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40500000009

第9章 元衣首服(1)

“元衣”或“首服”,顾名思义是指头部的衣装服饰。因上古文献中并没有“帽”字,而统以“元衣”称之。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曾有“先轸(晋大夫)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的记载;《仪礼·士冠礼》中也说:“令月(好月份)吉日,始加元服”,郑玄注曰:“元,首也。”汉人认为“定礼之大,莫要于衣冠”,中国历来就有“衣冠王国”之称,衣冠是汉族礼法制度的根基之一,而男子服饰则是这一根基的主导。

古人十分注重冠帽的标识作用,并世代延续着理性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很多正式服饰都是以佩戴的冠名来命名。同时比之其他服饰的功能性而言,元衣首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能体现等级身份和性别差异的服饰。这不仅表现在贵族平民首服的冠、冕、巾等帽式的差别上,而且“乌纱帽”等语汇已经成为传统文化中“权力”的代名词。与之相关的诸如轩冕之志、冠冕堂皇、弹冠相庆、衣冠楚楚等词汇无一不体现了帽子权力文化的特征。可以说,帽子的起源和演变,基本体现的是男权社会的权力和地位,因为女子除了在礼服(翟冠)及皇家(如凤冠)着装中有着冠之礼外,其余一般无巾冠之俗,因此冠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男性的标志。虽历经朝代转变,首服作为统治阶级内部地位和权力象征标识的特征却始终没有变化,而且随着封建化的不断加强愈加细化、精确化、等级化。也正是因为它是中华古代帝制服饰中最为显著的表征,因而当时代蓬勃新生时,它便戛然而止于****王权结束之时。

元衣在其产生与消亡的时间脉络中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也充分反映了不同时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能达到的水平和开拓的深度。《后汉书·舆服志》中有云:“上古衣毛而冒(帽)皮”,这是对元衣来源的记载,即古人用皮缝合成帽子,以避风沙雨雪。相传古人在狩猎活动中受到鸟兽冠角的启发才发明了冠这种头饰,如《后汉书·舆服志》又云:“后代圣人……见鸟兽有冠角,髯胡之制,遂作冠冕缨蕤,以为首饰。”

目前所见最早的帽式散见于一些陶器绘画遗存中,例如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出土的人面纹彩陶盆上的人形图案头顶就有鱼尾型尖帽。后世著述如《左传》、《汉书》、《史记》中都记载有獬豸冠、貂蝉冠等一些类似动物形状且以其命名的帽式。这无疑都是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帽式特征。

夏商周三代是奴隶社会从兴起走向鼎盛的相对完整的阶段。商人服饰的具体形制较夏要清晰一些,这得利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殷文物内容的丰富。安阳殷墓出土的玉人立像,其着上衣下裳,头戴帽。

安阳殷墟出土的另一蹲跪坐玉人,衣也作交领,腰间束有大带,其头上所戴头饰与站立玉人像的帽子样式差别很大,因其露顶,所以更像缠头而不能称之为冠帽。不过这种露髻的缠头帽在安阳出土的其他石人头上也有出现。可见这种露髻缠头帽在商代如不是一时的流行时尚,也曾是一种很重要的头饰。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件商人形玉佩上所戴的高冠,更反映了那一时期着冠的情况。此人所戴之冠造型峭拔繁杂,似非常人平常所戴之冠。结合商所处奴隶社会的大背景来看,在商代,头饰的表意功能已经相对明显,它已经不单单是头部装饰,而且还包含很丰富的社会标志性功能。从裸头总发,露髻缠头,到帽,再到高冠,反映了那个时代元衣的发展轨迹和元衣功能的变化。

时至西周,人们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创造了超自然的人为社会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头冠作为最能体现人为价值的衣饰,将身份、地位、权力等等级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冠冕弁帽、幅巾、幞头、乌纱,不同类型的元衣在时光的流变之中隐含了深深的时代精神。

冠冕弁帽

冠,一般是指贵族所戴的普通帽子。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是成人的标志,《礼记·曲礼上》曰:“男子二十,冠而字。”行冠礼时有很繁缛的仪节。《论语·先进》曰:“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礼记·曲礼上》又说:“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意思是说从十岁到不满二十岁是幼年,任务是学习;二十至二十九岁是弱年,进入这个阶段时要行冠礼。后代即以“弱冠”连称表示年岁。唐王勃《滕王阁序》就有“等终军之弱冠”的诗句,此处所说之“弱冠”就是指二十多岁。

二十岁以前的孩子为垂发,称为髫。如《后汉书·伏湛传》中云:“髫发厉志,白首不衰。”李贤注曰:“髫发,谓童子垂发也。”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也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古人是不剪发的,小孩的头发长了,就紧靠着发根扎在一起,类似后代的“凤尾头”,散披于后,叫做总发。如果不是把头发扎成一束,而是扎成左右两束,类似后代的抓髻儿,就叫总角。《诗经·氓》有言:“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即指年幼之时。弱冠之后,因为戴冠就要束发,所以古人又用“结发”、“束发”表示成年。如《史记·主父偃列传》中说:“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陈子昂《感遇》中也有“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的描述。

少年男子一经行过冠礼,社会和家庭就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社会规范。正因为如此,古人把戴冠看成是一种“礼”。因此,当冠而不冠是“非礼”之举。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载:“(齐)景公……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不朝。”不仅帝王将相如此,有“教养”的平民也如此。如《后汉书·马援传》载,马援未做官时“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

正因为冠是贵族到了一定年龄所必戴的元衣,所以这也成了他们区别于平民百姓的标志,因此冠也被看作是达官贵人的代称。唐代诗人李白《古风》中有“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的诗句;鲍照《代放歌行》也说“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如果与“童子”等表示年龄的词语对称,“冠”的意思便偏重于指成人(当然不是庶民)。冠对于贵族的重要性正如《晋语》所言:“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为了合乎礼,有人甚至可以为此献出生命。

据《左传·哀公十五年》载:卫国内乱,子路用以系冠的缨被人砍断,他放下武器结缨,并说:“君子死而冠不免。”结果被人砍死。古人还有免冠谢罪之说,摘去冠,表示自己有过错,情同罪犯,自降身份。如战国时的赵国公子平原君得罪了信陵君,信陵君准备离开赵国时,平原君就“免冠谢,固留公子”。

事实上,在古代受刑罚的人是不能带冠的。如商周时有一种叫髡的刑罚,即剃去头发。当时的奴隶多为受了刑罚的罪人,既已剃发,自然不用头衣。未受过髡刑的奴隶通常是青布束头,所以“苍头”也是奴隶的代称。如《汉书·鲍宣传》记曰:“苍头庐儿,皆用致富。”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汉名奴为苍头,非纯黑,以别于良人也。”上古军队多由奴隶组成,同样以青布裹头,所以有苍头军之称。正如《战国策·魏策》所记:“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万,苍头二十万……”留全发、戴冠(平民戴巾),是当时中原地区的装束,至于远离中原、文化落后的地区,则以披发为常。

从冠的形制来看,商周帽子与后世的帽子有很大差别,并不把头顶全部罩住,而是有个冠圈,上面有一根不宽的冠梁,从前到后覆在头顶上。冠的作用主要是把头发束缚住,同时也是一种装饰物。如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戴帽箍的商代男子,他们的长发发梢被拧在一起,盘在头顶,戴圆箍形冠。要戴冠,就要先把束在一起的头发盘绕在头顶处(髻),用把头发包住,然后加冠、笄、簪。

后来又写作“纵”。是一块整幅(二尺二寸宽)六尺长的缁帛(黑帛)。因为戴冠必先以韬发,所以古人有时称以指冠。例如,扬雄《解嘲》:“戴纵垂缨而谈者皆拟于阿衡”,戴纵即戴冠。阿衡是商汤的宰相伊尹,这句是说士大夫们都把自己比成古代的贤臣。

笄与簪是同一个物件。先秦时叫笄,从汉代起叫簪。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笄,如骨笄、蚌笄、玉笄、铜笄等。笄、簪的作用是横插过头发与冠冕,使之固定。专用以固定头发的是发笄,固定冠冕的叫衡(横)笄。杜甫《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诗句即是说头发短而稀少,插簪插不住了。

笄、簪是根细长的钎子,一头锐,一头钝,钝的一头有较为华美的装饰,一般是竹子做的,所以字从“竹”。为了防止冠冕掉下去,在冠圈两旁有丝绳,可以在颔(下巴)下打结,把冠圈固定在头顶上。这两根丝绳叫缨。正因为缨关系着冠的固定与否,所以子路的缨被砍断后,他为了不“免冠”才“结缨而死”。缨打结后余下的部分垂在颔下,称为……也是一种装饰。系冠还有另外一种办法,即用丝绳兜住下巴,丝绳的两头系在冠上。簪与缨既然为戴冠所不可少,所以在古代作品中常用以指代冠和戴冠之人(士大夫),如杜甫有诗曰“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在等级社会中,冠是用以区别身份和地位的符号,关于冠式的规定也因之较为复杂。冠的种类很多。《宋志》记载,“汉承秦制,冠有十三种,魏晋以来不尽采用,比如法冠、长冠、巧士冠、高山冠、方山冠、建华冠、却敌魁、武冠、却非冠、进贤冠等”。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制定了一整套冠服制度:皇帝用通天冠,诸王用远游冠,官吏用高山冠和进贤冠,执法御史用法冠,武官用武冠,殿前仆射用却非冠,卫士用却敌冠,殿门卫士用樊哙冠,骑士用术士冠和冠。以上十一种冠式的质料和冠上的装饰品各有不同。

以下按照时间顺序,根据功能差异,叙述各种冠式的起始、沿革及消失的经过。

冠,即额带。首服中最简单形式,就是以布或革条箍于发间。《诗·小雅·

弁》云:“有者弁,实维在首。”

冠在商代大概很流行,因为从出土的商代玉人像来看,往往被制成扁平冠饰,有的还在结处缀以玉石等饰物,称为冠。也有人认为它就是后世冠巾的始祖。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诸侯割据造成了各国服饰的差异,表现在冠式上就是形同而质异。春秋战国贵族冠帽是头戴冠,两侧有组缨下垂系于颌下,脑后辫发上挽,包入冠内。这一时期楚国男子戴高冠,冠带系于颌下,身穿大袖袍服,衣襟盘曲而下。

缁布冠,是齐国贵族的主要冠式。顾名思义,此冠多以黑色布为之。商代人形玉雕有一种布质帽冠,齐齐罩覆额头发际及后脑,冠顶四周有缀物固冠,应该就是缁布冠的较早形态。《礼记·郊特牲》云:“太古冠布,齐则缁之。”《仪礼·士冠礼》也云:“缁布冠缺项,青组缨属于缺”,郑玄注曰:“缺读如有者弁之……缁布冠无笄者,着围发际结项中,隅为四缀以固冠也,项中有亦由固为之耳。”按周制冠礼,初加为缁布冠,而后加皮弁和爵弁。

委貌冠,亦称玄冠。玄冠,以玄色帛为冠衣,故名。《仪礼·士冠礼》谓这种帽冠在夏时称“毋追”,殷时称“章甫”,周时称“委貌”。委貌冠后发展为诸侯朝服之冠。委意为安定,貌意为正容,委貌即礼仪之道。根据《庶物异名疏》记载,这种帽冠上小下大,长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锐,无笄有缨,皂色绢为之,与玄端素裳相配。

弁,是贵族戴的比较尊贵的头衣,有皮弁、爵弁之分。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由几块拼接而成,缝制的形式类似后代的瓜皮帽,皮块相连接处缀以五彩玉石。据《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杜注:“弁以鹿子皮为之。”文献说的皮弁冠,前高后卑,与用皂绢所制的委貌冠形制接近。爵弁又称雀弁(“爵”即“雀”,二字古字通),是红中带黑色的弁,因其颜色与雀头相近而得名。爵弁的形制近于冕,只在颜色、旒的数量及延的形制上有所差异。(爵弁的延前后相平,冕则前面略低。)郑注《仪礼·士冠礼》云:“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赤而微黑,如爵头然。或谓之……其布三十升。”《白虎通·冠绋篇》则谓“其色如爵”。汉代何休解诂云:“所谓皮弁,爵弁也。皮弁武冠,爵弁文冠;夏曰收,殷曰……周曰弁,加旒曰冕。”

秦汉天下一统,在春秋战国割据状态下形成的各种帽式多被继承并加以改进,比如獬豸冠,因其形类似獬角而得名。獬豸,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似羊非羊,似鹿非鹿,汉代杨孚《异物志》对其释名曰:“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因獬豸能辨别是非,保护弱小,獬豸冠因之也被称为法冠,是古代执法官吏戴的帽子。《后汉书·舆服志下》:“执法者服之……或谓之獬豸冠。”这种帽式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存在,至汉代时成为正式法服。

长冠,是汉高祖刘邦为亭长时所带的一种楚冠,用竹皮编制,又称刘氏冠,后定为公乘以上官员的祭服,又称斋冠。汉代江山初定时把该冠定为祭祀大典上通用的帽冠。

笼冠,是汉代的武弁大冠。商周时就有这种冠,形如覆杯,前高后锐,以白鹿皮制成。汉代武弁大冠不用鹿皮制作,而用很细的(细纱)制作,做好后再涂以漆,内衬赤帻。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西汉墓及沂南东汉画像石墓门横额上均可见到这种冠式。咸阳杨家湾西汉墓从葬坑出土的戴弁陶俑,弁下有帻,也就是武弁大冠。西汉时武官一般不戴金属的胄,而戴武弁大冠;东汉时,武士多穿甲胄而不戴武弁大冠,但出现了笼冠。笼冠就是以一个笼状的硬壳套在帻上,从造型看,是汉代武弁大冠的发展。南北朝戴笼冠的人物,在《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北朝各石窟礼佛图、供养人像、陶俑中都可见到。隋代的笼冠外廓上下平齐,左右为略带外展的弧线,接近一个长方形。唐贞观(627—649年)到景云(710—711年)间的笼冠外罩呈梯形。唐笼冠造型吸收进贤冠的特点而趋华丽,渐与通天冠、梁冠的某些形制靠拢,最后演变为笼巾。

远游冠,多为王公所戴,有展筒(即冠前的横围片),冠上一般饰有三梁,有时也衬以黑介帻或青做装饰。远游冠其形方,后倾,外有围边,开前合后,据《晋书》云:该冠“前无山,有展筒于冠前”。

武冠,又称冠,即鸟,今俗称野鸡。据传此鸟性好斗,至死不却,因此为武官饰,以示英武。此冠形状较特殊,前半部如方形板,后半部歧分为二,并旋转成双卷的雉尾形。

冠通常为红色,个别的冠带用橘红色,冠质硬直,似为漆布叠合而成。从文献记载来看,这种冠乃战国时的赵武灵王效胡服时始用,秦袭之。《后汉书·舆服志》记载:“武冠,俗谓之大冠,环缨无蕤,以青系为绲,加双尾,竖左右,为冠云。五官、左右虎贲、羽林、五中郎将、羽林左右监皆冠冠,纱单衣……者,勇雉也,其斗对一,死乃止。故赵武灵王以表武士,秦施之焉。”秦代对六国的制度多有损易,冠也不仅仅限于武士,文士也有戴此冠者。汉魏晋直至唐,一直有使用此冠的记载,唐代以后逐渐沦落为贫民的“贫贱之服”,旋即退出历史舞台。

樊哙冠,是汉代独创的一种冠式。相传鸿门宴时,樊哙闻项羽欲杀刘邦,忙裂破衣裳裹住手中的盾牌戴于头上,闯入军门立于刘邦身旁以保护刘邦。后创制此种冠式,赐予殿门卫士佩戴。此冠高七寸,广九寸,前后出各四寸,制似冕。

进贤冠,也是汉代颇为流行的重要冠式,上自公侯,下至小吏都戴此冠。古礼制的进贤冠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这里的长是指帽梁的长,与前高七寸、后高三寸的帽缘相接,就成为前高后低的斜势,形成前方突出一个锐角的斜俎形,称为“展筒”,展筒的两侧和中间是透空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社会动荡,经学崩溃,但主流阶层官员的冠式却少有变化,大多承接秦汉之制。如笼冠就来自于汉代的武冠,梁冠则来自于进贤冠,一般为文官所戴。梁冠上有梁为记,以梁的多少来区分等级爵位: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一梁。

唐代冠帽有幞头(由起初一块包头布逐渐演变成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脚的完美造型)、进贤冠(为历史上重要的冠式,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持重要地位)、平巾帻及武弁(平帻巾与武弁是同一种冠式,是古时一般人裹在头上的布,后成为只能罩住发髻的小冠,即平巾帻)、笼冠、貂蝉冠(将貂尾插在平帻巾上,平帻巾外罩笼冠)、武士冠(在帻上戴一种雄鸡冠)、通天冠及进德冠等等。

通天冠(高山冠)是唐及其之后级别最高的冠帽,其形状与汉画中的进贤冠相同,不同的只是展筒的前壁。进贤冠是前壁与帽梁接合,构成尖角,通天冠的前壁比帽梁顶端更高出一截,显得巍峨突出。学术界认为通天冠正前方高出的这块前壁像是一座山,《隋书·礼仪志》称这种冠式为“前有高山”,故通天冠又叫做高山冠。唐代的通天冠帽身饰有等距离的直线纹,就是通天冠的梁数。《旧唐书·舆服志》说通天冠有十二首,唐代王泾《大唐郊祀录》卷三说十二首是天的大数,大概是应在12个月份,也就是通天冠有12根梁。《新唐书·车服志》说通天冠有24梁,这大概是晚唐时的制度。唐代的通天冠与汉代的通天冠相比略有差异,汉时古朴简陋,而唐代则华丽繁复,其基本造型与宋明一脉相承。

建华冠,是明代乐舞人祀天地五郊所戴之冠。以铁为柱卷,贯大铜珠九枚,形似缕鹿,下轮大,上轮小,好像汉代盛丝的缕簏。又名鹬冠,可能以鹬羽为饰。

以上所述冠式多为贵族大臣所戴。古代帝王所戴冠又称冕。关于冕的式样已在第二章中进行过简单介绍,在此只叙述冕在西周以后发展变化的情况。

《说文解字》曰:“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纩。”冕本是天子、诸侯、大夫都可佩戴的祭服,但后来只有帝王才能戴冕有旒,于是“冕旒”就成了帝王的代称。王维在《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就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描述。

冕冠的各个部件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象征意义,在基本形制和内涵不变的前提下,为了追求美感和实用性,有的部件又常常被加以改进。其变与不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冕版形制,通过对历代《舆服志》所作比较,冕版形制基本没有发生变化,都是前低后高,前圆后方,呈前俯之状,以示俯伏谦逊,象征君王应关怀百姓之义和“天圆地方”的天地观念。据《礼记·玉藻》、《周官》的记述,冕版“广八寸,长一尺六寸”;而汉蔡邕《独断》却云:汉孝明皇帝永平二年(59年),诏有司采《尚书·皋陶谟》篇及《周官》、《礼记》定而制焉。皆广七寸、长二尺二寸;《宋史·舆服志》所记载冕冠“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从这种变化可见:按周制,前后的长短应该一致,汉虽承周制,但还是进行了小小改动,使其变成前长而后短,但宋代又略有加长。

二是冕的材料曾先用麻,后用丝罗。《论语》中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这句话虽意在说明礼不是静止、不变的永恒之法,而是一种惯例性的、与时俱进的行为规范,但也反映了冕的变化。在这里,“纯”就是指丝织品。唐宋时期,冕的装饰非常华美,据《宋史》卷一百五十一记载,此时的冕冠“贯真珠。又有翠旒十二,碧凤御之,在珠旒外。冕版以龙鳞锦表,上缀玉为七星,旁施琥珀瓶、犀瓶各二十四,周缀金丝网,钿以真珠、杂宝玉,加紫云白鹤锦里。四柱饰以七宝,红绫里。金饰玉簪导,红丝绦组带……”

三是天河带的变化。天河带本来只是冕上一道……用于垂挂纩。长长的天河带既体现了皇帝的尊严。同时也增加了动态的美感。

四是结璎。按照儒家经典《礼记·玉藻》的记述:结璎在周制冕中是连在笄一端的一根丝带,由颔下绕过,系于笄的另一端,此丝带被称之为……不过这样系起来会很麻烦,因此后将其改为下颏下结璎。

冠、冕、弁都是尊者所戴之物,是尊贵的象征,但时至清代,满人执政,他们深深意识到服饰与自己正统地位的关系,因此废除汉人冠冕之制,因袭满族旧制。清代皇帝朝冠冠形做圆锥形,下檐外敞呈双层喇叭状,用玉草(玉草产于关东北,人们视此草为发祥之物)或藤丝、竹丝做成,外裱以罗,在两层喇叭口上镶石青色织金边饰。以红纱或红织锦为里,外层缀朱纬,内层安帽圈,圈上缀带。冠前缀金累丝镂空金佛,金佛周围饰以东珠十五颗,冠后缀金累丝镂空舍林,有东珠七颗。冠顶部再加缀金累丝镂空云龙,嵌大东珠宝顶。

道光年间,国力渐衰,帝国主义趁机侵入,社会生产严重停滞。清朝政府闭关自守,腐朽没落,激起人民反抗。1851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即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是中国唯一具备服饰制度的农民政权。在服饰上,既继承了传统遗制,又有所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衣冠服饰制度。他们对服装的选择非常慎重,并严明纪律,如纱帽雉翎一概不用,不准用马蹄袖等等。太平天国将领的冠帽有角帽、风帽、凉帽及帽额等制。角帽即为朝帽上饰龙凤图纹。

辛亥革命,帝制被推翻,冠冕作为其最为典型的外在表征也随之脱落于革命的浪潮之中。

作为一种文明的象征,冠冕走进了人类的视野,并作为等级的表现不断演变于朝代的更替之中。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曾经的冠冕也只能内化为一种曾经高贵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消失于“冠冕堂皇”之类词汇所能描述的意境中。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

    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

    作者认为自己是拿幽默当武器的,她的文字俏皮、轻松、洒脱,嬉笑怒骂皆见功夫,会让读者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思想独特,有人说作者走的是吴思和十年砍柴的路子。这只是一种泛泛的界定,事实上,作者走的是个人主义之路。顺着她的笔迹,读者会走进一个独特清新的思想境界!它引你思考,让你震撼:传统竟可以这样解剖,文化竟可以这样解读!
  •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本书讲述了中国几条主要水脉的历史和现实,其中涉及神话、传说、历史,带您走进孕育华夏文明的中国江河。
  • 大话中国人

    大话中国人

    触摸中国人的文化,剖析中国人的性格,透视中国人的劣根性,大话中国人的世道人心。中国人喜欢吹牛,中国人喜欢较真,中国人有着“难于言表的温情”……本书以诙谐幽默的笔调来调侃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以及中国人的劣根性。
  •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 老北京古建筑与祭坛

    老北京古建筑与祭坛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热门推荐
  • 狂雷剑主

    狂雷剑主

    持剑,当以剑技闻名天下,以一剑仗遍天涯!控雷,当以雷电击穿苍穹,以闪电划破长空!覆水,当以滔天之势席卷大地,以万川江海逆转乾坤!即便是法仙,也要在我之剑下俯首!我若不为这世界之主,何人妄敢称雄!
  • 梦游双生

    梦游双生

    玫瑰饼里真的有玫瑰吗?庄周的梦里真的有蝴蝶吗?
  • 我的青春时光啊

    我的青春时光啊

    我-一个相貌平平、学习成绩也并不出众的女生,那天校草突然闯入我的生活,致使我成为了女生们的天敌,到底是富还是祸?
  • 纯爱鲜果汁

    纯爱鲜果汁

    暗恋一个男人真的好难说出口喔!文小娴从国小四年级就迷恋上那时的家教老师──墨邵风,那时他大二、她小四,两个人整整差了十岁,想也知道什么都不可能会发生,迷恋只是迷恋,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毕竟他没有恋童症,更没有摧残幼苗的习惯。终于给她捱到长大成人出社会、再遇见他!
  • 学生语言描写范文阅读与指导(上)

    学生语言描写范文阅读与指导(上)

    本套书从服务于学生作文的目的出发,提供了学生有效阅读的不同范文,主要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风俗描写、叙述方式、抒情方式、话题表达等类文章,同时还提供了相应的阅读与写作把握方法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能够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
  • 清风呼唤阳光灿烂

    清风呼唤阳光灿烂

    我想飞到浅雅去,去呀去上学。离开了傅家还有那讨厌的……那个谁钟离先生:想也别想。傅浅夏:……先生,夫人马甲都掉出来了。无妨,只要不受伤,一切都好说。先生,夫人说您骗她,要和您离婚。离婚?不可能,把她绑回来。先生,没绑回来夫人,夫人她……在外面包养了一群小白脸。通通鲨掉,至于那个小东西,我亲自绑回来。
  • 步辇集

    步辇集

    人生几何是浮屠,虚虚渺渺是合欢。追忆何愁勿念伤,生是几去死归心。
  • 霸占你的爱

    霸占你的爱

    单亲家庭出身的尹幻珊本想外出游玩、却不幸稀里糊涂的穿越到了古代。虽然她在现代学习很好、但是那里是从未出现在历史长河中的东汉、她该如何应对呢?手机收不到信号、想要求助都没有办法。一边要忍受着思念亲人的痛苦、一边还要接受宫中尔虞我诈的考验......幸好的是有帅哥陪伴、才使得她的穿越没有那么无聊。当古代思想保守的老古董们结实了这个现代的‘仙女’会有如何反应?当古代思想保守的老古董们见识到了‘先进’的化妆品会有如何反应?当古代思想保守的老古董们见识到了手机、笔记本电脑会有如何反应?当古代思想保守的老古董们与动画《蜡笔小新》想碰撞会有如何反应?敬请期待《霸占你的爱》。
  • 医生从送生命值开始

    医生从送生命值开始

    实习医生赵斌,又穷,又没后台,饱受生活的摧残和上级的打压。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开了外挂。这外挂还有点邪门。送10分钟生命值,患者就能被抢救过来。送30分钟生命值,手术能顺利完成。为了获得生命值,他只有不停的做手术。患者,家属,上级医生,再次见到他,像神一样供着他。
  • 君临之魔尊重现

    君临之魔尊重现

    脚踏星辰,手转乾坤,铁骑之下岂容你在吾前耀武扬威?吾欲真心待人却换来无情背叛,苟延残喘么,痴心妄想!吾的怒火……你准备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