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4700000012

第12章 论语(6)

(十五)子曰:“由之瑟[20]奚为于丘之门[21]?”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22]也。”

(十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23]与?”子曰:“过犹不及。”

(十七)季氏富于周公[24],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25]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十八)柴[26]也愚,参也鲁[27],师也辟[28],由也谚[29]。

(十九)子曰:“回也其庶[30]乎,屡空[31]。赐不受命,而货殖[32]焉,亿[33]则屡中。”

(二十)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34],亦不入于室[35]。”

(二十一)子曰:“论笃是与[36],君子者乎?色庄者[37]乎?”

(二十二)子路问:“闻斯行诸[38]?”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39],故进之;由也兼人[40],故退之。”

(二十三)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41]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二十五)子路使子羔为费[42]宰。子曰:“贼夫人之子[43]。”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44]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二十六)子路、曾皙[45]、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46]。居[47]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48]哉?”子路率尔[49]而对曰:“千乘之国,摄[50]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51]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52]也。”夫子晒[53]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54],如[55]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一庙之事[56],如会同[57],端章甫[58],愿为小相[59]焉。”“点,尔何如?”鼓瑟希[60],铿尔,舍瑟而作[61],对曰:“异乎二三子者之撰[62]。”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63]春者,春服既成,冠者[64]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65],风乎舞雩[66],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唯[67]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注释]

[1]先进:这里指先学习礼乐,然后任职官府。[2]野人:郊外之民,这里指原为贵族后家道衰落、流落民间的人士。[3]后进:这里指先凭藉世袭特权为官,然后由于职务需要而学习礼乐。[4]闵子骞(qiān):孔子弟子,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以孝著称。[5]言语:擅长辞令,有外交才能。[6]文学:通晓古代文献典籍。[7]说:通“悦”。[8]间:非议。不间:指人们对其父母兄弟赞扬他的话语提不出不同的看法。[9]昆:兄。[10]恸(tòng):极度悲痛。[11]夫(fú)人:这个人。[12]予不得视犹子:意思是虽然同颜回情深如父子,但不能违背周礼,像葬自己儿子那样葬颜回。

[13]夫(fú):指示代词,那。[14]訚訚:见《乡党篇》注[5]。[15]行行(hàng):刚强的样子。[16]侃侃:说话理直气壮的样子。[17]不得其死:死于非命。[18]为:这里意为改建。长府:鲁国国库。[19]贯:事。仍旧贯:按照老样子。[20]瑟(sè):与琴相似的古乐器。

[21]奚为于丘之门:指弹出的乐声与孔子府上乐调不和谐,据说是因子路弹的乐曲有杀伐之声。[22]未入于室:孔子肯定他弹瑟、悟道已入门,但尚未深入精微之奥。[23]愈:胜过,好于。[24]季氏:鲁国的执政。周公: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鲁国国君之始祖。一说指周朝的公爵。[25]聚敛(jiǎn):搜刮百姓钱财。附益:增加财富。[26]柴:孔子弟子,姓高,名柴,字子羔。[27]鲁:迟钝。[28]辟:偏激。[29]喭(yàn):粗鲁。[30]庶:差不多。[31]空:匮乏、穷困。[32]货殖:经商。[33]亿:通“臆”,预测、猜度。[34]践:踩踏。迹:脚印。践迹:遵循前人的做法。[35]入于室:喻学问、修养达到精深地步。[36]论:言论。笃:诚恳。与:赞许。[37]色庄者:貌似庄重。[38]诸:“之乎”二字的合音。[39]退:谨小慎微,畏缩。[40]兼人:胜过别人。[41]女:同“汝”,你。[42]费(mì):地名,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43]贼:祸害。夫:指示代词,指费邑的百姓。子:指费邑百姓子弟。[44]社稷:祭祀土地神和谷神之处,这种祭祀由一国之君或地方行政长官主祭,因而社稷是政权的象征。[45]曾皙(xī):孔子弟子,字子皙,曾参之父。[46]吾以:倒装句,即“以吾”,全句意为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了几岁而有顾虑。[47]居:平时。[48]何以:何以为用,以什么作为努力的目标。

[49]率尔:轻率地,急忙地。[50]摄:夹。[51]比及:等到。[52]知方:知道努力的方向,即向义而行。[53]哂(shěn):微笑,讥笑。[54]方六七十:六、七十里见方,指小国。[55]如:或者。[56]宗庙之事:指祭祀。

[57]会同:诸侯国君盟会活动。[58]端:古代的礼服。章甫:古代的礼帽。[59]小:谦辞。相:司仪,赞礼人。

[60]希:通“稀”,指瑟声逐渐变缓、变弱。[61]作:站起身。[62]撰:具有,指前面三人所表达的志向。[63]莫:同“暮”。[64]冠者:成年人,已行冠礼,表示成年。[65]沂(yí):河流名,由山东南部流经江苏北部,注入黄海。

[66]风:吹风,乘凉。舞雩(yú):地名,在今山东省曲阜,祭天求雨之处。[67]唯:语首词,无意义。

[鉴赏]

《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本篇的主要描写了孔子与他的弟子的关系,记录孔子对他们的评价。书中所从事各种活动、面貌神态性格各异的诸弟子烘托了孔子形象。孔子的思想与美德经常在同其弟子的关系中表现出来,而这些弟子的言行在显示其个性的同时,又很好地表现出了孔子的理念,丰富了孔子的思想,同时发展了孔子的精神。

孔子的弟子在老师的精心栽培之下,养成了各种卓越品质与才能,第三章就是孔子对其主要弟子所作的点评,主要是对其长处所作的精要概括。他还对各人的特有的优点以明确的语言加以表扬。如第十九章之中,孔子赞扬子贡的经商才能,说他的预测总是十分准确。孔子既热爱学生,又严格要求他们,直言不讳地指出他们的短处与缺点。在第四章中孔子对自己喜爱的弟子颜回作了一些批评,指出他对老师所说的都心悦诚服,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质疑,认为颜回这样做对自己(孔子自指)并没有什么好处。而第十八章则说高柴的愚笨,曾参的迟钝,子张的偏激以及子路的莽撞。

本篇还有一些文字生动地描写出了诸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神情与笑貌,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第十三章描绘了侍于孔子身边的弟子的神态:闵子骞和悦而温顺,子路显得有些刚强,冉有、子贡理直气壮而又从容不迫。《论语》所塑造的、在儒学形成时期其主要的信奉者、阐发者以及传播者群像与在宗教庙堂所见的大不相同,他们身上放射出来的不是神性、而是人性的光辉,而是有血有肉、真实可信,而又令人敬佩不已的求道者形象。

本篇还提及了中庸之道,这是十分值得注意的。儒家对于中庸之道的经典表述是:无过无不及,过犹不及,也就是在第十六章中提出的。中庸的原意并不是消极意义上的折衷调和,也不是那种貌似公正,实际上是无原则的不偏不倚。因为这是与孔子重道义、重原则的一贯立场相矛盾的。他的中庸之道,是要求在各基本点间保持平衡与协调,做事要恰如其分,把握适当的度,防止走向极端。第二十二章记载了孔子对不同的弟子“听到了什么道理是否要立即行动”这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由于冉求平时退缩,孔子就鼓励他;由于子路好勇过人,孔子就约束他。这就不仅表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而且还道出了他的中庸之道的本义。他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学”与“思”相结合,他说:“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为政》)总而言之,执二用中的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最高智慧与有效方法。

宪问

(一)宪[1]问耻。子曰:“邦有道,毂[2];邦无道,毂,耻也。”“克[3]、伐[4]、怨、欲[5]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二)子曰:“士而怀居[6],不足以为士矣。”

(三)子曰:“邦有道,危[7]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8]。”

(四)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五)南宫适[9]问于孔子曰:“羿[10]善射,奡荡舟[11],俱不得其死然。禹稷[12]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六)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七)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九)或问子产。子曰:“惠人[13]也。”问子西[14]。曰:“彼哉[15]!彼哉!”问管仲。曰:“人也[16]。夺伯氏骈邑三百[17],饭疏食,没齿无怨言[18]。”

(十)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十二)子路问成人[19]。子曰:“若臧武仲之知[20],公绰之不欲[21],卞庄子[22]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2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24]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十五)子曰:“晋文公谲[25]而不正,齐桓公[26]正而不谲。”

(十六)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27]死之,管仲不死[28]。”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29],不以兵车[30],管仲之力也。如其仁[31],如其仁。”

(十七)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32]管仲,吾其被发左衽[33]英。岂若诬夫匹妇之为谅[34]也,自经于沟渎[35]而莫之知也。”

(二十)子曰:“其言之不怍[36],则为之也难[37]。”

(二十一)陈成子弑简公[38]。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39]。”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40],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41]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二十二)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42]之。”

(二十三)子曰:“君子上达[43],小人下达[44]。”

(二十四)子曰:“古之学者为己[45],今之学者为人。”

(二十五)蘧伯玉[46]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47],使乎!”

(二十六)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二十七)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二十八)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48]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一道也。”

(二十九)子贡方[49]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三十)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三十一)子曰:“不逆诈[50],不亿[51]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三十二)微生亩[52]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53]者与?无乃为佞[54]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55]也。”

(三十三)子曰:“骥[56]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三十四)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三十五)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日:“不怨天,不尤[57]人,下学而上达[58],知我者其天乎?”

(三十七)子曰:“贤者辟[59]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60]矣。”

同类推荐
  • 六十年温暖长留心间

    六十年温暖长留心间

    每当我们要编辑当天的报纸,就会为一件事情着急:好文章在哪里?一年下来,在设定好的合理篇幅内编选这一年的文章,尽管已经分成三册不同主题的书,仍然会感慨,还有那么多精彩篇章不能入选!文学的薪火相传就是如此,有时候你嫌她光亮仍然不够,甚至被一些更显耀眼的东西遮蔽了;更多时你感受到的是一种思想的力量、叙述的智慧以及艺术美感的生生不息。选在这里的文章,只是浩瀚的文学之海中极小的一部分,但我们相信,读者从中足以看到这一年中国文学所经历的路程。
  • 静静的箬竹江

    静静的箬竹江

    《静静的箬竹江》一书主要讲的是普通人在和平环境中的普通生活。
  • 如梦记

    如梦记

    《如梦记》一卷九篇,本身是一篇描写儿童生活的文章。虽然描写儿童生活,但它不是儿童文学,是写给大人看的。它也不是儿童自己来写自己,而是一个成年人回望童年时留下的一点回忆。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文章传达出的趣味是一种经过历练、经过省察的趣味,如果说这里面也有童趣的话,那它也是一位三十六岁的成年人的童趣。
  • 红楼梦的人生智慧

    红楼梦的人生智慧

    本书具体分析《红楼梦》中的细小的智慧,其中不少智慧具有反而的意义,也即是狡猾之徒和有些人物的阴谋诡计,这亲做的目的不是宣扬、或者教唆心肠坏的人善搞阴谋诡计。社会经验告诉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只有了解和研究别人的阴谋,我们才能具有预防防暗的智慧,并帮助善良的读者培养和提高识破、预防和反对、击败此类阴谋诡计的智慧。
  • 湿热的风

    湿热的风

    本散文集收入“染血的手链”、“现行教育制度中的问题”、“漫游半山园内外”、“中国人腰杆子硬了”、“潇洒购物”、“出国归来话爱国”等文章。
热门推荐
  • 现实世界修仙谱

    现实世界修仙谱

    这世上有一种人被称之为窥道者,少年郑龙宇悟出太极拳术拜山修身时却意外发现了世上有修仙者,不甘屈于平凡的他凭借一手太极拳术悟出大道......
  • 纨绔至尊

    纨绔至尊

    古武界的一名天才--夜羽,因无意间获得重宝,走漏风声,被十大宗门之一--星云宗得知,而被追杀,最终魂归天葬雪原,却意外重生到地球。且看其如何逆天而行,令天地为之动摇!
  • 从心起航让爱永驻

    从心起航让爱永驻

    《从心起航记爱永驻》主要内容包括:着眼幼儿的成长爱的教育理论构建;园所实现科学发展文化建设是关键;让幼儿快乐发展爱的教育课程的实践等。
  • 修真三界

    修真三界

    天下万物皆有灵,只要有灵,我就能把他炼成丹,法宝、仙器、修仙者、妖修,统统炼成丹,就是神仙我也敢把他炼成仙丹……
  • 道途归一

    道途归一

    神秘的空间之中,四周是一片灰色的迷雾。所见之处全都是残肢骨骸,整个大地充斥着血腥与腐烂。恐惧、血腥、还有憎恶感袭来,就像是置身于诡异的世界之中。————————————
  • 幻梦星盘

    幻梦星盘

    万物生灵,是神,是魔,自有天定。可又有谁能打破这天,这囚笼。新书开启新的征程,一个被遗弃的少年,崛起于混乱世界,集万灵气运,破天罚,战神将,步步登天。
  • 无限恐怖之银色巅峰

    无限恐怖之银色巅峰

    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来到了无限恐怖,却是通过且继承了【银色木马】遗产和承载了莫名奇妙的队友李靖?来到无限恐怖,这里是天堂,因为我有无敌作弊器。来到主神空间,我就是强者,因为我有无限的可能!打造传奇的银色巅峰——我——是李云峰!
  • 农门有田之腹黑夫君俏娘子

    农门有田之腹黑夫君俏娘子

    一朝悲催穿越,身份更加可怜,谁都想把她当成软柿子!没钱没地没关系,一双巧嘴造生花,良田财源滚滚来!缺钱她会赚,败类她能打!上的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打得过极品,赚得了大洋,话说,这样的好媳妇去哪找!
  • 荒天异世

    荒天异世

    荒天系列第一部,我是个新作者,拜托各位看观键盘下留情
  • 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

    销量数千万册的日本金字塔文学巨著。《人间失格》是一部深具毁灭美学的经典巨著,是日本无赖派文学大师太宰治的代表作,也是他写作生涯的自传性写实,可说是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丑闻之大成。太宰治从小感受力就很敏锐,中学时下定决心当作家,大学时代开始过着放浪不羁的生活,曾与艺妓同居,四次殉情未遂,最后与爱人投水自尽。太宰治藉由小说主角的人生遭遇,巧妙地将自己的一生与思想涵盖其中,认为自己是个“失去人格的人”,在小说中描写一个中年男子的堕落过程,实际上是拿著文学的利刃,切剖自己最柔弱的内心深处。