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9900000004

第4章 读诵吟唱说诗教(1)

第五课 韵律与绘画: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徐卫东: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在形式上,从“诗三百”到楚辞,到唐诗,到宋词,到元曲,极其多样,异常纷繁,不拘一格,不断出新;在内容上,从自然到社会,从集体到个人,从情、从景到情景交融,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知识与事实;在思想上,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通过其深邃的意境与充沛的感情,深浅显隐不同程度地表达着某种深刻的哲理与永恒的精神。几千年来,她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孕育着炎黄子孙的灵魂。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古典诗歌的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规定了中小学生阅读、背诵古代诗歌的数量,要求古典诗歌教学能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让学生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中小学实验教科书中,古典诗歌所占比重也明显增大,篇目多是千古流传的名作。

要阅读古典诗歌,欣赏古典诗歌,教学古典诗歌,首先必须要了解古典诗歌的特性。那么,诗歌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最本质的特性是什么呢?

众学员:诗歌文字很精练,语言很优美,情感很丰富,讲究押韵,富于想象……

徐卫东:似乎说到一些,诗歌确实是语言高度凝练,充满情感与想象,但是,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语言也精练,也优美,情感与想象也很丰富呀。所以,还没有说到本质上。

诗歌是什么?当代美学家宗白华说:诗歌是“用一种美的文字——音律的绘画的文字——表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这其实是告诉我们:诗歌最本质的特性是音律美和绘画美,或者叫音乐美和意境美。中国古典诗歌较之现代诗歌更是如此。

我们先来说说古典诗歌的音乐美。

语言和音乐都是声音的艺术,声音和谐了就美。整齐、抑扬、回环是声音和谐即音乐美的三要素,也是语言形式美的基本方面。古典诗歌,集中体现了语言的形式美,而最具音乐性的诗式就是格律诗词。

第一,诗歌语言的整齐。

我们来读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登高》的整齐美表现在哪里呢?

学员1: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每一句都是七个字,句式很整齐。

学员2:从内容上看,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从形式上看,也很匀称。

徐卫东:说得不错。但是,还有更深层次的整齐美你们没有读出来——那就是对偶。格律诗词,这种直观的句式整齐的基础是古汉语多单音词。单音词还极便于用对偶。诗句的对偶与音乐的乐段相似。在音乐上,两个乐句构成一个乐段,两乐句的长度和旋律越是相近,乐段也就越是整齐匀称,这就形成了声音的整齐之美。古诗的对偶形式是语言形式整齐美的最集中的体现。《登高》整首诗全用对偶句,且与情、景完美结合,真不愧为古今七律第一。

第二,诗歌语言的抑扬。

在音乐中,节奏是强音和弱音的周期性交替,用节拍做衡量音乐节奏的手段。语言也有节奏,但衡量语言节奏的语音单位是语音的长度、强度和高度。

中国文字音的长短不明显,不能像外国诗那样,可以靠发音的自然长短来造成节奏感。所以古人就用平仄,人为地制造音的长短和轻重,来增强节奏。

那么,何谓平仄?

学员:第一声和第二声为平声,第三声和第四声为仄声。

徐卫东:嗯,按现代汉语声调是这样分的。古代汉语语音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对于这四声的区分,被后人引用得最多的有以下两种说法:一是唐代释处忠在其所撰的《元和韵谱》中说:“平声者哀而安,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二是明代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道:“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后说曾以《分四声法》之名载于《康熙字典》的前面,影响更为广泛。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大略地知道古代汉语四声的高低、升降、直曲。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对古汉语四声进行了这样的概括:“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因此,古人又把四声分成“平、仄”两类:“平声”是单独的一类,其余三声合并成“仄声”一类。“仄”同“侧”,其义为“倾斜、不平”,相对于“平声”而言,“上、去、入”三声的共同点就是“不平”。古典诗词的写作与吟诵,都是按古代汉语的四声论平仄的。

我们来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它的平仄规律如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每一句平仄相间,第二句与第一句、第四句与第三句是平仄相对——中国诗歌的抑扬美就这样产生了。至于怎样吟诵出其抑扬美来,我们稍后再来专题讨论。

第三,诗歌语言的回环。

诗歌,欲求其动听,除了平仄声调上要力求合律外,还须押韵,这样才能增加其旋律之美。诗歌的用韵与音乐的再现近似,都体现出一种回环美。

什么是韵?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同声相应谓之韵。”简言之,“韵”就是“同一收音”。如“东、公、空、通、同、聪、烘、红、隆”等字,皆以ong为收音,“先、天、填、年、千、煎、绵、延、前”等字,皆以ian为收音,都同属一韵。

什么是押韵?将某些诗句之末尾,用上同韵之字,即称为押韵。

我们来读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以此诗押韵为例,简要说说你们掌握的有关知识。

学员3:一般都是双句押韵,单句不押韵的。

学员4:不对,单句也可以押韵。《山居秋暝》的第一句就是押韵的。

学员5:一般都要一韵到底,不能中途换韵。《山居秋暝》押的都是ou这个音。

徐卫东:没了?那我再略为补充一下。古诗多以平声押韵,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押韵句的尾字用平声,不押韵的必须用仄声。当然,如果押韵句的尾字用仄声,不押韵的就用平声。

过去写诗,靠韵书来做统一的标准。所谓韵书,就是把同韵的字放在一起,分成若干部,作为作诗押韵的依据的字典。我国最早的韵书是隋朝的《切韵》、唐朝的《唐韵》,现存完整的韵书是宋朝的《广韵》。《广韵》的韵部分得很细,有206韵部。到了金代,以《平水韵》为官方韵书,供科举考试之用。元、明、清各代,都以《平水韵》为作近体诗押韵的依据,一直沿用到现在。

除了押韵,运用重言、双声、叠韵、重章复唱等手法也能使韵律和谐。这在《诗经》等民歌中特别常见,这里暂且不论。

刚才,我们从整齐、抑扬、回环这三要素讨论了诗歌的音乐美。下面再来说说古典诗歌的另一特性:绘画美。还是请你们先来交流吧。

学员6: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达到了诗歌绘画美的最高境界。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就以《山居秋暝》为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四句话,20个字,写得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俨然一幅清新秀丽的乡村风俗画。

(学员鼓掌)

徐卫东:不错不错。看来这位学员是王维的超级粉丝呀。我们撇开个别,总观古典诗歌,它的绘画美,究竟美在何处?是属于中国画的美呢?还是西洋画的美?

众学员:中国画。

徐卫东:中国画与西洋画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古典诗歌是美丽的中国画呢?

学员7:中国画讲究的是意,即意境;西洋画讲究的是形,即形态,写实。直觉告诉我中国古诗就应该是中国画,至于理由,说不出来。

徐卫东:哈,你自己都说了,中国画讲究的是意,是意境。这里,我们先应该明确中国画和中国诗歌中两个重要的概念:意象和意境。

所谓意象,简而言之,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即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赋予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一个个意象,组成了意象群,在读者超越时空的想象中,生出一片空间,这就是意境。所以,意境也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情感的随意拼合,而是虚实相间,情景相融,形神兼备。尽管绘画和诗歌,两者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使用不同的创作手法,但是,它们有着相同的意境美。意境是中国画和中国诗歌追求的最高境界。

古典诗歌中许多句子的语法有高度的灵活性,让字与读者之间建立一种自由的关系,在字与字之间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解读活动。这样就构成了美丽的写意的中国画。

我们来读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想象一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画面: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中国水墨画中的各种景物之间往往没有许多过渡性的铺垫或衔接,会出现许多景象间的跳跃,其间会出现许多留空或留白。同样,这首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小令仅短短28字,却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

小令的前三句18个字9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蕴意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9种不同的意象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像水墨画一样,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深秋时节:

几根枯藤缠绕着几棵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

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炊烟袅袅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份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独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

马致远就是这样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意象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抒写出游子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意境。类似于中国水墨画,并不丰富的意象却能构成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

总之,中华古典诗歌,形式精湛,音韵优美,节奏动人,语言精美,情景交融,意境深邃。诗人们以其特有的音律美和绘画美,奔流着充沛的情感和激荡的思潮,让我们启智、陶情、励志、立德。

学员培训感言选录

陈波:从概念简析到运用课堂,徐老师的课是灵动的。Flash、音乐、实录,丰富的多媒体手段,将原本艰涩的古典文学知识化为浅显易懂的学问,边听边看,边辨析边尝试,让人乐在其中,又有所收获。从示范到尝试继而展示,徐老师的课是亲近的。课堂上对老师的掌声,对同学的赞叹,均发自肺腑。这份学诗的心态多么舒服、惬意啊!可惜时间有限,意犹未尽!

周佩亚:炎炎夏日来到教育学院培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那滋味中夹杂着烦躁。不是吗,那么热的天要顶着烈日在路上奔波,多么不易啊!然而,听着徐卫东老师的古诗讲座,这种烦躁已经烟消云散了。课堂上,掌声不断,这掌声送给徐老师,也送给同学们的精彩表现。这是多么充满活力的课堂!

陈宝云:今天的古诗培训轻松愉悦,使我较深入地感受到了古典诗歌的魅力。今天的学习,也为我今后更好地教学古诗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我想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学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感谢徐老师带给我们古诗教学的启示,“一石激起千层浪”,相信以后宁波会在古诗教学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第六课 学《诗》以致用

徐卫东:说到诗歌,就一定要说说《诗经》。因为《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关于《诗经》,你们知道多少?

学员1:《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

徐卫东:嗯,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包括了15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共105篇。周代人把正声叫作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作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因内容不同或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共40篇。

《诗经》中“风”“雅”“颂”的类别不同,其内容也有区别。主要有哪些呢?

学员2:说实话,《诗经》几乎没读过,所以真心说不上来。百度一下,知道了“颂”用于庙堂祭祀,主要是颂赞之作。“雅”出自各级贵族之手,内容主要是颂赞和怨刺。“大雅”的作者地位较高,诗的内容多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有些作品属于周朝的史诗。“小雅”的作者多为下层贵族,他们通过咏叹自己的生活,表达对王朝政治的看法。“国风”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它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作者的生活和感情。

徐卫东:好吧,既然百度很方便,我们就少说点。归纳一下,《诗经》的内容主要有赞颂诗、怨刺诗、征役诗、农事诗、礼俗诗、婚恋诗等这几类。其中婚恋诗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这些作品有的写恋人幽会的喜悦、男女不期而遇的欢乐;有的写相思的痛苦、失恋的愁怨;也有的表现对爱情的坚贞,对家长的反抗;有的表现家庭生活的和谐。但更多的还是那些弃妇诗,描写主人公忠于爱情而被遗弃的命运,控诉了那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和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诗经》以其丰富而广泛的内容,向我们展示了周代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

刚说了“风”“雅”“颂”是指《诗经》的成形、体制、文体的分类。那么,《诗经》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学员3:《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比”,相当于现在的比喻;“兴”,朱熹解释为“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有时候一句诗中的句子看着好像是比又好像是兴。

徐卫东:“赋”和“比”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由歌咏眼前景物从而联想咏及其他物,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后“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等,所以,有时候一句诗既是比,又是兴,称为“比兴”。“兴”,一般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风”“雅”“颂”“赋”“比”“兴”被古人称为“六义”。

这样聊《诗经》,似乎枯燥了点,还是让我们结合《关雎》的鉴赏来谈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是“风”之始,也是三百篇之冠。写了什么?

学员4:从具体表现看,它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徐卫东:怎么写的?

学员5:用了比兴手法。“关关雎鸠”两句和“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等描写,就是由河洲的禽鸟和水中的荇菜“兴”起君子求淑女的愿望。

学员6:另有意见认为这是一首写实的情歌,小伙子看上了河上采荇菜的劳动少女,于是表示了爱慕之情,无论“雎鸠”的鸣声也好,采荇菜的场面也好,都是“君子”身临其境耳闻目见的,因此自始至终都是“直陈其事”的“赋”。

徐卫东:我个人倾向于“比兴”说。所谓比兴手法,特别是“兴”,并不是诗人在实际生活之外凭空找来点什么填塞入诗,而是以即目所见、倾耳所闻的当前实际景物作为抒发思想感情的媒介,顺带着产生了联想。我们可以承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诗人眼前实景,但这一对在河洲上互相依偎着一唱一和的水鸟,自然会引起未婚青年男子迫切寻找淑女以为配偶的强烈意愿。诗人在选择诗料时单单看中了“关关雎鸠”,这本身就体现了“比兴”的作用。否则诗人为什么不写别的树木花草呢?换言之,也只有写互相鸣和的一对水禽才与这首诗的主题合拍,才算得上典型化。如果硬把它限制在“赋”的框框里,反倒近于自然主义的解释了。

把“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以及“采之”“芼之”也讲成比兴手法,是以字、词的训诂为依据的。古人大都把“流”“采”“芼”讲成同义词,即都有“寻求”“采摘”和“择取”的意思。“流”之训“求”,从西汉的刘向、东汉的高诱,到清代的马瑞辰,都有考证,而且比较可信。可是朱熹的《诗集传》则兼用“流”字本义,认为这句是指顺着流水去择取荇菜。此说虽遭清人非议,我倒觉得朱熹的讲法是从实际生活出发的。至于“芼”,旧注亦训“择”,朱熹却据董逌《广川诗故》解“芼”为“熟而荐之”。我觉得此解亦近理。在现代汉语中,特别是北京方言中,我们经常还听到用沸滚水把菜蔬“芼”(mào)一下的说法。即等水烧开后把生的菜放进去,“芼”之使熟,随即捞出。由此可见,荇菜的从“流”到“采”,从“采”到“芼”,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对于采荇不免陌生,但采莲蓬、采藕、采菱的生活我们能体会。先是顺流而取,再则采到手,再则煮熟了端上来。一件看似简单的小事,做起来也并不容易,这恰好象征了君子求淑女的心情与周折。等到生米煮成熟饭,正是“钟鼓乐之”的时候了,意味该是多么深长!同时这种工作是眼前事实,并非虚拟幻想,一面写实一面又象征,这正是比兴的正格,这才是中国诗的长处。

《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了什么原因,要将它称为《诗经》了?

(学员有点语塞)

《诗》被称为《诗经》是从西汉开始的,因为西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被认为是孔子编修过的《诗》自然就成了儒家经典,所以被尊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孔子很重视《诗》,他给三千弟子开设了《诗》这门必修课。为什么?

学员7:因为《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是现实主义诗歌的典范,有很高的文学成就。

徐卫东:那是你用今天的眼睛来看的。今天,《诗经》已成为历史学和文学研究的对象。但是,那个时代却不是如此。据《周礼》《礼记》及其他典籍记载,在西周的贵族教育中,《诗》是主要内容之一。春秋之时王室虽趋于式微,但周王朝与各诸侯国大体上仍然继承西周制度。《诗》在当时不是作为创作与欣赏的精神产品,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贵族文化修养而获得价值的。孔子更多地也是把《诗》当作一门实用课程来开设的。

学以致用,这既反映了儒家的济世情怀,也反映了儒家的用世之心。孔子为学并不囿于书斋,而十分重视为学之用。因此在《论语》等书中,其数言《诗》之实际功用和学《诗》的现实意义。

孔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可以激发情志,修身养性,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诗可以观察社会,知人情之厚薄,识风俗之盛衰;诗可以交往朋友,鉴别贤愚,合之则群,不合则散;诗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这是孔子对《诗》之用的全面评价,它既揭示了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批判作用,也反映了文学作品的审美和教育功能,对后世影响深远。

孔子还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批评一个人:“虽然熟读《诗经》三百首,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即使读的诗篇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孔子以诗为用的理论特色可见一斑。

你或许在想,诵《诗》与“专对”有什么关系呢?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学《诗》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学员8:这个我知道。《论语》里记载说,有一天,孔子站在屋前,见儿子孔鲤小步走过,就问他:“你学《诗》了吗?”孔鲤回答:“还没学。”孔子就说:“不学《诗》,你就不知道怎么说话。”于是,孔鲤就开始学《诗》了。但是为什么“不学《诗》”就会“无以言”呢?

徐卫东:呵呵,是不是觉得我们现在不读《诗》,照样能说会道?

赋诗在春秋时期之所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因为在那时人眼中,《诗》就是道义的府库,认为《诗》中传达着古圣先王的遗训和箴言,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于是,大家便熟读诗篇,以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在两君相见、行人问聘、同侪交往甚至是日常生活中,喜欢引用《诗》中句子相互赞美、讽刺、规劝等。外交官交涉也常常拿诗句当作外交辞令。这叫“赋诗言志”。

赋诗言志在春秋时期作为一种人际交往沟通的特殊方式而普遍存在。《左传》中记载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逃到秦国政治避难,秦伯把女儿嫁给他。在遣送重耳回晋继承王位之前,秦伯设宴招待重耳,重耳在赵衰帮助下赋《河水》,取义“沔彼流水,朝宗于海”,以海喻秦,自比为水,这当然是奉承秦伯,意在表明自己对秦穆公的尊崇之情。穆公答赋《六月》,取其“共武之服,以定王国”,勉励重耳有所建树,振兴晋国,并像尹吉甫那样辅佐天子。

如果你不懂《诗》,不但没法跟别人沟通,而且还会被视为缺乏贵族教养,会遭到讥讽与轻视。齐国权臣庆封于襄公二十七年、二十八年两次到鲁国去见叔孙穆子。第一次他衣着华丽、车马光鲜,然而在宴会上吃相颇为不佳,叔孙穆子赋《相鼠》一诗讽刺他:“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看老鼠尚有一张皮,有些人却没有庄重的仪态;如果人连仪态都没有,那还活着干吗?很明显,这是极为尖酸的讽刺了,但奇怪的是庆封竟浑然不觉。第二年,庆封由于在国内专权引起内乱而逃奔鲁国,叔孙穆子又设宴招待,席间庆封不懂祭礼,叔孙穆子很不高兴,鉴于庆封不懂赋诗之礼,索性让乐工诵《茅鸱》给他听。这首诗是佚诗,据说是“刺不敬”的,想必是比《相鼠》更露骨的讽刺,庆封听了依然无动于衷。真是朽木不可雕,难怪叔孙穆子要说他将有“天殃”,将被“聚而歼之”。

还有宋国的华定出使鲁国,鲁昭公设宴招待他,为他赋《蓼萧》,诗曰:“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意思是:已经看见君子了,我的心里真欢畅,又饮酒来又谈笑,这真欢乐又荣光。而华定对鲁昭公的称颂,不知其意,又不答赋,以致昭子骂他“必亡”。

但这在外交上的后果并不算很严重,最严重的是《左传·襄公十六年》中那个因赋诗不当而导致兵刃相见的例子:晋平公与诸侯在温地宴会,让大夫们歌舞,并要求咏唱的诗句必须与舞蹈相配合。结果,齐国大夫高厚所歌的诗与舞蹈配不好,诸侯们便发怒,推断齐国与盟主有二心。最终齐国遭到了晋、宋、鲁、卫、郑等诸侯国的联合讨伐。赋诗不当引起一场大祸,成为一场争霸战争的导火线,这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

而成功的赋诗,不仅能表现赋诗者的修养和智慧,甚至可以救国难于危急存亡之际。例如文公十三年,郑伯背晋降楚后,又欲归晋,适逢鲁文公由晋回鲁,郑伯在半路上与鲁侯相会,请他代为向晋说情,两方的应答全以赋诗为媒介。郑大夫子家赋《小雅·鸿雁》,取“之子于征,劬劳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意思是伯侯哀恤鳏寡,有远行之劳,暗示郑国孤弱,需要鲁国哀恤,代为远行,往晋国去游说。鲁季文子答赋《小雅·四月》,取“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意在说明自己行役逾时,思归祭祀。这当然是表示拒绝,不愿为了郑国的事再去晋国。郑大夫子家又赋《载驰》篇第四章,取“控于大国,谁因谁报”?意思是小国有急,相求大国相助。鲁季文子又答赋《小雅·采薇》篇之第四章,取其“岂敢定居,一月三捷”之句,表明鲁国过意不去,只得答应为郑奔走,不敢定居。

春秋时期,赋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其应用之广泛与作用之巨大可见一斑。所以呀,那个时候,如果不学《诗》,那你真的就out了。

(学员会心大笑)

赋诗在中国文化史上仿佛一现的昙花,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只属于春秋。

孔子还十分重视《诗》与礼、乐的关系。

孔子强调《诗》对礼的构建作用和礼对《诗》的约束作用。《礼记·仲尼燕居》载孔子语“不能诗,于礼缪”,此与“不学诗,无以言”文异而义同。又《论语·泰伯》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即强调一个人欲修身成性,《诗》、礼、乐所起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了《诗》与礼、乐的关系。所以当子夏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中明白一个人最终当立身于礼的道理后,孔子便对其盛赞有加,称“能启发我的人是你,现在可以与你讨论《诗经》了”。

孔子重视《诗》、礼二者之间关系的思想,也见于上海博物馆楚简中的《孔子诗论》。如第10简,其评《关雎》云:“《关雎》之怡。”“《关雎》以色喻于礼。”第12简又云:“好,反内于礼,不亦能怡乎?”《说文》云:“怡者,和也,从心,台声。”其以“怡”评《关雎》,就因为其能“喻于礼”,“纳于礼”。由此可见孔子论诗对礼的要求,一首诗,如果能体现礼就是一首好诗,哪怕它是一首谈情说爱的情诗。

学员9:有说《关雎》是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之作。我有点不理解,这是不是在说诗与礼的关系呢?

徐卫东:我先问你们,《关雎》中的君子,他所盼望的是同淑女成为夫妇呢,还是仅仅成为情侣?何以见得?

(学员一时有点蒙)

谁知道,“君子好逑”的“逑”,是什么意思?

部分学员:追求。

徐卫东:呵呵,是追求吗?

学员10:逑,指配偶。

徐卫东: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通俗点说就是:“美丽贤淑的姑娘呀,正是君子理想中的老婆。”可见,其所写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期望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吗?

(爆笑)

这是属于典型的东方式的、我国传统的正常恋爱观。所写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代表了一种“门当户对”的婚姻思想。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却丝毫没有涉及双方肌肤的亲密接触,恋爱行为颇有节制。不像现在的小青年,公共场合搂腰搭背,卿卿我我,唯恐别人不知道他俩是情侣。还有,诗中所写恋爱过程,从选择到追求到热恋到结婚,没有闪恋闪婚,符合婚恋规律,等等。这其中固然有封建思想的烙印,却也体现了汉民族的传统特色。对今天的婚恋观仍有所启示。

在孔子时代,诗与乐不分,因为二者都关乎礼的建设。《礼记·仲尼燕居》载,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礼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所以孔子论《诗》常与乐相并提。

《论语》中,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学员11:为什么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能解释一下吗?

徐卫东:这里的“淫”和“伤”,都有“过分”的意思。从音乐的角度来说,孔子是在赞美《关雎》的音乐和而平,以至于如此让人享受。在远古时代,音乐、舞蹈与歌诗就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孔子诞生前,中国的乐舞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准,尤其是周代。而“周礼尽在鲁”,相传孔子曾修订过《乐经》,后失传,这些条件孕育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孔子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把音乐艺术看成是一种认识真理、修炼人格的途径。

孔子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天赋,对音乐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有着深刻的认识。大家应该听过孔子向师襄子学弹琴的故事吧?孔子在未“得其曲”“得其数”“得其意”“得其为人”之前,一而再、再而三地婉言谢绝师襄子关于更换新曲目的建议,刻苦专一地练习,直到对乐曲的内容、乐曲的规律和形象都有深刻的理解为止,这令当时的师襄大为叹服,也令今天的我们很是汗颜。

再从《关雎》表现的内容看,此诗言切而意婉,尤其是男主人公对所思女子真是设想得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小伙子由于“寤寐思服”,彻夜翻来覆去,睡不踏实,这确是真情流露。越睡不安稳,越是心潮起伏;而人在恋爱时总是好往乐观处想,于是他想到相恋后感情多么融洽和谐,结婚时场面多么热闹,生活多么幸福。这一切遐想,都是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失眠中幻化出来的。虽说是主观的一厢情愿,却并非可望而不可即。后来的剧作家代剧中人立言,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反嫌说得太露;而《关雎》的作者却以丰富而圆满的想象来填充眼前无可排遣的相思,这真可算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

孔子很重视诗教,认为,人之学,“兴于诗”。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我们接着就要说说“诗教”传统。

学员培训感言选录

陈敏:培训过程中,老师个人的修养、丰富的学识、幽默风趣的谈吐,使课堂充满吸引力,让我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风采。尤其是老师的古诗吟诵,更是让我印象深刻,受益良多,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古诗教学的方式出现在面前。这一次培训真是不虚此行。如果下次还有国学文化的培训,一定来参加。

卢小霞:徐卫东老师对当下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思考,对平仄对仗的指导,给我们每一个学员至深的印象,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什么是古诗词吟诵,以及古诗词亘古不变、经久不衰的魅力。徐老师的现场吟诵,让我们在赞叹之余,更进一步领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我们也放开嗓子,跟着吟诵,从真正意义上感受了古代文人的雅兴和情致。

周虹:很有意义的一次培训,能真正运用到实践之中。

第七课 归来兮,诗教传统

徐卫东:“诗教”传统由来已久,是中华民族持续时间最悠久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诗教”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经解》中。《礼记·经解》为汉代人所作,其中有一段假托孔子的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它本来的意思是说明《诗》对人的影响亦即对教育效果的肯定。但用《诗》进行教育却并不始于孔子,除周王朝采集编纂《诗》用来教育自己的子弟外,“诗教”传统自人文初祖就显出端倪。

孔子的贡献在于他打破了王公贵族的垄断教育,第一个把“诗教”普及到了平民,第一个明确主张教育应“兴于诗”。他教导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他还告诫弟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显然,孔子的“诗教”,所谓的“诗”就是《诗三百》,“教”的重点不是对诗歌本身的艺术的理解或者审美,而在于以诗为喻引发义理,通过《诗三百》的学习来提升人的内在精神,以达到礼义教化和塑造君子高尚人格的目的。

但我们今天不应该把“诗教”一词就作这么狭义的理解。实际上,到了魏晋,尤其是唐宋,不仅诗歌的数量大大超越“诗三百”,诗人和喜欢诗歌者也汗牛充栋,因此,那时的“诗教”,已经不只是观照《诗三百》,也不再只是理性化地、实用性地来学诗,而是进入了既包含《诗经》也包含新的诗歌的欣赏、学习、研究和创作。

所以,“诗教”事实上存在着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诗教”是以儒家为主导的君子人格“诗教”,这是“诗教”的一条看得见的脉络,“诗”的重点在《诗经》,“教”的重点是培育君子人格。广义的“诗教”是以《诗经》和以后各时代诗歌为内容的一切教育和美育方式,不仅包括“诗教”,也包括教诗、学诗、写诗、欣赏诗、热爱诗;诗歌不单是道德载体,而更多的是心灵情感的载体,是美的载体。绵延不绝的中华“诗教”,培养了令人仰慕的知书达理又才华横溢的博雅君子,熏陶出日常生活的风雅情意,使我们时时驻足于华夏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中,通过诵读、体认、创造,绵延对华夏悠久文明的光大与传承。这正是今天我们要呼唤归来的“诗教”传统。

正如蓝冰教授所说,“诗教”传统在中华民族的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不可低估的作用和价值。

第一,“诗教”是中华民族人文教育的基础,是优秀的语文教育,它促进了诗的学习,维持了诗歌的传统,培养了诗性思维,开拓了情感领域。“不学诗,无以言。”让我们讲究说话的方式方法,“在胸为志,发言为诗”,让我们追求诗意的表达。传统教育方式的最高成就表现为,它教育下的合格的学生大都是诗人,这在人类文化史上是了不起的奇迹。他们身体力行并引导人们诗意地对待大到宇宙星辰、小到花鸟虫鱼的各类事情。面对自然环境、生存苦难、生活情感、社会家国,面对秀丽美好的河山、国破家亡的苦难、生死荣辱的抉择等等,中国人常常赋诗吟诗。这是我们文化的一个迥异于其他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没被很好地发扬和继承是一个深深的遗憾。

第二,“诗教”是中华民族审美教育的基础,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美学观念。诗、书、画是我们民族审美最为重要的内容。诗,更排在第一位。这与诗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是一致的。我们从来就追求人与一切的和谐及诗意的生存和居住。诗与画相伴而生的艺术形式遍及城乡,这构成了我们中国人生活的独特风景,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审美习惯并最终形成我们的审美传统。

第三,“诗教”与中华民族人文品格形成关系密切,对普通人的影响甚至超过“四书五经”。唐宋以后,“诗教”的内容已挣脱汉儒的“桎梏”,已不仅仅是什么“温良敦厚”和“美刺”,也不再是简单的“不学诗无以言”和“兴、观、群、怨”,而是有了更为广阔和丰富的自然、社会和人生内容。诗歌的丰富性、涉及生活的广阔性,使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诗意和诗艺的表现。“诗意”一经诗人发现,不仅成为各阶层人士一致认同和追求的美学内容,更成为全民族的美学和人文共识,形成影响世世代代人的人文基因和文化积淀。诗是我们民族的重要文化基因之一,并对人文品格形成有重要影响,无论面对穷、通、得、丧,还是面对生、老、病、死,我们都会有诗意的表达。而且已不仅仅是表达,更是一种确定,一种独特的人文品格之确定。在诗歌的学习和写作中,中国人形成了对宇宙自然和社会人生的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诗意人文态度:从山水、田园诗里我们看到的是天人合一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征战、军旅、边塞诗里我们看到的是慷慨豪迈与忠贞爱国;从生命咏叹诗里我们看到的是悲天悯人、热爱生命;从游子思乡诗里我们看到的是故国亲情……我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奋发图强、怡然自得、安静自守的民族。这里离不开“诗教”的影响。千年“诗教”,千年诗国,确实值得我们整个民族好好珍视、保护和发扬。

第四,作为中国诗歌的特殊形式——对联在“诗教”中作用不可低估。她从产生开始,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从一开始就不嫌贫爱富。它构成了中国名山、胜水、村居、厅堂的一大人文特色,是不折不扣的最重要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举凡名山大川、宫殿、庙宇、宗祠,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年节寿诞常常会与对联相伴,这些特殊的诗歌形式,委婉地表达了中国人对大到宇宙人生、小到花鸟虫鱼的态度。普通人对对联也有很深的理解和热爱,并影响他们的生活:在山水名胜,对联提炼着美,定格着美,并启示着美;在丧葬仪式上,对联寄托着我们的哀思,凝聚着人们对生死的思考;在居家厅堂,对联呈示着主人的主观追求和精神境界;在年在节,对联昭示着喜庆和吉祥的氛围。对联成为国人表达思想情感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蕴含着或平淡或深刻的人文思想,其对中国人美学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低估。

总之,在漫长的历史中,“诗教”主张维持了“以诗为教”的形式,培养了国人的诗性思维,创立了国人诗性生活,开拓并丰富了中国人的诗意情感;“以诗为教”的形式为诗歌的学习、欣赏和创造提供了先决条件。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文明基因深深地存在于诗歌当中,通过诗歌的学习和创造,这种基因也获得薪火承传。尤其重要的是,千年的“诗教”传统构建了中国士人诗意的精神家园。无论穷丧得失、生老病死、进退荣辱、风花雪月……都获得诗意的表达。我们通过学习诗歌,溯流而上,抵达我们文明和精神的源头。

那么,我们校园的诗教传统现状又是如何呢?就以你们最熟悉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吧。

学员1:应该说,现行教材增加了很多古诗,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的学习目标也作了明确规定。比如,小学1—2年级,要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3—4年级,要求在古诗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5—6年级,则需要通过古诗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一般也就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再按教参上的讲一讲内容、情感和特色,并没有花什么大心思去研究要教什么和怎么教。因为,说实话,我自己对古诗就不太懂,更不会写古诗,所以自己要走进诗歌、理解诗歌都感到困难,就更别说要教好诗歌了。

徐卫东:哦,不会写古体诗歌的请举手。

(学员都举手)

呵呵,都不会写,我也不会。在当代,还能写古体诗歌的知识分子,除了少数老先生外,估计也是寥寥无几。不要说唐宋诗人灿若群星,诗作汗牛充栋,论诗者也百家争鸣,即使在清代,“诗教”仍然是知识分子的必修课,合格的学生都可以吟诗作对。面对中华泱泱诗国,我们学中国文学的感到愧疚啊。当然,这主要不是我们个人的过错。

学员2:反思我们的古诗教学,感觉主要存在三大弊端。

一是重知识,轻人文。在古诗教学中,过分强调实用知识的学习,以考试内容作为教学内容,过分重视对古诗意思和诗中所表达诗人情感的讲解,而忽略了对诗歌所蕴涵的意境的感受与领悟,缺乏理解后的诵读及拓展。这样的教学对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没有足够的重视,结果导致大部分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经典文化常识严重不足。

二是重应试,轻积累。这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更为突出。多年以来,由于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在课堂上往往把鲜活灵动的诗歌教得支离破碎、死气沉沉,扼杀了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学生自己读得少、背得少、感悟得少,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积累和认识,认识不到民族精神的丰富博大,直接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是重死记,轻实践。教师由于自身的古诗素养不高,所以不重视古诗的鉴赏和写作。因此,学生能对古诗倒背如流,却不会独立鉴赏,更不会写作,造成了民族文化的失落,使传统文化的断层现象显得日益严峻。

徐卫东:我在中小学教了十几年语文,到高校工作后也一直在关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在古诗文教学中,确实存在你说的这些误区和弊病。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一些有理想、有追求的语文教师都很忧虑。珠海一中的曾宏燕老师就曾这样感慨:“正值诗意年龄的中学生却不热爱诗歌,正应在诗歌的世界里享受浪漫和激情的中学生却不再有诗意的情怀。诗歌,在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只是作为一种应试的面目出现。那种非生命形态,是肢解后的残句片语,接受着一种指令性的观赏。诗歌的生命在这样的状态下,没有了跳动的脉搏,没有了激情的血液,没有了朗朗的歌喉。而我们的学生面对诗歌如此的状态,用解剖的目光去冷冷地进行所谓的分析,这诗歌就已不再是诗歌,因诗歌本应给予人的教化,给予人的激情,给予人的想象已不复存在!”

这样的“诗教”现状,首先是源于我们对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古诗、教学古诗这个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东莞中学的马小平老师“寻找”了阅读诗歌的三条理由:第一,为了一种诗意的生活。所谓诗意的生活,就是避免情感的沙化,让我们的情感变得细腻,精神变得丰富,灵魂变得更清澈。第二,诗歌能够使我们获得对世界最好的理解。第三,诗歌是教育,而且是最好的教育,它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因为诗歌是诗人灵魂的产物,灵魂的交谈方式是最能抵达根本的交谈方式。

其实,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不仅表现为各版本的《语文》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古代诗文,更在于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古诗文教学价值有了新的定位,即“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课标》要求教师“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注意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这就指导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尤其应该认识到“工具性”只是手段,而“人文性”才是目的。但现实中,我们往往只注重对字、词、句的训练,而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却并未摆到应有的位置。

意大利学者维珂说:“一切艺术都起源于诗。”更何况3000多年的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放射着中国传统经典的哲理光芒。你们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小的整体观;“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大的整体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空间上的发展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时间上的发展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自然中的本质观;“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算尽不如君”,社会中的本质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和谐统一;“牢骚太甚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近思远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自强不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厚人薄己……正因为中华诗词有着形式、内容以及思想与意境这三者高度统一的优势,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哲理,极感人,好诵读,易记忆,易接受,耐咀嚼,耐寻思,利引申,利开拓,所以才具有极为强大的感染力与生命力。

面对这样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动教科书,让学生在记忆的最佳时期,多读、多记、多感悟,对于提升青少年的人文素养,重塑其审美品位、情感体验、心灵世界等方面,意义是非凡的。如何将事关国魂、国脉、国力的人文素养教育与古诗教学有机融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诗教之路,应当是我们语文教师要研究和实践的。

面对“诗教”的渐行渐远,语文教师中的有识之士,不仅有忧虑,也有行动。例如,曾宏燕老师组织了学生诗社,马小平老师连续为学生开设诗歌讲座,很多教师都力所能及地开展了“诵诗、赏诗、作诗、画诗、唱诗”的活动,开始重视诗歌教育,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曾宏燕老师在她后来的总结中说:“在三年的生活里,学生由对诗歌不以为然到热爱诗歌,并且还学会了写一些小诗,这个过程不是简单地由不喜欢到喜欢,那是年轻的心学会感受学会感悟进而展开想象的翅膀而达到的一个了不起的飞跃。当世界在他们眼里变得多彩,当心灵在他们的感受中变得丰富,也就是说,当他们看到了那诗意的‘微笑’,那么他们所产生的变化就不仅仅是对诗歌的热爱,还有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对世界的热爱,更有那展开羽翼的思想所产生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曾老师说得真好。

近些年,不仅优秀的语文老师在呼吁“诗教”回归,不少专家学者也在呼吁“诗教”回归。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就把诗教看作是“一项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战略措施”而大声疾呼。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也撰文认为诗教“不仅对于儿童生命个体的终身发展,而且对于民族精神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梁东先生认为“诗教是启迪智慧的风帆”,“诗教是催化美育的摇篮”,“诗教的弘扬既是人类文明的共识,更是民族意识的回归”。他呼吁“全社会都来为‘灵魂工程’培土,把诗教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诗教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是新世纪提高国民素质振兴中华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否定“诗教”和“诗教”的缺失,表面上看是教育内容的问题,实际上它导致的是人文传统和文化基因逐渐丧失。

归来兮,诗教传统。当代人,尤其是当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不使优美典雅的古典诗歌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学员培训感言选录

周玫:以往有的培训,学员混时间,导师磨时间。而这次的国学培训,真正地让学员们学到了东西,净化了心灵。听徐老师上课,无疑是一种心灵的陶冶,是一种美的享受。课堂上,徐老师与学员们情感互动、知识互动、思维互动,在学习国学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了师生心灵的共同成长。

朱彩召:这次国学培训是我所有培训中听得最认真的一次,徐老师风趣幽默、博学多才,他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一直以来,我对国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性中的惰性也不断增长,自己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曾有耐心去品读诗书的韵味了。徐老师的课,让我回想起了诗书的魅力,重新激发起我对诗书的渴望。

刘颖:非常有幸参加了徐教授主讲的国学培训,学习虽然辛苦却很值得。已经听了太多不痛不痒的培训,倒是这次让我感到自己是该学习和充电了,希望下次还能有机会上这样有趣而又能有所得的培训课!

第八课 古诗吟诵——消逝的天籁之音

徐卫东:余秋雨先生说,辉煌灿烂的古典诗歌“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所以,我以为“诗教”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便是诵读,通过诗歌的诵读,中华民族文化的、人文的、美学的基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传承。如果你还会吟诵,那就更好了。朱自清先生认为:“吟诵诗文,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得到趣味或快感……这种趣味大概一部分在那字面上的影像上,一部分就在那七言韵律的音乐上。”加拿大皇家院士叶嘉莹先生也曾感慨地说:“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传统密切结合在一起。”

可是,现在许多学生只会背诗而不会诵读,更不要说吟诵了。有一年上海市组织部分重点中学的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能力测试,学生们对古诗词脱口而出,异常熟悉,而朗诵却节奏刻板,情趣全无,令评委们感叹不已。那么,教书先生拿到古诗,会读诵吟唱吗?现在我就来考考你们。请看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古诗的音乐美首先体现在古诗律句的节奏上。谁愿意来诵读?

学员1:我来。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掌声)

徐卫东:大家听出节奏的规律了吗?以两个字为一个节奏,句末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每个节奏停顿长度一样。七言句,每句都作四顿,如果是五言句都作三顿。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你们都是这样诵读的吗?还有不同读法吗?

学员2:我觉得每一句应该停顿2次。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掌声响起)

徐卫东:如果说第一位学员用的是两字一顿法的话,这位学员则是一句两顿法。七言诗句为上四下三式,五言诗句就读为上二下三式。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还有第三种读法吗?

学员3:五言诗是2—3的停顿,七言诗是不是应该2—2—3的停顿?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掌声热烈)

徐卫东:哈,现在有了三种不同的节奏处理方法。还有第四种吗?很期待哦。

(学员窃窃议论)

确定没有了?好,那我们对以上三种诵读方法作一表决,赞同哪一种的就请举手。

(学员依次举手表决)

从表决来看,赞同第三种的最多,第二种的其次,第一种的最少。观察平时的古诗教学,你还会发现有一种随心所欲法,即没有节奏规律,完全由着朗诵者性情随意发挥,带有很重的表演腔,犹如话剧表演。

依我看来,上面所说的种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学员显得非常惊讶和疑惑)

你们的惊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长期以来,你们就是这样被教学和这样教学生的。现今我们运用的是现代吟诵学的方法,吟诵古诗词时往往不管诗歌的平仄,或每句都按一样的节奏刻板地处理,或由着性情随意发挥。很多教师就是拿着这样的吟诵录音带来指导学生朗读或朗诵的。我以为,从古典诗词的教学角度看,还是教学生用传统的吟诵方法为好。

那么,何谓吟诵?“读”“诵”“吟”“唱”有什么区别?

“读”,有如说话一般,但比说话更讲究声音的抑扬顿挫,以及情感的美化、深化、清楚化,不过,不宜偏离自然。

“诵”,在节奏上要比“读”缓慢,要把关键的字词或句子的声音抬高、拉长。但不能“字字争诵”,否则就会“长音哀嚎”,令人心颤。

“吟”,嘴形开得不大,是一种没有谱的、自我性很浓重的哼哼唱唱,特征在于拉长了调子像歌唱似的读,具有音乐性,只是没有稳定的节拍,乃至腔调。郭沫若所说的“中国的旧时对于诗歌本来有朗吟的办法,那是接近于唱,也可以说是无乐谱的自由唱”,就是这个意思。

“唱”,嘴形张得较大,有谱可依,旋律及节奏固定,可用乐器伴奏。而“吟”则无谱可依,对于旋律、节奏的处理有较大的随意性,无须用乐器伴奏。

综合“吟”与“诵”的含义,吟诵是介于诵读与歌唱之间的一种形式,它既可以普遍用于古典诗词,也可用于古典的散文,它有别于白话诗、语体文的朗诵,因为那腔调与口语距离比较远。吟诵者根据自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当时的情感,对音高、节奏、轻重等进行即兴的发挥,以“唱”的方式来“读”,具有音乐性、节奏感,很有韵味,藉此以助其抒情达意。而“朗诵”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表演艺术,本质上是诵读,在诵读的声调、语调、节奏、感情、气势等基础上,运用变化力度、速度、节奏、音色等手段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张或压缩,辅以适当的手势、表情,以造成艺术效果。

现在的论著及朗诵的光盘,往往将“朗诵”与“吟诵”两词混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两者是不能混同的。朗诵与吟诵的根本区别是:朗诵不是“唱”出来的,而吟诵是“唱”出来的;朗诵运用的是自然语调,吟诵运用的是乐调。

吟诵是一门古老而充满魅力的艺术,与歌唱同样地源远而流长。诗从诞生之日起,便与歌结合在一起。早期的诗歌,如《诗经》中所记录的歌曲,都是以歌唱的方式来表达的口头艺术。后来词乐分离,文本出现,便产生了吟诵的读文方式。如此看来,作为一种口头传承的音乐文化,吟诵艺术至少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同类推荐
  •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亚东干文学(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中亚东干文学(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亚东干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俄罗斯文化、游牧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种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本书一方面借助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学科方法,分析东干文学在复杂多元的异域文化环境中的发展演变,另一方面在勾勒东干文学创作概貌、特点的基础上,从语言、美学、文化等层面揭示东干文学的独特研究价值,确立其在世界华语文学研究中的独特地位。
  • 中国高考报告

    中国高考报告

    每年的中国大学考试就像一场战争,参加的人数和激烈程度是全世界罕见的,一个叫何建明的作家写的一部《中国高考报告》详尽记录了这个高考大国的高考实景。读后对中国的当代教育会有更多的认识。
  • 鲁迅论集

    鲁迅论集

    本书为《鲁迅论集》,由陈鸣树所著。全书分为小说论稿、思想和艺术、杂文导读三大部分,主要收录了“论鲁迅小说与中国民主革命”、“论鲁迅小说的典型化”、“论鲁迅的智慧”、“鲁迅与拜伦”、“鲁迅:跨文化对话等文章。
  • 病玫瑰

    病玫瑰

    《病玫瑰》中,诗人的灵魂翼羽随处翩跹,意象婉如思涛中自由飘荡的飞舟。然而,现代文明对精神家园的攻击,也深深地触动着诗人文爱艺,诗人凝重的视境,通过那些悲天悯人的诗句,传递给读者。
  • 唐伯虎画真容

    唐伯虎画真容

    从此春去秋来,唐伯虎果然画好了八张有名有姓的美女图心中十分得意,感到这次一定要叫祝枝山大吃一惊,让他也尝尝输掉银子的滋味。
热门推荐
  • 我真没想封神啊

    我真没想封神啊

    封自己的神,让别人无神可封!……张然穿越上古洪荒,成为一名小小的修仙人,意外发现自带封神榜,可以敕封诸天神灵。面对封神路上的一个个强敌,张然收起俊俏的小脸,掐着敌人的脖子,恶狠狠地说道:“要么自己上榜!”“要么我送你上榜!”
  • 好久不见,孤独

    好久不见,孤独

    乔幽幽的母亲和爸爸离婚,林阿姨处处陷害幽幽,去不知道乔幽幽另有身份,却和苏双双闹翻,遭全校的鄙视......新来的乔老师,转学生枉剀,香琦......
  • 大道始魔

    大道始魔

    三千左道,八百旁门,上门一百零八!仙魔争道果,修士如恒沙!一个自崩坏轮回中逃脱的卑微阴灵,如何祭炼恐怖魔头,驾驭恶灵尸妖,一步步踏上那至高的不灭王座!
  • 海棠旧事

    海棠旧事

    真正的爱情我们要怎么去定义,每个人都一定有自己的见解,样貌、年龄、身高甚至是性别,相信或者不相信,接受或者不接受,如果有,那么它一定就在那里。爱情,是辗转反侧,是千头万绪无数句话堵在了喉咙口,最后却只能叫出那个人的名字。
  • 影后她凭本事单身

    影后她凭本事单身

    江湖传闻,影帝冉文景高冷不好女色,任何女人都近不了他的身。突然有一天,狗仔拍到冉文景与女星朱梦芊早上一起出门。“影帝,你是恋爱了吗?”粉丝伤心难过。“不,我跟他只是普通朋友。”朱梦芊极力否认。冉文景冷笑:“劝你说实话,不然你就再也别想在我的泳池里泡尾巴。”朱梦芊吓的尾巴一哆嗦:“实话是什么?”“实话是,咱俩马上要结婚了。”粉丝无语,说好的不婚主义呢!影帝是个大骗子!
  • 魔法大召唤

    魔法大召唤

    穿越危险的异世界,作为金手指的系统却不怎么靠谱,魔法天赋也是渣到不行,只能靠收个徒弟来过日子了。“来,用你的火球帮为师点个火。”
  • 穿书后我变成了大佬

    穿书后我变成了大佬

    祁寻愿穿到了一本名为契约总裁爱上我的狗血小说里,而她穿的不是女主,而是炮灰,在女主跑的时候坐飞机坠机的炮灰之一。祁寻愿刚好穿到了主线还未开始的两个月前,还顺便成了大佬。祁寻愿表示,她只想好好的过日子,不想当大佬。(女主不小白,男主不眼瞎1V1)(作者文笔不好,逻辑不存在)
  • 妖神崛起:逆天五小姐

    妖神崛起:逆天五小姐

    一朝穿越,23世纪让人闻风丧胆的绝世神偷,竟变成了夜家的废柴五小姐!废柴?白痴?很好,我要让那些骂过我,打过我,辱过我的人都知道什么叫做生不如死!曾经笑过,闹过,一起出生入死过。堪比金坚的友情终是走到了尽头…吗?烟尘散,往事故。血与泪的战场上,平定六界的霸主,妖神,觉醒!
  • 龙人之恋

    龙人之恋

    和女朋友失恋的他想要自杀,可他又不甘心放弃生命,再次回到了家。在家门前遇到了那个被雨水淋湿的她,那刻他以为她只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小女孩,可到了家中才发现这个小女孩竟然是龙女幼崽,又在莫名和她签订了终生契约,来到了那个陌生的位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