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90000000010

第10章 奇妙的绿色“工厂”(1)

地球上有家奇妙的“工厂”,那就是“绿色工厂”。

你知道吗?这家“工厂”已有二十亿年的历史。它从开办的那天起,就采用自动化生产,比现代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工厂还要精密、灵巧;它的原料、动力都很巧妙地取之于大自然,用不着花钱购买;它的体积小到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但是,它生产的食品却多得惊人,全世界四十六亿人口、上百万种动物都得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依靠它过日子。

这么奇妙的“工厂”,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兴趣。长期以来,许多科学家为了叩开“工厂”的大门,洞察其中的秘密,曾呕心沥血,不辞劳苦,一代接一代地对它进行探索。直到现代,“绿色工厂”之谜才逐步被揭开。

一片绿叶好比一个工厂

“绿色工厂”开设在哪里?它就开设在绿色植物的叶片内。

植物叶片的形状各式各样,有蒲扇似的棕叶,巴掌似的梧桐叶,眉毛似的柳叶,缝衣针似的松叶等等。它们都是由许多绿色的细胞组成。在显微镜下面,你可以看见细胞里有许许多多绿色的颗粒,这就是叶绿体。每个叶绿体都可以单独地进行光合作用。一个叶绿体好比工厂的一个车间。

你也许感到诧异,那一片片随风摇曳的绿叶怎能容得下那么多的“车间”、摆得进那么多的“机器”?

好,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工厂”的布局和设备吧。请你在庭院随手摘一片阔叶片,肉眼能够看到的是叶片的正面和背面都有一层表皮,即上表皮和下表皮。用小镊子撕去表皮,露出叶肉,叶肉中间分布着许许多多叶脉。

如果把叶片纵切成薄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就可以看到上下表皮好像是“工厂”的围墙,它是由一层排列得很紧密的细胞组成的。表皮向外一面的细胞壁上,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它既能让阳光透过“围墙”进到“车间”,又可以保证“工厂”内部的水分不会轻易地散发出去。

叶片表皮上有许多很小很小的孔,叫气孔,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保卫细胞的壁调节着气孔的开闭。

气孔有多大呢?一般用微米来表示(一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据测量,一个气孔宽约3~12微米,长约10~40微米。

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一般地说,下表皮的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一些。不过,不同的植物也不一样,比如苹果叶片的气孔都在下表皮,莲和睡莲叶片的气孔只在上表皮。叶片上面的气孔多得惊人,通常在一平方厘米的叶面积上就有100~16000个。气孔的面积约占叶片总面积的1—2%。空气和水就从这里进进出出。

气孔的开闭运动,是由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决定的。

一般地说,在温暖晴朗的天气里,叶片照光以后气孔就开放,黑暗降临时气孔就关闭。但是,外界环境的水分和温度也影响气孔的开关。缺水的时候,气孔关闭;温度超过25摄氏度时,气孔也关闭。你看气孔的开闭跟外界条件的关系多么密切呀!这也是植物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性。

在叶肉里有成束的叶脉,其中包括导管和筛管,它和根、茎的导管和筛管连通。叶脉像一条条四通八达的运输线,源源不断地把原料输送到“工厂”里来,同时把产品运出“厂”,供应植物体各个部分的需要。叶脉还是支撑叶片的桁架。

叶片中的主要部分是叶肉,不论它的重量或者体积,都占整个叶片的90%以上。叶肉是一群夹在上下表皮之间的薄壁组织。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得比较整齐,像一根根栅栏,叫做栅栏组织。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得很疏松,细胞之间空隙比较大,很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

如果用高倍显微镜来观察叶肉的话,首先跃入你眼帘的是一粒粒晶莹剔透的好像绿宝石似的叶绿体。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形状像透镜,平均直径有10微米左右,厚有2微米左右。每个绿色细胞中叶绿体数目不一样,从几个到几十个。上下层细胞所含叶绿体的数量也不一样。蓖麻叶的栅栏组织里,每个细胞约有36个叶绿体,海绵组织的细胞里只有20个左右。高等植物的叶绿细胞内所含的叶绿体数目较多,每个细胞里有几十个到100个,甚至还要多。而绿藻中数量很少,比如衣藻细胞里只有一个叶绿体,星接藻细胞里有两个叶绿体。

后来,科学家根据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知道叶绿体外面被两层透明的膜包着,里面是许许多多层绿色的膜,叫做层膜。这些层膜里面含有叶绿素,并且浸在水里。因为有了它们,叶片才绿得醉人。

叶绿素不仅把植物装饰打扮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更重要的,它是“绿色工厂”的“机器”,有了它,“工厂”才能出产品。

叶绿素分子的数量大得惊人,一个层膜单位里约有一百万个叶绿素分子,这样,一片绿叶中的叶绿素分子的数量是很多很多的了。如果按重量计算,它又小得出奇,平均只占叶片重量的千分之一。一平方厘米绿叶面积内,只有0.2毫克叶绿素;一公顷土地的绿色植物,也只有13公斤左右的叶绿素。

“工厂”的原料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春夜喜雨》中的诗句,意思是好雨也懂得适应季节,随着微风在夜里悄悄地洒落,使万物受到雨水的滋润。

在自然界里,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而对植物来说,更有另一种意义:水是“绿色工厂”的重要原料。没有水,“车间”就开不了工。

有句成语“根深叶茂”是很有道理的。一棵健壮的植物具有庞大的根系,植物主要是通过根的幼嫩部分特别是根毛,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植物的根毛多得惊人,一株玉米的根,每平方毫米的面积上约有420条根毛,豌豆的根上每平方毫米约有230条根毛。

植物的根不仅数量多,有的还埋得很深。非洲的巴恶巴蒲树,它的根毛区就长在地下35米深的地方,专门吸收地下水。有趣的是,有些植物的根直接长在水中,比如浮萍,随风漂流。有些植物的根悬空生长,比如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榕树,它用气根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气根上面虽然没有根毛,可是在根尖的表面有许多层死细胞,细胞壁比较厚,上面有一些小孔,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这些死细胞叫做根被。

除了水,二氧化碳也是“绿色工厂”的重要原料。

二氧化碳来自空气。前面讲过绿色植物叶片的表皮上布满了气孔,每个气孔都和叶肉细胞的间隙相通。气孔除了调节植物用水以外,还用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据估计,地球上植物叶片的气孔,每年要吸进去1500亿吨二氧化碳。如果你要检验一下二氧化碳对于植物的作用,只要在叶片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凡士林就行了。凡士林把气孔堵塞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不能跑进去,要不了多久,叶子就枯萎了。

光有水和二氧化碳,“绿色工厂”也还不能开工,它还需要有动力,那就是阳光。

“工厂”的动力

“绿色工厂”要开工生产,就必须有充足的太阳光做为动力,才能发动“机器”,制造产品。

太阳光对“绿色工厂”的生产有多大影响?你可以做个简单的对比实验:把两盆同品种的天竺葵花,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暗室或者避光的地方,供应等量的水和肥料。不久,不见光的那盆天竺葵花叶子渐渐发白,最后枯萎,而照射阳光的那盆花枝招展,惹人喜爱。

这就是因为前者缺乏动力,“工厂”几乎停工,而后者有充足的动力,“工厂”正常生产。

太阳光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当光能落在地球表面的时候,大多变为热能。根据科学家测定,每年大约有6.5×1023卡的太阳光能可以达到地球的表面。对“绿色工厂”来说,太阳光就像煤和石油那样,成为“工厂”不可缺少的动力。

绿色植物是怎样吸收光能的呢?主要由叶绿素来吸收太阳的辐射能。落在叶片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并不是全部被叶片吸收,只有80—85%被吸收,10%被反射掉,5~10%透过叶片而没有被吸收。这跟叶片表面的构造有关系,比如叶片表面蜡质的厚薄,茸毛的多少,内部色素成分和数量的多少,以及叶内含水量的多少等等,都能影响叶片吸收光能。据统计,陆生植物每年大约贮存3×1017大卡的能量,相当于1.7×1012公斤的碳水化合物。而海洋生物能生产13×1013公斤的碳水化合物。

这么大的能量,植物是怎样利用的呢?

我们的眼睛能够看见的太阳光,含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不同颜色的光有不同的波长,由红光到紫光,波长逐渐变短。叶绿素吸收光能,并不是七色光全部被吸收,而是有选择地吸收。实验证明,红光和蓝紫光被叶绿素吸收的最多,生产效率最高。

太阳光有直射光,也有散射光。绿色植物不仅要吸收直射光,还要吸收散射光。那些千姿百态的植物叶子,巧妙地向四面八方伸展。你看,那又大又密的树冠,像一把翠绿的巨伞,叶子在枝条上面的排列尽管不同,但是相邻两节的叶子总是不重叠,使同一个枝条上面的叶片不会互相遮盖,形成了叶子镶嵌错落的排列方式。

叶子的数量很多,它们的总面积也很大。有人作过统计,一株春小麦叶子的总面积几乎达到500平方厘米,一株甜菜叶子的总面积约有5000平方厘米,一株南瓜叶子的总面积竟有10000平方厘米之多。多数农作物叶子的总面积,都比它占有土地面积大上20~100倍。这样多的叶子,就能为绿色植物贮存大量的能量。

太阳光照射到叶片上,只有1~3%的能量直接参加光合作用,有一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于是叶片的温度就会增高,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灼伤叶子。实际上,绿叶有调温的能力,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来降低叶片温度,维持“工厂”的正常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般情况下,“绿色工厂”开工的状况跟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大有关系。

在无云的晴天,晨曦微露,“绿色工厂”开工生产。不过,由于晨光熹微,动力不足,“工厂”的效率很低。

当太阳冲出云海,把万道金光洒向大地的时候,“绿色工厂”逐渐活跃起来,“机器”忙碌地运转,产品逐渐增多,叶片里开始积累糖类物质。运输工作也跟着忙起来,把养料分别输送到根、茎、花和果实中去。

上午十点前后,太阳高挂天空,照射到叶片上的光能80%左右被吸收,“工厂”就开足马力,生产效率达到高峰,运输产品的工作忙不过来,叶子就成为“临时仓库”,贮藏大量的养料。

同类推荐
  •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天文之谜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天文之谜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天文之谜》讲述的是揭秘神奇的天文景观之谜。
  •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探·中外节日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探·中外节日

    春节就是农历元旦,它是我国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记载,大约起源于遥远的古代。
  •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妙趣植物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妙趣植物

    中国古柏很多,树龄也长,所谓“千年松、万年柏”,说明树木中年岁大的以柏树为首。陕西黄陵有相传为黄帝手植的一株柏树(为侧柏),恐为柏树中树龄最长者,株高近20米,主干下围近11米,被中外人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
  • 探索未知-生活物理现象解读

    探索未知-生活物理现象解读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不可不知的科学常识

    不可不知的科学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热门推荐
  • 签到系统也很六

    签到系统也很六

    身怀签到系统,坐拥众多子系统什么?拥有系统的人叫代言人?难道不止我一个人拥有系统?什么?拥有超自然力量,拥有异能的人叫执行者?什么?你以为我只是是回收系统拥有者?不好意思,我有签到系统,回收系统,经验系统,花钱系统等等,回收系统只是我行走江湖的ID而已。什么?你问我女主角在哪里?等作者脱单了再说吧。各位客观,里面请~
  • 有你阳光正好

    有你阳光正好

    “这个妖孽的男人会是他?”莫妤熙盯着某本杂志上的男人,心里很是震惊。三年前在自己面前还是个手无缚鸡之力只能偶尔卖萌来换取各种福利的男人竟然登上了全球经济杂志。既然出现了,那就拿下吧!
  • 狩危纪元

    狩危纪元

    四百年前蓝星灾变,走出庇护所前方是一张张血盆大口。森林,沙漠,火山,冰川,河流......。恶劣的环境以及潜伏的危险无处不在,人类在夹缝中生存。希诺在未知的世界中穿行。
  • 天泉记

    天泉记

    大妖复仇记,耳熟能详的妖怪,在一个穷小子身上创造的奇迹。
  • 老爸青春无歌

    老爸青春无歌

    垂注青少年精神成长,陶冶“同龄鸟”人文情怀,为素质教育、校园文化,提供优质“精神套餐”。伴着癸未羊年的春风,遥想青春校园的清新,“鹅毛信文库”的出版设想飘落在久久渴盼的心海。我们真的欣喜于这个有趣创意,大学教育者与出版人携手同心,关注青少年精神成长,陶冶新世纪新人的人文情怀,我们心里充盈着幸福。
  • 神豪系统无敌

    神豪系统无敌

    新书《我家是飞船制造商》求支持群号:1061821914【神豪带无敌就问牛逼不牛逼】一本神豪无敌文,绝对壕无人性的无敌不壕无人性的无敌你请喷了天空一声巨响,“哈哈,老子的金手指来了”绑定完后沐天昂天大笑道……
  • 都市之绝世帝主

    都市之绝世帝主

    八年前,家族被灭,八年后,绝世帝主强势归来。那些忤逆我的人,统统在骨灰盒里忏悔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界在线中

    万界在线中

    这是一篇由企鹅群引发的故事。古代的禀冰从青楼女子走上了武则天的道路。玄幻世界的成为婴儿的縂资,以身问道。末日的嫚頭曲折的爱情史。科幻世界王岩与小怪兽不得不说的故事.......【本书本意为吐槽向】本书人物皆出自一不知名的小读书群。【最后会成啥样....鬼才知道】
  • 月之子的无限穿越

    月之子的无限穿越

    穿越成半妖之子的陆生感觉很不好,因为他的一次失误,他穿越了,而且画风不太对。半妖之子,奴良陆生,在无尽的世界之中,他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