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99800000037

第37章 保护昆曲应该重视抢救堂名

陈有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昆曲艺术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已经5周年了,专业昆剧团和业余曲社这两方面军已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但是还有昆曲堂名这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却还未引起足够重视而正奄奄一息即将灭绝。

堂名别称“歌吹”(和“鼓手”谐音),俗称“小唱”或“打唱”,它是婚丧喜庆宴宾娱客时奏乐唱戏的职业性的坐唱班子。每班6~8人,围坐在厅堂或廊檐下的两张方桌旁。有的庙里还有专门的打唱台。昆曲堂名过去只唱选曲或散曲,后来也唱折子戏或全剧,以唱折子戏为主。除了坐唱不化妆表演外,其他唱白谐浑,锣钹鼓点,均与登台演出的昆剧无别。堂名艺人一般都是一专多能的多面手,既能唱曲,又能奏乐。唱曲时,可以分别任生、旦、净、末、丑等各种角色;奏乐时,可以吹、拉、弹、打,演奏各种乐器。他们是苏南地区城乡中一支重要的民间音乐戏曲队伍。据我们太仓在1986年前后《中国戏曲志》普查编纂工作中各乡镇戏曲资料的统计:光绪以来,太仓全县的堂名鼓手小唱班始终保持在40多个,其中道士班约占1/4,成为一支活跃在民间的昆曲坐唱队伍,是普及昆剧的重要力量。

我认为要保护昆剧就应该重视和发挥昆曲堂名的作用。

一、昆曲堂名是培养昆曲人才的重要途径

堂名艺人到昆剧团里去,因为熟悉曲调和多种乐器,当个伴奏的乐师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如果台型、身材好,在舞台表演艺术上肯下功夫,就能当演员,甚至成为著名的演员。清末民初被誉为“一等第一花旦”的周凤林,就是苏州的堂名艺人。我们太仓的例子也不少:浙江昆剧团里有周品臣、陈祖赓,苏昆里有高昌林,都是堂名出身的乐师。家住太仓县鼓手街北面的包棣华擅唱昆曲和吹笛,在同行中享有盛誉,曾去南京、汉口、青岛、天津、上海、重庆等地传艺。1954年经朱传茗介绍,在上海戏曲学校昆曲班任教,1980年在上海病逝,校长俞振飞等为他开了追悼会。包棣华临终前,将很多成套的昆曲剧本及心爱的铜笛献给学校。西郊镇光裕堂的高步云在1921年苏州昆剧传习所创办时被聘为第一任笛师,并和沈月泉、沈斌泉、许彩金等,各教一组学生。他教的一组有沈梅生、华和卿(传萍)、华金林(传铨)、汪福生(传钤)、季根寿、薛深宝(传钢)、袁福田(传藩)、沈永寿(传芹)、沈建高(传球)、方三寿(传芸)、陈炳生(传琦)、蔡菊生(传锐),开业戏是《赐福》、《上寿》、《请郎花烛》、《定情赐盒》等。著名传字辈艺人朱传茗是太仓璜泾人,其先辈就坐唱昆曲。他在鸿庆堂堂名班里随父辈们学艺,考入苏州昆剧传习所后,在许彩金、尤彩云两位老师亲授下学习闺门旦,周传瑛说他是“传习所出科时就出挑的昆旦”。他在沪、苏及杭嘉湘一带声誉卓著,剧界有“北梅(兰芳)南朱(传茗)”之誉。1951年8月,他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艺术室工作,常为各剧种旦角演员传授昆剧技艺。自1954年起,还先后任昆曲演员训练班及上海市戏曲学校昆剧教师,主教五旦,主要传人有张洵澎、蔡瑶铣、华文漪、王英姿、张静娴等,张继青、柳继雁等“继”字辈演员亦受过其教诲。

昆山吴秀松也出身堂名世家,是永和堂班主。20年代起,他改业曲师,常在昆山、常州一带曲社授艺。他工于冠生,对其他各行也皆精通,能戏达六七百折之多,并精于厌笛,又熟谙音韵之学,对于四声阴阳、清浊尖团、南北音别等无不了如指掌,有“江南一笛”与“音韵活字典”之誉。1956年应邀到江苏省戏曲学校、江苏省苏昆剧团任教,张继青等“继”字辈演员大多受过他的教诲。高慰伯也是昆山昆曲堂名,1959年受聘为江苏省戏曲学校昆曲班笛师,经他拍曲司笛的有1958届、1960届、1978届三批昆剧班学员,江苏省昆剧院笛师王建农就是他的优秀弟子。他常为俞振飞、汪世瑜等名家伴奏,还曾长期为业余曲社拍曲吹笛。

二、昆曲堂名是培养观众、普及昆剧的重要力量

专业剧团的数量有限,而昆曲堂名遍布城乡。在昆剧衰落的时候,苏南地区还有大批堂名艺人坐唱昆曲。我国最后一个专业昆班(全福班)解体时,太仓全县有42个堂名鼓手小唱班,从业艺人400人左右。1941年,传字辈艺人组织的仙霓社解散时,昆剧又一次绝响,然而太仓全县还有堂名班47个,400多人从业(其中6个班唱京剧,6个班京昆兼唱,35个班专唱昆曲),维持着昆剧“衰而不亡”的局面,显示着堂名在培养观众、普及昆剧方面的重要作用。

观众只有对剧情理解了且经常接触才能有兴趣。文人学士之所以喜爱昆曲,就因为他们了解剧情唱词,把钻研音律、考究字眼、哼唱昆曲当作高雅之事。一般群众听了坐唱再看演出,或者看了演出再听坐唱,都能加深理解、加深印象,对培养感情、普及昆剧能起很大作用。

现在不少人对昆剧等中国戏曲不感兴趣,除了曲文深奥、剧情难懂、节奏较慢等等原因外,很少接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只抓专业剧团演戏,而不同时着力抓好普及昆曲、培养观众,演戏时票卖不出去,演一场亏一场,国家也补贴不起。但如果经济困难就少演,观众则更少。如此恶性循环,昆剧也就难以振兴。专业演员面对这样的局面,长此以往也会泄气、不安心。专业昆剧队伍不能巩固,保护、抢救、振兴昆剧则将成泡影。

清末民初,太仓城内西火神庙里设有昆曲曲局,成员达100多人,在堂名中聘请著名曲师伍春如、高步云、包棣华等授曲,平时分十几处定期拍曲。1916年,太仓城中成立了青年俱乐部,成员有200多人,分布在城乡各地,每年夏季(堂名淡季)延请伍春如、高步云等曲师做“拍先”,中秋节举行全县性昆曲清唱会演。曲友、票友家里摆花局时,也要请堂名鼓手小唱班去配乐伴奏。由于太仓有很多昆剧爱好者,每逢昆剧团来演出,都热烈欢迎。双凤乡是昆曲基础深厚的地区,清末秀才毛凤台发起组织了定音局,经常拍曲唱和,请堂名中的胡敬臣、胡钟彝、胡银魁、周福卿、周漱卿、周沁卿、周婉卿等曲师教曲,还请全福班艺人吴义生到双凤指导。在1906—1919年期间,曾邀请全福班四次到双凤的总管堂、城隍庙、周神庙等处演出,观众踊跃。总管堂搭台演出时,观众数千,挤得戏台也塌掉了。解放前仙霓社和浙江国风苏昆剧团都到双凤展演过。

普及昆曲最突出的是高步云。他除了在太仓、苏州拍曲吹笛做拍先之外,1922年随王季烈到天津,后又到北京,通过大学任教、曲社拍曲、电台吹笛、剧场伴奏、编写剧本、为毛主席诗词谱曲等等形式,不遗余力地普及昆曲。他在北京10所大专院校任教的20多年中,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解放后,他被马思聪院长聘为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专门从事昆曲的考证、整理、出版工作。他在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昆曲本就有《山门夜奔》、《昆曲吹打曲牌》等11部,为昆剧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恢复发展堂名,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

我国人口众多,劳力过剩,改革开放以后,生产科学技术发展了,应该增加各种就业项目,恢复发展堂名即能增加就业人口。过去新塘农村等地就有一些比较富裕的人家,眼看农村里一些人搞迷信、赌博、偷情……“无事生非”,他们特地买了乐器鼓励他们的子女练习演奏江南丝竹,在庙会、街会、婚寿喜庆时演奏助兴。农村有了正当的活动后,歪风邪气大大减少。有一些江南丝竹社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水平提高了,学习昆曲、京剧后转变为职业性的堂名班。方家乔一带的叫新方班,城厢镇南门街的建立了三星堂堂名班。堂名班子活跃后,也带动了一批文艺人才学习戏曲,学习江南丝竹,大大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太仓全市城乡有40多个班社,400多人靠堂名鼓手为生,演唱时可以吸引大批群众,能减少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而且堂名演唱昆曲、京剧、地方戏,寓教于乐,很有现实意义,如《十五贯》提倡调查研究,正确办案;《鸣凤记》、《千忠戳》提倡忠君爱民,除奸锄暴;《牡丹亭》寓有个性解放的深意;《训子·刀会》写关羽不怕鲁肃邀请有诈,毅然单刀赴会,制服鲁肃;《玉答记》和《思凡·下山》等写和尚、尼姑还俗,过正常人的生活;《桃花扇》写侯方域与李香君离合之情,寓明清易代的兴亡之感,提倡保持、发扬民族气节;《琵琶记》[吃糠]表扬赵五娘孝敬公婆,遭灾年时把米饭给公婆吃,自己却偷偷吃糠皮……许多剧目形象化地对人们进行深刻的传统道德教育,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

昆曲堂名是民族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这是必然的。在极“左”路线影响下,过去曾把它和“迷信”、“铺张浪费”联系在一起,宁左勿右地加以限制、打击、禁止、取缔。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时,受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影响,崇尚外来文化,忽视民族文化,不分青红皂白,不分主流支流,对堂名歌吹活动一棍子打死,没收乐器,加以取缔。因此,老艺人没有积极性,年轻人也没有愿意接班的,昆曲堂名濒于灭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拨乱反正,制定执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保护和振兴昆剧也抓得较早,但虽然重视了抓专业剧团和业余曲社,却忽视了坐唱昆曲堂名。

坐唱昆曲堂名在建国以后,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遭到了惨重的摧残,长期停止活动,艺人们哀叹“我们是末代堂名了”。但是也有一些老艺人对堂名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偷偷地保留了一部分曲本、乐器,希望能“重整旗鼓”、“东山再起”。1986年《中国戏曲志》普查编纂工作中,我们访问这些老人,艺人们看到了一线曙光。1989年苏州虎丘曲会时,全国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徐坤荣来太仓,我们和双凤文化站站长徐松明动员组织了双凤、沙溪的一些艺人参加了虎丘曲会,在千人石上演奏了《走八拍》,在沁兰厅演唱了昆曲。

艺人们在虎丘曲会上看到中央重视,专业昆剧团、业余曲社为振兴昆剧出力,鼓起了劲头。双凤公社趁热打铁成立了凤鸣昆曲社,包括当时的戏曲资料员毛林浓,共有10人,定期集中排练。重阳老人节、春节以及艺人的孙儿结婚时,集中演唱,但基本上是业余性质。要重新振兴必须要走上职业化道路,才能“以师带徒”、“后继有人”。我在1990年苏州市民文协会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上作了《堂名鼓手亟须抢救》的发言,以及1991年4月纪念苏州昆剧传习所70周年时,江苏省昆剧研讨工作会议在昆山召开,我在会上发言,后《幽情逸韵落人间》专集上刊载了我的论文《振兴昆剧应该重视和发挥昆曲堂名的作用》。在发言中,我建议堂名要纳入文化市场,登记发证,加强管理,承认堂名经营的合法性,促进他们以师带徒重建队伍,但当时有关领导并没有足够重视。

随着宗教信仰政策的落实,建庙、烧香、拜佛、鼓手吹打、道士做道场等民俗活动正逐步恢复,但坐唱“中国戏曲之母”的堂名却奄奄一息,每况愈下。究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堂名艺人年老体衰,牙齿不全,嗓子退化,或长期不唱,唱不好了。过去,一个乡镇的堂名艺人有几个班社,几十个人;现在却没有一个乡镇能组织起一个班社,一个地方只有一两个老人。例如双凤公社原来有余庆堂、集玉堂、三省堂、积善堂、凝远堂等五个班社,几十个艺人。解放后它们迅速衰落,到“文革”前几乎成绝响。1989年虎丘曲会后,合并成立了凤鸣昆曲社,有10人,平时集中排练,重阳节、春节,以及艺人孙儿辈结婚时,坐唱昆曲,但基本上是业余性质。现在这些老艺人大多死亡、中风,只剩社长胡国祥及社员朱振来两位,也已80多岁。2003年春节,胡国祥受人邀请去坐唱。他本人腿脚不方便,没有去,临时组织了新毛陆晋德、新湖顾扬生、杨阿木等人去西郊虹光村演唱了一回。后来,常熟任阳有些老人要听昆曲,却没有人去唱。沙溪镇上只有庆秀堂俞柏生、静益堂王耀宗和勤乐堂陈炳泉三个人,璜径镇朱传茗出身的鸿庆堂已没有人唱昆曲了。城厢镇喜燕堂姚家也没有人接班唱昆曲,北门方家班只剩方金生一人,被汽车撞成骨折,已残废,几十年没唱。

另外,许多艺人几十年不唱昆曲,曲词念白基本上遗忘了,且年纪老了,牙齿掉了,口齿不清,嗓子退化,中气不足,粗浊,低沉,沙哑,不像过去那么美妙动听了。新毛陆晋德已75岁,原是瑞和堂的骨干,曾向包棣华、朱传茗等名师学艺,现在牙齿掉了,唱起来虽韵味浓郁,但口齿不清。最近通过堂名调查的促进,他曾在徐王庙庙会上演唱了《祝发记·渡江》中〔锦缠道〕曲牌,却只有一个人吹笛(唢呐)伴奏。五月四日高真堂庙会上,他还和陆忠仁、时振华演唱了《渡江》一折,竟没有人会伴奏。

第二,道士班子虽有,昆曲却唱不大成。沙溪镇静益堂,王耀宗原来向堂名学习昆曲,白天做道场,晚上坐唱昆曲,唱得不错,现在做道场是恢复了,昆曲却因为后继无人、人员太少、没有人合作,再加上昆曲不太受主顾欢迎,所以唱不起来。璜泾韩家班现在白天做道场时,中间穿插唱一些沪剧、越剧,也唱《上寿》、《上京》、《小天官》等昆曲同场曲,能唱的曲目不多。

第三,昆曲深奥难懂,缺乏市场,后继无人。昆曲文词古典深奥,加上几十年的衰落,老观众也觉得陌生了。昆剧演出往往深奥难懂,大多数年纪较轻的群众既听不懂,也不想听。坐唱昆曲不受欢迎,因此很少有人愿意出钱邀请堂名坐唱昆曲。有喜事的人家,经济条件好的就请一个戏班子(或宣传队、戏曲社)来搭台演戏,或请江南丝竹乐队来演奏助兴;办丧事的人家,虽然有的放录音带奏哀乐,但因为千百年的风俗习惯,常请道士做道场,请鼓手来吹打。但坐唱昆曲却因为没有人要听,没有市场,故年轻人不愿学艺接班。

第四,现存的鼓手、道士,演奏、演唱的质量已不如从前。过去堂名班社多,县市有司乐业公会管理。有一批老听客熟悉昆曲,要“点戏”,带了曲本来听,很容易发现问题,因此艺人们须努力钻研,提高艺技。但是现在形势变了,昆曲没人学艺接班,道士、鼓手中不少人“混饭吃”,演出不合规范,甚至出丧时演奏《我们走在大路上》。

虽然现在堂名艺人数量很少,年老体衰,后继乏人,曲本、乐器散失,听众稀少,要抢救堂名困难重重,但是也有有利条件:

第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昆剧是“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后,昆剧的价值被世界公认,各级领导逐步重视,将其列入抢救保护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工程中,在经济等各方面给予支持。

第二,昆曲优美动听,有艺术魅力。原来有一批老听众还是很喜欢听的。它可以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精神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第三,堂名人数少,不用粉墨登台,不需要什么舞台,不用多大的场地,便于演唱,经济负担较轻。一批企业家愿意“回报社会”,可以出资邀请。

第四,有部分退休的文化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可以吸收他们参加并发挥他们的作用,也可以安置一批年轻的文艺爱好者就业,解决劳动力出路。

第五,现在交通方便,艺人集中可以乘汽车、出租车,联络有电话、手机、小灵通。

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抢救保护措施:

第一,首先要重视,把抢救恢复堂名坐唱列入抢救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工程中,配备得力干部,树立“刻不容缓”的观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第二,集中现在的老艺人,为他们配齐曲本、乐器,明确分工后组织他们排练坐唱的折子、曲牌,并安排演唱、录音、录像。

第三,恢复营业性演出,并列入文化市场管理范畴,发放经营许可证,要求其合法经营,当然在政策上要实行倾斜、优待。

第四,提倡老艺人带徒授艺,鼓励年轻人学艺接班。现在收费演奏的鼓手、道士,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进行登记考核,规定只有取得资格后,才允许合法经营。

第五,建立专业昆剧团、昆曲传习所,培训一批坐唱昆曲人才,进而充实到堂名班社。堂名班社也可以选送培训的对象参加学习,培训费用优惠或免费。

第六,可以鼓励道士班兼业堂名,坐唱昆曲,从而丰富曲目,提高水平。

第七,在适当时候文化部门可以举行汇演,社会上可以恢复“双堂”促进竞争,提高技艺,丰富曲目,也可以吸取其他兄弟艺术品种的经验,丰富发展堂名艺术,使群众更加喜爱。

同类推荐
  • 揭秘五千年的科技世界

    揭秘五千年的科技世界

    本书介绍了古埃及科技的骄傲、哈雷彗星的发现、从磁波到无线电、超导的发现与应用、生命科学的发展等传奇故事。
  • 新课程百科知识-生命的进化

    新课程百科知识-生命的进化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文字,舞蹈,地理,自然,音乐,雕塑,丹青等文化知识。
  • 趣味科学(科学知识大课堂)

    趣味科学(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探索未知-浅析水

    探索未知-浅析水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昆虫的生存之道

    昆虫的生存之道

    本书作者以科学的态度,仔细观察了昆虫的世界,用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科学试验的结论,真实地介绍了许许多多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世轮回之归尘

    三世轮回之归尘

    一个身体,两个元神,到底谁是本尊,另一个身份又是何人,为何是他?“你是谁?为什么在我的身体里?”“我吗?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在或者说,我是我,你是你。”“我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根本没想过什么拯救天下苍生,我只想保护好身边的人而已”
  • 若你在身旁

    若你在身旁

    “乔隐,遇见你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所以你不准离开我,永远都不准”“离开?你猜啊……”我是你的星星,会永远守护着你,直到我坠落的那一刻………………“你知道吗?没遇到你之前,我的世界一片黑暗,是你,点燃了我的世界”…………人的一生,若能找到一个愿意善待你并且喜欢你爱你的人,而那个人也恰好是你喜欢你爱的人,那么,就请不要放手……再大的困难也一起面对,哪怕万劫不复……因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既然爱着,又何必让性别成为爱的枷锁……一世……一双人……
  • 蕾seven

    蕾seven

    。。。。。。。。。。。。。。。。。。。个人经历
  • 感谢生命中的所有过往

    感谢生命中的所有过往

    真正的成长,不是外表的成熟,而是能勇敢地面对所有的不幸,勇于承受孤独、平淡、失意。本书以此为主旨,带你学会以感激之心面对过去的种种经历,以释然的态度面对曾经的遗憾和失意、挫折和迷茫,感谢那些折磨过你的人和事,将所有的经历都化为人生最值得珍藏的财富。
  • 皮卡丘是个宅

    皮卡丘是个宅

    一个没有名字的宅男穿进了宠物小精灵的世界,过起了卖萌无节操的生活。原著党可以喷,但要嘴下留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妄想日常日记

    妄想日常日记

    这只是一本日记,文中取材来自现实对话,网络所知。人物多为真实存在,依旧是描写无生的故事。唯独换了角度。大概还有一堆其他的事!哪里是妄想和哪些是现实,谁也不知道。
  • 我和天道对着干

    我和天道对着干

    无尽亘古,万道争锋,潜渊之人终成最后胜利者,天道小世界下,万族谋新生,与潜渊之人结仇的龙族又该如何?她于最初就留下的后手到底会如何。上古大战,神异之体掀波澜,天道设禁神异体不可同存。然而一个时代之后,他的出现却再次掀起神异体之战。这究竟是又一次的天骄时代,还是天地之终结更替,就让和天道对着干的他来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