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99000000022

第22章 技术史描述(16)(3)

在农业领域之外的技术进步以多种方式影响了食物的供应。钢铁器具、排水和灌溉管道、蒸汽动力的打谷机、条播机以及机械收割机缓慢而毋庸置疑地提高了生产力,扩大了食物和原材料的供应。可是旧事物在这里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加抵制新事物,现代工具和技术继续与数百年来一成不变的手工作业并存。农业的机械化遇到若干重大技术难题,农业中的大量工作,如除草、采摘和挤奶,都是由人手指的动作来完成的,这同人手臂的清扫和敲打动作是不同的。我们已经看到在纺纱中用技术代替人的手指是多么困难,农业中遇到的大量困难与此相同。农业(相对于制造业)机械化发展缓慢的第二个原因是缺乏动力代用品。在大多数工业化的过程中,制造活动可以在动力源的场所产生,利用更有效的能源因而相当简单。而对于农业中的大多数活动来说,不得不把动力源带到生产场所,因此,在制造业和运输业已经采用蒸汽机很久以后,犁、耙、割、捆等动作依然有赖于草食动物。仅当工作可以在动力来源附近完成时,机械化才来得相对早一些:苏格兰人于1784年建造的脱粒机迅速传播,伦敦技师詹姆斯·夏普(James Sharp)于1777年建造的风选机亦如此。这些机器在19世纪前半叶就使用了蒸汽机,不过它们仍属于某种例外。内燃机把难题解决到如此地步,以至于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逐渐引进到大西洋两岸。在美国,1880年收割每亩小麦平均耗时20人/时,到1935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6.1。

有些历史学家对经济福利感兴趣,食物的准备和储藏是他们的特殊兴趣所在。人生病大都是多年的营养缺乏或者误食了被污染的食物所造成的。把食物烹饪后再真空密封,这种储藏食物的想法是尼古拉斯·阿帕特(Nicolas Appert)在1795年偶然发现的。最初,阿帕特使用玻璃器皿来存储食物,但是在1812年,一位名叫彼得·杜兰(Peteruran)的英国人建议使用镀锡罐存储食物,人们很快发现这种办法更胜一筹。到1814年,布莱恩·邓金向皇家海军供应罐装汤和肉。罐装法也是技术先于科学的一个极佳例证,这是因为,惟有在路易斯·帕斯托尔(Louis Pasteur)的开创性的发明之后,人们才理解为什么罐装法管用,而且人们到19世纪末才清楚最佳的烹饪温度大约是240c'F。在美国内战时,罐装食物在向军队供应食物方面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它还导致了迅速成长中的城市对蔬菜、水果、肉类消费的巨幅增长。

其他的食物储藏法也开始得到使用。19世纪50年代,盖尔·波尔登(Gail Borden)发明了奶粉,为联邦政府赢得内战助了一臂之力,也为他本人赢得了大笔财富。但到了世纪末,他的这个脱水思想同样成功地应用于蛋和汤。1877年,古斯塔夫·德·拉瓦尔(Gustav de Laval)发明了离心乳酪分离器,不久,这种分离器就成为丹麦、荷兰和爱尔兰等国奶制品联合体的基石。帕斯托尔亲自演示了如何对瓶装牛奶消毒。冷却是另外一种储藏形式。在18世纪,冰冻食品储藏在冰室里,19世纪出现了冰冻食品的国际市场,尽管在温和季节冰冻食品的价格非常昂贵,只有富人才负担得起。在1834~1861年间,机械冷藏逐渐得到发展和改进。1834.年,英国颁发了第一个冰冻食品加工专利;1861年,澳大利亚悉尼建造了第一座冷冻牛肉厂。到1870年,从美国运送到英国的牛肉都是用冷却法(20~30)储藏的。然而,储藏牛肉的有效方法是温度在14。F左右的冷冻法。1876年,法国工程师查尔斯·特里尔(Charles Tellier)建造了第一艘冷藏船“弗里格利菲克” (Frigorifique)号,该船满载冷冻牛肉从布宜诺斯艾利斯扬帆来到法国。到19世纪80年代,来自南美和澳大利亚的牛肉、羊肉、羊羔肉已经供应到欧洲人的餐桌上。虽然欧洲的畜牧业饱受这种竞争的折磨,但是消费者——所有经济进步问题最终的仲裁者——却深受其惠。一般而言,技术变革使食品的价格降低到如此地步,以至于许多国家的农民而不是消费者,转向各自的政府求助。蛋白质食品相对于碳水化合物食品价格的下降不仅有助于扩大欧洲人的日常食物,而且使之得到改善。

其他工业部门

有两个工业部门在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扮演了一个核心角色。虽然在1830年之后经历了相对较慢的发展,但是它们的生产力得到了持续稳步的提高。在矿业中,当人们认识到压缩空气的优势时,一大技术难题克服了。在1849~1856年间,发明了充气采矿工具,例如用于地下挖掘的回转刀具。可是,至少直到19世纪末,动力工具才取代了锄头和铁铲。

在纺织业,有一项重大的发明脱颖而出:缝纫机。在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尽管世界各国都在寻找能够在缝纫过程中取代人手的机器,制衣业仍落后于其他纺织工业。在1846年以前的60年里,美国、英国、法国、奥地利和德国等发明了17种能够缝纫的不同机器(Thomsom,1984,p.249)。这些机器起初在技术上不能正常运转,但是解决之道在1830年以后出现了曙光。人们通常把缝纫机的发明归功于美国人伊利亚斯·豪(Elias Howe),其实,他只不过完善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件。1846年,他获得了锁边机的专利,该机由金属零件制成。在缝纫机中,关键是要洞察到:不应该摹仿人手的缝纫动作,而应该使用双线系统,针眼在最下面,把两根线缠绕在一起就算缝了一针。在完善缝纫机方面,作出最大贡献的当属伊萨克·梅里特·辛格(Merritt Singer Isaacs),他用脚踏板来驱动缝纫机。据保守估计,由于缝纫机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了500%,(Schmiechen,1984,p.26)。稍后,缝纫机被改造,用来制鞋(麦凯伊[Mckay]鞋机始自1861年)和地毯(1880年)。缝纫机的年产量从1853年的2200台增长到1870年的50万台。不过,与纺织业中的其他许多发明不同的是,由于不需要集中的动力源,缝纫机没有进人工厂;相反,它一直在家庭手工作坊(主要是妇女)中使用,并且创造了一套声名狼藉的血汗工场系统。缝纫机在采用可互换部件方面发展缓慢,辛格公司远在其竞争对手转向完全采用可互换部件以后仍然使用熟练的裁缝(tounshell,1984,pp.67—123),其成功主要在于其出色的市场营销。

在纺织工业的其他部门中,1850年以后的时期完成了早先就已开始的技术变革。梳毛部门长久以来一直未能实现机械化,在19世纪50年代引进了李斯特一多尼索普(Liszt ——onisthorpe)剪毛机,这使约克郡的精梳毛纺业重新焕发了青春。海尔曼(Heil—mann)的精梳机广泛用于欧洲大陆,尤其是在阿尔萨斯。在纺纱业,画眉机一度占据统治地位,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慢慢地被翼锭精纺机所取代。翼锭精纺机是罗得岛一位名叫约翰·索普(John Thorp)的技师于1828年发明的。在纺纱骡机中,经纱是由滚筒和旋转纺锤的联合动作给送的。翼锭精纺机与纺纱骡机不同,前者在快速转动的环锭上有一个称为“行走器” (1~aveler)的夹子,通过夹子的循环运动来编织纱线。行走器引导纱线,确保纱线缠绕在纺锤上。环锭纺纱法是连续式的,而不是间断式的,同骡机纺纱技术相比,环锭纺纱法所需要的技能和力量都更少。不过,环锭纺纱法所生产的产品稍差一些,精细纱线尤其如此。环锭纺纱法直到19世纪后半叶才广泛地传播开来,可是一经传播之后,它就迅速地占领了美国的纺织工业。然而。英国兰开夏郡依然钟情于骡机,这一事实长久以来让经济史学家迷惑不解,因为这个事实似乎表明,英国纺织工业不愿意采用更高级的技术。在织布业,动力织机在1850年后继续取代手摇织机工人,不过,仅当诺斯罗普(J.H.Norxhrop)于1894年建造了第一台自动织机以后,自动化操作才进入了织布业,而且它在20年里对美国织布业所做的事情同罗伯特的自动骡机在1830年对英国纺纱业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到这时,英国的纺织业已经失去了其优越的技术地位,各纺织部门采用诺斯罗普自动织机的步伐也较缓慢。

在19世纪后半叶,纺织业的机械化进程具有扫尾作业的性质。这时,工业革命陷入了一场大漩涡。针织业就是一个较好的例子。李在1589年发明的针织机,迟至19世纪晚期依然是针织技术的核心。此前一引进的重大改进是编织棱纹织物的一个辅助装置。该装置是由杰迪代亚·斯特拉特(Jedediah Strutlt)于1758年发明的。斯特拉特后来成为阿克莱特的合伙人。人们经常断言,针织业中的技术进步受阻于低工资,因为针织工人在本质上是没有其他被雇用的机会的(Wells,1958,p.598)。机械化较晚的另一个所谓的原因是诺丁汉郡针织工人的骚乱,这很可能把潜在的发明者吓跑。然而,这些因素在其他行业中同样存在,它们在阻碍进步方面似乎影响甚微。把动力应用于针织业的主要问题纯粹是技术上的:难以把精密的机械装置改造为动力更强的机器,因为精密的机械装置会改变线宽,从而影响长袜的质量。马修·汤森(Matthew Townsend)和威廉·科顿(william Cotton)分别在19世纪4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早期解决了这些技术问题,此后,针织业的机械化进程就像其他纺织部门一样迅速了。

同类推荐
  • 以权利看待发展:中国农村变迁中的风险治理及规则重构

    以权利看待发展:中国农村变迁中的风险治理及规则重构

    本书共九章,主要内容有:权利扩张与规则重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关系中农民权利的变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挑战与实验、乡村发展中的公共性及其风险等。
  • 每天学点经济学全集

    每天学点经济学全集

    经济学值得我们去了解,因为经济学很深刻,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认识世界。经济学可以帮助你澄清一些你久久也想不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春运期间火车票一票难求?为什么玉米的价格有时比小麦贵?超前消费有什么不对?
  • 客源国(地区)概况

    客源国(地区)概况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编写的,主要介绍世界旅游业和我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基本格局与前景,及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和港澳台客源地区的基本情况。共选取了41个我国的主要客源国或潜在客源国,以及我国的港澳台客源地区。主要讲述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经济发展、政治状况、文化传统、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等。本书突出高职高专教学注重能力培养这条主线,有机地融合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等要素,以方便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成,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配套产业链升级问题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配套产业链升级问题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已经从最初的贸易的全球化,发展到资本的全球化,进而到人力和技术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要素资源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本书以短小生动的小品文写作方式,从你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在路上、在餐厅、在电影院、在厨房、在卧室、在争吵中、在生气时、在小朋友的书包里捕捉随处可见的经济学奥秘,如下午茶一般悠闲而有趣,却又浓香醇厚,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相遇即永远

    相遇即永远

    一路有你,伴随我的人生,磕磕跘跘,幸福前行~
  • TFboys:穿越恋

    TFboys:穿越恋

    当红偶像组合——TFboys.与一次穿越的关系……在古代遇见的人,产生的情...在现代也能有么?
  • 卫兵约翰回家记

    卫兵约翰回家记

    “今天的蓝田镇,一如既往的安详平和呢!”卫兵约翰,一个普通小黄油的NPC,突然有一天,他听到了这样一个声音:“该死,纸巾用完了!”
  • 棋魂之浅笑流年

    棋魂之浅笑流年

    恩……大概就是希望小光能再见见佐为。恩……只是单方面的希望而已~~
  • 吴镇宇主演电影:朝内81号

    吴镇宇主演电影:朝内81号

    (吴镇宇、林心如主演电影原著小说)京城著名鬼宅朝内81号又发生离奇死亡惨案,惨案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城市探险专家老玉米带领众人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来此一探究竟,他们本以为只是一次简单的探险,却不知不觉陷入了黑暗组织控制的泥潭。队员无端死亡,几番生死,几探鬼楼,纠结世人近一个世纪的秘密被慢慢揭开……
  • 诏狱惨言

    诏狱惨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舞神魔

    剑舞神魔

    万年前,神魔战争结束!万年后的今天,涉及神,魔,精灵,魔兽,人类各个种族的战争酝酿而生。少年齐霖身处这场乱世纷争的漩涡中心,生死不由己。拯救苍生,阻止战争,安抚天下,齐霖该在这乱世之中扮演什么角色?在这乱世之中如何抉择生存?
  • 崖山演义

    崖山演义

    崖山之后无华夏,历史背后的黑手和无人知晓的故事...
  • 原振侠24:催命情圣

    原振侠24:催命情圣

    与李固堕入爱河的黄娟,决定为卡尔斯将军作一场「真神」秀后,便找一处清静之地与爱人共度馀生。而原振侠担心李固利用异能为祸人间,竟然让玛仙施展巫术使李固成为白痴。黄娟伤心至极,恨透昔日爱人原振侠……在一个落寞的夜晚,原从电视机中见到一个奇异的影子,这个影子,与李固有着不寻常的联繫……「情爱可以使人抛弃一切,用全世界来换也不换——当然,这样的情爱,在现实生活之中,几乎不存在了,所以只好将之放在幻想小说之中。」──倪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