有一对相向的夔龙承托兽面。

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共出土青铜兽面九件,分三种类型。

学者推测,不同的类型可能代表着在神巫文化意义上的等秩差别,隐喻了它们神力的大小或功能的差异。兽面的造型是对自然界某种兽类的夸张变形。先民将这种相貌凶猛威严的神兽作为辟邪除患的神物加以崇拜,以祈福禳灾。各型兽面具上均有4个呈规律分布的小圆孔,估计是用来穿套线状物,将兽面系挂绑定在柱头或其他匹配物上。

呈方型,倒八字形刀眉,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极度夸张,呈柱状外凸达16厘米;角尺状的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上饰卷云纹,耳尖部呈桃尖状;鹰钩鼻,鼻翼呈旋涡状向上内卷;口阔而深,口角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状;下颌前伸;额部正中有一方孔,可能原补铸有精美的额饰。面具线条流畅优美,轮廓清晰明快,体现出灵动的美感,其超现实的造型又透露出神秘肃穆,威严大气,给人以强烈的震憾感。

纵目面具“千里眼”、“顺风耳”的奇异造型表明其并非普通的人面像,而是一种人神同形、人神合一的意象造型。多数学者认为其造型符合古史传说中蜀族始祖蚕丛“纵目”的特征,可能表现的正是古蜀人的祖先神造像。也有学者认为应是兽面具,或认为面具左右伸展的大耳是杜鹃鸟的翅膀,应是第四代蜀王杜宇的形象,或认为它是太阳神形象等等。众说纷纭,但毋庸置疑,这件面具应是放置于神庙供人顶礼膜拜的神器。

发掘现场场景

铜纵目面具

商代

高66厘米,宽138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铜人面具

商代

高12.6厘米,宽15.8厘米,厚0.25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呈“U”形,宽颐广额,棱角分明,眼、眉、鼻、颧骨皆突出于面部,粗长眉作扬起状。面具的两侧上下及额部正中多有方形穿孔,系利用面具上的穿孔将其上下串挂在木柱上,作为古蜀人的图腾柱长期陈置、供人膜拜。三星堆铜面具的功能用途当主要是作为吁请神灵降临、祭祀祈祷的对象,应是陈置在宗庙某一单元空间中或装配在宗庙中的某种专设物件上供人膜拜的神器。大青铜人面具共出土20余件,绝大部分出自二号坑。一次性出土如此多的铜人面具,这在目前我国考古发现中尚属首次。

铜人面具

商代

高25.5厘米,宽37.8厘米,厚0.4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商代

高45.8厘米,头纵径17.8厘米,横径15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圆顶戴笄。额头上一圈丝带,头发与面部界限分明,脑后的发笄已脱落。长脸宽颐,脸庞瘦削,宽眉大眼,眼角上挑,颧骨略凸,鼻翼较宽,阔口紧闭,神情肃穆。大耳外张,耳廓有卷云纹装饰,耳垂穿孔,可能是用于悬挂耳环之类的装饰品。面部贴有一层金箔,形成金面,是用金块捶揲成金皮,然后依照人头像造型,上齐额,下包颐,左右两侧罩耳,眼眉镂空。面罩与人头像的黏合方法,系用生漆调和石灰作为黏合剂,将金面罩贴于铜头像上。整件人头像金光熠熠、耀人眼目,尊严高贵,气度非凡。

青铜人头像粘贴金面罩,说明当时的古蜀人已视金为尊。人头像作为常设于神庙中的祭祀神像,在其面部贴金,目的并非仅仅为了美观,而与祭祀内容和对象有关,金面罩或许有娱神以使神更灵验的作用。在三星堆众多的青铜人头像中,戴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仅有4件,分平顶和圆顶两型,可能代表了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平顶、方颐、粗眉、立眼、蒜头鼻、阔口、大耳,耳垂穿孔,颈较粗,前后呈倒三角形。发辫垂于脑后,上端扎束。

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共出土铜人头像50多件,此类平项人头像共出土35件,是出土数量最多的一类。头像颈部呈现倒三角形,推测是应另有铜质或其他材质的身躯或木桩与之结合使用。部分青铜人头像面部残留的黑彩或朱砂痕迹,说明这是一类原施彩绘的头像,可能是表现尊崇身份,或某种巫术和宗教用意。青铜人头像很可能就是古蜀国统治集团的高级成员之造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这批雕像则反映了以古蜀族为中心的多元一体的民族构成。

青铜人头像

商代

高39.1厘米,头纵径13.6厘米,横径12.3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青铜人头像

商代

通高42.5厘米,宽19.8厘米,纵径15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青铜人头像

商代

高36.3厘米,头纵径13.6厘米,横径11.2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青铜人头像

商代

高36.6厘米,宽17.3厘米,纵径13.8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铜眼形器

商代

长57.3厘米,宽23.4厘米,厚0.3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三星堆出土菱形眼形器29件,钝角三角形眼形器23件,直角三角形眼形器19件。两件钝三角形器、四件直角三角形器分别可拼合成一个菱形。三星堆大量眼形器的出土是古蜀人崇拜眼睛的实物例证。从巫教文化的角度理解,古蜀人崇拜眼睛的文化心理当与认为巫师的眼睛具有能见神鬼幽明的神奇功能这一观念有关。同时,“眼睛”又是表征太阳的一种符号,可能古蜀人把眼睛作为太阳的象征顶礼膜拜。“蜀”字,东汉许慎的《说文》释为“葵中蚕也”,就是野葵上一种像蚕的虫子,一旦受到攻击,便会蜷曲身子,露出一种特殊的斑纹,如一对毒蛇的眼睛。由此亦可知蜀文化和眼睛的深厚渊源。

呈菱形,中间高四角低,四周为直边,对边基本平行。中部眼球呈圆形凸起,周围下凹,其左右眼角处各起棱脊,四角有小圆孔应是起安装固定作用的。整体形态很像一只抽象化了的大眼睛:

眼眶被简化为菱形,中央的凸圆表示瞳孔,两侧的三角表示眼睑。

铜眼形器

商代

①长55.1厘米,宽13.2厘米,厚0.2厘米

②长54.2厘米,宽12.8厘米,厚0.2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1组2件,单件呈钝角三角形,可拼合成菱形眼形器。周边斜平,中部凸起的眼球呈半球状,拼合后形成完整的眼球形状。

铜眼形器

商代

①长25.6厘米,宽12.2厘米,厚0.3厘米②长27.5厘米,宽12.5厘米,厚0.25厘米

③长30厘米,宽14.21厘米,厚0.3厘米④长29.6厘米,宽12.2厘米,厚0.2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1组4件,单件呈直角三角形,可拼合为菱形眼形器,其间形成纵横不同走向的“V”形沟槽。

这种由4件拼合的眼形器以及钝角三角形眼形器与完整的菱形眼形器在象征意义上或功能意义上的差别,尚不清楚。

铜龙形饰

商代

残高17.5厘米,宽7.7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龙形饰仅存头部,器形扁平,龙张口,口中铸上下两排共6个圆孔,可能表现的是牙齿,上吻向后勾卷,龙角长,S型长眼延伸至角端,耳廓宽大。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最为神秘莫测的复合型神物,具有多重文化隐喻功能,是协助巫觋布阵施法、登天通神的重要辅具,拥有崇高的地位。三星堆青铜龙造型器物大约有40件左右,造型变化丰富,风格雄奇古异,极具地方文化特色。

铜跪坐人像

商代

高12.4厘米,宽5.8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呈卷槽状的半圆雕正跪式,头戴盔形装饰,方脸宽颐,粗眉大眼,眼角上翘,直鼻阔口,嘴唇紧闭,形似面罩,身穿对襟长袖衣衫,腰间系带,两手捧腹,呈恭敬之态,其整体形象表现出一种阴郁压抑的情绪。推测人像可能是古蜀国的中上层贵族,其正跪式或许是一种施用于古蜀人祭祀祖先或神灵的隆重仪式中的特定礼仪姿势。

铜虎形器

商代

残高10.8厘米,圈足径7.8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通体呈圆圈形,虎身肥硕,四足立于圈座上。虎头较大,双眼圆瞪,大耳尖立,昂首竖尾,呲牙咧嘴,作咆哮状。这也是一件陈置于古蜀国神庙的重器。推测圆形中空的虎身内,可能是套有某种材质的柱形器,也有学者认为,该铜虎原是和同坑出土的铜跪坐人像配合使用,人像置放在虎身的圆圈上。“尚虎”应是古蜀很古老的崇拜习俗,战国时流行于四川的“巴蜀符号”

大量出现的虎图纹,正是“尚虎”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铜虎形牌饰

商代

残长43.4厘米,宽13.05厘米,厚0.4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铜虎巨头立耳,张口露齿,昂首怒目,虎尾下曳,尾尖翘卷,一面微拱呈半浮雕状,光素无纹,另一面全身铸有虎斑纹凹槽,槽内由小方块绿松石镶嵌填充平整。铜虎前后腿部拱面有半环钮,当用来穿绳悬挂。其造型以简驭繁,气韵生动,说明蜀人对虎的观察相当仔细,也表明虎的形象在其心目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残为三段,蛇头部宽大,微上昂,头上有耳,长眼,眼球呈圆形凸起,左颈下有一环钮。蛇身饰菱形云纹,腹部两侧饰有鳞甲和环钮。蛇尾上翘并向前内卷。尾前端两侧饰卷云纹,尾上两侧各有两条凹纹,贯通至尾尖。当是挂在某种物体上作为神物膜拜。古人常视蛇为龙属,二者可互换。蛇与龙一样,是古蜀人眼中通灵、通神的神器圣物,在其神权政治及宗教祭祀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铜蛇

商代

头:残长29.9厘米,宽10.3厘米

身:残长34厘米,宽10.06厘米

尾:残长19.6厘米,宽10.08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铜太阳形器

商代

阳部直径28厘米,高5厘米

直径85厘米

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圆形,正中阳部凸起,其周围五芒呈放射状,与外围晕圈相连接。阳部中心圆孔、晕圈上等距分布的5个圆孔均是作安装固定作用的。器物系采用二次铸造法制成。先铸成晕圈和五道芒条,再用嵌铸法将阳部嵌铸在芒条上,然后在与晕圈衔接处两面钻孔,最后用铆铸法在孔中灌注铜液将芒条铆接牢固。

这件器物是三星堆铜器中最令人费解的几件器物之一。因其与同坑出土的铜神殿屋盖上的“太阳芒纹”的形式相似,器物正中凸起的阳部又与铜眼形器、铜眼泡构型接近,其整体图像特点也与四川珙县僰人悬棺墓岩画及我国南方地区出土铜鼓上的太阳纹饰颇为相像,因此发掘者将其定名为“太阳形器”,是常设在古蜀国神庙中的神器,用于祭祀仪式,钉挂在某种物体之上,作为太阳之象征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但也有学者认为此器是车轮或是盾牌上的盾饰。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及其他一些青铜重器上大量的各式太阳纹饰表明,“太阳崇拜”在古蜀国的宗教文化中颇为突出。可以推知,商代的古蜀国已有专门祭日的仪式,并在古蜀国诸多祭仪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类推荐
  • 李自成陕北史事研究

    李自成陕北史事研究

    本书对李自成的祖墓、乡籍、名号、家世、家境、读书情况,习武战斗生涯、起义前经历、起义后回陕北等历史进行了探讨。
  • 小土匪的崛起

    小土匪的崛起

    春天播撒种子,秋天收获果实,这是一年四季的轮转。在另一个时空,前辈已是将共和主义的种子播撒下,就等着后来人前来施肥催发,而身为后来人的小土匪秦山又该如何在这古代时空里建立新世界,新秩序呢?是沿着前辈未尽的路走,还是开拓出一条新的路途?秦山自有自己的选择。
  • 日趋活跃的商业贸易(下)

    日趋活跃的商业贸易(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 汉末小王爷

    汉末小王爷

    官渡口岸,刘义横刀立马望着曹操,眼中杀机尽显,四方联军军旗涌动,人山人海。刘备、袁绍亦是带领手下骄兵悍将参加了讨伐刘义的联军。“吾乃关云长,谁敢与我一战!”关羽骑赤兔马疾驰而出,手中青龙偃月刀闪着耀眼的寒光,刘义手下先锋乐进持刀跃马而出来战关羽,不过二十余合,乐进不支败走。典韦得到刘义授命飞马来战,张飞从联军军阵转出,直取典韦,两人真乃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走马灯般的厮杀了上百回合不分胜负。刘义想到赵云被刘备暗算,至今还在伤中,联军中还有许多猛将未出,自己这边就只剩下典韦,怕典韦有什么闪失,即令鸣金收兵。“主公,如今吾等必要退回青徐,再做商议,否则必定全军覆没!”郭嘉心中也是万分懊恼,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全线崩溃,诸葛亮果然非同凡响。。。。。。。刘义的三国路为何如此的坎坷,他该如何去完成统一大业,敬请书友们的关注!!
  • 隐世三国

    隐世三国

    汉末衰败,民不聊生。群雄割据,乱世初起。然而历史的齿轮却因一少年的提前出世而偏离了轨道。我叫诸葛谦我现在很慌,因为亮姐姐丢了,我带着企儿下山去找她但是听说他被刘关张三姐妹给绑走了!亮姐姐撑住我一定会把你救出来的!
热门推荐
  • 伤卿入骨

    伤卿入骨

    她爱他,为他舍弃一生。她后悔,开始爱他,他却心灰意冷。她世界之王,她六界之神,他温如旭日,他们如何呢......
  • 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

    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

    处在这个繁纷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究其因素,最基本的对策就是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要留有余地,正所谓“过犹不及”。人活着,兴驻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做成一些事情,成就一番事业。办事要你厨师烧菜一样,掌握火候,才能把事情办好。若办事太死、太绝,到头来,本该成功的事只会在片刻之间化为乌有。本书从各方面告诉你在生活中、工作中、交际中、爱情中……应该怎该把握各种分寸,让你懂得做事如何给对方留有余地,如何才不会把事情做得太绝,让你慢慢地走向成功。
  • 星际网管

    星际网管

    我曾经是菜鸟网管!我曾经是地球上最顶级黑客!我曾经是宇宙星际网络的超级网络管理员!我缔造了新的网络科技,我维护了星际的和平!但是我只想做个一个普通网管!星际战争只是我运营的一款网络游戏!新人写书,有许多写的不好,请多多批评指教。谢谢大家。
  • 蚀心绝恋1

    蚀心绝恋1

    他是名不经传、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她是名门望族、活色生香的富家小姐。可与生俱来的强势,让他义无反顾夺取她的一切,倾尽全力想方设法对她宠入骨、爱入心,使她为他沉沦,付出一切。即使她为了拯救家族利益,不得不与他人许下婚约,不得不抛弃他,与他分手,但她对他的爱也从未停止,还愈发地深。他忍住愤恨,即便央求也是如此霸道,“芊芊,我再给你一次机会,收回刚才的话,不然你会后悔,一定会后悔,这辈子休想我再爱你,休想我再记住你。”
  • 家里头那点儿事

    家里头那点儿事

    是奶奶的孙女,是爸妈的女儿,是弟弟的姐姐,是姐姐的妹妹,是外婆的外孙女,我有着多重身份,但我一直在寻梦……
  • 离别之苦

    离别之苦

    爱这个理由。并不能使所有不道的事都变得合理化。曾经我是你的爱,但现在呢,悄然淡去,然后消失不见。不要拿一个人的往事,去怀疑一个人的本质。“敢问君心里可有魇?”“我的心仅能装一人...”便是你。
  • 李王李

    李王李

    天堂和极乐世界真的存在么?存在,它们只是另一个维度的空间。你怎么知道?灵性觉醒以后就可以看到。灵性觉醒的感觉非常的美妙,它胜过初恋的幸福!并且身体跟运气也会越来越好!总之,是它让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你准备好了么?美好生活已经在那等着你了!这个世界真的很神奇,书的最后一章也许真的会发生!你想获得智慧么?跟我来吧!预言中的紫薇圣人你知道是谁么?知道,我就是助他的人,他马上就会灵性觉醒!为中华之崛起而写书!
  • 难以解释的真实灵异事件

    难以解释的真实灵异事件

    本作品是作者收集亲身经历和亲口听朋友讲述自身的灵异故事,从中悬疑有一些解不开的谜结,不管世上是否存在鬼怪,但,当你阅览本作品后会发现很多的不可思议甚至有可能某些情节你自己也亲身经历过...
  • 繁落尽散

    繁落尽散

    ,,,每个人都有一段过去无法忘记,,都有迷茫的时候,不知所措杨晨就是如此
  • 梦花声影

    梦花声影

    这个故事没有一个主角,这是很久之前的一件事了,他很神秘,还请读者来为我揭开这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