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4500000016

第16章 参考文献

(一)基本史料

[1][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

[2][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74年版。

[4][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

[5][宋]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

[6][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

[7][宋]苏轼:《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版。

[8][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

[9][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10][宋]王铚:《默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

[11][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12]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七年》,岳麓书社1988年版。

[13]王充:《论衡·别通》。

[14]《晋书·世祖武帝纪》。

[15]《观堂集林》卷四,《汉魏博士考》。

[16]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八《技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7]张载:《张载集》附录《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中华书局1978年版。

[18]吕祖谦:《历代制度详说》卷十,《屯田》。

[19]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三四,《京兆府小学规》至和元年四月。

[20]朱熹:《御定小学集注·原序》。

[21]朱熹:《大学章句·序》。

[22]《嘉定赤城志》卷三七《仙居陈密学襄劝学文》,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23]赵华富:《徽州宗族研究》,第456页。

[24]洪迈:《容斋笔记》。

[25]《至顺镇江志》卷一一《学校》,宋元地方志丛书本。

[26]《郑氏规范》,《丛书集成初编》本。

[27]朱熹:《家礼·序》。

[28]《周易程氏传》卷三《家人》。

[29]《万历新昌县志》卷一一《乡贤志·义行》,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30]黄庭坚:《山谷别籍》卷九《青阳希古墓铭》。

[31]引自同治《奉新县志·甘竹胡氏十修家谱》。

[32]邵雍:《击壤集》卷一八,《盛衰吟》。

[33]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6页。

[34]朱熹:《失文公政训》,《丛书集成新编》第30册,第659页。

[35]包拯:《包孝肃公家训》《能改斋漫录》卷一四《四库全书》,第850册,767页。

[36]《河南程氏遗书》卷一八。

[37]《高牟传》。

[38]《顺昌县志》卷六。

[39]《福州通志》卷六二。

[40]《崇安县新志》卷二五。

[41]《魏了翁传》。

[42]《刘清之传》。

[43]《刘勉之传》。

[44]《龙溪县志》卷一五。

[45]《延平府志》卷三零。

[46]《与欧阳公书》,《苏舜钦集·拾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47]《周启明传》。

[48]《王逢传》。

[49]张师正:《倦游杂录》,周辉:《清波杂志》卷九。

[50]周密:《齐东野语》卷一、一四。

[51]朱牟:《曲洧旧闻》卷六。

[52]欧阳修:《欧阳永叔集·居士外集·卷八》,《州名急就章并序·国学基本丛书本》。

[53][宋]陈抟:《心相编》中国古代蒙书精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页。

[54]王禹偁:《小畜集》卷二零《孟水部诗集序》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55]洛阳市志编纂委员会总编辑室编:《洛阳市志通讯》1982年第3期,第53页。

[56]《五灯会元》。

[57]《象山先生全集》卷三五,《语录》。

[58]《象山全集》卷三二。

[59]《象山全集·语录》。

[60]《阳明全集·传习录》。

[61]张载:《横渠易说·上经·蒙》,中华书局1978年版。

[6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63]朱熹:《读书之要》。

[64]《叶适集·习学记言》。

[65]《宋名臣言行录》。

[66]《宋史·宋庠传附宋祁》。

[67]《朱子语录》卷七。

[68]《孟子·公孙丑上》。

[69]《横渠理窟·大学原》。

[70]《横渠语录》。

[71]《正蒙·中正篇》。

[72]《性理拾遗》。

[73]《横渠易说·系辞上》。

[74]《朱子语录·卷十三》。

[75]《伊川语录》。

[76]《宋元学案·明道学案》。

[77]《北溪字义》。

[78]《晦庵文集》卷七四《笔问》。

[79]《答潘叔昌》。

[80]《性理精义》卷七。

[81]《读书之要》。

[82]《近思录》。

[83]《学规类编》。

[84]《二程遗书》。

[85]《孟子说》。

[86]《东莱集·外集》卷六,《与叶侍郎正则》。

[87]《左氏传续说·纲领》。

[88]《左氏东莱博议》卷二,《曹刿谏观社》。

[89]《吕东莱文集》卷二零,《杂说》。

[90]《左氏传说》卷五,《令尹艾蒍猎城沂使封人虑事》。

[91]《吕东莱文集》卷二零,《杂说》。

[92]《历代制度详说·序》。

[93]朱熹:《答陈同甫书》(八)。

[94]《宋元学案》(卷一)安定学案。

[95]盛康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一)。

[96]《张子语录·语录抄》。

[97]《观物外篇》。

[98]李光地:《周易折中》(卷十九)。

[99]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之《居士外集》卷一一《尚书职方郎中分司南京欧阳公墓志铭》,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版。

[100]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讼学业嘴社》,中华书局1988年版。

[101]沈遘:《西溪文集》卷九《丹州新学记》,《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02]《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五。

[103]司马光:《论风俗札子》。

[104]惠洪:《冷斋夜话》。

[105]《白鹿洞志》。

[106]《慈溪县学记》。

[107]《宋史纪事末本》卷二零。

[108]梁启超:《中国近300年学术史·两畸斋》,第82页。

[109]《朝鲜史略》卷三,《高丽纪》。

[110]徐竞:《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一八。

(二)专著

[1]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中华文化通志——学校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3]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王炳照、郭齐家等:《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姜国钧:《中国教育周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张惠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梅汝莉:《中国教育管理史》,海潮出版社1995年版。

[8]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苗春德:《宋代教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孙培青:《中国教育管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1]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朱世杰:《朱子全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朱彧:《萍洲可谈》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4]张惠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89页。

[16]苗春德主编:《宋代教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4页。

[17]袁征:《宋代教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2页。

[18]姚红:《宋代东莱吕氏家族及其文献考论》,第192页。

[19]《中国历代家训大观·戒子通录·吕祖谦辨志录》(上),第143页。

[20]周应合:《明道书院规程》,《景定建康志》,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1]邓洪波:《中国书院的教师与学生管理制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88页。

[22]岳珂:《金佗续编》卷二八,《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3]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出版社1998年版。

[24]邓洪波等编:《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出版社1998年版。

[25]陈自明、田代华、宋咏梅、何咏点校:《妇人大全良方》,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26]李国均、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7]张伯行辑订:《朱子语类辑略》(卷二),商务印刷馆1936年版。

[28]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之《三教外地》,中国古典文献出版社1956年版。

[29]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三三《南剑州》转引自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30]祝穆:《宋本方舆胜览》卷四九,《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1]徐松:《宋会要辑稿》刑法3之50,中华书局1957年版。

[32]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点校:《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八《侵用已检校财产论如擅支朝廷封椿物法》,中华书局1987年版。

[33]严可均:《全宋文》卷一七零八《保州重建州学记》转引自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4页。

[34]郑师渠:《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3页。

[35]朱熹:《训子从学帖》,尤溪:《尤溪文史资料第9辑·朱熹研究资料专辑》1990年,第61-63页。

[36]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9页。

(三)学术论文

[1]邢铁、门玥然:《宋元时期的家庭教育》,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王善军:《宋代族塾义学的兴盛及其社会作用》,载《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

[3]周国平:《宋代私学与理学传播:以书院为中心》,载《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4]王遥江、陈国灿:《宋元时期绍兴地区文人群体的教育活动》,载《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5]孙显军:《宋元时期江苏私学述论》,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6]贾芳芳:《宋代家庭教育》,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7]宋三平:《宋代家族教育述论》,载《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8]王毅:《宋代家训与宋代文学家庭》,载《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9]邓洪波:《北宋书院的发展及其教育功能的强化》,载《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10]王晓龙、张春生:《宋代书院与宋代理学的传播》,载《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1]王晓龙、宋乾:《论宋代理学教育传播的特征》,载《河北学刊》2007年第6期。

[12]杨轶男:《略论两宋书院与理学的传播》,载《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3]谢华:《宋代私学对当代民办教育的若干启示》,载《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4]何建勇:《浅谈私学》,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5]王善军:《范氏义庄与宋代范氏家族的发展》,载《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

[16]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7期。

[17]赵应生、钟秉林、洪煜:《积极稳妥地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三),《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10月。

[18][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汉上学案》卷三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24页。

[19]王瑞明:《宋儒风采》,岳麓书社出版发行1997年版,第16页。

[20]吕坤:《社学要略》,转引自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49页。

[21]周宝砚:《试析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主要特点》,http://www.fwsir.com/wenshi/HTML/wenshi_20121202142029_201698.html

[22]转引自:彭入义、张丽娟:《中国私学发展沿革》。

[23]王晓龙、司学红:《宋代书院教育》,《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2卷,第136期。

[24]《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胡德忠、王斌:《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学科特征》2003年1月第9卷第1期。

[25]《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6]《从古代蒙学教材的演变看当代启蒙教育》,张静:《现代语文》2007年10月。

[27]吴华:《民办教育发展与地方制度创新》http://learning.sohu.com/20081120/n260758462.shtml

[28]潘光银:《民办学校经营的竞争力困境》,《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4月。

[29]安杨:《民办学校老师平等待遇问题探析》,《法制与社会》2010年10月(中)。

[30]《积极稳妥地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三),赵应生、钟秉林、洪煜:《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10月。

[31]张铁明:《产权激励政策是民办教育制度安排的关键》,李敏:《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年3月第7卷1期。

[32]黄丽:《民办高校教师聘用关系及其激励作用之实证分析》、阎凤桥:《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

[33]杨天平:《试论对民办中小学校长的激励与约律》,詹华琴:《现代校长》2006年6月。

[34]《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回顾及中长期发展思路》,徐绪卿:《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年1月第9卷第1期。

[35]黄爱兰:《教师人本管理: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田汉族:《民办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问题研究》力图通过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争论内容的全面收集,并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争论展开全面的审视和反思,以尝试弥补相关研究的这一缺失。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常用的命令、指令、议案、决案、布告、通知、指示、请示;条例、制度;计划、总结;函电、传真;会议文书;社交文书;涉外工作文书。介绍了各文书的概念及写作要点,并附有大量的例文。特在第十一章对公文的处理作了全面的介绍,在第十三章介绍了新兴的各行业岗位职责写作,全书涉及面广,因而具有全面性、指导性、借鉴和实用性,实是公务员必备之工具书。
  • 士者弘毅

    士者弘毅

    本书是潘维教授继《信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之后的又一思想文集。书中收录了作者自2004年至今的人文类文章和近期的一些政论文。书中文章形散而神不散,体现了一位中国学者刚毅自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故名《士者弘毅》。书中的《忆先师陈翰笙》《理想主义与大学》《科学工作者的祖国》等文章曾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为什么大学要培养理想主义?当代学者的使命是什么?科学工作者的国家认同有什么意义?什么是“中国学派”?什么是我国百姓能理解的社会主义?如何理解“新时代”?如何实现人民之治?怎样的发展才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什么党和政府要“以小为大、以下为上”?如何提高大城市的治理能力?作者以深邃的思考、清新的史观、直击人心的语言风格回答上述问题。书中的观点或高屋建瓴、一针见血,或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给人以强烈的思想共鸣和情感共鸣。
  • 科学技术哲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科学技术哲学国际理论前沿(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就科技哲学的前沿问题作了梳理和探讨,主要涉及历史认识论、体知认识论、社会本体论、认知科学哲学、技术的社会塑形、技术现象学、信息技术伦理等问题,分析全面、深刻。
  • 中国模式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模式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对于中国模式的研究采取简单的赞成、回避或者消极应对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其背后实际是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分歧。本书围绕中国发展过程的三条线索——民族复兴、现代化、社会主义革命,结合理论与实际国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研究指南,以国内外学界与媒体最近十年来对中国模式的讨论为背景,对中国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热门推荐
  • 淑女好逑

    淑女好逑

    小孤女被狠心亲戚嫁给病汉冲喜,没成想路上却被山贼劫持了,更没想,其中一个山贼竟然是幼时邻居!
  • 七灵往生诀

    七灵往生诀

    宁王百战渡世劫,诀人寻生入冥踪。七星罗布接海入,黄金国度忘余生。风起天山银雪飘,英雄夺宝竞折腰。大弥昆仑十二脉,小弥湘潭五十秋。魂起墨脱千丈梯,命封古格地下城。云飘孤岛崇山叠,往生之咒锁心门。
  • 我在仙界的那些年

    我在仙界的那些年

    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业大亨,一次偶然穿越到了仙界,从此他的道路充满了……坎坷!这些都不叫事,哥什么没见过,这些都是小风小浪而已。——以上出自杨添语录
  • 唐僧,你放下我的红烧肉

    唐僧,你放下我的红烧肉

    主角穿越,不仅有系统,还成为了通天的弟子,女娲娘娘的干儿子。通天:“你身为我的弟子,知道该怎么做吗?”张凡:“四海之内皆敌人,弟子要怼天怼地怼空气!”张凡:“干翻玉帝,弄死如来!!”张凡:“搞事情,搞事情!”主角之所以这么嚣张,那是因为有系统嘛!“叮,触碰到大葱,系统商城上架大葱,售价1铜钱”“叮,触碰到唐僧肉,系统商城上架唐僧肉,售价1铜钱”“叮,触碰到金箍棒……”“叮……”
  • 就让往事随风

    就让往事随风

    作者勇挑蟒蛇山!广东旅行三天,望东南丘陵只秀丽,吃天然特色美食!就是惹你眼馋!不服来战~作者自叙:这篇游记,只为纪念那个可爱的姑娘......她走了,我人生这场戏,几十个演员轮场交替上演,惟独不见我可以休息。你们都去休息了,只留下我一人,在扮演着那一个角色,终场都还在转......尚未曲终,人已散......
  • 戏中花

    戏中花

    漫长的生命里,你所深深爱着的人,便是你的漫天星光。
  • 赵飞燕传奇

    赵飞燕传奇

    金刀翦轻云,盘用黄金缕。装束赵飞燕,教来掌上舞。舞罢飞燕死,片片随风去。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悲欢!走入未央宫,走入昭阳殿,走向命运,走向毁灭...(各位大大,请收藏,多推荐,给偶动力!)
  • 古代日常作死

    古代日常作死

    21岁的大四女生齐年年带着吃鸡游戏空间,在古代混日子。
  • 世人谓我恋长安

    世人谓我恋长安

    大魏的官员都觉得大病初愈后的国公爷苏瑾变成了个十足的怪胎。陪皇上练武场点兵,大魏男儿皆赤膊上阵切磋,他偏偏穿戴整齐,宁可中暑昏了也不少穿一件;
  • 末日之归来

    末日之归来

    人生就在于选择,末日归来是,成就霸业,还是沦为平凡。一个系统两种选择,你是如何选择,而他又如何选择?新手作品,只为完成看小说时的一个梦想,不喜勿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