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8600000040

第40章 宣公(7)

晋景公将狄人的奴隶一千户赏赐荀林父,把瓜衍的县城赏给了士伯。他说:“我得到狄人的土地,这是你的功劳。不过没有士伯的进谏,我也便会失去荀林父了。”羊舌职对景公的做法十分赞叹,他讲:“《周书》中说:‘能用则用,可敬则敬。’便是这个道理吧。士伯觉得荀林父能够重用,国君相信了他,也觉得士伯可用,就能够说是昭明德行了。文王缔建了周朝,也不过这样。因此《诗经》讲:‘文王为天下谋福利,因此而建立了周朝。’便是说文王能施恩于天下民众。要是照此去做,如何能不成功呢?”

晋景公派赵同向王室进献抓捕的狄人,赵同不够恭慎。刘康公讲:“不出十年,赵同必遭大祸,由于上天已经抢夺了他的魂魄。”

鲁国开始征收田亩税,这是不合礼的。以前的井田制是依靠百姓之力以耕田,是增加财富的办法。

冬天,鲁国境内蝝虫成灾,造成了饥荒。《春秋》记录此事,是庆幸没有造成严重灾难。

宣公十六年

[原文]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

夏,成周宣榭火。

秋,郯伯姬来归。

冬,大有年。

[原文]

(传)十六年春,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三月,献狄俘。晋侯请于王,戊申,以黻①冕命士会将中军,且为大傅。于是晋国之盗逃奔于秦,羊舌职曰:“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善人在上也。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是无善人之谓也。”

夏,成周宣榭火,人火之也。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秋,郯伯姬来归,出也。

为毛、召之难故,王室复乱,王孙苏奔晋。晋人复之。

冬,晋侯使士会平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礼。。武子私问其故。王闻之,召武子曰:“季氏,而弗闻乎?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②;公当享,卿当宴:王室之礼也。”武子归而讲求典礼,以修晋国之法。

[注释]

①黻(fú):绣有青黑两色亚字花纹的礼服。②体荐:即房。折俎:即。

[译文]

十六年春天,晋国的士会领着军队灭了赤狄的甲氏和留吁、铎辰。三月,晋国给周天子献赤狄的俘虏。晋侯向周天子请求,戊申日,把礼服赐给士会任命他做中军帅,而且兼任太傅。于是晋国的盗贼都逃向秦国,羊舌职说:“我知道:‘夏禹任命善人,恶人便逃离了。’讲的即是此种情形。《诗》讲:‘小心谨慎啊,好像面临深渊,如同踩着薄冰。’这是由于有好人在上位的原因。好人居上位,国家便没有心存侥幸的百姓。俗话讲:‘民众多存侥幸,就是国家的不幸。’这说的即是没有好人在上位的原因。”

夏季,周王都城的宣榭着火,这是人放火烧的。但凡着火,人放的火称为“火”,天降的火称为“灾”。

秋季,郯伯姬回到鲁国,这是因为被弃而遣回的原因。

因为毛氏、召氏祸难的原因,周王室又发生动乱,王孙苏逃往晋国。晋国人让他官复原位。

冬季,晋景公派士会调解周王室诸卿间的纠纷。周定王设宴礼款待他,周大夫原襄公主持典礼。把没有切的半个牲体放在盛肉的器具里。士会私下问这是什么原因。周定王晓得后,召见士会讲:“季氏,你不曾听说吗?天子的享礼,是将半个牲体摆在盛肉器里,宴礼,则把切开了的牲体连肉带骨摆在盛肉器里;诸侯应该设享礼款待,卿应当设宴礼款待:这是王室的礼节。”士会回国后便讲求典礼,以修明晋国的法度。

宣公十七年

[原文]

〔经〕十有七年春,王正月庚子,许男锡我①卒。丁未,蔡侯申卒。

夏,葬许昭公。葬蔡文公。六月癸卯,日有食之。己未,公会晋侯、卫侯、曹伯、邾子同盟于断道。

秋,公至自会。

冬十有一月壬午,公弟叔卒。

[原文]

〔传〕十七年春,晋侯使克征会于齐。齐顷公帷妇人,使观之。之登,妇人笑于房。献子怒,出而誓曰:“所不此报,无能涉河!献子先归,使栾京庐待命于齐,曰:“不得齐事,无复命矣。”

子至,请伐齐,晋侯弗许;请以其私属①,又弗许。

齐侯使高固、晏弱、蔡朝、南郭偃会。及敛盂,高固逃归。夏,会于断道,讨贰也。盟于卷楚,辞齐人。晋人执晏弱于野王,执蔡朝于原,执南郭偃于温。苗贲皇使,见晏桓子,归,言于晋侯曰:“夫晏子何罪?昔者诸侯事吾先君,皆如不逮,举言群臣不信,诸侯皆有贰志。齐君恐不得礼,故不出,而使四子来。左右或沮之,曰:‘君不出,必执吾使。’故高子及敛盂而逃。夫三子者曰:‘若绝君好,宁归死焉。’为是犯难而来,吾若善逆彼,以怀来者,吾又执之,以信齐沮,吾不既过矣乎?过而不改,而又久之,以成其悔,何利之有焉?使反者得辞,而害来者,以惧诸侯,将焉用之?”晋人缓之,逸。

秋八月,晋师还。

范武子将老,召文子曰:“燮乎!吾闻之,喜怒以类者鲜,易者实多。《诗》曰:‘君子如怒,乱庶沮;君子如祉,乱庶已。’君子之喜怒,以已乱也。弗已者,必益之。子其或者欲已乱于齐乎?不然,余惧其益之也。余将老,使子逞其志,庶有②乎?尔从二三子唯敬。”乃请老,献子为政。

冬,公弟叔卒。公母弟也。凡大子之母弟,公在曰公子,不在曰弟。凡称弟,皆母弟也。

[注释]

①私属:宗族家兵。②(zhì):解。

[译文]

十七年春天,晋景公派郤克到齐国召请参与盟会。齐顷公让一妇人在帐幔后面偷看郤克。郤克腿瘸,上台阶时,妇人在房内笑出声来。郤克大为生气,出来后发誓讲:“要是不雪此耻,决不再东渡黄河。”郤克先行回国,留下栾京庐在齐国等待答复,他对栾京讲:“得不到齐国答复,你便不要回国。”

郤克回到晋国,请求进攻齐国,晋景公不同意。又请求领着自己的家族进攻,也没有被批准。

齐顷公派高固、晏弱、蔡朝、南郭偃参与会盟。走到敛盂时,高固逃了回去。夏天,诸侯在断道举行见面,商议征讨怀有二心的国家。又在卷楚会盟,不过没有让齐国人参加。晋国在野王抓住了晏弱,在原地抓住了蔡朝,在温地抓住了南郭偃。晋国的苗贲皇出使国外,看见了晏弱,回国后对晋景公讲:“晏弱有什么罪?先前诸侯事奉我们先君时,都争先恐后。现在诸侯各国都认为我国群臣不讲信用,故而诸侯也都有了二心。齐君怕得不到礼遇,故而才不亲自出动,而使四个臣子代替。那时他的左右近臣中有人劝止说:‘国君要是不去,晋国肯定会抓住我们的使者。’故而高固走到敛盂便逃回去了。这三个人说:‘就算死了,我们也不能断绝国君与诸侯的友好。’他们这是冒险而来啊。要是对他们热情欢迎,便能怀柔天下诸侯纷纷前来。把他们抓住,便证明了齐国人阻拦齐君的话是对的,我们难道不是已经犯错误了吗?有了过错又不纠正,还要把他们长期关押不肯释放,使其感到后悔莫及,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呢?反倒使中途逃回去的高固有了借口,而且会使前来我国的人畏惧,使诸侯害怕,这有什么作用呢?”于是晋国人故意放松了对晏弱三人的看管,让他们逃走了。

秋天八月,晋军班师回国。

士会准备告老退休,把儿子文子喊来讲:“士燮啊,我听说,喜怒合于礼的人是很少的,相反的人则很多。《诗经》讲:‘君子要是发怒,祸乱也许被遏阻;君子要是高兴,祸乱也许要结束。’说明君子的一喜一怒,都是为了消除祸乱。要是不能阻止,便必定会加剧祸乱。克也许是要阻止齐国的祸乱吧!要是不是这样,我担忧他会加剧齐国的祸乱。我预备告老辞官,以便让克满足心愿,这样也许能够使祸乱得以消除吧。希望你能恭恭敬敬地跟随这几位大夫。”随后便辞官退休,由克接管政权。

冬天,宣公的弟弟叔肸逝世。叔肸和宣公是同母兄弟。但凡太子的同母弟弟,国君在世便叫做“公子”,国君不在世则叫做“弟”。凡称为弟的,全是同母弟。

宣公十八年

[原文]

〔经〕十有八年春,晋侯、卫世子臧伐齐。公伐杞。夏四月。秋七月,邾人戕。子于。甲戌,楚子旅卒。公孙归父如晋。冬十月壬戌,公薨于路寝。归父还自晋,至笙。遂奔齐。

[原文]

〔传〕十八年春,晋侯、卫大子臧伐齐,至于阳谷。齐侯会晋侯盟于缯,以公子强为质于晋。晋师还,蔡朝、南郭偃逃归。

夏,公使如楚乞师,欲以伐齐。

秋,邾子戕子于。凡自虐其君曰弑,自外曰戕。楚庄王卒。楚师不出,既而用晋师,楚于是乎有蜀之役。公孙归父以襄仲之立功也,有宠,欲去三桓以张公室。与公谋而聘于晋,欲以晋人去之。

冬,公薨。季文子言于朝曰:“使我杀适立庶以失大援者,仲也夫。”臧宣叔怒曰:“当其时不能治也,后之人何罪?子欲去之,许请去之!”遂逐东门氏。子家还,及笙,坛帷,复命于介。既复命,袒、括发①即位哭,三踊②而出。遂奔齐。书曰:“归父还自晋。”善之也。

[注释]

①括发:用麻束发。②踊:顿足,表示哀痛欲绝。

[译文]

鲁宣公十八年春季,晋景公和卫国太子臧进攻齐国。军队到达阳谷。齐顷公和晋景公见面,并在缯地会盟,让公了强作为人质去到晋国。晋军撤退回国,蔡朝跟南郭偃也逃回齐国。

夏季,宣公的使者到楚国请求出兵,想联合进攻齐国。

秋季,邾国人在国杀害了子。但凡本国人杀了自己的国君称为弑,别国人杀了自己的国君称为戕。楚庄王逝世了,故而楚军也没有出兵帮助鲁国。不久鲁国又向晋国求援进攻齐国。楚国因此在鲁成公二年发动了蜀地战役。公孙归父因为父亲拥立了宣公,受到宣公的宠信。他想要铲除三桓即孟孙、叔孙、季叔,以便扩大公室的权利。他跟宣公策划妥今后,前往晋国访问,预备借助晋国的力量来铲除三桓。

冬季,宣公逝世。季文子在朝廷上讲:“使我蒙受杀死嫡子而立庶子的罪名,从而失去了强大诸侯国援助的人,便是襄仲啊!”臧宣叔气愤地说:“那时没追究襄仲的罪责,他的后代有什么罪?要是您想去掉他,便让我去除掉他。”于是襄仲的家族东门氏全部驱赶出了鲁国。公孙归父从晋国回国,走到笙地时,知道了宣公逝世和家族被驱逐的消息,便筑了一座祭坛,用帐帷围住,向他的副手复命。之后脱去上衣,用麻束起头发,在自己应立的位子上哭悼宣公,连连顿足,再出来,逃到齐国去了。《春秋》记录:“归父从晋国回国。”是表示对他赞叹。

同类推荐
  • 横冲直撞闯大明

    横冲直撞闯大明

    张书堂,一个王府小吏。因为卷入了王位争夺,被五王子派人砍成重伤。为了救出被囚禁的王府世孙,张书堂欲要跟随陈奇瑜北上京城,告御状!踏上路途的他,忽然发现无尽的漩涡,一环套着一环,欲要将他拖入深渊……作者有完本一百五十万字老书《战国魏武卒》人品保证,书荒的兄弟可以消磨一下时间。兄弟群:942375467
  • 隋唐第一强人

    隋唐第一强人

    仁寿二年,文帝将没。在这乱世将至之际,穿越成北平王罗艺二子罗扬。既至此世,便不能让罗家重蹈覆辙,罗艺不死,罗成不亡,燕云铁骑可战四方。这是在隋唐种田,成就第一强人的故事。
  • 官运横通

    官运横通

    寿终正寝再睁眼,他重生了。做为前任首辅林衡,他死了已有四年,做为寒门少年李横,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注:此书架空,此大明非彼大明。
  • 世间七态

    世间七态

    “殿下!您怎么又脱离队伍提前入京啊!回头皇上知道了又要怪罪。”京城外的北山山路上,三匹黑色骏马向皇城的方向飞驰着。......
  • 向着太阳歌唱

    向着太阳歌唱

    本书记述了一位出色的无产阶级战斗歌手光辉而伟大的一生。我们的战士,高唱着:“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排山倒海,冲锋向前,击败日寇,覆灭蒋家王朝,涤荡旧世界污泥浊水,捧献出光辉灿烂的新中国。
热门推荐
  • 记忆里的那抹残阳

    记忆里的那抹残阳

    为了一段残缺的记忆,一份难舍的感情,一个模糊的背影,她执着一场虚无的追赶……为了一段悲痛的过往、一份难以自我解脱的罪责、一张埋藏心底的面庞,他执着一个曾经的诺言……为了归于平静,他、她奋力的挣脱,命运却再次给了他们一场相遇……
  • 华夏龙怒

    华夏龙怒

    一个大学生,因意外中的意外,误食神龙果,拥有了让三界都为之垂涎的不灭神体,又机缘巧合的得到了盘古秘籍,练成了毁天决,灭地决和五色神火三大神功。不平凡之人必遇不平凡之事,且看他拥有这一切之后是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路的!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婴之,则必杀人。
  • 重生后我被仙尊抢亲了

    重生后我被仙尊抢亲了

    身为魔界历史上最佛系魔尊,白陌一觉醒来竟然来到了现代世界。穿越也就罢了,偏巧还好死不死的赶上了末世降临。不过没有关系,作为一名身怀绝技的资深咸鱼,白陌丝毫不惧。丧尸?变异植物?在她手里不过蝼蚁一般。可是为什么自己的死对头也在这里?“陌陌,要不然今天晚上咱们就生一个属于我们的宝宝怎么样?”看着男人眼中闪烁着爱情的火花.....男女双强,身心干净。一个女沙雕和腹黑闷骚男的故事,日常开车。
  • 逆末之战

    逆末之战

    被人们称为“降临者”的人们,发现异能量,战冰龙,唤醒骑士,拯救缇娜,解放武藏,探寻雪山,打倒老Z,摧毁外星虫母,一步一步艰险,经过无尽的历险,得到上古神器;死神镰刀,黑天使之刃,武士刀。最终摧毁外来虫群,是终结?还是说是命运的开始?
  • 暗夜与空白

    暗夜与空白

    2020年盛夏,一个叫王璇的大一女生在她十九岁生日的当天自杀。而这一切仅仅被一个名叫苏缦华的人所知,她们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秘密。是什么让一个鲜活生命的逝去,犹如一滴汇入江河的水滴,没有掀起一丝波澜。敬请期待,空白。她曾活过啊。
  • 莲生记

    莲生记

    “他愿用永不轮回换我一世长情,有今生足以,何以盼来世。”
  • 初夏那一年

    初夏那一年

    一盆水让他们相遇,一句话造就了他们的爱情。“斗嘴,吵架”似乎成了他们之间唯一的交流方式。从开始的敌人到如今的恋人到底发生了什么?自从他出了国,她无不想念,日日夜夜都在盼望着...盼望着...从最初的想念到慢慢的淡忘,她对他失望透底。可如今他再次出现在她面前,还能挽回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堕落与审判之剑

    堕落与审判之剑

    我叫亚德·里斯......你问我是什么?我啊.......是怪物,是魔族,是野兽,我见过卑鄙无耻的人类,我见过高尚的魔族。在我还是一名人类的时候,我认为,魔族残暴恶劣,但是,当我真正睁开自己的眼睛看待世界的时候,我发现,人类,未必高尚。恶魔,未必暴虐所以,从今以后,我将遵循自己的选择,我将踏上自己的正道,哪怕永远无法得到救赎,我也要,铲除一切邪恶!没错!我是恶魔!也是圣骑士!但那又如何!腐朽的身躯,依旧能挥动裁决的剑刃!
  • 破魂击

    破魂击

    父亲萧启光贤妻独子意外早亡,两次续弦方得子女三人。奈何子女均未能遗传到自己傲人的身材样貌,特别是老三萧宁更是面黄肌瘦五官不搭丑陋不堪,眼看自己到了祖辈夭折的年龄,心力憔悴疲惫不堪,再也无心建功立业中兴家门,毅然离家出走,留下了孤儿寡母遭人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