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71900000018

第18章 学者型漫画家(3)

首先,方成对中外漫画发展的历史作了一番较系统的搜集了解,他想先从历史的角度回答清楚这样一个问题——“漫画原来流行在欧美国家和日本,许多年之后,才传到我们中国来。可在我国却很难畅通流行。何以会有这种现象呢?”

方成通过回顾自己了解的绘画历史知识,加上查阅历史资料,梳理出我国漫画发展的坎坷之路。他在《漫画在中国》一文中深入浅出地叙述道:漫画开始出现、并流行在18世纪初年的英国,200年之后,到20世纪初年才传到我们中国。在此之前是传不来的。因为那时中国还是在封建王朝统治之下,公开评议是非常危险的。直到20世纪初年,孙中山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王朝,建立民国。封建****被推倒,公开作时事评议的漫画才有可能传来,并出现了中国的漫画家何剑士、张聿光、马星驰等在报刊上发表作品。但不久,国民党******实行****,作时事评议的漫画又不见了。只是到了国民党与共产党联合抗日期间,报刊上才又见到表现抗日的讽刺画。******为迎合西方强国,允许在西方侨民聚居的上海出版发表漫画的杂志,如《上海漫画》等。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1946和1947这两年,还是在两党联合期间,所以在上海报刊上能见到时事讽刺漫画。我就是在这两年里,在上海画漫画的。

由此可理解,早年在北平的报纸上,只可见到与时事问题无关的幽默画《毛三爷》,见不到时事讽刺画。在****的统治下,权势者横行,人民受压迫,对社会上这些时事问题,公开评,事实暴露出来,对****的统治者很不利,他自然要禁人之口,不许评议的。

漫画在中国流行百年之久,历程一直是颇为坎坷的。新中国成立后,报刊一开始就发表漫画。但1957年以后,特别是十年****时期,报刊上又见不到漫画了。改革开放以后,漫画才又出现在各地报刊上。在与发达国家的漫画发展情况作比较之后,方成深深感到,“漫画是因社会与文明的发展、进化而出现,也是和民主与法制息息相关而产生的现代艺术形式。自然它也是促进社会发展进化的一种艺术形式。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洲国家,漫画广为流行,不是偶然的。”

方成热切地期望各方面都来珍惜国家刚出现的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推动漫画在中国更好地发展。他深知“漫画主要是用在报纸上作评论,也用幽默漫画来扩大发行,因此报纸自然成为漫画发表的主要园地,也成为鼓励与培养漫画家的重要媒体”,但长时间以来我国报纸上刊登的漫画很少,这是不利于漫画事业的健康发展的,为了能有根有据地说明问题,以期引起有关方面对这个问题的重视,方成花了不少工夫对外国报刊1982年至1984年某些时段发表漫画的情况作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比较,在《漫画在中国为何难以流行?》一文中记述其调查结果如下: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1984年冬至1985年初资料):每日发表政治讽刺画1幅,有时2幅,发表版面地位相对固定。有每日连载的连环讽刺画《冬奈斯伯雷》。

美国《基督科学箴言报》(1984年4月至9月资料)均有政治讽刺画1幅,在固定版面上。有时2幅。还有连载的幽默连环漫画7幅,其中有《花生米》、《加菲猫》、《金发女郎》等,也有连载的单幅幽默画《捣蛋鬼丹尼斯》。

英国《泰晤士报》(1984年11月至12月资料):一版每日有新闻漫画小品1幅,讽刺画1幅(地位大体固定),连载讽刺小品1幅。常有漫画插图1至3幅,有时有幽默画。

联邦德国《南德意志报》(1984年3月至11月资料):每日有政治讽刺画1幅,地位固定。有时有三四幅。每逢星期日(与星期六合刊)副刊发表一版漫画约四五幅,也有文章。

联邦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984年5月至9月资料):每日发表政治讽刺画甚多,经常有3至6幅,多属插图性质。

民主德国《新德意志报》(1984年7月至12月资料):未见政治讽刺画,每日常有漫画插图几幅。有时无漫画。

法国《费加罗报》(1982年3月,12月,1983年1月)每日一版有漫画家亚克·菲藏的政治讽刺画1幅。有时转载美国著名漫画家卢里的作品。每日转载美国连环漫画《金发女郎》和《爸爸受教》。

法国《世界报》:刊登政治讽刺画,并非每日都有。

日本《朝日新闻》(1984年10月、11月资料):每日有政治讽刺画1或2幅,还有连载的漫画《社会戏评》1幅,地位固定。每日连载连环漫画1幅。常有漫画插图。

日本《读卖新闻》每日有政治讽刺画1或2幅,地位大体固定。每日连载连环漫画1幅,地位固定。常有漫画插图和漫画肖像。还有几幅彩色儿童连环漫画。

《读卖新闻》及其副刊常刊登业余作者的漫画,有时有辅导文章,栏名《漫画塾》。

苏联《真理报》(1984年7月、8月资料):除少数几天之外,每日有政治讽刺画1—3幅。

苏联《消息报》(1984年9—11月资料):每日常有政治讽刺画1幅。其中有转载的。内部讽刺画不多。

南斯拉夫《战斗报》(1983年10月—12月资料):每日有1—2幅讽刺画,有漫画肖像。

古巴《青年起义者报》(1984年5月、7月资料):漫画很多,通常有4—6幅讽刺画和幽默画,多属内部讽刺画和幽默画。有时有连环画。

委内瑞拉《国民报》(1984年7、8月和10月资料):通常有漫画1幅,地位固定。每日都有一版连载的连环漫画和连环故事画,前者14幅,后者2幅,均转载美国作品《米老鼠》、《唐老鸭》、《金发女郎》等。有时一幅漫画占报纸一整版。每逢星期日发表连环漫画4个整版。《国民报》广告很多,版面多。8月13日报纸有188版(页)。

伊拉克《革命报》(1983年12月、1984年1月和3月资料):每日有政治讽刺画2幅,地位固定。有时有三四幅。

叙利亚《复兴报》(1984年1月资料):每日都有政治讽刺画1至2幅。

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新闻》(1983年10月—11月资料):每日有大幅政治讽刺画1幅,地位固定。

科威特《火炬报》(1983年10月、11月资料):每日有漫画,多为政治讽刺画,常转载《阿拉伯新闻》的漫画。方成的这份调查结果明显是有充分说服力的。据此,方成强调说:“从这一调查结果可知,漫画已成为各国报纸所广为运用的,甚至是离不开的艺术品。漫画发表越多,需要越多,自然会吸引漫画作者提供作品,鼓励人们从事漫画创作,由此也就成为培养新漫画作者的推动力。”他接着还说,“从我自身的经历可以看出,漫画是和新闻同步发展的,没有现代报业的发展也就不会有漫画。当然,漫画的发展也同整个社会的民主进程息息相关。”

距此多年之后,方成仍还在一再呼吁:“报纸是漫画最主要的发表园地,自然也是培养漫画家的园地。希望各地报纸多采用漫画。如果报社编辑部能有漫画编辑,那就更好了。”

除了厘清漫画发展的历史外,方成对漫画的艺术特性、艺术构思、创作方法等漫画理论问题都作了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并相继出版了研究成果——漫画理论集《幽默·讽刺·漫画》、《漫画入门》、《中国漫画书系·方成卷》、《画外余音》、《画外文谈》、《漫画艺术欣赏》、《方成谈漫画艺术》、《报刊漫画》、《漫画艺术欣赏》、《漫画的幽默》等著作。在这些著作中,方成阐述了自己有创见性的若干见解,如漫画是“矛盾的艺术”、“语言的艺术”,漫画具“评论性”、“奇巧性”等。

如果简要地作一概括,那么方成在如下主要问题上的观点是——

(一) 关于漫画的艺术特性,方成认为:

“漫画是艺术,又是一种语言——一种社会舆论形式,它兼有绘画和语言的双重性。绘画用图象表现,漫画则要求图文并重。漫画家又是评论家——社会舆论的发言者,艺术创作与社会活动合二而一。”

“漫画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画。漫画有两个很明显的艺术特性:一,有语言功能,是用来说话,作评议的;二,有谐趣性——看来滑稽,幽默或讽刺——讽刺也是幽默的。”

“画家运用漫画这两个艺术特性,创作出两种性质不同的作品:评议的画和谐趣的画。其实,谐趣的画也是评议的。滑稽,可笑是人们看了或听了什么事,认为有趣,不就是评议吗?评议的漫画用来对事物进行批评,谐趣的漫画则是为了取笑。这两种漫画都为报刊所用:用作评议的漫画用来作评论,在新闻版上发表;谐趣的幽默画在副刊上发表,供读者欣赏,有利于报纸的发行。作时事评议的漫画,看来也滑稽,那是用滑稽的方式作评议,即寓庄于谐,也是讽刺性的批评方式。”

(二) 关于漫画的艺术构思,方成认为:

“漫画创作的艺术构思,一般需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有幽默感;二是有出人意料的情节。幽默总是以其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创意逗人发笑的。有漫画创作经验的画家,才会善于运用漫画创作的艺术构思。”

“漫画创作重要的就是编故事,这是基本功。……故事还是‘要在生活中找’”。

(三) 关于漫画的创作方法,方成认为:

“漫画艺术方法重视幽默,也就是用曲折、含蓄的方法表现出来。幽默是一种语言方式,其特征是用曲折、含蓄方法表达,使人一想而悟到其中的含义。这一想,想明白了,才觉得有趣,有回味之处。”

“漫画的幽默,不仅表现在创作时的艺术构思上,还表现在艺术形象上,二者不可或缺。”

“从事漫画创作,艺术上的基本功要求,一是绘画技法,二是懂得幽默,有幽默感。”

(四) 方成强调,漫画创作应有“三忌”:

“一是忌打错,漫画作为一种武器,就必须打得准,不能随便乱打乱批评。

二是忌看不懂,说话最怕半天不知你在说什么,漫画也然,画了老半天,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人家看不懂,不知你画什么,白费气力。

三是忌‘骂街’,有人用‘拉屎,放屁’等不文雅的字句用到漫画上,格局低俗了,不严肃也没有战斗力。”

多年来,方成对漫画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而且在表述方式上也有自己尤其注重深入浅出的特点。2005年,方成看到漫画如今已成为文明国家中广泛流行的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但美术院校均未设置漫画专业课程,也缺教授漫画的教师,好像漫画难登大雅之堂似的。他针对这种现状,集自己从事漫画创作几十年所获取的心得体会,出版了一本《方成谈漫画艺术》,旨在让学漫画者有章可循,少走弯路。

方成这本书的完成是得益于自己10多年积累的基础,可谓厚积薄发。为让读者读得轻松,他深入浅出,“是用了座谈的方式写的,不板高深面孔,很少玄妙论理。”正如他在《后记》中说的:“理论本来源于实践,将实践的经验和体会加以整理归纳,就是理论了。对漫画而言,理论也应该讲得轻松些才是。”

方成说,“我写书,都是用杂文和随笔体裁写。即便是理论著作,也首先要好看,让人觉得有意思才能读下去。我的研究每有点成果,就先拿给侯宝林、谢添、邵燕祥、钟灵等朋友看,他们提完意见觉得还好看,我修改后再拿去发表、出版。一直到现在,我都这么坚持着。”

《方成谈漫画艺术》论及了漫画的种类、漫画的特性、漫画的题材、漫画的艺术造型、漫画创作的艺术原则、漫画的功能、漫画内容的思想深度、漫画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它所应具备的基本功等问题,指明了学习漫画的必由路径和漫画研究的方向。可以说是在漫画界第一次全面勾勒出了漫画艺术的理论框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漫画创作的原理。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空白。此后,方成研究漫画理论的步伐始终没有停下来,并且成果不断。

方成这种“学者型漫画家”的风貌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并予以中肯的评价。研究中国漫画史的理论家黄远林认为:“方成是一位创作与理论研究并重的‘双管齐下’的学者型漫画家。……方成的漫画理论研究是建立在他的坚实的艺术实践之上的,同时他从创作实践中寻求归纳出某些带规律性的理论认识,又能使他并影响到一些漫画同行更加自觉地遵循艺术规律去进行创作。……在我国漫画家中,能够在创作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同时取得如此成就的人,显然并不多见。”

本山传媒集团艺术总监刘双平认为:“方成是中国画坛上为数不多的多面手。他不仅在漫画领域成就卓著,同时又将漫画融入国画,形成了独具个性的水墨人物画,在国画人物画领域独树一帜。他以丰富的幽默实践为基础,后又从事幽默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享有‘学者型漫画家’的美誉。他不仅画好,诗歌、杂文也写得漂亮,还创作过相声段子。……在漫画家队伍中,能戴上‘学者型漫画家’桂冠的恐怕还不多,方成便是为数不多的实至名归者。”

同类推荐
  •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朱丹红编著的《李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 讲述了:李商隐,是晚唐*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由于一 直处于“牛李党争”之中,所以一生郁郁不得志。但 他的诗歌是唐诗里的一朵奇葩,其构思新奇,风格婉 约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 优美动人,成为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咀嚼回味揣测的 名篇,连带着他的人生在后人眼中也显得神秘。《李 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即是以小说体的形式, 来写李商隐郁郁悲苦的一生。
  • 张啸林全传

    张啸林全传

    民国初期的上海租界割据,帮派林立,当时的上海滩正处在这样的愁云惨雾之中。张啸林早年在杭州城里就作恶多端,后来闯入上海滩,开赌场妓院、贩毒,心狠手辣,大赚黑心钱,被人称为“三色大亨”。他充当蒋介石的刽子手,杀害革命人士。他还梦想坐上汪伪浙江省长的“宝座”,卖国求荣,做日本人的走狗。贪婪的本性使张啸林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随着张啸林叛国举动的愈演愈烈,国民党的不安与日俱增,蒋介石亲自指示军统局长戴笠对张啸林予以制裁。最终,死在军统派去的杀手林怀部手上,从而结束了他这罪恶的一生。
  • 悲摧天子刘贺

    悲摧天子刘贺

    本书是根据黎隆武先生创作的历史纪实文学作品“海昏侯三部曲”的第一部,原名《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改编而成,通过武荣涛先生以传统评书的方式,将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的传奇人生展现出来,并且由黎隆武先生亲自将评书版改成了《悲摧天子刘贺》。海昏侯刘贺是西汉所有皇帝中在位时间最短的,屈指算来他当皇帝的日子,仅有27天。刘贺当皇帝之前,是富甲一方的昌邑王,当了14年的昌邑王,积累了几辈子都享用不尽的财富……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非常之人:20人的历史时刻

    非常之人:20人的历史时刻

    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形象,也许都只是在历史书写中不断被改造并始终在流变的虚像。本书聚焦20个在大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却被今人或高估、或扭曲、或黑化、或遮蔽的人物,如孔子、汉武帝、李广、杨修、司马懿、隋炀帝、宋真宗、元世祖、魏忠贤、年羹尧,通过在史料基础上提供新的观察视角,试图尽可能还原这些对各自时代历史产生了关键影响的人物,也尽可能还原他们所处的时代。
热门推荐
  • 三分财路七分关系

    三分财路七分关系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人脉决定财脉——财富就这样滚滚而来;多交朋友好赚钱——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财路;搞好关系和气生财——提高人脉关系的相融性;人情法则——巧用人情打通人脉关系;众人拾柴火焰高——缔造关系双赢的局面;抬头三尺有人际,举头三尺有神明——建立系统又管用的关系网;人脉通财路通——凭借关系成就自己;背靠大树好乘凉——贵人相助是最有效的成功法则;让自己成为一个应酬能手——活用应酬的技巧和策略。本书编写的目的,正是帮助人们拥有良好的人脉关系能力,所用的方法非常简单、实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活人无忌

    活人无忌

    他,是个活人,也是个死人。白天不能见光,只能在黑夜中行走,一只千年红尾孔雀。一个天生‘冥眼’不能见光的活死人。一人一禽,穿梭在各种诡异的古墓和城市灵异事件之中,他们又将会有怎么样的奇遇?
  • 神路断

    神路断

    两千年前,世间所有神明忽然全部消失,连成神之路也彻底断绝。世间从此无神,只留下关于神明的传说和遗迹。直到他的出现。。。。。。
  • 小小的心补完篇

    小小的心补完篇

    《小小的心》补完篇,单看会一脸懵逼的作品。强烈建议将《小小的心》这部宝藏看完之后,再来看本作。在没看过前作的情况下看完了本作并觉得有兴趣的话,请移步云起,前作《小小的心》。前作是双线,治愈催泪线和哲学推理线并行的作品。http://nuoha.com/bk/trxs/27609673指路前作
  • 炎界忆途

    炎界忆途

    一个协会,20年前发动战争,导致全军覆没,协会不复存在。一所学院,一边要求学生使学院隐秘繁荣,一边居然鼓励学生消灭学院。一座岛屿,从人间仙境到垃圾堆满天,又突然全部消失,仿佛从未存在。一只幼龙,从外面巡游回来后,发现整个龙族消失不见。......炎辰,隐妖协会三公子之一。在20年之久的昏迷醒来后,却仍然只有17岁。被强制带到天月学院成为这里的学生,在报复学院的过程中,他发现一股庞大而又恐怖的黑暗势力行动多年,而这一切与隐妖协会以及他的身份息息相关。这是一个各种相爱相杀,顺便解决黑暗势力的故事。(ps:请直接从第二卷开始看。q群:166648653)
  • 神探无敌

    神探无敌

    本文讲诉的是一个名字叫做吴狄的大学毕业生,意外被“上帝的摄像机”砸中头部导致死亡,却在7年前准备升入高中的时间段中重生。重生到平行世界后的吴狄,大脑神奇的拥有摄像机的功能,从而令吴狄在侦探界以及都市生活中所向无敌。后退:回到过去的时间段。前进:穿越未来的时间段。暂停:时间停止。还有拍照和焦距调节等等功能,让吴狄无所不能,躲避一次又一次危机,破获一个又一个疑难悬案,具体内容,让我为你们慢慢道来……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四生缘之涘亭彩衣飞

    四生缘之涘亭彩衣飞

    “清风逐云回,涘亭彩衣飞。翩翩若蝶去,问伊归不归?”
  • 类次元人生

    类次元人生

    公元6042年,人类科技由几个科学家的饭后小谈而突破壁垒,然而受到外星文明入侵,技术流落民间,代号:类次元。被通缉的科学家安木子,落魄小子米小布,报仇的冷家兄妹,富二代东方玉轩…………
  • 醉云仙路

    醉云仙路

    白云悠悠,青山屹立,携一把剑,执一颗心,练世情,历百难,终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