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99000000011

第11章 技术史描述(7)

1450年之后出版的大批技术“指南”图书,为技术传遍整个欧洲提供了一个传播媒介。文艺复兴时期,工程师们著书立说,阐述各种各样的机器和精巧设计,其中许多旨在建筑和军事目的。于是,涌现了由工程师所写为工程师所著的技术著作,技术知识越来越易于传播,进而逐渐积累起来。其中最早期、最伟大的技术作家是锡耶纳人马里安努·雅各布·塔克拉(Mar4anus Ja—cobus’Faccola)。塔克拉的著作《De Machinis Libr》总结了15世纪中期机械技术的发展水平。他的影响非常之大,以至于被人称为“锡耶纳的阿基米德”。1569年,雅克·贝森(Jacques Besson)分别以拉丁文和法文出版了《TheatIum Instrumentarllm et Machi—Baru》一书,该书在随后的35年里出现了三种译本和七个版本。德国人希洛尼姆·布伦施维格(Hieronymus BInnschwygk)出版了一本关于蒸馏室的书籍,名叫《iber derArte I)istilland》,该书也有无数的版本和译本。这些著作例证了欧洲人对机器以及制造这些机器的人越来越尊重的表现。不过,除了少数领域,这些著作对当时的工业实践是否具有巨大的影响仍不清楚(Gille,1966)。西波拉(Cipolla,1972)指出,维托里奥·宗卡(vittorioZonca)所著、首次出版于1607年的著作((NIIOVTeatm di Ma—chine et Edifici》对用于意大利北部、被认为是秘密的捻丝机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西波拉同时指出,这本书自1620年以后就可以在英国买到。可是,直到一个世纪之后,历史上最优秀的工业间谍之一约翰·罗姆(John Rom)在意大利花了两年的时间研究了这项错综复杂的技术以后,捻丝技术才进入英国。

上述论述工程和矿业的书籍所作的小心翼翼的阐述,也许易于给人留下一个错误的印象:阿格里科拉、拉梅利等作者所阐述的机器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标准设备。事实上,在最佳实用技术和一般实用技术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首先,书中所描述的许多复杂的机器实在过于昂贵了;即便其收益最终能够弥补其成本,机器的制造者或者工程师也难以承担其建造成本或者借到必要的资金。其次,由于当地缺乏熟练工人和技工,因此难以做到以下事情:对机器进行改造,使得在某个地方运转良好的机器在另一个具有截然不同条件的地方正常运转。创新是一种鲜活的力量,可是创新对生产力的效果只能慢慢显现。情况极有可能是,在工程和矿业中,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往往是更优良的工具、规模经济以及对劳动力进行更有效的组织的结果。

在文艺复兴时期,水利工程也取得了辉煌的技术成就。古典世界曾在此领域表现出色,却被忽略了许多个世纪。包括达·芬奇在内的意大利工程师,对水坝、抽水机、引水渠以及隧道等著述颇丰。荷兰人是这一时期一流的实践型水利工程师。在遭受1421年损失惨重的洪水之后,荷兰工程师逐渐填筑土地,保护土地免受大江大河和海洋的侵害,使用动力驱动的斗式水车和螺杆泵。在17世纪,他们使用过去积累的经验来帮助解决波义投(Poitou)湿地的相似问题,排干英国剑桥郡附近低地的水。从威尼斯到吕贝克,水利工程师同大海、河流和沼泽作斗争。欧洲人在许多领域仍然比罗马人落后很多,淡水供应是其中之一。但是在水利工程技术进步的帮助下,欧洲人在淡水供应领域也取得了进步。机械动力的淡水供应系统分别在1526年、1548年、1582年安装于托雷多、奥格斯堡和伦敦。马里(Mali)泵站是巴洛克时代最著名的工程壮举之一。该泵站是由瓦龙人工程师阿罗诺尔德·韦尔(Aronold De Ville)在1678—1685年问修建的,向位于凡尔赛、马里和特里安农(Trianon)等地的皇家宫殿供水。该工程用14个巨大的水车驱动221个泵,虽然略有瑕疵,但仍不失为17世纪水利工程上的一大成功。单就规模而言,最大的水利工程当属法国的兰格多克(Languedoc)运河。这条运河完工于1681年,它把大西洋和地中海连接起来,从图卢兹到达最高点的上升段使用了26道船闸,到达赛特(sete)的下坡段使用了74道船闸。

在纺织业,手纺车增加了一个踏板和一个曲柄,提高了操作的便利程度。脚踏动力解放了操作工的双手,让手照管纱线。1589年,英国诺丁汉郡的威廉(william)发明了织袜机。织袜机是一种手动编织机器,是由以一个木制结构为基础的针钩组成的。17世纪上半叶,织袜机传遍了整个欧洲,是这一时期为数不多的真正的大发明之一。荷兰式织机始自1604年,可以同时编织多达24条布带,其发明当属荷兰人威廉·德科兹·范·桑尼维尔(William Decoz Van Sanyville)。新织物大约是在这个时候引进的,也恰恰是在这个时期,欧洲人第一次开始自己生产棉花产品,而不是从东方进口。虽然西欧在棉织品上离占据优势还遥遥无期,但是这一现代时期的初期仍见证了精纺毛线生产的急速膨胀。精纺毛线是对粗羊毛进行精梳而非粗梳的毛纺产品,由于不需要漂洗,所以价格相对便宜;由于它比普通粗毛织品要轻,因此对处于暖和气候下的消费者更具吸引力。尽管没有取得重大的技术突破,这些技术仍从欧洲大陆传到英国,纺织业在英国成为工业部门中的一个主要部分,被称为“新织物”。从机械上的观点来看,最有趣的创新莫过于捻丝机的开发了。到17世纪,意大利的派德蒙特(Piedmonlt)和托斯卡纳地区已经矗立了大型丝绸织造厂,无论从什么方面来看都可以称之为工厂。1717年,罗姆兄弟在德比建造了博洛尼亚式丝绸织造厂。这些工厂拥有一台巨大的水车,用来驱动不少于25000台的小型纺车,以巨大的规模同时进行捻丝和缫丝的操作。

地理大发现在许多方面都是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特征。在某些方面,地理大发现也许减缓了技术进步的步伐,消耗了更具冒险精神、富有谋略的欧洲人的精力。不过,技术发现和地理发现常常是互补的,斯密增长和熊彼特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采用了多种形式。其中之一是轮船设计。在造船和航海技术中,尽管文艺复兴时期的革新很少像中世纪后期的革新那样激动人心,但是在不那么引人人胜、在经济上却至关重要的领域取得了进步,导致航运成本的显著降低。荷兰造船厂处于技术进步的中心位置。1570年,一名荷兰水手突发奇想,提出了把一根单独的中桅安装在主桅桅尖上的想法。其好处可谓一箭双雕:一方面可以省却用来制造主桅的高大而昂贵的桅材,另一方面,在恶劣天气下可以撤去中桅,减少了主桅受损的机会(unger,1978,p.28)。荷兰的造船业引领了专业化造船的潮流,它至少独自建造了39种不同类型的运河用船和江河用船。荷兰槽形船称为fluytschip的建造使这一趋势达到了顶峰。依照传统说法,荷兰槽形船首次建成于1595年,代表了一个世纪连续不断的合理化和改进的最高成就。这种船只的建造和运转都很便宜,只需较少的船员,并能够携带大宗货物。在仿造船赶上之前,这种船使荷兰在运送贸易货物时,能够以比法国和英国低30%~50%的价格进行削价竞争(Derry and williams,1960,pp.209—10)。随着沉重的海炮的引进,北欧船只再次出现专业化潮流——因为在罗马帝国时期和中世纪地中海地区曾经出现过。货运船只和海军舰艇被区分开来,大型商业非武装轮船在全副武装的军舰的保护下航行(unger,1981)。导航技术的进步也是边缘性的,四分仪更优良,海图更准确,不过海员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在大海上精确定位经度——直到18世纪才得以圆满解决。

陆路运输的发展依然缓慢而糟糕,但是在文艺复兴时期逐渐好转。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性能更优良的马车,这种马车使用皮带作为简单的弹簧装置。据说,这种马车最早出现于匈牙利科西(Kocsi)镇(亦称Kocs),英语词汇“coach”由此得名。到17世纪晚期,公共马车具备了钢弹簧、玻璃窗以及车闸。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国际邮政系统也复苏了。随着欧洲变得更团结和一元化,人员和思想的移动更为便利,技术的传播也就更快了。

新大陆和其他地方的发现对欧洲具有清晰可见的影响。来自其他大陆的农作物要么直接引进欧洲,要么为了满足欧洲的消费者而被欧洲企业家加以培育。玉蜀黍(玉米)、土豆和西红柿从新大陆带到了欧洲。土豆在欧洲的许多地方顺利生长,但是其质量没法同美洲生长的最佳土豆种类相提并论。玉米被作为下层社会的食物而引入法国南部和意大利。西红柿对欧洲人产生了最大的影响。它先是引入爱尔兰,然后是低地国家,1800年后则遍及欧洲大部,最后则作为一种便宜的营养食物。与此相似,欧洲人还接触到了新的工业产品,导致进口代用品的增加。其中之一是于1712年在萨克森肇始的瓷器业。另一个是为了应对高品质的印度棉织品(以印花布著称)的竞争而出现的英国棉织业。

因此,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也是受新生事物影响的时代,其中技术变革主要采取以下形式:观察外来技术和作物,再把它们移植到其他地方。锐意进取的欧洲人把他们移植到新大陆的家畜、小麦和葡萄同美洲的农作物交换。此外,他们还把非欧洲植物群从美洲移植到非洲和亚洲,以及从非洲和亚洲移植到美洲。此举规模之大堪称生态套利交易。就这样,他们把香蕉、糖和大米引进到新大陆,把木薯(也称为树薯)引进到非洲。最终,木薯在非洲的许多地区成为大宗作物(crosby 1972,p.187)。在葡萄牙贸易商于16世纪把香甜可口的西红柿和花生从美洲带到中国之后,这两种作物大获成功。

地理大发现,加上改进后的技术,也增加了鱼的供应。在欧洲,由于驯养动物饲养起来较昂贵,野味的供应在大部分地方较少,所以鱼是不可缺少的蛋白质来源,成为欧洲人食谱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问题在于食物的储存。在中世纪时期,只有住在鱼供应来源的地方才能得到鲜鱼。青鱼是欧洲的主要捕获鱼类,最初是在波罗的海,后来则在北海。在14世纪晚期,荷兰渔民发现了去除内脏、腌制新鲜青鱼的技术,这样可以保存较长的时期。大约到1415年,荷兰渔民引进了漂网,拖行在船的旁边,从而大大增加了捕获量。大约在同一时期也引进了携带这些鱼网的船只,有点像漂浮着的加工渔船。船上携带了制桶工和腌制工,可以马上对鱼进行处理。这些渔船称为母船,荷兰之所以在北海的渔业中建立了长达数百年的统治地位,这些母船功不可没。海洋提供的另一种主要鱼类是鳕鱼。去除了内脏、风干后的鳕鱼称为鳕鱼干,畅销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整个欧洲。约翰·卡波特(John Cabot)于1407年在纽芬兰沿海发现了巨大的鳕鱼群,一种装备了数千个鱼钩的新型钓丝投入使用,这些都为欧洲人提供了新的、意想不到的丰富鳕鱼干。虽然按照现代标准它们也许不那么美味可口,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最为重要的是,大发现时代是一个器具时代。在西方技术中,器具出现于机器之前。欧洲人对小玩意的青睐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钟表制造。钟表制造商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惊人成就,这些成就通过精确制造的、由发条驱动的齿轮和嵌齿就可以实现。到15世纪中叶,德国城镇纽伦堡(NurembeI)成为世界小器具中心。

在纽伦堡玩偶(the Doll 0f Nur"embei-g)的传奇故事中,霍夫曼(E.T.A.Hoffmann)和雅各·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为纽伦堡打造了不朽的名声。当然,并非所有的器具都是玩具。天文学仪器和罗盘对于全世界的航海事业至关重要,而欧洲就投入到这项事业当中。晖用技术要求枪炮的校准和瞄准具有较高精度;商业要求精密的刻度;而不动产则需要里程表。在仪器制造业中,光学是一个特殊分支。最早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只对远视者有帮助。1500年之前不久,凹透镜发明了,它们可用来校正近视。望远镜是由荷兰的光学仪器制造者在17世纪初期发明的,虽然望远镜的直接经济用途有限,但是它恰恰例证了当时欧洲人注重实效的倾向。在少数几年的时间内,拿骚王子莫里斯(Maurice)用望远镜看到,西班牙军队和他的船长使用望远镜寻找大海中的悬崖和敌方的大型帆船;在帕多瓦,名为伽利略的数学家使用望远镜凝视着木星的卫星。技术思想和小器具如果能够起作用,而且不论环境如何都能表现良好,那么它们就会比以前更迅速地传播开来。

同类推荐
  • 非洲经济发展报告(2016至2017)(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非洲经济发展报告(2016至2017)(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非洲经济发展报告》(2015-2016)的主题是中非产能合作。舒运国教授在《2015年非洲经济概述》一文中,对去年非洲经济形势做了总结和回顾,他指出:从大陆层面看,非洲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东非继续领跑非洲,经济增长率达6.3%,中非、北非和西非分别超过3%以上,只有南部非洲低于世界增长平均水平,仅达2.2%。李智彪研究员在《国际油价下跌对非洲经济的影响》一文中,认为自2014年下半年起,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对非洲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孙志娜在《FOCAC框架下中国对非洲国家实施零关税政策的贸易效应评估——基于贸易引力模型》一文中,依据贸易引力模型评估了FOCAC框架下中国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实施零关税政策的贸易效应等等。
  • 金融风暴(上)

    金融风暴(上)

    19世纪,欧洲有六大强国,大英帝国、普鲁士(后来的德意志)、法兰西、奥匈帝国、俄国,还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家族还有另一个显赫的外号,就是“第六帝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20世纪二战前的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 清真产业与认证

    清真产业与认证

    本书内容分为三部分:清真认知、清真产业、清真认证,介绍了伊斯兰、《古兰经》、穆罕默德、穆斯林,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国内外清真产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论述了国内外清真认证工作体系。书中还介绍了我国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形成简史与近况。本书简明实用,可作为清真认证学习培训教材,还可供从事清真产业的工作者学习参考。
  • 国际市场营销学

    国际市场营销学

    对美国消费者来说,在选择同样性能和价格的商品的时候,“美国制造”这个标签往往是决定他们取舍的微妙因素,这就是本土品牌的价值。
  • 中华血脉

    中华血脉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华侨是长期历史所形成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特别是到东南亚,是历史形成的。”华侨在其形成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因时而化,与时俱进,尤其自上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废除排华法案以后,这种变化更趋明显。正如著名美籍华人侨史专家麦礼谦所概括的那样:是“从华侨到华人”。“华侨”与“华人”看似区别甚微,实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未加入当地国籍,其合法权益受到我国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华人”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华人”,是对具有中国血统者的泛称;狭义的“华人”,则是指已取得外国国籍……
热门推荐
  • 蝶梦翩跹

    蝶梦翩跹

    纷争江湖乱世佳人江湖愿四处笙箫太平却转眼即逝成也江湖败也江湖世道不遂世人愿风流总被风逝去一个少年成为一代大侠的故事……
  • 修仙从疯人院开始

    修仙从疯人院开始

    这是一家貌似普通的精神病院。里面的病人,个个都是人才,吹牛也很真实,堪称出神入化,超脱宇宙。A区的一号床,住着一名叫嚣“脚踏浮屠斩神魔,宇内无我这般仙”的退休电工,刘师傅。隔离区的七号床,一名重度抑郁症小哥,自称“钟馗府君”转世,一心想着跳楼自杀,回归鬼界。最上层的重症监护室里,关着一名成天嚷着要反上天庭,自称“齐天大圣”的躁郁症青年,孙先生。……对于病人们脑洞突破天际的中二臆想,陈元从来一笑置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这些脑子不正常的病号,竟然全是牛逼到不行的神魔大能!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群号:558511708
  • 黑暗中的圣灵

    黑暗中的圣灵

    金木水火土,风雷光暗守五星圣灵,黑暗之神命运之轮,光明与黑暗,何去何从?
  • 末世超级进化者

    末世超级进化者

    公元2043年,这是一个怪兽为祸天下,体术者,神通者天才辈出的时代。秦江,他不是天才,他是一个意外之下诞生的进化者。他不但是身体可以进化,同时武器也是可以进化;悬浮飞车也是可以进化;机器人也是可以进化。什么东西到了秦江的手里都是可以进化,哦!不是东西,美女这种玩意儿不算是东西,这也是可以进化的。看《末世超级进化者》将为大家展现出一个浩瀚广阔、神秘莫测的未来世界。
  • 快穿之爽文攻略

    快穿之爽文攻略

    端木怜穿越三千奇葩虐文,开启爽文模式。阴阳怪气的白莲花学十年前的言情小说白莲花哭唧唧:“嘤嘤,是她推我下去的。”大妈,已经2020了,现在的白莲花都进阶了,你这样哭唧唧能吸引得了哪位男主,我都看不下去了。渣男:“你这个恶毒的女人,你永远都欠我两条命,你该死!”又来到古言剧情,渣男永远分不清绿茶白莲,算了,帅哥,我原谅你了,帮你洗洗眼睛。且看端木怜如何吊打三观不正渣男主,手撕白莲花,将虐文变为爽文,创造一个个爽文奇迹。
  • 归去来客栈

    归去来客栈

    百年前,一家客栈-归去来凭空现世,正好坐落在人间通往地府的入口。百年来,人来鬼往,人来此店留一物,留下执念迎新生。鬼去此店销一物,消了执念去往生。
  • 飞扬吧岁月

    飞扬吧岁月

    《飞扬吧》内容简介:回忆是一个人的世界一群人的演绎。那一年,小子们做的恶作剧,把屁放在老师的热水壶里,把酱油倒在可乐瓶里,把石头扔进茅坑里溅起黄色的水花……那一年,他打了他,他进了监狱,当他再见到母亲的时候双膝跪地抱头痛哭,一场意外诠释了最伟大的母爱。那一年,我们聚在一起,我喝醉了酒,在酒店脱下裤子当众上厕所。那一年,父母离开了这个世界,你一个人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头破血流。那一年……有太多的回忆,太多的回忆被微风吹起。我呆呆伫立,看着这些逝去的岁月演绎出的斑斓的纪录片。因为不平淡所以有色彩。
  • 魔神的梦

    魔神的梦

    Sparda——斯巴达,代表的是剑,也是最强大的恶魔,传奇般的存在。这样的他却有着人类般的敏感。或许那强大的力量,也是得益于他那颗不同寻常的心吧?本书讲述的是主人公探寻心灵的人生中所经历的温馨又略带压抑的奇妙冒险与日常故事。(长篇,大概会写到我心中所有的事物都耗尽吧。)感谢每一位注意到他的朋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袭风逐月

    袭风逐月

    话说这凤王凰后年轻时候只生了一个蛋,孵出一只小凤凰,凤王凰后希望是女儿,可恨的是小家伙偏偏都选择了男性,于是乎,待小凤凰第二次浴火重生行成人礼时,凤凰夫妻直接将国事丢给他,跑到凡间逍遥自在去了;千年后,一颗白色的小凤凰蛋落在炎谷内的皇宫门口,旁边丢下一张纸条“交给凤王,他妹妹傲琼”,结果小家伙第一次浴火显现性别也是带把的,于是傲琼这么女性化的名字就套在悲催的老二身上;五千年后炎谷皇宫门口一只火红色的小凤凰“扑腾扑腾”折腾,这只小凤凰浴火变成一个女娃,名曰:黎月,于是炎谷炸开了;袭风是龙族太子,自从广茂森林与凤凰公主的一次“邂逅”,自此麻烦缠身,不对盘的两人处处作对,从未停歇;黎月的古灵精怪让下凡的降龙尊者济公看中收为徒弟,返回天庭后将扇子送之,长大的黎月和袭风因为一次一言不和,失手将袭风和他的随从扇入凡间妖狐洞,天上人间,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