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91700000051

第51章 加强集权统治,阴谋复帝判(3)

1914年袁世凯加紧了帝制活动,进一步掀起尊孔狂热。关于祀孔问题,他特别发出指示说:“孔子赅百家之精,立人伦之极,有国有家有身者率其道则治而存。违其道则乱且亡,断无废祀之理。此次议礼仪节,似应与祭天一律,方晤隆重。”

1月29日,政治会议据此议决:以夏时春秋两丁为祀孔之日,仍从大祀,其礼节、服制、祭品与祭天一律;

京师文庙由大总统主祭,各地方文庙由长官主祭。

袁予以批准,通令全国执行。祭祀孔子自汉初开始,以后历代尊崇,明清时礼仪兼备,至光绪末年升为大祀。袁世凯采取清末最高的礼仪,把祀孔与祀天放在同等地位,正如政事堂礼制馆所说,其“崇德劝学报礼于先圣者至矣!”

接着,政治会议提出将原有文庙一律规复尊崇,每县设奉祀官一员,管理庙务和祭祀,星期日开明伦堂,集合人民宣讲人伦道德,请袁饬各地方上官执行。袁立批转各地遵办。

2月20日,公布了《崇圣典例》,规定“衍圣公”膺受前代荣典均仍其旧,公爵岁俸银币2000元,爵位由宗子世袭;圣贤后裔,旧有五经博士世职,均改为奉祀官,世袭主祀;“衍圣公”每年祭祀公费酌定银币12000元,孔氏祀田由地方官清厘升科,概归国家征收,等等。

3月11日公布《褒扬条例》,凡“孝行卓绝著闻乡里者”,“妇女节烈贞操可以风世者”,“特著义行可称扬者”,“耆年硕德为乡里矜式者”。均在褒扬之列,由大总统分别给予匾额、题字并金质或银质褒章;愿建坊立碑者,得自为之。宣扬维护封建纲常名教。

次日,袁派梁士诒为代表到北京孔庙代行春丁祀孔礼,礼毕,梁演讲“圣道”,大讲孔子的“导之以德,齐之以礼”。

5月,教育总长汤化龙上书,主张在中小学校修身或国文课程中,采取经训,一以孔子之言为旨归。

袁批:“卓识伟论,由部本斯旨详审修订。”

其后教育部通知各校照此办理。8月,礼制馆拟定《祀孔典礼》,颁布施行。

自公布《崇圣典例》后,孔令贻一再上书,恳请免提祀田,收回祭祀公费的成命,袁立批准。

所谓祀田,实际上是曲阜孔氏依仗历代封建王朝霸占的农民土地,最多时达100多万亩,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五省。

民国以后,被没收一部分充作公田。

袁批准仍归孔府私有,实质上是反攻倒算。

9月25日,袁又发布祭孔告令,胡说“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可以位天地育万物”,“为万世开太平”,“如布帛菽粟之不可离。”

明令于9月28日中央与各地方举行祀孔典礼。9月28日,他身穿离奇古怪的祭服,亲率文武官吏,到北京孔庙行三跪九叩礼,演出民国以来第一次祀孔活剧。

不几天,又叫财政部拨款修缮北京孔庙,并自捐银5000元相助。

11月初,参政院提出“宜以忠孝节义四者为中华民族之特性,为立国之精神”,并附上具体办法6条,建议施行。

袁即通令各省“将此项建议案饬属晓谕人民,一面悬挂各校讲堂,刊登各课本简端,以资警惕,务期家喻户晓,俾人人激发其天良。”

次年初,教育部拟定了一个提倡忠孝节义的施行办法。

袁照准,且批示:“初等小学应将《孟子》列入科目,高等小学应将《论语》列入科目,俾资诵习,用端趋向。”

称帝的申告令

汉代以来的历代君主无不利用孔子的学说维护统治,哪一个皇帝上台,都要表示一下对孔子的尊崇,以此孔子的身价越来越高。

袁世凯如此热衷于尊孔,除适应反动地主阶级的要求以外,还别有一番用意在,这就是效法以往的封建君主,把“至圣先师”孔子当作敲门砖,去敲开当皇帝的“幸福”之门。

尊孔是当皇帝的先声,对此,资产阶级的报纸当时就有所揭露。

1913年6月25日,上海《中华民报》发表社论,指出袁发布尊孔令,目的是“因孔氏力倡尊王之说,欲利用之以恢复人民服从专制之心理”。

1913年11月29日上海《民权报》就袁授予孔令贻勋章一事发表时评,明确揭露:“何物魔王,乃因恢复帝制而竟仿行满清之故智乎!”

那么,袁世凯是如何利用孔孟之道为复辟帝制服务的呢?

第一,以孔孟之道为武器,恶毒攻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妄图从思想上动摇瓦解人们的民主信念,进而颠覆共和制度。

1913年6月22日的尊孔令中有如下一段话:“值此波邪充塞,法守荡然,以不服从为平等,以无忌惮为自由,民德如斯,国何以立?……国家强弱存亡,所系惟此礼义廉耻之防。欲遏横流,在循正轨。总期宗仰时圣,道不虚行,以正人心,以立民极,于以祈国命于无疆,巩共和于不敝。”

1914年9月25日的告令又说:

“近自国体变更,无识之徒误解平等自由,逾越范围,荡然无守。纲常沦弃,人欲横流,几成为士匪禽兽之国。……使数千年崇拜孔子之心理缺而弗修,其何以固道德之藩篱而维持不敝?”

“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苟有心知血气之伦,胥在范围曲成以内。”

“故尊崇至圣,……用以表示人民俾知国家以道德为重,群相兴感,潜移默化,治进大同。”

两个告令都集中攻击了资产阶级的一切要求和行动,统统咒骂为“诚邪充塞,法守荡然”,“纲常沦弃,人欲横流”。

诬蔑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是“不服从”、“无忌惮”。必须把这些东西遏止住,国才能“立”。否则就要“成为土匪禽兽之国”。用什么去遏止呢?就是“圣道”,用孔孟之道“以正人心”,把人们的思想纳入封建礼教的“正轨”。

在这里,他还为推行孔孟之道找了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即“政体革新”与“礼俗保守”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恢复发扬孔孟之道,是为了“巩共和于不敝”。

似乎他的心是再“纯正”不过的。但只要剥开表面动听的言辞,人们就不难发现这纯粹是个骗局。

他不允许共和制度下平等自由的政治原则存在,无疑是要搞封建专制独裁,还有什么共和之“不敝”可言!

意识形态总是和一定的政治制度相联系的,是为一定的政治制度服务的,先进的政治制度要求先进意识形态去促进它、巩固它,反动的意识形态要求反动的政治制度去支持它、保护它。推行孔孟之道,只能有利于复辟帝制。

袁世凯要人民“群相兴感,潜移默化”的目的正在于此。

第二,以孔孟之道为理论根据,直接加强专制独裁。

1914年袁世凯增修《约法》就是这样做的。

据约法会议呈称:“本会议此次增修《约法》,主旨所在,不外力谋国权之统一。以期巩固国家之基础。……中国有史历数千年,治乱兴亡之迹代各不同。然无论何种时期,其国家之能治与不能治,率视政权之能一与不能一以为衡。”

“是以《春秋》著‘大一统’之文,《孟子》垂‘定于一’之训,微言大意,深入人心。……历稽史乘,断未有政权能一而其国不治,亦未政权不一而其国不乱且亡者。……故虽易帝国为民国,然一般人民心理,仍责望于政府者独重,而责望于议会者尚轻。”

“使为国之元首而无权,即有权而不能完全无缺,则政权无由集中,群情因之涣散,恐为大乱所由生。”

根据孔子“大一统”和孟子“定于一”的政府,约法会议将《临时约法》中“束缚”袁的条文一律删除,增添了许多加强专制独裁的内容,使袁成为事实上的独裁者。

根据同样的理论,约法会议还鼓励袁:“此后关于政务进行,但能挈总揽之实权,企国家于强盛,应请大总统远觇国势,俯察舆情,毋庸自远嫌疑,稍涉顾忌。”

叫袁只管放手专制独裁。袁世凯也确实是按照这种“圣道”精神,一步步把总统皇帝化的。

第三,以孔孟之道限制人民,要人民绝对服从他的反动统治,以便顺利登上皇帝宝座。

袁世凯非常强调提倡封建道德,把它看作国势兴衰的标准,经常叫嚷:“中华立国,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人群秩序之常”,要人民“恪循礼法”。就任正式总统时他特别申明,国民必须具备四种道德——“忠信笃敬”。

次年,参政院建议以“忠孝节义为立国精神”。接着教育部搞了个提倡“忠孝节义”的施行办法。

他强调的是个“忠”字,突出的是个“忠”字,要求人们首先做到的还是个“忠”字。

既然如此,他应该是躬行实践的榜样了。事实上对清朝对民国他都是最不忠的。

为了窃取政权,他不择手段地大搞逼宫,对清王朝来说,他不是忠臣,是奸臣,理当列入“贰臣传”。

为了帝制自为,他无时无刻不在破坏颠覆共和制度,对中华民国来说。他是大奸元恶,丝毫谈不上忠于国家。

他大念特念“忠”字经,目的是要人民绝对忠于他。不过,他不是这么说的,而是说“忠于国家,非忠于一人”,给忠于个人蒙上了一层“忠于国家”的漂亮外衣。

而其真实含意仍是忠于他个人。因为在他的字典里,国家就等于他,他就等于国家。

镇压国民党“二次革命”时,把国民党反对他个人的行动大骂为“破坏民国”、“谋覆国家”,即是他把自己同国家等同起来的最好证明。

关于这一点,参政院在提出的发扬“忠孝节义”六条具体办法中说得更为直接明确,恰好作为袁世凯大念“忠”字经的注脚。

它说:“大总统者,抽象国家之代表,非具体个人之专称,一经民意所属。即为全国致身之点,乃纯粹国民之天职,不系私昵之感情。是故言效忠于元首,即无异效忠于国家,至正大中,必不得以路易朕即国家之言相乱也。”

尽管御用机关把问题理论化了(这种理论是不值一驳的谬论),但它宣扬忠于袁氏个人又是何等的赤裸裸啊!

袁世凯有了“理论根据”,又进而向国民提出要求了:“须知积人成家,积家成国,由其道(指忠孝节义)而行之,即古所谓忠臣、孝子、节义之士;反其道而行之,即古所谓乱臣贼子、狂悖之徒。”

“臣”之上必有“君”,要人们做“忠臣”,即是要人们忠于他这个“君”。如果人们都懂得“忠君”的道理,做好“忠君”的思想准备,他不久君临天下当然就顺当的多了。

不仅如此,他还给国家规定了一条区分是非善恶的标准:“奉公守法者则为是为善,越礼犯义者则为非为恶”。即是说,按照孔孟之道的“礼义”去做,服服帖帖遵守“王法”,才算做到“是”、“善”;而反对封建礼教,抗拒他的反动“王法”,造他的反,就叫做“非”、“恶”,他就有理由专你的政,杀你的头。

总之,他今天当总统实行法西斯统治也好,明天当皇帝实行专制独裁也好,人们只能规规矩矩在孔孟之道的“正轨”上行进,老老实实服从他的统治,当个“忠臣”“顺民”,既不能“越礼犯义”,更不准“犯上作乱”。

在尊孔的同时,袁世凯大搞复古活动。同尊孔一样,复古亦是为当皇帝做准备的。

封建时代的考试制度首先被恢复。1914年2月举行第一届县知事考试,规定报考资格为三年法政学堂毕业,结果具有新知识的人大都落榜,录取的多是年过半百有政治经验的人。落榜的600多人给大主考内务总长朱启钤写信说:

“学生等经第一试、第二试揭晓后,多列前茅。孰意一经口试,大反前案,凡录取者尽是有经验之老人。学生等均以未曾做过前清十年亡国大夫,年龄未达50岁,离死期尚远,竟不能邀口试委员之青睐而概遭摈斥。

“夫政府既抱定用人求旧、力排新进之方针,即不应规定毕业资格。乃条例若彼,而考试若此,何以见信于天下?

“为此请求政府大发慈悲,将第一项资格删去,以免后来者再受其骗,寒士幸甚。”

袁世凯录取的标准不是新知识多少,成绩好坏,而是是否拥护封建专制制度。

一般地说,年龄越大,在清朝生活的时间越长,思想越保守,越容易接受封建制度那一套,越好驱使,录用他们对复辟帝制有利,故多取之。

年轻一点的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学的又是新知识,思想活泼激进,控制起来较难,袁当皇帝难以指望他们,故不顾成绩好坏,一概摈斥在外。

封建时代的官制也恢复了。将军、左右丞、参议、行走等等为前清旧制,京兆尹、内史古已有之,巡按使、道尹古味极浓。

1914年7月,袁公布文官官轶,分为九等,即上卿、中卿、少卿、上大夫、中大夫、少大夫、上士、中士、少士,还有什么同中卿、同上大夫之类。

从1915年1月1日开始,他按照九等官秩授卿,被授为上卿的只有徐世昌一人(后追授赵秉钧为上卿),授为中卿加上卿衔的有前清的老官僚赵尔巽、李经羲、梁敦彦三人。

授为中卿的有杨士琦、钱能训、朱启钤、周自齐、孙宝琦、梁士诒、张镇芳、陆征祥、张謇、熊希龄等29人。

梁启超、施愚、杨度、孙毓筠一大批人被授为少卿,其中有些加中卿衔。上大夫以下,多至数不胜数。

有了卿、大夫、士,上边出现皇帝也很自然了。

1912年孙中山明令取消了“大人”、“老爷”称呼,有官者以职称,无官者以“先生”或“君”称。

袁最讨厌“先生”称谓,禁止各军事机关再用。1914年3月公布《觐见条例》,恢复了前清的“陛见”制度。

各省大员来京和新任命的特任、简任、荐任各员均要按照一定程式“觐见”。袁带头作俑。其他人员仿效面行。旧官场的一切很快复活了。

袁世凯复古,突出表现在祭天上。

在封建时代,皇帝自称“天子”,以此表明他是代表天统治人民的,统治权系天授予。

因此,皇帝每年祭天。政治会议开始后,他就提出祭天典礼咨询案交付议决。

政治会议认为,礼莫重于祭,祭奠大于祀天,应定为通祭。大总统代表国民致祭,各地方行政长官代表地方人民致祭,国民各听家自为祭。

京师祭所在天坛,祭期为冬至,祭礼用跪拜,祭品用牲牢。

1914年2月7日,袁下令说:“祭天之礼,自古攸隆,有其举之,莫敢或废。”

马上批准,并让内务部搞一个关于祭祀用的特别冠服和祭礼、祭品的详细规定,届时应用,垂为令典。

同年12月20日特发布祭天告令如下:“特牲之篇,著仪于《戴记》,圜丘之制,辨位于《周官》。钦若昊天,亭毒万物,粤稽古训,祀事孔昭。

“改革以来,群言聚讼,辄谓尊天为帝制所从出,郊祀非民国所宜存,告朔饩羊,并去其礼。

“是泥天下为公之旨,而忘上帝临汝之诚,因疑配祖为王者之私亲,转昧报本为人群之通义,使牲牢弗具,坛遗为虚,甚非所以著鸿仪、崇盛典也。

“且天视民视,天听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古之莅民者称天而治,正以监观之有赫,示临保之无私,尤与民主精神隐相翕合……本年12月23日为冬至令节,应举行祀天典礼。……用扩古义而答洪庥。”

袁世凯对于祭天这种明显的复辟活动,居然也能同民国挂起钩来,把“古之莅民者称天而治”,说成是“尤与民主精神隐然翕合。”

既然如此,他这个“今之莅民者”无疑亦可“称天而治”。

那些“谓尊天为帝制所从出,郊祀非民国所宜存”的人,根本不懂得“报本”——报答“上帝”,不懂得“天下为公”是什么意思,毫无道理。

“且天视民视,天听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他一贯自称“代表四万万人民”,他想做“天子”,就是“民之所欲”,“上帝”必定会欣然同意。

一篇祭天告令简直成为他必须称帝的申告令了。

冬至这天,即12月23日,从新华门到天坛的必经路上,黄土铺满了地面,摊贩全被赶走,任何人不得停留。

天坛周围和沿街重要地方,几千名士兵布好了警戒,袁世凯乘坐汽车从总统府驶向天坛。在车前车后骑马扈从的是步兵统领江朝宗、警察总监吴炳湘、总统府总指挥使徐邦杰,另外还有许多骑兵卫士簇拥。

车到天坛门外,换乘四角垂着络缨的双套马朱金轿车,至昭亨门外又改乘竹椅显轿。

同类推荐
  •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纳尔逊·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生于南非特兰凯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南非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任南非总统,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本书从曼德拉的童年开始,记录了他从酋长继承者,到青年领袖,直到入狱27年,并且在出狱后成为首位南非总统的传奇人生。带领读者去认识去喜欢去尊敬一位全世界人都爱戴的自由战士。向读者传达曼德拉的精神之光。
  • 严信厚及其家族

    严信厚及其家族

    本书主要介绍了严信厚及其家族的发展历程,内容包括严信厚传略、严氏家族部分成员、严氏家族史料,还附有严信厚、严修家族世系简表等。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热门推荐
  • 我只是一个封妖师

    我只是一个封妖师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人类,其中妖怪们就化作人的样貌和和人类生活在一起。落魄的我遇到了她,虽然她很凶,脾气很不好,阴晴不定,还压榨我,但是,久而久之,我喜欢上她了。同时,千年前的那些秘密都将一一揭开我有一剑可封万妖,可是,我却封不住她的心。
  • 后神时期

    后神时期

    他身为修仙大家族--风家二少,从七岁开始修炼,短短三年时间,他就达到了练气的十层,成为了风家的天才少年,那两年,他无限风光。然而,他招受了来自大伯家妒忌。在十岁那年的一天,他惨招暗算,变成了一个傻子,从那以后,他地位一落千丈,饱受唾弃。不过天无绝人之路,他傻傻呆呆无意间闯入两个仙人大战的阵法里,从此,他的命运再一次180°大转折。在离家追求力量时,竞拍得修仙界里最强大的妖族飞天狐一族的公主,那公主不知何原因竟然流落于此界,并修为全无。从此,一妖一兽作伴展开茫茫而精彩的修仙旅途。
  • 十方神女

    十方神女

    苏可,三十世纪的某吃货女一枚,一朝穿越,本性暴露,吃货竟是文明世界的第一间谍——夜殇。十方大陆,风云莫测,一代神话意外沦为绝世废材,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里,殇洛从小被迫与亲生父母分离;又因先天失明,身体赢弱,是人竟皆知的“药罐子”而被族长无视,惨遭族人排斥。偏偏在这个时候被自己最信任的大哥陷害,死于非命,被来自异世的灵魂附体。既然原来的“她”不敢反抗那些卑鄙小人,那现如今她一定要连本带利的从那些欺负过她的人身上收回来,天要亡她,那她便逆天而行!从此,绝世废材走上了一条逆天路。(本书纯属虚构!)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三闲集——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三闲集——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花叶知秋

    花叶知秋

    一回国就联姻,某少女炸毛,不同意!腹黑的某个男人开始闪电追妻路,哥们,你靠什么追到的?两个人之间最重要的是心,他们都给了对方最足够的信任,也给了对方最好的爱情。“叶先生,我们不熟。”“温小姐,来日方长,会熟的。”…………“叶先生的脸皮也是够厚的。”“承让,彼此彼此吧。”…………“你到底喜不喜欢我?”“你不是知道吗?”“我想听你亲口说。”“真想听?”“嗯,想。”“等我回来就告诉你。”…………对她来说,满心欢喜,都来自于一人……对他来说,一生冗长,一人足矣……
  • 幻极之旅

    幻极之旅

    一个酷爱冒险的大学生无意中遇到一位重创至殒的修真者,拜为师尊,又是运气极好的从日本修真者手中夺得一批法宝,却不料拣到了宝,获得洪荒神器混沌神钟,遭遇传送仙阵,从此开始了充满玄幻色彩的修行之旅。
  • 仙臣御判

    仙臣御判

    顾鸿原本也是凡人眼中高高在上的仙长,一次突如其来的变故,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成为了仙臣判,且看顾鸿如何一边修仙,一边头顶乌纱,八面獠牙。QQ书友交流群:891712260
  • 道破天穹

    道破天穹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个流传于道罗大陆的传说:天道之力亿万,得一而强,得二而狂,得三者,霸绝天下。一个有着无敌逻辑的少年,奔走于这片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世界。他的原则只有一个,抢到的,就是我的,谁也别跟我抢,否则我会打你哦!他的想法只有一个,对我有杀意的,统统镇杀。他的目标只有一个,站在那最巅峰的位置。
  • 乱唐血染

    乱唐血染

    【太监作者开新书了,看到还有60多个收藏,所以请移步:回到唐朝做首富】一声鸣镝大破原有的平静,封龙山下的少年猎人怎样在乱世中求生。天雄军,平卢军,卢龙军,成德军,横海军,各大势力在河朔上演五军之战,谁是最后的赢家。皇帝,宰相,大帅,小兵,文臣,武将,展现每个人在乱世之下的求生之路。瀛州保卫战,河上争霸,关中逐鹿,谁能勘定战乱,混一四海,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 甘愿与你相欠

    甘愿与你相欠

    他说:前世欠你的,这辈子我就只能还这么多了,我不算是个好夫君,可我不想放开你,我要生生世世与你纠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